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空間意義的建構與競逐...

16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蔡錦堂博士 神聖空間意義的建構與競逐 ─從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 研究生: 潘映儒 民國一零二年六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Sep-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蔡錦堂博士

    神聖空間意義的建構與競逐

    ─從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

    研究生: 潘映儒

    民國一零二年六月

  • 2

    摘要:

    從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的歷史發展,可看出日治時期到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國家透過神聖空間的建立,凝聚國民的精神

    力。但是神社與忠烈祠,卻承載敵對的兩個國家的戰時精神,共

    同匯集於桃園縣忠烈祠中,便形成難解的結。桃園神社過度到桃

    園縣忠烈祠,乃於中華民國面對抗日戰爭險峻,要求忠烈祠的設

    立以表彰烈士精神,在戰爭時期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日本神社成

    為中華民國忠烈祠,對地方政府而言,政策執行最為方便。直至

    中華民國政府發現以日本神社做為中華民國忠烈祠,在歷史意涵

    上,實為不妥,要求地方政府改善。但桃園縣忠烈祠卻僥倖於 1985

    年才通過改建之案。在解嚴的前一年,臺灣政治環境開始鬆動,

    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改建案,號令一出,吸引了藝文界對此建

    築的關懷,使得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改建案,終在輿論喧嘩之

    下,讓桃園縣議會做出不拆除的決議。桃園縣忠烈祠的神社建物

    也成為,戰前日本的海外神社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海外神社之

    一。但是桃園神社與桃園縣忠烈祠的名稱爭議,直至今日,仍是

    未解的習題。

    本論文嘗試從神聖空間出發,透過報紙、檔案佐以口述歷史,

    建構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的歷史圖像,以釐清從日治時期到

    戰後,桃園神社及桃園縣忠烈祠的神聖空間的意義。另一方面,

    本論文也將 1985 年的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存拆爭議,透過保存

    桃園神社建築的聲音,洞悉在未解嚴時代,此事件是否能代表,

    國家歷史記憶開始鬆動,以理解台灣古蹟保存史與台灣政治環境

    的互動關係。

    關鍵詞:桃園神社、桃園縣忠烈祠、新竹縣忠烈祠、古蹟保存、後

    殖民、歷史記憶、烈士、國家權力、神聖空間

  • 3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6

    壹、 研究動機及目的 ............................................................. 6

    貳、 文獻回顧 ....................................................................... 10

    参、 研究方法及史料運用 ................................................... 22

    肆、 章節架構 ....................................................................... 23

    第二章 桃園神社的創立 ............................................................... 26

    第一節 新竹州內神社建立背景 ............................................ 26

    第二節 桃園神社的興建 ....................................................... 30

    第三節 皇民化下的桃園神社................................................ 42

    第三章 桃園神社•新竹縣忠烈祠•桃園縣忠烈祠之變革 ......... 52

    第一節 忠烈祠在中國設立的背景 ........................................ 53

    第二節 新竹縣忠烈祠設立及 烈士名單問題....................... 55

    第三節 更名為桃園縣忠烈祠後的發展 ................................ 72

    第四章 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存拆爭議 ........................... 85

    第一節 台灣的忠烈祠改建浪潮 ............................................ 85

    第二節 「桃園神社建築」 存拆事件始末 .......................... 92

    第三節 「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 之設立 ........................ 126

    第五章 結論 ................................................................................ 131

    壹、從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 ........................................ 131

    貳、反思與展望 ................................................................... 134

    參考文獻 ...................................................................................... 139

    附錄一 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大事紀 .................................. 148

    附錄二 入祀桃園縣忠烈祠 烈士姓名清冊 ................................ 157

  • 4

    圖索引

    圖 1 嘉義神社現存祭器庫 來源:黃建達攝 ...................................................... 9

    圖 2 宜蘭神社現存遺物 來源:黃建達攝 .......................................................... 9

    圖 3 通霄神社現存參道及鳥居 來源:黃建達攝 .............................................. 9

    圖 4 昭和 18 年度桃園都市計畫事業街路新設公事施行箇所一般圖 來源:黃

    武達編著,《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南天書局出版,2006。 ...32

    圖 5 桃園神社參宮道旁隱約有水池 來源:陳盛增提供 ..................................33

    圖 6 桃園神社圖 來源:大塚清賢,《非常時下的臺灣全貌》(東京:中外每日新

    聞社,昭和 14),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33

    圖 7 從此圖可見桃園神社鳥居形式 來源:陳盛增提供 ..................................36

    圖 8 可見桃園神社第二座或第三座鳥居 來源:陳盛增提供 ..........................36

    圖 9 右後方為桃園神社社掌櫻井重夫 中為中壢神社社掌三森淳男 來源:陳

    盛增提供 ....................................................................................................39

    圖 10 徐崇德奉獻台座 來源:黃建達攝 ..........................................................45

    圖 11 鍾番奉獻石座 來源:黃建達攝 ..............................................................45

    圖 12 主祭官劉啟光恭讀祭文 來源:《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紀念留影》,國立

    臺灣圖書館藏。 ........................................................................................61

    圖 13 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典禮開始 來源:《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紀念留

    影》,國立臺灣圖書館藏 ...........................................................................63

    圖 14 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後遊行 來源:《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紀念留

    影》,國立臺灣圖書館藏 ...........................................................................63

    圖 15 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後招待遺族茶話會 來源:《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

    禮紀念留影》,國立臺灣圖書館藏 ............................................................64

    圖 16 劉啟光書「浩氣長存」橫幅 來源:黃建達攝........................................64

    圖 17 新竹縣忠烈祠三主祭神 來源:《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紀念留影》,國

    立臺灣圖書館藏 ........................................................................................66

    圖 18 桃園縣忠烈祠立牌,可從刻痕見其歷史。 來源:黃建達攝 ..................73

    圖 19 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時,原桃園神社鳥居尚未削除。 來源:國家電影

    資料館藏 ....................................................................................................73

    圖 20 鳥居上被刻上對聯 來源:王鎮華,《空間母語-中國建築的體驗與人文內

    涵》(臺北:漢藝色研發行,1995),頁 74。 ..............................................74

    圖 21 屋簷下可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字樣 來源:王鎮華,《空間母語-中國建築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huangpili/桌面/論文初稿正式.docx%23_Toc361690867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huangpili/桌面/論文初稿正式.docx%23_Toc361690867

  • 5

    的體驗與人文內涵》(臺北:漢藝色研發行,1995),頁 75。 ...................75

    圖 22 宮前橋前鳥居已拆,改為中國牌坊。 來源: 王鎮華,《空間母語-中國建

    築的體驗與人文內涵》(臺北:漢藝色研發行,1995),頁 73。 ................75

    圖 23 1993 年僅存的鳥居,後移至桃園縣忠烈祠前。來源:王鎮華,《空間母語-

    中國建築的體驗與人文內涵》(臺北:漢藝色研發行,1995),頁 73。 ....76

    圖 24 現在的雙十牌坊 來源:黃建達攝 ..........................................................76

    圖 25 從現在的拍攝的銅馬,腹上圖徽可見被破壞痕跡 來源:黃建達攝 .....77

    圖 26 桃園縣忠烈祠匾額 來源:黃建達攝 .......................................................78

    圖 27 桃園縣忠烈祠的匾額 來源:黃建達攝 ...................................................79

    圖 28 現今桃園縣忠烈祠所供奉牌位 來源:黃建達攝 ....................................80

    圖 29 2010 年桃園縣忠烈祠春祭 來源:桃園縣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提供 .83

    圖 30 桃園縣忠烈祠新建工程圖 來源:重耀建築師事務所提供.....................89

    圖 31 桃園縣忠烈祠新建工程圖,可見延續桃園神社依地形而建的特色 來源:

    重耀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90

    圖 32 正殿背面立面圖 來源:重耀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90

    圖 33 李政隆建築師和呂進芳議員 來源:邱傑提供........................................93

    圖 34 桃園神社存拆問題,引來遊人如織。 來源:邱傑提供 ........................99

    圖 35 桃園神社存拆問題,引來的遊客。 來源:邱傑提供 ............................99

    圖 36 桃園縣忠烈祠修繕工程配置圖 來源:重耀建築師事務所................... 119

    圖 37 桃園縣忠烈祠修繕工程拜殿圖 來源:重耀建築師事務所................... 120

    圖 38 桃園縣忠烈祠修建工程完成紀念碑 來源:黃建達攝 .......................... 120

    圖 39 桃園縣忠烈祠社務所已修復,現已無管理員居住。來源:黃建達攝 ..... 128

    圖 40 櫻花映襯桃園神社的日式風光............................................................... 134

    圖 41 桃園縣忠烈祠一隅 來源:黃建達攝 ..................................................... 136

    圖 42 桃園縣忠烈祠管理員室(原桃園神社社務所),春秋二祭會在此有展覽。

    來源:黃建達攝 ......................................................................................... 136

    圖 43 前方紅色木造鳥居為 2012 年 12 月,為電影《KANO》所臨時搭建,步道

    也為電影重新整理。 來源:黃建達攝 .................................................. 137

    圖 44 桃園縣忠烈祠正殿 來源:黃建達攝 ........................................................ 137

    圖 45 今天的桃園縣忠烈祠因日式風光,假日遊人如織。 來源:黃建達攝 138

    圖 46 通往正殿參道 來源:黃建達攝 ............................................................ 138

    圖 47 手水缽仍保存良好 來源:黃建達攝 ..................................................... 138

    圖 48 狛犬為 1986 年所仿製 來源:陳依鴻攝 ............................................... 138

  • 6

    第一章 緒論

    壹、 研究動機及目的

    一、研究動機

    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桃園人,桃園縣忠烈祠在筆者的記憶中,

    是攀登虎頭山時的中繼站,偶爾為其古色古香的氣氛而駐留。其

    他的觀光客,也是為了其特有的異國風味而前往,也許更多人忽

    略其本身的名稱仍是「忠烈祠」。也因為它仍掛著神社的外觀,內

    部卻持續安奉中華民國政府所認定的「烈士」,這樣的歷史荒謬性,

    反而更值得人去理解它形成的背景。從桃園縣忠烈祠的觀光簡介

    中,刻意將桃園縣忠烈祠命名為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且試圖引

    進桃園神社古蹟觀光的概念,更揭露出此地特殊的歷史意義。接

    受歷史學術訓練過後,開始反思構築此特殊氛圍的時代背景為何,

    便刺激筆者進行桃園神社與桃園縣忠烈祠的研究。回首桃園神社

    到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的發展,可以從神社到忠烈祠的發展,將

    臺灣面對國家權力壓迫的歷史縮影。最後,國家歷史多元詮釋的

    時代下,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的設立,正可代表著當代對於忠烈

    祠的定位及日本古蹟的想法。

    二、研究價值

    桃園縣忠烈祠研究的價值,得因於 1985 年引發的爭議,導致

    它成為現今少數被保留完整的日本海外神社建築。

  • 7

    日本在戰前,在殖民地或占領地1廣設海外神社,全盛時期

    多達 1640 座,戰後多數的日本海外神社未繼續留用,而是任其荒

    廢,或是成為公園、教會、墓地等其他設施。大多數的神社遺址,

    在今日多已不存在,例如滿州的吉林神社、朝鮮的朝鮮神宮等。

    而部分的神社則多留有鳥居及石燈籠的遺物,例如:樺太護國神社、

    朝鮮的松島神社等2。

    在臺灣地區,舊日本神社多是改建成忠烈祠,例如本文討論

    的桃園縣忠烈祠,以及其他如大直國民革命忠烈祠,前身即為臺

    灣護國神社。其他如高雄神社、花蓮港神社、宜蘭神社、嘉義神

    社等,戰後都成為忠烈祠。臺灣位階最高的臺灣神宮,則成了今

    日的圓山大飯店。比較特別的是開山神社,回到它成為神社前的

    樣態,今天的延平郡王祠。就成為忠烈祠而言,大部分的忠烈祠

    都從日本神社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忠烈祠型態。

    現在忠烈祠的觀光定位,仍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嘉義市

    忠烈祠、宜蘭縣忠烈祠及高雄市忠烈祠,前身皆為日本神社,在

    今天仍可見其參道及部分石燈籠的遺物。嘉義市忠烈祠,在 1994

    年神社木造建物焚毀後,融入地方風土故事改建成射日塔造型。

    上方為地方藝廊,但在一樓維持忠烈祠正殿的設置,並以市花紫

    荊花來裝飾,取代傳統牌位,祠前安置一對臺灣雲豹取代傳統的

    石獅。宜蘭縣忠烈祠則透過黃聲遠建築師的改建,將神社的歷史

    納入忠烈祠的建築歷史中,同樣融入在地歷史,試圖將忠烈祠營

    造為小型的地方博物館形式。高雄市忠烈祠雖早已改為中國宮殿

    式建築,但現已規劃為忠烈祠文化園區,忠烈祠文化園區內有戰

    爭與和平紀念館,為原革命先烈史蹟資料館。結合在地文史,以

    1 主要殖民地或占領地有臺灣、樺太、南洋群島、滿州、關東州、朝鮮、昭南

    島,及攻陷中國時所占領地:北京、天經、青島等。 2 中島三千男,《海外神社遺跡の景観変容》(御茶の水書房,2013 年)

  • 8

    高雄的戰爭記事及忠烈祠由來為主題,達到高雄市民教育功能。

    日本古蹟旅行在台方興未艾之際,越來越多已改建的舊日本

    神社,日漸被挖掘出,試圖重建以成為地方觀光的要角。例如:通

    霄神社,本來已成為通霄鎮忠烈祠3,其拜殿也已經改建成類閩南

    式建築及加上官方的屋頂。在忠烈祠被移出後,官方重新定調為

    通霄神社。本殿拜殿均只存基座,但留有參道、鳥居及石燈籠。

    通霄神社的社務所則被民眾占用,而未整修,但仍可見及舊時樣

    貌。最近,成為觀光熱點的還有花蓮新城社。目前是天主教會,

    新城社的舊時遺物受到神父的維護,新城天主堂仍保有昔日日本

    神社的布局,留有鳥居、狛犬、石燈籠、手洗舍。

    本論文的主角,桃園縣忠烈祠,仍是海外神社中,堪稱建築

    體保存最完整的。且做為地區忠烈祠,桃園神社在直接挪為新竹

    縣忠烈祠之用時4,是臺灣地區首座忠烈祠,也是帶動臺灣地區,

    舊日本神社建築體直接挪為忠烈祠之濫觴。現今,身為桃園縣忠

    烈祠,它仍就承載著中華民國的烈士精神。但是,門庭若市的觀

    光客,卻讓此「聖地」綻放不同的色彩,值得我們關注。

    3 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九二一地震災區歷史建築 苗栗縣通霄鎮 通霄神社調

    查研究暨修復計畫》(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3) 4 1945 年臺灣光復後,桃園神社由新竹縣政府所管轄,後由時任新竹縣長劉啟

    光,於 1946 年 6 月 17 日,將桃園神社改為新竹縣忠烈祠。之後,因行政區

    劃改變,新竹縣分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因此新竹縣忠烈祠再度更名為

    桃園縣忠烈祠。

  • 9

    圖 1 嘉義神社現存祭器庫 來源:黃建達攝

    圖 2 宜蘭神社現存遺物 來源:黃建達攝

    圖 3 通霄神社現存參道及鳥居 來源:黃建達攝

    三、研究目的

    本文意欲從神聖空間的角度著手,從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

    祠的建立過程,討論國家權力如何透過神社及忠烈祠,這種神聖

    空間的營造,滲透人民的生活。現今臺灣忠烈祠的發展,卻可視

    為國家權力開始鬆動的過程,及象徵忠烈祠神聖性的消亡。從神

    聖空間意義的消亡,就可看出國家權力不斷被地方所挑戰。到了

    今天,桃園縣忠烈祠改制為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5,象徵政府的不

    5 2003 年開始,桃園縣文化局為配合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推動地方文化

    館,將原屬桃園縣民政局管理的桃園縣忠烈祠,將其古蹟建物管理權移轉至

    文化局,成立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

  • 10

    同單位,對於同一建築物有不同的定位。不管是桃園神社、桃園

    縣忠烈祠或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名稱的更迭,象徵著時代對於

    歷史記憶的轉換。現在,桃園縣忠烈祠,仍維持神社建築的外觀,

    內部仍奉祀中華民國烈士,且是官方持續認可的地區忠烈祠,但

    在現在觀光潮流中,成為了觀光客想像中的「桃園神社」。在時代

    轉變,國家歷史記憶多元詮釋下,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這種妾

    身未明的狀態,卻象徵了臺灣現今對於殖民歷史記憶的曖昧與矛

    盾。

    貳、 文獻回顧

    一、桃園神社或桃園縣忠烈祠研究

    關於專門討論桃園神社或桃園縣忠烈祠的研究論文,目前僅

    有馬宛蓁的碩士論文-《桃園縣忠烈祠文化觀光之研究-以遊客對文

    化資產之認知、體驗滿意度與經營展望為中心6》,採用問卷統計,

    量化分析觀光客對桃園縣忠烈祠的觀感,及提出對桃園縣忠烈祠

    文化觀光的建言。此篇論文雖為觀光領域的著作,但在文獻回顧

    上,有系統的針對神社研究領域做了表格整理,以及採用了中島

    三千男的海外神社研究,論述桃園神社的研究價值。

    討論到桃園神社的論文有:黃士娟的碩士論文《日治時期臺灣

    宗教政策下的神社建築》指出桃園神社的中軸線對著桃園街內的

    北白川宮御遺跡紀念碑,此地點為桃園人接受日本統治的起始點。

    桃園神社透過中軸線對著桃園人出降地點,反映出神社的教化意

    味7。相對於黃士娟的研究,陳鸞鳳的博士論文《日治時期臺灣地

    6 馬宛蓁,《桃園縣忠烈祠文化觀光之研究-以遊客對文化資產之認知、體驗滿

    意度與經營展望為中心》,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7 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 11

    區神社的空間特性研究8》也針對桃園神社的中軸線提出討論,陳

    鑾鳳採用桃園都市計畫圖,指出桃園神社的中軸線對應的是桃園

    郡役所,呈現出政治中心與宗教中心,兩個統治地標相互呼應。

    但是目前為止,筆者找到的史料,無法確認桃園神社設立與中軸

    線的關係。

    同時討論到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的轉變有:蔡榮任的碩

    士論文《一種傅科權力技術的歷史性建構-從臺灣日治時期神社到

    戰後忠烈祠9》以桃園神社的來應證符號學理論,透過神社到忠烈

    祠的「改裝」,說明兩個國家圖騰意義的爭奪。

    關於桃園縣忠烈祠的研究論文,則有葉乃齊的碩士論文-《古

    蹟保存論述形成-光復後臺灣古蹟保存運動10》內關於 1985 年桃園

    神社建築保存爭議的重要報導整理,政府單位在編寫桃園神社保

    存爭議事典,及討論到桃園神社古蹟保存學者,廣泛的被採用。

    葉乃齊以自身參與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保存的電視辯論會,將

    桃園縣忠烈祠神社保存的聲音,納入臺灣古蹟保存論述中歷史實

    踐與精緻文化的矛盾,看出保存運動中政治扮演關鍵因素,保存

    運動中的「國恥」論述無法適用於日後的日治時期古蹟保存。接

    著,陳建仲的碩士論文-《圖繪臺灣古蹟保存史─一九九○年代以後

    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之狀況11》,引用葉乃齊整理的資料,將桃園

    神社建築的保存視為近代殖民建築保存的濫觴。提到桃園縣忠烈

    1998 年,頁 146。

    8 陳鸞鳳,《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神社的空間特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系博士論文,2006 年,頁 218-219。 9 蔡榮任,《一種傅科權力技術的歷史性建構-從臺灣日治時期神社到戰後忠烈

    祠》,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頁 52-62。 10葉乃齊,《古蹟保存論述形成-光復後臺灣古蹟保存運動》,國立臺灣大學土木

    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989 年,頁 104-109。 11陳建仲,《圖繪臺灣古蹟保存史─一九九○年代以後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之狀

    況》,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碩士論文,2006年。

  • 12

    祠神社建築保存事件爭議背後代表的政治目的,認為桃園縣忠烈

    祠神社建築,也喚醒社會對殖民古蹟保存的討論,帶動日後台北

    勸業銀行舊廈的保存運動。

    而後桃園縣文化局為了成立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委託展開

    桃園神社建築的研究,先後有李乾朗所主持的《桃園縣三級古蹟

    桃園縣忠烈祠調查研究12》;林曉薇和黃士娟主持,《桃園縣忠烈祠

    文化館文化景觀調查及研究資源應用計畫成果報告書13》;黃俊銘

    主持《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修繕工程施工記錄暨工作報告書14》。

    在桃園神社的建築研究上,有很細部的介紹。在歷史研究上,林

    曉薇和黃士娟的研究,透過日日新報及桃園神社的舊照片,將桃

    園神社的歷史回顧做了完整的整理。

    目前為止,關於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的歷史研究論文,

    仍付之闕如。也未有研究論文,透過多重的一手史料,釐清 1985

    年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保存爭議。

    二、日本的海外神社研究

    追溯日本的海外神社研究史,最早可從小笠原省三於 1953 年,

    在東京海外神社編纂會出版的《海外神社史上卷》15(下卷未出版)。

    介紹了日本在各地的殖民統治所建造的海外神社,做了回顧性的

    介紹。在關於臺灣神社的研究上,特別指出臺灣地區的神社,與

    其他海外神社不同在於,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祭祀以及開山神社

    12李乾朗,《桃園縣三級古蹟 桃園縣忠烈祠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孔廟忠烈祠

    聯合管理所,2000 年 7 月)。 13林曉薇、黃士娟主持,《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文化景觀調查及研究資源應用計

    畫成果報告書》(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7)。 14黃俊銘,《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修繕工程施工記錄暨工作報告書》(桃園:桃園

    縣文化局,2007 年 11 月)。 15小笠原省三,《海外神社史上卷》,東京:海外神社史編纂會,1953 年

  • 13

    的設置。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征伐臺灣人民抗日途中,喪生於臺

    灣,因此成為臺灣地區的神社重要的祭祀對象。開山神社的設置

    則在於,鄭成功的日本人母親,確立了日本統治在臺灣的合理性。

    在臺灣地區的神社建造上,也特別指出建功神社因應臺灣的氣候

    風土,做出有別於日本本土的神社建築。但小笠原省三此書因需

    橫跨日本海外各地神社,對各地神社的分析多流於簡介性質,但

    對日本海外神社設立的政治意圖與時代背景,有很多討論。

    真正關切到日本神道信仰在臺灣的推廣,直至 1980 年代才出

    現。橫森久美在《台湾的近現代史研究》中發表16開始利用《臺灣神社誌》、《臺

    灣におけゐ神社及宗教》等一手史料。討論到日本治台時期,神

    社建造的情形。文章雖不長,但擴及的臺灣神社神道信仰議題相

    當廣泛,從臺灣神社建造最初從開山神社的改制,到臺灣特殊祭

    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比小笠原省三的介紹更加深入。尤其在皇

    民化政策下的神社討論更為豐富,從神宮大麻奉齋以及正廳改善,

    甚至是寺廟整理運動均有涉獵。橫森久美的作品開臺灣地區神社

    神道研究之先河。

    在其之後,1990 年蔡錦堂的博士論文-《日本帝國主義下台湾

    の宗教政策》17,奠定在橫森久美研究之上,接續討論日本神社神

    道信仰在臺灣推廣情形。率先使用臺灣神職會的機關報-《敬慎》,

    討論臺灣神社神道信仰的推廣情形。相對於橫森久美,蔡錦堂處

    理的問題不侷限於神社神道的部分,更把關懷放在神社神道信仰

    與臺灣傳統宗教信仰間的相容於相剋的問題。蔡錦堂接續的研究

    內容,除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對神社神道信仰的推動,更

    16 橫森久美,,《台湾的近

    現代史研究》第四號,東京:綠蔭書房,1982 年。 17 蔡錦堂,《日本帝国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 年。

  • 14

    加重視的是臺灣傳統宗教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情況,以及面對

    神社神道信仰的密集推動所產生的問題。蔡錦堂在書中,不同於

    橫森久美將問題著重在日本統治後期,推動皇民化運動時期,神

    社神道信仰的強制推動,而是更加重視日本統治時期臺灣傳統宗

    教的描繪。因此,蔡錦堂將時間擴大到整個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從日本統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對臺灣傳統信仰的態度到西來庵事件

    發生後,臺灣總督府開始實施第一次宗教調查,對於臺灣傳統宗

    教的監督。進入準戰爭期,臺灣總督府對於國家神道扶植的態度

    日異積極。皇民化運動的展開,在國家神道信仰的體現上,就是

    神社建造與神宮大麻的頒布。蔡錦堂關注的核心在於,國家神道

    信仰的推動,也代表臺灣傳統宗教的危機。因此從家庭正廳改善

    運動與寺廟整理運動,可以看到臺灣傳統宗教,面對日本神社神

    道信仰的逼迫而產生的問題。

    之後,蔡錦堂持續關懷國家神道信仰與臺灣民間信仰折衝的

    關係,在台陸續發表〈日據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

    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討論臺灣人於 1930 年代以後,面對臺

    灣神職會向臺灣人家庭施壓,家中神佛像及祖先牌位被「神宮大

    麻」篡位甚至被損毀,顯示戰時臺灣人的精神生活樣式被日本生

    活樣式所取代了。隔年,蔡錦堂發表〈日本據台末期神社的建造-

    以「一街庄一社」政策為中心〉,提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對於神

    社的建造根據歷史分期有不同的態度。直至 1931 年進入戰時準備

    期,日本殖民政府才對神道信仰積極推行,提出「一街庄一社」

    的政策,但受到戰時經費與人力缺乏無法達成目標而妥協。直至

    2001 年,蔡錦堂持續關懷日本神道信仰在台的限制,發表〈日治

    時期日本神道在臺灣傳播與侷限〉,總結出日本神道在台的雙面性

    格,呈現宗教與道德兩種性格。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雙方對宗教的

  • 15

    歧異觀點,形成日本神道信仰無法在台土著化的原因。

    關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臺灣宗教政策的著作,還有 1990 年

    陳玲蓉的碩士論文-《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18,

    第一本在台以中文出版關於日治時期神社神道的專書。但是,可

    能受限與史料與當時臺灣的政治環境。陳玲蓉的作品相較於橫森

    久美與蔡錦堂的研究,內容較無突破之處。且受限於政治的意識

    形態影響,陳玲蓉的撰寫方式較為重視國家神道以侵略者的態度

    進逼臺灣社會,忽略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於臺灣

    的宗教政策有不同時期的變化。並非如其所言,台灣總督府在日

    本殖民統治初期以侵略的態度,廣泛破壞臺灣傳統宗教。

    2003 年辻子実出版的《侵略神社-靖国思想を考えゐために》

    19也同樣面對這個問題,但因帶有日本的左派眼光,所以思考海外

    神社的角度,是以侵略的角度,卻也不失為日本作為海外神社研

    究上的特殊出發點。辻子実思考海外神社的觀點是以靖國神社開

    始,他將靖國神社視為海外神社的原型,認為海外神社包含臺灣

    在內,都具有和靖國神社一樣的機能。在分析臺灣地區神社問題

    上,也一樣忽略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面對宗教政策有不同時期

    的態度。一概以侵略的角度視之,例如: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祭

    祀視為皇民化象徵,但皇民化運動的出現並非於日本殖民統治初

    期,且此書主要的著重內容仍是分析靖國神社,對於臺灣的介紹

    則較無資料上的突破。

    海外神社研究代表人物還有中島三千男,接續他對於國家神

    道的研究,開始走向海外神社研究。他關心的核心問題是日本人

    的戰爭觀,如何透過海外神社建造體現。從〈「海外神社」研究序

    18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1992 年 19 辻子実,《侵略神社-靖国思想を考えゐために》,東京:新幹社,2003 年

  • 16

    說〉20、〈海外遺跡のその後〉21,可發現,中島三千男透過田野

    研究,串連了日本各地的海外神社遺跡。關心海外神社的現況,

    以及回顧海外神社的歷史背景。從海外神社的定義出發,關心大

    日本帝國的勢力擴充與海外神社的擴展關係。相較於其他海外神

    社研究,中島三千男更關心當代海外神社遺跡的問題。他的問題

    還涉及到各海外神社近代的歷史變遷,導致日本海外神社在各地

    景觀的改變。

    2004 年,菅浩二的《日本統治下の海外神社-朝鮮神宮、台湾

    神社と祭神》22,是國學院大學的博士論文,國學院大學為日本研

    究神道信仰的重鎮,故此作品較前述作品帶有更多宗教學的色彩。

    也相較於其他作品有更堅實的神道學說內涵。但是此書對於日本

    神社神道信仰在臺灣的傳播,並不以「國家神道」的說法。在詮

    釋上也會較接近於對皇族的尊敬。在比較臺灣與朝鮮的神社研究

    上,著墨於兩個地區在歷史背景上的不同。在臺灣方面除了也同

    樣談到開山神社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特殊性外。本書的創舉在

    於指出臺灣神社初代宮司山口透的生涯。為臺灣神社的研究開展

    出新的議題。

    接著,關於臺灣地區神社的建築研究上,1998 年黃士娟於中

    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提出碩士論文《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的神

    社建築23》,大量引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裡有關建築方面的史料

    與設計圖。以宗教政策與神社建築和神社建築的風土化為論文主

    軸,提出各種神社基於建立時的歷史脈絡,有不同的發展。尤其

    20 中島三千男,〈海外神社研究序說〉,《歴史評論》602號,2005 年 21 中島三千男,《海外神社遺跡のその後》(御茶ノ水書房。2013)。。 22 菅浩二,《日本統治下の海外神社-朝鮮神宮、台湾神社と祭神》,東京:弘文

    堂,2004 年。 23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1998 年。

  • 17

    在建築學上,黃士娟注意到神社的外觀會順應於當時的時代背景

    有所改變。尤其以建功神社為例,建功神社的設計圖雖飽受當時

    代許多建築師的責難。但是,建功神社卻為神社建築適應臺灣風

    土的重要代表,建功神社採和、漢、洋折衷樣式,反映出神社建

    築隨著順應時代、人與風土的改變的特例。另外,黃士娟比對了

    臺灣兩百餘所的神社與社,列出一份今昔對照的表格,為臺灣神

    社研究貢獻極大。

    日本京都大學工學研究科的青井哲人在 2005 年出版了《植民

    地神社と帝国日本》24從日本殖民都市計劃史的角度出發。討論日

    本殖民都市內的神社建造對於日本近代都市史研究的意義。從神

    社的設置環境到神社所扮演的宗教權力,都從空間上有很好的分

    析。在關於臺灣地區的分析上,青井哲人分析了臺灣神社的設置,

    在神苑的擴張以及建築形式與建材的採用都有討論。也整理了臺

    灣地區神社建造的制度與歷史背景,以及臺灣在各海外神社中建

    築設計的特殊性。

    在臺灣,其他關於神社研究的學位論文有: 2004 年,徐正武

    的碩士論文-《日治時期臺南州神社之研究25》,透過史料文獻回顧

    以及田野調查,環顧台南州神社的各種面相,討論神社歷史到古

    蹟遺存之轉化,在台南州扮演之角色。同年,蔡欣雁的碩士論文-

    《日治後期台中州國家神道之傳播及影響-1931-194526》以台中州

    為探討對象,討論國家神道於台中州的施行政策與實踐。2006 年,

    黃贏生的碩士論文-《文化資產保存與地域性之關聯研究—以苗栗

    24 青井哲人,《植民地神社と帝国日本》東京:吉川弘文館,2005 年。 25 徐正武,《日治時期臺南州神社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4 年)。 26

    蔡欣雁,《日治後期台中州國家神道之傳播及影響-1931-1945》(東海大學歷

    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aIsHh8/search?s=id=%22093NTNT5642025%22.&searchmode=basic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aIsHh8/search?s=id=%22093NTNT5642025%22.&searchmode=basic

  • 18

    縣通霄神社為例27》,透過史料以及田野,將通霄神社的歷史脈絡

    釐清,以及接續討論通霄神社的地域性意涵以及文化古蹟保存的

    再利用的評估。神社研究的單篇論文則有,2005 年何鳳嬌發表〈戰

    後神社土地的接收與處理28〉提供神社神道研究者,理解神社在日

    治時期設立時的土地所有權,及戰後神社用地的接收與處理。更

    特別指出基隆神社、新竹神社戰後面對,土地所有權人要求發還

    的案例。

    區域神社研究版圖中,《宜蘭文獻》提供很好的平台,作為發

    表區域神社的多面向研究。2001 年《宜蘭文獻》第 50 期及第 51

    期刊載了,日本殖民政府與神社神道信仰在台的專題。為宜蘭神

    社的研究全面性的導覽,先從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的神道教與

    神社建造29〉,濃縮了蔡錦堂神道研究的精華,為國家神道歷史及

    在台宗教政策做了清楚的概要,賴志彰寫的〈臺灣殖民地神社的

    研究-從大環境、配置、建築談起30〉,得出臺灣神社的建築形式,

    有受到殖民地風土而有所簡化。陳進傳的〈神社與宜蘭人的生活31〉

    則以臺灣日日新報對宜蘭神社的記載,嘗試透過區域神社的發展,

    反思日本殖民政府宗教政策在地方的執行力。林正芳所寫的〈宜

    蘭地區神社調查報告〉及〈宜蘭神社近百年來的演變32〉,前者透

    過利用史料回憶宜蘭地區各神社,日治時期的情境,再以田野調

    查神社現存樣貌。後者則用明治 39 年建立的宜蘭神社對照戰後宜

    27黃贏生,《文化資產保存與地域性之關聯研究—以苗栗縣通霄神社為例》(朝

    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28何鳳嬌,〈戰後神社土地的接收與處理〉,《臺灣風物》54:2(2004 年),頁

    105-137。 29 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宜蘭文獻雜誌》:50(2001

    年),頁 3-32。 30賴志彰,(臺灣殖民地神社的研究--從大環境、配置、建築談起),《宜蘭文獻

    雜誌》50(2001 年),頁 33-79。 31陳進傳,(神社與宜蘭人的生活),《宜蘭文獻雜誌》51(2001 年),頁 3-60。

    32 林正芳,(宜蘭神社近百年來的演變),《宜蘭文獻雜誌》51(2001 年),頁 61-104

  • 19

    蘭神社轉變成忠烈祠,反思形塑此建築型態的歷史背景,及對忠

    烈祠建築的未來期許。葉照賢與黃聲遠的〈從宜蘭神社、新舊忠

    烈祠到未來環境博物館33〉即回應此期許,討論出對忠烈祠的新的

    定位,以及透過環境改造形成忠烈祠環境新的藍圖。吳永華的〈臺

    灣高山神社:南湖大山神祠的建立34〉則是透過《臺灣山岳彙報》

    整理出南湖大山神祠的建立,討論設置目的及戰時體制蕃地的宗

    教統制。2010 年,陳凱雯發表的〈日治時期基隆神社的興建與昇

    格〉,則迴異於過去日本殖民地神社研究,強調國家神道上對下的

    滲透過程。以基隆神社為中心,討論從基隆金刀比羅神社開始,

    當時基隆日人信仰及興建神社源由及困難,到推展升格運動的過

    程,觀察當時非官方在台日人對神社的主動性35。

    回顧海外神社研究以臺灣為核心上,日本學者的研究多討

    論國家神道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的作用,但日本內部也有不同路線

    的學者,例如以神道信仰為核心堅持沒有國家神道的菅浩二,也

    有堅持靖國神社為侵略象徵的辻子実,以及較持中態度的中島三

    千男。反映出日本對於海外殖民統治時期的歷史,反省出不同的

    態度。回到臺灣,臺灣的神社研究上。大體而言蔡錦堂的研究已

    經為臺灣地區神社研究奠定基礎,從日本對台宗教政策,到日本

    神道信仰與臺灣傳統信仰的關係都有著墨。青井哲人和黃士娟則

    從建築學的角度,開展出神社研究的另一條道路。在整體的臺灣

    地區神道政策研究已經有了很高的基礎下,後續學者的研究多從

    地區神社出發,看國家神道信仰政策如何深根在地神社。有的帶

    33 葉照賢整理,黃聲遠資料提供(從宜蘭神社、新舊忠烈祠到未來的環境博物

    館--揭櫫「保衛蘭陽環境」新主題),《宜蘭文獻雜誌》51(2001 年),頁 105-122。 34

    吳永華,〈臺灣高山神社:南湖大山神祠的建立〉,《宜蘭文獻雜誌》51(2001

    年),頁 123-136。 35

    陳凱雯,〈日治時期基隆神社的興建與昇格之研究〉,《臺灣學研究》:10(台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0 年 12 月),頁 75-96。

  • 20

    有社會學的批判精神,以理論角度批判國家權力在神社建造中體

    現。更多的研究則從田野研究出發,分析在地神社的日本殖民經

    驗,開拓出屬於臺灣區域神社研究史的天地。

    三、忠烈祠研究

    由於神社到忠烈祠的議題,反映出國家權力的轉移。蔡榮任

    的碩士論文《一種傅科權力技術的歷史性建構-從臺灣日治時期神

    社到戰後忠烈祠》透過社會學理論中,將傅柯的理論做建築學上

    的轉換,考察日本殖民政權及中華民國政府在建築中的權力展現。

    但此篇論文,由於缺乏一手史料,導致在論點上的不適切。蔡榮

    任認為國家神道和忠烈祠都是國家強行投入的建設。但是在神社

    「改建」上,蔡榮任引用的資料,顯示相對於忠烈祠,神社建造

    地方政府有相當大的主導權36,顯示兩者的差異,此點似乎與論文

    的主旨有所矛盾。另一方面,蔡榮任也直言神社研究相對於忠烈

    祠研究來的多,蔡榮任在忠烈祠的論述上的確就略顯薄弱,尤其

    是,討論忠烈祠的國家權威性,忽略了新竹縣忠烈祠這個例子,

    反而反映地方歷史詮釋與國家產生縫隙。

    吳榮發的〈國家神域的建構:以高雄的神社與忠烈祠為例37〉

    整理了許多關於神社與忠烈祠的二手研究,以高雄神社到高雄市

    忠烈祠為中心,討論同樣做為國家神域的神社與忠烈祠的差別。

    此文章的目的在於向社會大眾,提供一個反思點,討論現今忠烈

    祠的定位。

    在忠烈祠研究基礎上,最早由蔡錦堂在研究日本在台的宗教

    36蔡榮任,《一種傅科權力技術的歷史性建構-從臺灣日治時期神社到戰後忠烈

    祠》,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頁 65。 37吳榮發,〈國家神域的建構:以高雄的神社與忠烈祠為例〉,《高雄文獻》第 17

    卷第一期,2004 年,頁 45-75。

  • 21

    政策後,接續他對國家透過儀式及建築展現權力的主題,研究中

    華民國政府的忠烈祠,有〈從神社到忠烈祠-戰前與戰後臺灣”國

    家宗祀”的轉換38〉及〈忠烈祠研究-「國殤聖域」建立的歷史沿革

    39〉透過國史館內藏內政部檔案,研究忠烈祠從戰前到戰後的籌建

    背景,及對忠烈祠研究提供開展新的議題。〈忠烈祠「英靈」探析

    40〉,則透過忠烈祠的相關法規,整理出各時期忠烈祠烈士的入祀

    條例突顯的時代問題。〈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

    社之比較研究41〉及《褒揚及忠烈祠祀榮典制度之研究42》,提到

    忠烈祠為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產物,當時敵對國日本為殉難「英

    靈」成立「招魂社」,中華民國政府也成立與日本護國神社性質相

    同的忠烈祠,因此透過「忠烈祠」與「護國神社」的比較研究,

    可以看到中華民國政府面對抗日戰爭的嚴峻,如何透過褒揚烈士,

    傳達國家抗戰的精神。

    蔡錦堂的研究,為忠烈祠專題研究,做出很好的基礎。其研

    究也帶出中華民國政府對於忠烈祠的烈士名單,有許多不夠精確

    的定義,在張世瑛的〈國民政府對抗戰忠烈事蹟的調查與紀念43〉

    中,針對國民政府及中華民國政府對於烈士的褒揚,面對戰爭時

    期日趨嚴峻,有著不同態度,可惜研究時間未延伸至戰後。

    38 蔡錦堂,〈從神社到忠烈祠-戰前與戰後臺灣”國家宗祀”的轉換〉,《第一屆日

    本研究•臺日關係•日語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日文系,2000 年) 39 蔡錦堂,〈忠烈祠研究-「國殤聖域」建立的歷史沿革〉,《「國科會臺灣史專

    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1 年 6 月)。 40 蔡錦堂,〈忠烈祠英靈探析〉,《淡江史學》:14,2003年 6 月。 41 蔡錦堂,〈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

    臺灣史學報》:3(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0 年 3 月 31 日)。 42 蔡錦堂,《褒揚及忠烈祠祀榮典制度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2008 年

    3 月)。 43

    張世瑛,〈國民政府對抗戰忠烈事蹟的調查與紀念〉,《國史館館刊》:26(臺北:

    國史館,2010 年 12 月),頁 1-46。

  • 22

    蔡榮任與吳榮發的研究,提供給本論文很好的架構取徑,讓

    本文從神社到忠烈祠,能夠意識到同樣為國家神域象徵,國家權

    力如何透過該建築而存在。可惜前者的研究因一手史料的缺乏,

    導致在論述上缺乏足夠的根基。因此本論文會更加著重在一手資

    料的收集上,透過更多史料建構當代的情境,使時代圖像更加清

    晰。蔡錦堂和張世瑛的研究則提供給本論文,更深厚的研究基礎

    在忠烈祠的制度上,尤其是烈士名單的確立,使本論文的第二章,

    更加意識到新竹縣忠烈祠的烈士名單的不適切,反映出各個時期

    的中華民國政府對於烈士爭議,有著不同的態度。

    参、 研究方法及史料運用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皆以歷史研究法出發,利用史料建構歷

    史圖像。因此,本論文將大量使用當時代的報導、官方檔案,做

    為描繪歷史情境的工具。另外,佐以口述歷史及田野調查,還原

    時代的軌跡。

    在史料運用上,本論文將以官方所出版的《新竹州沿革史 昭

    和十三年版44》、《新竹州要覽 昭和十五年版45》、《桃園郡要覽

    昭和十二、十四年排印版46》建構新竹州神社成立的概況。接著透

    過《臺灣日日新報》、《新竹州時報》,可以建構桃園神社的建

    立背景、儀式展現以及地方人士的參與的概況。佐以臺灣神職會

    於昭和2年(1927起)所發行之刊物-《敬慎》可以了解日本如何在臺

    灣殖民地具體實踐國家神道的作為。以及《臺灣における神社與

    44《新竹州沿革史 昭和十三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32 號,成文出

    版社。 45《新竹州要覽 昭和十五年版 》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29 號,成文出

    版社。 46《桃園郡要覽 昭和十二、十四年排印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36 號,

    成文出版社。

  • 23

    宗教》、《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理解官方對於宗教的政令宣達。

    本論文採國史館藏《國民政府檔案》、《內政部檔案》,了

    解中國民國政府在抗戰時期,忠烈祠成立之背景。接著,透過國

    史館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省級機關檔

    案》,以及《民報》和《臺灣新生報》,描繪時任新竹縣長劉啟

    光及臺灣革命先烈遺族救援委員會,籌畫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

    的相關敘事。而在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後,延伸出的新竹縣忠

    烈祠烈士名單問題,透過《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的現存影片

    及照片,可窺探出新竹縣忠烈祠與官方認知的忠烈祠差距。而後,

    桃園縣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提供的現今的祭祀名單,雖未有完

    整的入祀日期記錄,但從其烈士的背景,可以看出中華民國忠烈

    祠的烈士名單核定,與其背後的歷史意義。

    從《聯合報》、《民生報》、《中國時報》,針對忠烈祠神

    社保存運動的報導,可理解出當時代的人,對桃園縣忠烈祠神社

    建築保存意見。另外將藉《桃園縣議會議事錄》看地方議員如何

    消化社會的輿論,在議會殿堂討論桃園神社存拆爭議。

    本論文也將口述訪談李政隆建築師、李學忠建築師、記者邱

    傑,以拼湊出1985年桃園神社存拆事件的清晰圖像。

    田野調查主要以桃園縣忠烈祠為核心,從現存遺址對照史料,

    以釐清地景樣貌的轉變。另外透過台灣地區其他忠烈祠的現在情

    況,以反思桃園縣忠烈祠的定位。

    肆、 章節架構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從第一章緒論談完研究動機後,文獻回

    顧從桃園神社及桃園忠烈祠的研究出發,回顧前人研究中,仍待

    開發的議題。接著,從海外遺跡現狀可以理解桃園縣忠烈祠神社

  • 24

    建築的研究價值。海外神社研究史回顧,說明桃園神社的研究為

    補足區域神社研究的一塊拼圖。最後,忠烈祠研究回顧中,前人

    開發出烈士名單的議題,成為了新竹縣忠烈祠烈士名單研究中,

    重要的問題取徑。

    第二章擷取前人在臺灣地區神社研究上的養分,希冀桃園神

    社的研究,能成為海外神社研究的一小塊拼圖。桃園神社在日治

    時代僅為小小的無格社,透過一手史料的爬梳,了解桃園神社的

    建立背景、儀式、與地方人士的參與,顯見日本殖民政府透過桃

    園神社,對民眾傳達國家的精神力。

    第三章則討論,戰後桃園神社轉換為新竹縣忠烈祠,再因行

    政區劃成為桃園縣忠烈祠的沿革,從新竹縣忠烈祠奉安典禮的史

    料中,可以得知時任新竹縣長劉啟光,擴大解釋中央政府對於忠

    烈祠烈士的意義,以延伸出烈士定義問題。另外,新竹縣忠烈祠

    採桃園神社的建築體設立,透過地景的轉換,也可以看出台灣對

    於國家歷史記憶的態度轉變。

    第四章中,最核心的部分是1985年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存

    拆事件。透過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體存拆的辯證,可以看到台

    灣人民對於國家歷史記憶的想像,開始產生歧異。中央政府控管

    地方的政治力量,在此時期也開始鬆綁。從此案例的討論可以看

    到台灣歷史在此時,將預告新的政治里程碑。

    最後一章結論,則從桃園神社到桃園縣忠烈祠的歷史發展,

    反思國家權力的消長,以及聖域神聖性的消亡。在桃園神社建築

    成功成為國家認可的縣定古蹟,已經是1994年。從神社的建立,

    到日本神社古蹟的被認可,可以看到臺灣在不同時代對於歷史記

    憶的詮釋。本論文的最後也將簡單整理桃園縣忠烈祠之後的發展,

    反思忠烈祠的國家定位,以及當代日本古蹟觀光,對臺灣的歷史

  • 25

    章節安排: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桃園神社的創立

    第一節 新竹州內神社建立背景

    第二節 桃園神社的興建

    第三節 皇民化下的桃園神社

    第三章 桃園神社•新竹縣忠烈祠•桃園縣忠烈祠之變革

    第一節 忠烈祠在中國設立的背景

    第二節 新竹縣忠烈祠設立及烈士名單問題

    第三節 更名為桃園縣忠烈祠後的發展

    第四章 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建築」存拆爭議

    第一節 台灣忠烈祠改建浪潮

    第二節 「桃園神社建築」存拆事件始末

    第三節 「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設立

    第五章 結論

  • 第二章 桃園神社的創立

    本章透過日治時期報紙對於桃園神社的報導,重建桃園神社

    興建過程,以及透過桃園神社舊照片和現存木造遺跡,窺探桃園

    神社的舊有風貌。透過桃園神社的歷史圖像,也可以看出日本政

    府如何透過興建神社及舉辦神社祭典,凝聚臺灣人對日本帝國的

    認同。

    第一節 新竹州內神社建立背景

    1895 年(明治 28)6 月 17 日,臺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在台北

    城舉行閱兵典禮,開始了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日本殖民統治

    初期,施政目標為平定台人抗日勢力、及發展產業經濟獨立為主,

    在宗教層面,為維持臺灣民心安定,基本上採取「舊慣溫存」的

    策略,對於臺灣傳統信仰,並不強加干涉。在神社建造上僅於 1897

    年,將奉祀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改建「開山神社」,希冀以鄭成功

    一半日本人血統,已達成統治合理性,「開山神社」成為日本政府

    在台建立第一所神社。後又於 1901 年(明治 34),臺灣總督府建立

    官幣大社「臺灣神社」,奉祀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

    彥名命)及在臺灣戰死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作為統治象徵。

    1918 年(大正 7)建立新竹神社,因應於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紀

    念浪潮。1895 年(明治 28)5 月 31 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

    師團搭乘薩摩丸號自東北角澳底登陸後逐步南征,同年 7 月 31 日

    進入新竹城,並夜宿於仕紳林達夫宅第潛園爽吟閣,因病滯留至

    8 月 7 日後繼續南下征討,直至 10 月進入台南城後,於 10 月 28

    日逝世。1898(明治 29)年台北縣新竹支廳長松村雄之進開始著手

  • 27

    推動紀念已故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之事蹟。率先於牛埔山御遺跡的

    建碑,後因每年 10 月 28 日臺灣神社例祭當日,新竹城內所建齋

    場,祭儀盛大,因此 1915 年(大正 4 年)新竹廳長三村三平計畫籌

    建新竹神社,至 1918 年(大正 7)10 月 25 日新竹神社鎮座。1920

    年(大正 9)2 月 17 日列格為縣社。

    1919 年(大正 8)10 月,第八任臺灣總督田健治郎到任,標舉

    「同化政策」,於翌年 7 月改革地方官制,廢全台十二廳,改為五

    州二廳三市行政單位,原為桃園廳則改隸屬於新竹州,並設有桃

    園郡。在此紀念北白宮能久親王的浪潮下,桃園郡內也有兩處北

    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1895 年(明治 28)7 月 29 日,北白川宮能

    久親王於台北車站南進,御征台中,中途在桃園庄桃仔園土保外

    小憩於蔡路氏宅,後在桃園街內武陵三一番地,由桃仔園紳商代

    表顏清亮、林芳、簡朗山、劉達仁,拜謁,獻上「逢迎大駕」的

    紅彩。因此 1935 年(昭和 10)12 月 5 日蔡路路氏宅被指定為北白川

    宮能久親王御遺跡桃仔園御舍營所趾。紳商獻彩地,則於 1937 年

    (昭和 12)建立紀念碑,指定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桃仔園御

    休憩所趾1。

    另外,在 1923 年(大正 12)8 月 25 日建立的辨天池,本為桃園

    大圳組合經營的埤池,池畔本奉祀五穀大帝。當時恰逢皇太子陛

    下(後為明治天皇)御巡啟,因此由當時的桃園街長簡朗山2發起,

    1 《新竹州沿革史 昭和十三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32 號,成文出

    版社,頁 713-714。 2 簡朗山: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人,明治 5 年 5 月 15 日生,曾任府評議會員、

    桃園街庄約速處副長、桃園外四十三街庄事務取扱、憲兵屯所事務囑託、桃

    園街庄公所長、桃園辨務署雇、桃園辨 務署第二區長、桃園街庄保甲局副

    長、第一區街長兼第二區庄長、紳章、區域改正第二區庄長、埔子區長、大

    禮記念章御下賜、日本拓殖株式會社監查役、桃園軌道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

    臺灣合同電氣株式會社取締役、桃園郡桃園街長、新竹州協議會員、勳六等、

    瑞寶章、桃園軌道株式會社社長。《臺灣紳士名鑑》頁 115。

  • 28

    1923 年(大正 12)8 月 25 日經新竹州許可,桃園街民募集寄附金二

    千四百四十七圓,隔年 5 月 18 日完工,同時奉祀辨財天、觀音佛

    祖及五穀大帝,池中為東京不忍辨財天分神奉祀3。但因祭祀觀音

    佛祖與五穀大帝,不為總督府文教局承認。後終獲官方認同,訂

    為「豐滿社」,定於 1926 年(大正 15)10 月 15 日鎮座,後在 1937

    年增祀大國主命、市杵島姬命4。是桃園郡內最早成立的社。但此

    時期建立之新竹神社及豐滿社,是因應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悼

    念浪潮或皇太子陛下緣結地而來,與本文要談的桃園神社的設立

    為不同歷史背景。

    1915 年(大正 4)爆發西來庵事件,此事件死亡及判死刑人數高

    達上千人,震驚日本總督府,因事件與西來庵齋堂信徒有關,總

    督府隨即開始展開大規模的宗教調查。並於 1918 年(大正 7),總

    督府設立主管神社、宗教行政事務的專屬機構「社寺課」,並將神

    社與其他宗教分離,正式採擇近代日本政府之見解:「神社為國家

    之宗祀」、「神社並非屬於宗教」,1922 年(大正 11)神社與宗教之法

    規正式分離,關於神社的法規與制度,開始趨於完備5。

    1934 年(昭和 9),「臺灣社會教化協議會」在會中提出「神社

    中心說」特別強調要以神社為地方教化中心。因此開啟了各州廳

    的基層組織-街庄建造神社的任務6。根據〈神社建造要項〉,為維

    持神社「尊嚴」要求神社的設備規格:土地須達四、五千坪以上,

    建物有本殿、拜殿、手水舍、社務所及鳥居等。神社營造費則在

    3 《桃園郡要覽 昭和十二、十四年排印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36

    號,成文出版社,頁 96。 4 《新竹州要覽 昭和十五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29 號,成文出版

    社,頁 43。 5 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宜蘭文獻》:50,頁 9 6 蔡錦堂,〈日本據台末期神社的建造-以『一街庄一社』政策為中心〉,《淡江

    史學》:4,1992,頁 211-213。

  • 29

    一萬八千圓左右7。

    1936 年(昭和 11)10 月第十二任新竹州知事赤崛鐵吉到任,

    1937 年(昭和 12)1 月 28 日所召開的新竹州通常州會暨預算附議,

    赤崛鐵吉的施政演說即提到,因國際局勢處非常時期,島民和日

    本臣民達到一元化為立即要務。因此首先需要透過涵養敬神思想

    以學習日本精神的真髓,因而計畫州下苗栗、桃園、中壢、通霄

    神社的興建。且為因應皇紀 2600 年紀念,新竹神社的神域擴張計

    畫,很高部分需要用州費負擔,則以昭和 12 年一萬圓的臨時補助

    費支付8。且為涵養州民敬神思想,因而舉辦各項神社團體參拜等

    計畫,以及各項作興國民精神的訓練,昭和12年的歲出臨時部裡,

    國民精神總動員費達一萬五千八百三十七圓9。可看出赤崛鐵吉上

    任後,對於提倡國民精神的施政為首要任務。

    因此新竹州內各郡的神社建造,先後有通霄神社於昭和 12 年

    建立,苗栗神社和桃園神社都於昭和 13 年建立,隨後昭和 14 年

    中壢神社建立。昭和 15 年頭分神社、竹南神社建立10。在神社下

    還有社及遙拜所,新竹州內有二社、六祠及二遙拜所。分別為豐

    滿社、大溪社11,大湳祠、十八兒祠、角板山祠、カウボー祠、ガ

    7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帝國地方行政學會,昭和

    十一年),頁 523。 8 《新竹州沿革史(一) 昭和十三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32 號,成

    文出版社,頁 195-198。 9《新竹州沿革史(一) 昭和十三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32 號,成

    文出版社,頁 285。 10《新竹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十二) 昭和十五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

    區第 231 號,成文出版社,頁 22。 11 昭和 7 年 10 月 30 日鎮座的大溪社,為新竹州較早成立的社之一,是地方自

    行主動要求成立神社,訂址於大溪公園內招魂碑附近,預定祭神為臺灣神社

    及開山神社二神。〈御大典紀念 大溪神社 官民立案〉,《臺灣日日新報》昭

    和 2 年 7 月 25 日第 n04 版。最後祭神與桃園神社同樣為開拓三神、北白川

    宮能久親王。《大溪誌》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34 號,成文出版社,

    頁 6。

  • 30

    オガン祠12及尖石祠,中壢遙拜所和大湖遙拜所13。但是,國家建

    造神社政策雖以「一街庄一社為目標」,因神社建造及維護,經濟

    負擔龐大,但遷就經濟因素,神社設立仍採「一郡一社」來執行14,

    所以新竹州內也是以「一郡一社」為實施成果。

    第二節 桃園神社的興建

    桃園神社的籌劃從 1936 年(昭和 11)開始。當年 7 月 22 日,

    桃園神社由第七任桃園郡守宮野為長15所提案,經得郡民贊成,決

    定以五萬餘圓建設。同年 11 月櫻井博士來台選址,定於桃園街東

    北方一無名山麓中(大檜溪王侯坑)16,可眺望桃園街全景甚至中壢

    平原17。定址後,桃園神社預定於 1937 年(昭和 12)12 月動工,預

    定總坪數三萬坪。

    日本神社的選址,為了能順利與神交涉,通常選於清淨、具

    有許多林木之處。日本來台後,各城市的基地選擇,也依循日本

    本土經驗。臺灣各神社設置地點,依照配置可歸納四種:一、於既

    12

    角板山祠、カウボー祠、ガオガン祠,都為大溪郡所管祠,均於蕃地內。祭

    神皆為豐受大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鎮座日期相當接近,角板山祠為昭和

    13 年 8 月 15 日,カウボー祠及ガオガン祠,分別為同月 16 日及 17 日。《大

    溪誌》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 234 號,成文出版社,頁 7。 13 新竹州役所編,《新竹州要覽 昭和十五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二二

    九號,成文出版社,頁 44。 14 蔡錦堂,〈日本據台末期神社的建造-以『一街庄一社』政策為中心〉,《淡江

    史學》:4,1992,

    頁 217。 15

    宮野為長,明治 21 年 6 月 21 日生,香川縣人。曾任西螺信用購買販賣利用

    組合長、大藏省坂出專賣局書記、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庶務課勤務、臺

    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地方課勤務、總督府地方理事官、新竹州大溪郡守、

    臺中州大甲郡守、新竹州桃園郡守、第五十八區酒類賣捌人。《臺灣人士鑑》,

    頁 387。作為桃園郡守任期為昭和 9 年 9 月到昭和 11 年 12 月。 16 〈桃園神社建設に決定 本年末工事に著手〉,《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1 年 7

    月 22 日第 5 版。 17

    〈桃園神社竣工 眺望絕佳の春日山の中腹に 二十二日鎮座祭〉,《臺灣日日

    新報》昭和 13 年 9 月 20 日第 5 版。

  • 31

    有市區或都市計畫街廓內,例如:台東神社。二、設於公園內,例

    如:台中神社。三、設於城市郊區的丘陵中腹,此類神社最多。桃

    園神社即屬於這類。四、設於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有淵源之處,

    例如:新竹神社18。

    桃園神社的選址上重點是,桃園神社的神苑建造需要一幽靜

    環境,透過林木使參拜者感受神社境內肅穆氣氛。當時的神苑修

    築時,便知會了新竹州知事赤崛鐵吉,指定建立於距離桃園街十

    八丁19,標高約七百零一尺的無名山麓中,因為有樹齡三十年左右

    的內地松20數萬株,是興建神苑的理想地域。佔地五萬五千餘坪的

    神苑於 1938 年(昭和 13)十月竣工21。過後,此無名山,因環境近

    似於奈良春日山,被命名為春日山,也就是現在的虎頭山。從神

    社境內放遠望去,眼下就是桃園街,可以欣賞桃園平野的大自然

    之美,遠方還可見中壢平原之夕陽,後方是濃密的黑松密林,左

    右大檜溪遠山綿延不斷22。

    18 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的神社建築〉,《史聯雜誌》:33,1998,

    頁 8-9。 19

    丁(ちょう)為昭和時期距離單位,換算現今使用單位,一丁約為 109.09公尺。 20 現桃園縣忠烈祠仍見有臺灣肖楠、烏心石、大頭茶等老樹,也有其他如:臺

    灣二葉松、龍柏、山櫻、尤佳利、黃金榕等喬灌類木。李乾朗,《桃園縣第

    三級古蹟 桃園忠烈祠調查研究》桃園縣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頁 44-45。

    但神苑內日本松廣植的景況,今已不復見。 21 〈桃園神社の上棟式〉,《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6 月 11 日第 7 版。 22

    〈桃園神社竣工 眺望絕佳の春日山の中腹に 二十二日鎮座祭〉,《臺灣日日

    新報》昭和 13 年 9 月 20 日第 5 版。

  • 32

    圖 4 昭和 18 年度桃園都市計畫事業街路新設公事施行箇所一般圖 來源:黃

    武達編著,《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南天書局出版,2006。

    從鳥居外的石階,沿著山坡而下的參拜路線,設立有參宮道,

    兩旁並種植地方人士奉仕的尤加利樹23,由桃園郡役所組織的奉贊

    會,投入工程費十萬圓興建建築及參宮道。1937 年(昭和 12)1 月 7

    日參宮道開工,參宮道從東門溪昭和橋開始,全長 2500 米,若完

    成有可能是全島最長的參宮道。參宮道在南崁溪橋一帶,於 1937

    年(昭和 12)1 月 9 日入札架工事,則預定 4 月中旬完竣24。從桃園

    23 〈公學校兒童らが 參道並木を植込む〉《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2 年 3 月 24

    日第 5 版。 24 〈桃園神社建立に 地方住民が奉仕 參宮道は既に九分通り完成 明治節を

  • 33

    郵局往神社的參宮道上,有座木造的東新橋腐朽不堪,往來交通

    非常危險,從 1937 年的秋天開始施工,並更名為昭和橋,採用和

    臺灣神社前的明治橋相同材料,堅固又美觀25。

    圖 5 桃園神社參宮道旁隱約有水池 來源:陳盛增提供

    圖 6 桃園神社圖 來源:大塚清賢,《非常時下的臺灣全貌》(東京:中外每日

    新聞社,昭和 14),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トレ鎮座祭〉《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2 年 2 月 10 日第 5 版。

    25 〈美觀の昭和橋〉,《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1 月 16 日第 5 版。

  • 34

    為分別出神社聖域,神社需用「鳥居」作為空間的分隔,桃

    園神社共有三個鳥居。分別由桃園陳合發商行,桃園產業組合、

    共榮會、米穀協會獻納共三千圓給郡役所做為建造大鳥居之用。

    桃園郡役所將陳合發商行的大鳥居立於御神殿前;產業組合與共

    榮會則立於宮前橋前;米穀協會則建立高三十五尺的鐵筋混擬土

    製大鳥居於昭和橋前26。

    在鳥居形式上,日治早期的神社建造對鳥居形式較不受限,

    當時臺灣較流行較矮、方直的靖國鳥居。例如:第一代新竹神社、

    台南神社。其他還有黑木鳥居、白丸鳥居27。1934 年(昭和 9)以後,

    因應戰爭持續擴大,為強化臺灣民心,廣為建造神社外,並嚴格

    規定神社建築形式。言明「神明造」神社,鳥居需採內宮鳥居(伊

    勢鳥居),為「流造」的神社,則用明神鳥居28。因此,「流造」的

    桃園神社即採用兩柱單間的「明神鳥居」。鳥居為混凝土製,表面

    洗石子。

    神域內廣闊約有十九甲,將山的中腹切開造神殿,桃園神社

    社殿於 1938 年(昭和 13)1 月 20 日起工至 9 月完工,並非採用臺灣

    常見的神明造,而是採用流造樣式,是臺灣最早使用流造神社之

    一,材料全部採用特選的檜木29。

    日本本土神社多採座北朝南的方位,臺灣的神社建造也多延

    續此原則,但也有為加強神社和城市關係而有例外。桃園神社的

    方位則為坐東北朝西南。臺灣神社的配置特色為強調神社的中軸

    26

    〈桃園神社に大鳥居 街內篤志者か三基獻納〉,《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7 月 15 日第 5 版。 27 賴志彰,〈臺灣殖民地神社的研究-從大環境、配置、建築談起〉,《宜蘭文獻》

    50,,頁 50。 28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帝國地方行政學會,昭和

    十一年),頁 375。 29

    〈桃園神社竣工 眺望絕佳の春日山の中腹に 二十二日鎮座祭〉,《臺灣日日

    新報》昭和 13 年 9 月 20 日第 5 版。

  • 35

    線,將本殿、中門、拜殿置於中軸線上,附屬建物分置左右,且

    各建物為獨立個體,並無廊道相連接,此設計與日本本土的伊勢

    神宮相同30。桃園神社大體也延續臺灣神社的特色,強調神社中軸

    線。從鳥居到拜殿,最後至本殿,呈現一中軸線,但與臺灣其他

    多數神社相較,在進入拜殿前增設了中門31。在中軸線兩側,分別

    有手水舍、納庫、社務所。並在中門前配置有狛犬(高麗犬)及銅馬。

    桃園神社內的神域、聖域與聖域內的神靜區、神嚴區層層以「垣」

    區分,每一層高度逐次增加,最神聖的本殿在最高處32。但與臺灣

    神社不同的是,桃園神社不再強調神社建物的獨立性,和祭祀相

    關的附屬設施,為因應祭典舉行而設於本殿、拜殿旁。桃園神社

    將本殿與拜殿相連,拜殿兩側多了側殿,本殿前增加一個「向拜」

    的空間,向拜與拜殿中間多出一間「幣殿」33且在拜殿兩側後方連

    接祭器庫及神饌所。

    30

    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的神社建築〉,《史聯雜誌》:33,1998,

    頁 15。 31 中門的型式有樓門、三門、四腳門、八腳門、棟門等,桃園神社的中門前後

    共用八柱,為八腳門。 32 陳鑾鳳,《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神社的空間特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系博士論文,2007 頁 177-178。 33

    賴志彰,〈臺灣殖民地神社的研究-從大環境、配置、建築談起〉,《宜蘭文

    獻》:50,,頁 39。

  • 36

    圖 7 從此圖可見桃園神社鳥居形式 來源:陳盛增提供

    圖 8 可見桃園神社第二座或第三座鳥居 來源:陳盛增提供

    臺灣地區的神社建造,1918 年(大正 7)設置的「社寺課」對於

    國家神道系統的神社,規定必須採用和伊勢神宮相同的神明造。

    因此,受到社寺課影響的神社,例如宜蘭神社、台南神社,皆採

    神明造。後 1923 年(大正 12)社寺課因經濟不景氣裁廢。及在 1938

    年(昭和 13),內務省神社局技師角南隆,將象徵大和民族最早的

  • 37

    神社建築形式-「唯一神明造」留給伊勢神宮使用,「流造34」因可

    配合臺灣的闊葉林相,而作為臺灣一般神社樣式35。

    為了使神社成為民眾信仰核心,日本政府在神社開始營建過

    程,及神社設立之後,都會透過許多祭典儀式,使之成為臺灣民

    眾的信仰中心。

    1937 年(昭和 12)8 月 9 日,教化聯合會評議會於下午 1 點舉

    行36,在會議過程中首先面向皇大神宮,面皇居遙拜及國歌演唱,

    後討論民風作興運動及對舊慣陋習的廢止指導等相關事項,最重

    要的是確定桃園神社奉定神為大國魂命、大已貴命、少彥名命、

    豐受大神、明治天皇及能久親王。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及少彥名

    命,為日本《古書記》、《日本書紀》中的開拓三神,能久親王則

    為征台時死於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上皆為臺灣神社及新

    竹神社的祭神。另外,為強化國民精神加祀明治天皇,以及桃園

    為重要農業產地而加祀豐受大神。

    在此之後,桃園神社於 1937年(昭和 12)9月6日舉行地鎮祭37。

    地鎮祭為建物剛開始建造前最重要的儀式,為求營建工事期間減

    少侵犯大地主神及鎮守地方士紳的領域,並祈求工事順利完成及

    建築物使用永用安定38。除了地鎮祭外,報載的重要建築祭典還有

    上棟式及鎮座祭。

    34

    流造受到中國佛寺木結構的影響,而較多曲線。 35

    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的神社建築〉,《史聯雜誌》:33,1998,

    頁 10。 36 〈教化聯合會 評議員會開催〉,《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2 年 8 月 11 日第 7

    版。 37 〈桃園神社地鎮祭 けふ嚴に執行〉,《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2 年 9 月 8 日第

    5 版。 38

    青山社編集部編,《[実用]建築儀式集成~地鎮祭から落慶法要まで》(大阪:

    青山社,1998)

  • 38

    1938年(昭和13)6月10日上午10點,桃園神社上棟式舉行39。

    上棟式是建物新築工事進行中,主要構架工程完成後,所進行的

    屋架主棟木及棟札安置儀式。棟札多採檜木為材料,規格大小之

    寸法以吉尺配合。棟札主要是為了讓後世子孫了解建築物的歷史

    緣由,及感謝相關建築工事人員,棟札正面記載神祇名稱、祈願

    文、建物名稱40。根據李重耀所記載上棟札內容:41「奉上棟 手置

    帆負神 屋船豐受比賣神 屋船久久能智神 彥狹知神」。「屋船久久

    能智神」及「屋船豐受比賣神」是一般家屋的守護神,而「手置

    帆負神」及「彥狹知神」為工匠的守護神。棟札裡也會記載建築

    的時間及建築工事關係者,桃園神社的棟札就詳細的紀錄,桃園

    神社的相關工事者:工事設計者為春田直信42;工事監督者:春田直

    信和辛野千一;頭樑為藤島敬介。工事關係者:桃園神社建立奉贊會

    長為桃園郡守谷義廉;副會長為本山直枝 及簡朗山;常任委員:井

    建次、內田清志;幹事:田中右左。黑頭樑:藤島友吉;工匠:田作次、

    木山郡喜、小林重造、小林賴義、福永有信、藤田明、藤島末廣、

    園義盛、藤島正十43祭主:新竹神社的社司宮嶋由多加44。

    最後是鎮座祭,本來報載定於 11 月 3 日,適逢明治節佳辰,

    舉行鎮座祭。御靈代為明治神宮、臺灣神社及外一神 。後來,1938

    年(昭和 13)8 月 20 日,因應桃園神社將竣工,桃園郡役所召開為

    39 〈桃園神社 上棟式〉,《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6 月 11 日第 7 版。 40

    青山社編集部編,《[実用]建築儀式集成~地鎮祭から落慶法要まで》(大阪:

    青山社,1998) 41

    李重耀的《從日本神社談桃園神社修建》,1992,頁 93。據李學忠說法,棟

    札照片為李重耀編輯此書時,從春田直信的遺孀手中取得。 42 春田直信,名古屋人。曾任春田建設會社取締役、新竹州官吏。見《臺灣人

    名關係簿》,頁 143。 43

    根據李重耀的《從日本神社談桃園神社修建》,1992,頁 93。內附 1986 年

    後修繕桃園縣忠烈祠時,內藏桃園神社上樑式的紀念木牌內容。 44 宮島由多加,京都府宮津町人,1911 年(明治 44)自三重縣立宇治山田中學畢

    業來台,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後,歷任苗栗小學校、新埔、關西、

    中壢各公學校訓導之職,1934 年(昭和 9)3 月赴任新竹神社社司。

  • 39

    時四小時的奉納催物打合會,確定鎮座祭將於 9 月 23 日開始,進

    行十天官民同歡的各種祭典。例如:演藝、謠曲、相撲、劍道、柔

    道、假裝行列、變裝者尋寶等活動。且因應戰爭時局擴大將進行

    各種提升國民精神活動45 。1938 年(昭和 13)9 月 5 日桃園神社總

    工程宣告完成,總工費約二十萬圓46。

    桃園神社鎮座祭於 1938 年(昭和 13)9 月 23 日舉行。23 日的

    鎮座祭從早上 8 點舉行修袚,新竹州知事赤堀鐵吉47以下官員,多

    數都列席。同時也將任命初代神官櫻井重夫48。上午 9 點先進行神

    45 〈奉納催物 打合會 廿日桃園郡で〉,《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8 月 23 日

    第 5 版。 46 〈桃園神社竣工 眺望絕佳の春日山の中腹に 二十二日鎮座祭〉,《臺灣日日

    新報》昭和 13 年 9 月 20 日第 5 版。。 47 赤堀鐵吉,明治 23 年 4 月 3 日生,大阪府人,東京帝大法科大學法律科。

    歷任新竹州知事、愛知縣屬、內務部學務課勤務、臺灣總督府警視、臺南州

    警務部警務課長、臺南州理蕃課長、臺北州內務部教育課長、高雄州警務部

    長、補高雄州內務部長、補臺中州警務部長、臺灣總督府事務官、殖產局鑛

    務課長兼商工課長、殖產局山林課長兼鑛物課長、營林所庶務課長兼文教局

    學務課長、文教局學務課長、殖產局農務課長、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庶務課長、

    臺南警務課長。《南進日本之第一線に起つ-新臺灣之人物》,頁 26。 48 櫻井重夫,山口縣人,1925 年(大正 14)進入日本東洋大學支那哲學科就讀。

    1926 年(大正 15)進入日本官幣中社金崎宮任職,1939 年離日至臺灣神社任

    職。後擔任桃園神社社掌一職直至日本戰敗離台。《敬慎》臺灣神職會,1939,

    圖 9 右後方為桃園神社社掌櫻井

    重夫 中為中壢神社社掌三森淳男

    來源:陳盛增提供

  • 40

    殿祭、神門祭,下午從臺灣神社迎回御靈代,4 點由桃園郡守谷

    義廉等進行祭祀奉安典禮,晚上 8 點 10 分由奉安所出發,所到之

    處都有街民迎接御靈代,當時還下了小雨落在由青年團、學校、

    部落振興會所奉仕的兩千五百米道路上,9 點舉行鎮座祭,活動

    一路到晚上 11 點結束49。24 日舉行臨時奉幣祭(新竹州時報按臨時

    奉仕幣社)50,25 日臨時奉祝祭,由桃園郡守谷義廉率以下各官衙、

    街庄長、學校、銀行、會社、組合、其他機關代表者及主要郡民

    集合舉行。然後,各官衙團體、桃園農業學校、郡下個小公學校、

    各男女青年團,正式參拜完後,由一般郡民參拜51。那天,桃園小

    學校、第一公學校組織樽神輿,在街內遊街練習,桃園街內洋溢

    著空前的歡樂氣息。同天還有奉祝燈、御神燈裝飾,各團體扮裝

    遊行,晚上在桃園小學校講堂有電影欣賞,在桃園座舉辦素人演

    藝會52。

    到了第四天,鎮座祭的活動仍如火如荼的舉行。奉納音樂演

    奏由桃園雄志會音樂團主辦,在桃園座開演,當天晚上八點開始,

    指揮者邱創忠率領會員三十五名出席,演奏曲目有:愛國行進曲、

    敷島艦、愛國婦人歌、濤の昔、少年航空兵、皇軍を想ふ、波上

    のワルズ、臺灣行等歌曲…53隔天 9 月 28 日,由街商工會主辦的

    變裝活動,於晚間 8 點舉行。同時桃園音樂會主辦的尋寶活動在

    桃園公園舉行,於晚間 10 點結束54。除了音樂會、遊戲外,運動

    頁 34。

    49 〈莊嚴なる桃園神社鎮座祭空前の奉祝行事〉,《新竹州時報》昭和 13 年 10

    月 05 日 50 奉幣,在諸神面前獻上天皇直接參拜的幣帛 51 〈桃園神社の鎮座祭 嚴肅裡に執行さる〉,《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9 月

    25 日第 n2 版。 52 〈尊神輿が勇ましく 街內を練廻る 桃園は空前の賑ひ〉,《臺灣日日新報》

    昭和 13 年 9 月 28 日第 5 版。 53

    〈奉納音樂演奏〉,《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9 月 29 日第 5 版。 54 〈變裝、寶探しに,全街大賑ひ 桃園神社鎮座祭行事〉,《臺灣日日新報》

  • 41

    比賽也是鎮座祭的重頭戲,有兒童相撲、武道、網球、軟式棒球、

    游泳等55),9 月 29 日是桃園神社鎮座祭第七天,奉納馬術大會由

    桃園奉贊會馬術部主辦,於桃園農業學校前馬場舉行,桃園郡守

    谷義廉以下官員多參與。馬術部長為警察課長內田清志56率騎士十

    一名,先於桃園神社參拜後巡街,進行各種馬術活動57。同天早上

    9 點,在三所公學校校園中舉行奉納野球大會,稅務、庶務等機

    關團體一起比賽棒球,最後由稅務團獲勝58。

    鎮座祭延續至 10 月 2 日結束,過後桃園神社確立為桃園地方

    的神道信仰中心,地方神社每一年重大祭典,桃園神社定於每年

    11月 3日適逢明治節,舉行例行祭典。1939年(昭和 14)的神社祭,

    即由桃園郡守吉森八郎59率以下官員至桃園神社參拜,並舉行兩日

    祭典,祭典內容有奉納假裝行列、陣太鼓、御神輿於桃園繞街等60。

    1940 年(昭和 15)的桃園神社祭,因慶祝記元兩千六百年而盛大舉

    行。桃園郡當局為了有效宣揚皇道精神,決定編定預算七千圓投

    入大規模的神社祭,慶祝主委員為桃園郡守築地憲治61,副委員有

    昭和 13 年 9 月 30 日第 5 版。

    55 〈桃園神社 鎮座祭 二十三日舉行〉,《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9 月 15 日

    第 5 版。 56 內田清志,熊本縣鹿本郡來民町人,曾任桃園郡警察課長、警察、苗栗郡警

    部補、警部、竹南郡警察課長、大湖郡警察課長《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

    頁:399。 57 〈奉納馬術大會 桃園街で催さる〉,《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10 月 1 日

    第 5 版。 58 〈稅務團獲勝 桃園の奉納野球〉,《臺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10 月 1 日第

    5 版。 59

    吉森八郎,佐賀縣東松浦郡玉島村人,明治 35 年 5 月 28 日生,曾任新竹州

    桃園郡守、佐賀縣廳、佐賀縣屬、新竹州屬、臺北州屬、臺北州知事官房會

    計課長、臺北州知事房文書課長、臺灣總督府地方理事官、高雄州旗山郡守。

    《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頁 296。 60 〈桃園神社祭 全街舉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