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 csustjwc.csust.edu.cn/jwc/rcpy/kcjxdg/8/8_2_1.doc ·...

Download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 csustjwc.csust.edu.cn/jwc/rcpy/kcjxdg/8/8_2_1.doc · Web view3.演示文稿制作基础。 了解PowerPoint的功能了解PowerPoint的基本制作基础。第四章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Jul-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长沙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微波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Fundations for Microwave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090032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微波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深入学习无线电频谱中极为重要波段——微波领域的重要科目,是理论与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微波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和实际运用打好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电路理论,通信电子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

2.后续课程: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传统板书教学的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教学。

2.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容包括行波、驻波、行驻波、阻抗圆图、矩形波导、圆形波导、微波网络的各种参量矩阵、二三四口网络的基本特性;难点内容包括波的工作状态条件、阻抗圆图的计算、波导内波的类型、微波网络的特性。

(五)考核方式

综合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实验情况。考查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微波的概念、特点、应用概况及研究方法。

(二)传输线基本理论

微波传输线的基本传输特性及其计算方法,一系列关于微波传输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三)微波传输线

几种常用的微波传输线的分类研究,包括双线、同轴线、微波集成电路用传输线结构及其传输特性。

(四)规则波导理论

规则的空心金属波导中的场分布及其主要波型的传输特性。

(五)微波网络基础

Z、Y、A、S、T五种参量矩阵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二口网络特性参量的计算方法、二三四口网络的基本特性。

(六)微波元件

微波工程技术中常用到的几种微波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其特性。

三、实验内容

1.波导波长的测量。

2.驻波比的测量。

3.体效应管特性曲线的测量。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传输线基本理论

8

6

2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6

4

2

第四章 规则波导理论

6

6

第五章 微波网络基础

6

6

第六章 微波元件

6

4

2

总 计

34

28

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吴 群,宋朝晖.微波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孙道礼.微波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2] 廖承恩.微波技术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制定人:代玲莉 审核人:邓沙平 批准人:蒋加伏)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Theory of Today’s Communications

课程编号:08090037 学时/学分:60/3.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现代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阐述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原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应掌握各种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信号传输原理,还应学会分析实际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三)主要先修课程

1.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概率论及随机过程,高频电子电路等。

2.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理论课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实验课在专业实验室进行。

2.重点和难点:数字基带传输,模拟、数字调制系统的调制和解调原理,抗噪声性能分析,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原理。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占期末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实验和听课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20%。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本章是基本知识的介绍,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为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其重点和难点为信息及其度量。

(二)随机信号分析

本章是通信系统一般传输信号的特性分析,包括一般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高斯随机过程、窄带随机过程、正弦波加窄带随机过程、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其重点要求掌握平稳随机过程、高斯随机过程、窄带随机过程,难点为窄带随机过程。

(三)信道

了解信道定义,信道的数学模型,掌握恒参信道、随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的计算。其重点和难点为随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容量的计算。

(四)模拟调制系统

掌握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角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了解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频分多路复用、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的概念。其重点为幅度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难点为抗噪声性能分析。

(五)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本章内容是该课程的重点,要求掌握数字基带信号常用码型,数字基带信号频谱分析、无码间串扰基带传输系统、无码间干扰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部分响应系统、眼图及时域均衡。其重点为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和部分响应系统。难点为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抗噪声性能分析及时域均衡原理。

(六)数字调制系统

本章内容也是该课程的重点,要求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多进制数字调制方式,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其重点为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难点为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七)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本章也属于该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掌握抽样定理,脉冲振幅调制,模拟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差分脉冲编码调制,了解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其重点和难点为脉冲编码调制。

三、实验内容

实验单独开设,详见实验教学大纲:1.信号源实验;2.基带信号码型变换实验;3.2ASK、2FSK调制、解调实验;4.2PSK、普通双边调制与解调实验;5.PCM编译码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1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建议见下表: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备 注

讲授

实验

第一章 绪论

4

4

第二章 随机信号分析

8

6

2

第三章 信道

8

8

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

6

6

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2

10

2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12

8

4

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0

8

2

总 计

60

50

1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樊昌信.通信原理[M].第5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王秉钧.现代通信系统原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沈保锁.现代通信原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张 辉.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制订人:黄红兵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程控交换A”教学大纲

Program-controled Switching A

课程编号:08100002 学时学分:56/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通信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讲述数字程控交换机和电话通信网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和分类,了解和掌握现代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和软件特点,并进一步了解话务理论、信令方式和电话通信网。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通信原理,微机原理。

2.主要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2.重点和难点:数字交换机的话路部分、信令方式。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总成绩 = 卷面成绩×80% + 平时成绩×10% + 实验成绩×10%。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电话交换机的发展和分类、交换机的优越性和服务性能。本章节内容以了解为主。

(二)数字交换机的话路部分

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用户模块的组成,中继器,音频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本章节要求熟练掌握T接线器、S接线器、TST网络原理。

(三)程控交换系统控制部件的组成特点

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多处理机结构,备用方式,故障的处理方式和表现,处理机间通信方式。本章节以了解为主。

(四)程控交换机软件概况

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程序文件的组成,软件支援系统,软件设计语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本章节要求熟练掌握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任务分级与调度。

(五)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一个呼叫处理过程,用SDL图来描述呼叫处理过程,呼叫处理有关的数据和表格,输入处理,分析处理,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本章节要求熟练掌握呼叫处理过程、输入处理、分析处理和输出处理。

(六)交换技术基础

话务量基本概念,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控制部件的呼叫处理能力,可靠性设计。本章节要求熟练掌握话务量定义、爱尔兰公式和BHCA指标概念。

(七)电话通信网

我国五级电话网的一般结构,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国际电话,编号计划,各种接口,计费方式,数字同步网和网同步。本章节要求熟练掌握我国长途电话网和本地电话网的网络结构,了解国际电话网的特点。

(八)信令方式

用户信令,局间线路信令,多频计发器信令,公共信道信令,No.7信令系统的结构,信令网,信令数据链路,信令链路功能,信令网功能,电话用户部分。本章节要求熟练掌握信令的定义和分类、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的基本内容以及No.7信令系统的基本内容。

三、实验内容

计划安排4个实验项目:用户接口电路实验,用户摘挂机识别实验,位间隔识别实验,双音多频收号实验。具体要求见程控交换A实验教学大纲。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上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作业等,学时分配见下表:

“程控交换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1] 绪论

1

1

[2]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部分

11

10

1

2

[3] 程控交换系统控制部件的组成特点

2

2

[4] 程控交换机软件概况

2

2

[5]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9

8

1

2

[6] 交换技术基础

4

4

[7] 电话通信网

8

8

2

[8] 信令方式

11

10

1

2

实 验

8

8

总 计

56

45

8

3

8

注:其它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本课程教材

叶 敏.数字程控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 乐正友.程控交换与综合业务通信网.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朱世华.程控数字交换原理与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 叶 敏.数字程控交换与现代通信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4] 金惠文.现代交换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5] 陈锡生.现代电信交换.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制订人:单树民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分布式信息系统原理与安全”教学大纲

Distributed Systems-Principles and security

课程编号:08100003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选修。

2.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流模型,对当前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有一定的把握,具备对信息系统技术层面上的基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方式结合投影教学、实验教学。

2.重点和难点:分布式系统的通信、进程、同步和分布式系统的一致性、容错性、安全性。

(五)考核方式

采用理论笔试(闭卷)与上机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建议最好采用做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作为考试题。

二、教学内容

(一)分布式系统概述

主要介绍分布式系统的定义、目标和分布式系统的软件、硬件。

(二)分布式系统的通信

主要介绍分布式系统中的分层协议、远程过程调用、远程对象调用等。

(三)分布式系统的进程

主要讨论分布式系统中的线程、客户、服务器、代码迁移和软件代理。

(四)分布式系统中的命名

主要探讨分布式系统中实体的命名、移动实体的定位。

(五)分布式系统的同步

主要探讨分布式系统的物理同步、逻辑同步、互斥和分布式事务。

(六)一致性和复制

主要探讨以数据为中心的一致性模型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一致性模型以及一致性协议。

(七)容错性

主要探讨进程恢复、可靠的客户--服务器通信和可靠的组通信。

(八)安全性

主要探讨分布式系统的安全通道、访问控制、安全管理。

(九)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系统

主要探讨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以及CORBA、DCOM和Globe的比较。

(十)基于文档的分布式系统

主要探讨WWW和Lotus Notes的比较。

三、实验内容

1.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及建立。

2.分布式系统的查询处理。

3.分布式系统的更新处理。

4.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性管理。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上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分布式信息系统原理与安全”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分布式系统概述

2

2

2

分布式系统的通信

6

4

2

2

分布式系统的进程

6

4

2

2

分布式系统中的命名

4

2

2

分布式系统的同步

4

2

2

2

一致性和复制

4

2

2

2

容错性

4

2

2

2

安全性

4

2

2

2

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系统

4

4

2

基于文档的分布式系统

2

2

2

总 计

40

26

14

18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杨剑铎.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范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菏)Andrew S. Tanenbaum.分布式操作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美)吴杰.分布式系统设计.高传善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制订人:阳 慧 审核人:龙鹏飞 批准人:蒋加伏)

“光缆通信工程”教学大纲

Optic-Cab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8100006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通信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光缆通信工程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了光纤通信原理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光纤通信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要求学生掌握光缆工程的设计、施工、测试等知识。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光纤通信原理与网络。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黑板板书或结合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讲授。

2.重点和难点: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光缆线路测试。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笔试或开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光纤通信系统基础知识及光纤和光缆的标准体系。

(二)光纤、光缆与光器件

讲解光纤的性质和主要参数、光缆的结构和种类、光纤(缆)活动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及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三)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学习光缆线路工程建设程序、工程设计原则及内容,重点讲解光通信系统设计要点、线路设计、工程设计勘察。

(四)光缆线路施工

该部分内容为本课程重点之一,学习路由复测、单盘检验、光缆配盘、光缆敷设、光缆接续、光缆成端等技术。

(五)光缆线路测试

该部分内容为本课程难点,讲解光缆线路测试类型及测试项目、光缆线路特性测试。

(六)光缆线路常用仪表的使用

学习光时域反射仪、光纤熔接机、光源与光功率计及其他常用仪表的使用。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理论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及作业,学时分配见下表:

“光缆通信工程”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概述

2

2

[2] 光纤、光缆与光器件

6

6

[3]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6

6

2

[4] 光缆线路施工

8

8

2

[5] 光缆线路测试

4

4

[6] 光缆线路常用仪表的使用

8

8

总 计

34

34

4

12

注:其他是指包含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

张引发.光缆线路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张锡斌.光缆线路工程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2] 胡先志.光纤光缆工程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制订人:吴志敏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技术”教学大纲

Optic Fiber Communication and Optic Fiber Sensor Techolonogy

课程编号:08100008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四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技术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选修专业课程,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综合了光纤通信以及光纤传感的系统原理及应用。本课程以讲授光纤的基本知识,光纤的特性,光纤无源及有源器件,重点讲述光纤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掌握光纤的传输理论;光源和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光纤传感技术包括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根据光纤传感技术的光电特性,阐述光纤传感原理。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A,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教学。

2.重点:光纤的基本性质和模式理论、光源的工作原理、光检测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

3.难点:光纤的波动理论、色散和非线性特性。

(五)考核方式

考查。综合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实验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实验成绩及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

二、教学内容

(一)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

掌握光纤的光纤理论,光波导的一般理论,了解光纤的波动理论以及耦合模方程。

(二)光纤的特性

掌握光纤的损耗、色散特性,掌握单模光纤的设计,偏振保持光纤,了解光纤中的双折射及偏振光在光纤中的传输。

(三)外界因素引起的光纤系统的损耗

掌握弯曲引起的损耗,光纤和光源的耦合损耗,多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直接耦合损耗。

(四)光纤无源及有源器件

掌握光纤连接器、光纤耦合器;了解光纤偏振器、光纤滤波器、光纤调制器、光纤激光器及放大器、光纤光栅。

(五)特种光纤

了解变折射率光纤棒,红外光纤、塑料光纤、紫外光纤,增敏和去敏光纤。

(六)光纤通信系统和通信网

掌握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光同步数字传输网;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掺饵光纤放大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光纤接入网;了解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七)光纤传感技术

掌握光纤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振幅调制光纤传感器,了解相位调制传感型传感器,了解偏振态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

三、实验内容

1.光纤及连接器类型识别。

2.信号测试及眼图观察。

3.光纤发送系统实验。

4.光纤接收系统实验。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

4

2

2

2

第二章 光纤的特性

4

2

2

第三章 外界因素引起的光纤系统的损耗

4

4

第四章 光纤无源及有源器件

4

4

2

第五章 特种光纤

2

2

第六章 光纤通信系统和通信网

10

6

4

第七章 光纤传感技术

6

6

2

总 计

34

26

8

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廖延虎.光纤光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书:

[1] 顾婉仪.光纤通信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2] 薛国良.光纤传输与传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制定人:蔡汪洋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光纤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Optic-fiber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课程编号:08100009 学时/学分:48/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通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大学三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光纤通信是一门必修主干专业课程,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综合了光纤通信的系统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手段,在现代通信网中其着重要作用。与电缆通信和微波通信等电通信相比,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传输衰减小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光纤的传输理论;光源和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为从事光纤通信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光学部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

2.后续课程:光缆通信工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教学。

2.重点:光纤的基本性质和模式理论、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质和调制原理、光源的工作原理、光检测器的性质和灵敏度计算、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

3.难点:光纤的波动理论、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质、光电检测器的灵敏度计算、色散和非线性特性。

(五)考核方式

综合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实验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本课程的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实验成绩及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二、教学内容

(一)光纤的传输理论

掌握光纤的基本性质;掌握介质平板波导、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式理论;了解渐变折射率光纤的近似分析;掌握单模光纤。

(二)光源和光调制

掌握激光原理的基础知识;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掌握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式性质;掌握半导体激光器的瞬态性质及自脉动现象;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调制和光发射机;了解光源的间接调制。

(三)光接收机

掌握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性质;掌握放大器及其电路的噪声;光电检测过程的统计性质及灵敏度的精确计算;了解灵敏度计算的高斯近似法;了解光接收机的均衡网络、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再生电路。

(四)光纤通信系统和通信网

掌握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系统性能;了解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测试;掌握光同步数字传输网和光纤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掌握掺饵光纤放大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光纤接入网;了解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五)WDM光网络

掌握光交换技术;掌握光网络的发展和网络类型;了解全光通信网。

(六)WDM长距离光纤传输的支撑技术

掌握大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及主要的支撑技术;了解非线性光学效应对光纤通信的影响;了解色散补偿技术。

三、实验内容

1.光纤及连接器类型识别。

2.信号测试及眼图观察。

3.光纤发送系统实验。

4.光纤接收系统实验。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光纤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光纤的传输理论

10

8

2

第二章 光源和光调制

8

6

2

2

第三章 光接收机

10

8

2

2

第四章 光纤通信系统和通信网

12

10

2

2

第五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4

4

第六章 WDM长距离光纤传输的支撑技术

4

2

2

总 计

48

38

8

2

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顾婉仪.光纤通信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2.主要参考书:

[1]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Third Edition, Gerd Keiser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0,李玉权,崔敏,蒲涛等译,李玉权校.光纤通信.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jafar K. Mynbaev,Lowell L. Scheiner eds,Pearson Education,Inc,2001.光纤通信技术.科学出版社,2002

[3] Applications of Nonlinear Fiber Optics, Govind P. Agrawal, Academic Press,2001

[4] 李 玲,黄永清.光纤通信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5] 邓大鹏.光纤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制定人:蔡汪洋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

“接入网技术”教学大纲

Networks Access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100010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网络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选修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城域接入网技术。让学生们加深对电信网的认识,全面掌握城域接入网理论和技术,能够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电信网接入部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要求学生掌握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和接入网的传输方式,主要有铜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混合接入技术,重点掌握无线接入技术和光纤接入技术。熟悉光纤接入网的接口,熟悉光纤接入网的关键技术。了解窄带有源光网络、无源光网络、光纤CATV与HFC等接入网技术。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原理,通信原理。

2.后续课程:网络工程设计,通信网络课程设计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教学。

2.重点内容:铜线接入技术、电缆调制器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

3.难点内容:铜线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

(5)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接入网概述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的功能结构,接入网的拓扑结构,接入网的分类,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等。

(二)铜线接入技术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接入技术,第二代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2)接入技术,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接入技术,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接入技术等。

(三)电缆调制器接入技术

Cable Modem与ADSL Modem的比较,HFC网络对Cable Modem的要求,Cable Modem系统工作原理,Cable Modem的体系结构,Cable Modem的应用等。

(四)光纤接入技术

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技术,ATM无源光网络(APON)接入技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技术,有源光网络(AON)接入技术等。

(五)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信道的电波传播,无线接入的基本技术,5GHz固定无线接入,无线WLAM接入技术,本地多点分布业务(LMDS)技术,蓝牙技术、红外无线技术、其他新技术。

(六)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

V5接口的构成,V5接口的体系结构,V5接口的设计,V5接口协议等。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无实验教学环节。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学时分配建议见下表:

“接入网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接入网概述

4

4

4

铜线接入技术

4

4

4

电缆调制器接入技术

4

4

4

光纤接入技术

6

6

4

无线接入技术

4

4

4

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

4

4

4

总 计

26

26

2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张中荃.接入网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薛永毅.接入网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郭世满.宽带接入技术与应用.南京邮电学院,2005

[3] 韦乐平.接入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制订人:易建勋 审核人:姜腊林 批准人:蒋加伏)

“嵌入式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s

课程编号:08100013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其他信息类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选修。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构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当今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结构,并掌握利用Linux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在嵌入式操作系统研究和应用领域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嵌入式系统。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理论教学、课堂讨论、讲座、案例教学、实验教学。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组织结构, 嵌入式Linux系统, 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技术,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嵌入式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

难点:有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过程,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的网络互联。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上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在学习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构建的课程。主要内容有:嵌入式系统概述;基于Linux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综述;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技术;嵌入式Linux系统的进程;嵌入式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嵌入式Linux系统的网络互联及其优化技术;嵌入式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嵌入式系统的案例。

(一)嵌入式系统概述

1.了解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

2.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组织结构。

3.了解几种主流的嵌入式OS。

(二)Linux概述

1.了解Linux的基本情况。

2.掌握Linux内核的特点。

3.了解Linux主要的应用领域。

4.了解主流嵌入式Linux系统。

(三)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1.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系统结构模型建立方式。

3.掌握系统结构模型实现流程。

4.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

5.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

6.掌握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过程。

(四)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技术

1.理解快速启动技术。

2.了解ramdisk技术。

3.掌握系统小型化的方法。

4.掌握内核配置的方法。

5.了解嵌入式C库,小型shell的情况。

6.了解系统移植的方法。

7.掌握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的方法。

8.了解内核移植的方法。

9.了解bootloader的使用方法。

(五)嵌入式Linux系统的进程

1.了解Linux在实时方面的缺陷。

2.了解Linux实时化的关键问题。

3.熟悉Linux实时化改造的典型方法。

(六)嵌入式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

1.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存储。

2.了解文件系统类型。

3.了解日志文件系统。

4.掌握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七)嵌入式Linux系统的网络互联

1.掌握嵌入式Internet的应用。

2.了解Linux中TCP/IP协议应用优化技术。

3.掌握Linux IP报文转发及防火墙实现。

4.了解基于Linux的家庭网关及其优化技术。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为4学时,实验在学校专业实验室进行,由老师指导完成。

1.构建小型Linux——构建临时编译环境。

2.构建小型Linux——安装基本的系统软件。

3.构建小型Linux——配置和挂载内核。

4.构建小型Linux——挂载虚拟文件系统。

5.构建小型Linux——配置系统启动脚本。

6.构建小型Linux——配置网络脚本。

7.构建小型Linux——系统启动。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上机实践、课外辅导、大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嵌入式系统概述

2

2

Linux概述

4

2

2

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6

4

2

4

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技术

6

4

2

6

嵌入式Linux系统的进程

6

4

2

6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

9

5

4

6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网络互联

7

5

2

4

总 计

40

26

14

26

注:其他栏指习题课、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李善平.Linux与嵌入式系统[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教材:

[1] Karim Yaghmour.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 John Lombardo.嵌入式Linux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 Craig Hollabaugh.嵌入式 Linux—硬件、软件与接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制订人:罗 奕 审核人:龙鹏飞 批准人:蒋加伏)

“嵌入式程序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Embedded Develop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100014 学时/学分:42/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2006年教学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计算机、通信、信息类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本课程的目的是讲授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型、基本概念和开发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开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J2ME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开发技术。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2.重点内容:理解CLDC和MIDP库的基本概念,JAVA无线应用的打包与部署,持久存储。

3.难点内容:CLDC和MIDP库的基本概念,在无线应用中使用XML。

(五)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80%),平时成绩(20%)。

二、教学内容

(一)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入门

WAP和 i-Mode;J2ME简介;用于无线设备的J2M;设置开发环境。

(二)无线Java程序设计基础

CLDC库;MIDP库;MIDlet;MIDlet的国际化;跨设备MIDlet开发。

(三)打包与部署Java无线应用

MIDlet套件;运行时访问清单. 应用描述符和源文件;OTA MIDlet部署。

(四)持久存储

记录库;RecordEnumeration类 ;创建多列表 ;RecordFilter和 RecordComparator接口。

(五)J2ME MIDP中的基本网络编程

通用连接框架;使用Socket实现无线网络编程;使用Datapram实现无线网络编程;使用HttpConnection实现无线网络编程。

(六)在无线应用中使用XML

XML与解析XML文档 ;用于无线应用的XML解析器。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实验教学16学时。

1.安装、配置J2ME开发环境。

2.MIDlet开发。

3.MIDlet套件部署。

4.持久存储。

5.J2ME MIDP中的基本网络编程。

6.在无线应用中使用XML。

四、教学环节说明

本课程总学时为4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辅导、大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表。

“嵌入式程序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计学时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课堂讨论

电化教学

备 注

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入门

4

4

0

4

无线Java程序设计基础

6

4

2

8

打包与部署Java无线应用

8

2

6

8

持久存储

10

8

2

8

J2ME MIDP中的基本网络编程

10

6

4

8

在无线应用中使用XML

4

2

2

合 计

42

26

16

3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Yu Feng,Jun Zhu .程序设计.中国电力出版设,2003

2.要参考书:

[1] Roger Riggs.J2ME无线设备编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美] Paul Tremblett.J2ME无线Java应用开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制订人:刘青 审核人:易建勋 批准人:蒋加伏)

“嵌入式系统B”教学大纲

Embedded System B

课程编号:08100015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本校通信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四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针对目前最流行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ARM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及其应用开发方法进行讲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般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ARM体系结构及指令系统,重点掌握ARM7处理器系列中应用最广的ARM7TDMI处理器,内容包括存储器接口、协处理器接口和调试接口,以及指令周期时序和各种操作的时序;还应掌握功能更强的ARM720T处理器,内容包括指令和数据Cache、写缓冲和存储器管理单元、总线时钟、AMBA接口与测试等;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几种已进入国内市场的带ARM核的芯片;熟悉基于ARM核芯片的开发应用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C语言和汇编语言。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讲授。

2.重点和难点:ARM处理器的指令系统、编程技术、基于ARM核芯片的开发应用方法。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笔试或开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以及上机实验。

二、教学内容

(一)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体系架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二)ARM体系结构

ARM体系结构、ARM处理器模式、ARM的流水线结构、ARM开发工具。

(三)ARM指令体系

ARM指令系统特点、数据类型、存储器组织、ARM指令系统、Thumb指令系统。

(四)ARM7TDMI处理器

ARM7TDMI体系结构、存储器接口、协处理器接口、调试接口、指令周期时序、时序图。

(五)ARM720T处理器

ARM720T概述、指令和数据Cache、写缓冲、存储器管理单元、总线时钟。

(六)带ARM核的嵌入式系统芯片

概述、Strong ARM SA-1110微处理器、基于ARM核芯片的应用实例。

三、实验内容

1.ARM指令系统实验。

2.4个跑马灯实验。

3.音频接口实验。

4.LCD显示实验。

5.BootLoader实验。

6.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建立及内核编译运行实验。

7.GPS全球定位实验。

8.CF卡读写实验。

以上所有实验均由上机操作完成。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主要为理论讲课,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嵌入式系统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2

2

第二章 ARM体系结构

6

4

2

第三章 ARM指令体系

7

3

4

第四章 ARM7TDMI处理器

6

4

2

第五章 ARM720T处理器

6

4

2

第六章 带ARM核的嵌入式系统芯片

13

7

6

合 计

40

24

1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陈章龙.嵌入式系统—Intel StrongARM 结构与开发[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英]Steve Furber.ARM Soc体系结构[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2] 马忠梅.AT91系列ARM核微控制器结构与开发[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制订人:张桂平 审核人:黄敏 批准人:蒋加伏)

“嵌入式系统B”教学大纲

Embedded System B

课程编号:08100015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本校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各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针对目前最流行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ARM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及其应用开发方法进行讲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般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ARM体系结构及指令系统,重点掌握ARM7处理器系列中应用最广的ARM7TDMI处理器,内容包括存储器接口、协处理器接口和调试接口,以及指令周期时序和各种操作的时序;还应掌握功能更强的ARM720T处理器,内容包括指令和数据Cache、写缓冲和存储器管理单元、总线时钟、AMBA接口与测试等;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几种已进入国内市场的带ARM核的芯片;熟悉基于ARM核芯片的开发应用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级程序语言和汇编语言。

2.后续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讲授。

2.重点和难点:ARM处理器的指令系统、编程技术、基于ARM核芯片的开发应用方法。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笔试或开卷笔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以及上机实验,占总成绩的40%。

二、教学内容

(一)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体系架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二)ARM体系结构

ARM体系结构、ARM处理器模式、ARM的流水线结构、ARM开发工具。

(三)ARM指令体系

ARM指令系统特点、数据类型、存储器组织、ARM指令系统、Thumb指令系统。

(四)ARM7TDMI处理器

ARM7TDMI体系结构、存储器接口、协处理器接口、调试接口、指令周期时序、时序图。

(五)ARM720T处理器

ARM720T概述、指令和数据Cache、写缓冲、存储器管理单元、总线时钟。

(六)带ARM核的嵌入式系统芯片

概述、Strong ARM SA-1110微处理器、基于ARM核芯片的应用实例

三、实验内容

1.ARM指令系统实验。

2.4个跑马灯实验。

3.音频接口实验。

4.LCD显示实验。

5.BootLoader实验。

6.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建立及内核编译运行实验。

7.GPS全球定位实验。

8.CF卡读写实验。

以上所有实验均由上机操作完成。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主要为理论讲课,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嵌入式系统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2

2

第二章 ARM体系结构

6

4

2

第三章 ARM指令体系

7

3

4

第四章 ARM7TDMI处理器

6

4

2

第五章 ARM720T处理器

6

4

2

第六章 带ARM核的嵌入式系统芯片

13

7

6

合 计

40

24

1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陈章龙.嵌入式系统—Intel StrongARM 结构与开发[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英]Steve Furber.ARM Soc体系结构[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2] 马忠梅.AT91系列ARM核微控制器结构与开发[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制订人:张桂平 审核人:龙鹏飞 批准人:蒋加伏)

“数据融合技术”教学大纲

Data Fusion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100017 学时/学分:30/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信息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自动化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信息融合(Information Fusion)技术是信息科学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 是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之一,主要介绍信息融合技术则是对多种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方法、技术和手段,以及信息的表示、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的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亦能够提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课程要求注重体现教学相辅原则:授课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自学讨论为辅,师生互动。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无。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授课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自学讨论为辅,师生互动。

2.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难点:异步信息融合和异类信息融合。

(五)考核方式

考查,笔试或课程论文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多源信息融合的一般概念与定义;多源信息融合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信息融合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发展起源、现状与未来。

(二)统计推断与估计理论基础

点估计理论基础;期望极大化(EM)方法;线性动态系统的滤波理论与算法;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滤波理论与算法;基于随机采样的过程估计理论与算法;混合系统状态估计理论。

(三)智能计算与识别理论基础

模式识别的一般概念智能学习与统计模式识别;粗糙集理论基础,随机集理论基础;统计学习理论与支持向量机基础;Bayes网络基础。

(四)检测融合

并行结构融合系统的最优分布式检测融合算法;串行结构融合系统的最优分布式检测融合算法;实例计算;树形结构融合系统的最优分布式检测融合算法;分布式量化检测系统。

(五)估计融合

估计融合系统结构;集中式融合系统;分布式融合系统;协方差交叉法;联邦滤波器;最优线性估计融合与统一融合规则。

(六)数据关联

最近邻方法;概率数据关联;多目标跟踪起始与跟踪终止算法;分布式航迹关联。

(七)异步融合

异步融合的一般概念;顺序量测异步融合;单个非顺序量测异步融合问题。

(八)智能交通与信息融合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路径规划与自动导航;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路径规划。

三、实验内容(6学时)

1.线性动态系统的滤波算法。(2学时)

2.粗糙集理论算法或支持向量机算法。(2学时)

3.数据融合及应用的系统设。(2学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3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数据融合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2

2

第二章

4

2

2

第三章

4

2

2

第四章

4

4

第五章

4

4

第六章

4

4

第七章

4

4

第八章

4

2

2

总计

30

24

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韩崇昭.多源信息融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Goodman I.R,R.P.S. Mahler,and H.T. Nguyen;Mathematics of Data Fusi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2] 康耀红.数据融合理论及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制订人:颜宏文 审核人:李平 批准人:蒋加伏)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教学大纲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Networks

课程编号:08100018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必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技术、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计算机通信相关领域科研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信号与系统,MATALAB及应用。

2.后续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专题。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堂讲授、上机仿真实验。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据传输,信号编码技术,数字数据通信技术,复用技术,扩频,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等;

难点:协议体系结构,数据链路控制,ATM,路由选择和拥塞,LAN技术。(注:难点内容也是重点需要掌握的,但在重点中不再赘述)。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一)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和网络构成概述,协议体系结构。了解数据模型、数据通信的定义,了解通信和网络构成;理解协议体系结构的必要性,理解OSI参考模型,理解TCP/IP协议体系结构。

(二)数据传输

理解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之间的区别,以及数字传输和模拟传输的区别;掌握衰减及噪声等概念。

(三)信号编码技术

掌握模拟数据或者数字数据用模拟或数字这两种形式的信号表示,理解不同信号编码对信号接收质量的影响。

(四)数字数据通信技术

理解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这两种不同的传输方式;了解传输差错、差错检测及恢复、传输线接口。

(五)数据链路控制

了解所有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共有的基础技术,如流控制以及差错控制,理解最常用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六)复用

掌握FDM,TD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七)扩频

掌握扩频的概念,理解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八)广域网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ATM,交换网络中的路由选择、数据网中的拥塞。掌握关键术语,理解基本原理。

(九)局域网

局域网概述,掌握拓扑结构和传输媒体,理解局域网协议体系结构,理解网桥,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机的原理和应用。

(十)高速局域网

理解以太网技术,了解令牌环、光纤通道技术。

三、上机内容

1.Boson网络实验模拟器软件的使用。

2.IP寻址与静态路由配置。

3.虚拟专用网(VLAN)的设置。

4.动态路由(RIP)的配置。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上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课外实践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概述和协议体系结构

4

4

2

数据传输

4

4

2

信号编码技术

2

2

1

数字数据通信技术

6

6

3

数据链路控制

3.5

3.5

1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复用

2.5

2.5

1

扩频

2

2

1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4

4

2

ATM

4

4

2

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4

4

2

局域网概述

12

4

8

6

高速局域网

4

4

2

总 计

52

44

8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美]William Stallings.数据与计算机通信[M].王海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于 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0

[2] 王玉峰.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制订人:邓晓红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Techniqu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课程编号:08100022 学时/学分:36/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本科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的先导内容;是属于理论性与技术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及信道传输所需的信道编码的原理。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

2.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原理。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教学。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包括信号抽样原理;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的过程及对应的逆过程;时分复用系统;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的生成和纠检错原理;m序列的生成;难点内容包括信号抽样信号的变化及过程;卷积码的生成和纠检错原理。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综合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实验情况。作业成绩和实验占学期总成绩的20%,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二、教学内容

(一)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主要介绍模拟信号进行数字传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即A/D、D/ A转换的基本过程。信号数字化包括抽样–量化–编码三个基本过程。介绍实际信号传输的时分复用系统。

(二)差错控制编码

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原理及纠检错能力。差错控制编码包括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和卷积码的生成及纠检错的原理,并对不同差错控制编码纠检错能力进行分析。

(三)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主要介绍数字通信中的两个重要的编码——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的原理及应用。分析m序列生成的原理及性质分析,了解伪随机序列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1.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

2.增量调制与解调。

3.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

4.时分复用。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8

12

6

第二章 差错控制编码

10

10

第三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8

8

总 计

36

30

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樊昌信,张甫翊,徐炳祥,吴成柯.通信原理.第5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1] 李文海,毛京丽,石方文.数字通信原理.第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 王钧铭.数字通信技术.第1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制订人:曹 敦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课程编号:08100023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信计、电子、电信、通信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信计、电子、电信、通信专业的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图像处理着重讨论图像信息的一般数字化处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图像质量的改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图像分析和识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将所学的知识结合相关的计算机语言解决一些基本的图象处理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课程和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光学),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C或C++,MATLAB等计算机语言。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适当安排一定的习题课时间,较熟练的掌握解题方法和有关的概念。

2.尽可能布置一些课外的小课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和重建。

难点:其它可分离图像变换,霍特林变换,空域变换增强,空域滤波增强,频域增强,彩色增强,退化模型和对角化, 无约束恢复,有约束恢复,交互式恢复,几何失真校正,投影重建。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讲授数字图像处理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图像和视觉基础,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和重建,图像编码。

(一)绪论(1学时)

掌握图像处理的概念和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二)图像和视觉基础(3学时)

了解概述和分类,人眼与亮度视觉,颜色视觉,光度学和成像模型,采样与量化等的基本概念,掌握颜色模型及相互转换,像素间的联系。

(三)图像变换(8学时)

了解概述和分类以及傅里叶变换和性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一般方法。掌握其它可分离图像变换,霍特林变换的基本方法,算术和逻辑运算。

(四)图像增强(8学时)

1.掌握空域变换增强,空域滤波增强,频域增强,局部增强,彩色增强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了解概述和分类。

(五)图像恢复和重建(12学时)

1.掌握退化模型和对角化,无约束恢复,有约束恢复,交互式恢复,几何失真校正,投影重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了解概述和分类。

三、实验内容

上机:1.可分离图像变化;2.直方图处理;3.空域滤波增强;4.频域增强。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外实践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1

1

图像和视觉基础

3

3

2

图像变换

10

8

2

4

图像增强

14

8

6

4

图像恢复和重建

12

12

6

总 计

40

32

8

1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章毓晋.图像处理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书:

[1] 张兆礼,赵春晖,梅晓丹.现代图像处理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 R.C.冈萨雷斯和P.温茨.数字图像处理.科学出版社,1981

[3] 崔屹.图像处理与分析 —数学形态学方法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0

[4] 贾云得.机器视觉.科学出版社,2000

(制订人:廖太长 审核人:黄敏 批准人:蒋加伏)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教学大纲

 Digital system & logic Design

课程编号:08100024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程。课程将系统学习分析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理论——逻辑代数;数字集成电路的物理实现——TTL门和MOS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中、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电路结构及其使用;现代EDA设计的初步概念;典型脉冲单元电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设计方法,掌握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和数字电路EDA设计概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达到:

1.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原理和逻辑函数化简方法;

2.了解数字逻辑门电路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熟知TTL和MOS门电路的特点、差异、性能指标和应用中的接口问题;

3.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了解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4.握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分析与设计方法;熟悉和掌握典型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应用与扩展应用;

5.步了解用HDL方法分析数字逻辑;

6.了解可编程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CPLD、FPGA器件;了解现代EDA设计

方法;

7.基本掌握各种脉冲单元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路。

2.后续课程: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理论课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实验课单独设课。

2.重点和难点。

重点:逻辑代数基本定理和运算规则;;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外特性;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常见中、大规模集成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现代EDA方法;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和应用;脉冲单元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难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常见中、大规模集成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五)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占学期总成绩20%考察范围:作业,到课率。期末考试占学期总成绩80%闭卷考试。

二、教学内容

(一)逻辑代数

1.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公理、定理与运算规则;逻辑函数表达式及标准型。

2.逻辑电路符号:逻辑门与复合逻辑门。

3.逻辑代数化简:公式化简与卡诺图化简。

(二)集成逻辑门

1.器件的开关特性:二极管、三极管、MOS管。

2.TTL逻辑门与CMOS逻辑门:电路特点与性能参数指标及其对比。

(三)组合逻辑电路

1.基于小规模门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和分析。

2.组合逻辑功能描述与中规模集成电路:编码器、译码/分配器、运算器、多路选择器。

3.数字逻辑电路的竞争与冒险。

(四)集成触发器

1.基本RS触发器。

2.各类触发器功能分析和电路结构:主从RS、主从JK、维持阻塞D、T和T,集成触发器应用及工作波形图。

(五)时序逻辑电路

1.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2.时序逻辑功能描述与中规模集成电路: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同步/异步计数器。

(六)硬件描述语言

HDL语言初步;应用HDL语言描述逻辑门、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

(七)可编程逻辑器件

1.小规模PLD器件:电路原理与使用。

2.中大规模PLD器件:内部结构、使用特点。

3.现代EDA设计方法简介

(八)脉冲单元电路

1.二极管脉冲电路:限幅器和钳位器。

2.典型脉冲电路功能与实现: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的实验单独设课。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课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因本课程的实验已经单独列课,所以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不包含在本课程内)

“数学系统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绪论

1

1

(二)逻辑代数

7

7

2

(三)集成逻辑门

4

4

2

(四)组合逻辑电路

10

10

4

(五)集成触发器

6

6

2

(六)时序逻辑电路

8

8

2

(七)硬件描述语言

4

4

2

(八)可编程逻辑器件

6

4

2

(九)脉冲单元电路

6

6

2

(十)课程总结

2

2

总 计

52

52

18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阎石主.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魏书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

[3] 张 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黄均鼐.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复旦大学出版社

(制订人:姜蕊辉 审核人:黄敏 批准人:蒋加伏)

“数字信号处理A”教学大纲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课程编号:08100025 学时/学分:56/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通信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信号处理”是为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课目的是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及其工程实现技术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及其特点;熟练掌握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知识;掌握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及其应用、基2FFT算法、数字滤波器(DF)的网络结构和DF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本课程基本内容的MATLAB分析与实现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概率论及随机过程,通信原理,MATLAB。

2.后续课程:语音信号处理,图像信号处理。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理论课课堂讲授,上机在机房进行。

2.重点:DFT、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难点:DFT、FFT、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五)考核方式

1.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2.成绩评定:平时占20%,期末考试占80%。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数字信号处理的定义、分类、常用处理方法和处理工具。

(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表示方法、分类和特性。

(三)离散时间傅里叶分析

DTFT的定义、性质及系统的频域表示、信号的采样和重建过程的DTFT分析。

(四)Z变换

Z变换的定义、性质及系统的Z域表示和用Z变换求解系统全响应。

(五)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变换的定义、性质及其与Z变换、DTFT的关系;基2-FFT算法和DFT的应用。

(六)数字滤波器结构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单元,IIR滤波器结构、FIR滤波器结构。

(七)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模拟原型滤波器特性、模数滤波器转换、频带变换和MATLAB设计方法。

(八)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性质、窗口设计法、频率采样设计法、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的比较。

三、实验内容

上机学时10学时,内容详见试验大纲,其中上机练习的知识点和学时分配如下:

1.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4学时)

2.离散信号的谱分析。(2学时)

3.IIR滤波器设计。(2学时)

4.FIR滤波器设计。(2学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上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表见下表:

“数字信号处理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2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6

2

4

2

离散傅里叶分析

3

3

2

Z变换

3

3

2

离散傅里叶变换

12

10

2

2

数字滤波器结构

2

2

2

IIR滤波器设计

12

10

2

2

FIR滤波器设计

12

10

2

2

复习

4

4

2

总 计

56

46

10

18

5:2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Vinay K.Ingle.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MATLAB.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陈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王世一.数字信号处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学习指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3

陈怀琛.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制定人:胡双红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数字信号处理B”教学大纲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B

课程编号:08100026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 教学对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学生。

(二) 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信号处理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课目的是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及其工程实现技术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及其特点;理解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知识;掌握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及其应用数字滤波器(DF)的网络结构和DF的基本设计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概率论及随机过程,通信原理等。

2.后续课程:图像信号处理等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理论课课堂讲授,实验课在专业实验室进行。

2.重点:DFT、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难点:DFT、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五)考核方式

1.考查: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2.成绩评定:平时表现占40%,期末考核占60%。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数字信号处理的定义、分类、常用处理方法和处理工具。

(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表示方法、分类和特性。

(三)离散时间傅里叶分析

DTFT的定义、性质及系统的频域表示、信号的采样和重建过程的DTFT分析。

(四)Z变换

Z变换的定义、性质及系统的Z域表示和用Z变换求解系统全响应。

(五)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变换的定义、性质及其与Z变换、DTFT的关系;基2-FFT算法和DFT的应用。

(六)数字滤波器结构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单元,IIR滤波器结构、FIR滤波器结构。

(七)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模拟原型滤波器特性、模数滤波器转换和MATLAB设计方法。

(八)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性质、窗口设计法、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的比较。

三、实验内容

实验学时共6学时,实验内容详见实验教学大纲。实验练习的知识点和学时分配如下:

1.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2学时)

2.离散傅里叶变换。(2学时)

3.IIR滤波器设计。(2学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表见下表:

“数字信号处理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2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4

2

2

2

离散时间傅里叶分析

2

2

Z变换

2

2

离散傅里叶变换

10

8

2

2

数字滤波器结构

2

2

FIR滤波器设计

6

6

2

IIR滤波器设计

10

8

2

2

复习

2

2

总 计

40

34

6

1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Vinay K.Ingle.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MATLAB.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陈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王世一.数字信号处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学习指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3

陈怀琛.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制定人:胡双红 审核人:邓江沙 批准人:蒋加伏)

“通信电子电路”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Electrical Circuits

课程编号:08100028 学时/学分:56/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通信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必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通信电路中的高频选频放大器,振荡器,调幅、检波与变频,角度调制与解调,反馈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学会分析实际通信系统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