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 兩億年前蛟龍 · 的花鳥繪畫、或是書寫既應景又...

8
瞧見 兩億年前蛟龍 圖、文/ 國立台灣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 「水中蛟龍—水棲爬行動物特展」 大悲 無言、化石不語, 牠們只是深沉的訴 說著35 億年演化大戲的點點滴 滴。 生命重新「下海」進入到滾 滾紅塵的俗世,不是偶然、也並 非宿命。新生代的哺乳動物下 海,成為了鯨豚的大家族;中生 代的爬行動物下海,成為了水中 蛟龍。 龍家族演化最迷人的劇碼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迎接 二十四週年館慶,繼歷年來膾炙 人口的「與龍共舞」、「飛天恐 龍」等精彩特展之後,經過兩年 半精心規劃推出「水中蛟龍—水 棲爬行動物特展」,來自四大洲 七個國家總計超過二百件的珍貴 原件化石、栩栩如生的復原標本 和張力十足的想像復原圖,在充 滿藝術性的手法生動呈現之下, 猶如一場由魚龍、蛇頸龍、滄龍 和海龍等中生代水棲爬行動物, 以及陸棲的恐龍與翼龍共同領銜 的演化大戲,令人驚豔! 擔任「水中蛟龍特展」策展 人的科博館地質學組研究員程延 年博士指出,中生代海棲爬行動 物與新生代的鱷群,是二億年以 來汪洋中的蛟龍,在漫長的演化 歷程中,牠們多次穿梭游走於兩 界之間,艱辛地嘗試登陸成功, 又匆匆地重新下海。這些重返水 域的類群中,爬行動物於二疊 紀早期,第一支中龍迅速重返水 域,成為湖泊中游行的水棲動 貴州魚龍 中國貴州關嶺地區/三疊紀(約兩億年前)/410x230cm 潘氏澎湖鱷 台灣澎湖,西嶼地區/中新世/400x210x95cm 發掘於澎湖西嶼地區,距今約1700萬到1500萬年前,現今全亞洲最完整保存的馬 來鱷群化石珍品。 58 Art View 藝文視窗 36 瞧見 兩億年前蛟龍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May-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瞧見 兩億年前蛟龍

圖、文/ 國立台灣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

「水中蛟龍—水棲爬行動物特展」

大悲無言、化石不語,

牠們只是深沉的訴

說著35億年演化大戲的點點滴

滴。

生命重新「下海」進入到滾

滾紅塵的俗世,不是偶然、也並

非宿命。新生代的哺乳動物下

海,成為了鯨豚的大家族;中生

代的爬行動物下海,成為了水中

蛟龍。

龍家族演化最迷人的劇碼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迎接

二十四週年館慶,繼歷年來膾炙

人口的「與龍共舞」、「飛天恐

龍」等精彩特展之後,經過兩年

半精心規劃推出「水中蛟龍—水

棲爬行動物特展」,來自四大洲

七個國家總計超過二百件的珍貴

原件化石、栩栩如生的復原標本

和張力十足的想像復原圖,在充

滿藝術性的手法生動呈現之下,

猶如一場由魚龍、蛇頸龍、滄龍

和海龍等中生代水棲爬行動物,

以及陸棲的恐龍與翼龍共同領銜

的演化大戲,令人驚豔!

擔任「水中蛟龍特展」策展

人的科博館地質學組研究員程延

年博士指出,中生代海棲爬行動

物與新生代的鱷群,是二億年以

來汪洋中的蛟龍,在漫長的演化

歷程中,牠們多次穿梭游走於兩

界之間,艱辛地嘗試登陸成功,

又匆匆地重新下海。這些重返水

域的類群中,爬行動物於二疊

紀早期,第一支中龍迅速重返水

域,成為湖泊中游行的水棲動

▲ 貴州魚龍 中國貴州關嶺地區/三疊紀(約兩億年前)/410x230cm

▲ 潘氏澎湖鱷 台灣澎湖,西嶼地區/中新世/400x210x95cm

發掘於澎湖西嶼地區,距今約1700萬到1500萬年前,現今全亞洲最完整保存的馬

來鱷群化石珍品。

58 Art View 藝文視窗

36

瞧見 兩億年前蛟龍

物。接續下水的是三疊紀中期的

幻龍類群。之後,分別演化出魚

龍、腫肋龍、海龍、蛇頸龍,以

及最終在白堊紀晚期重返水域的

滄龍家族。對古生物學家來說,

這堪稱是演化大戲中最迷人的劇

碼!

史前巨鱷的潘氏澎湖鱷

在所有展示物件中,對台灣

本土古生物研究最具意義的就屬

2006年發掘於澎湖西嶼地區,距

今約1700萬到1500萬年前的「潘

氏澎湖鱷」。這件標本經過程延

年博士所率領的專業團隊進行修

復和研究工作,發現為全新種屬

的生物,因此以發掘地(澎湖)

和發現者(潘明國先生)命名為

「潘氏澎湖鱷」,並且製作出長

達四公尺的史前巨鱷復原標本。

這是迄今全亞洲最完整保存的馬

來鱷群化石珍品,也是科學上

極具重要意義的「正型模式標

本」。

「水中蛟龍—水棲爬行動物

特展」將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第四特展室展出至今年5月2日

止。為了讓觀眾深入瞭解展覽的

精髓,科博館在展覽期間將每日

安排四場定時解說導覽,並舉辦

「水中蛟龍」幼兒科學園活動、

「認識博物館之旅.水陸之間的

選擇」、「脊椎動物的肢端變

化」科學演示、劇場教室、自然

學友之家「骨中玄機」主題展和

一系列專題講座,希望從「水中

蛟龍特展」加以延伸,帶領觀眾

進入迷人的動物演化世界。

1

2

3

4

1 展場一景。

4 悠游於兩界之間。

2 扁掌滄龍 北非摩洛哥/白堊紀晚期/560x110x80cm

白堊紀晚期的滄龍珍品化石,是迄今所發掘保存最完整、最精緻的滄龍化石。

3 程延年博士與胡氏貴州龍群。

胡氏貴州龍群 中國貴州興義地區/三疊紀中期,約兩億三千萬年前/約30x20cm

水中蛟龍—

水棲爬行動物特展

時間:即日起至5月2日地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

四特展室

網站: http://www.nmns.edu.tw/

37DA DUN CULTURAL BIMONTHLY

大墩風華 閃耀國際 圖、文/張月芬

台中市素有「文化城」

之美譽,在市長擘

畫之「文化、經濟、國際城」的

市政願景下,積極形塑獨特都會

文化樣貌與世界接軌,以地方文

化的深度及多元文化厚度,推動

各項藝文展演活動,期能成為國

際文化藝術之都。

台中市

文化交流書畫展首先登場

1996年開辦的大墩美展,即

秉持此發展願景努力不懈,透過

藝文國際交流的方式,傳揚城市

文化藝術的精緻性與特殊性,以

促進交流、接軌國際。2007年首

次精選大墩美展典藏作品等至廈

門市展出,使大墩美展精彩的成

果跨出台中、邁向世界,意義深

遠;2008年再次至深富文化內涵

的日本京都市美術館展出,獲得

日本友人的讚賞;而今年則以美

國德州為據點,分別於聖安東尼

奧市德州文化中心、休士頓華僑

文教服務中心及本市姐妹市奧斯

汀與大家分享這美麗的視覺饗宴

與本市文化特色。這逐步累積的

文化交流經驗,相信能壯大台中

市藝術文化廣度。

透過我駐美外交單位的協

助,此次文化交流的首場活動於

休士頓當地時間1月9日上午展

開。由文化局徵集了本市4位傑

出優秀藝術家——程代勒、莊連

東、沈建龍與曾士全老師的24件

精彩書畫作品,假休士頓華僑文

教服務中心舉辦「台中市文化交

流書畫展」,展期自1月9日至16

日止,配合展覽開幕安排4位大

師進行現場揮毫贈書畫活動,台

中藝術家精彩的優質作品與精湛

的現場揮毫演出,讓美國當地的

藝文界人士與民眾眼睛為之一

亮,圓滿成功的完成了首場文化

▲ 大墩美展開幕酒會貴賓雲集,並有360

度投影播放作品。

Art View 藝文視窗58

38

大墩風華 閃耀國際

交流活動。

後續於奧斯汀市政府拜會後

的現場揮毫送春聯活動、於聖安

東尼奧德州文化中心舉辦的「大

墩美展文化交流展」開幕及現場

揮毫,以及在德州大學聖安東尼

奧分校進行的現場揮毫與藝術研

討會活動,4位老師精湛的書畫

功力讓參與觀眾領略台灣藝術家

的風采,為文化交流活動寫下了

美好的新頁。

大墩美展在聖安東尼奧市亮相

其中,徵集大墩美展歷屆典

藏作品及第13屆優選以上作品的

「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於美

國當地14日下午5時30分在聖安

東尼奧市德州文化中心舉辦開幕

酒會及預展活動,會中德州大學

聖安東尼奧分校校長Mr. Ricardo

Romo、華裔市議員戰琬瑜女士

(Ms. Elisa Chan)、駐休士頓台北

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陳方正及台

中市長胡志強等人分別致詞,當

地多位僑界、學界及藝文界人士

均到場觀禮祝賀。胡市長除在開

幕式中致詞,介紹台中市近年來

在文化方面的發展成果以及未來

的願景外,並於預展參觀時,為

與會貴賓詳細地導覽解說此次展

出的107件精彩作品。

另外,4位藝術家的現場書

畫揮毫,更是將晚會帶到最高

潮,無論是使用宣紙書寫大幅書

法作品、以精緻的畫仙板揮灑亮

麗的畫作、用蟬絲團扇描繪典雅

的花鳥繪畫、或是書寫既應景又

能展現中華文化獨到文化特色的

春聯,各類型即席創作,獲得與

會外賓與僑界人士高度的評價與

讚賞,爭相索求,絡繹不絕。

今年「大墩美展文化交流

展」的美國之行,除讓當地的藝

文愛好者深入認識台灣美術發展

的現況,更對台中市的文化發展

及美術賽事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相信此行不僅達到行銷台中的目

的,更將吸引眾多藝術創作者踴

躍前來參與「大墩美展」競技!

讓大墩藝文風華賡續展現於國際

舞台上。

1 胡市長為與會貴賓導覽解說大墩美展作品。

3 剪綵-莊連東老師、王偉讚主任、吳少芬組

長、黃國榮局長、陳方正處長、程代勒老

師、沈建龍老師及曾士全老師。(由左至

右)

2 與會貴賓觀賞程代勒(前)及莊連東(後)老

師現場揮毫。

1

2

339DA DUN CULTURAL BIMONTHLY

虎的年畫 寅春納福

圖、文 / 國立台灣美術館

第25屆版印年畫

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

年畫,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所貼的圖畫,

起源甚早。由古至今,千年來年畫

從城市到鄉村不僅普及傳播,而且由於與民眾

生活習俗及商業經濟緊密結合,年畫也隨著時

代演進推陳出新,展開新的樣貌創造出獨特的

藝術型式。年畫來自民間,題材廣泛大多取自

普羅生活的種種內容而形式淳樸,其豐富多趣

的圖像,是一種強調更多情感性的美與對未來

美好的憧憬,因此能與廣大民眾的思想、感情

相結合,成為最受庶民喜愛的一種通俗的民間

藝術。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年畫徵選活

動,至今已屆25年,今年仍由國立台灣美術館

承辦徵選活動,並於新春期間在國美館D1-3

展覽室展出「寅春納福-虎年年畫特展」。

今年適逢寅虎年,參展作品多以「虎」為

創作主題,如《虎魁報福》、《福虎生風》、

《虎迎春》等等,創作者藉由「虎」與「福」

諧音,期盼虎年到福就到,以充滿朝氣的福虎

象徵圓滿、豐收及好運。在創作技巧上,有刻

▲ 張芯晨/富貴滿滿/鋁版/39.5X54.5cm

中國過年有拿「福袋」的習俗,值此虎年,虎與福諧

音,可愛造型,拉近與人之間的距離感。

▲ 林宇儂/虎魁報福/數位版/54.5X39.5cm

舞劍的老虎-虎魁,帶著心愛的寵物蝙蝠「福福」,一

同舞出對台灣的鼓舞與祈福。

寅春納福-虎年年畫特展

展期:即日起至4月11日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D型展覽室

網址:http://www.ntmofa.gov.tw

58 Art View 藝文視窗

40

虎的年畫 寅春納福

工精巧與樸琢的造型、有豐腴厚

實的筆法、有典雅寓意的主題,

有構圖、造型與設色皆匠心獨運

的精彩作品,件件強調豐饒、平

安等庶民願景,並注重設計性、

民俗性及藝術性,使「寅春納

福-虎年年畫特展」成為一場豐

碩的藝術宴饗。

本次徵選活動總參賽作品共

391件,較上屆參賽數量多了161

件,這是一個可喜的訊息。本次

展覽除了6名首獎作品及優選10

名、入選20名外,國美館特別委

託資深傑出藝術家劉國松先生、

林磐聳先生創作年畫,共同參與

展出。此外,評審委員另於參賽

作品中選出52件作品推薦參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90件作品,讓觀

眾既可欣賞精采且多面貌的年畫

創作,同時也能體驗版印年畫所

蘊含的生活美學。

1 2

3

4

1 楊智欽/虎子登科/橡膠版

/36.7X50.55cm

藉由五隻小老虎手持奶瓶、

愛心、積木、汽車、錢幣來象

徵世人「五子登科」的期盼。

2 戴 呈瑋 /福虎春滿 /網版

/54.5X39.35cm

富貴牡丹、長壽蟠桃、柿柿如

意⋯⋯象徵不同吉祥意義的

物品表現吉祥喜氣感。

3 潘勁瑞/五福臨門慶豐年/木

刻版/30X45cm

童子圍著老虎嬉戲,搭配稻

米蔬果等豐收的意象,畫面

洋溢豐年福氣的喜訊。

4 歐陽文慧/鎮宅神虎/絹版

/54.5X39.5cm

21世紀「神虎」不威,成為

瀕危物種,因此驕傲的貓代

替老虎鎮住家中。

41DA DUN CULTURAL BIMONTHLY

他們 潛藏著藝術天分

圖、文/陳翠華 

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 會長

台灣身心障礙

藝術發展協會

創設「光之藝廊」

「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

打開另一扇窗」,

這句話在許多身心障礙者身上往

往能得到最直接的印證。透過藝

術,身障者作品就像一面菱鏡把

他們內在的想法一一傳達出來,

這些繪畫以他們看見的事物為出

發點,透過藝術家的體會轉化,

借助他們的手指、畫筆或滑鼠,

終至我們的面前。

身心障礙者的藝術創作

通常身心障礙者在藝術表現

上有其獨特的語彙和敏感度,

「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

設立的理念在於鼓勵他們積極展

現個人特有生活體驗,協會透過

不同的切入角度,有效地獎掖、

培養、啟發具有潛質、創新與獨

特性之身心障礙藝術創作者,協

助他們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實

現夢想的機會,「光之藝廊」正

是扮演實現這樣理念的橋樑。

位於美術館旁的「光之藝

廊」,是一個老舊透天厝,一對

醫師夫婦買下後,為了這個公益

組織,耗資數百萬元整修,重新

打造一樓的無障礙空間,提供創

作者展演機會,舉辦年度徵件計

畫,提供獎金,鼓勵身心障礙藝

術創作,並策劃年度展覽。另

外,藝廊也將協助媒合身心障礙

藝術家與藝術市場、文化創意產

業,經營圖像授權與商品開發,

建立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自主。

策展之外,藝廊長態性規劃

相關講座及訓練,如藝術潛能激

發、藝術治療理論、身心障礙關

懷課程、美術館參訪與導覽體驗

等,啟發和培養身心障礙者的潛

能,並重建身心障礙者與社會的

聯結。

截然不同的美感表達

去年十一月,協會籌備期間

在中正紀念堂舉辦「光之色」特

展,展出三位身心障礙年輕藝術

家的作品,他們都是20歲左右

的藝術家,早慧的光芒讓他們自

小就在繪畫上展露難能可貴的天

賦,在不同後天環境的影響下,

各自走向不同方向的創作道路,

在原創性上摸索出截然不同的美

感表達方式。

邱俊瑋,是罕見疾病患者,

罹患進行性肌肉萎縮症,因萎縮

的四肢和扭曲的脊椎不能持筆作

畫,坐在輪椅上以仰角45度的

生命姿態,用兩根手指,點擊滑

鼠,完成創作。

58 Art View 藝文視窗

42

他們 潛藏著藝術天分

劉佩菁,從一出生,就患有

「先天性表皮鬆懈性水皰症」,

俗稱泡泡龍。

這樣的疾病,凡是有黏膜的

地方都會起水皰或血皰,水皰會

破皮、流血再癒合,因此造成全

身皮膚變形、病變等病狀。為了

能繼續擁有持畫筆的肢體能力,

一段時間就需動外科手術,剪開

手指間緊縮的皮膚。

駱怡初,招牌笑容裡卻是

自閉兒併多重障礙症,5公分都

跨越不過的肢體障礙小孩,經過

訓練後,沉睡的運動細胞甦醒過

來,成為出色的直排輪選手;雖

然理解力較弱,選擇性的記憶,

身體不協調,卻在學畫時發現潛

藏的藝術天分。

牽起手散發更多光和熱

三位的作品都有難以言喻的

吸引力,展覽吸引國內外非常多

人觀看,及眾多真情流露的留

言,觀看者被深深的打動,希望

能再看到此類的展覽。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的比例

將近有5%,並有逐年增加的趨

勢,每20個人就有一位身心障礙

者,須負擔照顧責任的家庭成

員,同樣需要關心和鼓勵。

「我們都是星星,牽手,即

成星座。」一個人的光芒可能不

夠耀眼,但一群人的光芒,可能

足以指引方向。當你有機會看到

我們,邀請你一起把手牽起,發

散出更多的光和熱。

志工招募 歡迎參與

光之藝廊是一個公益組織,歡迎

社會大眾的參與和人力的支援。

地址: 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

492號(近國美館)電話:04-23760080信箱:[email protected]

43 邱俊瑋的作品擁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

突出的色感。

2 駱怡初的作品,色塊塗抹厚重而有份

量,充滿飽和的情緒。

1 劉佩菁常以拼貼的手法為創作語彙,

使整體作品看來豐富而帶有敘事性。

1 2

4

3

43DA DUN CULTURAL BI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