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竹枝图卷》话清宫收藏 -...

1
271 QQ519578365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品鉴 2019 11 8 日 星期五 JIANGXI DAILY WENHUA GANPO 主编 钟兴旺 美编 杨数 12 原创作品选登 (六) 11 3 日,“艺道留痕—范立礼中国画作品展” 在南昌美术馆开展,共展出中国美协会员范立礼中国 画作品 130 余幅。 此次画展分两大部分:一为作者近年在国外写生作 品。作者尝试用中国画的形式和中国人的思维来探索、 观察世界。作品中既有中国的笔墨语言,同时又吸收其 他画种如油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等形式,用当代人的审 美画出异国城市的山水,表现出中国画的时代感。二为 作者在国内创作的作品。他的山水画题材比较广泛,有 江西风景名胜庐山、井冈山、三清山,有江南园林、家乡、 田园等。在笔墨语言、表现手法上,范立礼进行了多方面 尝试探索,有的以笔线勾皴为主,有的笔线与墨韵并重, 有泼墨色,更有大青绿设色。范立礼的画有风格、有面 貌、有情趣,画面呈现诗意与理想,给人一种宁静的享 受。画展将持续到11 20 日。 (记者 张衍 /图) 雨花英烈主题作品 在昌展出 10 22 日至 26 日,“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 题红色文艺作品展 · 南昌巡展”在南昌美术馆举行。本 次展览由南京市文联、南昌市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展 出雨花英烈主题文艺作品 100 余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本次展览旨在以艺 术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参展作品包括 雨花英烈主题文学作品、美术插图、剪纸作品、书法作 品。这些作品内涵丰富深刻,风格多姿多彩,艺术语言 形象生动,艺术感染力强,展示了革命英烈丰富的心灵 世界,蕴含了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传递了向上向善正 能量,让信仰的光芒鼓舞人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努 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记者 黄锦军 陈师曾王梦白作品 联袂亮相 11 8 日,“并相辉映—陈师曾、王梦白绘画展” 在南昌市乐亭轩开展,共展出江西乡贤陈师曾、王梦白 作品真迹近 30 件。 陈师曾( 18761923 ),原名衡恪,字师曾,江西义 (今江西省修水县) 人,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王 梦白( 18881934 ),名云,字梦白,祖籍江西丰城,现代 著名画家。 (涂昌浩) 范立礼国画展在昌举行 美丽、自然的雨花石, 呈现出的画面是独一无二 的。它能使人在美的享受 中领略自然的艺术真谛, 得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雨花石很多,但珍品 不多。好的雨花石,画面 中有全景图案与局部图 案,有的画面全景图案虽 然大,但大而空,缺少生 动的细节表达,看不出画 外之意,不能引人入胜; 有的石头画面图案虽然 小,但却能反映出景外有 景、画外有画的意境,有 小中见大、画外有音之 效,这样的石头才被人们 称之为珍品。 这里介绍一枚“高峡 出平湖”的美石 (如图) ,石 4 厘米,宽 2.8 厘米。石 头虽小,但有内涵,就像一 位丹青高手画就的一幅 “高秋图”,把水的灵动、山 的厚重融入到石中。如果 一幅山水画,没有水的灵 动,大山会显得呆板;如果 缺少山的沉稳,流水也会 变得单调。只有山水融 合,方显和谐之美。此石 画面错落有致,意蕴深远, 山势挺拔,湖水荡漾,气韵 闲逸,色彩搭配协调,景物 巧妙配合,在绚丽、温馨与 宁静的氛围中表现出一个 鲜明的主题,颇有小中见 大之意境。那山,那树,那 金色的落日余辉,特别是 那湖水,道道涟漪就像五 线谱上下跳动,在深情地 弹奏一组华丽的乐章,又 似在和落日的余辉同奏、 同欢。那石中的色彩与生 动的细节再现了“高峡出 平湖”的美丽画面,使人不 由地咏起“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 湖……”的诗句。 高峡出平湖 柏贵宝 艺术动态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 60 周年之际,故宫 58 书画藏品出宫来昌展览。这般数量规模的故宫珍品 来江西展览,在笔者印象中属于前所未有。此批书画 珍品 10 月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展出期间,观者众多,可 见当今喜爱古代字画的人不少。令人瞩目的此次展 览中,不少字画珍品的欣赏及幕后信息,还是值得一 番细细说道的,本文先从倪瓒《竹枝图卷》说起。 应酬之作成乾隆宫中珍藏 故宫此批藏品中,大多数属于一级、二级文物。 走进展厅,人们看到的第一件展品为倪瓒的《竹枝图 卷》(如图)。此件作品,当属一级文物。倪瓒,元代顶 级画家,是史称“元四家”之一。“元四家”除倪瓒外,其 他三人分别为黄公望、王蒙、吴镇。明代董其昌尤为 推崇倪瓒。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元季四大家,独 倪云林品格尤超。”此件墨竹珍品中,画翠竹一株,以 倒“介”字轻松写去,简洁而有趣味,在近乎写字般行 笔状态下,表现了竹叶自然的偃仰姿态。 有意思的是,我们从画家本人在画上的款识来 推想,这件墨竹多半是一件应酬之作。其款为:“老懒 无悰,笔老手倦,画止乎此,倘不合意,千万勿罪。懒 瓒。”大意是说,我人老笔钝,没啥心情,画就画到这个 份上了,你如果不满意,也千万别怪罪了。看来,写意 画从古到今作为画家应酬之作的一个选择,不妨从这 件作品里略窥一些端倪。可相参考的是台湾鉴定大 家傅申的部分论述。据傅申考证,倪瓒传世画迹中, 从题材上可分为三类:山水、窠木竹石、墨竹。傅申认 为,这三类虽然繁简有别,但从绘制上看“当然以墨竹 的绘制时间最短最快”,因此推测倪瓒一生绘画创作 的比例,“可能以墨竹为最多”。 当然,尽管是写意画,尽管从今天来看,此件墨竹 作品的技法没啥稀奇,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便颇有 意义。从画史角度看,如果说倪瓒比“元四家”其余三 家有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倪瓒不仅绘画水准高(山水 技法留下了他独创的“折带皴”),而且他的画论还成 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人名言”,有着极强的典型性、 导向性和流传度。他说画画是写“胸中逸气”,还说画 画就是要“逸笔草草”,为无数后来者拥护和响应。从 他的墨竹图创作上来看,他是言行一致的。其墨竹作 品在某种意义上消减了绘画性、强调了书写性,成为 后来者创作写意墨竹的一种范式。倪瓒人品绝高,且 有重度精神洁癖,辞官不做的他自言“只傍清水不染 尘”。因而,倪瓒也被后人视为高迈超逸、顶级的文人 画家,甚至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 一级文物背后往往有故事。许多人可能不知道 的是,此卷《竹枝图卷》其实已是残卷。原本在《石渠 宝笈续编》著录中,它被定名为“倪瓒诗画合璧”,说明 该卷还包含倪瓒的诗文部分。该卷入清宫前经明代 大藏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顶级藏家项元汴收藏,后 来又经清代大藏家梁清标收藏。民国时局动荡,画幅 以外的其他部分均被人割去,只留画心被携往海外, 后经现代大藏家王南屏收藏。1992 年,该卷经由国家 文物局收购、调拨,得以重回故宫。 笔者曾注意到, 2015 年故宫博物院庆祝建院九十 周年系列展览之“石渠宝笈特展”上,此卷曾亮过相。 不过,一级文物应不会动辄现身,很可能此次八大山 人纪念馆展出是该卷近年的第二次亮相于公众。 “八玺全”背后有讲究 此件《竹枝图卷》珍品,从今人观其写意画技巧角 度,是一欣赏方向,另一欣赏方向则应该是它的收藏 印。这大大小小、方圆各异、错落有致的鲜红钤印,不 仅赏心悦目,背后还有许多讲究。 这是一件载入《石渠宝笈》的藏品。《石渠宝笈》 是什么?它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 初编成书于乾隆九年( 1745 年),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 历代书画藏品。《石渠宝笈》经过初编、续编和三编,收 录藏品计有万件之多。其中著录的清廷内府所藏历 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每类又分为上下 两等,真而精的为上等,记述详细;不佳或存有问题的 为次等,记述甚简;再据其收藏之处,如乾清宫、养心 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各自成编。说得通俗 点,《石渠宝笈》就像古代字画里最高级别的“武林秘 笈”,按图索骥,全是中国历代名家所作的一流书画。 如果古代珍贵字画看得较多,那么自然会对一些 出现频率很高的鲜红印章有很深印象,比如“乾隆御 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这里就有两个 很重要的鉴藏概念,叫“乾隆五玺”及“乾隆八玺”。“乾 隆五玺”是指乾隆皇帝钤盖在清内府藏品上皇帝收藏 印,按通常的说法,这五玺的印文分别是:“乾隆御览 之宝”“秘殿珠林(或“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 “乾隆鉴赏”“宜子孙”。钤有“乾隆五玺”的清内府书 画藏品,当时经专人鉴定,尤其在乾隆朝,数次组织书 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逐一进行鉴定和品评,多为真 迹精品。 “乾隆八玺”是指什么?就是在“乾隆五玺”的基 础上,再加上后面《石渠宝笈》进行续编时加盖的印 章,一般是:“秘殿新编”“珠林重定”或“石渠定鉴”“宝 笈重编”这两个组合之一(因清宫宗教题材书画和其 他类书画不同而截然分开,这两套印章绝对不可以交 叉用错,“秘殿新编”印下,一定套用“珠林重定”印; “石渠定鉴”印下,则一定是“宝笈重编”印),再加上一 方“殿座印”,俗称“八玺全”。什么是清宫“殿座印”? “殿座印”主要是指几处大量存放清宫书画的固定宫 殿,如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宁寿宫等处,因此“殿 座印”并非一枚,而是刻有多方。收藏清宫书画的“殿 座印”有“乾清宫鉴藏宝”“养心殿鉴藏宝”“重华宫鉴 藏宝”“御书房鉴藏宝”“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静寄 山庄”“学诗堂”“避暑山庄”等。“八玺全”是极其珍贵 的一个表征。从清宫传世藏品来看,其上加盖“乾隆 五玺”的书画较多,但这些藏品并非都被纳入《秘殿珠 林》或《石渠宝笈》清册内,有许多的作品虽然钤有“乾 隆五玺”,实际上却并未被宫廷典籍所著录。当然,清 宫鉴藏印并非仅仅这“乾隆八玺”,而是各类印章会大 量组合使用,在乾隆、嘉庆和宣统朝,其最常见的形式 除了“乾隆五玺”“乾隆七玺”“乾隆八玺”之外,还有 “嘉庆五玺” “嘉庆七玺” “宣统印玺”等。 倪瓒此《竹枝图卷》按故宫注释标明是“八玺 全”。笔者仔细分辨,这八方印分别是:“乾隆御览之 宝”“三希堂精鉴玺”“乾隆鉴赏”“宜子孙”“石渠宝笈” “石渠定鉴” “宝笈重编” “乐寿堂鉴藏宝”。 被《石渠宝笈》著录大多拍出天价 《石渠宝笈》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 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 盛时期的作品。因此,但凡被《石渠宝笈》著录的字画 都是极其珍贵的。2015 年,故宫博物院迎来九十周年 院庆。在这样具有历史节点的重要时刻,故宫举行了 《石渠宝笈》特展,展出珍贵字画 283 件,轰动一时。 《石渠宝笈》所录作品存世的状况如何?大多著 录的作品流传至今,并分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 故宫博物院,少量流入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同时,由 于战乱等原因,仍有部分散于私人手中,并相继在拍 场中亮相。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末以来,有 200 幅《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在拍卖市场亮相并成交。 2017 年春佳士得纽约艺术周藤田专场,算是再 现《石渠宝笈》著录拍品辉煌的一次专场拍卖。《石渠 宝笈》著录南宋陈容《六龙图》,在长达 16 分钟的激烈 争夺后以 4896.75 美元(约合 3.38 亿元人民币)成交; 赵令穰的《群鹅图》拍到了 2712.75 万美元(折合人民 1.9 亿元);李公麟的《便桥会盟图》以 1760.75 万美 元成交(折合人民币 1.2 亿元);王冕的《雪梅图》以 864.75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5967 万元)成交;赵孟頫的 《洗马图》以 450.35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3107 万元)拍 卖成交。今年匡时春拍也出现了一件《石渠宝笈》著 录的拍品—宋人《芦雁图》手卷。此吸引眼球的拍 品以 700 万元起拍, 2050 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 2357.5 万元成交,位列全场第一。仅以 2 千多万元并 不高的价格成交,原因是今年春拍行情不佳,为 8 年来 最低迷状态,此手卷拍前估价为 8 千万至 1 亿元之间。 艺术漫谈 由《竹枝图卷》话清宫收藏 陈米欧 全省报纸副刊优秀专栏 国画《万里长江一楼收》张金梅国画《英雄花》 冯 霄国画《醉美金秋颂中华》平德威《竹枝图卷》 倪 瓒《远眺日内瓦湖》 范立礼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由《竹枝图卷》话清宫收藏 - epaper.jxwmw.cnepaper.jxwmw.cn/resfile/2019-11-08/12/12.pdf · 出平湖”的美石(如图),石 长4厘米,宽2.8厘米。石 头虽小,但有内涵,就像一

第 271 期QQ:519578365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品 鉴 2019年11月8日星期五JIANGXI DAILYWENHUA GANPO■ 主编 钟兴旺 美编 杨 数12

原创作品选登(六)

11月 3日,“艺道留痕——范立礼中国画作品展”在南昌美术馆开展,共展出中国美协会员范立礼中国画作品130余幅。

此次画展分两大部分:一为作者近年在国外写生作品。作者尝试用中国画的形式和中国人的思维来探索、观察世界。作品中既有中国的笔墨语言,同时又吸收其他画种如油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等形式,用当代人的审美画出异国城市的山水,表现出中国画的时代感。二为作者在国内创作的作品。他的山水画题材比较广泛,有江西风景名胜庐山、井冈山、三清山,有江南园林、家乡、田园等。在笔墨语言、表现手法上,范立礼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探索,有的以笔线勾皴为主,有的笔线与墨韵并重,有泼墨色,更有大青绿设色。范立礼的画有风格、有面貌、有情趣,画面呈现诗意与理想,给人一种宁静的享受。画展将持续到11月20日。 (记者 张 衍 文/图)

雨花英烈主题作品在昌展出

10月 22日至 26日,“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红色文艺作品展·南昌巡展”在南昌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南京市文联、南昌市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展出雨花英烈主题文艺作品100余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本次展览旨在以艺术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参展作品包括雨花英烈主题文学作品、美术插图、剪纸作品、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内涵丰富深刻,风格多姿多彩,艺术语言形象生动,艺术感染力强,展示了革命英烈丰富的心灵世界,蕴含了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传递了向上向善正能量,让信仰的光芒鼓舞人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记者 黄锦军)

陈师曾王梦白作品联袂亮相

11月8日,“并相辉映——陈师曾、王梦白绘画展”在南昌市乐亭轩开展,共展出江西乡贤陈师曾、王梦白作品真迹近30件。

陈师曾(1876—1923),原名衡恪,字师曾,江西义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王梦白(1888~1934),名云,字梦白,祖籍江西丰城,现代著名画家。 (涂昌浩)

范立礼国画展在昌举行

美丽、自然的雨花石,呈现出的画面是独一无二的。它能使人在美的享受中领略自然的艺术真谛,得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雨花石很多,但珍品不多。好的雨花石,画面中有全景图案与局部图案,有的画面全景图案虽然大,但大而空,缺少生动的细节表达,看不出画外之意,不能引人入胜;有的石头画面图案虽然小,但却能反映出景外有景、画外有画的意境,有小中见大、画外有音之效,这样的石头才被人们称之为珍品。

这里介绍一枚“高峡出平湖”的美石(如图),石长 4厘米,宽 2.8厘米。石头虽小,但有内涵,就像一位丹青高手画就的一幅

“高秋图”,把水的灵动、山

的厚重融入到石中。如果一幅山水画,没有水的灵动,大山会显得呆板;如果缺少山的沉稳,流水也会变得单调。只有山水融合,方显和谐之美。此石画面错落有致,意蕴深远,山势挺拔,湖水荡漾,气韵闲逸,色彩搭配协调,景物巧妙配合,在绚丽、温馨与宁静的氛围中表现出一个鲜明的主题,颇有小中见大之意境。那山,那树,那金色的落日余辉,特别是那湖水,道道涟漪就像五线谱上下跳动,在深情地弹奏一组华丽的乐章,又似在和落日的余辉同奏、同欢。那石中的色彩与生动的细节再现了“高峡出平湖”的美丽画面,使人不由地咏起“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

高峡出平湖□ 柏贵宝

艺术动态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 60周年之际,故宫 58件书画藏品出宫来昌展览。这般数量规模的故宫珍品来江西展览,在笔者印象中属于前所未有。此批书画珍品 10月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展出期间,观者众多,可见当今喜爱古代字画的人不少。令人瞩目的此次展览中,不少字画珍品的欣赏及幕后信息,还是值得一番细细说道的,本文先从倪瓒《竹枝图卷》说起。

应酬之作成乾隆宫中珍藏

故宫此批藏品中,大多数属于一级、二级文物。走进展厅,人们看到的第一件展品为倪瓒的《竹枝图卷》(如图)。此件作品,当属一级文物。倪瓒,元代顶级画家,是史称“元四家”之一。“元四家”除倪瓒外,其他三人分别为黄公望、王蒙、吴镇。明代董其昌尤为推崇倪瓒。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元季四大家,独倪云林品格尤超。”此件墨竹珍品中,画翠竹一株,以倒“介”字轻松写去,简洁而有趣味,在近乎写字般行笔状态下,表现了竹叶自然的偃仰姿态。

有意思的是,我们从画家本人在画上的款识来推想,这件墨竹多半是一件应酬之作。其款为:“老懒无悰,笔老手倦,画止乎此,倘不合意,千万勿罪。懒瓒。”大意是说,我人老笔钝,没啥心情,画就画到这个份上了,你如果不满意,也千万别怪罪了。看来,写意画从古到今作为画家应酬之作的一个选择,不妨从这件作品里略窥一些端倪。可相参考的是台湾鉴定大家傅申的部分论述。据傅申考证,倪瓒传世画迹中,从题材上可分为三类:山水、窠木竹石、墨竹。傅申认为,这三类虽然繁简有别,但从绘制上看“当然以墨竹的绘制时间最短最快”,因此推测倪瓒一生绘画创作的比例,“可能以墨竹为最多”。

当然,尽管是写意画,尽管从今天来看,此件墨竹作品的技法没啥稀奇,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便颇有意义。从画史角度看,如果说倪瓒比“元四家”其余三家有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倪瓒不仅绘画水准高(山水技法留下了他独创的“折带皴”),而且他的画论还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人名言”,有着极强的典型性、导向性和流传度。他说画画是写“胸中逸气”,还说画画就是要“逸笔草草”,为无数后来者拥护和响应。从他的墨竹图创作上来看,他是言行一致的。其墨竹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消减了绘画性、强调了书写性,成为后来者创作写意墨竹的一种范式。倪瓒人品绝高,且有重度精神洁癖,辞官不做的他自言“只傍清水不染尘”。因而,倪瓒也被后人视为高迈超逸、顶级的文人画家,甚至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

一级文物背后往往有故事。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此卷《竹枝图卷》其实已是残卷。原本在《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中,它被定名为“倪瓒诗画合璧”,说明该卷还包含倪瓒的诗文部分。该卷入清宫前经明代大藏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顶级藏家项元汴收藏,后来又经清代大藏家梁清标收藏。民国时局动荡,画幅以外的其他部分均被人割去,只留画心被携往海外,后经现代大藏家王南屏收藏。1992年,该卷经由国家文物局收购、调拨,得以重回故宫。

笔者曾注意到,2015年故宫博物院庆祝建院九十周年系列展览之“石渠宝笈特展”上,此卷曾亮过相。不过,一级文物应不会动辄现身,很可能此次八大山人纪念馆展出是该卷近年的第二次亮相于公众。

“八玺全”背后有讲究

此件《竹枝图卷》珍品,从今人观其写意画技巧角度,是一欣赏方向,另一欣赏方向则应该是它的收藏

印。这大大小小、方圆各异、错落有致的鲜红钤印,不仅赏心悦目,背后还有许多讲究。

这是一件载入《石渠宝笈》的藏品。《石渠宝笈》是什么?它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九年(1745年),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石渠宝笈》经过初编、续编和三编,收录藏品计有万件之多。其中著录的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每类又分为上下两等,真而精的为上等,记述详细;不佳或存有问题的为次等,记述甚简;再据其收藏之处,如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各自成编。说得通俗点,《石渠宝笈》就像古代字画里最高级别的“武林秘笈”,按图索骥,全是中国历代名家所作的一流书画。

如果古代珍贵字画看得较多,那么自然会对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鲜红印章有很深印象,比如“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这里就有两个很重要的鉴藏概念,叫“乾隆五玺”及“乾隆八玺”。“乾隆五玺”是指乾隆皇帝钤盖在清内府藏品上皇帝收藏印,按通常的说法,这五玺的印文分别是:“乾隆御览之宝”“秘殿珠林(或“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

“乾隆鉴赏”“宜子孙”。钤有“乾隆五玺”的清内府书画藏品,当时经专人鉴定,尤其在乾隆朝,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逐一进行鉴定和品评,多为真迹精品。

“乾隆八玺”是指什么?就是在“乾隆五玺”的基础上,再加上后面《石渠宝笈》进行续编时加盖的印章,一般是:“秘殿新编”“珠林重定”或“石渠定鉴”“宝笈重编”这两个组合之一(因清宫宗教题材书画和其他类书画不同而截然分开,这两套印章绝对不可以交叉用错,“秘殿新编”印下,一定套用“珠林重定”印;

“石渠定鉴”印下,则一定是“宝笈重编”印),再加上一方“殿座印”,俗称“八玺全”。什么是清宫“殿座印”?

“殿座印”主要是指几处大量存放清宫书画的固定宫殿,如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宁寿宫等处,因此“殿座印”并非一枚,而是刻有多方。收藏清宫书画的“殿座印”有“乾清宫鉴藏宝”“养心殿鉴藏宝”“重华宫鉴藏宝”“御书房鉴藏宝”“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静寄山庄”“学诗堂”“避暑山庄”等。“八玺全”是极其珍贵的一个表征。从清宫传世藏品来看,其上加盖“乾隆

五玺”的书画较多,但这些藏品并非都被纳入《秘殿珠林》或《石渠宝笈》清册内,有许多的作品虽然钤有“乾隆五玺”,实际上却并未被宫廷典籍所著录。当然,清宫鉴藏印并非仅仅这“乾隆八玺”,而是各类印章会大量组合使用,在乾隆、嘉庆和宣统朝,其最常见的形式除了“乾隆五玺”“乾隆七玺”“乾隆八玺”之外,还有

“嘉庆五玺”“嘉庆七玺”“宣统印玺”等。倪瓒此《竹枝图卷》按故宫注释标明是“八玺

全”。笔者仔细分辨,这八方印分别是:“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乾隆鉴赏”“宜子孙”“石渠宝笈”

“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乐寿堂鉴藏宝”。

被《石渠宝笈》著录大多拍出天价

《石渠宝笈》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作品。因此,但凡被《石渠宝笈》著录的字画都是极其珍贵的。201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九十周年院庆。在这样具有历史节点的重要时刻,故宫举行了

《石渠宝笈》特展,展出珍贵字画283件,轰动一时。《石渠宝笈》所录作品存世的状况如何?大多著

录的作品流传至今,并分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少量流入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同时,由于战乱等原因,仍有部分散于私人手中,并相继在拍场中亮相。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末以来,有200余幅《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在拍卖市场亮相并成交。

2017年春佳士得纽约艺术周藤田专场,算是再现《石渠宝笈》著录拍品辉煌的一次专场拍卖。《石渠宝笈》著录南宋陈容《六龙图》,在长达 16分钟的激烈争夺后以 4896.75美元(约合 3.38亿元人民币)成交;赵令穰的《群鹅图》拍到了 2712.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1.9 亿元);李公麟的《便桥会盟图》以 1760.75万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 1.2 亿元);王冕的《雪梅图》以864.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967万元)成交;赵孟頫的

《洗马图》以 450.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3107万元)拍卖成交。今年匡时春拍也出现了一件《石渠宝笈》著录的拍品——宋人《芦雁图》手卷。此吸引眼球的拍品以 700 万元起拍,2050 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2357.5万元成交,位列全场第一。仅以 2千多万元并不高的价格成交,原因是今年春拍行情不佳,为8年来最低迷状态,此手卷拍前估价为8千万至1亿元之间。

艺术漫谈 由《竹枝图卷》话清宫收藏□ 陈米欧

全省报纸副刊优秀专栏

国画《万里长江一楼收》张金梅绘

国画《英雄花》冯 霄绘国画《醉美金秋颂中华》平德威绘

《竹枝图卷》倪 瓒绘

《远眺日内瓦湖》范立礼绘

《高峡出平湖》雨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