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一推出 就有企业来洽谈产业合作 ·...

Post on 21-Oct-2020

2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昨天,上游新闻联动重庆 14个区县融媒体中心聚焦脱贫攻坚大决战推出第三篇——《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3|三建乡雷笋节节高 生活日日新》稿件以文图、视频形式,在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以及丰都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看丰都 APP 和重庆丰都微信公众号以及丰都日报、丰都县广播电视台推出,引发热烈反响。

    今要闻 0303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主编 赵本春 责编 黎伟 视觉 胡颖 康碧宏 责校 曹珂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加强对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报告和管理,对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应当继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随访。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形:一是经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存在传播风险。

    规范要求,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和发现:一是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的主动检测;三是在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四是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旅居史人员的主动检测;五是在流行病学调查和机会性筛查中发现的相关人员。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级疾控机构接到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将个案调查表或调查报告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上报。

    规范明确,无症状感染者应当集中医学观察14天。这期间出现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转为确诊病例。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且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应当集中医学观察14天。要组织专家组对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巡诊,及时发现可能的确诊病例。

    规范还要求,对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应当继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随访。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第2周和第4周要到定点医院随访复诊,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

    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封”,75个离汉通道打开,17个铁路客站重启,机场国内航班恢复,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绿码”开始有序流动。

    据不完全统计,8日当天有5万多人乘坐火车、7000余人乘坐飞机离汉。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有更多滞留武汉人员离开,各地将如何迎接?

    多地防控人士表示,“解封”不等于“解防”,零新增不等于

    零风险,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各地对于抵达的离汉人员如何进行防控管理?8日,记者在北京实地探访对离汉返京人员“手递手”转

    送的过程。G4802次列车下午到达北京西站后,停靠在专用站台,返京人员沿专用通道出站进入接转区。16时许,西站朝阳转运组将当日返京人员接至位于昌平区的一处集中观察点。记者看到,返京人员下车后直接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介绍,检测结果9日出来。离汉7日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人员,可当日返回社区居家隔离。

    社区防控如何进行?据悉,目前北京、广东、浙江、河南等地都对离汉人员提出核酸检测要求。北京要求滞留武汉的北京人员返京前7日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期满之前还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浙江对近14天来自武汉的人员开展检测,相关信息将纳入健康码管理。河南要求对武汉来豫返豫人员免费核酸检测,做好后续的信息登记工作,不得采取歧视性措施。

    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8日起,持湖北健康“绿码”入深且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武汉人员不需进行14天居家或集中隔离。

    4月8日,记者在上海火车站、社区采访看到,虽然当天有不少旅客从武汉来沪,但上海并没有特殊防控措施,只需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上海有遍布各处的发热门诊,能及时发现病人,迅速诊断追踪,所有密接者及时隔离,从而从容应对。“防控体系就在身边,在基层一点一滴中。”张文宏说。

    据新华社

    我国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报告和管理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

    大批人员离开武汉,各地如何承接?

    4月8日,在武汉站,乘客在进站口准备进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丰都县扶贫办主任殷洪江:直观展示了三建乡的巨大变化

    “报道从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视角直观展示了三建乡的巨大变化。”丰都县扶贫办主任殷洪江说,三建乡处于龙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脆弱,生存条件恶劣,长期以来发展受限。

    三建乡闯出一条环保与脱贫“双赢”之路,在市人大办公厅扶贫集团倾情帮扶下,始终践行“四个深度发力”要求,在统筹推进路水电讯房为重点的基础建设基础上,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高质量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以全域“三变”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农户土地折资、涉农整合资金、引导社会资金等渠道投入1.5亿元,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业”思路,因地制宜培育以笋竹为重点的生态扶贫产业1.87万亩,并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基本路径,以产业公司为平台,与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所有农户全覆盖建立“保底+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和差异化收益分配机制,初步实现了“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目标。

    “三建乡的变化只是这几年我们丰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殷洪江表示,通过几年来的集中攻坚,基本实现了“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真保障,攻坚绝对贫困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促进群众收入实现了显著性增长,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历史性考验。接下来,将坚持目标、问题、结果三大导向,突出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三大重点,以开展“补短强弱提质专项行动”为抓手,坚定必胜心、响鼓重锤扣紧责任链,高质量打好深贫攻坚“歼灭战”、成果巩固“阵地战”、防贫返贫“阻击战”。

    “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没有任何退路的背水之战,坚决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的郑重承诺,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扶贫答卷!”殷洪江坚定地说。

    丰都县三建乡乡长任正义:已有企业来洽谈扶贫产业合作

    丰都县三建乡乡长任正义告诉记者,这次联动报道反响非常强烈。“报道用事实说话,向社会各界展现了三建乡所做的各项扶贫工作,增强了三建乡抓好产业扶贫,特别是通过改革手段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任正义说,报道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各界对三建乡各种特色农产品的关注。“我转发报道,很快就收到上百个点赞,都表示三建乡前景未来一片光明。还有很多人说要来购买雷竹笋,冷水鱼等等。”

    任正义还透露,报道刊发后,当天就有企业来谈合作。“上午,一位发展桃园产业的企业老总就来找我,表示有投资意愿。”

    昨天下午,重庆载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专程到三建乡对接电商扶贫社区合作事宜。“在实地考察三建乡冷水鱼、黄牛肉、麻辣鸡、雷竹笋等产业后,对方对三建乡坚持按市场化道路发展扶贫产业的方式给予高度肯定,主动表示愿意积极参与三建脱贫攻坚工作,并就有关合作时间表、路线图进行了明确。”任正义说,接下来三建乡将继续推进龙河流域区域性电商集配中心建设,同时高标准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整改清零,确保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第一书记杨云:要带动更多农民群众脱贫增收

    “作为一线的扶贫工作者,我看了报道后,格外振奋,信心倍增。”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第一书记杨云说,报道中三建乡的

    8000亩笋竹产业和电商平台夜力坪村都有参与,其中电商销售收入方面贡献了70余万元。

    “报道展示了农产品的产出和销售,我们村也一直按照三建乡的统一部署在落实。”杨云说,夜力坪村大力开展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发展,通过线上线下打开销售渠道,串起了芦花鸡完整产业链条,为村民增加了一条增收的途径。

    杨云说,接下来他要尽己所力,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脱贫增收。“2020年,市场监管局作为帮扶单位还将进一步加大职能帮扶力度。继续帮助夜力坪村及三建乡扩大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食品企业、餐饮企业的业务联系,指导、支持开展商标注册和有机产品认证,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杨云还表示,将加强电商平台运营指导,协调广告企业加大农特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切实帮助三建乡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

    丰都县三建乡蔡森坝村贫困户刘应昌:以后养殖基地的鱼肯定更好卖

    “以前,我们这儿是一片河滩地,到处是乱石头。现在,这片河滩地变成了冷水鱼养殖基地,有20多万斤鱼。我在这个养殖基地做杂工,每天收入150元,加上土地流转保底收益和产业分红,一年下来,我家有2万多元的收入。真得感谢党的政策好呀。”丰都县三建乡蔡森坝村贫困户刘应昌说,前些日子,受疫情影响,养殖基地的鱼销售有些困难,后来通过电商销售,容易了很多。

    “今天这篇报道详细介绍了我们这里的土特产,三建乡这下出名了,以后养殖基地的鱼肯定更好卖了。我要把这篇报道发给亲朋好友,让大家伙儿都看看,三建乡这两年实实在在的变化。”刘应昌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刘波丰都融媒体记者 熊先伟 陶涛

    《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3|三建乡雷笋节节高 生活日日新》引发热烈反响

    报道一推出 就有企业来洽谈产业合作

    昨日本报对三建乡的相关报道。

    ◀三建乡村民在电脑前观看“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相关报道。

    相关新闻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