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答辩ppt 周磊20112496

Post on 15-Apr-2017

14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浙江省三卿口古瓷村复兴计划Renascent Planning of Sanqingkou Porcelain Village under Smart Growth Theory

汇 报 人:周 磊 20112496 周峰 20114057指导老师: 宋 敏

背景篇 BACKGROUND01

研究篇 STUDY02

规划篇 PLANNING03

设计篇 DESIGN04

CONTENT

1 背景篇PART ONE

1.1 宏观背景研究1.2 SWOT 分析

1.1 宏观背景研究——区位层面Macro background research

01

国家层面1. 中国东部2. 浙江西南部3. 浙赣交界

区域层面1. 4 小时自驾可达:杭州、温州、黄山、南昌2. 6 小时自驾可达:宁波、上海、南京、合肥(数据来源:高德导航)

1.1 宏观背景研究——交通层面Macro background research

02

城市概况

交通情况

所在地三面环山,中间一条宽约 5 米的小溪随山势落差,自东南向西北贯穿于制瓷作坊。村内由黄氏家族居住,历代以制瓷为业。

1.1 宏观背景研究——历史缘起Macro background research

03

建村史

周边环境

三卿口古瓷村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 1736-1795 年)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属衢州市,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处,

1.1 宏观背景研究——现状层面Macro background research

04

现存建筑

保护情况

制瓷作坊现存分阶龙窑一条长约 35 米,分 27 个台阶;现存水碓房 6 座、作坊16 座、淘洗池 4 组;

1986 年 5 月 27 日,江山县人民政府江将三卿口碗厂等 19 处文物古迹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 年 4 月,三卿口制瓷作坊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 年 5 月三卿口制瓷作坊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宏观背景研究——总结与启示Macro background research

05

背景分析总结1. 三卿口制瓷作坊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A. 梳理、整合遗产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以传统制瓷工艺和生产流程为线,形成完整合理的遗产构成体系;B. 与历史风貌无冲突,有一定价值的建筑予以保留。

2. 发展旅游振兴的条件A. 交通方便。距离 G3 京台高速的峡口镇出入口仅有 10 分钟车程。距离衢州空港、火车站、高铁站也均在两小时车程以内。B. 依托周边景区。周边三清山、黄山、仙霞古道等自然景区条件优渥,适宜形成旅游连片发展。

1.2 基地 SWOT 分析Present condition interpretation

06

优势1. 历史文化悠久2. 制瓷工艺保存良好3. 交通方便4. 自然风景资源较好5. 周边城市经济发达,自驾氛围好

机遇

劣势

挑战

SWOT1. 江山市总体规划提及振兴三卿口古瓷村旅游发展2. 长三角都市圈扩容

1. 人口流失严重2. 现存建筑保存状况较差3. 三面环山,进入地块路径选择较少

1.基地周边其他景区的旅游客源竞争2.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以及资金的相对短缺

2 PART TWO2.1 案例借鉴

2.2 古村落保护利用改造设计总结

研究篇

Case study

5

2.1 案例借鉴——平田村爷爷家青年旅社 项目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原建筑是一座普通夯土民居,二层,土木结构,共 270平米左右。因为曾经是业主江斌龙爷爷的住所,所以大家将之称为:爷爷家。 设计任务是对这个普通民宅进行改造,赋予它新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将之激活。经过与业主、地方政府的商讨,我们决定赋予爷爷家一颗年轻的心脏,将之改造成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青年旅社。

定位

07

5

1. 为了保持村庄的整体风貌,爷爷家的外部形态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几乎未变,只在二层朝向良好景观的一面开设了一个长窗,将阳光、空气和良好的景色引入建筑室内。2. 房中房另一个有趣的设计是它可以灵活的移动。这是一组可以“行走”的建筑。构筑物底板下安装有一组万向轮,可以支持房中房在特点方向上的移动。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青旅的室内不是一成不变的形态,它是可变的,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年轻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推动建筑,完成空间的再造。这对于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来说,爷爷家青旅可以说是一个“互动”建筑。

案例设计借鉴

08

Case study

2.1 案例借鉴——平田村爷爷家青年旅社

Design strategies

5

1 、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河流、道路、街巷,并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2 、把原有民居组成围合的院落式,形成公共展示建筑。 3 、根据制瓷工艺的逻辑顺序来建立游览路线,设立景观轴线,具有良好的视觉导向性。 4 、利用原有的制瓷作坊如龙窑、水碓房、宗祠来建立景观节点和广场。 5 、在老的保留建筑中置换其原有功能,如博物馆的改造。

设计策略2.2 古村落保护利用改造设计总结

09

3 规划篇PART THREE

3.1 规划概念演绎3.2 规划方案演变

3.3 方案生成3.4 总平面图

3.5 鸟瞰图 3.6 方案分析

3.1 规划概念演绎——基地布局Planning concept deduction

Lorem Ipsum Dolor Sit

Lorem Ipsum Dolor Sit Er Elit Lamet,

Consectetaur Cillium Adipisicing Pecu.

10

展示路线 1 游客由换乘车抵达游客中心,游客在换乘停车场下车,在游客服务中心购票和了解旅游信息后步行绕过一字案山后进入三卿口制瓷作坊; 2 沿溪流而上首先进入民俗文化展示区,参观社庙和黄氏宗祠,了解黄姓家族及三卿口窑村历史沿革以及“杀猪”祭祖、烧窑仪式等礼仪习俗; 3 沿主要道路继续向前进入制瓷作坊恢复生产区,参观碗厂生产建筑及设施布局,了解三卿口制瓷作坊传统制瓷工艺以及在传统技术基础上发展出的新的制瓷工艺及技法,并可亲身体验传统制瓷工艺; 4 继续向南抵达瓷文化研究展陈区,参观三卿口瓷器陈列馆,了解中国陶瓷文化特别是江山陶瓷发展演变的历史; 5 沿主路继续前行至传统居住区,参观碗厂民居,了解碗厂居民的建筑、家具陈设,生活、生产状况; 6 继续向南经游客服务点到达传统制瓷工艺展示区,参观家庭式生产方式的生产建筑、设施的布局,了解传统作坊、工具、生产设施和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情况,体验制瓷手工艺。 7 向北折回到达传统居住区,参观窑村居住建筑,了解家庭式生产方式下的居民建筑、家具陈设,生活、生产状况; 8 向西到达早期作坊遗址展示区,参观早期瓷窑、作坊及淘洗池遗址,了解三卿口制瓷技术与历史; 9 返回到三卿口瓷器研究所,参观大龙窑和生产工坊(馒头窑),了解大龙窑结构,瓷器的烧制过程和方法; 10 返回游客中心,换乘,离开。

3.1 规划概念演绎——基地布局Planning concept deduction

Lorem Ipsum Dolor Sit

Lorem Ipsum Dolor Sit Er Elit Lamet,

Consectetaur Cillium Adipisicing Pecu.

将制瓷工艺的逻辑顺序和游览路径相结合,让游客完整体验制瓷的全过程。

概念引入

11

(一)入口综合服务区:景区标志、、生态停车场、景点位置和游览线路指示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二)黄氏宗祠人文游览区:宗祠、讲解处、公厕。(三)龙窑广场烧制观赏区:龙窑、烧制房、体验室、广场、公共厕所。(四)制瓷博物馆区域:博物馆、水碓房、陶瓷销售处、展厅、游客服务点。(五)民宿区域:改建民居、配套商业设施。

项目设置

3.2 规划方案演变Planning concept

初步构思泡泡图

12

在刚接手方案的时候,首先分析了一下项目所处的地形环境,三卿口古瓷村位于深山之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有大山围挡,只有西北方和东南方向有两条对外交通的道路相连接,整块地形南高北低,东北方向有较狭长的谷底平地,依据这个基础,我们首先考虑将高级住宿区放在三卿口古瓷村的核心区域内,将青年旅社等普通住宿区放置在古瓷村区域外,即一字案山西部。再利用进村的西北部道路两侧较为优越的自然风景设置了游客服务区和自然观光带。 一进村,围绕着溪流东侧的黄氏宗祠和社庙打造民俗文化展示区。结合村西侧依山而建的龙窑为核心节点形成制瓷作坊恢复生产区,尝试通过恢复古代制瓷作坊生产的场景开始形成制瓷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氛围。

3.2 规划方案演变Planning concept

初步构思泡泡图

13

在经过龙窑为核心的制瓷作坊生产体验区之后,开始分流导向,一部分折向南部,利用保护的沿河流古建筑围合而形成的制瓷博物馆。在博物馆区域南侧设置的游客服务点。另一条导向东向,沿着河流进行参观的传统制瓷工艺展示区,溯河而上分别体会制瓷原材料从采泥场采集、沿河淘洗、冲刷沉淀成泥的一系列生产工艺。另一条转向河流北侧进入以已经废弃的制瓷遗址观光游览。 在河流两侧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展区域设置传统住宿的区域,并且利用东北向的狭长谷地的较为安静的特性设置高级住宿区。在东南向沿着通往水库的溪流设置滨水观光区。

3.3 方案生成Planning strategies

14

第一轮方案形成 在村入口处设置开敞的入口广场空间,并且在一字案山东侧沿山体和河流西侧的平坦地区布置条形商业街,并且在商业街南侧通过连接以龙窑为核心的龙窑景观广场来形成观赏路线的小高潮。 将原有水系在入口广场处将河流分为两支,增加一条转向南侧的 U形支流,进而形成村落北侧的一个柳叶形岛。 在岛的南侧河对岸建设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博物展览群。 西北方向,通过小路的组织,建设营造以艺术家工作小屋群为缓冲带的高级住宿区。 除此之外,沿着等高线分别在南侧燕山第区域设置自行车道连接取泥场休闲广场和入口广场。在北侧设置标准两车道连接高级住宿区和村外,方便住宿的客人自驾出入而不影响内部游览观赏的路线。

3.3 方案生成Planning strategies

15

第一轮方案规划结构 第一轮草图大致形成了“四心两轴一环”的规划结构。 “四心”分别是指入口广场、龙窑广场、水碓广场、休闲广场。 “两轴”分别是指沿着河流西侧的商业街的一条南北轴线,以及一条从高级住宿区到艺术家工作区,到水碓 -博物馆区域,到休闲广场到自行车道的南端的东北 -西南走向轴线。 “一环”指的是由北侧环山车道和南侧自行车道组成的交通外环。

3.3 方案生成Planning strategies

16

第二轮方案形成 第二轮草图重在对于各个大型节点的细部开始设计。 入口广场,我们考虑以面向西南角的扇形为设计元素进行设计,选择扇形是基于山体和河流之间的平地形状易于布置成该形状减少用地的浪费,且扇形的尖角处正好与隔河相望的黄氏宗祠相对,能够引发视觉中心向文化民俗展示区聚集。 龙窑广场,龙窑的南侧划定一块平地在东侧跨河架桥连接河对岸的扇形开放空间,从而形成交通和景观的双重核心。 在右侧山体沿线,布置架空的木质栈道,并且在博物馆区域以北连接主要道路。 水碓 -博物馆广场因为是两个跨河相望的两栋建筑所形成的南侧景观核心,因此考虑在河流的东侧设计一扇形广场。

3.3 方案生成Planning strategies

17

第三轮方案形成 在本轮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建筑的布置以及围合形式进行了一些尝试。 入口广场:布置水面上的月牙形广场,沿着广场铺设木栈道并与南侧的商业街相连接。 商业街:景观形式主要考虑水面 -自然驳岸 -木栈道 -景观坡地 -地面铺装 -商业建筑的截面形式进行布置。 龙窑广场:在龙窑建筑的东南侧布置圆形广场,来加深龙窑这个景观节点对于整个项目的控制力。 柳叶形岛:由于岛整体呈现东西狭窄,南北狭长的形状,因此考虑在岛上设置一条南北向的主要景观轴线,并在轴线两侧布置建筑,并且通过岛的东西两侧和南侧架桥与外围地区相互联系。 博物馆区域形成一个独立的大围合空间,整体与水碓房脱离开来形成自成一体的博物馆区域。 水碓房广场作为连接北侧的木栈道,以及西南侧道路的交通中心,是另一条东侧主轴线的一端,向东 延伸到东部山体,并在尽头设置广场,作为视野重心的结束。

3.3 方案生成Planning strategies

18

第四轮方案形成 第四轮草图是在之前基础上对于铺装的布置形式进行探讨。 入口广场:月牙形广场采用向心形的地砖铺装,颜色采用深黄色。月牙形广场以南采用水面围湖的方式形成内湖,并在湖右侧架石拱桥。 商业街:商业街的道路地面铺装采用大面积的条石布置,力图形成古色古香的古商业空间。 龙窑广场:龙窑广场的地面铺装依然采用圆形广场,铺装同商业街地面铺装,中心挖花池栽树。 柳叶形岛:岛上主要景观轴线和交通南北通道的铺装以青条石为主,两侧的景观铺地以自然铺地为主,配合植株栽培以及适当的硬化铺道路装。 博物馆区域内侧采用方石铺装,其中间或铺设树池、花池等软铺装,形成古代宅院的围合氛围。 水碓房广场采用长方形形式,铺设大理石瓷砖和小青石,中心设置软铺装的树池。

3.4 总平面图General Layout

19

3.5 鸟瞰图Bird’s eye view

20

3.5 鸟瞰图Bird’s eye view

21

Planning analysis

功能分区示意图

22

3.6 方案分析

·入口自然景观区·龙窑广场 -商业街区·传统制瓷工艺展示区·宗庙 -木栈道沿河观光区·花田观光区·博物馆观光区·制瓷工艺体验区·水碓房 -艺术家工作园区·民宿区

Planning analysis

景观系统分析示意图

23

3.6 方案分析

Planning analysis

交通系统示意图

24

3.6 方案分析

4 PART THREE设计篇

4.1 建筑单体设计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Foundational elements of urban

4.1 建筑单体设计

25

民居改造(青年旅社)·一层平面图(左)·二层平面图(右)

Foundational elements of urban

4.1 建筑单体设计

26

民居改造(青年旅社)

·剖面图

Foundational elements of urban

4.1 建筑单体设计

27

游客服务中心

·设计效果图

Foundational elements of urban

4.1 建筑单体设计

28

龙窑广场

·广场空间效果图

·鸟瞰效果图

Foundational elements of urban

4.1 建筑单体设计

29

博物馆

·设计效果图

Foundational elements of urban

4.1 建筑单体设计

30

水碓房

·设计效果图

Urban Construction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1

·受风面少的平房是基本 ·建筑物的分布上优先考虑地形而非方位

Urban Construction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2

·沿着少许的平地将房间”横向一列“进行排布 ·建筑物的背面为生活的内侧空间

Urban Construction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3

·建筑群落两侧留有风道 ·尽量保证道路畅通

Urban Construction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4·相邻地块高差过大时,采用迂回阶梯上行的方式组织交通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5

·房屋周围设置景观花坛,缓解高差视觉冲击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6

·打破大而统一的连续阶梯空间,建筑布局尽量交错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7

·博物馆围合区域内部空间高差过大时,采用花池中部下沉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8

·主道两侧建筑就近入户,内侧房屋相对隐蔽入户 ·房屋后侧采用挡土坡设计,覆盖马赛克瓷砖和垂直绿化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39

·为了保护建筑物,屋檐宽度可适当加宽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40

·考虑到自然通风,适当预留建筑间距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41

·防充分利用当地风能和太阳能,并入总网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42

·地势低洼处的房屋檐口下雨水汇集处设置雨水储存池

Public space system guiding

4.2 25种三卿口古瓷村营造方法

43

·利用保留建筑肌理,适当加以围合形成小院落空间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感谢指导老师宋敏对我们的帮助请评审老师对方案进行指导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