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社發所課程大綱】 - tunghai university · web view【東海社研所課程大綱】...

14
【】 東東東東東東東 東東 2014.東 東東 2:00~5:00 東東 Office hour 2:00-5:00pm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世新社發所課程大綱】

【東海社研所課程大綱】

新自由主義專題

授課者:楊友仁博士

2014.春

時間:每周三下午2:00~5:00

授課對象:碩博士班研究生

Office hour:每週五下午2:00-5:00pm

教師連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課程介紹

隨著全球資本主義的再結構,在千禧年後,「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強勢地現身在中英文世界的語境中,包括台灣在內。新自由主義化的運作機制與意識形態,衝擊著各個地區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乃至於激發了各種「異托邦」的抵抗張力(如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寰宇主義、民粹主義、國族主義、地域主義與宗教等等)。有人認為應該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neoliberal globalization)」,來取代浮濫流行的「全球化」一詞,以更精準地掌握當代資本主義的情境,實不為過。

然而,我們如何關係性地理解新自由主義呢? 這個至關重要而複雜的課題,是本課程開設的基本問題意識。如果你對於上面那張授課者設計的構圖,感到有趣、好奇、想要進一步理解其中多維的意涵,那麼你對本課程,應該會有興趣。

本課程主要基於批判地理學(critical geography)的理論視角,佐以相關文獻,規劃十個主題,以seminar的方式進行,以期協助參與者,掌握對新自由主義的基要理解框架,作為後續研究與實踐的概念基礎。

這十個主題包括:

· 新自由主義的歷史轉向與運動地圖

· 新自由主義化的資本積累

· 新帝國主義

· 自由寰宇主義的認識論批判

· 新自由主義的異托邦與空間性

· 市場基本教義之政治經濟學批判

· 金融化與金融危機

· ”實際存在的”新自由主義在地鑲嵌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辯論

· 抵抗新自由主義:拉丁美洲案例

  本課程適合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批判地理學有興趣的研究生參與,課程進行將以授課者與同學共同閱讀與討論文本為主,輔以授課者講述以及時事經驗討論,依同學可負擔的程度,提供相關閱讀材料。參與同學的義務除了出席與投入導讀、課堂討論外,需撰寫期末書面報告(一萬至一萬五千字)。

教科書:

祈建民(2012)《中國共產黨與資本主義:從否定到肯定的兩次循環》,台北:人間。

Ferguson, N.(2008)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Penguin Books. 杜默譯(2009)《貨幣崛起:金融資本如何改變世界歷史及其未來之路》,台北:麥田,城邦文化。

Harvey, D.(2003)The New Imper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2008)《新帝國主義》,臺北:群學。

Harvey, D.(2005a)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王欽譯(2010)《新自由主義簡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Harvey, D.(2005b)Spaces of Neoloberalism: Toward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等地理發展理論》,臺北:群學。

Harvey, D.(2009)Cosmopolitanism and the Geography of Freedo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王志弘、徐苔玲譯(2014)《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台北:群學。

Hollingsworth, J.R. and Boyer, D.(eds)(1997)Contemporary Capitalism: The Embeddedness of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徐子婷等譯(2005)《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台北:韋伯文化。

評分標準

課堂參與(出席與導讀、討論):65 %

期末書面報告:35%

授課進度

2/19 導論:新自由主義的歷史地理與社會學想像

請每位參與者,發揮社會學想像的精神,發表對授課者設計的「新自由主義構圖」(P.1)之多維意義思索以及符號學(細緻)解讀,交流討論

內容介紹、參與人員權利義務說明、分配導讀

事先閱讀:

楊友仁(2014)<…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大衛.哈維《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推薦序》,台北:群學。(電子檔)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4285

2/26 主題一:新自由主義的歷史轉向與運動地圖

Harvey, D.(2005a)<導論>、<自由只是個代名詞>、<建立贊同>、<不均等地理發展>,【新自由主義簡史】Chap 1、2、4, pp.1~73, 100~136。

Harvey, D.(2005b)<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Chap 1, pp.5~64。

3/5 主題二:新自由主義化的資本積累

Harvey, D.(2003)<資本的束縛>、<奪取式積累>,【新帝國主義】Chap3、 4, pp.69~142。

Harvey, D.(2005a)<試驗中的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簡史】Chap 6, pp.175~210。

3/12 主題三:新帝國主義

Harvey, D.(2003)<全都為石油>、<美國勢力如何擴張>、<同意到脅迫>,【新帝國主義】Chap 1、2、5, pp.1~67, pp.143~164。

Harvey, D.(2009)<前言>,【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pp.1~22。

3/19 緩衝周

3/26 主題四:自由寰宇主義的認識論批判

Harvey, D.(2009)<康德的人類學與地理學>、<自由寰宇主義的後殖民批判>、<新寰宇人>,【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Chap1 、2、4, pp.1~69, pp.107~134。

4/2 春假

4/9 教師赴美國開會,請假一周

4/16 期中Reading week

4/23 主題五:新自由主義的異托邦與空間性

Harvey, D.(2009)<新自由主義烏托邦的平坦世界>、<地方、區域、領域>,【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Chap3 、8, pp.71~106, pp.225~274。

4/30 主題六:市場基本教義之政治經濟學批判

Harvey, D.(2005a)<新自由主義國家>,【新自由主義化簡史】Chap 3, pp.74~99。

Boyer, R. (1997)<現代市場的多樣性及不均性:向潘格羅斯先生道別>,【全球化與資本主義】Chap2,pp.59~106。

Boyer, R. and Hollingsworth, J.R.(1997)<從國家鑲嵌至空間制度的安排>,【全球化與資本主義】Chap14,pp.519~576。

5/7 主題七:金融化與金融危機

Krippner, G.R.(2005)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Social-Economic Review, 3:173-208.

Foster, J.B. and Magdoff, F. (2008)Financial implosion and stagnation: Back to the real economy, Monthly Review, December 2008.

Ferguson, N.(2008) <安居樂業>、<從帝國到中美國>,【貨幣崛起】Chap5、6,pp.215~312。

5/14 緩衝周

5/21 主題八:”實際存在的”新自由主義在地鑲嵌

Brenner, N. and Theodore, (2002)Cities and geographies of ‘actually existing neoliberalism’, Antipode, 34(3):349~379.

Peck, J. and Tickell, A.(2002)Neoliberalizing space, Antipode, 34(3):380~404.

5/28 主題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辯論(一)

祈建民(2012)<緒論:中國共產黨的理念與政策>、<是「社」還是「資」:中國社會的現實>、<結論:中國式社會主義及其前途>,【中國共產黨與資本主義:從否定到肯定的兩次循環】,pp. 1~20, pp.303~356, pp.387~408。

汪暉(2001)<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根源及其批判—再論當代中國大陸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台灣社會研究》,42: 1~65。

王思睿、何家棟(2002)<新威權主義與新左派的歷史根源—評汪暉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根源及其批判>,《台灣社會研究》,45: 209~246。

6/4 主題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辯論(二)

Harvey, D.(2005a)<”有中國特色的”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簡史】,Chap 5, pp.137~174。

Wu, F.(2010)How neoliberal is China’s reform? The origins of chang during transition,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51(5): 619-631.

Zhang, C.(2013) Marketization beyond neoliberalization: A neo-Polanyian perspective on China'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5: 1605-1624.

6/11 主題十:抵抗新自由主義:拉丁美洲案例

Kohl, B.(2006)Challenges to neoliberal hegemony in Bolivia, Antipode, 304-326.

Santos, B.D.S.(2008)The world social forum and the global left, Politics & Society, 36(2): 247~270.

6/18 緩衝周,完成所有課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