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

1
傑利.尤斯曼 Jerry Uelsmann 地: 人: 事: 物: 物: (1934年6月11日 目前77歲) 是美國60年代的攝影大師,出生於美國的工業城市底特律,當時美國攝影圈的風 氣不佳,沒有攝影美術館,也沒有博物館真正把攝影當回事,當時的攝影師都是 自學成才,他為了繼續研究攝影,就到印第安那大學學習。 《羅斯福紀念公園》 他非常尊崇一些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但是他的作品不是純粹的超寫實主義,是有 人道主義,有同情心的,他擁有自己豐富的象徵符號,他的作品也大多是無題, 他認為作品不應該被一個主題給束縛,每張作品希望由觀眾去賦予一個新生命。 看他的每一個作品就像被帶進一個充滿幻覺的藝術世界,他運用岩石、樹木、河 流、船隻、人像、靜物等元素,在他的近乎天馬行空的想像中被放大、縮小、剪 裁、重疊,現在大家都在用PHOTOSHOP進行合成的方式,但他是用最原始的暗 房技術,雖然過程很繁複,但賦予了尋常物體不尋常的感性意義。 《無題》 1982年 視覺類 作品特色: ◎獨特超自然與現實的交錯風格 早在沒有影像合成的年代,這位大師自由的藝術觀,就在充滿限制的相 片中讓樹木浮在水上,天空裡出現河流,房子與樹木的親密關係也早已 獲得結合... ◎感觀與意義 我覺得在仔細看過傑利的作品後,就覺得他是一個熱愛自然和生命的人 他的素材合成囊括各種自然景觀,人的身體各個部位,我們居住的各種 空間,那些傳統相紙特有的細緻的灰階,總能發現人對自然的渴望,人 的希望抓住生命又如何流逝,期許著人與大自然的結合。 地點: 功能: 特色: 他沒有設計一個高大統領性的紀念碑式建築,而是用石牆 、瀑布、密樹和花灌來組成低矮景觀,建成了一座水平的 而非垂直的、開放的而非封閉的、引人參與而非默默欣賞 的紀念園。 用自然景觀與人對話,例如岩石傾瀉而下的水瀑表露出振 奮人心的活力,崩亂的花岩石零散置於兩旁,有如被炸毀 牆面亂石一樣,象徵二次大戰帶給人民的慘狀 。 美國華盛頓 紀念公園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傑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

地:

人:

事:

物:

物:

(1934年6月11日 目前77歲)是美國60年代的攝影大師,出生於美國的工業城市底特律,當時美國攝影圈的風氣不佳,沒有攝影美術館,也沒有博物館真正把攝影當回事,當時的攝影師都是自學成才,他為了繼續研究攝影,就到印第安那大學學習。

《羅斯福紀念公園》

他非常尊崇一些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但是他的作品不是純粹的超寫實主義,是有人道主義,有同情心的,他擁有自己豐富的象徵符號,他的作品也大多是無題,他認為作品不應該被一個主題給束縛,每張作品希望由觀眾去賦予一個新生命。

看他的每一個作品就像被帶進一個充滿幻覺的藝術世界,他運用岩石、樹木、河流、船隻、人像、靜物等元素,在他的近乎天馬行空的想像中被放大、縮小、剪 裁、重疊,現在大家都在用PHOTOSHOP進行合成的方式,但他是用最原始的暗房技術,雖然過程很繁複,但賦予了尋常物體不尋常的感性意義。

《無題》 1982年

視覺類

作品特色:

◎獨特超自然與現實的交錯風格早在沒有影像合成的年代,這位大師自由的藝術觀,就在充滿限制的相片中讓樹木浮在水上,天空裡出現河流,房子與樹木的親密關係也早已獲得結合...

◎感觀與意義我覺得在仔細看過傑利的作品後,就覺得他是一個熱愛自然和生命的人他的素材合成囊括各種自然景觀,人的身體各個部位,我們居住的各種空間,那些傳統相紙特有的細緻的灰階,總能發現人對自然的渴望,人的希望抓住生命又如何流逝,期許著人與大自然的結合。

地點:

功能:

特色: 他沒有設計一個高大統領性的紀念碑式建築,而是用石牆、瀑布、密樹和花灌來組成低矮景觀,建成了一座水平的而非垂直的、開放的而非封閉的、引人參與而非默默欣賞的紀念園。用自然景觀與人對話,例如岩石傾瀉而下的水瀑表露出振奮人心的活力,崩亂的花岩石零散置於兩旁,有如被炸毀牆面亂石一樣,象徵二次大戰帶給人民的慘狀 。

美國華盛頓

紀念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