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居、小公园、竹篱笆……环境确实好了许多 上官深里村:球拍...

1
3 2017 9 19 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 | 司小勇 陈凌 版式设计 | 俞高峰 新民居、小公园、竹篱笆……环境确实好了许多 企业低小散、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瓶颈急需破解 上官深里村:球拍产业期待凤凰涅槃 记者 何芳芳 见习记者 臧一平 深里村为上官乡行政村之一,位于上官乡的西南侧,村庄范围 5 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 积4511亩。全村有农户470余户,人口1500余人。深里坐落于深山坳中,原山坳全长2.5 公里,故得名。 羽毛球拍是深里村的支柱产业。1974年,依靠本地丰富的毛竹资源为主料,村里建起 第一家竹球拍厂。从竹拍—铁拍—钛素拍不断演变,如今深里村已成为全省球拍生产基 地,先后荣获“富阳经济实力百强村” “2008—2009年富阳文明村”。 村貌美了,道路宽了,空气清新了,走在路上心情格外通畅 当你看到5棵大香樟树,深里村就到 了。这 5 棵古木是村里的宝贝,去年,村里投 入四五十万元修建村民口中的“假山公园”, 竹篱笆围着老宝贝,鹅卵石连向深里溪,一座 恬静而优美的公园成为深里的“新村标”。村 里老党员孙贤忠说: “两边扎了竹篱笆,路面 也干净了。晚饭后,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来 小公园休闲纳凉。” 继续往前走,路旁两排现代建筑风格 的农居点让人眼前一亮。房前,绿化草坪 修建齐整,出行道路笔直干净;宽阔的道地 十分通气,一楼的架空层还能用于球拍配 件生产。这里共有13户住户,孙燕群一家 去年搬进新家。她说:“房屋结构、外立面 由村里统一规划,住户全程参与,充分征求 我们的意见建议。建成后,很多人都羡慕 我们。” 到达村委所在地后,只见休闲广场开阔 平坦,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三务”公开栏和文 化墙绕广场一圈,展示着深里村的人文历史。 记者下车跟随村书记张军峰步行。村内 绿树成阴,脚下水泥铺就的村道上看不到垃 圾,就连沟渠都用水泥浇砌,上面还铺了石 板。张军峰说,几年前,这里却是排污沟敞 露,村道泥泞不堪。一到雨天,村民门对门的 几步路,竟也要穿上高筒雨靴才能过。三年 来,全村共拓宽 4 条 6 米小道,并做了全面平 整硬化。不仅搞卫生方便了,而且村民串门、 下田再也不用因天气差犯愁。 “美丽乡村”工 程实施后,村里自筹资金,将所有村道都进行 了路面硬化,路旁种上了花花草草,设置了一 些标语、公益广告牌。当地许多农户说, “村 貌美了,道路宽了,空气清新了,走在路上心 情格外通畅。” 出了家门是平坦的水泥路,竹篱笆围成 的绿化带装点着村庄,粉墙黛瓦的房屋掩映 在树木中……“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了,干 净、漂亮,有些亲戚来拜年时都找不到我家在 哪了。”说起村庄变化,孙贤忠很开心。崭新 的村庄让村民们住得舒心,而且倍有面子。 村庄简历 如今,在农村的不少地方,年轻人纷纷“逃离”乡村,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家乡成了“空心村”。上官乡深里村却与众不同,常住人口约 2000 人(含外来人口),青壮年劳动力基本留在 村中。无论何时来到村里,总是热热闹闹、人气很旺。这缘于深里村独特的产业结构—全村有 50 多家羽毛球拍配件生产作坊。 因为常住人口多,村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就更高,村两委在村庄建设、管理上的担子也更重。近日,记者走进上官乡深里村,探寻“美丽乡村”的“深里实践”。 记者走基层 迈向高端 走出困局 通过“三改一拆”拆出空间,通 过“美丽乡村”改善环境,通过“美 丽庭院”激发自觉,深里村就和富阳 其他村庄一样,在近五年里充分享 受着“自上而下”的农村工作的推进 红利。可以说,深里村是富阳农村 面貌的“切片”,也是“美丽乡村”建 设的缩影,不同的是,它还担负着产 业转型升级的重担。 采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 里的百姓,质朴、勤劳,就像毛竹一 样坚韧不拔,用辛勤和汗水造就了 上官“中国球拍之乡”的美誉。然而 我们也急切地感受到,以家庭作坊 为主的经营模式虽然产量大,但缺 乏品牌,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村民仅能靠此养家糊口,无法获得 更高层次的发展。 随着球拍行业的发展,技术含量 其实已不高,像尤尼克斯、李宁这些 球拍,上官企业已具备生产能力,最 大的困难是如何打破“上官球拍等于 中低端产品”的思维定式。如果能走 出困局,必将造福广大村民,极大地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品质 的提升,让“小小球拍,打动世界”。 记者手记 路上只要看到垃圾,村民都会“抢着”扫掉,送到垃圾中转站 深里村汤家自然村示范区块,是让张军 峰特别骄傲的一张“名片”。 去的路上,张军峰介绍,汤家自然村仅有 100 多人口,村内公共区域没有垃圾桶,因为 村民觉得没必要。路上只要看到有垃圾,他 们都会“抢着”扫掉,送到马路边的垃圾中转 站,所以这个区块连保洁员都不用安排。 有这么神?这番话成功地勾起了记者的 好奇心。走进汤家,一条硬化道路宽敞洁净, 两侧草地扎上了竹篱笆,与花草相映成趣,为 一方方绿化丛增添了几分“小清新”,编织出 一幅浓浓的乡村美丽田园画卷。 村内户户大门敞开,果然看不到一只垃 圾桶。 “随便什么时间来检查都行,一点都不 用准备,肯定干干净净。”张军峰说这话底气 十足。 今年 6 月,深里村开展示范区块整治,清 理掉原先的臭水沟,硬化了道路,种好绿植和 草地, “如今村里的环境好多了,我们自家的 垃圾也都放在固定的地方,村里每天上、下午 都会来统一收集。”村民盛鸿说。 张军峰说,现在村民在门口乱扔垃圾、乱 堆杂物的现象没有了,大家都在比谁家的庭 院更干净更漂亮。 “除了保持外表美,更要建 设好内在美。”张军峰谈起乡村未来建设时 说,做好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让 深里村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 活,把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层级迈进,使其真 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 深里村那田园风光的恬淡、那干净整洁 的村容村貌,让村民每天都过着干净的绿色 生活。大家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守护着这片净土。 文化礼堂成为新地标,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与城市流光溢彩的夜晚不同,农村的夜 晚是静谧而单调的。夜幕间的点点路灯下, 徜徉着晚饭后纳凉闲聊的村民,一棵大樟树、 几张矮凳就构成了农村的夜生活。在深里 村,这种平静单调正在悄悄改变。 深 里 村 起 源 于 明 万 历 三 十 三 年(1605 年),由陈实第五代迁至深里,由此陈氏在此 生根发芽,后有王氏落户于本村,由此构成深 里两大姓氏,陈、王姓子孙占全村人口的 62%。2015 年至今,深里村先后争取 160 万元 和120万元资金重修陈家祠堂、王家祠堂。沉 寂多年的祠堂恢复生机,粉饰一新后成了文 化礼堂。从大会到知识讲座,从好邻居、好媳 妇评选到道德模范讲座,从写春联送春联到 戏剧演出……活动可谓精彩纷呈,极大地丰 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深里村,文化礼堂不仅是展示展演的 活动场所,也成为基层群众“移风易俗”的主 阵地。以前村民一般都在自己以及邻居家摆 酒席,总显得拥挤、氛围不够,现在的文化礼 堂条件完善,宽敞透气,所以刚修好就有很多 村民来预订场所。自去年文化礼堂翻新以 来,酒席每个月都有,大厅里可以容纳 40 多桌 酒席,足以满足村民们的需求。村民孙美凤 说: “村里现在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在 文化礼堂里办红白喜事,既节约了成本,又不 失热闹。” “球拍之乡”亟需走出低端竞争 靠山吃山。毛竹资源丰富的深 里村是上官乡最早做球拍生意的,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从生产竹制球拍起 步,逐步形成羽毛球拍、网球拍、乒 乓球拍、沙滩球拍为主的球拍产业, 成为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模式的典 型。 2004 年,上官乡被中国工业经 济联合会授予“中国球拍之乡”称 号。据统计,目前上官乡50多家球 拍企业中,年产值达500万元的只有 11 家 、1000 万 元 以 上 的 仅 有 3 家 。 在国内中低档球拍市场中,上官球 拍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出口产品 销往东南亚及欧美等 70 多个国家和 地区。由于缺乏品牌认知度,上官 乡成了低端球拍的代名词。张军峰 说,村民依靠羽毛球拍这一产业发 家致富,但是这条产业发展之路并 不好走。 在深里村,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 制作球拍配件的家庭式作坊,一派热 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相比企业,全村 50 多家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利润更 低,只能通过加班加点跑量的方式来 寻求出路。 “像这样专做拍柄的,能有多少 利润?”记者问。村民回答,(一件)一 到两分钱,但是数量大,积少成多,一 年能有 10 万元左右收入。 目前,深里村拥有各类球拍成品 企业七八家、配件生产作坊50余家, 年产各类球拍数量占上官乡的一 半。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深里村球拍 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其存 在的瓶颈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企 业低、小、散,组织形式单一;产品档 次雷同,以代工贴牌为主,恶性竞争 严重;人才匮乏,品牌意识薄弱;墨守 成规,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块状经 济走向产业集群。 “因为长期生产中低端产品,在 行业内没有话语权,利润越做越低, 同时又缺少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和品 牌意识,几年辛苦劳作,永远都是为 他人作嫁衣裳,赚的只是微乎其微的 加工费。”张军峰说。 面对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环境 和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目光,深里村 的支柱产业—球拍产业已到了只 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 段。近年来,上官乡党委、政府主动 与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对接,在 反复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了包括标准 制订、定期检测、高峰论坛、培训指 导、行业提升等五个方面的战略合作 框架协议。 “我们亟需走出低端竞争,用工 匠精神进一步擦亮‘中国球拍之乡’ 这张金名片,以‘体育+互联网’的方 式推进球拍产业华丽转身,撕去‘廉 价’标签。”张军峰说。 本报记者何芳芳(右二)、臧一平(右一)在深里村采访 胡勇 摄 深里村全貌 深里村一角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ul-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新民居、小公园、竹篱笆……环境确实好了许多 上官深里村:球拍 …fydaily.fynews.com.cn/resfile/2017-09-19/03/fyrb2017091903.pdf · 竹篱笆围着老宝贝,鹅卵石连向深里溪,一座

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责任编辑 | 司小勇 陈凌版式设计 | 俞高峰

新民居、小公园、竹篱笆……环境确实好了许多企业低小散、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瓶颈急需破解

上官深里村:球拍产业期待凤凰涅槃

记者 何芳芳见习记者 臧一平

深里村为上官乡行政村之一,位于上官乡的西南侧,村庄范围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4511亩。全村有农户470余户,人口1500余人。深里坐落于深山坳中,原山坳全长2.5公里,故得名。

羽毛球拍是深里村的支柱产业。1974年,依靠本地丰富的毛竹资源为主料,村里建起第一家竹球拍厂。从竹拍—铁拍—钛素拍不断演变,如今深里村已成为全省球拍生产基地,先后荣获“富阳经济实力百强村”“2008—2009年富阳文明村”。

村貌美了,道路宽了,空气清新了,走在路上心情格外通畅

当你看到 5 棵大香樟树,深里村就到了。这5棵古木是村里的宝贝,去年,村里投入四五十万元修建村民口中的“假山公园”,竹篱笆围着老宝贝,鹅卵石连向深里溪,一座恬静而优美的公园成为深里的“新村标”。村里老党员孙贤忠说:“两边扎了竹篱笆,路面也干净了。晚饭后,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来小公园休闲纳凉。”

继续往前走,路旁两排现代建筑风格的农居点让人眼前一亮。房前,绿化草坪修建齐整,出行道路笔直干净;宽阔的道地十分通气,一楼的架空层还能用于球拍配件生产。这里共有13户住户,孙燕群一家去年搬进新家。她说:“房屋结构、外立面由村里统一规划,住户全程参与,充分征求我们的意见建议。建成后,很多人都羡慕我们。”

到达村委所在地后,只见休闲广场开阔平坦,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三务”公开栏和文化墙绕广场一圈,展示着深里村的人文历史。

记者下车跟随村书记张军峰步行。村内绿树成阴,脚下水泥铺就的村道上看不到垃圾,就连沟渠都用水泥浇砌,上面还铺了石板。张军峰说,几年前,这里却是排污沟敞

露,村道泥泞不堪。一到雨天,村民门对门的几步路,竟也要穿上高筒雨靴才能过。三年来,全村共拓宽4条6米小道,并做了全面平整硬化。不仅搞卫生方便了,而且村民串门、下田再也不用因天气差犯愁。“美丽乡村”工程实施后,村里自筹资金,将所有村道都进行了路面硬化,路旁种上了花花草草,设置了一些标语、公益广告牌。当地许多农户说,“村

貌美了,道路宽了,空气清新了,走在路上心情格外通畅。”

出了家门是平坦的水泥路,竹篱笆围成的绿化带装点着村庄,粉墙黛瓦的房屋掩映在树木中……“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了,干净、漂亮,有些亲戚来拜年时都找不到我家在哪了。”说起村庄变化,孙贤忠很开心。崭新的村庄让村民们住得舒心,而且倍有面子。

村庄简历

如今,在农村的不少地方,年轻人纷纷“逃离”乡村,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家乡成了“空心村”。上官乡深里村却与众不同,常住人口约2000人(含外来人口),青壮年劳动力基本留在

村中。无论何时来到村里,总是热热闹闹、人气很旺。这缘于深里村独特的产业结构——全村有50多家羽毛球拍配件生产作坊。

因为常住人口多,村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就更高,村两委在村庄建设、管理上的担子也更重。近日,记者走进上官乡深里村,探寻“美丽乡村”的“深里实践”。

记者走基层

迈向高端 走出困局通过“三改一拆”拆出空间,通

过“美丽乡村”改善环境,通过“美丽庭院”激发自觉,深里村就和富阳其他村庄一样,在近五年里充分享受着“自上而下”的农村工作的推进红利。可以说,深里村是富阳农村面貌的“切片”,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不同的是,它还担负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担。

采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里的百姓,质朴、勤劳,就像毛竹一样坚韧不拔,用辛勤和汗水造就了上官“中国球拍之乡”的美誉。然而

我们也急切地感受到,以家庭作坊为主的经营模式虽然产量大,但缺乏品牌,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村民仅能靠此养家糊口,无法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随着球拍行业的发展,技术含量其实已不高,像尤尼克斯、李宁这些球拍,上官企业已具备生产能力,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打破“上官球拍等于中低端产品”的思维定式。如果能走出困局,必将造福广大村民,极大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让“小小球拍,打动世界”。

记者手记

路上只要看到垃圾,村民都会“抢着”扫掉,送到垃圾中转站

深里村汤家自然村示范区块,是让张军峰特别骄傲的一张“名片”。

去的路上,张军峰介绍,汤家自然村仅有100多人口,村内公共区域没有垃圾桶,因为村民觉得没必要。路上只要看到有垃圾,他们都会“抢着”扫掉,送到马路边的垃圾中转站,所以这个区块连保洁员都不用安排。

有这么神?这番话成功地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走进汤家,一条硬化道路宽敞洁净,两侧草地扎上了竹篱笆,与花草相映成趣,为一方方绿化丛增添了几分“小清新”,编织出

一幅浓浓的乡村美丽田园画卷。村内户户大门敞开,果然看不到一只垃

圾桶。“随便什么时间来检查都行,一点都不用准备,肯定干干净净。”张军峰说这话底气十足。

今年6月,深里村开展示范区块整治,清理掉原先的臭水沟,硬化了道路,种好绿植和草地,“如今村里的环境好多了,我们自家的垃圾也都放在固定的地方,村里每天上、下午都会来统一收集。”村民盛鸿说。

张军峰说,现在村民在门口乱扔垃圾、乱

堆杂物的现象没有了,大家都在比谁家的庭院更干净更漂亮。“除了保持外表美,更要建设好内在美。”张军峰谈起乡村未来建设时说,做好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让深里村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把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层级迈进,使其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

深里村那田园风光的恬淡、那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村民每天都过着干净的绿色生活。大家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守护着这片净土。

文化礼堂成为新地标,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与城市流光溢彩的夜晚不同,农村的夜晚是静谧而单调的。夜幕间的点点路灯下,徜徉着晚饭后纳凉闲聊的村民,一棵大樟树、几张矮凳就构成了农村的夜生活。在深里村,这种平静单调正在悄悄改变。

深里村起源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陈实第五代迁至深里,由此陈氏在此生根发芽,后有王氏落户于本村,由此构成深里两大姓氏,陈、王姓子孙占全村人口的

62%。2015年至今,深里村先后争取160万元和120万元资金重修陈家祠堂、王家祠堂。沉寂多年的祠堂恢复生机,粉饰一新后成了文化礼堂。从大会到知识讲座,从好邻居、好媳妇评选到道德模范讲座,从写春联送春联到戏剧演出……活动可谓精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深里村,文化礼堂不仅是展示展演的活动场所,也成为基层群众“移风易俗”的主

阵地。以前村民一般都在自己以及邻居家摆酒席,总显得拥挤、氛围不够,现在的文化礼堂条件完善,宽敞透气,所以刚修好就有很多村民来预订场所。自去年文化礼堂翻新以来,酒席每个月都有,大厅里可以容纳40多桌酒席,足以满足村民们的需求。村民孙美凤说:“村里现在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在文化礼堂里办红白喜事,既节约了成本,又不失热闹。”

“球拍之乡”亟需走出低端竞争

靠山吃山。毛竹资源丰富的深里村是上官乡最早做球拍生意的,20世纪70年代初从生产竹制球拍起步,逐步形成羽毛球拍、网球拍、乒乓球拍、沙滩球拍为主的球拍产业,成为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

2004年,上官乡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授予“中国球拍之乡”称号。据统计,目前上官乡50多家球拍企业中,年产值达500万元的只有11 家、1000 万元以上的仅有 3 家。在国内中低档球拍市场中,上官球拍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出口产品销往东南亚及欧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缺乏品牌认知度,上官乡成了低端球拍的代名词。张军峰说,村民依靠羽毛球拍这一产业发家致富,但是这条产业发展之路并不好走。

在深里村,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制作球拍配件的家庭式作坊,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相比企业,全村50多家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利润更低,只能通过加班加点跑量的方式来寻求出路。

“像这样专做拍柄的,能有多少利润?”记者问。村民回答,(一件)一到两分钱,但是数量大,积少成多,一年能有10万元左右收入。

目前,深里村拥有各类球拍成品

企业七八家、配件生产作坊50余家,年产各类球拍数量占上官乡的一半。经过40多年的发展,深里村球拍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其存在的瓶颈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企业低、小、散,组织形式单一;产品档次雷同,以代工贴牌为主,恶性竞争严重;人才匮乏,品牌意识薄弱;墨守成规,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块状经济走向产业集群。

“因为长期生产中低端产品,在行业内没有话语权,利润越做越低,同时又缺少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和品牌意识,几年辛苦劳作,永远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赚的只是微乎其微的加工费。”张军峰说。

面对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目光,深里村的支柱产业——球拍产业已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近年来,上官乡党委、政府主动与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对接,在反复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了包括标准制订、定期检测、高峰论坛、培训指导、行业提升等五个方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我们亟需走出低端竞争,用工匠精神进一步擦亮‘中国球拍之乡’这张金名片,以‘体育+互联网’的方式推进球拍产业华丽转身,撕去‘廉价’标签。”张军峰说。

本报记者何芳芳(右二)、臧一平(右一)在深里村采访 胡勇摄

深里村全貌

深里村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