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问。独活说她想借几本书看,我说我其他没 有,就书多。...

1
主编 胡万俊 责编 钟斌 视觉 青泉 图编 张路 责校 黄颖 两江 晒稿会网址: sgh.cqwb.com.cn/index.php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生活 ·夜雨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04 慢新闻深阅读 让生活慢下来 晒稿会网址: sgh.cqwb.com.cn/index.php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副刊 头条大赛(第 6 季) 守望相助 决胜抗疫 建设银行在行动 年前,听说武汉出现了新冠病毒肺炎疫 情。起初也没在意,反正离咱们这儿远着呢, 就算病毒跑马拉松,一天又能跑多远?不曾 想,病毒不是自己跑马拉松,而是跟着人一 起跑,没多久就跑遍了大江南北。最令人不 安的是,人感染了这种病毒,竟然没有特效 药物来治疗。专家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 防,最有效的预防,就是戴口罩。还有消息 说,需要对接触的东西消毒……真的没想到 会这么快。 清晨一起床,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大 街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戴着口罩,临街的药店 都贴出了温馨提示:口罩、酒精和消毒液已售 完。心里这才有些慌了。 还好,买到了一个药房里最后二十个口 罩。可没过几天,口罩就所剩无几了,感觉比 钱还要用得快。 那些日子,出门去超市买菜,都很慎重,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扮得像去参加一个隆 重的聚会。从超市回家,就像在逃离。一路 上老是感觉有病毒在后面,心里犹如十五只 吊桶打水,踢踢踏踏一路小跑,进门就大口喘 气,汗水早已湿透了背心。从不戴口罩限制 乘车,到不戴口罩限制外出,再到戴着口罩三 天出门一次。管控越来越严,我的心情也越 来越坏。不知不觉,就把低落的情绪带进了 微信朋友圈。 一个叫独活的网友留下了一条评论。 往前翻,才发现只要我一发圈,她几乎都 来,要么来评论,要么来点赞,这么久了,我竟 然没有注意到。 我和这个叫独活的网友见过一次面,那 大概是四五年前的事情。现在,坦率地说,现 在我真的想不起她的样子了。 那一年,她来加我微信。我不知道独活 是什么,偷偷百度,方才知道独活是一味中 药。独活说她喜欢文学,尤其喜欢传统文 学。这年头,年轻人都看网络小说去了,还有 人看传统文学,实属难得。我猜想,她就算不 是 60 后,也是 70 后。聊天中,我知道她就在 我生活的小县城一家药店工作。到底是自己 开的药店,还是打工,我没问。觉得没必要 问。独活说她想借几本书看,我说我其他没 有,就书多。 没想到,她真的来了。 我们是拿着手机聊着天迎面走近的。她 说的第一句话是: “刘老师吗?”我有些发愣, 没想到独活是个年轻女孩,二十多岁的样子, 瘦高的个儿,戴着一副眼镜。我一紧张: “你 是独,独……”她说: “我是。”我把书给她。她 说:“书什么时候还你?”我说:“你喜欢就留 着。”然后我们就各自分手,甚至再也没有回 头看对方一眼。后来,我收到过一个快递,那 是她还给我的几本书。 转眼就过去了好几年,想不到她还活跃 在我的朋友圈里。 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还在药房上班。 我有些激动,给她发了一个信息:在吗?事 后,我觉得这是目前为止我发的微信信息中 最丑陋的两个字。 她很快回话说在。我想拉近一下关系, 毕竟几年都没有见面了,平时也没有联系。 可是,我又不知道说什么好。稍作思考,我决 定直奔主题: “那个……”我脑子里一短路,居 然在瞬间忘了她的名字。足足愣了半秒,才 想起来。我简单说明了我的意思。她告诉 我,她早就没有在药店上班了,不过她自己买 了一些口罩,如果我要,她可以送给我。在这 花钱都无法买到口罩的艰难时刻,在这有了 口罩就相当于有生命保护的危险时刻,她居 然说要送口罩给我。我眼睛里一热,泪水都 差点下来了。我问多少钱。她说“我送给 你”。那一刻,我心里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给她发了一条信息,说打车是去拿口 罩。她回答说: “好啊,我在车站等你。”然后 给我发来了她的位置。 那个车站,怎么说呢?也许是偏僻,也许 是疫情期间保护性封闭管理吧,总之,整个站 上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出租 车慢慢滑过去,我放下车窗。我们都戴着口 罩。我不敢肯定站在车边的是不是她,也许, 她也不敢肯定车内坐的是不是我。 “刘老师吗?” 我说是。 她说这个给你。尽管戴着口罩,我依然 看见她眼睛里流露出的笑容。 我接过她递给我的一个包,而她却没有 接我递出去的钱,只是对出租车驾驶员说: “师傅,开车。”我还在发愣,出租车已经开走 了。我回过头去,正好看见她瘦高的身影逐 渐变小,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有这样的 朋友真好啊!我有些激动,给她发了一个红 包,说明这是购买口罩的钱,但她一直没有 收。二十四小时后,红包退了回来。我给她 留言:非常感谢。她给我留了一个微笑。 面对这个微笑,我的内心禁不住有了一 丝愧疚。 这些年,别说是平时没有联系过她,就是 过节的祝福短信,就算是群发给朋友,也从来 没有点到过她的名字,而她依然在那里默默 地关注着我……在疫情面前,原来很多看上 去很美好的东西,瞬间让我羞愧不已,这不仅 需要正视,也需要反思。 这个史无前例的春天,有我值得付出一 生来珍惜的友情。 (作者单位:巴南区交通执法大队) 疫情·友情 刘学兵 “鉴于我老妈思想觉悟高,在疫情到来之 际自觉隔离,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家人添麻 烦,特奖励苹果一片,以资鼓励,希望戒骄戒 躁,继续发扬。”话音一落,一片苹果已经塞进 妈妈的嘴中,一朵金丝菊在母亲脸上绽开。 这是我家鼠年春节中最常见的一幕。为 了驱走家中因隔离带来的沉闷,我常常穷尽 全身的幽默细胞,插科打诨,调节气氛。出生 于1936年的母亲已经84岁,是不折不扣的 耄耋老人了。除了步履有些蹒跚,行动有些 迟缓,身板有些佝偻以外,母亲耳聪目明,思 维清晰,让我心中甚是欣慰。 今年春节,我和先生进进出出忙着去购 置年货,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东西回家。母 亲则在家里不紧不慢地收拾屋子,清洗被褥, 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一家人与往年 一样,准备喜气洋洋过大年。千里之外的武 汉隐隐约约传来疫情流行的信息虽然让我心 里有一丝不安,但是即将到来的新春那红红 火火的喜气,很快就把那一丝不安湮没了。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预 料,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越来越严峻。当宅 居、禁足成为防控疫情举措之时,我们一家 也和全国人民一样,在家里自觉隔离。为 了节约口罩,出门买生活必需品的任务由 老公一个人承担,老妈更是从武汉封城开 始,就没有下过楼。平时,母亲都要在一日 三餐以后,就下楼散散步,和小区里面的老 姐妹聊聊天。本来可以戴口罩下楼在小区里 面散散步,母亲却取消了下楼散步的必修 课。她说,现在的口罩就像八路军的子弹一 样,宝贵得很,用一个就少一个。全国到处都 需要口罩,我少用一个,就可以把口罩留给最 需要的地方。 母亲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母亲 会在阳台上伸伸腿,弯弯腰,活动一下 老胳膊老腿。早餐以后,她打开电视 机,先看一阵新闻,然后追剧。看电视新 闻的时候,母亲会不时作出点评。看到钟南 山院士在疫情蔓延时逆行,亲赴武汉,她喃 喃自语: “钟南山和我是同一年出生的,他好 得行哦!”我知道,母亲的内心在为自己不能 为抗疫出力而遗憾。看到医务人员抛家别 子支援湖北的时候,母亲会情不自禁地叮 嘱, “恁个危险,你们都要保护好自己哦。”仿 佛那些集结出征的是她的孩子。末了,又叹 息道: “可惜啊,我们这一家人没有学医的。” 就这样,母亲和全国人民一样,为不断攀升 的感染数据揪心,为冲在一线白衣天使感 动,为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点赞,为湖北 武汉加油。此外,生活片、谍战片、抗战片等 等都是母亲的菜,她看电视剧特别投入,常常 和剧中人一起,或喜笑颜开,或伤心落泪,或 紧张颤栗,是最入戏的观众。 可是,“宅”家久了,难免心生烦闷,于 是,我就想方设法让母亲开心。我陪母亲 追剧时,常常为她解读没有注意的剧情,提 示她忘记了的细节,有时还故意考考她,前 面的剧情是什么?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 展。追剧间隙,还有母亲喜欢的零食或水 果塞进母亲口中,同时还伴有我拿腔捏调 的口头表扬。我还把手机上看到的幽默段 子和搞笑视频给母亲看,逗得母亲哈哈大 笑。空闲时候,我给母亲按摩、修指甲、剪 头发,洗澡的时候为她搓背。总而言之,我 要趁隔离时期,多陪一下母亲,弥补平时因 为上班不能照顾母亲的遗憾。 尽管我尽心竭力,可我还是发现母 亲有些反常。她有时候站在客厅的落 地窗前凝望楼下的花园,若有所思,沉 默不语。有时候坐在沙发上忧心忡 忡,自言自语。老公说我们国家现在国 力强了,不用担心。母亲说,你们晓得啥子, 锅里有了,碗里才有。我安慰母亲,我们在家 里老老实实呆着,不乱跑,不给国家添乱,就 是为国家做贡献了。母亲没有回答,依旧独 自忧国忧民。 终于有一天,母亲吞吞吐吐地问我银行 的人现在有没有上班,我笑着问她要干啥,还 没有等母亲回答,我恍然大悟:母亲是想捐 款!我太了解母亲了。解放初期,母亲在解 放军的军代表帮助下,挣脱了封建包办婚姻 的枷锁。后来,母亲靠着国家助学金读完中 学,所以,母亲对祖国的感情特别深厚。母亲 退休前是单位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她一 直保持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火样的工作热情。 在这个时刻,母亲怎么可能没有行动?虽然, 已经退休三十多年的母亲退休工资并不高。 果然,母亲点头承认了。我告诉母亲,我 也正在联系正规渠道捐款,我可以通过微信, 帮她一起捐。 “真的啊?现在的科技太发达了, 我还以为要亲自去办呢。”原来,这么多天,老 太太一直在为怎么去捐款的事情发愁呢。 当我把捐款后的截图给母亲看了,那朵 金丝菊又开放在母亲脸上,她又安安心心和 我们一起“宅”家做贡献了。 (作者单位:渝北区金港国际实验学校) “宅”家做贡献 张俭 也许是重庆连续几天新冠病毒肺炎确诊 人数日新增为零,也许是古树普洱的口感真 的特别好,或者是林清玄的《不闻,是一种清 净》让我暂时在不闻中清净下来。今天看到 一位作家写道: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有时觉得 这样毫发无损坐在家里是种羞耻,至少悲哀。 人的伤如何能抚慰,怎样才能不重复发生。” 我总觉得一个人难过到了尽头,是会物 极必反的,比如心要么更沉静,要么是一潭死 水。庆幸,我是前者。 湖北武汉抗疫一线的硝烟尚未停息,看 不见硝烟的战争一直在我心里。我们能安安 静静享用美食,而且平平安安活着是因为前 方有勇敢的人用命在抵抗。 疫情中,疫情后,该做的,该反思的又是 什么呢? 居家隔离时我在厨房与蔬菜、碗碟相处, 觉得它们很纯粹,比如葱子可以切短,也可切 长,香菜可以一片片,也可以细细碎碎,放在 玻璃碗里,再绽放一次嫩绿的光,就匆匆不见 了身影,如此安静奉献给我们了,但我们并没 有因此把它们想念和珍惜,因为平常。 以前理解不到: “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无限 循环其实是幸福。”总觉得该有点跌宕,有点 浪花才足以谈人生。 这次浪花真的来了,巨大无比。但待风 浪平静后,该怎样的清醒、克制,努力爱护这 片土地,保护好环境呢?毕竟我们还有子女, 还有子女的子女。 如果记忆会像沙漏逐渐流失,遗忘开始 降临,如果寒冬留下的荒凉被春色所替代,那 么我们还能否真实讲述湖北武汉的冬天,有 多少人被恐惧、孤独、清冷所包围。 讲述还未走到岁月的尽头,却已在别离。 讲述死真不分年龄,不分时间,不选地域。 在病毒面前和在死亡面前一样,人人平等。 庚子年初,终于明白活着的意义其实就 是活着。感念:我还毫发无损地活着。感念: 我的家人还平平安安。特别感念:那些用身 体去抵挡看不见的子弹的逆行者。谁不是家 里的唯一? 谈不上羞耻,但愧疚,因为很多家庭因为 这次灾难,遭受巨大劫难。失去一个人,失去 的是整个家,我能与他们共情,但共情解决不 了问题,无能为力呀! 可将心比心的痛一样刻骨铭心。 冰心说: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 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人生这一径长途,怎会没有风霜? 待花香弥漫,一切都会慢慢复原。 就在那一天,我们披着荆棘,忍受磨难, 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我们坐在海边,看阳光洒在海面上。我 们取下了口罩,对着天空畅快呼吸。闭上 眼,听见海水在歌唱。 (作者系九龙坡区作协会员) 生活终将慢慢复原 张艺 雨,带来清凉 在雨中数着飘飞的雨滴 听滴滴答答声音 如同淡淡忧伤的小曲 飞溅在脚下 如一朵朵小花 美丽盛开 雨,飘飘柔柔的流线 沾湿了我些许回忆 相思雨 一点一滴落在心里 远眺狮子峰上的塔尖 我轻声叹息 伸手采摘那飘舞的雨花 放下又捧起 珠珠成串 每一串如同耀眼的 珍珠金玉 雨,你在灯影下泛起涟漪 飘舞着 舞出了一地优美的诗意 雨,我睡梦中思你 空调滴滴答答 如同你的脚步声 如同你倾诉思念的话语 我仿佛行走在老街的 雨巷里 看着那满天清影飘逸 谁在雨巷里寂寞 谁在雨巷里把思念架起 谁把芳心抖落一地 雨,你驱散了我心灵浮尘 润湿了我的心迹 让我浪迹天涯 (作者单位:北碚区司法局) 雨恋 龙宇环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Mar-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生活...问。独活说她想借几本书看,我说我其他没 有,就书多。 没想到,她真的来了。我们是拿着手机聊着天迎面走近的。她 说的第一句话是:“刘老师吗?”我有些发愣,没想到独活是个年轻女孩,二十多岁的样子,

主编 胡万俊 责编 钟斌 视觉 青泉 图编 张路 责校 黄颖

两江

晒稿会网址:sgh.cqwb.com.cn/index.php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慢生活·夜雨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04慢新闻深阅读 让生活慢下来

晒稿会网址:sgh.cqwb.com.cn/index.php 邮箱:[email protected]

副刊 头条大赛(第6季)

守望相助决胜抗疫建设银行在行动

年前,听说武汉出现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起初也没在意,反正离咱们这儿远着呢,就算病毒跑马拉松,一天又能跑多远?不曾想,病毒不是自己跑马拉松,而是跟着人一起跑,没多久就跑遍了大江南北。最令人不安的是,人感染了这种病毒,竟然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专家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最有效的预防,就是戴口罩。还有消息说,需要对接触的东西消毒……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

清晨一起床,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大街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戴着口罩,临街的药店都贴出了温馨提示:口罩、酒精和消毒液已售完。心里这才有些慌了。

还好,买到了一个药房里最后二十个口罩。可没过几天,口罩就所剩无几了,感觉比钱还要用得快。

那些日子,出门去超市买菜,都很慎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扮得像去参加一个隆重的聚会。从超市回家,就像在逃离。一路

上老是感觉有病毒在后面,心里犹如十五只吊桶打水,踢踢踏踏一路小跑,进门就大口喘气,汗水早已湿透了背心。从不戴口罩限制乘车,到不戴口罩限制外出,再到戴着口罩三天出门一次。管控越来越严,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坏。不知不觉,就把低落的情绪带进了微信朋友圈。

一个叫独活的网友留下了一条评论。往前翻,才发现只要我一发圈,她几乎都

来,要么来评论,要么来点赞,这么久了,我竟然没有注意到。

我和这个叫独活的网友见过一次面,那大概是四五年前的事情。现在,坦率地说,现在我真的想不起她的样子了。

那一年,她来加我微信。我不知道独活是什么,偷偷百度,方才知道独活是一味中药。独活说她喜欢文学,尤其喜欢传统文学。这年头,年轻人都看网络小说去了,还有人看传统文学,实属难得。我猜想,她就算不是60后,也是70后。聊天中,我知道她就在我生活的小县城一家药店工作。到底是自己开的药店,还是打工,我没问。觉得没必要

问。独活说她想借几本书看,我说我其他没有,就书多。

没想到,她真的来了。我们是拿着手机聊着天迎面走近的。她

说的第一句话是:“刘老师吗?”我有些发愣,没想到独活是个年轻女孩,二十多岁的样子,瘦高的个儿,戴着一副眼镜。我一紧张:“你是独,独……”她说:“我是。”我把书给她。她说:“书什么时候还你?”我说:“你喜欢就留着。”然后我们就各自分手,甚至再也没有回头看对方一眼。后来,我收到过一个快递,那是她还给我的几本书。

转眼就过去了好几年,想不到她还活跃在我的朋友圈里。

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还在药房上班。我有些激动,给她发了一个信息:在吗?事后,我觉得这是目前为止我发的微信信息中最丑陋的两个字。

她很快回话说在。我想拉近一下关系,毕竟几年都没有见面了,平时也没有联系。可是,我又不知道说什么好。稍作思考,我决定直奔主题:“那个……”我脑子里一短路,居

然在瞬间忘了她的名字。足足愣了半秒,才想起来。我简单说明了我的意思。她告诉我,她早就没有在药店上班了,不过她自己买了一些口罩,如果我要,她可以送给我。在这花钱都无法买到口罩的艰难时刻,在这有了口罩就相当于有生命保护的危险时刻,她居然说要送口罩给我。我眼睛里一热,泪水都差点下来了。我问多少钱。她说“我送给你”。那一刻,我心里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给她发了一条信息,说打车是去拿口罩。她回答说:“好啊,我在车站等你。”然后给我发来了她的位置。

那个车站,怎么说呢?也许是偏僻,也许是疫情期间保护性封闭管理吧,总之,整个站上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出租车慢慢滑过去,我放下车窗。我们都戴着口罩。我不敢肯定站在车边的是不是她,也许,她也不敢肯定车内坐的是不是我。

“刘老师吗?”我说是。她说这个给你。尽管戴着口罩,我依然

看见她眼睛里流露出的笑容。我接过她递给我的一个包,而她却没有

接我递出去的钱,只是对出租车驾驶员说:“师傅,开车。”我还在发愣,出租车已经开走了。我回过头去,正好看见她瘦高的身影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有这样的朋友真好啊!我有些激动,给她发了一个红包,说明这是购买口罩的钱,但她一直没有收。二十四小时后,红包退了回来。我给她留言:非常感谢。她给我留了一个微笑。

面对这个微笑,我的内心禁不住有了一丝愧疚。

这些年,别说是平时没有联系过她,就是过节的祝福短信,就算是群发给朋友,也从来没有点到过她的名字,而她依然在那里默默地关注着我……在疫情面前,原来很多看上去很美好的东西,瞬间让我羞愧不已,这不仅需要正视,也需要反思。

这个史无前例的春天,有我值得付出一生来珍惜的友情。

(作者单位:巴南区交通执法大队)

疫情·友情刘学兵

“鉴于我老妈思想觉悟高,在疫情到来之际自觉隔离,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家人添麻烦,特奖励苹果一片,以资鼓励,希望戒骄戒躁,继续发扬。”话音一落,一片苹果已经塞进妈妈的嘴中,一朵金丝菊在母亲脸上绽开。

这是我家鼠年春节中最常见的一幕。为了驱走家中因隔离带来的沉闷,我常常穷尽全身的幽默细胞,插科打诨,调节气氛。出生于1936年的母亲已经84岁,是不折不扣的耄耋老人了。除了步履有些蹒跚,行动有些迟缓,身板有些佝偻以外,母亲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让我心中甚是欣慰。

今年春节,我和先生进进出出忙着去购置年货,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东西回家。母亲则在家里不紧不慢地收拾屋子,清洗被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一家人与往年一样,准备喜气洋洋过大年。千里之外的武汉隐隐约约传来疫情流行的信息虽然让我心里有一丝不安,但是即将到来的新春那红红火火的喜气,很快就把那一丝不安湮没了。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越来越严峻。当宅居、禁足成为防控疫情举措之时,我们一家也和全国人民一样,在家里自觉隔离。为了节约口罩,出门买生活必需品的任务由老公一个人承担,老妈更是从武汉封城开始,就没有下过楼。平时,母亲都要在一日三餐以后,就下楼散散步,和小区里面的老姐妹聊聊天。本来可以戴口罩下楼在小区里面散散步,母亲却取消了下楼散步的必修课。她说,现在的口罩就像八路军的子弹一样,宝贵得很,用一个就少一个。全国到处都需要口罩,我少用一个,就可以把口罩留给最需要的地方。

母亲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母亲会在阳台上伸伸腿,弯弯腰,活动一下老胳膊老腿。早餐以后,她打开电视机,先看一阵新闻,然后追剧。看电视新闻的时候,母亲会不时作出点评。看到钟南山院士在疫情蔓延时逆行,亲赴武汉,她喃喃自语:“钟南山和我是同一年出生的,他好得行哦!”我知道,母亲的内心在为自己不能为抗疫出力而遗憾。看到医务人员抛家别子支援湖北的时候,母亲会情不自禁地叮嘱,“恁个危险,你们都要保护好自己哦。”仿佛那些集结出征的是她的孩子。末了,又叹息道:“可惜啊,我们这一家人没有学医的。”就这样,母亲和全国人民一样,为不断攀升的感染数据揪心,为冲在一线白衣天使感动,为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点赞,为湖北武汉加油。此外,生活片、谍战片、抗战片等等都是母亲的菜,她看电视剧特别投入,常常和剧中人一起,或喜笑颜开,或伤心落泪,或紧张颤栗,是最入戏的观众。

可是,“宅”家久了,难免心生烦闷,于是,我就想方设法让母亲开心。我陪母亲追剧时,常常为她解读没有注意的剧情,提示她忘记了的细节,有时还故意考考她,前面的剧情是什么?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追剧间隙,还有母亲喜欢的零食或水果塞进母亲口中,同时还伴有我拿腔捏调的口头表扬。我还把手机上看到的幽默段子和搞笑视频给母亲看,逗得母亲哈哈大

笑。空闲时候,我给母亲按摩、修指甲、剪头发,洗澡的时候为她搓背。总而言之,我要趁隔离时期,多陪一下母亲,弥补平时因为上班不能照顾母亲的遗憾。

尽管我尽心竭力,可我还是发现母亲有些反常。她有时候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凝望楼下的花园,若有所思,沉默不语。有时候坐在沙发上忧心忡

忡,自言自语。老公说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了,不用担心。母亲说,你们晓得啥子,锅里有了,碗里才有。我安慰母亲,我们在家里老老实实呆着,不乱跑,不给国家添乱,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了。母亲没有回答,依旧独自忧国忧民。

终于有一天,母亲吞吞吐吐地问我银行的人现在有没有上班,我笑着问她要干啥,还没有等母亲回答,我恍然大悟:母亲是想捐款!我太了解母亲了。解放初期,母亲在解放军的军代表帮助下,挣脱了封建包办婚姻的枷锁。后来,母亲靠着国家助学金读完中学,所以,母亲对祖国的感情特别深厚。母亲退休前是单位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她一直保持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火样的工作热情。在这个时刻,母亲怎么可能没有行动?虽然,已经退休三十多年的母亲退休工资并不高。

果然,母亲点头承认了。我告诉母亲,我也正在联系正规渠道捐款,我可以通过微信,帮她一起捐。“真的啊?现在的科技太发达了,我还以为要亲自去办呢。”原来,这么多天,老太太一直在为怎么去捐款的事情发愁呢。

当我把捐款后的截图给母亲看了,那朵金丝菊又开放在母亲脸上,她又安安心心和我们一起“宅”家做贡献了。

(作者单位:渝北区金港国际实验学校)

“宅”家做贡献张俭

也许是重庆连续几天新冠病毒肺炎确诊人数日新增为零,也许是古树普洱的口感真的特别好,或者是林清玄的《不闻,是一种清净》让我暂时在不闻中清净下来。今天看到一位作家写道:“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有时觉得这样毫发无损坐在家里是种羞耻,至少悲哀。人的伤如何能抚慰,怎样才能不重复发生。”

我总觉得一个人难过到了尽头,是会物极必反的,比如心要么更沉静,要么是一潭死水。庆幸,我是前者。

湖北武汉抗疫一线的硝烟尚未停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直在我心里。我们能安安静静享用美食,而且平平安安活着是因为前方有勇敢的人用命在抵抗。

疫情中,疫情后,该做的,该反思的又是什么呢?

居家隔离时我在厨房与蔬菜、碗碟相处,

觉得它们很纯粹,比如葱子可以切短,也可切长,香菜可以一片片,也可以细细碎碎,放在玻璃碗里,再绽放一次嫩绿的光,就匆匆不见了身影,如此安静奉献给我们了,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把它们想念和珍惜,因为平常。

以前理解不到:“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无限循环其实是幸福。”总觉得该有点跌宕,有点浪花才足以谈人生。

这次浪花真的来了,巨大无比。但待风浪平静后,该怎样的清醒、克制,努力爱护这片土地,保护好环境呢?毕竟我们还有子女,还有子女的子女。

如果记忆会像沙漏逐渐流失,遗忘开始降临,如果寒冬留下的荒凉被春色所替代,那么我们还能否真实讲述湖北武汉的冬天,有多少人被恐惧、孤独、清冷所包围。

讲述还未走到岁月的尽头,却已在别离。

讲述死真不分年龄,不分时间,不选地域。在病毒面前和在死亡面前一样,人人平等。庚子年初,终于明白活着的意义其实就

是活着。感念:我还毫发无损地活着。感念:我的家人还平平安安。特别感念:那些用身体去抵挡看不见的子弹的逆行者。谁不是家里的唯一?

谈不上羞耻,但愧疚,因为很多家庭因为这次灾难,遭受巨大劫难。失去一个人,失去的是整个家,我能与他们共情,但共情解决不了问题,无能为力呀!

可将心比心的痛一样刻骨铭心。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

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人生这一径长途,怎会没有风霜?待花香弥漫,一切都会慢慢复原。就在那一天,我们披着荆棘,忍受磨难,

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们坐在海边,看阳光洒在海面上。我

们取下了口罩,对着天空畅快呼吸。闭上眼,听见海水在歌唱。

(作者系九龙坡区作协会员)

生活终将慢慢复原张艺

雨,带来清凉在雨中数着飘飞的雨滴听滴滴答答声音如同淡淡忧伤的小曲飞溅在脚下如一朵朵小花美丽盛开

雨,飘飘柔柔的流线沾湿了我些许回忆相思雨一点一滴落在心里远眺狮子峰上的塔尖我轻声叹息

伸手采摘那飘舞的雨花放下又捧起珠珠成串每一串如同耀眼的珍珠金玉雨,你在灯影下泛起涟漪飘舞着舞出了一地优美的诗意

雨,我睡梦中思你空调滴滴答答如同你的脚步声如同你倾诉思念的话语

我仿佛行走在老街的雨巷里看着那满天清影飘逸谁在雨巷里寂寞谁在雨巷里把思念架起谁把芳心抖落一地

雨,你驱散了我心灵浮尘润湿了我的心迹让我浪迹天涯

(作者单位:北碚区司法局)

雨恋龙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