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十五年后...

1
都市圈 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主编 赵本春 责编 李德强 视觉 胡颖 朱兴羽 责校 黄颖 05 05 本报讯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 5月12日是国 际护士节,当天下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纪念 5·12 国际 护士节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通报了重庆市2020年“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共护全民健康”护理劳动和技能竞赛结果及“重庆好 医生、重庆好护士”2020 年第一季度特别人物“战疫英雄”名单。 3 位“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指出,全市广大护理工 作者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牢记肩负的神圣职责,发扬南 丁格尔精神,践行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 献,在本次疫情中义无反顾,勇敢冲上一线,同时间赛跑、为生命 护航,在大战大考中经受考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谱写 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乐章,留下美丽而坚定的身影,用行动诠 释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据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 103167人。疫情期间,重庆共派出18批医疗队,1636名队员驰 援湖北,其中护士人数1076名(其中包括 6 名心理治疗师)黄明会要求,全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级医疗卫生 机构要持续营造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浓厚氛围,努力开创全 市护理工作健康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希望广大护理工作者牢 记南丁格尔的誓言,弘扬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战“疫”精神, 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重庆实践、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的 更大的贡献。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电视电话会议 为生命护航 这些医护人员受到表彰 结婚十五年后 首披婚纱让她哭得像个孩子 曾小琴在驰援湖北时,因患感冒咳嗽了一个月,没 有哭过;连续十多个小时高强度工作,累得站着都能睡 着的时候,没有哭过;而结婚15年后第一次换上婚纱, 听见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无意中的告白时,却哭了,哭 得像个孩子。 帘幕外等待她换装的爱人这样对别人说:“对这个家和她, 我很亏欠。平时老说她不漂亮,其实,她在我心里面,就像是个天 使……” “5·12”护士节前夕,在重庆晨报·上游新闻牵线下,援鄂的新桥 医院呼吸科护士曾小琴收到了同院急诊科医生,曾参加“5·12”汶川 地震医疗救援的谭丹的一份特殊礼物:这对结婚15年的医护工作 者,实现了补拍婚纱照的心愿。 汶川地震中 白衣天使给她安全 长大后藏族卓玛 也成了“天使” 一个援鄂抗击疫情,一个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曾两次与婚纱照失之交臂 焦祖惠 上游新闻 张锦旗 2008 年,汶川地震来临时她还是 一个初二的小女孩。轰隆隆轰隆隆 ……成了她记忆深处的痛。直到一 群白衣天使出现,她才获得一丝安全 感。那一刻,她告诉自己:长大以后 我要成为“你”,当一名护士带给他 人安全感。 2020 年 ,新 冠 肺 炎 来 势 汹 汹 。 她迅速向组织报名:我是护士,要去到 最危险的地方保护他们。在孝感,当她 看到患者安稳的眼神时,她默默对自己 说:我做到了,当了护士,也带给了他人 安全感。 她是四川省理县杂谷脑镇玛瑙村 的“卓玛”,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的护士焦祖惠。 焦祖惠说自己是一个泪点特别低 的女孩,提起 12 年前的地震,她的泪水 夺眶而出。 “没有人想到会是地震。”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地震来临时,未满 15 岁的 焦祖惠正在理县中学四楼的教室里准 备初二月考。“山在晃动,教学楼摇摇摆 摆,地面不断隆起,我心里害怕极了。” 那个夜里,焦祖惠和同学背靠着背在操 场上一夜未眠,余震不断传来。她紧 张、害怕,无助极了,看着眼前的废墟, 她在心里问自己:“谁能来救救我们 ……” 没过多久,天使们来了,给受伤者 包扎伤口,在废墟上快速奔跑……看着 这些在余震中奔波的人,焦祖惠一下子 看到了希望,觉得很有安全感,内里踏 实。突然有一天,一个想法出现在她脑 海里:我要当一名护士。她的理想得到 了家人支持:我们相信你,你也可以保 护他人,像这群天使保护我们一样。 2015 年,护理专业毕业后,焦祖惠 成为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 名护士。 2020年新冠肺炎 来袭,焦祖惠主动申请 到医院感染科工作。 得知医院要组织医护 人员支援湖北,她主 动报了名。“别人保护 了我,现在是我保护 他人的时候了,我必 须站出来。” 在孝感市东南医 院隔离病区里,有患者 呼喊“卓玛”,焦祖惠都 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身 边,嘘寒问暖。 3 月 1 日夜里,不善言辞的 父亲给焦祖惠发了一条微信: 女儿加油,千言万语一句话, 用感恩的心努力工作……这 条信息让 12 年前的一幕幕 又出现在焦祖惠脑海里。 “我得到过帮助,现在是我 回报社会的时候了,一定要 加油。” “在病房,患者看到医 护人员时眼神很安定,对我们 充满信任。这种感觉就是12年 前那些天使给我带来的安全感, 我想我应该做到了,实现了自己 当年的承诺。”焦祖惠说,作为一 名护士,她准备好了前往危险的 地方参加救援工作,因为那里有 需要她的人,需要天使带给他 们安全感。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工作中的 曾小琴 文/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图/上游新闻记者 毕克勤 李华 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木棉纪 摄影 煎熬 妻子不在家的 70 天 今年 1 月,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作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夫 妻俩都不约而同向组织递交了支援武汉的申请。新桥医院考虑 到谭丹在发热门诊承担着防控任务,这是整个医院防疫的重要 “前线”,因此只批准了曾小琴奔赴武汉的申请。 曾小琴在武汉投入紧张的工作,谭丹在重庆的发热门诊也 承担着抗疫任务,同时还要照顾一对儿女。 曾小琴去湖北的头几天,小女儿雯雯抱着妈妈的衣服一直 哭,凌晨3点都无法入睡,最后捏着妈妈的照片才含泪睡着。 谭丹这个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硬汉”,不曾对妻子说过 一句想念的话,然而,在“妇女节”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妻子他 却落泪了。谭丹无意中透露出一件让他遗憾多年的事:15年前 他俩结婚时,因为工作忙等各种原因,两人没拍过婚纱照。 2008 年“5·12”汶川地震,他随队参加医疗救援,一去就是 两个多月。经历过生死的谭丹暗下决定,回家后补上婚纱照。 然而,很快又面临训练、调岗,新的任务接踵而来,这个 愿望又被搁置到一边。 直到曾小琴这次驰援武汉,两人来了一次“角 色互换”,那种生死一线的感觉,又重回到他们 的身上。“这次是妻子上了第一线。我独自 在家里,真切体会到,我的生活中不能没 有她。15 年了,我亏欠她太多,我想 等她抗疫归来,补拍一套婚纱照。” 拍一套婚纱照,这对于普通的 家庭来说,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 的事情。可对于这对生死患难的夫 妻而言,竟变成了一种奢望。重庆 晨报·上游新闻为此联系了“专注 故事摄影”的“木棉纪”摄影工作室 和“克拉新娘”婚纱馆,他们都非 常乐意为这一对可敬的医护人员 尽一份力。 这一次,不能再错过了。 落泪 她被试衣间外的告白打动 从武汉回到重庆后,曾 小琴得知会去拍摄婚纱照, 虽然口里说别去麻烦了, 实则高兴了好几天。“她 前一晚敷了很久的面 膜,一直在为第二天的 拍摄作准备,能感觉到 内心的期盼和渴望。” 谭丹为“ 看穿”了妻 子的喜悦感到有点得意。 一走进婚纱馆,面对各式华美的婚纱,曾小琴的眼睛发亮 了,“这件好漂亮,那件也好美……可以试下这件吗?”她压抑住 兴奋的声音问婚纱搭配师。而谭丹则拉着妻子的手,笑眯眯地 一副“你说了算”的神情,俨然一对甜蜜的新婚夫妇。 15 年的遗憾,直到现在才实现。“比当年新婚还紧张。这是 一份迟到的爱……”这个平日里镇定、无畏的汉子谭丹不经意间 流露出柔情万丈的另一面。 这时,他们四岁的小女儿雯雯穿着公主裙跑过来,被爸爸一 把搂在怀里, “想不想看看最美的妈妈是什么样啊?”小姑娘使劲 点点头。 谭丹轻轻吐出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说, “结婚这么多年来,平 时我都没怎么赞美过她,老说她长得一般。其实啊,说句心里 话,她在我心中绝对是很漂亮的,穿上婚纱肯定会更美!说不一 定像我们平时说的天使……” 里面的曾小琴换好了衣服。谭丹拉着女儿说: “我们去找最 漂亮的妈妈,来,一起数 1、2、3。”自动帘幕缓缓打开,里面身着 雪白婚纱的曾小琴已是泪流满面。 其实,刚才谭丹的一番内心告白,在帘子的另外一边,曾小 琴听得真真切切。 她不顾周围的工作人员和摄影师,望着丈夫,边说边啜泣, “我真的很爱家里每一个人,在湖北的每一天,都特别想念你 们。以前都是你一个人冲在前面,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应该分担 起所有的一切……” 心酸 他因妻子额头有了皱纹 在谭丹看来,可能跟很多中国传统夫妇一样,平时忽略了仪 式感,生活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平淡的事情填满。 “她最开心的, 可能就是我回家后能分担一些家务吧,带带孩子、洗衣服、洗碗。” 谭丹“检讨”说,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 平时两人也会有摩擦,有斗嘴,他很少赞美妻子。曾小琴却一点 没有埋怨丈夫的“不解风情”,她说,平时工作很忙,但家里人都 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 工作上的战友。 第一次穿婚纱的曾小琴起初有些拘谨,但她很快适应了拖 尾长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美美地转了一个圈。 “平时在医院里 不怎么化妆,今天也算过足了瘾。”初迈入中年的曾小琴平时把 精力都放在了医院和家庭上,很少打理自己。作为支援湖北医 疗队队员,她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的隔离病房里为新冠肺炎患 者们忙碌着,但从没喊过累。而这一天,她成为当之无愧的闪亮 的女主角,一个柔情的妻子。 第一眼看到妻子穿上婚纱的那一刻,谭丹竟然说不出话来, 凝望着眼前相处了15年的爱人。四目相对的两人,脸上都在放 着光。不过,谭丹也感到了内心的酸楚, “在婚纱映衬下,可以明 显看出她额头上的皱纹。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 在聚光灯前,谭丹和曾小琴笑盈盈地拍摄了一张又一张照 片,他们深情凝望着彼此,仿佛又回到了 15 年前。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结婚十五年后 首披婚纱让她哭得像个孩子...然而,很快又面临训练、调岗,新的任务接踵而来,这个 愿望又被搁置到一边。 直到曾小琴这次驰援武汉,两人来了一次“角

都市圈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主编 赵本春 责编 李德强 视觉 胡颖 朱兴羽 责校 黄颖

0505

本报讯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当天下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通报了重庆市2020年“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共护全民健康”护理劳动和技能竞赛结果及“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2020年第一季度特别人物“战疫英雄”名单。3位“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指出,全市广大护理工作者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牢记肩负的神圣职责,发扬南丁格尔精神,践行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本次疫情中义无反顾,勇敢冲上一线,同时间赛跑、为生命

护航,在大战大考中经受考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谱写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乐章,留下美丽而坚定的身影,用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据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103167人。疫情期间,重庆共派出18批医疗队,1636名队员驰援湖北,其中护士人数1076名(其中包括6名心理治疗师)。

黄明会要求,全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持续营造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浓厚氛围,努力开创全市护理工作健康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希望广大护理工作者牢记南丁格尔的誓言,弘扬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战“疫”精神,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重庆实践、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电视电话会议

为生命护航 这些医护人员受到表彰

结婚十五年后首披婚纱让她哭得像个孩子

曾小琴在驰援湖北时,因患感冒咳嗽了一个月,没有哭过;连续十多个小时高强度工作,累得站着都能睡着的时候,没有哭过;而结婚15年后第一次换上婚纱,听见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无意中的告白时,却哭了,哭

得像个孩子。帘幕外等待她换装的爱人这样对别人说:“对这个家和她,

我很亏欠。平时老说她不漂亮,其实,她在我心里面,就像是个天使……”

“5·12”护士节前夕,在重庆晨报·上游新闻牵线下,援鄂的新桥医院呼吸科护士曾小琴收到了同院急诊科医生,曾参加“5·12”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的谭丹的一份特殊礼物:这对结婚15年的医护工作者,实现了补拍婚纱照的心愿。

汶川地震中白衣天使给她安全长大后藏族卓玛也成了“天使”

一个援鄂抗击疫情,一个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曾两次与婚纱照失之交臂

焦祖惠 上游新闻 张锦旗 摄

2008年,汶川地震来临时她还是一个初二的小女孩。轰隆隆轰隆隆……成了她记忆深处的痛。直到一群白衣天使出现,她才获得一丝安全感。那一刻,她告诉自己:长大以后我要成为“你”,当一名护士带给他人安全感。

2020 年,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她迅速向组织报名:我是护士,要去到最危险的地方保护他们。在孝感,当她看到患者安稳的眼神时,她默默对自己说:我做到了,当了护士,也带给了他人安全感。

她是四川省理县杂谷脑镇玛瑙村的“卓玛”,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焦祖惠。

焦祖惠说自己是一个泪点特别低的女孩,提起12年前的地震,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没有人想到会是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来临时,未满15岁的焦祖惠正在理县中学四楼的教室里准备初二月考。“山在晃动,教学楼摇摇摆摆,地面不断隆起,我心里害怕极了。”那个夜里,焦祖惠和同学背靠着背在操场上一夜未眠,余震不断传来。她紧张、害怕,无助极了,看着眼前的废墟,她在心里问自己:“谁能来救救我们……”

没过多久,天使们来了,给受伤者包扎伤口,在废墟上快速奔跑……看着这些在余震中奔波的人,焦祖惠一下子看到了希望,觉得很有安全感,内里踏实。突然有一天,一个想法出现在她脑海里:我要当一名护士。她的理想得到了家人支持:我们相信你,你也可以保护他人,像这群天使保护我们一样。

2015年,护理专业毕业后,焦祖惠成为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

2020年新冠肺炎来袭,焦祖惠主动申请到医院感染科工作。得知医院要组织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她主动报了名。“别人保护了我,现在是我保护他人的时候了,我必须站出来。”

在孝感市东南医院隔离病区里,有患者呼喊“卓玛”,焦祖惠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身边,嘘寒问暖。

3月1日夜里,不善言辞的父亲给焦祖惠发了一条微信:女儿加油,千言万语一句话,用感恩的心努力工作……这条信息让12年前的一幕幕又出现在焦祖惠脑海里。

“我得到过帮助,现在是我回报社会的时候了,一定要加油。”

“在病房,患者看到医护人员时眼神很安定,对我们充满信任。这种感觉就是12年前那些天使给我带来的安全感,我想我应该做到了,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承诺。”焦祖惠说,作为一名护士,她准备好了前往危险的地方参加救援工作,因为那里有需要她的人,需要天使带给他们安全感。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工作中的曾小琴

文/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图/上游新闻记者 毕克勤 李华

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木棉纪 摄影

煎熬 妻子不在家的70天

今年1月,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作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夫妻俩都不约而同向组织递交了支援武汉的申请。新桥医院考虑到谭丹在发热门诊承担着防控任务,这是整个医院防疫的重要

“前线”,因此只批准了曾小琴奔赴武汉的申请。曾小琴在武汉投入紧张的工作,谭丹在重庆的发热门诊也

承担着抗疫任务,同时还要照顾一对儿女。曾小琴去湖北的头几天,小女儿雯雯抱着妈妈的衣服一直

哭,凌晨3点都无法入睡,最后捏着妈妈的照片才含泪睡着。谭丹这个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硬汉”,不曾对妻子说过

一句想念的话,然而,在“妇女节”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妻子他却落泪了。谭丹无意中透露出一件让他遗憾多年的事:15年前他俩结婚时,因为工作忙等各种原因,两人没拍过婚纱照。

2008年“5·12”汶川地震,他随队参加医疗救援,一去就是两个多月。经历过生死的谭丹暗下决定,回家后补上婚纱照。

然而,很快又面临训练、调岗,新的任务接踵而来,这个愿望又被搁置到一边。

直到曾小琴这次驰援武汉,两人来了一次“角色互换”,那种生死一线的感觉,又重回到他们

的身上。“这次是妻子上了第一线。我独自在家里,真切体会到,我的生活中不能没

有她。15年了,我亏欠她太多,我想等她抗疫归来,补拍一套婚纱照。”

拍一套婚纱照,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对于这对生死患难的夫妻而言,竟变成了一种奢望。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为此联系了“专注故事摄影”的“木棉纪”摄影工作室和“克拉新娘”婚纱馆,他们都非常乐意为这一对可敬的医护人员尽一份力。

这一次,不能再错过了。

落泪她被试衣间外的告白打动

从武汉回到重庆后,曾小琴得知会去拍摄婚纱照,虽然口里说别去麻烦了,实则高兴了好几天。“她前一晚敷了很久的面膜,一直在为第二天的拍摄作准备,能感觉到内心的期盼和渴望。”谭丹为“看穿”了妻

子的喜悦感到有点得意。一走进婚纱馆,面对各式华美的婚纱,曾小琴的眼睛发亮

了,“这件好漂亮,那件也好美……可以试下这件吗?”她压抑住兴奋的声音问婚纱搭配师。而谭丹则拉着妻子的手,笑眯眯地一副“你说了算”的神情,俨然一对甜蜜的新婚夫妇。

15年的遗憾,直到现在才实现。“比当年新婚还紧张。这是一份迟到的爱……”这个平日里镇定、无畏的汉子谭丹不经意间流露出柔情万丈的另一面。

这时,他们四岁的小女儿雯雯穿着公主裙跑过来,被爸爸一把搂在怀里,“想不想看看最美的妈妈是什么样啊?”小姑娘使劲点点头。

谭丹轻轻吐出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说,“结婚这么多年来,平时我都没怎么赞美过她,老说她长得一般。其实啊,说句心里话,她在我心中绝对是很漂亮的,穿上婚纱肯定会更美!说不一定像我们平时说的天使……”

里面的曾小琴换好了衣服。谭丹拉着女儿说:“我们去找最漂亮的妈妈,来,一起数1、2、3。”自动帘幕缓缓打开,里面身着雪白婚纱的曾小琴已是泪流满面。

其实,刚才谭丹的一番内心告白,在帘子的另外一边,曾小琴听得真真切切。

她不顾周围的工作人员和摄影师,望着丈夫,边说边啜泣,“我真的很爱家里每一个人,在湖北的每一天,都特别想念你们。以前都是你一个人冲在前面,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应该分担起所有的一切……”

心酸 他因妻子额头有了皱纹

在谭丹看来,可能跟很多中国传统夫妇一样,平时忽略了仪式感,生活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平淡的事情填满。“她最开心的,可能就是我回家后能分担一些家务吧,带带孩子、洗衣服、洗碗。”

谭丹“检讨”说,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平时两人也会有摩擦,有斗嘴,他很少赞美妻子。曾小琴却一点没有埋怨丈夫的“不解风情”,她说,平时工作很忙,但家里人都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工作上的战友。

第一次穿婚纱的曾小琴起初有些拘谨,但她很快适应了拖尾长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美美地转了一个圈。“平时在医院里不怎么化妆,今天也算过足了瘾。”初迈入中年的曾小琴平时把精力都放在了医院和家庭上,很少打理自己。作为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她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的隔离病房里为新冠肺炎患者们忙碌着,但从没喊过累。而这一天,她成为当之无愧的闪亮的女主角,一个柔情的妻子。

第一眼看到妻子穿上婚纱的那一刻,谭丹竟然说不出话来,凝望着眼前相处了15年的爱人。四目相对的两人,脸上都在放着光。不过,谭丹也感到了内心的酸楚,“在婚纱映衬下,可以明显看出她额头上的皱纹。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

在聚光灯前,谭丹和曾小琴笑盈盈地拍摄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他们深情凝望着彼此,仿佛又回到了1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