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的博物馆之 旅 -...

1
09 09 海外学子 责编:赵晓霞 邮箱:[email protected] 责编:赵晓霞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我在俄罗斯的留学生涯虽不太长,也不算短。上课、生活、 出行、游玩都是我这一年留学生涯中值得记忆的事。我喜欢旅 行,喜欢走在街上,喜欢用不同的心情看眼前的人和景。要说在 俄罗斯城市中最喜欢的是哪个,我会不假思索地说:“圣彼得堡。” 对我而言,无论走到哪座城市,博物馆都是不能错过的参观 之地,因为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博物馆更集中展现各地的历史、文 化等。 冬宫是圣彼得堡市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在世界上享有 盛名,内部藏品非常丰富。曾经有人推算,假设要在每一件藏品 前驻足观看 1 分钟,不吃不喝不睡觉也需要 5 年的时间才可以全部 看完。巴洛克式建筑的冬宫有一种古典辉煌的气势,内部金碧辉 煌,只是看一眼便觉得奢华之感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它也见证 了圣彼得堡的发展历程。 在我参观冬宫的 3 个小时里,因没有专业导游引导,我跟随着 参观的人流走马观花,有时候甚至会迷路,只能在几个展厅间打 转。手拿导览图的我在偌大的冬宫中有些无措,但又觉得庆幸, 因为不管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丰富的展品。我不知道自己看了 多少件展品,但我知道,如果下次再来冬宫,还是会有新的发 现。去过冬宫的参观者可能都会提到自己觉得难以忘怀的作品, 但我认为冬宫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宝藏。参观了 3 个小时,我明显 地感觉到眼睛的疲劳,但如果可以再抽出 3 小时的时间,我还是会 选择到冬宫继续参观。 冬宫是吹着海风的冬宫,是沉浸在温柔中的冬宫。 寄自俄罗斯 西班牙是一个被艺术包裹的国家,从文艺复兴后期的画家委拉 斯凯兹到开启现代艺术大门的戈雅,再到上世纪叱咤风云的毕加索 ……无数大师从这里走向世界。 西班牙有着热情奔放的民风民俗,弗拉明戈舞和奔牛节让不少 游客慕名而来。走在西班牙的城市之中,就像行走在一卷悠长浓重 的历史和艺术的画卷之上,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艺术的气息。 在首都马德里,可以一站式体会厚重的古典艺术。其中,最著 名的 3 座博物馆坐落在普拉多大道上,分别为普拉多博物馆、索菲 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提森 · 波涅米萨博物馆。 在西班牙的不少博物馆中,会看到同一幅作品的不同版本,有 时甚至会看到画中实物也展示在玻璃柜里。 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的藏品以近现代艺术为主,收藏了包 括毕加索、米罗、达利等大师的作品,镇馆之宝是毕加索的《格尔 尼卡》。 为了一睹《格尔尼卡》的真颜,我来到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 心参观。站在画前,感觉十分震撼。这幅画布满整面墙壁,让人叹 为观止。站在陈列《格尔尼卡》的展厅,眼前是扭曲的线条、夸张 的体态、黑白灰色的张力,仿佛能听见马匹的嘶鸣、无辜平民的哀 嚎,这一切仿佛跨越 时空真实地展现在参 观者眼前。 亲临现场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哭嚎的 母亲、被战火吞噬的 孩子、手握短剑的战 士、剑旁盛开的花朵 ……整个人霎时间就 沉浸于黑、白、灰三 色营造出的低沉悲凉 的氛围中。 曾经我不明白为 什么有人见到《蒙娜 丽莎》真迹时流泪, 在索菲亚王后国家艺 术中心参观的经历, 让我忽然理解了那种 感受。 这大概就是艺术 的力量。 刘紫雯整理) 俄罗斯冬宫: 每一件展品都是宝藏 汪军瑶文/图 西不知不觉,我到俄罗斯留学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对俄罗斯 地大物博的初印象渐渐变得更加具体,对俄罗斯的深厚文化底 蕴有了更深的感受。 俄罗斯的博物馆数量和艺术作品珍藏数量非常可观。给我 印象深刻的是莫斯科富商、艺术收藏家帕 · · 特列季亚科夫创 建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该画廊坐落于莫斯科,收藏了不少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俄巡回展览画派大师的瑰宝。来自世界各地 热爱艺术的人们,常在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我去过多次,有两幅画给我留下了非常 深的印象,一幅是亚历山大 · 伊万诺夫 20年磨一剑的作品 《弥 赛亚降临》,一幅是伊凡 · 艾瓦佐夫斯基的 《彩虹》。 亚历山大 · 伊万诺夫创作《弥赛亚降临》期间画了大量草 图,其中一些草图也能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看到。在这幅画 作的创作过程中,伊万诺夫并不单单是讲述宗教故事,还着力 于表现人类的本质及其感受。 《彩 虹》 的 作 者 伊 凡 · 艾瓦佐夫斯基是著名的海洋题材画 家, 一生创作了约6000件作品,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写实 的手法描写大海,其海景气魄宏伟而庄严,在俄罗斯风景画 中独树一帜。值得一提的是,在色彩方面,《彩虹》的色调更 加柔和。 我常见俄罗斯民众在周末或者节假日,一家人到特列季亚 科夫画廊欣赏这些传世精品,在这里他们敬畏亚历山大 · 伊万诺 夫为一幅画作的坚持不懈,感动于伊凡 · 艾瓦佐夫斯基精益求精 的创作,感受瓦西里 · 普基廖夫的作品《不相称的婚姻》中所展 现出的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他们珍爱这些绘画和其他艺 术珍品,也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视为心灵乐园。 作为留学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我很荣幸能够经常到特列 季亚科夫画廊参观,这里不仅仅是俄罗斯艺术的殿堂,更是体 会俄罗斯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扇窗户。 寄自俄罗斯 美国纽约的博物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引人瞩 目。纽约拥有全美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著 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各类新奇小众的主题博物馆,如冰淇 淋博物馆。如果要把纽约所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浏览一遍,估 计需要不止 1 个月的时间。 纽约还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以及古根海姆 博物馆等。不过我个人最偏爱的是库珀 · 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 馆,它坐落于一座乔治亚式风格的建筑里。这座建筑原是 20 世纪 初钢铁大亨、卡内基梅隆大学创始人安德鲁 · 卡内基的府邸。 库珀 · 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以其完美的互动体验,品类齐 全的设计类藏品以及高质量的特殊临时展览著称。其中,最打动 人的是其创新的参观体验。 所有的细节始于一张该博物馆的门票,每张门票背面印有一 个网址,它是个人参观的收藏主页。之后,在购票处得到的触屏 笔将引领参观者完成参观,这支笔也是参观过程中互动体验的精 髓。在馆内所有展品的介绍牌文字旁,会看到一个“+”号,而触 屏笔的笔尾也有一个带“+”号的按钮。如果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展 品,无需拍照,只需按流程操作“+”号按钮,所有关于展品的信 息资料就会上传到参观者的收藏主页里。馆内分布着不少触屏操 作台,用户可以随便从界面里拖出感兴趣的信息查看。 值得一提的是,参观结束,参观者还可以将个人收藏网页中 的信息全部转发到自己的电子信箱,这样便于之后随时获取、查 阅相关信息资料。为了收集资料,我使用过很多次这个功能,对 我完成毕业论文帮助很大。 如果你有机会到库珀 · 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将触屏笔套 在脖子上,双手便得以解放,无需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或拿着笔 记本记录各类信息,只需简单一按,便可以沉浸于丰富的藏品海 洋里。 寄自美国 在地球上的不同角落,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展现出彼此各异的轨迹。博物馆 作为文化的枢纽和平台,是海外学子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等的窗口。他们求学异域,在校园 里的海量知识以外,乐于流连博物馆,在驻足揣摩,仔细回味的过程中,寻求文明交融、时 空汇聚的奇妙感受。 美国: 互动体验始于一张门票 钱捷文/图 美国: 互动体验始于一张门票 钱捷文/图 上周,我参观了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当天排了两个多小时 终于入馆。排队时,我身旁站着一位优雅的拉脱维亚女郎,正手 捧着相机拍摄。她问我:“你想来看谁的画?”我脱口而出:“当然是 波提切利”。她和我相视一笑,原来也是想看波提切利的作品。我们 一边排队、一边聊天。“在欧洲,人和博物馆是一体的。”她说。 这种感受,也是很多参观者的共识。 在乌菲兹美术馆,我见到了两只导盲犬。它们的主人是两位优 雅的女士,正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触摸一些展品,旁边一位工作人 员在为她们介绍这些艺术品。她们对艺术的热爱,让我肃然起敬。 我曾无数次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见到孩童们渴望的眼神,也常 看到老师在讲解、一群戴着小黄帽的孩子在聆听的场景,于这些 孩子而言,从记事起,泡博物馆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每年 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法国,从春天开始,博物 馆活动介绍就开始铺天盖地。半个月前,卢浮宫发布消息,拟从 众多申请者中选出一位幸运儿,允许其深夜进入博物馆。在巴黎 的地铁和公交车站可以看到这条消息,我的法国同学也在社交网 络上转发,期待幸运的降临。 每逢国际博物馆日这天,很多法国博物馆和展览馆会免费开 放至午夜。该活动由法国文化部首创,延续至今,已成全欧洲的 节日。在此期间,博物馆中的名作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参观者 也充满敬畏之心。 在法国留学期间,我还参观了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它是 荷兰最大的博物馆。今年是伦勃朗逝世350周年,我在前往阿姆 斯特丹的飞机上翻阅杂志,关于展览的特别报道让我对这位 17 世 纪伟大的画家多了几分了解。 漫步于各展厅中,丰富的展品让参观者有一种昨日重现的感 觉。当我近距离看到各种展品时,不禁为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震撼。在伦勃朗的名画《夜巡》前,我静静站立,好像自己也 走进了画里。 在展厅中,我注意到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在各名作前 伫立。我在想,老者在想什么呢?也许,博物馆已成为他们生命 中的一部分。 如果有机会到欧洲,一定要走进博物馆,沿着文化脉络,走 入这些历史轨迹里。 寄自法国 欧洲:人馆一体 胡启元文/图 · 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 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内的参观者。 冬宫是圣彼得堡市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 冬宫是圣彼得堡市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 触屏笔是参观过程中互动体验的精髓。 海外学子的博物馆之 百度图片 百度图片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Aug-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海外学子的博物馆之 旅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hwb/page/2019-05/20/09/rmrbhwb...2009/05/20  ·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 海外学子 09 2019年5月20日

0909海外学子责编:赵晓霞 邮箱:[email protected]责编:赵晓霞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我在俄罗斯的留学生涯虽不太长,也不算短。上课、生活、出行、游玩都是我这一年留学生涯中值得记忆的事。我喜欢旅行,喜欢走在街上,喜欢用不同的心情看眼前的人和景。要说在俄罗斯城市中最喜欢的是哪个,我会不假思索地说:“圣彼得堡。”

对我而言,无论走到哪座城市,博物馆都是不能错过的参观之地,因为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博物馆更集中展现各地的历史、文化等。

冬宫是圣彼得堡市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内部藏品非常丰富。曾经有人推算,假设要在每一件藏品前驻足观看1分钟,不吃不喝不睡觉也需要5年的时间才可以全部

看完。巴洛克式建筑的冬宫有一种古典辉煌的气势,内部金碧辉煌,只是看一眼便觉得奢华之感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它也见证了圣彼得堡的发展历程。

在我参观冬宫的3个小时里,因没有专业导游引导,我跟随着参观的人流走马观花,有时候甚至会迷路,只能在几个展厅间打转。手拿导览图的我在偌大的冬宫中有些无措,但又觉得庆幸,因为不管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丰富的展品。我不知道自己看了多少件展品,但我知道,如果下次再来冬宫,还是会有新的发现。去过冬宫的参观者可能都会提到自己觉得难以忘怀的作品,但我认为冬宫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宝藏。参观了3个小时,我明显地感觉到眼睛的疲劳,但如果可以再抽出3小时的时间,我还是会选择到冬宫继续参观。

冬宫是吹着海风的冬宫,是沉浸在温柔中的冬宫。(寄自俄罗斯)

西班牙是一个被艺术包裹的国家,从文艺复兴后期的画家委拉斯凯兹到开启现代艺术大门的戈雅,再到上世纪叱咤风云的毕加索……无数大师从这里走向世界。

西班牙有着热情奔放的民风民俗,弗拉明戈舞和奔牛节让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走在西班牙的城市之中,就像行走在一卷悠长浓重的历史和艺术的画卷之上,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艺术的气息。

在首都马德里,可以一站式体会厚重的古典艺术。其中,最著名的 3座博物馆坐落在普拉多大道上,分别为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

在西班牙的不少博物馆中,会看到同一幅作品的不同版本,有时甚至会看到画中实物也展示在玻璃柜里。

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的藏品以近现代艺术为主,收藏了包括毕加索、米罗、达利等大师的作品,镇馆之宝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为了一睹《格尔尼卡》的真颜,我来到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参观。站在画前,感觉十分震撼。这幅画布满整面墙壁,让人叹为观止。站在陈列《格尔尼卡》的展厅,眼前是扭曲的线条、夸张的体态、黑白灰色的张力,仿佛能听见马匹的嘶鸣、无辜平民的哀嚎,这一切仿佛跨越时空真实地展现在参观者眼前。

亲临现场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哭嚎的母亲、被战火吞噬的孩子、手握短剑的战士、剑旁盛开的花朵……整个人霎时间就沉浸于黑、白、灰三色营造出的低沉悲凉的氛围中。

曾经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见到 《蒙娜丽 莎》 真 迹 时 流 泪 ,在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 中 心 参 观 的 经 历 ,让我忽然理解了那种感受。

这大概就是艺术的力量。

(刘紫雯整理)

俄罗斯冬宫:

每一件展品都是宝藏汪军瑶文/图

西班牙:感受艺术的力量

李梦玮

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体会深厚文化底蕴

不知不觉,我到俄罗斯留学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对俄罗斯地大物博的初印象渐渐变得更加具体,对俄罗斯的深厚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感受。

俄罗斯的博物馆数量和艺术作品珍藏数量非常可观。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莫斯科富商、艺术收藏家帕·米·特列季亚科夫创建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该画廊坐落于莫斯科,收藏了不少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巡回展览画派大师的瑰宝。来自世界各地热爱艺术的人们,常在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我去过多次,有两幅画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一幅是亚历山大·伊万诺夫 20年磨一剑的作品 《弥赛亚降临》,一幅是伊凡·艾瓦佐夫斯基的《彩虹》。

亚历山大·伊万诺夫创作 《弥赛亚降临》 期间画了大量草图,其中一些草图也能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看到。在这幅画作的创作过程中,伊万诺夫并不单单是讲述宗教故事,还着力于表现人类的本质及其感受。

《彩虹》 的作者伊凡·艾瓦佐夫斯基是著名的海洋题材画家, 一生创作了约 6000件作品,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写实的手法描写大海,其海景气魄宏伟而庄严,在俄罗斯风景画中独树一帜。值得一提的是,在色彩方面,《彩虹》 的色调更加柔和。

我常见俄罗斯民众在周末或者节假日,一家人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欣赏这些传世精品,在这里他们敬畏亚历山大·伊万诺夫为一幅画作的坚持不懈,感动于伊凡·艾瓦佐夫斯基精益求精的创作,感受瓦西里·普基廖夫的作品《不相称的婚姻》中所展现出的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他们珍爱这些绘画和其他艺术珍品,也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视为心灵乐园。

作为留学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我很荣幸能够经常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参观,这里不仅仅是俄罗斯艺术的殿堂,更是体会俄罗斯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扇窗户。

(寄自俄罗斯)

美国纽约的博物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引人瞩目。纽约拥有全美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各类新奇小众的主题博物馆,如冰淇淋博物馆。如果要把纽约所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浏览一遍,估计需要不止1个月的时间。

纽约还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以及古根海姆博物馆等。不过我个人最偏爱的是库珀·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它坐落于一座乔治亚式风格的建筑里。这座建筑原是20世纪初钢铁大亨、卡内基梅隆大学创始人安德鲁·卡内基的府邸。

库珀·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以其完美的互动体验,品类齐全的设计类藏品以及高质量的特殊临时展览著称。其中,最打动

人的是其创新的参观体验。所有的细节始于一张该博物馆的门票,每张门票背面印有一

个网址,它是个人参观的收藏主页。之后,在购票处得到的触屏笔将引领参观者完成参观,这支笔也是参观过程中互动体验的精髓。在馆内所有展品的介绍牌文字旁,会看到一个“+”号,而触屏笔的笔尾也有一个带“+”号的按钮。如果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无需拍照,只需按流程操作“+”号按钮,所有关于展品的信息资料就会上传到参观者的收藏主页里。馆内分布着不少触屏操作台,用户可以随便从界面里拖出感兴趣的信息查看。

值得一提的是,参观结束,参观者还可以将个人收藏网页中的信息全部转发到自己的电子信箱,这样便于之后随时获取、查阅相关信息资料。为了收集资料,我使用过很多次这个功能,对我完成毕业论文帮助很大。

如果你有机会到库珀·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将触屏笔套在脖子上,双手便得以解放,无需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或拿着笔记本记录各类信息,只需简单一按,便可以沉浸于丰富的藏品海洋里。 (寄自美国)

在地球上的不同角落,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展现出彼此各异的轨迹。博物馆

作为文化的枢纽和平台,是海外学子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等的窗口。他们求学异域,在校园

里的海量知识以外,乐于流连博物馆,在驻足揣摩,仔细回味的过程中,寻求文明交融、时

空汇聚的奇妙感受。

美国:

互动体验始于一张门票钱 捷文/图

美国:

互动体验始于一张门票钱 捷文/图

上周,我参观了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当天排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入馆。排队时,我身旁站着一位优雅的拉脱维亚女郎,正手捧着相机拍摄。她问我:“你想来看谁的画?”我脱口而出:“当然是波提切利”。她和我相视一笑,原来也是想看波提切利的作品。我们一边排队、一边聊天。“在欧洲,人和博物馆是一体的。”她说。

这种感受,也是很多参观者的共识。在乌菲兹美术馆,我见到了两只导盲犬。它们的主人是两位优

雅的女士,正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触摸一些展品,旁边一位工作人员在为她们介绍这些艺术品。她们对艺术的热爱,让我肃然起敬。

我曾无数次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见到孩童们渴望的眼神,也常看到老师在讲解、一群戴着小黄帽的孩子在聆听的场景,于这些孩子而言,从记事起,泡博物馆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每年 5月 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法国,从春天开始,博物

馆活动介绍就开始铺天盖地。半个月前,卢浮宫发布消息,拟从众多申请者中选出一位幸运儿,允许其深夜进入博物馆。在巴黎的地铁和公交车站可以看到这条消息,我的法国同学也在社交网络上转发,期待幸运的降临。

每逢国际博物馆日这天,很多法国博物馆和展览馆会免费开放至午夜。该活动由法国文化部首创,延续至今,已成全欧洲的节日。在此期间,博物馆中的名作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参观者也充满敬畏之心。

在法国留学期间,我还参观了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它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今年是伦勃朗逝世 350 周年,我在前往阿姆斯特丹的飞机上翻阅杂志,关于展览的特别报道让我对这位17世纪伟大的画家多了几分了解。

漫步于各展厅中,丰富的展品让参观者有一种昨日重现的感觉。当我近距离看到各种展品时,不禁为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震撼。在伦勃朗的名画 《夜巡》 前,我静静站立,好像自己也走进了画里。

在展厅中,我注意到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在各名作前伫立。我在想,老者在想什么呢?也许,博物馆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如果有机会到欧洲,一定要走进博物馆,沿着文化脉络,走入这些历史轨迹里。

(寄自法国)

欧洲:人馆一体胡启元文/图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展出的伊凡·艾瓦

佐夫斯基的《彩虹》。

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

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内的参观者。

冬宫是圣彼得堡市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冬宫是圣彼得堡市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

触屏笔是参观过程中互动体验的精髓。

海外学子的博物馆之旅

百度图片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