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1/01/19  ·...

1
2020 1 19 星期日 组版编辑 绽娟 美术编辑 帕姆卓玛 李树婷 本报记者 程宦宁 作为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 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沈玉光主要从 事聚光集热操作工作。从 2017 年招 进企业,沈玉光已经工作了 3 个年 头。他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 与企业一起成长,与企业的感情也随 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 每当别人问起“你在哪工作?”沈 玉光都会有一种溢于言表的自豪感: “往西出了德令哈市往高空看,最显 眼的地方就是我的单位。”沈玉光此 言不虚,耸立高空几百米的太阳能发 电设备,吸纳着太阳的光热,将自然 资源不断地转化成为清洁能源。除 了两个高入云天的发电设施,方圆十 余公里比肩接踵的定日镜,形成了庞 大的阵容,为德令哈市打造“光热之 都”和清洁能源高地提供了强大的支 持。 沈玉光的岗位就在这一望无际 定日镜汇成的蓝色“海洋”的东部边 缘,一幢三层建筑里面传出隆隆机 声,这里是能源转换的关键环节。工 作看似“清闲”,但需要寸步不离地坚 守在岗位上,甚至要耐得住一般人挺 不住的孤独和寂寞,这是一种坚守的 责任心。26 岁,正是年少轻狂、活泼 好动的年龄,这份坚守就更显现出不 易和可贵。难得的放松就是同事短 暂顶替的时间,沈玉光都会站在监控 室外的平台上,向远方眺望…… 德令哈市连续几年召开光热大 会,前后有不少新能源产业方面的同 行到这里参观,评价沈玉光所在的企 业已处于这一领域的高端、前沿。沈 玉光除了内心的欣喜,更对企业的明 天充满信心。面对 2020 年,沈玉光 想说的是:“伴随我省清洁能源示范 省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新能源产业如 日出之阳,正充满朝气和希望。我和 企业都正青春,让梦想引领我们一路 稳进前行。” 我和企业一起成长 我和企业一起成长 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优化供给结构的同时,着力 扩大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巩固“去降补”成果,改造提升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 化工、特色轻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信息 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支持重点企业增品种、提品质、 强配套,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产业向中 高端攀升。 加快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和重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点 亮夜间经济,做活假日经济。推进城市停车场和充电桩建 设,多措并举释放成品油、汽车等消费潜力。加快家政服务、 体育健身、快餐配送、体验式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定 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电商直播等商业新模式。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冬春旅游、冰雪旅游,串 联旅游景点,延展精品旅游线路,确保旅游总收入保持20% 左右的增速。 持续实施重点项目提速攻坚行动,开工建设西成铁路、 西宁机场三期、共和机场等重大工程,全力推进玉树机场改 扩建、拉西瓦扩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等重点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 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青海正 在用自己的经济发展路径诠释这句 话的真正意义。 如果用一个颜色定义青海经济 发展,那必定就是“绿色”。 青海农牧业发展是“绿色”的。 地处世界屋脊,被公认为全球四大 无公害、超净区之一,地位特殊、生 态重要,海拔 3000 米以上的牧区占 全省总面积的96%,天然草地面积 0.36亿公顷,为发展绿色有机农牧 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手握优 势并以此为基,青海加快有机肥替 代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启动牦 牛藏羊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残膜回 收力度,不断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水平……绿色发展理念 已附着在农牧业生产的每一个环 节。“纯天然、无污染”逐渐与青海农 副产品划上了等号,并且叫响全国。 青海工业发展是“绿色”的。继 2017年“绿电7日”,2018年“绿电9 日”后,2019 年“绿电 15 日”继续创 新实践。在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的 同时,“绿电”标志着青海省工业产 品将成为真正意义的“绿能产品”。 近年来,以绿色能源为引领,青海 工业也逐渐铺陈出“绿色”的主基 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新兴绿色产业异军突起。此外,全 省企业节能技术的创新、改造,清 洁化生产技术的开发都走在了全国 前列。“傻大粗黑”的时代一去不 复返了,“绿色高效”才是今天青海 工业的代名词。 青海的旅游发展是“绿色”的。 2019 年青海旅游人次突破 5000 万大 关。是什么叫响了青海旅游?是什 么吸引众游客前来?是有如蓝宝石 般的青海湖、如镜面般的茶卡盐湖 还是如仙境般的三江之源……是, 但也并不全是,这里的自然景观独 一无二,但是生态保护的理念已浸 润江源百姓的心中,生态向好更是 引来四方宾朋。正如在两会采访中 我省旅游企业家喇海清所说,在青 海发展旅游不需要多少人为设施的 插入,将自然保护好,呈现最原生态 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景致。 今天的青海经济,从一产到二 产再到三产,“绿色”已贯穿始终。 事实证明, “绿色”是青海的底色,是 最靓最具价值的颜色。2020年,我 省将让这“绿色”更耀眼。 芈峤 绿色 绿色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 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 本报记者 芈 峤 刚刚过去的 2019 年,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青海解放 70 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这一 年,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但我省坚 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使得经济 运行保持在了合理区间。 展望 2020 年,经济仍存在下行压 力,存在一定风险因素,但也存在较大 的发展机遇。 是考验更是责任,在省委省政府 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全省人民有信心交出经济运行的满意 答卷,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目标继续迈进。 工业发展转型升级 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2019 年记者在青海中利光纤技 术有限公司采访中见到了这样一个场 景:一根 20 多厘米粗的光纤预制棒被 拉成直径 125 微米细如毫发的光纤细 丝。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根光纤细丝 能承载 1 亿人同时通话,这根光纤细 丝为“5G”网络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持, 这根光纤细丝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提 供不可或缺的保障。 由于光纤拉丝所需的光纤预制棒 生产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截至目前 全国光纤预制棒的生产企业也不到 10 家,而中利光纤不仅有能力生产光 纤预制棒和光纤,并且光纤产品性能 得到了三大通信运营商的高度认可, 广泛应用于国内光纤通信网络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通讯,从人 们的日常生活到商务往来,到 3G4G5G 的运用,再到村村通工程,大 数据运行,海量数据的运输以及发展 数字经济都离不开光纤。而政府工作 报告中将全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提到了 较高位置,这是企业发展的又一机 遇。”省人大代表、青海中利光纤技术 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康对企业的未来充 满期待。 中利光纤只是青海工业发展的一 个缩影。在青海,青海黄河上游水电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是国 内唯一一家生产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的 企业;青海聚能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在 拥有 12 项专利的同时, 其钛金属电子 束冷床熔炼炉成套设备国产化技术, 不仅填补国内空白, 更是打破了国外 对此项技术的垄断;而青海泰丰先行 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打破青海锂电池 行业发展的瓶颈, 填补青海唯一没有 实现产业化的锂电池材料—锂电池 隔膜的研制与生产空白…… 在近年的发展中,“绿色”“高端” 逐渐成为了青海工业经济的代名词, 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继续起到重要的支 撑作用。 说起 2020 年的发展规划,青海省 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洪涛说: “我省工 业经济将继续坚持‘绿色’主色调,以 ‘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以现有产业 为基础,以转型升级和延伸产业链为 手段,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数字信 息、金融服务等为助推器,加快构建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 市场活力不断迸发 2019 12 5 日,青海弘远实业 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先生拿着准备好 的各类证件来到西宁市市民中心的行 政审批服务局商事登记科的电脑自助 服务区办理“开设企业”事项。按照电 脑提示,几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操作。 “原来办一张营业执照需要 20 工作日,而且还需要跑多个部门,现在 通过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一照、一 章、一户、一票 ’的链条式审批 ,如果证 照齐全最快 1.5 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好 一张营业执照。”行政审批服务局商事 登记科科长庞海强说。 曾经,“审批难”“难审批”“门难 进” “办事难”将一批怀揣梦想,想通过 创业来圆梦的人们拒之门外。如今, “放管服”改革的有序推进激发着市场 活力,市场形态也更加多元。 西宁小伙杨东昱是一个自由音乐 人,想着将自己写的歌做成小样,却发 现青海市场并没有专业的录音机构, 于是开设一个自己的录音棚成了他的 心愿,但是注册公司过于复杂,税收问 题过于繁琐,一度让计划“流产”。自 我省“放管服”改革开始以来,一切都 变得简单。2019 8 月他正式成立了 青海胤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截至目 前,每月都会有 20 首左右的音乐录制 工作,而顾客大多都是主动上门的音 乐爱好者。 “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完成了梦 想,更帮助了其他有音乐梦想的人。” 杨东昱说。 经国家税务总局审定, 2019 1- 11 月青海全省共新增减税费 61.5 亿 元,其中减税 47.5 亿元。深化增税改 革新增减税 23.1 亿元,减税面达到 95.6%,所有行业均受益。 同时, 2019 年小微企业普惠性减 税政策落地,新增减税 5.4 亿元 ,近九 成纳税人享受到政策礼包。 省政协委员、青海省税务局副局 长高世俊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 到‘放管服 ’改革 ,为此 ,我省税务部门 将继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纵深 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激发市场活力 的同时让更多群众受益。” 消费新业态 推动市场扩容再升级 2019 9 月,虽已经入秋但位于 西宁市城北区最负盛名的景岳公寓夜 市依旧人潮涌动。从晚 6 时起一直到 午夜时分,这里都是热闹非凡。 烤得酥软焦黄的羊肉串、煎得酥 脆的狗浇尿油饼、酿得甘甜可口的酸 奶、炸得焦黄爽口的土豆片、炒得麻辣 入口的海鲜……50 余家各类小吃摊前 都挤满了人,摊主们的吆喝声和食客 们的欢声笑语让夜市比白昼还热闹。 江苏游客王先生一边吃着烤羊肉 一边说: “这几年,去过好多地方,唯独 对青海的烤羊肉情有独钟。青海烤羊 肉风味纯正,在烤制过程中,羊肉的香 味扑鼻而来,咬下去的时候酥软可口, 肥而不腻,简直是美味!” 西宁市区除了景岳公寓夜市,还 有饮马街、新千广场、兴海路等夜市,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都好不热闹。 省人大代表、尕寺巷社区主任冯桂 萍在小组讨论中就全省消费形态发表 感想: “我所工作的尕寺巷社区旁的兴 海路就是著名的小吃街,一到旅游旺季 这里人头攒动,在晚上 10 时左右都能看 到马一刀美食城门前排着长队。” 夜市的存在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夜 间消费诉求,也促进了当地休闲消费 的改造升级,活跃区域商业氛围,带动 一系列相关产业。 据西宁市城北区小桥街道办事处 工作人员介绍: “景岳公寓夜市共解决 700 人的就业,每晚营业额也在 20- 25 万元之间。” 青海省政协委员、西宁富荣华餐 饮有限公司负责人阿兰对西宁的消费 环境颇有感触:“近年来,随着西宁城 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政府对各区 域化商圈的打造,越来越多的消费新 业态充斥着西宁消费市场。虽然这对 一些老牌商户造成了冲击,但是也倒 逼市场寻求创新,逐步满足消费者的 新需求,为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 出积极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地对“促 进消费扩容升级”提出要求:加快实体 零售创新转型和重点农贸市场升级改 造,全面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 动。点亮夜间经济,做活假日经济,发 展会展经济,打造高品位步行街。 对此,阿兰认为, 2020 年随着北 上广新业态的入驻,西宁消费市场将 更加多元,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消 费市场有退出也有加入,而自己将强 化企业内功,研究市场,迎合消费者,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2020 年已 经开启,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 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全力保持 全省经济稳定增长。 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平凡中凸显坚守的精神。 本报记者 程宦宁 摄 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光纤生产线。 青海鲁丰鑫恒铝材有限公司铝板带生产线。 本报记者 芈峤 摄 本报记者 程宦宁 临近春节,城市里节日的温度已 开始酝酿攀升。而谢兵兵,依然还在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 市东山根村的地方,忘我地忙碌着。 已经成为海西锐杰汽车服务有 限公司总经理的谢兵兵, 2007 年随 着自家哥嫂从甘肃来到德令哈市开 始创业,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汽修这 个行业。经过十年的历练, 2017 谢兵兵攒够了本钱,才有了现在的这 家公司。 这个规模不大的汽修公司,是从 最初的敲敲打打起步。谢兵兵回忆 道:“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只能给老 师傅打打杂,连上手的机会都没有, 长年累月下来才有了现在的手艺。” 老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 瓷器活”。10 年的锤炼让谢兵兵的 手艺已然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背后 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汗水,还有许 多常人不能接受的脏和苦。和那些 西装革履的经理不太一样,谢兵兵穿 的最多的就是工作服,衣服和手上常 常都沾满了黑色的机油。 伴随着城市向现代化迈进,海西 锐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也在与时俱 进,打牢基础,夯实根基,渐渐在这座 城市站稳脚跟。 从公司 2017 年维修第一辆汽车 开始,到现在经营面积 450 平方米, 每天门口排长队,谢兵兵只用了短短 两三年的时间。谢兵兵说,我们干的 就是技术活,修得好、价格公道消费 者就认可你。他每年都会出去学习, 2019 年去成都提升专业技术,引进 了德系汽车专解系统,公司业务也从 汽车养护拓展到了汽车大修、中长期 保养等。 新年开启,谢兵兵说: “我不求公 司发展的步伐有多快,而是希望迈出 的每一步都要踏稳踩实,新一年我会 继续扩大公司规模,增加钣金和喷漆 等服务,让客户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提升公司质量,跟上群众的需求。” 踏着 踏着 匀速 匀速节拍前行 节拍前行 别人忍受不了的脏和苦,在谢兵兵眼中已是“家常便饭”。 本报记者 程宦宁 摄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Dec-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1/01/19  · 现青海市场并没有专业的录音机构,于是开设一个自己的录音棚成了他的 心愿,但是注册公司过于复杂,税收问

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组版编辑 绽 娟 美术编辑 帕姆卓玛 李树婷

本报记者 程宦宁

作为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

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沈玉光主要从

事聚光集热操作工作。从 2017 年招

进 企 业 ,沈 玉 光 已 经 工 作 了 3 个 年

头。他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

与企业一起成长,与企业的感情也随

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

每当别人问起“你在哪工作?”沈

玉光都会有一种溢于言表的自豪感:

“往西出了德令哈市往高空看,最显

眼的地方就是我的单位。”沈玉光此

言不虚,耸立高空几百米的太阳能发

电设备,吸纳着太阳的光热,将自然

资源不断地转化成为清洁能源。除

了两个高入云天的发电设施,方圆十

余公里比肩接踵的定日镜,形成了庞

大的阵容,为德令哈市打造“光热之

都”和清洁能源高地提供了强大的支

持。

沈玉光的岗位就在这一望无际

定日镜汇成的蓝色“海洋”的东部边

缘,一幢三层建筑里面传出隆隆机

声,这里是能源转换的关键环节。工

作看似“清闲”,但需要寸步不离地坚

守在岗位上,甚至要耐得住一般人挺

不住的孤独和寂寞,这是一种坚守的

责任心。26 岁,正是年少轻狂、活泼

好动的年龄,这份坚守就更显现出不

易和可贵。难得的放松就是同事短

暂顶替的时间,沈玉光都会站在监控

室外的平台上,向远方眺望……

德令哈市连续几年召开光热大

会,前后有不少新能源产业方面的同

行到这里参观,评价沈玉光所在的企

业已处于这一领域的高端、前沿。沈

玉光除了内心的欣喜,更对企业的明

天充满信心。面对 2020 年,沈玉光

想说的是:“伴随我省清洁能源示范

省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新能源产业如

日出之阳,正充满朝气和希望。我和

企业都正青春,让梦想引领我们一路

稳进前行。”

我和企业一起成长我和企业一起成长

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优化供给结构的同时,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巩固“去降补”成果,改造提升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支持重点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强配套,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

加快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和重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点亮夜间经济,做活假日经济。推进城市停车场和充电桩建

设,多措并举释放成品油、汽车等消费潜力。加快家政服务、体育健身、快餐配送、体验式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电商直播等商业新模式。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冬春旅游、冰雪旅游,串联旅游景点,延展精品旅游线路,确保旅游总收入保持20%左右的增速。

持续实施重点项目提速攻坚行动,开工建设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共和机场等重大工程,全力推进玉树机场改扩建、拉西瓦扩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等重点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青海正在用自己的经济发展路径诠释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如果用一个颜色定义青海经济发展,那必定就是“绿色”。

青海农牧业发展是“绿色”的。地处世界屋脊,被公认为全球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地位特殊、生态重要,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区占

全省总面积的 96%,天然草地面积0.36 亿公顷,为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手握优势并以此为基,青海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启动牦牛藏羊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残膜回收力度,不断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绿色发展理念已附着在农牧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纯天然、无污染”逐渐与青海农副产品划上了等号,并且叫响全国。

青海工业发展是“绿色”的。继2017 年“绿电 7 日”,2018 年“绿电 9日”后,2019 年“绿电 15 日”继续创新实践。在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的

同时,“绿电”标志着青海省工业产品将成为真正意义的“绿能产品”。近年来,以绿色能源为引领,青海工业也逐渐铺陈出“绿色”的主基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绿色产业异军突起。此外,全省企业节能技术的创新、改造,清洁化生产技术的开发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傻大粗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绿色高效”才是今天青海工业的代名词。

青海的旅游发展是“绿色”的。2019年青海旅游人次突破5000万大关。是什么叫响了青海旅游?是什么吸引众游客前来?是有如蓝宝石

般的青海湖、如镜面般的茶卡盐湖还是如仙境般的三江之源……是,但也并不全是,这里的自然景观独一无二,但是生态保护的理念已浸润江源百姓的心中,生态向好更是引来四方宾朋。正如在两会采访中我省旅游企业家喇海清所说,在青海发展旅游不需要多少人为设施的插入,将自然保护好,呈现最原生态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景致。

今天的青海经济,从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绿色”已贯穿始终。事实证明,“绿色”是青海的底色,是最靓最具价值的颜色。2020 年,我省将让这“绿色”更耀眼。

芈 峤

““绿色绿色””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

本报记者 芈 峤

刚刚过去的 2019 年,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青海解放 70 周

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这一

年,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但我省坚

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使得经济

运行保持在了合理区间。

展望 2020 年,经济仍存在下行压

力,存在一定风险因素,但也存在较大

的发展机遇。

是考验更是责任,在省委省政府

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全省人民有信心交出经济运行的满意

答卷,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目标继续迈进。

工业发展转型升级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2019 年 记 者 在 青 海 中 利 光 纤 技

术有限公司采访中见到了这样一个场

景:一根 20 多厘米粗的光纤预制棒被

拉成直径 125 微米细如毫发的光纤细

丝。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根光纤细丝

能承载 1 亿人同时通话,这根光纤细

丝为“5G”网络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持,

这根光纤细丝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提

供不可或缺的保障。

由于光纤拉丝所需的光纤预制棒

生产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截至目前

全国光纤预制棒的生产企业也不到

10 家,而中利光纤不仅有能力生产光

纤预制棒和光纤,并且光纤产品性能

得到了三大通信运营商的高度认可,

广泛应用于国内光纤通信网络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通讯,从人

们 的 日 常 生 活 到 商 务 往 来 ,到 3G、

4G、5G 的运用,再到村村通工程,大

数据运行,海量数据的运输以及发展

数字经济都离不开光纤。而政府工作

报告中将全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提到了

较 高 位 置 ,这 是 企 业 发 展 的 又 一 机

遇。”省人大代表、青海中利光纤技术

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康对企业的未来充

满期待。

中利光纤只是青海工业发展的一

个缩影。在青海,青海黄河上游水电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是国

内唯一一家生产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的

企业;青海聚能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在

拥有 12 项专利的同时,其钛金属电子

束冷床熔炼炉成套设备国产化技术,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更是打破了国外

对此项技术的垄断;而青海泰丰先行

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打破青海锂电池

行业发展的瓶颈,填补青海唯一没有

实现产业化的锂电池材料——锂电池

隔膜的研制与生产空白……

在近年的发展中,“绿色”“高端”

逐渐成为了青海工业经济的代名词,

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继续起到重要的支

撑作用。

说起 2020 年的发展规划,青海省

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洪涛说:“我省工

业经济将继续坚持‘绿色’主色调,以

‘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以现有产业

为基础,以转型升级和延伸产业链为

手段,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数字信

息、金融服务等为助推器,加快构建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市场活力不断迸发

2019 年 12 月 5 日,青海弘远实业

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先生拿着准备好

的各类证件来到西宁市市民中心的行

政审批服务局商事登记科的电脑自助

服务区办理“开设企业”事项。按照电

脑提示,几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操作。

“原来办一张营业执照需要 20 个

工作日,而且还需要跑多个部门,现在

通过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一照、一

章、一户、一票’的链条式审批,如果证

照齐全最快 1.5 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好

一张营业执照。”行政审批服务局商事

登记科科长庞海强说。

曾经,“审批难”“难审批”“门难

进”“办事难”将一批怀揣梦想,想通过

创业来圆梦的人们拒之门外。如今,

“放管服”改革的有序推进激发着市场

活力,市场形态也更加多元。

西宁小伙杨东昱是一个自由音乐

人,想着将自己写的歌做成小样,却发

现青海市场并没有专业的录音机构,

于是开设一个自己的录音棚成了他的

心愿,但是注册公司过于复杂,税收问

题过于繁琐,一度让计划“流产”。自

我省“放管服”改革开始以来,一切都

变得简单。2019 年 8 月他正式成立了

青海胤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截至目

前,每月都会有 20 首左右的音乐录制

工作,而顾客大多都是主动上门的音

乐爱好者。

“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完成了梦

想,更帮助了其他有音乐梦想的人。”

杨东昱说。

经国家税务总局审定,2019 年 1-11 月青海全省共新增减税费 61.5 亿

元,其中减税 47.5 亿元。深化增税改

革 新 增 减 税 23.1 亿 元 ,减 税 面 达 到

95.6%,所有行业均受益。

同时,2019 年小微企业普惠性减

税政策落地,新增减税 5.4 亿元,近九

成纳税人享受到政策礼包。

省政协委员、青海省税务局副局

长高世俊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

到‘放管服’改革,为此,我省税务部门

将继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纵深

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激发市场活力

的同时让更多群众受益。”

消费新业态推动市场扩容再升级2019 年 9 月,虽已经入秋但位于

西宁市城北区最负盛名的景岳公寓夜

市依旧人潮涌动。从晚 6 时起一直到

午夜时分,这里都是热闹非凡。

烤得酥软焦黄的羊肉串、煎得酥

脆的狗浇尿油饼、酿得甘甜可口的酸

奶、炸得焦黄爽口的土豆片、炒得麻辣

入口的海鲜……50余家各类小吃摊前

都挤满了人,摊主们的吆喝声和食客

们的欢声笑语让夜市比白昼还热闹。

江苏游客王先生一边吃着烤羊肉

一边说:“这几年,去过好多地方,唯独

对青海的烤羊肉情有独钟。青海烤羊

肉风味纯正,在烤制过程中,羊肉的香

味扑鼻而来,咬下去的时候酥软可口,

肥而不腻,简直是美味!”

西宁市区除了景岳公寓夜市,还

有饮马街、新千广场、兴海路等夜市,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都好不热闹。

省人大代表、尕寺巷社区主任冯桂

萍在小组讨论中就全省消费形态发表

感想:“我所工作的尕寺巷社区旁的兴

海路就是著名的小吃街,一到旅游旺季

这里人头攒动,在晚上10时左右都能看

到马一刀美食城门前排着长队。”

夜市的存在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夜

间消费诉求,也促进了当地休闲消费

的改造升级,活跃区域商业氛围,带动

一系列相关产业。

据西宁市城北区小桥街道办事处

工作人员介绍:“景岳公寓夜市共解决

了 700人的就业,每晚营业额也在 20-25万元之间。”

青海省政协委员、西宁富荣华餐

饮有限公司负责人阿兰对西宁的消费

环境颇有感触:“近年来,随着西宁城

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政府对各区

域化商圈的打造,越来越多的消费新

业态充斥着西宁消费市场。虽然这对

一些老牌商户造成了冲击,但是也倒

逼市场寻求创新,逐步满足消费者的

新需求,为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

出积极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地对“促

进消费扩容升级”提出要求:加快实体

零售创新转型和重点农贸市场升级改

造 ,全 面 推 进 城 乡 高 效 配 送 专 项 行

动。点亮夜间经济,做活假日经济,发

展会展经济,打造高品位步行街。

对此,阿兰认为,2020 年随着北

上广新业态的入驻,西宁消费市场将

更加多元,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消

费市场有退出也有加入,而自己将强

化企业内功,研究市场,迎合消费者,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2020 年已

经开启,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

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全力保持

全省经济稳定增长。

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平凡中凸显坚守的精神。 本报记者 程宦宁 摄

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光纤生产线。 青海鲁丰鑫恒铝材有限公司铝板带生产线。 本报记者 芈峤 摄

本报记者 程宦宁

临近春节,城市里节日的温度已

开始酝酿攀升。而谢兵兵,依然还在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

市东山根村的地方,忘我地忙碌着。

已经成为海西锐杰汽车服务有

限公司总经理的谢兵兵,2007 年随

着自家哥嫂从甘肃来到德令哈市开

始创业,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汽修这

个行业。经过十年的历练,2017 年

谢兵兵攒够了本钱,才有了现在的这

家公司。

这个规模不大的汽修公司,是从

最初的敲敲打打起步。谢兵兵回忆

道:“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只能给老

师傅打打杂,连上手的机会都没有,

长年累月下来才有了现在的手艺。”

老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

瓷器活”。10 年的锤炼让谢兵兵的

手艺已然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背后

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汗水,还有许

多常人不能接受的脏和苦。和那些

西装革履的经理不太一样,谢兵兵穿

的最多的就是工作服,衣服和手上常

常都沾满了黑色的机油。

伴随着城市向现代化迈进,海西

锐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也在与时俱

进,打牢基础,夯实根基,渐渐在这座

城市站稳脚跟。

从公司 2017 年维修第一辆汽车

开始,到现在经营面积 450 平方米,

每天门口排长队,谢兵兵只用了短短

两三年的时间。谢兵兵说,我们干的

就是技术活,修得好、价格公道消费

者就认可你。他每年都会出去学习,

2019 年去成都提升专业技术,引进

了德系汽车专解系统,公司业务也从

汽车养护拓展到了汽车大修、中长期

保养等。

新年开启,谢兵兵说:“我不求公

司发展的步伐有多快,而是希望迈出

的每一步都要踏稳踩实,新一年我会

继续扩大公司规模,增加钣金和喷漆

等服务,让客户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提升公司质量,跟上群众的需求。”

踏着踏着““匀速匀速””节拍前行节拍前行

别人忍受不了的脏和苦,在谢兵兵眼中已是“家常便饭”。本报记者 程宦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