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的輔導與教養策略 - vhyl.gov.t給予肯定...

125
網路成癮的 網路成癮的 輔導與教養策略 輔導與教養策略 案例經驗分享 案例經驗分享 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 台大兒童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張立人 104年度東區精神醫療網 網路成癮專業人員教育訓練 2015/9/22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u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網路成癮的網路成癮的輔導與教養策略輔導與教養策略案例經驗分享案例經驗分享

    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台大兒童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張立人

    104年度東區精神醫療網網路成癮專業人員教育訓練

    2015/9/22

  • 自我介紹自我介紹 台大醫學系暨中國文學系輔系畢業

    台大醫學系講師,《張老師月刊》專欄作者,曾任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大眾著作: 《在工作中自我療癒》 《生活,依然美好:24個正向思考的秘訣》

    《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

    《25個心靈處方:台大精神科醫師教你過減法人生》

    《如何用詩塗抹傷口?》榮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3年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

  • 網路成癮案例網路成癮案例美月的案例

  • 幫助孩子戰勝網路成癮,最幫助孩子戰勝網路成癮,最重要的原則?重要的原則?

  • 動機式晤談法動機式晤談法

    開放式問句:「你最喜歡玩什麼?不喜歡玩什麼?」「網路改變了你什麼?」

    給予肯定

    反映式傾聽

    大忌:「面質案主的否認」

    工作假設:案主的矛盾

  • 會談技巧會談技巧

    你打到什麼等級了?

    你有什麼角色?

    你有很多角色嗎?

    你在哪個聯盟或部落嗎?

    你的部落狀況怎樣?有多少人?

    你一個禮拜參加幾次戰役?你都什麼時候打?

    Eidenbenz, 2011

  • 給予肯定給予肯定

    「你能夠打到這種等級,實在太聰明了!」

    「我能瞭解,願意跟我談這個問題,對你來說,是多麼不容易的決定!你跨出了一大步!」

    「你能夠跟這個問題生活這麼久而沒有被擊垮,真是不簡單!」

  • 讓案主自己說出來讓案主自己說出來(認知面→情感面→行為面)(認知面→情感面→行為面)

    「什麼事情讓你覺得這是個問題?」

    「如果不改變,會是怎樣?」

    「如果你很成功,和現在比較,會有哪些不同?」

    「是什麼鼓舞你,只要有決心就能改變?」

  • 重構法重構法(Reframing)(Reframing)

    與家人一起努力:避免破壞性的溝通方式、多利用「重構」法。

    針對被強迫的個案:

    「過去幾週裡,你幾乎所有時間都周旋在你無力控制的情況之間:訓導處、輔導室、甚至來我這裡。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希望把情形倒轉過來,看看要怎麼做才能把控制權拿回來,也唯有這樣你才能感到生活上有自主性。」

  • 正向思考 (BE

    POSITIVE)

  • 榮格:「人的一生就是個體榮格:「人的一生就是個體化的實現歷程。」化的實現歷程。」

  • 教養方式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教養方式對網路成癮的影響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1)Affectionate/ Care

    (2)Protection (Overprotection, Authoritarian control)

  • 家庭支持與關愛的重要性家庭支持與關愛的重要性

    Lin & Gau, Sleep Medicine (2013) 14: 1398–1404

  • Yen et al.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7; 10(3): 323-329

  • 網路成癮者家庭特徵網路成癮者家庭特徵

    過度保護過高期待過早誘惑

    親職忽略 電子褓母 兒童虐待 隔代教養

  • 自戀世代自戀世代 現代孩子的教養過程中,父母強調孩子(和自己一樣)有多優秀、多麼鶴立雞群,讓孩子自信心過度膨脹,自我感覺超級良好。

    形成「眼高手低」的個性,無法接受批評與挫折。

    同時,養成孩子自私自利,對別人毫無興趣,沒有同理心。

    遇到現實的「挫折」時,無法忍受自己「竟然」會有弱點,只想到逃避他人的眼光,退回嬰兒時期的原始自戀與全能幻想中。

    張立人,《在工作中自我療癒》(商周出版),2015, p. 171

  • 「隱蔽青年」(「隱蔽青年」(hikikomorihikikomori)現象)現象 1990年代,日本青少年從15歲就開始在家中「繭居」,稱為「繭居族」

    日本文部省定義「隱蔽青年」:「把自己隔離在房屋之中,不能或不想透過上學或工作與社會互動,持續至少六個月的人」

    日本「隱蔽青年」估計有100萬,平均為32歲,男性佔70-80%,多出現在中產階級。

    香港有3萬「隱青」,常來自底層社會、貧窮、沒有購買力。

    張立人,《在工作中自我療癒》(商周出版),2015, p. 158

  • 「隱蔽青年」(「隱蔽青年」(hikikomorihikikomori)成因)成因

    過度依賴父母 職場壓力 好面子(自戀)文化

    經濟衰退與弱勢

    張立人,《在工作中自我療癒》(商周出版),2015, p. 159-61

  • 如何教養孩子?如何教養孩子?父母以身作則避免電子褓母培養廣泛興趣給孩子適度的壓力與限制尊重孩子的感受與意見有效的溝通:避免「責備、控制、服從、討好」等型態

    及早建立網路使用的規則

  • 網路使用的網路使用的CPRCPR原則原則 C (Company,陪伴):陪孩子上網,與他討論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差異。

    P (Plenty,多元化):培養孩子多元的興趣,如戶外活動、運動、出遊、才藝…

    R (Rule, 規則):訂定網路使用的規則a.時間:不應佔用讀書與睡眠時間。b.地點:電腦放在公共區域。c.金錢:適當管理零用錢。

    兒福聯盟,2007

  • 數位世界,迷數位世界,迷『『網網』』世代,世代,『『網路成癮網路成癮』』成為新興兒少心智疾病成為新興兒少心智疾病?? 2015年4月2日台灣兒科醫學會聲明 2歲以前強烈建議不應讓幼兒注視螢幕(包括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

    除家庭作業學習必要利用網路外,建議每日限制學齡兒童連網及注視任何螢幕作為娛樂使用(電視,電腦,平板電腦…)總時數小於2小時

    建議家長或監護人與兒童一起觀賞影片及節目,藉此建立家庭良好互動關係

  • 家長或監護人有責任選擇及監視兒童上網,觀看影片及遊戲分級的內容,以適合其年齡層之分級。

    同時建議上網的電腦及電子設備是在家長可監控之空間,而非個人的房間。

    再者家庭親子間共同建立上網,觀看影片,電腦遊戲的合理的時間規範及限制。

  • ◦ 對於3-12歲兒童,家長需全面監測網站,影片內容,避免兒童接觸不適合的網站內容,同時限制使用公共社群網站。◦ 對於12-15歲少年,家長仍需注意上網網站及觀看影片的分級內容,教導其對公共社群網站的個人隱私安全保護。◦ 對於15-18歲青少年,家長與其共同訂定上網及影片內容規範,仍需叮囑網路安全及個人隱私保護。

  • 「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孩子承諾

    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

  • 「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

    我會努力做到以下約定,養成「聰明上網」的好習慣,使我幸福學習:

    我會先完成功課與學習,並在家長同意後才上網。

    我會遵守所約定的網路使用時間:平日每天不超過 小時,

    假日每天不超過 小時。

    我會使用網路 30 分鐘就暫停,並休息 10 分鐘。

    我睡覺時,不把電腦或手機放在床邊,並且不使用網路。

    我會讓家長一起認識我的網友,且不會單獨和陌生網友見面。

    我會保護好個人資料,不任意在網路上透露或分享自己或他人的

    姓名/照片/住址/電話/帳號密碼等資料。

     

  • 「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

    我會拒絕接受網路上陌生人提供的任何好處(禮物或遊戲點數等)。

    我會遵守社群網站、線上遊戲的分級使用規定。

    我會遵循網路社會的禮儀規範。

    我會確認網路上訊息的來源與可靠性,且不會開啟來路不明的檔案。

    我會尊重智慧財產權,避免下載非法檔案。

    當我做到以上約定,我會給自己一個讚,並持續保持好習慣。

     

  • 「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家長承諾

    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

  • 「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

    我會努力做到以下約定,協助孩子養成「聰明上網」好習慣,讓孩子能幸福

    學習:

    建立良好溝通方式

    我會傾聽與了解孩子。

    我會對孩子多說關愛、讚賞以及期待好習慣的話語。

    我會對孩子少說威脅、否定以及指責壞習慣的話語。

    我會先與孩子討論上網的情境、想法與感受。

    了解上網行為習慣

    我會了解與關心孩子從事那些上網活動,他從這些活動中得到的好

    處,協助他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這些好處。  

  • 「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

    培養聰明上網習慣

    我會協助孩子養成聰明上網的好習慣。

    培養幸福人生四感

    我會協助孩子,使他在現實生活中常有歸屬感、愉快感、成就感及意

    義感。我會協助孩子找到並發揮自己的興趣和優勢能力。

    讚美已做到的、鼓勵未達成的

    在孩子完成每一次約定後,我就會讚美與鼓勵孩子。

    而在孩子未達成約定時,我會和孩子討論誘惑情境、孩子的想法和感

    受,鼓勵孩子重建信心、繼續努力。  

  • 給家長的教養建議一給家長的教養建議一【規則】及早建立網路使用規則

    讓孩子透過表現,包括健康休閒、運動、學業「努力」(而非結果)與家庭事務投入,「賺到」自己的網路時數,培養責任感。

    網路使用時間有上限,培養自我控制力

    千萬別「放牛吃草」!

  • 給家長的教養建議二給家長的教養建議二【興趣】培養孩子對真實世界的興趣

    培養各種運動習慣、學習有興趣的才藝項目、參加團體活動如:夏令營、童軍營。

    在「真實」世界當英雄的孩子,不會沈迷於網路的英雄「幻想」。

    像林書豪又能投入籃球興趣,又能念好書。

  • 給家長的教養建議三給家長的教養建議三【模範】父母親要當最好的模範

    家人四個人滑四支手機的現象。「窮忙族」陪伴孩子時間不能少,父親、母親都一樣。

    千萬別在孩子需要你陪伴或鼓勵的時候,你在滑手機而忽略了他。

    示範健康上網,譬如利用網路學習。

  • 網路暴力多網路暴力多 別讓孩童單獨玩別讓孩童單獨玩 2015-06-09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馮靖惠/台北報導

    Google與兒福聯盟昨也公布相關兒童3C產品使用與上網行為調查,三成四的國小五、六年級學童曾在使用3C產品時接觸色情裸露、暴力血腥內容。

    調查還發現,擁有3C產品的學童中,超過兩成比率「無時無刻都想玩」;

    八成以上學童會使用3C產品玩遊戲,其中近三成未遵守遊戲分級規定,常見超齡遊戲為英雄聯盟、CS online、跑跑卡丁車、神魔之塔、刀塔傳奇。

  • 網路暴力多網路暴力多 別讓孩童單獨玩別讓孩童單獨玩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鼓勵家長陪伴孩子擁抱數位、網路力量,協助孩子接觸正確、恰當的網路資訊;

    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張立人表示,「家長要比智慧型手機更有智慧」,除了限制,須讓孩子願與家長分享網路資訊或網路交友狀況,或建立3C使用規範。

  • 想要想要 VSVS 需要需要

  • 科技大亨家中的科技大亨家中的3C3C教養教養…… 2014年,紐約時報記者比爾頓爆料:

    許多科技公司執行長在叫大家買手機、滑手機、拼命上網的同時…

    不允許自己10歲以下的孩子在平日使用iPad或智慧型手機,假日只能使用半小時到兩小時

    10歲到14歲的孩子平日只能在寫家庭作業時用電腦,14 歲以上才給智慧型手機

  • 蘋果手機創辦人賈伯斯也說:

    「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科技的程度。

    每晚在廚房長桌吃晚餐,和孩子討論書籍、歷史與各種話題

    沒人會拿出iPad或電腦。」

  • 學會自我療癒的重要學會自我療癒的重要 【適用症狀】 ★要求完美,計畫不斷拖延

    ★情緒暴衝,無法抑制憤怒海嘯

    ★遭遇職場霸凌,身心受創

    ★社交恐懼,不知如何與人互動

    ★屢遭投訴,溝通能力不佳

    ★缺乏領導魅力,管不動部屬……

  • 歡迎聯絡歡迎聯絡——[email protected]@gmail.com

  • 網路成癮的認知行為分析網路成癮的認知行為分析與介入模式與介入模式

    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台大兒童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張立人

    104年度東區精神醫療網網路成癮專業人員教育訓練

    2015/9/22

  • 認知決定感覺與行為認知決定感覺與行為

    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事件本身並不會帶來困擾,而是我們對於事件的觀點在困擾我們。」

    《維摩詰經》:「但淨其心,隨其心靜,則佛土淨。」

    莎士比亞:「世上無所謂善惡,都是想法使然。」

  • 自動化思考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Negative Thoughts, ANTs大腦裡住著難纏的螞蟻

  • 自動化思考自動化思考

    【無助感、低自尊、挫敗經驗】想法

    →憂鬱情緒

    →網路成癮行為

    例如:「每次考試,我都是最後一名,表示我是一個很爛的學生。」

  • 自動化思考自動化思考

    【預測危險、易受傷害、失控感、無力處理、被威脅】想法

    →焦慮情緒

    →網路成癮行為

    例如:「班導一直刁難我,我真的很沒面子;我戒不掉電動,人生完蛋了。」

  • 認知謬誤認知謬誤

    (一)選擇性解釋(二)武斷推論(三)以偏概全(四)誇大與縮小(五)個人化(六)全有全無思考

  • (一)選擇性解釋(一)選擇性解釋

    自動化思考:「媽媽一天到晚念我,說我只知道打電動,她就是覺得我很差勁。」

    合理想法:「她也有說,我教她用智慧型手機,說我是一個很貼心的兒子。」

  • (二)武斷推論(二)武斷推論

    自動化思考:「班導一直抓我玩手機,根本就是故意刁難我!」

    合理想法:「班導對於每個玩手機的同學都會提醒,不是故意針對我。」

  • (三)以偏概全(三)以偏概全

    自動化思考:「隔壁同學故意不跟我講考試重點,所有的同學都在排擠我!」

    合理想法:「隔壁同學不願意幫忙,不代表所有的同學都在排擠我。」

  • (四)誇大與縮小(四)誇大與縮小

    自動化思考:「我戒不掉電動,人生完蛋了。 」

    合理想法:「不管戒不戒得掉電動,人生都有希望。」

  • (五)個人化(五)個人化

    自動化思考:「爸爸讚美姐姐又漂亮、又聰明,就是在說我又醜又笨。」

    合理想法:「爸爸讚美姐姐,不代表他想要否定我,只是我的負面感覺而已。」

  • (六)全有全無思考(六)全有全無思考

    自動化思考:「爸爸從來不會罵姐姐,只會罵我,這表示我一無是處。」

    合理想法:「被罵不代表自己不好,也許我不是一百分的兒子,但也有八十分。」

  • 基模基模(Schema)(Schema)單純基模

    例如:「世界是危險的;人性是不可信任的。」

    中間信念(如果…就會…)

    例如:「我必須完美才會被接受。」

    自我核心信念

    例如:「我是個失敗的學生。」

  • 修正自動化思考修正自動化思考

    蘇格拉底式探問使用思考改變記錄產生合理的替代思考辨識認知謬誤檢驗證據去災難化重新歸因認知預演使用因應卡

    張立人與台大醫師群合譯,《學習認知行為治療》(附DVD),心靈工坊

  • 行為的基本概念行為的基本概念

    狗聽見鈴聲就流口水。(古典制約)

    老鼠壓桿子才能喝到水。(操作制約:獎勵 & 懲罰)

    減敏法。(習慣化)

    放鬆訓練。(去制約)

  • (一)古典制約(一)古典制約

    一坐到書桌前,就登入線上遊戲

    一無聊,就查看臉書

    看到別人滑手機,自己也跟著滑手機

  • (二)操作制約:獎勵(二)操作制約:獎勵 & & 懲罰懲罰在遊戲裡面當最厲害的英雄,被其他玩家崇拜,心裡超爽!

    明天要期中考,心裡壓力大,遊戲玩得更凶

    晚上被爸爸痛罵一頓,心裡超不爽,我就是故意要玩通宵

  • 人與科技的互動人與科技的互動——史金納箱的世界?史金納箱的世界?

    Linden, The compass of pleasure, 2011

  • (三)習慣化(三)習慣化

    媽媽說時間到了,但我不想下線,拖個十分鐘好了!之後越拖越久,甚至不理媽媽的規定

    本來一天玩6小時的電動,爸爸規定我今天開始,只能玩5個半小時,沒想到我可以做到

  • (四)去制約(四)去制約

    考試前一天書都沒念,心裡超緊張,本來想打電動發洩,姐姐教我「腹式呼吸」法,放鬆就不緊張,後來去唸書了

    每天下課都登入遊戲,跟那些很麻吉的玩家一起打怪。後來遊戲打完沒再聯絡。覺得一個人在家發呆,什麼都不做,享受悠閒,其實也很好。

  • 行為方法行為方法

    行為活化

    活動排程

    分級任務指派

    行為預演

    問題解決

    暴露訓練

    張立人與台大醫師群合譯,《學習認知行為治療》(附DVD),心靈工坊

  • 網路成癮者的認知行為分析網路成癮者的認知行為分析用上網來逃避負面想法與情緒因上網的滿足感而增加該行為減少上網產生戒斷反應,繼續上網以改善不適

    人際衝突導致網路成癮復發

  • 認知行為治療:定義認知行為治療:定義(Cognitive(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CBT)Behavior Therapy, CBT)

    引導當事者覺察自動化思考,辨認出不合理的信念,藉由認知調整、行為改變、社交訓練、時間管理等技巧,改善網路成癮狀況。

  • 認知行為治療:大綱認知行為治療:大綱分析網路的優點討論網路成癮為自己帶來的人際、心理衝擊

    探索網路對個人的意涵是什麼討論壓力與不當因應如何地再現辨認自動化思考與認知謬誤形成替代的合理想法與行為自我紀錄&家庭作業持續演練健康上網技巧

  • 第1週:介紹療程、量表評估→了解網路成癮牽涉到減輕孤獨、獲得社交、問題解決、調節情緒等功能。

    第2週:分析網路的優點→「網路是我的虛擬百憂解!」→至少用前四次來建立治療同盟。→早期退出或鮮少個人改變,和較差的同盟有關。

    初始階段初始階段(第(第1~51~5週)週)

  • 第3週:討論網路成癮為自己帶來的人際、心理衝擊。

    第4~5週:探索網路對個人的意涵是什麼

    →感到被接受、有尊嚴、被需要、有成就感。

    →了解虛擬生活是一種現實的替代而已。

  • 第6~8週:寫週記,紀錄未被滿足的情緒需求、高危險情境、時間花費、想法、感覺、因應方式。

    →守護神制度。

    第9週:討論壓力與不當因應如何地再現。

    中間階段中間階段(第(第6~156~15週)週)

  • 第10週:回憶成長歷程。→生命線技巧

    第11~14週:應用以上技巧,探討實際生活中面臨的挑戰。

    第15週:改變的階段,改變因應模式。

  • 健康上網的技巧健康上網的技巧

    1. 逆向操作(practicing the opposite):

    把上網改成做完作業或工作後的第二件事情。

    2. 外在停止器(external stoppers):用鬧鐘或電腦定時提醒程式,叫自己停止。

    3. 限制時間(setting time limits):設定使用時數,每天不要超過1-2小時。

  • 健康上網的技巧健康上網的技巧

    4. 列出事情的優先順序(setting task priorities):列出網路相關事情的優先順序。

    5. 使用提示卡(reminder cards):把網路好處與壞處寫在卡片上,然後貼在電腦旁。

    6. 活動日程表(personal inventory):提醒自己不要因為上網而忽略其他活動。

  • 第16週:繼續檢視因應方式與人際關係。

    第17週:探討與家人或伴侶關係的改變。

    第18週:回顧與結束。

    完成階段完成階段(第(第1616--1818週)週)

  • 人際互動技巧人際互動技巧 □ 最重要的是傾聽:聽對方好好講完,即使有許多讓你不舒服的內容。

    □ 善加利用肢體語言:看著對方的雙眼,微微點頭,用「嗯」附和對方的內容。

    □ 表達正面的感覺:表示瞭解對方的立場、感覺與想法,指出你聽了有同感的部分:「你說到 ,我覺得很贊同。」 張立人,《生活,依然美好》,張老師文化

  • 人際互動技巧人際互動技巧 □ 明確表達你的需求:明確說出:「我真的很希望你 ,這會幫上我很大的忙!」

    □ 表達負面情緒:鼓起勇氣說出:「剛剛你 ,讓我很不舒服。是不是能夠 」

    □ 分享你自己的經驗。

    □ 勇敢開口,請對方幫你一個忙,反而能夠增進彼此情誼張立人,《生活,依然美好》,張老師文化

  • 自閉症孩子的特殊考量自閉症孩子的特殊考量充分利用特殊興趣,例如:喜歡遊戲角色,引導去學習領導統御技巧、或探索中古時代歷史

    培養責任感:完成指定任務,賺取自由時間來玩線上遊戲

  • 將特殊興趣轉化為社交活動:鼓勵他和家人、親友做遊戲經驗分享,增加真實人際連結,甚至交新朋友

    將真實生活比喻為網路遊戲內容,激發動機

  • 歡迎聯絡歡迎聯絡——[email protected]@gmail.com

  • 網路成癮的共病現象網路成癮的共病現象與自殺防治與自殺防治

    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台大兒童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張立人

    104年度東區精神醫療網網路成癮專業人員教育訓練

    2015/9/22

  • 網路成癮的共病問題網路成癮的共病問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物質濫用憂鬱症焦慮症社交畏懼症人格障礙症自殺行為暴力行為

  • 物質使用疾患物質使用疾患

  • Adolescents with alcohol drinking behavior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Internet addiction [OR = 1.7, 95% CI = 1.1–2.8].

    Adolescents with substance use experience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Internet addiction.

    Ko CH, et al. Can J Psychiatry 2006;51(14):887–94.

    Lam LT, et al. Cyberpsychol Behav 2009;12(5):551–5.

  • Adolescents with problematic alcohol use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Internet addiction.

    This study also ascertained that psychosocial proneness, including high behavior activation, low self-esteem, low family function, and low life satisfaction, were all associated with bo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roblematic alcohol use.

    Ko CH, et al. Cyberpsychol Behav 2008;11(5):571–6.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ADHDADHD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DHD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dolescents with ADHD we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Internet-addicted in the two-year follow-up

    Yoo HJ, et al.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4;58(5):487–94.

    Ko CH, et al.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9;163(10):937–43.

  • Adult ADHDAdult ADHD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higher symptoms of ADHD among adolesc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14% of adul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were diagnosed with ADHD.

    Attention deficit was the most associated one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was more prominent among females.

    Bernardi S, et al. Compr Psychiatry 2009;50(6):510–6.

    Yen JY, et al. Cyberpsychol Behav 2009;12(2):187–91

    Yen JY, et al. Cyberpsychol Behav 2009;12(2):187–91

  • 病態網路使用與共病精神病理:病態網路使用與共病精神病理:系統性回顧系統性回顧

    Carli V, et al. (2013) Psychopathology 46(1): 1-13 篩選20篇論文進行回顧,大多為亞洲國家 75% 報告病態網路使用與憂鬱, 57% 與焦慮, 100% 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60% 與強迫症, 66% 與敵意/攻擊有關。未發現與社交恐懼有關。

    大多數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比例高(OR=1.02~11.66)。

    最強的關連是與憂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最弱與敵意/攻擊有關。

  • MechanismMechanism 1. Internet behavior is characterized by

    rapid response, immediate reward, and multiple windows with different activities, which may reduce the feeling of boredom or provide immediate stimulation and reward for subjects with ADHD.

    2. Adolescents with ADHD may utilize the Internet to compensate for the frustration they feel in real-life situations.

    Ko et al. European Psychiatry 27 (2012) 1–8

  • MechanismMechanism 3. This lack of self-control may cause

    individuals with ADHD to have difficulty in controlling Internet use and hence become vulnerable to Internet addiction.

    4. Internet activities, especially for online gaming, usually provide immediate response and reward. Higher reward sensitivity might contribute to higher vulnerability to Internet addiction.

    5. Interpersonal deficits could be masked well online.

    Ko et al. European Psychiatry 27 (2012) 1–8

  • MechanismMechanism Peer tolerance to ADHD symptoms is

    lower in girls than in boys, which may lead girls with ADHD to experience more severe difficulties in peer relationships.

    Engaging in anonymous Internet-based activities might decrease discrimination and reduce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used by ADHD.

    Ko et al.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9;163(10):937-943

  • 憂鬱症憂鬱症

  • 7% of adult cases of Internet addiction had comorbid dysthymic disorder.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under control of other psychiatric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a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Internet-addicted in the two-year follow-up period.

    Bernardi S, et al. Compr Psychiatry 2009;50(6):510–6.

    Yen JY, et al. J Adolesc Health 2007;41(1): 93–8.

    Ko et al. European Psychiatry 27 (2012) 1–8

  • 焦慮症焦慮症

  • Impact of social phobiaImpact of social phobia Individual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had

    psych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self-esteem, low self-perception, and low confidence, but this social detachment in internet could result in further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s in players’ real lives.

    Caplan et al. Cyberpsychol Behav 2007, 10(2):234–242.Hetzel-Riggin et al.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1, 14(9):519–525.Weinstein et al. Am J Drug Alcohol Abuse 2010, 36(5):277–283.

  • 人格障礙症人格障礙症

  • 網路成癮與人格障礙網路成癮與人格障礙研究團隊針對567名大學生深入訪談,發現:

    自戀型性格障礙、反社會性格障礙、邊緣性性格障礙等三類性格障礙的大學生,網路成癮的比率偏高,分別達66.7% 、 62.5%、52.2%。

    亞洲大學柯慧貞教授研究

  • 暴力暴力

  • THE EFFECTS OF MEDIA VIOLENCE THE EFFECTS OF MEDIA VIOLENCE ON AGGRESSIVE BEHAVIORON AGGRESSIVE BEHAVIOR Results of more than 2000 scientific studies

    and reviews have shown that significant exposure to media violence increases therisk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erta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esensitizes them to violence, and makes them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a “meaner and scarier”place than it is.

  • THE EFFECTS OF MEDIA VIOLENCE THE EFFECTS OF MEDIA VIOLENCE ON AGGRESSIVE BEHAVIORON AGGRESSIVE BEHAVIOR Violence appears in various forms of media

    entertainment such as movies, video games,and TV news. For example, nearly 90% of the top-grossing PG-13–rated films of 1999 –2000 contained violenc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news reports of bombings, natural disasters, murders, and other violent crim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traumatize young children.

  • 網路成癮與暴力的關係?網路成癮與暴力的關係?

  • Hosti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After one year of follow-up, hostility could predict the persist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dolescents with higher hostility have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Internet addiction.

    Yen JY, et al. J Adolesc Health 2007;41(1):93–8.

    Ko CH, et al. Cyberpsychol Behav 2007;10(4):545–51.

    Ko CH, et al.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9;163(10):937–43.

  • 網路成癮與暴力危險網路成癮與暴力危險 台灣心理學會理事長、亞洲大學副校長、心理系講座教授柯慧貞針對大學生進行研究發現:

    網路成癮者的敵意反應、妄想意識較一般人高,有提高攻擊暴力行為的危險性

    利用網路「忘憂增趣」與「解禁慾望」的網路使用者,成癮機會偏高

  • 自殺自殺

  • 青年網路成癮青年網路成癮 逾逾11成想自殺成想自殺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14.08.31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最近對15歲以上民眾調查,發現網路遊戲成癮者,有近三成有情緒困擾問題。

    網路成癮的受訪者有28%有情緒困擾,明顯高於一般民眾的6.6%。同時有情緒困擾者中,36%曾認真的想過自殺。

    網路使用不僅可能帶來情緒困擾,網路傳遞自殺訊息也是令國際間關注的議題。

  • 網路成癮:在香港青年的盛行網路成癮:在香港青年的盛行率、區別效度、與相關因子率、區別效度、與相關因子

    Fu, KW (2010) Br J Psychiatry. 196(6):486-92. 針對208名青少年的追蹤研究(15-19歲) 測量工具:Young’s checklist (based on DSM-IV

    pathological gambling) 6.7%落入網路成癮範疇(5項以上症狀) 網路成癮症狀數量與一年內自殺意念、憂鬱分數變化,呈現劑量反應關係。

    結論:網路成癮以及其症狀,似乎和自殺意念與憂鬱症狀一同發生。

  • 機轉機轉 網路成癮與自殺之間的連結,究竟機轉為何?可能存在以下途徑:

    1.網路成癮直接導致精神病理,包括憂鬱以及自殺。

    2.已經存在憂鬱及自殺想法者,藉由高度網路使用來改善情緒、或者逃避問題。

    3.網路成癮與自殺皆與多種精神病理相關;有精神病理者,同時存在自殺與網路成癮的高風險。

    張立人等人(2014),《台灣醫學》,第18卷第4期

  • 機轉機轉 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指刻意使用數位媒體,將錯誤、令人尷尬、或者敵意的資訊傳遞給對方,屬於最常見的青少年網路風險。

    已知網路霸凌與青少年的憂鬱、焦慮、嚴重社會隔離、和自殺有關。網路成癮者或許因為長時間的網路使用,提高了網路霸凌的機率,其自殺風險需要特別注意。

    張立人等人(2014),《台灣醫學》,第18卷第4期

  • 網路成癮的自殺預防網路成癮的自殺預防線上支持團體能提供匿名性的治療,減少當事者對污名化的擔憂、以及談論自殺的社會禁忌,更能提供支持網絡、經驗分享、接納與鼓勵等治療元素,有良好成效。

    在臉書上聲明個人自殺想法者,也可能獲得其他網友的立即性協助。

    自殺倖存者在自殺防治網站中,以替身方式(avatar)分享心路歷程與正向經驗,甚至藉由錄下自己真實的聲音,也能夠增強人際支持。張立人等人(2014),《台灣醫學》,第18卷第4期

  • 網路成癮的自殺預防網路成癮的自殺預防此外,與線上治療師進行互動,也有助於提高後續面對面諮詢的意願。

    Haas等人邀請1162名大學生填寫線上有關情緒與自殺的問卷,他們在得到檢測結果之後,可以匿名方式與線上治療師互動。當中自殺的高危險族群,則被邀請做面對面的評估或治療。

    結果發現,自殺的高危險族群與線上治療師有互動者,有三倍的機會進行後續面對面評估與治療。

    張立人等人(2014),《台灣醫學》,第18卷第4期

  • 歡迎聯絡歡迎聯絡——[email protecte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