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24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 所在学部(院、部): 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 设岗学科及研究方向: 水工结构工程 水工结构防灾减灾及安全评估 竞聘专业技术岗位: 姓名: 填表日期: 2017 10 30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11 月制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Jun-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

所在学部(院、部): 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

设岗学科及研究方向: 水工结构工程

水工结构防灾减灾及安全评估

竞聘专业技术岗位: 副 教 授

姓名: 范 书 立

填表日期: 2017 年 10 月 30 日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年 11 月制

Page 2: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

一、个人简况及代表性成果

姓 名 范书立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11 政治面貌 党员

专业技术

职务 讲师

任职

时间 2008-08 进校时间 2008-02 出生地

山东

高唐

最后学历、毕

业学校、时间 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1 所学专业 水工结构工程

最后学位、授

予单位、时间 博士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1 专业名称 结构工程

所在岗

位名称

水工结构防灾减灾评估方向教学

科研岗

竞聘岗

位名称

水工结构防灾减灾评估方向教学

科研岗

本人所在

队伍情况

(填写姓名)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他

陈健云 徐强 范书立

代表性研究成果:(限五项,附证明材料)

1. (范书立)Fan Shuli, Ren Liang, Chen Jianyun. Investigation of fiber Bragg grating strain sensor in

dynamic tests of small-scale dam model. 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 2015, 22(10):

1282-1293.

注: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学科 TOP3 期刊,SCI & EI 收录, IF=2.355,JCR 土木 1 区

2. (范书立)Fan Shuli, Ren Liang, Li Hongnan, Song Biao.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Method Utilizing FBG Sensors in the Retrofitting Process of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15, ID: 359549.

注:SCI & EI 收录,IF=1.239,JCR 信息 3区

3. Li Weijie, (范书立)Fan Shuli(共同一作), Ho Siu Chun Michael, Wu Jianchao, Song Gangbing.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rebar–reinforced concrete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 techniqu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注:在线发表,SCI & EI 刊源, IF=3.536,JCR综合 2 区

4. Kong Qingzhao, (范书立)Fan Shuli(共同一作), Bai Xiaolong, Mo Y. L., Song Gangbing. A novel

embeddable spherical smart aggregate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part I. Fabrication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7, 26(0950509).

注: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学科 TOP7 期刊,SCI & EI 收录,IF=2.909,JCR仪器 1 区

5. Kong Qingzhao, (范书立)Fan Shuli, Mo Y. L., Song Gangbing. A novel embeddable spherical smart

aggregate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part II.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7, 26(0950519).

注: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学科 TOP7 期刊,SCI & EI 收录,IF=2.909,JCR 仪器 1 区

Page 3: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2

学习简历及工作履历

学习简历

1998.09-2002.06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系 技术经济专业 本科

2002.09-2008.01 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水利学院 结构工程 硕博连读

工作履历

2008.02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抗震研究所 教师

2008.08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抗震研究所 讲师 硕士生导师

2015.01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抗震研究所 副所长

国际交流

2016.03-2017.03 美国休斯顿大学 智能材料实验室 访问学者

工程实践

2011.03-2011.10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主要业绩简述(限 500 字)

五年内主要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22篇(第一作者10篇中SCI收录3篇,EI收录6篇,CPCI收录1篇),学科TOP3

期刊2篇(JCR土木1区,IF=2.355),TOP7期刊2篇(JCR仪器1区,IF=2.909),TOP6期刊1篇(JCR

土木3区,IF=1.118)。1篇在线发表在《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JCR综合2区,IF=3.536)上。

(2)获得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1 次

(3)获得国内发明专利 1 项(第一完成人)

(4)获得软件著作权 1 项(第一完成人)。

(5)获得校“优秀班主任” 2 次;

(6)获得校“优秀指导教师” 1 次。

科研工作:

(1)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1 项;

(2)负责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1 项;

(3)负责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课题 2 项;

(4)参与“973计划”子课题 1 项;

(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

(6)负责、参与横向课题 8 项;

教学工作:

(1)参与省部级项目 1 项,校级教改项目 2 项;

(2)主讲本科课 1 门;

(3)主讲研究生课 2 门,开设留学生全英文课 1 门;

(4)参加专业实习 4 次;指导毕业设计 5 人,指导创新计划 3 人;

(5)指导硕士研究生 10 名;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社会工作:

(1)担任工程抗震研究所副所长;

(2)担任土水 0905 和 1301 班班主任;

(3)带队到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学术交流 1次,担任国际会议分会主席 1次;

(4)参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2 次;

(5)协助举办重要国内会议 3 次。

本人签字:

Page 4: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3

二、个人业绩综述(限两页)

自2008年博士毕业留校,本人在讲师岗位上已经勤恳工作近10年,取得业绩如下:

1、人才培养和教书育人

在教学工作方面,本人主要承担过2门本科生课、2门研究生课的教学工作,并新开设1门留学生

全英文专业必修课。本人在教学上尽职尽责,认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改进教

学方法,力争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校“教学质量优良奖”。除此之外,多次带队水利水电

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并多次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本人担任土水0905班和土水1301班班主任,所带班级连续三年获得“先进班集体”和“优良学

风班”称号,并获得2017届“优秀毕业班集体”。本人也连续两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称号,获得2015年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科研总体情况

任现职以来,主持 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

室自主研究课题。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 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子课题,1项十三五重大研发计划(2017YFC0404900)项目子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

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54 篇(前两名作者 33篇),其中 SCI期刊 9篇(第一作者 3篇,学科 TOP3

期刊 2篇,TOP6期刊 1篇,TOP7期刊 2篇),EI收录 27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 1项发明专利,1

项软件著作权。

3、重要学术贡献与创新成果

我国众多百米级以上的混凝土坝多数修建在西南部高烈度地震区,同时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大地

震频发,大坝的抗震性能亟待提高。作为我校传统优势方向,本人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

混凝土地震灾变机理分析和抗震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方向一:大体积混凝土水工结构地震灾变机理研究

对于百米级的高混凝土坝而言,由于体积巨大,在强烈地震动下地震达到千万吨级水平,传统

技术很难满足超大工程的实际要求,且由于缺乏破坏实例,模型动力破坏试验成为研究大体积混凝

土水工结构破坏机理、验证数值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1)率先开展了模型试验材料率相关特性的研究,改进了模型材料配比。通过大量试验,探讨

了其弹性模量、强度、断裂韧度等随加载速率的变化规律,并改进了模型试验材料的配比,提高了

小比尺模型动力破坏试验材料破坏特征与原型混凝土材料力学破坏特征的相似性,使得模型破坏试

验更加真实的反映混凝土坝原型的地震破坏过程。研究成果发表在《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防灾学科 TOP3,IF=2.355,JCR 土木 1 区)上。

(2)针对模型和原型材料峰值应变相差较大的难题,基于断裂能相似特性推导出了非完全相似

准则,改进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动力破坏试验的关键技术。通过数值重构地震动力模型试验验证了

在模型材料不完全满足相似要求的情况下,根据非完全相似条件设计模型试验可以得到稳定可靠地

试验结果。研究成果发表在《振动与冲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EI 收录期刊上。

Page 5: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4

(3)提出了大体混凝土水工结构在进行小比尺试验时模拟钢筋的相似准则及方法。根据大体积

混凝土水工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按照危险性进行配筋的原则,为优化大坝抗震配筋设计方案提供

了理论和试验依据。研究成果发表在《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桥梁学科 TOP6,IF=1.118,

JCR 土木 3 区)上。

该成果解决了小比尺模型动力破坏试验中三个关键技术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面上项目支持。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 2

项“973”项目子课题。在该研究方向上共发表 41 篇论文,SCI 收录 5 篇(其中 TOP3 期刊 1 篇,TOP6

期刊 1 篇),EI 收录 21 篇,获得软件著作权 1 项,研究成果是 2 项 973 子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方向二:大体积混凝土水工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能评估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水工结构小比尺模型试验时,根据相似要求模型材料弹性模量极低,很难

用传统的方法对其应力应变及损伤过程进行监测。本人结合小比尺模型动力破坏试验监测技术需求

分析了光纤、压电陶瓷等智能材料在低强度材料监测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1)提出了基于摩擦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低强度材料内部应变的监测方法,消除了常规应变

片监测低强度模型材料表面与内部不均产生的误差,以及粘结剂与材料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应变监测

结果失真的缺陷,实现了结构模型从损伤发生到开裂破坏全过程的监测,为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破

坏监测与评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研究成果有 2 篇发表在著名期刊《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防灾学科 TOP3,IF=2.355,JCR 土木 1 区)上,并获得 1 项国内发明专利。

(2)创新性的研发了一种球形压电陶瓷智能骨料,摆脱了目前常用压电陶瓷智能骨料只能单向

或平面内监测结构损伤破坏的缺陷,将压电陶瓷智能骨料的监测区域从二维推向三维。研究成果有 2

篇发表著名国际期刊《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防灾学科 TOP7,IF=2.909,JCR 仪器类 1 区)。

(3)推导了基于阻抗法监测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筋与混凝土之间滑移的理论公式,首次采

用压电陶瓷传感器监测了 CFRP 筋混凝土拉拔试验,成功用 RMSD 损伤指标对 CFRP 筋和混凝土之

间的脱离状态进行了定性的评估。研究成果发表在监测领域著名期刊《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IF=3.536,JCR 综合 2 区)上。

该研究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相关研究内容是正在参与十三五重大研发计

划(2017YFC0404900)项目子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方向上共发表论文 11 篇,SCI 收录 6 篇(其

中 TOP3 期刊 2 篇,TOP7 期刊 2 篇),EI 收录 8 篇,获得 1 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受理发明专利 2 项。

4、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黄登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 203 米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100 年超越概率

2%相应的基岩峰值加速度 2.51m/s2。大岗山拱坝最大坝高 210m,100 年超越概率 2%相应的基岩峰值

加速度 5.577 m/s2,是目前世界上设防加速度最高的拱坝。这两座高混凝土坝的抗震性能成为大坝设

计的关键问题。

采用研制出的模型试验材料及推导的非线性相似律设计了两座高混凝土坝振动台破坏试验,较

好的改进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工结构进行小比尺破坏试验中模型材料和相似律的关键技术,成功的验

证了超高混凝土坝在超强地震作用下破坏过程和形态,揭示了高混凝土坝的破坏机理并评估了其抗

震性能,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Page 6: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5

三、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基本情况

3.1 人才培养情况

教学 何年何月至

何年何月 讲授课程名称或其它教学任务 课程性质

学 生

人 数 学时数

2012-09-2012-1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辅修 9 32

2012-11-2012-1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选修 12 32

2013-3-2013-6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 必修 1 32

2014-3-2014-6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 必修 2 32

2015-3-2015-6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 必修 2 32

总 计

2013-3~2013-6 随机振动 必修 62 32

2014-3~2014-6 随机振动 必修 39 32

2015-3~2015-6 随机振动 必修 29 32

2017-5~2017-6 随机振动 必修 46 32

2013-3~2013-6 生命线地震工程 选修 21 16

2014-3~2014-6 生命线地震工程 选修 15 16

2017-3~2017-6 生命线地震工程 选修 22 16

总 计

指导本科生

实验、实习、

竞赛、第二课

堂等实践环

2013-7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必修 15 36

2014-7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生产实习 必修 15 72

2015-7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生产实习 必修 15 72

2017-7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必修 15 36

指导青年教

师 A/B 授课

指导博士生

毕业人数:

指导硕士生

毕业人数:6

在读人数: 在读人数:4

指导本科生

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

完成人数:3 指导本科生毕业设

计、论文

完成人数:5

在研人数: 在学人数:

培养的学生

获奖励情况 国家级以上 1 人 省部级 校级

教务员审核签字:

Page 7: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6

3.2 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成果统计

共计 篇

前两名作者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CSSCI收录: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国外学术期刊 篇,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国内学术期刊 篇,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国内外学术会议 篇,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大会特邀报告: 次

出版教材共计 部(其中作为主编 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部)

鉴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共计 项(其中国内外先进水平以上 项)

获奖级别 获奖项目

总数

其中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四等奖

总人

数 排序

总人

数 排序

总人

数 排序

总人

数 排序

总人

数 排序

教学名师奖励

教学成果奖励

教材奖励

(其它)

教学名师奖励

教学成果奖励

教材奖励

(其它)

教学名师奖励

教学成果奖励

教材奖励

教学质量优秀奖

(其它) 1

3.3 承担教育教学研究经费情况统计(单位:万元)

项目来源 负责项目 参加项目 在研

项目数 项目数 经费数 实到经费 个人承担 项目数 经费数 实到经费 个人承担

国家质量工程

省、部 1 20 20 0.1

大连市

国际合作

学校 2 7 7 1.5

(其它)

总项目数 3 项, 实到经费合计: 27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合计: 1.6万元

教务员审核签字:

Page 8: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7

3.4 承担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统计(单位:万元)

承担项目

项目来源 负责项目 参加项目 在研

项目

数 项目数 合同额

实际

到款

个人承

项目

合同

实际到

个人

承担

国家级

973、863、支

撑计划、重大

专项、国际合

作(国家)等

1 142.3 142.3 17

国家自然(社

会)科学基金 1 21 21 8.4 3 140 140 25

总装预研、GF

基础科研、国

防 973/863等

人才类项目

小结 1 21 21 8.4 4 282.3 282.3 42

省、部级科技

(社科)项目

WQ装备预研基

金、115 基金

人才类项目

小结

市级科技(社

科)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民间)

企事业(军工)

单位委托 1 27.5 23 21 7 144 117 52.6

小结 1 27.5 23 21 7 144 117 52.6

总合计 2 48.5 44 29.4 11 426.3 399.3 94.6

总项目数 13 项, 实到款总经费合计: 443.3万元,其中本人承担经费合计: 124万元

科研秘书审核签字:

Page 9: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8

3.5 科学研究主要成果统计

共计 22 篇

前两名作者 14 篇

第一作者 10 篇;

通讯作者: 篇

SCI 收录: 6 篇 第一作者 3 篇; 通讯作者: 篇

EI 收录: 14 篇 第一作者 6 篇; 通讯作者: 篇

CPCI 收录: 1 篇 第一作者 1 篇; 通讯作者: 篇

CSSCI 收录: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非理工 A 类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非理工 B 类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国外学术期刊 7 篇

第一作者 4 篇;

通讯作者: 篇

SCI 收录: 6 篇 第一作者 3 篇; 通讯作者: 篇

EI 收录: 7 篇 第一作者 4 篇; 通讯作者: 篇

非理工 A 类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非理工 B 类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国内学术期刊 11 篇

第一作者 2 篇;

通讯作者: 篇

SCI 收录: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EI 收录: 6 篇 第一作者 1 篇; 通讯作者: 篇

CSSCI 收录: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非理工 A 类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非理工 B 类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国际学术会议 4 篇

第一作者 4 篇;

通讯作者: 篇

大会特邀报告: 次

SCI 收录: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EI 收录: 1 篇 第一作者 1 篇; 通讯作者: 篇

CPCI 收录: 1 篇 第一作者 1 篇; 通讯作者: 篇

其他会议: 篇 第一作者 篇; 通讯作者: 篇

出版学术专著 部 著作、论文引用 次,其中他引 次

教育部、国家其他部委、省、直辖市

以及各行业协会组织的鉴定: 项

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 项,第一完成人: 项

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国内先进: 项,第一完成人: 项

地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 项

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 项,第一完成人: 项

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国内先进: 项,第一完成人: 项

Page 10: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9

获奖级别 获奖项

目总数

其中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四等奖

总人

总人

总人

排序

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社科)奖

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市级科学技术奖

获奖级别 获奖项

目总数

金奖 优秀奖

发明人总人数 排序 发明人总人数 排序

中国专利奖

行业专利奖

获奖级别 获奖项

目总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总人数 排序 总人数 排序 总人数 排序

省级专利奖

大连市专利奖

国际学术奖 名称:

授权专

利、软

件著作

权情况

国内发明专利: 1 项,排名第一 1 项。 软件著作权: 1 项, 排名第一 1 项。

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项,排名第一 项。 国内外观设计专利: 项,排名第一 项。

国际专

利情况

国际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国家阶段: 项,

排名第一 项。 授权国际发明专利: 项,排名第一 项。

技术转

让情况

类型 项目数 合同额(转让金额) 实际到款额

专利(软件著作权)

实施许可

专利(申请)权、

软件著作权转让

技术秘密实施许可

技术秘密转让

专利(软件著作权、

技术秘密)融资入

科研秘书审核签字:

Page 11: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0

四、主要成果

4.1 承担主要纵向科研项目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序号,完成人名单(从负责人开始,按排序列出),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及来

源,起始和终止年度,总项目经费,个人承担经费 国家级:(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863、973、支撑计划项目,重大专项,国防预研项目、基础

科研基金项目,创新基金项目、人才类项目)

主持科研项目(1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物模-数模混合振动台试验相似理论研究

完成人员:范书立,王铭明(博士生)

项目经费:总经费 21 万,到款 21 万,个人承担 8.4万

起止时间:2010.01-2012.12

参加纵向项目(4项):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

项目名称:高碾压混凝土坝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变机理与安全控制

子题-极端条件下高碾压混凝土坝动力响应机制

完成人员:陈健云,范书立,钟红,李静,李建波,胡志强,徐强

项目经费:总经费 142.33 万元,到款 142.33 万,个人承担 17万

起止时间:2013-2018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城市既有建筑区域地下空间开发的地震环境扰动及风险控制研究

完成人员:陈健云,范书立,钟红,李建波,胡志强,徐强

项目经费:总经费 35 万,到款 35 万,个人承担 4万

起止时间:2010.01-2015.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时间反演的结构界面损伤监测理论及试验研究

完成人员:宋钢兵,范书立,霍林生,贾宇峰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85 万,到款 85 万,个人承担 20万

起止时间:2010.01-2015.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界面裂缝的断裂特性及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裂分析中的应用

完成人员:钟红,宋崇民,张秀芳,李建波,范书立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20 万,到款 20 万,个人承担 1万

起止时间:2011.01-2013.12

Page 12: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1

4.2 承担主要其他科研项目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序号,完成人名单(从负责人开始,按排序列出),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及来

源,起始和终止年度,总项目经费,个人承担经费

主持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 项):

1. 项目名称:藏木水电站坝段稳定性及基础处理措施分析研究

项目完成人: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27.5 万,到款 23 万,个人承担 21万

起止时间:2013-2015

参与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 项):

1. 项目名称:锦屏一级水电站双曲拱坝坝身泄水建筑物抗震结构分析研究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徐强,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26 万,到款 14 万,个人承担 4.6176万

起止时间:2010-2018

2. 项目名称:贵州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工程防震抗震研究有限元计算分析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25 万,到款 17 万,个人承担 10.535万

起止时间:2010-2018

3. 项目名称:800kv 油纸电容式变压器(电抗器)套管抗震性能数值计算分析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范书立,徐强

项目来源: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15 万,到款 15 万,个人承担 4万

起止时间:2010-2017

4. 项目名称:黄登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新体型动力分析及抗震安全性评价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徐强,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22 万,到款 22 万,个人承担 5万

起止时间:2010-2018

5. 项目名称:滚弄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动响应分析及防震抗震措施研究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徐强,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22 万,到款 15 万,个人承担 5万

起止时间:2010-2018

6. 项目名称:明拓集团铬业科技有限公司冶炼主车间平台梁切割监测与分析

项目完成人:任亮,范书立

项目来源:明拓集团铬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17 万,到款 17 万,个人承担 17万

起止时间:2009-2018

Page 13: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2

7. 项目名称:官地水电站进水塔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17 万,到款 17 万,个人承担 6.5万

起止时间:2009-2012

4.3 承担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序号,完成人名单(从负责人开始,按排序列出),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及来

源,起始和终止年度,总项目经费,个人承担经费

省部级教改项目(1 项):

1. 项目名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中心

完成人员:陈廷国,王宝民,周晶,李昕,王永学,唐春安,张吉礼,范书立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20 万,到款 20 万,个人承担 0.1万

起止时间:2015.01-2015.12

校级教改面上项目(2项):

1. 项目名称:《工程估价务实》教材

完成人员:李静,范书立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3 万,到款 3 万,个人承担 1万

起止时间:2015.06-2016.12

2. 项目名称:工程估价资源更新及信息化实验课程建设

完成人员:李静,徐强,范书立

项目经费:总经费 4 万,到款 4 万,个人承担 0.5万

起止时间:2016.06-2017.12

4.4 项目获奖情况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按顺序列出所有获奖者姓名,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及级别,获奖时间

4.5 项目鉴定情况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按顺序列出所有完成人姓名,项目名称,鉴定单位,鉴定日期,鉴定水平

4.6 代表性著作(教材、学术专著等)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序号,全部著者姓名(按顺序列出),著作(教材)名称,出版单位名称,出

版时间,说明教材等级(十一五或十二五规划、国家或省部级精品教材、全国统编、其他)、适用

专业、是否核心课程

Page 14: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3

4.7 代表性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论文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序号,全部作者姓名(按顺序列出),论文名称,发表期刊名称,年,卷(期)

号,起止页码,被收录情况,期刊影响因子,他引次数

国外期刊(总共 7 篇,SCI 收录 6 篇,EI 收录 7 篇,第一作者 4 篇)

1. (范书立)Fan Shuli, Ren Liang, Chen Jianyun. Investigation of fiber Bragg grating strain sensor in

dynamic tests of small-scale dam model. 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 2015, 22(10):

1282-1293. (SCI&EI,TOP3,IF:2.355,JCR土木类 1区)

2. (范书立)Fan Shuli, Ren Liang, Li Hongnan, Song Biao.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Method Utilizing FBG Sensors in the Retrofitting Process of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15, ID: 359549. (SCI&EI,IF:1.239,JCR 信息类 3区)

3. (范书立)Fan Shuli, Chen Jianyun, Jia Qingwen. Influence of High Geo-stress on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Mountain Tunnels.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6,

21(5): 2003-2011. (EI)

4. Kong Qingzhao, (范书立)Fan Shuli(共同一作), Bai Xiaolong, Mo Y. L., Song Gangbing. A novel

embeddable spherical smart aggregate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part I. Fabrication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7, 26(0950509).

(SCI&EI,TOP7,IF:2.909,JCR仪器类 1区)

5. Kong Qingzhao, (范书立)Fan Shuli, Mo Y. L., Song Gangbing. A novel embeddable spherical smart

aggregate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part II.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7, 26(0950519). (SCI&EI,TOP7,IF:2.909,JCR 仪器类 1区)

6. Wang Mingming, Chen Jianyun, (范书立)Fan Shuli, Lv Shaol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high gravity

dam strengthened with reinforcement for seismic resistance on shaking tabl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4, 51(4): 663-683. (SCI&EI, TOP6,IF:1.118,JCR土木类 3区)

7. Chen Jianyun, Wang Mingming, (范书立)Fan Shul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mall-scaled model

for powerhouse dam section on shaking table. 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 2013, 20(5):

740-752. (SCI&EI,TOP3,IF:2.355,JCR土木类 1区)

国内期刊(总共 11 篇,EI 收录 6 篇,第一作者 2 篇,前两名作者 5 篇)

1. 范书立,陈健云,李静. 特高压干式平波电抗器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 2013, 26(02):

226-231. (EI)

2. 范书立,赵绍宇,陈健云,童伟. 新旧抗震规范下重力坝抗震安全性能分析. 人民长江. 2017(01):

54-59.

(核心)

3. 郑小琼,范书立,李伟东. 浅埋地下结构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建筑结构. 2013(S2): 76-80. (核心)

4. 赵飞,范书立. 基于有限元等效应力法的重力坝安全性分析. 水电能源科学. 2013, 31(06): 110-112.

(核心)

5. 赵飞,范书立. 重力坝分层浇筑模拟对应力变形结果影响分析. 人民长江. 2012(19): 69-71. (核心)

Page 15: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4

6. 宋彪,李宏男,任亮,范书立. 某钢结构梁高温切割全过程的监测与分析. 工程力学. 2016(09): 69-75.

(EI)

7. 王铭明,陈健云,范书立. 数值重构研究重力坝动力模型试验可靠性. 振动与冲击. 2014(11): 83-89.

(EI)

8. 童伟,韩雪娇,范书立,许韬. 坝体弹模和坝高对重力坝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水力发电. 2015(02):

36-40. (核心)

9. 任亮,姜涛,李东升,范书立,李宏男. 微型FBG应变传感器在大坝模型实验中的应用. 振动.测试

与诊断. 2013(02): 277-283. (EI)

10. 王铭明,陈健云,徐强,范书立. 不同高度重力坝动水压力分析及 Westergaard 修正公式研究. 工

程力学. 2013(12): 65-70. (EI)

11. 王铭明,满志刚,陈健云,范书立,徐强. 改善仿真混凝土塑性的两种方法. 建筑材料学报. 2013(05):

794-800. (EI)

国际会议(总共 4 篇,第一作者 4 篇,CPCI 收录 1 篇,EI 收录 1 篇)

1. (范书立)Fan Shuli, Zhao Xuyang, Shi Yi, Chen Jianyun. Seismic Response of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under Spatially Varying Earthquake Wave Excitation. 3rd Huixia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or Young Researcher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2017.

2. (范书立)Fan Shuli, Shi Yi, Sun Dongyuan, Chen Jianyu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unnel lining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2016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al,

Civil and Hydraulics Engineering, Kunming, China, 2016. (CPCI)

3. (范书立)Fan Shuli, Chen Jianyun, Lv Shaola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gravity dam in aftershocks.

2014 Annual Congress on Advance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2014: 153-158. (EI)

4. (范书立)Fan Shuli, Zheng Xiaoqiong, Chen Jianyun. Seismic Analysis of Ground Surface after Subway

Station Excavation. 15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Lisbon, Sep. 24-28, 2012.

其他论文

4.8 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情况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按顺序列出所有专利所有人(软件著作权完成人)姓名,专利(软件著作权)

名称,专利号(软件著作权登记号),批准国家,获得时间,并说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应用情况

授权发明专利(1 项,第一完成人)

1. 范书立,陈健云,任亮. 一种光纤光栅剪切应变传感器,中国,专利号:ZL 2015 1 0266582.2,中国,

2017.10.17.

软件著作权(1 项,第一完成人)

1. 范书立,石燚,陈健云. 《混凝土坝抗滑稳定分析软件 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

2015SR176357,中国,2015.09.11.

Page 16: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5

4.9 技术转让情况:

请按下列各式填写:序号,完成人(发明人)名单(从负责人开始,按排序列出),技术转让类型

(专利/软件著作权实施许可、专利(申请)权/软件著作权转让、技术秘密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

让、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融资入股),技术转让项目名称,项目总经费

4.10 培养的学生获奖励情况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按顺序列出所有学生获奖者姓名,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及级别,获奖时间

赵绍宇 国家奖学金 2016

4.11 其他获奖及荣誉称号

请按下列格式填写:按顺序列出所有获奖者姓名,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及级别,获奖时间

工作获奖:

1. 范书立大连理工大学 2012 学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级别:校级,获奖时间:2013.

2. 范书立大连理工大学 2014-2015 学年“优秀专业班主任”,级别:校级,获奖时间:2016.

3. 范书立大连理工大学 2013-2014 学年“优秀班主任”,级别:校级,获奖时间:2014.

4. 范书立大连理工大学 2015 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级别:校级,获奖时间:2015.

科研获奖:

1. 张连明,胡小红,陈健云(1),童伟,彭文明,李建波(2),闫勇,嵇红刚,范书立(3),陈强,

高晓梅,张丹. 混凝土重力坝材料力学法静动力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系统,级别:电力行业信息

化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总排名第九,校内排名第三),获奖时间:2013.

五、学术活动及社会工作

5.1 学术兼职及所做工作

1. 《人民长江》杂志审稿专家

2.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杂志审稿专家

3. 《Journ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Oceanic Engineering》杂志审稿专家

4. 《Moder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杂志审稿专家

5.2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情况(承担职务、所起作用等)

1. 范书立,担任分会主席,作学术报告. 3rd Huixia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or

Young Researchers, Aug., 2017, USA.

2. 范书立,作学术报告. Advanced Mechan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workshop.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g., 2017, USA.

3. 范书立,作学术报告.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014 Annual Congress on Advance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ET. Apr., 2014, HongKong.

Page 17: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6

5.3 担任省部级及以上评审专家情况

5.4 团队建设及青年教师培养(所起作用和贡献)

作为陈健云教授科研团队骨干成员之一,积极参与所在学术梯队建设,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

科研项目背景资料的搜集与立项申报工作以及科研成果的材料整理、结题报告撰写等工作。如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努力并富有成效地完成

了分配的各项科研工作及横向课题,协助指导和培养了多名研究生。

5.5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积极投身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工程抗震研究所的日常管理工作:

1. 作为工程抗震研究所副所长,主要负责国家重点实验抗震分室及省重点实验室抗震分室科研项

目统筹工作;

2. 协助完成了 2014、2017 年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3. 协助完成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5 年卓越工程师计划”;

4. 参与了水工结构专业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制定;

5. 参与土木水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申报及建设工作。

5.6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校外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5.7 参加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或建议书的撰写和评审

1. 参与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7YFC0404900)“300m 级特高坝抗震安全

评价与控制关键技术”子课题“特高坝风险安全评估体系与应急对策” 申报书的撰写工作。

2. 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 计划)(课题编号: 2013CB035905)“高碾压混凝土坝全

寿命周期性能演变机理与安全控制”子课题“极端条件下高碾压混凝土坝动力响应机制”申报

书的撰写工作。

5.8 其他

1. 建设工程学部 0905、1301班班主任

2. 作为会务组成员,协助组委会成功举办 2017 年召开的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五届四次

理事大会 暨 2013-2017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

3. 作为会务组成员,协助组委会成功举办 2014 年召开的重大岩体工程灾害模拟、监测及预警工程

前沿技术学术论坛

4. 作为会务组成员,协助组委会成功举办 2013 年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第 167 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

2013 水安全与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Page 18: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7

六、岗位主要职责:(包括专业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

教学与科研平台建设等。限此页)

专业与学科建设

结合水工结构和防灾减灾工程两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关注于工程界面临的急迫问题,在水工结

构工程,城市地下结构工程及核电工程中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破坏机理、评价理论及可靠性分析等

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工作,每年撰写高水平研究论文 3~5 篇,积极向国际期刊投稿,增强国际影

响力,形成与学科共同发展的合力。协助专业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

等方面进行优化设置。

课程建设

(1) 课堂教学:继续做好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对研究生课程以《随机振动》

这门限选课为主,在授课过程中本人力求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编写适用

于研究生的教材。努力争取开设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特色的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相关的课程,参与到

本科生课程建设中,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对土木和水利工程的兴趣。主动参

与大学生的创新计划,提高大学生的研究思维能力和动手水平。指导本科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本科

生毕业设计,将水工构筑物抗震安全评价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新兴研究方向与国际前沿成

果纳入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

(2) 实践教学:积极承担大学生“认识实习”或“生产实习”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工程。

在实习、毕业设计中加大力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结合自己的工

程经验,努力加强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方面的知识,协助专业负责人逐步完善“卓越工程师”计划执

行方案。

(3) 学生培养:结合科研项目,积极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使学生充分

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认真指导硕士研究生,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作贡献。积

极进行课程教学研究和改革,努力参与教改立项并撰写教学论文。

科学研究

深层次挖掘水工结构抗震专题项目中突现的科学问题,在强震与不均匀地基条件下重大工程结

构抗震安全性评价理论与抗震分析新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继续开展高混凝土坝动力灾变全过

程的物理、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深入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下重大工程的地震灾变机理,争取在现有的

成果基础上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加强已有科研成果总结,加强研究生的培养

工作。

教学与科研平台建设

积极参与“土木水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筹建工作,为传统结构抗震评价向高性能计算的阶

段发展奠定基础,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努力创新,不断深入本学科

的研究领域,争取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积极参与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的科研项目,与课题组成员密

切合作,形成能够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动力。

Page 19: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8

七、其他业绩(岗位职责以外的工作)

八、任现职以来规定之外的工作业绩

8.1 任现职以来至 2012 年 8 月 31 日为止的主要工作业绩综述:

自任职以来至 2012 年 8 月 31 日期间主要业绩:

(1)发表学术论文32篇(前两名作者20篇,第一作者11篇,SCI收录3篇,EI收录13篇,教学

论文4篇),录用或在线发表论文3篇(第一作者1篇,共同一作1篇,通讯作者1篇);

(2)荣获四川省建设厅 2009 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二等奖(校内排名第三);

(3)荣获中国水电顾问集团2009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完成成果鉴定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研:

(1)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2)参与“973计划”子课题1项;

(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1项;

(4)参与国家公益性行业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1项;

(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6)参与横向课题5项。

教书育人:

(1)负责校级教改项目 1 项;

(2)指导硕士研究生 4人;

(3)毕业设计 7人;

(4)认识实习 4次;

(5)主讲本科生课 1门,研究生课程 2门。

8.2、任现职以来至 2012 年 8 月 31 日为止已发表的论文及截至目前已被录用的论文(有

录用证明)或尚未到款的项目情况(纵向课题,有项目批文)

尚未发表的论文(在线发表 1篇,录用 2篇)

1. (范书立)Fan Shuli, Li W, Kong Q, Feng Q, Song, G. Monitoring of Pin Connection Loosening using

Eletromechanical Imped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s systems and Structures (录用, SCI&EI 刊源,IF:2.255)

2. Li Weijie(学生), (范书立)Fan Shuli(共同一作), Ho Siu Chun Michael, Wu Jianchao, Song Gangbing.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rebar–reinforced concrete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 techniqu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nline, SCI&EI 刊源,IF:3.536,JCR 综合 2 区)

3. Shi Yi, Pan Shengshan, Liu Chunguan, (范书立)Fan Shuli(通讯作者). The effect of seawater layer on

cable-stayed bridge under tri-direction spatial varying ground motions. 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

(录用, SCI&EI 刊源)

Page 20: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19

已发表论文(总共 32 篇,前两名作者 20篇,第一作者 11篇,SCI 收录 3篇,EI收录 13篇,教学

论文 4篇)

1. 范书立,陈健云,张俊清. 波浪荷载作用下斜向抗拔桩的承载特性分析 . 岩土力学. 2012, 33(1):

301-306. (EI)

2. 范书立,陈明阳,陈健云,柴换成. 基于能量耗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地震损伤分析. 振动与冲击. 2011,

30(4): 271-275. (EI)

3. 范书立, 陈健云, 王建涌, 钟红. 高拱坝振动台地震破坏试验研究及数值仿真.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 2009, 467-474. (EI)

4. (范书立)Fan Shuli, Chen, Jianyun, Fan, Wuqiang.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s reli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approach.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Scienc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s in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 - Earth and Space,

2010, Honolulu, HI, United states, 2010: 3355-3367. (EI)

5. (范书立)Fan Shuli, Chen, Jianyun, Wang, Jianyong. Investigations into Deismic Failure of High Arch

Dam Based on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Beijing, 2008, Beijing, 2008.

6. 范书立,陈健云,赵锦华,王建涌. 一种拱坝横缝测量仪的研制.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en Zhen China, 2010: 200-203.

7. 范书立,陈健云,张斌,任亮. 混凝土坝动力模型试验应变测试方法研究.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en Zhen China, 2010: 200-203.

8. 范书立, 陈健云.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 水力发电, 2009, 33-35. (核心)

9. 范书立, 陈健云, 张斌. 阿海水电站厂房坝段地震破坏试验研究. 人民长江, 2010, 13-17. (核心)

10. 范书立,陈健云,陈明阳,彭玮. 水电站进水塔不同抗震验算方法对比分析. 人民长江. 2011(17): 51-54.

(核心)

11. 范书立,李静,陈健云.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毕业设计一体化可行性研究及实践探索. 时代教

育(教育教学), 2011(9): 48-49.

12. 陈健云,范书立,徐强,李静. 考虑岩体节理分布特性的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 2011(2): 313-319. (EI)

13. 陈健云,范书立,李静,涂运伟. 考虑节理岩体强度各向异性的最危险滑动面搜索 . 人民长江.

2011(11): 83-86. (核心)

14. 彭玮,范书立,陈健云. 在L形地基上的官地水电站进水口塔体施工仿真分析. 水电站设计. 2011(2):

8-10. (核心)

15. 彭玮, 范书立, 陈健云, 陈明阳. 官地水电站进水塔结构静动力分析. 水电站设计, 2010(9): 25-27.

(核心)

16. 陈明阳, 范书立, 陈健云, 童伟. 官地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措施研究 . 水力发电, 2010, 36,

40-42. (核心)

17. 陈健云, 范书立, 白卫峰.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地震灾变机理研究 .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

-2009, 中国河南郑州, 2009.

18. 王铭明, 范书立, 陈健云, 徐强. 地震下斜入射 SV 波对坝体所受动水压力影响的研究. 第八届

Page 21: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20

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0.

19. Xu Qiang, Chen Jianyun, Li Jing, (范书立)Fan Shuli. New artificial boundary condition for saturated soil

foundation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2, 11(1): 139-147. (SCI&EI)

20. 王铭明,陈健云,范书立. 重力坝地震动水压力试验研究. 水电能源科学. 2012(5): 51-53. (核心)

21. 徐强,李静,陈健云,范书立. 非平稳地震动过程中混凝土重力坝受拉失效路径可靠度分析. 工程

力学. 2011(3): 123-128. (EI)

22. 徐强,陈健云,李静,范书立.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大坝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1(1): 84-89. (EI)

23. 徐强,陈健云,李静,范书立. 基于摄动法分析重力坝损伤的概率密度演化过程. 固体力学学报.

2011(2): 149-157. (EI)

24. 陈健云, 范书立, 白卫峰, 赵锦华, 王建涌. 混凝土仿真材料断裂韧度的试验研究及分析. 建筑

结构学报, 2010, 344-349. (EI)

25. 童伟, 张连明, 范书立. 官地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分析. 2010 年全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

流会, 中国贵州贵阳, 2010.

26. Bai, Weifeng, Chen, Jianyun, (范书立)Fan Shuli, Lin, Gao.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ncrete material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10, 17, 338-344. (EI)

27. Chen Jianyun, Xu Qiang, Li Jing, (范书立)Fan Shuli. Improv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or anti-slid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gravity dam based on weighted regress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2010, 11(6):432-439. (SCI&EI)

28. 白卫峰, 陈健云, 范书立. 饱和混凝土单轴拉伸动态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9, 16-21. (核心)

29. Chen Jian-yun, Bai Wei-feng, (范书立)Fan Shu-li, Lin Gao. Statistical damage model for quasi-brittle

materials under uniaxial tensio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9, 669-676.

(SCI&EI)

30. 李静,范书立. 案例教学模式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中国建设教育, 2011, 2(3~4): 55-57.

31. 李建波, 陈健云, 范书立, 钟红. 从教学互动模型看抗震专业研究生数值分析基本功的培养. 中

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0-31.

32. 李建波 , 陈健云 , 钟红 , 范书立 . 抗震动力学课程网络教育平台探析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010(15):45-46.

已经完成的国家级研究课题(主持 1项,参与 5项,个人承担 12.6 万)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名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物模-数模混合振动台试验相似理论研究

完成人员:范书立,王铭明(博士生)

项目经费:总经费 21 万,到款 21 万,个人承担 12.6万

起止时间:2010.01-2012.12

Page 22: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21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西部强震区高拱坝抗震功能设计的若干基础理论研究

完成人员:林皋,陈健云,胡志强,李建波,范书立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50 万,到款 20 万,个人承担 3万

起止时间:2006.01-2009.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深水高压饱和混凝土多尺度统一本构关系研究及静动态模型试验

完成人员:陈健云,李静,范书立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33 万,到款 33 万,个人承担 3万

起止时间:2007.01-2010.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水下悬浮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方法及破坏机理

完成人员:陈健云,李静,范书立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30 万,到款 30 万,个人承担 2万

起止时间:2007.01-2010.12

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

项目名称:子题-坝堤灾变系统风险分析理论与评估方法

完成人员:周晶,李静,钟红,李建波,胡志强,范书立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64.73 万元,到款 64.73 万,个人承担 4万

起止时间:2008-2010

6. 国家公益性行业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项目名称:基于地震发生全概率的新一代地震灾情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完成人:李静,范书立,徐强等

项目经费:总经费 36 万,到款 36 万,个人承担 4万

起止时间:2008.06-2010.12

参与的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参与 5项,个人承担 51.7万)

1. 项目名称:核电站喷淋泵抗震及热冲击安全评价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范书立

项目来源: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24 万,到款 24 万,个人承担 9.024万

起止时间:2009-2011

2. 项目名称:雅砻江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段抗震稳定性及基础处理措施补充分析研究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25,到款 25 万,个人承担 8万

起止时间:2010-2018

3. 项目名称:金沙江阿海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安全评价及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70 万,到款 70 万,个人承担 25万

起止时间:2009-2017

Page 23: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22

4. 项目名称:黄登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分析及抗震安全评价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徐强,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22 万,到款 22 万,个人承担 3万

起止时间:2008-2014

5. 项目名称:官地水电站进水塔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范书立

项目来源: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经费:总经费 17 万,到款 17 万,个人承担 6.272万

起止时间:2009-2012

负责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1. 项目名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毕业设计一体化可行性研究及实践

项目完成人:陈健云,范书立

项目性质:大连理工大学教改基金

项目经费:总经费 0.5 万,到款 0.5 万,个人承担 0.5万。

起止时间:2009-2011

获得奖项

1. 获 奖 者:胡晓红*,张连明*,李建波(1),高晓梅*,陈健云(2),童伟*,范书立(3)等.

获奖项目:混凝土重力坝材料力学法静动力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系统

获奖等级:四川省 2009 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二等奖.

发证机构:四川省建设厅.

获奖时间:2009.12.

注: 括号内为校内排名,*为外单位

2. 获 奖 者:范书立

获奖项目:混凝土重力坝材料力学法静动力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系统

获奖等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发证机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获奖年度:2009 年度

项目鉴定

1. 完成人名单:胡晓红*,陈健云(1),张连明*,高晓梅*,李建波(2),童伟*,嵇红刚*,闫勇*,

张丹*,范书立(3)。

项目名称:混凝土重力坝材料力学法静动力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系统

鉴定单位:四川省科技厅

鉴定日期:2010 年 7 月 3 日

鉴定水平:该成果在专业化分析处理能力及系统化功能集成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致

同意通过该项目的成果鉴定。

注: 括号内为校内排名,*为外单位

8.3、其他工作

1. 范书立. 同行评议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Page 24: 竞聘教学、科研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教学科研型)sche.dlut.edu.cn › fanshuli.pdf · 2019-03-16 ·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in fiber-reinforced

23

九、承诺

本人承诺业绩审核表所填内容属实。

签字:

年 月 日

十、学部(院、部)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