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2823695 邮箱:lnnx2008@163.com 我的家乡...

Post on 24-May-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副刊����������������������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老人天地88版版 ■版式设计:郭涛 责任编辑:郭涛■联系电话:2823695 邮箱:Lnnx2008@163.com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老人天地老人天地唐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唐山劳动日报 合办

杭州双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红曲文化进驻唐山

夕阳红国际旅行社集旅游、养生、保健为一体,为中老年

朋友提供配有专门医生的如中老年专列等优质特色服务。备有国内国际多条线路。

地址:西山道4号 电话:2842520

庆祝中国红曲文化节进驻唐山暨脑卒中防控工程颈动脉筛查正式启动,凡是拨打电话报名6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均获价值138元的颈动脉普乐检查一次,仅限1000名。

咨询电话:8676761、8676762

十月京都,紫禁城头,赶考巨人。“共和国成立”,八方寰域,九重霄汉,声骇听闻。人海花潮,红旗漫卷,喜醉炎黄众子孙。流年改,里程碑耸矗,跨跃从新。

开放改革兴邦,为发展,图强须自身。港澳还巢凤,一国两制,重圆破镜,往事成尘。访月嫦娥,蛟龙探海,驰骋灜霄万象春。中国梦,誓励精图治,我辈传薪。

纪 事“老彭头”是人们对他的爱称,他叫彭

广英,开滦林西矿退休工人,退休32年来,把全部心血奉献给家乡的文明建设上。

如今的社区环境大改观,一个占地五千平方米,绿树成行,环境幽雅,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广场”建起来了。饮水思源,大家都说:“没有老彭头,就没有这广场。”尤其令人感叹地是:眼下88岁高龄,耄耋之年的“老彭头”依然天天来广场当义务管理员,维持环境卫生。广场有一个“三不管”旱厕,多亏有他天天负责打扫,或者自己花钱雇车清厕,给众多民众提供方便。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广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这里已成为偌大赵各庄各界人士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场地。

在当今“追梦”时代,年近九旬的老彭头也有梦想,并且是他终生追求的最崇高、最圣洁、最强烈的信仰,那就是加入共产党。他原本是一个苦命的孩子,13岁就下井当童工,是共产党把他这个小“窑花子”变成矿山主人。他发誓:“生要跟党走,为民服务;死亦献忠魂,心甘情愿!”

为梦想,他曾多次写申请,别看他没上过学,握笔笨拙,但执著,一笔一划显赤诚;为梦想,他把社区党组织当成自己的家,常登门、勤汇报、谈体会、求进步。本来2012年党组织已确定他为发展对象。但因为新出台的“对老年人入党需‘特批’的相关规定,他的入党愿望还是未能实现。

面对这样一个一心向党,久经考验,条

件已经成熟的老人,老党员张友田为老彭头入党当起了“志愿者”。他认为,“敬老帮老”不能局限于在身体上、物质上和日常生活上的帮助,更应该重视老人的精神世界。帮“老彭头”圆入党梦,这有助于坚定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真正体现出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友田带着为老彭头写的有关材料,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就这样他从春跑到夏,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在2014年6月12日,88岁的彭广英老人被批准入党,圆了入党梦!

自此彭老头为民服务的热情更高了,他要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老骥伏枥,无私奉献。

“老彭头”圆梦 □ 郑丰

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庆贺祖国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华诞““““““““““““““““““““““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夕阳红””””””””””””””””””””””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老年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沁园春�国庆六十五周年赋

□ 周建平

书法 徐绍震

金风吹故国,万里看鹏飞。仰望惊雄健,凌云染旭辉。

江山添锦绣,四海听春雷。华诞弦歌起,神州共举杯!

十月的山,十月的水,十月的山水格外美。十月的大地五彩绘,十月的山上镶翡翠。十月的风含庆功酒,吹得人人醉。

果子熟了,漫山枝头挂琉璃。姑娘们摘果白云里。悦耳的山歌绕山转,歌声美,笑语脆,歌声跑,笑语追,撞得果子筐中坠。

棉花晾银,稻子晒金,高粱一片火烧云。金浪银浪连天碧,浪中泛舟收割机。机声隆隆画中走,锦上添花挥神笔。

白云羽衣舞金秋,雁阵徘徊懒南归。农民心中甜如蜜,鸟雀啁啾争报喜。五谷丰登金十月,天上人间共一曲。

我不想走进垂暮之年才认清方向在壮心未泯时把余生交给庸庸碌碌的时光

我不想走进生命的尽头才燃烧渴望在无奈的哀乐里把自己的灵魂和骨灰埋葬

我常想走进春日的清明将心底思念点燃在先人的祭坛前把沧桑往昔回想

我真想走进绚烂多姿的季节追寻曾经的年华在万紫千红间把激情昨日凝望

我特想走进金色的秋天拥抱成熟的色彩在夕阳的余晖中把如画当下收藏

我梦想走进本世纪中叶乐见实现“双百”的盛世辉煌在民富国强的欢庆时把华夏文明永恒绽放

新中国成立那年我五岁。次年,乡里给每村派了一名教师,家乡才结束了几千年的私塾历史。过去,只有家境好的人家才能送孩子念几年私塾,其他人家的孩子都是文盲。一是村小人口少,二是人们不愿意送孩子上学,怕耽误了干活儿,所以学生不够。村政权便规定适龄儿童和十八岁以下的文盲一律入校读书。我伯父是村政权教育委员,要带头送自家孩子上学,于是,我这个“不适龄”的小孩便去凑数。那时,教室里还挂着孔子像,学生们穿着长衫,用木匣代替书包,四个年级二十几个学生在一间教室里上课。我参加了儿童团,后转成少先队员,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在街上游行,到房顶上用纸筒喇叭广播。大个儿同学要下地帮大人干活儿,课外活动都是小个儿同学做。

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可旧政权留下的摊子实在太烂了,老百姓生活依然很苦。我们家乡地处河流下梢,十年九涝,只能种高粱,因是盐碱地,亩产只有几斗,若能收上一石(60公斤)粮,那就是上好年成了,有很多土地荒着,靠人力种不过来。除了白菜、萝卜,乡亲们不会种别的菜(院子里也种些倭瓜、扁豆)。高粱饽饽高粱粥就着萝卜咸菜,这就是乡亲们的日常伙食。夏天,男人们都喜欢光着膀子赤着脚。冬天脱掉棉袄就是皮肉,缘何不冷呢?

当时,家乡无论是作物品种还是农具以及耕作方法,都是几千年一贯制。

有些做法近乎刀耕火种。那时的农具若留起来,将来会成为古董的。

新中国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一手抓稳固政权,外御强敌(抗美援朝),内肃敌特,并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以整顿党风政风;一手抓建设,兴科技,上项目,以发展生产力;同时实行土改、合作化、公私合营,以调整生产关系。东方的睡狮醒了,她在观察世界并开始舒展筋骨。

1957年夏,我考取了当时的河北省立芦台中学。平生第一次看到电灯、电影、火车,看到篮球比赛和文艺演出,第一次听到广播,第一次吃到冰棍、喝上汽水,还有许多的人生第一次经历,都是在那次去学校应试时得到的。

我在学校刻苦读书,家乡的父老兄弟在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艰苦奋斗。首先是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倾力治理海河。每到冬天收割完庄稼,青壮年劳动力们便成建制地出海河工。天一亮,号声响起,民工便出动了,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大铁锹挖土、装车,人推着满载泥土的独轮车,或两人肩抬一大筐泥土,无数次地向

河堤冲去。听弟弟说,他们每顿饭能吃十来个馒头,哪天攻坚“战役”打得好,晚饭还奖励些老白干解乏。听说,每次修海河的关键战役、关键环节,都是我们家乡的战斗团完成的。我们乡、村的连队年年获大奖。海河终被降伏,洪水化害为益。与此同时,乡亲们也学着增加种植品种,开展“向科学进军”活动,改良土壤,改造农机具,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迈进。蔬菜、水稻有了种植,乡亲们的饭桌上不再是单一色调。

祖国像一头雄狮在奔跑。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初步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奠定了工业化基础,绘制出了到198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1963年夏,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了自己理想的高校北大。这在我们家乡还引起了小轰动。毕竟,那时的大学还是精英教育,一百个同龄人只有一人能走进大学校门。来到首都,视野更广阔了,北京的清洁、文明和浓浓的文化气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学生活是美好的,火红的年华,火红的时代,意气风发,

豪情满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时刻听从党召唤,把青春献给祖国,是我们那个时代青年学子的风范和行为准绳。

家乡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行,人民生活已有好转。村里盖起了几十间瓦房:房顶用瓦,房基用些砖石,墙仍用土坯。家乡人管这种房叫“穿靴戴帽”。尽管这样,毕竟是青灰瓦房,比之黄土坯房漂亮多了,结实多了。1958年,我村有两户人家办喜事,此前5年和此后5年都没有新媳妇进村。我上大学那年,竟然有十几个小伙子娶回了媳妇,村里兴旺多了。

祖国面貌日新月异。农业早已“跨过黄河”(指亩产超过800斤),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初步建成,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科技和高等教育,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了一大截,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两弹一星”的先后发射成功让国人扬眉吐气、欢呼雀跃。国庆15周年时,我正在北京上学,参加了差不多所有群众性庆祝活动,那欢乐、激昂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971年,我国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68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祖国边疆。先后在勘探队作技术员,在市科委从事科技管理、在党校任教,转到内地又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默默工作30多年。

参加工作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后,回老家的机会少了。记得毕业后头一次回家,乡亲们很羡慕我每月挣70多元工资(当时普通工人平均工资也就四五十元),说“还是出门人有出息呀”。这让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还不小,家乡人民生活基本上还处在温饱线上。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祖国的新纪元。那以后,四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历程为各界群众熟知。我每次回老家都感到农村在变,越变越好。过去农民下地都是扛着锄头、拉着犁杖走,后来骑自行车、摩托车、开拖拉机,现在,不少青年在打工之余开轿车下地干活。农活已开始机械化、自动化了。村里的房也越盖越好,由土坯房而“穿靴戴帽”,再到浑砖瓦房,进而建筑和装饰个性化,一家一个别墅式小院。一条街上有一个小卖店,走街做买卖的络

绎不绝,吃啥用啥方便得很。学校建得漂亮,网络进了村,做饭用煤气,洗澡有太阳能,自家养猪禽、种蔬菜,跳广场舞的场地和人群也都有了,真是田园风光加都市生活,太美了。感触最深、最让我高兴的还是乡亲们对我们这些“出门人”态度的变化,始则羡慕,继则无所谓,渐渐地便有些瞧不上眼(在经济收入方面),多少有些“藐视”我们那一点点死工资了。

党中央连续多年颁发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粮食的十连增,一批农业高科技成果的问世,都标志着农业的进步。祖国已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正向科技创新型国家迈进。特别是航天领域、国防科技领域涌现的一批批创新成果,使祖国成为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祖国人民正满怀豪情地向着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今年是国庆65周年,我们的祖国已长成了巨人。有人喜欢用坐标来描述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也想试用坐标来描绘一下我自己、我的家乡和祖国:我个人的坐标是一条截距不高、斜率不大、近乎平直、稍有上扬、时有起伏的曲线;家乡是一条截距低、斜率大(比先进地区小得多)、近乎平直的射线;祖国则是一条起则稍缓、继则陡增的双曲线。建国100年我肯定赶不上了,但可以想见那时祖国繁荣富强的景象,我为那一天祝福,还要为之献上一颗红心和一点余热。

我的家乡 我的祖国回 眸□ 李维德

我很幸运是共和国的同龄人。65年来,我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亲眼见证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使共和国由一穷二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在庆贺共和国65周年华诞之际,特作诗一首,以表心声。

共和国同龄人的心声□ 张志余

贺国庆六十五周年□ 刘摘星

剪纸 中华福 蒋风山

金色的十月 □ 谷景峰

太阳升起的时候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神州

啊,中国翻身解放的人民

再不做强食弱肉和平建设我们靠智慧和双手捍卫尊严我们团结一心准备战斗

太阳升起的时候雄壮的国歌一曲回荡在全球

啊,中国东方梦醒的雄狮

发出正义的怒吼决不惹事我们热爱和平与自由也不怕事痛击一切来犯的飞禽走兽

□ 孙永堂太阳升起的时候(歌词)

十月的田野,一方方碧绿,一方方金黄。收割机在晚霞中穿梭,播种机在秋风中歌唱;池塘里鱼虾欢呼跳跃,果园里的甜蜜在流淌。报告北京:二〇一四,丰收在望!

十月的钢城一片片火红,一缕缕金光。再不见迷眼的浓烟滚滚,再不见呛人的股股热浪;电脑正指挥着铁水出炉,微机操作着钢材的包装。报告北京:钢铁在升级中收获希望。

十月的草原一曲曲鸟鸣,一阵阵花香。蒙古包像朵朵盛开的雪莲,马头琴声在大青山回荡,姑娘们迎着羊群漫舞,小伙子打着口哨追赶马帮。报告北京:牧草充足,六畜兴旺。

十月的大海一层层绿涛,一峰峰白浪。一艘艘战舰宣誓入列,一队队水兵起锚远航,战鹰在辽宁舰上起落,吼声在怒潮中回响。

报告北京:保卫祖国,寸土不让!

日喀则报告:拉日列车运行正常;昆仑山报告:反恐,我们是铁壁铜墙!大运河报告:江南碧波正流向北国;地质调查局报告:松辽又探明新的宝藏。

检阅吧,伟大的祖国;自豪吧,伟大的党!十三亿儿女组成的方块

队伍,正迈着大步奔向小康。

十月,向北京报告 □ 张汝林

歌曲张书云 词何振京 曲

欢庆锣鼓□ 习洪业

2014年10月8日是第17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是“关注血压 献爱社区”;10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201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 社会和谐”。

为了更好地宣传心理卫生及防治高血压知识,让公众关注精神卫生,关注自己的血压,丰润区心理协会与中建二局医院心理门诊十几名咨询师及临床医师10日上午在北方购物广场商业街举行了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及高血压防治方面的宣传和义诊。悬挂横幅标语二幅,心理宣教及血压防治展板四块。发放心理卫生宣传资料1000余份,疾病健康教育处方2000余份,测

量血压200余人次,免费提供心理辅导160余人次。向前来咨询的市民仔细讲解高血压和精神疾病的危害和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以及一些早期症状,同时告知咨询者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才能更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和精神病的发生。

老年朋友是高血压和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比较普及,而精神方面的疾病还不被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与外部环境适应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其标志是认知功能正常、情绪积极稳定、自我评价恰当、人

际交往和谐、环境适应良好。老年朋友随着退休、患病、空巢、丧

偶、家庭变故等生活际遇,会产生孤独、失眠、抑郁、焦虑、狂躁等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疏解和治疗,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精神疾患。在我国许多人误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而讳疾忌医,看心理医生被认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使得一些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不敢就诊,这是不对的。应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防重于治疗。

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只有生理和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身心健康 幸福一生健 康 □ 李红兵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