光点聚落 让桃花源的理想落地生根 -...

1
2017 9 20 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徐志雄 电话: 7727162 传真: 7709119 排版:于霞 校对:刘虹 14 ·游天下 光点聚落 让桃花源的理想落地生根 常德晚报记者 唐文洁 “当年种下它的主人,从初嫁到中年,屋前的杨梅,见证了她 二十多年的幸福生活。”桃花源景区一棵茂盛的梅树前,冶青正给 来自台湾和大陆两岸的大学生团队讲述光点聚落里的故事。“点 点滴滴的平凡故事,将在我们的社区营造计划中记录并延续下 去。” 桃花源光点聚落小社区位于五柳湖畔,依山傍水。两岸民居 滨水伸展,绿荫掩映,错落有致,令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屋舍俨 然”的怡然之所。和阳光众游董事长、桃花源光点聚落发起人之 一冶青女士的对话正是从这里进行。 2016年,桃花源景区决定对原有五柳湖两岸搬迁村落进行提 质改造。经过冶青牵线,台湾小镇文创创办人何培钧带着他的团 队来到桃花源。该团队在台湾竹山小镇实践11年,开创并积累了 光点聚落友善社区营造经验,其构想与《桃花源记》的社会理想不 谋而合。于是,负责此项目的常德文旅投取消了原定五柳湖岸的 酒店规划,决定完整地保留整个社区,投入美好生活产业的营造, 孵化当代桃花源的核心价值,并以此为示范,修复人与人、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终于,在桃花源作为“全球华人心灵的故乡”的定位下,海峡 两岸从政府到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的“大景区中保存小社区的变 革实践之路”,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陪伴社区改造近一年的日子,冶青说,如何留住乡土的温度, 将原住民对故土的依依不舍转化为未来聚落里驻存的温暖,成为 整个项目开展的重要出发点。“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场景都有它的 故事。”社区内,一栋栋老建筑“修旧如故”驻留历史;幸福梅园、望 山小院、五柳客舍凝固了生活的点点记忆;光点秘境、杉林大道、落 霞湾透出乡野的诗意;食梦屋、梦径、春风堂引入“dreambox”的文 化符号。“我们希望给予聚落思想与灵魂,找到它的脉络与温度。 从文化的自觉、自省,再到文化产生自信,要传承也要去创新!” “青年人在桃花源里应成为重要的力量。”探讨的话题转向了 青年返乡。冶青介绍,东岸“光点青年营”是社会企业的孵化器, 也是青年参与建设桃花源的一个平台。未来,这里将开展青年换 宿活动,邀请全世界有想法有能力的青年人到桃花源体验生活, 提出有利景区、社区发展的方案,并通过桃花源和光点聚落链接 资源,将创意变成产品。“不仅是创造美好、幸福、温暖、友善、和 谐、多元的社区氛围,我们还希望在桃花源播下创意的种子,激活 地方文化,创造一个可持续生长的价值生态。” 这种模式已经按下了启动键。冶青展示了一只环保手工袋, 上面的图案以桃源工瑞兽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让以往只出现在 桃源木雕、刺绣上的图案变得“潮”起来。这是冶青邀请台湾品研 生活美学团队打造的文创产品,如今已经印在了手工袋、T恤衫 上,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追捧。 立足景区内所保留乡村村落,聚焦乡镇与社会发展议题,导 入社会企业、社区营造等理念,以创建“友善社区”为基本目标,以 “食宿学文”商业业态去倡导多维度的“友善生活体验”。社区改 造工程完成后,这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这只是刚刚开始!”冶青说,“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两年能做成 的事情,这是用余生的精力去努力的事情。” 按照村落的质感、建筑和环境的改造,以此串联起来访者和当地居民、原生村落、地方历史 文化之间的情感脉络。新老照片对比,是不是会产生“别有洞天”的震撼? 光点聚落的小故事 坐落于聚落里最大谷地两侧的老屋建筑群。一栋栋老屋被悉数保留修复;谷地恢复成大片的 田地,田间修起了老磨坊。在这里,人们逐群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大杨梅树的女主人的房子被拆除了,拆除的房屋基地与相邻场地变成了“伴梅广场”。原来房 屋的基础,变成了中间凸起的森林小舞台,场地的记忆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下来,希望它是可以传递 幸福的。 曾经是林场五柳客舍的中心院落,如今,推倒院墙,开放空间。四角亭与乐耕公社的滨水老屋成 为一组如戏楼与祠堂的意向空间;红砖铺地,四周色叶木组成的“黄金林”,一派丰收和温暖的气息, 仿佛找回百年前聚落的记忆。 东岸联排的民宅,本是普通的两层半建筑, 现在演化为聚落里不同材质的方格形象,像是装 盛“光”与“梦”的容器。透过这些具有无限可能 性的方盒子,我们仿佛看到了过去,却又奔向未 来。传统,在这里获得新生,正是我们对于聚落 的期盼。 乐耕公社 改造前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伴梅广场 改造前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清心塘-望山亭-老屋博物馆 改造前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梦径 改造前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桃花源光点聚落等着向往 桃花源光点聚落等着向往 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的人归家 的人归家李龙 李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冶青提供)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Mar-2020

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7年 9月 20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徐志雄 电话:7727162 传真:7709119排版:于 霞 校对:刘 虹 14·游天下

光点聚落 让桃花源的理想落地生根■常德晚报记者 唐文洁

“当年种下它的主人,从初嫁到中年,屋前的杨梅,见证了她

二十多年的幸福生活。”桃花源景区一棵茂盛的梅树前,冶青正给

来自台湾和大陆两岸的大学生团队讲述光点聚落里的故事。“点

点滴滴的平凡故事,将在我们的社区营造计划中记录并延续下

去。”

桃花源光点聚落小社区位于五柳湖畔,依山傍水。两岸民居

滨水伸展,绿荫掩映,错落有致,令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屋舍俨

然”的怡然之所。和阳光众游董事长、桃花源光点聚落发起人之

一冶青女士的对话正是从这里进行。

2016年,桃花源景区决定对原有五柳湖两岸搬迁村落进行提

质改造。经过冶青牵线,台湾小镇文创创办人何培钧带着他的团

队来到桃花源。该团队在台湾竹山小镇实践 11年,开创并积累了

光点聚落友善社区营造经验,其构想与《桃花源记》的社会理想不

谋而合。于是,负责此项目的常德文旅投取消了原定五柳湖岸的

酒店规划,决定完整地保留整个社区,投入美好生活产业的营造,

孵化当代桃花源的核心价值,并以此为示范,修复人与人、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终于,在桃花源作为“全球华人心灵的故乡”的定位下,海峡

两岸从政府到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的“大景区中保存小社区的变

革实践之路”,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陪伴社区改造近一年的日子,冶青说,如何留住乡土的温度,

将原住民对故土的依依不舍转化为未来聚落里驻存的温暖,成为

整个项目开展的重要出发点。“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场景都有它的

故事。”社区内,一栋栋老建筑“修旧如故”驻留历史;幸福梅园、望

山小院、五柳客舍凝固了生活的点点记忆;光点秘境、杉林大道、落

霞湾透出乡野的诗意;食梦屋、梦径、春风堂引入“dream box”的文

化符号。“我们希望给予聚落思想与灵魂,找到它的脉络与温度。

从文化的自觉、自省,再到文化产生自信,要传承也要去创新!”

“青年人在桃花源里应成为重要的力量。”探讨的话题转向了

青年返乡。冶青介绍,东岸“光点青年营”是社会企业的孵化器,

也是青年参与建设桃花源的一个平台。未来,这里将开展青年换

宿活动,邀请全世界有想法有能力的青年人到桃花源体验生活,

提出有利景区、社区发展的方案,并通过桃花源和光点聚落链接

资源,将创意变成产品。“不仅是创造美好、幸福、温暖、友善、和

谐、多元的社区氛围,我们还希望在桃花源播下创意的种子,激活

地方文化,创造一个可持续生长的价值生态。”

这种模式已经按下了启动键。冶青展示了一只环保手工袋,

上面的图案以桃源工瑞兽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让以往只出现在

桃源木雕、刺绣上的图案变得“潮”起来。这是冶青邀请台湾品研

生活美学团队打造的文创产品,如今已经印在了手工袋、T 恤衫

上,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追捧。

立足景区内所保留乡村村落,聚焦乡镇与社会发展议题,导

入社会企业、社区营造等理念,以创建“友善社区”为基本目标,以

“食宿学文”商业业态去倡导多维度的“友善生活体验”。社区改

造工程完成后,这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这只是刚刚开始!”冶青说,“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两年能做成

的事情,这是用余生的精力去努力的事情。”

按照村落的质感、建筑和环境的改造,以此串联起来访者和当地居民、原生村落、地方历史

文化之间的情感脉络。新老照片对比,是不是会产生“别有洞天”的震撼?

光点聚落的小故事

坐落于聚落里最大谷地两侧的老屋建筑群。一栋栋老屋被悉数保留修复;谷地恢复成大片的

田地,田间修起了老磨坊。在这里,人们逐群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大杨梅树的女主人的房子被拆除了,拆除的房屋基地与相邻场地变成了“伴梅广场”。原来房

屋的基础,变成了中间凸起的森林小舞台,场地的记忆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下来,希望它是可以传递

幸福的。

曾经是林场五柳客舍的中心院落,如今,推倒院墙,开放空间。四角亭与乐耕公社的滨水老屋成

为一组如戏楼与祠堂的意向空间;红砖铺地,四周色叶木组成的“黄金林”,一派丰收和温暖的气息,

仿佛找回百年前聚落的记忆。东岸联排的民宅,本是普通的两层半建筑,

现在演化为聚落里不同材质的方格形象,像是装

盛“光”与“梦”的容器。透过这些具有无限可能

性的方盒子,我们仿佛看到了过去,却又奔向未

来。传统,在这里获得新生,正是我们对于聚落

的期盼。

乐耕公社

改造前改造前 改造后改造后

伴梅广场

改造前改造前 改造后改造后

清心塘-望山亭-老屋博物馆

改造前改造前 改造后改造后

梦 径

改造前改造前

改造后改造后

桃花源光点聚落等着向往桃花源光点聚落等着向往““世外桃源世外桃源””的人归家的人归家。。

李龙李龙 摄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冶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