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梦想”起飞 - epaper.jxwmw.cnepaper.jxwmw.cn/resfile/2020-06-19/11/11.pdf ·...

1
20 世纪 60 年代以 前,古路人 靠藤条、木 棍编成的 藤梯出行 20 世纪 60 年代, 铁道兵在 绝壁上搭 设了十三 道钢梯 2003 年,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在绝壁之上凿 出了险峻的“骡马道” WENHUA GANPO 主编 杨淑玲 美编 杨数 11 JIANGXI DAILY 2020 6 19 日 星期五 读书 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 书语 书语 《古路之路》 陈果著 天地出版社 书关注 书关注 电话 电话0791 0791- -86849979 86849979 本版邮箱 本版邮箱ysling ysling2012 2012@ @163 163.com .com 406 406 由梁衡、毕淑敏、刘醒龙等 国内 14 位作家联袂创作的散文 集《所见微尘,皆因有光》(北京 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2020 6 出版),用流畅自然的文笔,深 邃隽永的艺术哲思,在诚意满 满的书写中,表达了“愿世间每 一粒渺小的微尘,都能迎光飞 翔”的深刻意蕴。 全书共分“勇敢而生、让爱 照进生命、你是自己的太阳、向 着明亮那方”等四辑。温馨的 笔墨,歌咏着亲情的朴实与温 暖,镌刻着生命的悠长与喟叹; 于时光深处,掀动历史的微澜; 于情与景的热切交融中,迸发 出绚烂的思想火花。 文中的主打篇什《沈公榕, 眺望大海》,是全书的点睛之作, 也是梁衡的一篇蓄意深厚的文 化散文。作家把雄浑的笔力,聚 焦于风雨飘摇的1866 年。彼年, 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临危受命, 在福州创办马尾船厂,并在厂址 内亲手植下了一棵榕树。150 年过去了,当年的马尾船厂早已 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棵浓荫 覆地的“沈公榕”树,却不惧风 雨,顽强地挺立在船厂的遗址 上。梁衡通过对这棵古榕树的 深情回眸,力透纸背地抒写着近 代中国海军坎坷的发展史。他 不但追溯了沈葆桢在创办船厂 时的勤勉奉公,总结梳理了他在 “师夷制夷”上的文韬武略,还以 政论家的深刻,对沈葆桢在近代 中国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 上的引领,亦予以了倾力点赞。 从“沈公榕”坚韧挺拔的气根身 上,神思泉涌的梁衡,仿佛看到 了一种昂扬不屈的民族精神,正 在中华大地上升腾。正是这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 顽强品格,让我们这个饱经风 霜的民族,在历经重重磨难之 后,依然能以舍我其谁的英勇 豪迈,在世界的东方,太阳升起 的地方,巍然耸立起蔚为壮观 的“华夏”之林。梁衡情理交融 的抒发,洋溢着浓郁的家国情 怀,也使得这场发思古之幽情, 从对一棵树、一个人的怀念,跃 升到对民族精神和士气的寻根 与致敬上,这样的阐发和诠释, 不仅让人记住了这段闪光的历 史,而且,见贤思齐中,也愈加 激发起我们的爱国斗志。 书中,令人感触颇深的,是 刘醒龙的《抱着父亲回故乡》。 全篇以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生动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和重 情重义的父亲形象。作家意味 深长地说,“父亲”的一生,既有 着春的蓬勃繁茂,也有着秋的 宁静祥和。刘醒龙别有洞天的 感言道,把春与秋各取一半,就 构成了一个“秦”字。他因此把 “父亲”魂归的地方,形象地称 为“小秦岭”,并以一咏三叹的 笔调,运用丰富的情感想象,分 别将“父亲”比作“像一朵朝云、 像一只圆润的家乡鱼丸和包 面、像一颗砣砣糖”。于层层递 进中,深情款款地述说着“父 亲”的博大、仁爱和坚强,歌咏 着父爱的宽广与厚重。“父亲” 生于故乡,长于故乡,最后化为 尘土,又归寂于故乡,尽管没有 留下什么丰厚的物质遗产,却 将坦荡无私的人格操守,毫无 保留地传给了他的子孙后代, “父亲”用一生的清贫,实现了 精神上的富有,这样的“父亲” 怎不令人记挂牵怀? 别具风味的篇章,当属毕 淑敏的《一念三千里》。该文既 颇具人文关怀,又闪耀着理性 的光辉。是毕淑敏以敏锐视 角,时刻关注人们灵魂世界的 有力写照。文中,她着重从心 理健康的角度,指出拥有一个 强大的内心,才能盛得下喜怒, 输得出力量。为此,毕淑敏劝 导人们,要充分认识到自我的 价值,唤醒生命自觉,努力排解 负面情绪,养护好我们的心 灵。作家先从佛学的禅意层 面,剖析了“念”的内在含义,然 后,广泛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对 几桩典型案例的心理学分析, 从心灵深处认真检视着善与恶 的道德力量,鲜明地道出了“勿 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 之”对于我们的人生成长,有着 何其重要的影响与推动。文 中,毕淑敏以心理抚慰师的良 善,真诚地劝导人们“把好念头 变成好行动,乃是人生要务。” 一位诗人说得好:“万物皆 有罅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 方。”面对生命中的一些不完 满,我们是不畏艰难,锐意进 取,还是怨天尤人,刻意等待上 天的安排?在《所见微尘,皆因 有光》这本温润走心的书里,梁 衡等作家或观照历史,或讴歌 真情,或颂扬人间的向善向美, 已然表达出美好的生命寄寓: 迎着光亮旋舞,即使化为一粒 微尘,人生也不会了无遗憾。 独身旅居京华,夜阑人静 好读书。斗室三尺、素灯一盏、 沌夜半片,不读凄凄惨惨怯怯 黯然神伤,也不读风花雪月流 年嗟叹恍惚,只读醍醐灌顶正 能量之书给心神以安慰、头脑 以启迪、意志以坚决,譬如朱信 雄之《科技公司员工学习力与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读罢 敬叹,余味无穷。 本书站位居高、视野宏阔, 从经济新常态形势分析入笔, 以翔实的数据、确凿的事例和 严谨的论述,循序辩证了“科技 公司员工学习力是实现技术创 新能力提升并维持公司生存和 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效的 员工学习力则是关键因素)、发 现‘公司禀赋’是员工学习力转 化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通 过提升科技公司员工学习力来 提升核心竞争力并适应技术的 快速变化与市场的剧烈竞争” 等认知观点,有力推导出“科技 公司员工肩负着自主创新和成 果转化的重要使命,其学习力 不仅是保证科技公司技术创新 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也是动 态衡量科技公司综合素质和竞 争力的标准尺度”这一核心论 断,让人但觉言之凿凿、“雄”文 可“信”,增进了对所持观点的 由衷认同。 本书多有其前瞻独到的创 新点,包括创建“充分知晓评价 理论”,提出“正向员工学习力 的来源与分级”理论方法,为公 司创新发展与人才定位提供辅 助决策手段;将科技公司员工 学习力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的 过程分为横向(包括内部三个 层级和外部四个阶段)、纵向 (包括内部过程与外部条件), 进而找到将学习力转化为技术 创新能力的路径;从有效的员 工学习毅力、有效知识获取量、 公司禀赋等论证得出科技公司 员工学习力产生和转化的关键 要素,让人读之耳目一新、豁然 开朗、颇多受益。 除了理性思维和严谨论 证,本书也不乏“学习就是取长 补短的提高与进步过程,因为 学习不仅是生存的必要,更是 发展的必须”等简白语句,和达 尔文“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 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 最聪明的,而是那些灵活的能 够适应环境的个体或组织。不 管人们愿不愿意,任何一个机 体(组织)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 的事情”等生动引述,让人读之 会心一笑、蔼然可亲。尤为让 人感佩的是,作者长年致力于 “镁基胶凝材料”新的应用领域 研究,通过员工学习力的持续 提升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深度转 化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螺旋 发展,进而取得破解固体废弃 物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 源化”难题的重大突破—与 其说本书是他的闲来思考漫 笔,不如说是他的创业实践记 录,因而增进了本书的可信度 和感染力。 感念世间的 和煦与温暖 □ 黄东光 让学习为科技创新赋能 □ 程杨松 书畅想 书畅想 读书跟年龄有没有关系?回答是 肯定的。在适合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情。读书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还真 有一些讲究。 古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 国。”是说年轻人血气方刚,争强好胜, 读《水浒传》容易学梁山好汉,好勇斗 狠,生暴戾之心;老年人本来历经世 事,成熟圆通,如果再学《三国演义》里 的人物好用计谋,就会老奸巨猾,让人 生畏。 的确,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扮演 的社会角色不一样,生活的重心也不 一样,因而读书的需求不一样,在读书 题材的选择上自然会有差别。在少年 时代,人的好奇心比较强,可多读些知 识性、趣味性强的书,如童话、神话、历 史故事、科幻小说、科普著作之类的书 籍,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 青年时代是人思想最活跃、精力最充 沛的时候,也是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 期,除了要读跟自己所在学科相关的 书籍,还要读一些文史哲经典著作,打 好人文素养的底子。中年时期,是年 富力强、事业有成的时 候,同时面临着知识更 新、本领恐慌的问 题,要本着“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补 什么”的原则,读 一些和业务知识 相关的书籍,完善 自己的知识结构, 还要读一些调整身 心的修养类书籍,始 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老年时期,没有工作的压 力,欲求之心淡了,这个时候 读书可以由着自己的喜好来。可以重 温一些自己久读不厌的案头书,也可 以读一些琴棋书画、花鸟虫鱼方面的 杂书,既消遣时光,又涵养情趣,获得 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年龄不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接 受能力不一样,读书的方法也会不一 样。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成 长的过程。古人把读书按每十年分为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至十五岁,这 个阶段叫“诵读”。就是利用 此时最好的记忆力把经典 背下来,背下来就行,不 要求理解,长大以后自 然就会明白。第二个 阶段是十五至二十五 岁,叫“讲贯”,就是 要融会贯通。读书不 仅要读《四书五经》, 还要读经史子集、律令 礼制、天文地理、水利农 工等多学科、跨专业的 书,读了还要思考琢磨,了 然于胸。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五 至三十五岁,叫“涉猎”,就是广泛地博 览,不一定要读跟专业相关的书,什么 书都要看一点,保持开放的阅读心态,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个阶段已 经工作,多读一些不同学科的书,让不 同领域的知识相互交叉、融合、渗透, 就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引发新的观点 和创新,开辟个人事业的新境界。 年龄不同,读书的心态不一样,阅 读的情趣也会不一样。清人张潮在《幽 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 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 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 耳”。年少懵懂时,读书充满了好奇和 新鲜感,看到的只是漂亮的辞藻和精彩 的故事;人到中年,磨炼渐多,很多事都 能看得开看得明白,此时读书就能一览 无余,读得通透;到了老年,阅历丰富,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此时读书,书中有 我、我中有书,在自由赏玩中感受读书 的快乐。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同年 龄阶段的人都需要读书。那些早年养 成读书习惯的人,到了老年更是离不 开书。东晋学者宋纤,年已八旬,仍笃 学不倦;徐广年过八十,仍然每年读 “五经”一遍。现代作家冰心、杨绛,学 者季羡林、周有光年过九十,还在读书 写作,著书立说。“少小而学及壮有为, 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 朽。”读书可以让人忘记年龄,心态年 轻。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 生命 不息,学习不止”。读书,什么时候开 始都不晚,都是合适的时候。 读书与年龄的奥妙 吴黎宏 吴黎宏 古路村的由来与过去 物体从悬崖上坠落,发出“咕噜”一声响,据说,这 就是古路村名字的由来。《古路之路》一书中,作者陈 果毫不避讳地指出:“古路古路,自古无路。”曾经没有 路的古路村,穷得叮当响。进村的通道曾是绳索、藤 蔓和钢梯。大渡河流经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两岸峭壁 陡立,直耸云霄, 133 户人家的村庄就在绝壁之上。 云边村寨,世代居住着彝族同胞。他们穿着重头饰, 有各种多彩的帽子:瓦盖帽、荷叶帽、英雄帽……但有 顶“帽子”,他们最不想戴:“贫困帽”。作为曾经雅安 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寨,古路村成了汉源县 63 个贫困 村中最难啃的“硬骨头”。2017 3 8 日,习近平 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参 加审议,全国人大代表、汉源县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 云莲当面向总书记介绍古路村近年来通过灾后重建 和脱贫攻坚,发生的可喜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嘱咐 他们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还要杜绝“养懒 汉”。古路村人民不忘总书记嘱咐,在总书记关于脱 贫攻坚系列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抢 抓发展机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探索 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脱贫之 路、乡村振兴之路。 出行之路的巨大变化 《古路之路》着重展现了古路村出行之路发生的 巨大变化。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古路人靠藤条、木棍 编成的藤梯出行; 20 世纪 60 年代,铁道兵在绝壁上搭 设了十三道钢梯; 2003 年,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在绝 壁之上凿出了险峻的“骡马道”; 2009 年到 2015 年,当 地对“骡马道”做了硬化;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古路 人精准施策, 2018 10 1 日连通大渡河峡谷的索 道试运行,以往 3 个小时的路程,索道 3 分钟便能飞越 ……道路的改善,让古路村的发展驶上快车道。古路 村以“路”为纽带,依托得天独厚的峡谷风光和彝家风 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天南海北的背包客慕名而 来,带来了现代化的活跃气息,带走了核桃、洋芋、腊 肉等生态美食。截至 2018 年底,古路村累计接待游 5.4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63 万余元。古路村 还大力发展花椒、核桃、油茶、中药材等产业,建成核 桃基地约 4000 亩、花椒基地约 1200 亩。古路村的特 色山货不仅畅销省内,而且远销全国甚至海外,为村 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 两手抓,古路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之 路、振兴之路。2018 年底,古路村贫困发生率由建档 立卡前的 43.7%降至 0,与汉源县一起实现脱贫摘帽。 悬崖上的奋进与拼搏 《古路之路》还将叙述的重点放在基层党员干部 的奋进与拼搏上。老支书骆国龙为了改善村里贫困 落后的面貌,多次到乡上、县上拜访,为村里争取到修 建“骡马道”的资金和修了第一根饮用水管道;在县食 药监局工作的罗开茂,自请派驻古路村担任第一书 记,针对古路村亟须产业转型的问题,挨家挨户动员 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并亲身示范,增强 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0 年全票当选村支书的 骆云莲心直口快,帮助村民治疗短视、懒惰、“等靠要” 等精神顽疾,提升现有产业短板,在当选全国人大代 表之后,将古路村推介到了全国。在基层党员干部的 带领下,古路人在好日子的奔头里奋进、拼搏,站在了 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村民申绍华最先尝到发展乡 村旅游的甜头,两个外出打工的儿子回到家帮着经营 农家乐,蒸蒸日上的家业让申绍华常常感叹古路村的 发展让“发家致富的活水流到了家门口”;黄安洪修 起了阳光房、办起了条件不输城里的农家乐,大儿子 娶上了城里媳妇,小儿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一 家人的生活越过越有奔头;曾经少有识字者的古路 村现今不但娃娃们都有学上,而且已经出了十几位 大学生,新生一代带着祖祖辈辈的期望,正飞出大 山,走向未来……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 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3 6 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 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古路之路》以 古路村脱贫奔小康的壮阔实践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在脱贫攻坚中的变化和由此 带来的自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时间的入口已经 被真正打开,而我们对明天和未来的向往也都会最终 在我们的奋斗中变成现实”。 悬崖上的梦想 悬崖上的梦想 起飞 起飞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 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 14 亿中国人民的共 同期盼。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底线任务。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 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大渡河峡 谷之上的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很险, 平均海拔 2000 多米, 2010 年才通电, 2017 仍不通公路,当地的彝族同胞常年只能通过 悬于绝壁的藤梯、钢梯和垂直高度近 1000 米、 宽度不足 1 米的“骡马道”与外界联系。如果 把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比作长征路的话,那 么古路村就是极难攻下的“腊子口”,也是难 以攻克的顽垒。从扯着藤蔓攀岩到钢梯嵌 进绝壁,再到索道飞架南北,从壁立千仞的 绝尘幽谷中走来的古路村 —“悬崖上的 村庄”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近日,书写古 路村脱贫攻坚生动实践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古路之路》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千百年来我们 彝人的祖先就秉持古老的生存智慧,在极其 险峻的环境中延续着生命。地处大渡河峡谷 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就是 这样一个地方—当我们历史性地成为今天 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部分,当我们千百万的同 胞见证了一个民族在脱贫攻坚中的变化和由 此带来的自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时间的 入口已经被真正打开,而我们对明天和未来的 向往也都会最终在我们的奋斗中变成现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彝族诗 吉狄马加 古路村在中国版图上是小得几乎可以忽 略不计的一个点,但在陈果的书里,却是他用 脚、用笔、用心丈量出来的跨越历史、现实与 未来的辽阔天地。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这 个“悬崖上的村庄”及当地的彝族同胞,与峡 谷里奔腾的大渡河水一起,以超凡的勇气、坚 韧和奋斗历程,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新声。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 阿来 专家推荐 图片均为资料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 20 世 纪60 年 代 以前,古路人靠藤条、木棍 编 成 的藤梯出行

    ▶20 世纪60 年 代 ,铁道兵在绝壁上搭设了十三道钢梯

    ▼2003 年,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在绝壁之上凿出了险峻的“骡马道”

    WENHUA GANPO ■ 主编 杨淑玲 美编 杨 数 11JIANGXI DAILY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读 书

    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

    书语书语

    ▲ 《古路之路》陈 果 著 天地出版社

    书关注书关注

    电话电话::07910791--8684997986849979本版邮箱本版邮箱::yslingysling20122012@@163163.com.com 第第406406期期

    由梁衡、毕淑敏、刘醒龙等国内14位作家联袂创作的散文集《所见微尘,皆因有光》(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2020年 6月出版),用流畅自然的文笔,深邃隽永的艺术哲思,在诚意满满的书写中,表达了“愿世间每一粒渺小的微尘,都能迎光飞翔”的深刻意蕴。

    全书共分“勇敢而生、让爱照进生命、你是自己的太阳、向着明亮那方”等四辑。温馨的笔墨,歌咏着亲情的朴实与温暖,镌刻着生命的悠长与喟叹;于时光深处,掀动历史的微澜;于情与景的热切交融中,迸发出绚烂的思想火花。

    文中的主打篇什《沈公榕,眺望大海》,是全书的点睛之作,也是梁衡的一篇蓄意深厚的文化散文。作家把雄浑的笔力,聚焦于风雨飘摇的1866年。彼年,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临危受命,在福州创办马尾船厂,并在厂址内亲手植下了一棵榕树。1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马尾船厂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棵浓荫覆地的“沈公榕”树,却不惧风雨,顽强地挺立在船厂的遗址上。梁衡通过对这棵古榕树的深情回眸,力透纸背地抒写着近代中国海军坎坷的发展史。他不但追溯了沈葆桢在创办船厂时的勤勉奉公,总结梳理了他在

    “师夷制夷”上的文韬武略,还以政论家的深刻,对沈葆桢在近代中国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上的引领,亦予以了倾力点赞。从“沈公榕”坚韧挺拔的气根身上,神思泉涌的梁衡,仿佛看到了一种昂扬不屈的民族精神,正在中华大地上升腾。正是这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品格,让我们这个饱经风霜的民族,在历经重重磨难之后,依然能以舍我其谁的英勇豪迈,在世界的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巍然耸立起蔚为壮观的“华夏”之林。梁衡情理交融的抒发,洋溢着浓郁的家国情怀,也使得这场发思古之幽情,从对一棵树、一个人的怀念,跃升到对民族精神和士气的寻根与致敬上,这样的阐发和诠释,不仅让人记住了这段闪光的历史,而且,见贤思齐中,也愈加激发起我们的爱国斗志。

    书中,令人感触颇深的,是刘醒龙的《抱着父亲回故乡》。全篇以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生动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和重情重义的父亲形象。作家意味深长地说,“父亲”的一生,既有着春的蓬勃繁茂,也有着秋的宁静祥和。刘醒龙别有洞天的感言道,把春与秋各取一半,就构成了一个“秦”字。他因此把

    “父亲”魂归的地方,形象地称为“小秦岭”,并以一咏三叹的笔调,运用丰富的情感想象,分别将“父亲”比作“像一朵朝云、像一只圆润的家乡鱼丸和包面、像一颗砣砣糖”。于层层递进中,深情款款地述说着“父亲”的博大、仁爱和坚强,歌咏着父爱的宽广与厚重。“父亲”生于故乡,长于故乡,最后化为尘土,又归寂于故乡,尽管没有留下什么丰厚的物质遗产,却将坦荡无私的人格操守,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的子孙后代,

    “父亲”用一生的清贫,实现了精神上的富有,这样的“父亲”怎不令人记挂牵怀?

    别具风味的篇章,当属毕淑敏的《一念三千里》。该文既颇具人文关怀,又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是毕淑敏以敏锐视角,时刻关注人们灵魂世界的有力写照。文中,她着重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指出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才能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为此,毕淑敏劝导人们,要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唤醒生命自觉,努力排解负面情绪,养护好我们的心灵。作家先从佛学的禅意层面,剖析了“念”的内在含义,然后,广泛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对几桩典型案例的心理学分析,从心灵深处认真检视着善与恶的道德力量,鲜明地道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我们的人生成长,有着何其重要的影响与推动。文中,毕淑敏以心理抚慰师的良善,真诚地劝导人们“把好念头变成好行动,乃是人生要务。”

    一位诗人说得好:“万物皆有罅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面对生命中的一些不完满,我们是不畏艰难,锐意进取,还是怨天尤人,刻意等待上天的安排?在《所见微尘,皆因有光》这本温润走心的书里,梁衡等作家或观照历史,或讴歌真情,或颂扬人间的向善向美,已然表达出美好的生命寄寓:迎着光亮旋舞,即使化为一粒微尘,人生也不会了无遗憾。

    独身旅居京华,夜阑人静好读书。斗室三尺、素灯一盏、沌夜半片,不读凄凄惨惨怯怯黯然神伤,也不读风花雪月流年嗟叹恍惚,只读醍醐灌顶正能量之书给心神以安慰、头脑以启迪、意志以坚决,譬如朱信雄之《科技公司员工学习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读罢敬叹,余味无穷。

    本书站位居高、视野宏阔,从经济新常态形势分析入笔,以翔实的数据、确凿的事例和严谨的论述,循序辩证了“科技公司员工学习力是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并维持公司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效的员工学习力则是关键因素)、发现‘公司禀赋’是员工学习力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提升科技公司员工学习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并适应技术的快速变化与市场的剧烈竞争”等认知观点,有力推导出“科技公司员工肩负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使命,其学习力不仅是保证科技公司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也是动态衡量科技公司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标准尺度”这一核心论断,让人但觉言之凿凿、“雄”文可“信”,增进了对所持观点的由衷认同。

    本书多有其前瞻独到的创新点,包括创建“充分知晓评价理论”,提出“正向员工学习力的来源与分级”理论方法,为公司创新发展与人才定位提供辅

    助决策手段;将科技公司员工学习力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分为横向(包括内部三个层级和外部四个阶段)、纵向(包括内部过程与外部条件),进而找到将学习力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从有效的员工学习毅力、有效知识获取量、公司禀赋等论证得出科技公司员工学习力产生和转化的关键要素,让人读之耳目一新、豁然开朗、颇多受益。

    除了理性思维和严谨论证,本书也不乏“学习就是取长补短的提高与进步过程,因为学习不仅是生存的必要,更是发展的必须”等简白语句,和达尔文“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灵活的能够适应环境的个体或组织。不管人们愿不愿意,任何一个机体(组织)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的事情”等生动引述,让人读之会心一笑、蔼然可亲。尤为让人感佩的是,作者长年致力于

    “镁基胶凝材料”新的应用领域研究,通过员工学习力的持续提升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深度转化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螺旋发展,进而取得破解固体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难题的重大突破——与其说本书是他的闲来思考漫笔,不如说是他的创业实践记录,因而增进了本书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感念世间的和煦与温暖

    □ 黄东光

    让学习为科技创新赋能□ 程杨松

    书畅想书畅想

    读书跟年龄有没有关系?回答是肯定的。在适合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读书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还真有一些讲究。

    古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是说年轻人血气方刚,争强好胜,读《水浒传》容易学梁山好汉,好勇斗狠,生暴戾之心;老年人本来历经世事,成熟圆通,如果再学《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好用计谋,就会老奸巨猾,让人生畏。

    的确,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扮演的社会角色不一样,生活的重心也不一样,因而读书的需求不一样,在读书题材的选择上自然会有差别。在少年时代,人的好奇心比较强,可多读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书,如童话、神话、历史故事、科幻小说、科普著作之类的书籍,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青年时代是人思想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也是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期,除了要读跟自己所在学科相关的书籍,还要读一些文史哲经典著作,打好人文素养的底子。中年时期,是年

    富 力 强 、事 业 有 成 的 时候,同时面临着知识更新 、本 领 恐 慌 的 问题,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读一些和业务知识相关的书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读一些调整身心的修养类书籍,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老年时期,没有工作的压力,欲求之心淡了,这个时候读书可以由着自己的喜好来。可以重温一些自己久读不厌的案头书,也可以读一些琴棋书画、花鸟虫鱼方面的杂书,既消遣时光,又涵养情趣,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年龄不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一样,读书的方法也会不一样。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古人把读书按每十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至十五岁,这

    个阶段叫“诵读”。就是利用此时最好的记忆力把经典

    背下来,背下来就行,不要求理解,长大以后自然就会明白。第二个阶段是十五至二十五岁,叫“讲贯”,就是要融会贯通。读书不仅要读《四书五经》,还要读经史子集、律令

    礼制、天文地理、水利农工 等 多 学 科 、跨 专 业 的

    书,读了还要思考琢磨,了然于胸。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五

    至三十五岁,叫“涉猎”,就是广泛地博览,不一定要读跟专业相关的书,什么书都要看一点,保持开放的阅读心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个阶段已经工作,多读一些不同学科的书,让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就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引发新的观点和创新,开辟个人事业的新境界。

    年龄不同,读书的心态不一样,阅读的情趣也会不一样。清人张潮在《幽

    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年少懵懂时,读书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看到的只是漂亮的辞藻和精彩的故事;人到中年,磨炼渐多,很多事都能看得开看得明白,此时读书就能一览无余,读得通透;到了老年,阅历丰富,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此时读书,书中有我、我中有书,在自由赏玩中感受读书的快乐。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需要读书。那些早年养成读书习惯的人,到了老年更是离不开书。东晋学者宋纤,年已八旬,仍笃学不倦;徐广年过八十,仍然每年读

    “五经”一遍。现代作家冰心、杨绛,学者季羡林、周有光年过九十,还在读书写作,著书立说。“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读书可以让人忘记年龄,心态年轻。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都是合适的时候。

    读书与年龄的奥妙□□ 吴黎宏吴黎宏

    古路村的由来与过去

    物体从悬崖上坠落,发出“咕噜”一声响,据说,这就是古路村名字的由来。《古路之路》一书中,作者陈果毫不避讳地指出:“古路古路,自古无路。”曾经没有路的古路村,穷得叮当响。进村的通道曾是绳索、藤蔓和钢梯。大渡河流经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两岸峭壁陡立,直耸云霄,133 户人家的村庄就在绝壁之上。云边村寨,世代居住着彝族同胞。他们穿着重头饰,有各种多彩的帽子:瓦盖帽、荷叶帽、英雄帽……但有顶“帽子”,他们最不想戴:“贫困帽”。作为曾经雅安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寨,古路村成了汉源县 63 个贫困村中最难啃的“硬骨头”。2017 年 3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全国人大代表、汉源县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当面向总书记介绍古路村近年来通过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发生的可喜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嘱咐他们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还要杜绝“养懒汉”。古路村人民不忘总书记嘱咐,在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抢抓发展机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探索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脱贫之路、乡村振兴之路。

    出行之路的巨大变化

    《古路之路》着重展现了古路村出行之路发生的巨大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古路人靠藤条、木棍编成的藤梯出行;20世纪60年代,铁道兵在绝壁上搭设了十三道钢梯;2003年,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在绝壁之上凿出了险峻的“骡马道”;2009年到2015年,当地对“骡马道”做了硬化;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古路人精准施策,2018 年 10 月 1 日连通大渡河峡谷的索道试运行,以往3个小时的路程,索道3分钟便能飞越……道路的改善,让古路村的发展驶上快车道。古路村以“路”为纽带,依托得天独厚的峡谷风光和彝家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天南海北的背包客慕名而来,带来了现代化的活跃气息,带走了核桃、洋芋、腊肉等生态美食。截至 2018 年底,古路村累计接待游客 5.4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63 万余元。古路村还大力发展花椒、核桃、油茶、中药材等产业,建成核桃基地约 4000 亩、花椒基地约 1200 亩。古路村的特色山货不仅畅销省内,而且远销全国甚至海外,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两手抓,古路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之路、振兴之路。2018年底,古路村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前的43.7%降至0,与汉源县一起实现脱贫摘帽。

    悬崖上的奋进与拼搏

    《古路之路》还将叙述的重点放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奋进与拼搏上。老支书骆国龙为了改善村里贫困落后的面貌,多次到乡上、县上拜访,为村里争取到修建“骡马道”的资金和修了第一根饮用水管道;在县食药监局工作的罗开茂,自请派驻古路村担任第一书记,针对古路村亟须产业转型的问题,挨家挨户动员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并亲身示范,增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2010 年全票当选村支书的骆云莲心直口快,帮助村民治疗短视、懒惰、“等靠要”等精神顽疾,提升现有产业短板,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将古路村推介到了全国。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古路人在好日子的奔头里奋进、拼搏,站在了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村民申绍华最先尝到发展乡村旅游的甜头,两个外出打工的儿子回到家帮着经营农家乐,蒸蒸日上的家业让申绍华常常感叹古路村的

    发展让“发家致富的活水流到了家门口”;黄安洪修起了阳光房、办起了条件不输城里的农家乐,大儿子娶上了城里媳妇,小儿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有奔头;曾经少有识字者的古路村现今不但娃娃们都有学上,而且已经出了十几位大学生,新生一代带着祖祖辈辈的期望,正飞出大山,走向未来……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3月 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古路之路》以古路村脱贫奔小康的壮阔实践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在脱贫攻坚中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自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时间的入口已经被真正打开,而我们对明天和未来的向往也都会最终在我们的奋斗中变成现实”。

    ““悬崖上的梦想悬崖上的梦想””起飞起飞□□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张张 衍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 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大渡河峡谷之上的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很险,平均海拔 2000 多米,2010 年才通电,2017 年仍不通公路,当地的彝族同胞常年只能通过悬于绝壁的藤梯、钢梯和垂直高度近1000米、宽度不足 1米的“骡马道”与外界联系。如果把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比作长征路的话,那么古路村就是极难攻下的“腊子口”,也是难以攻克的顽垒。从扯着藤蔓攀岩到钢梯嵌进绝壁,再到索道飞架南北,从壁立千仞的绝尘幽谷中走来的古路村——“悬崖上的村庄”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近日,书写古路村脱贫攻坚生动实践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古路之路》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千百年来我们彝人的祖先就秉持古老的生存智慧,在极其险峻的环境中延续着生命。地处大渡河峡谷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我们历史性地成为今天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部分,当我们千百万的同胞见证了一个民族在脱贫攻坚中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自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时间的入口已经被真正打开,而我们对明天和未来的向往也都会最终在我们的奋斗中变成现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彝族诗人 吉狄马加

    古路村在中国版图上是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点,但在陈果的书里,却是他用脚、用笔、用心丈量出来的跨越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辽阔天地。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这个“悬崖上的村庄”及当地的彝族同胞,与峡谷里奔腾的大渡河水一起,以超凡的勇气、坚韧和奋斗历程,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新声。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阿来

    专家推荐

    图片均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