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幽香 - bhxww.comepaper.bhxww.com/bhrb/resfile/2020-02-04/07/bhrb2020020407.pdf ·...

Post on 16-Jul-2020

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主 编 李 方 责任编辑 李 方

版 式 黄立涵 校 对 李 方

电话:0779-2029821 电子邮箱:rbfk505@163.com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副刊 副刊部主编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往年这个时候都

有人腌腊肉、腊肠、腊鸭什么的了,一串串晾在阳台上。今年,可能是猪肉太贵的缘故,并不见腌胙之事。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冬季虽冷,却是“进补”的好时节。别人家腌没腌胙,与我无关,“进补”的事儿,我倒是惦记着了。夜里读汪曾祺的文章,有《栗子:冬天特有的温暖》篇目,“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这一段,勾起了我的馋虫,虽没有火盆,买些糖炒栗子来吃尚是可以的。这也是“进补”的一个选项。

“八月梨枣九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秋天之后,板栗就成熟了,到了小雪、大雪时节,街头上的炒栗子店铺更是忙碌。板栗,吾地叫做栗子,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是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佳品。板栗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及淀粉,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以及钙、磷、钾、铁等成分。《农政全书》曰:“本草所谓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殆非虚语。”板栗还真是

“进补”的传统佳果。板栗在我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诗经》里

有记载:“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史记·货殖列传》里也说到:“燕秦千树栗……此其

人皆万户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还开发出不同的板栗吃法。

至少在宋朝,已有糖炒栗子了。有宋诗为证:“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登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冬天里,刚刚出锅的栗子随街叫卖,香味飘过。诗里的“灌香糖”,便是风味独特的糖炒栗子。

清人郭兰皋在《晒书堂笔录》里说:“及来京师,见市肆门外置柴锅,一人向火,一人高坐机子上,操长柄铁勺频搅之,令匀偏。”把糖炒栗子的现场都“直播”出来了,可见,北京的糖炒栗子甚出名。据说,北京糖炒栗子有“和以濡糖,藉以粗砂”八字秘诀,如此,方能“中实充满,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

栗子在广西也有,南宁市郊的隆安县即是板栗之乡。只不过,“北京糖炒栗子”的名堂很大,各店家纷纷以此为卖点,都挂着这块金字招牌,且不论栗子来自何方。每一颗糖炒栗

子,壳上都露出一个可爱的小口,似微笑待人。剥壳后,香气肆无忌惮地直捣你的鼻腔。那种香是猛烈的,如同邻家巷子走出来的俏姑娘,笑得爽朗大方,走得敏捷快活。

糖炒栗子也是生活里的一个道具。张爱玲在小说《留情》里写到:“敦凤停下车子来买了一包糖炒栗子……滚烫的纸口袋,在他手里热得恍恍惚惚……他微笑着把一袋子栗子递给她,她倒出两颗剥来吃。”那一袋热热的栗子,成了传情达意的寄物,买栗子的人,吃栗子的人,各种滋味,百转千回。

我不是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不必各种滋味且千回百转,嘴馋了买来吃就行。在寒冷的冬天里,捧着一纸袋热乎乎的栗子在怀里,边走边剥,剥好的栗子往嘴里一抛,又烫嘴又绵甜,照旧是滋味。有时候,正在看电视,又或者手里正在翻书,我就像鼹鼠那样,用门牙一层层刮着吃,又沙又粉的栗子蓉在唇齿间咀嚼回味,那是最好不过的消遣。

栗子幽香栗子幽香刘忠焕

觅 梅永存 摄

潮潮 涌涌 振国振国 摄摄

12月,北方已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北海却温暖如春、花红树绿。

临近北京路的西南大道路段,有几株红色羊蹄甲树格外引人注目。每天清晨上班路过它时,我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记住“羊蹄甲”这个树种,除了它在冬季绚烂盛开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它的名字。

我爸每年休假,都会来北海陪我。只要不下大雨,老爸每天都会撵着我跑步,除了在跑步途中父女俩谈天说地谈心之外,他还有一个喜好,就是路途中看到他不认识的树木花草,总会停下脚步拿出手机调出微信中的小程序,对着它们一顿猛拍,然后叫我一起认树识花辨草。虽然老爸总是拍拍拍,认认认,可也总是

忘忘忘,前三分钟刚认识的花儿,再遇到时会发出“咦?刚才不是看了是什么花了吗?怎么又不记得了”的疑惑,而我,也不忘了趁机逗逗老爸“老了呗”!美丽的羊蹄甲也逃不过被我们拍了忘、忘了拍的命运。直到有一次,我和老爸在一株羊蹄甲树下仔细观察,在讨论它为什么叫“羊蹄甲”呢,眼睛移到它的树叶上,忽然发现它的叶子,形似羊蹄,或许这便是它得此名的由来?这一次,“羊蹄甲”,便牢牢刻在了心里。

前段时间在微博看到两张图片。一张是一条小吃街上人来人往,街中心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大型垃圾桶,垃圾桶里塞满了竹签。神奇的是,这些竹签不是被凌乱丢弃,而是一根

一根斜插进去,根数多了之后,尽然呈现出花瓣的样子来。一张是一位摄影家在越南河内站在天桥向下俯视,拍到的水果小贩和鲜花小贩车上的美景,层叠摆放整齐的水果和色彩斑斓的鲜花,像是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飞舞,灵动又充满活力,让人感受到生活多姿多彩的气息。

原来生活中从来不缺美的事物。晴空白云,是美;雨水涟涟,是美;小孩天真无邪的面庞,是美;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是美……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容易被感动了。孩童清澈明亮的眼神和无忧无虑的笑声,春天冒出头的小树芽,山涧的汩汩清流……

以前总是听到看到“美好的生活”,怎样才是美好的生活呢?在我心里,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善于发现和感悟美的心,这些,可以让我看到他人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让我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种种惊喜。愿这满满的惊喜、满满的感动,与生活一同向前。

生活中生活中的美的美张琼心

我喜欢站在大海边,凝望海水轻轻荡漾时的动人模样,静静地倾听它绵绵不断的声音。

是的,我就是喜欢如此安静地听海。一阵阵凉爽而朦胧的气息扑面而来,顿觉身心轻松。

在大海边,我或是伫立,或是小坐,这时,海水轻轻荡漾,一阵阵漫卷上来,声音虽然也是“哗哗”的一声连着一声,却并不嘈杂,也不是喧嚣,而是清亮亮的,悦耳的。如果海浪漫卷时的声音有颜色的话,那一定是素白的。

海的声音宛若是一阕又一阙婉约的宋词和一首又一首清丽的唐诗,又宛若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上的留白,也似无腔信口吹的牧童的短笛声,那么美好,那么迷人。

去看海的时候,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听海。尤其是在月亮升起的静夜里,闪烁着绸缎一般柔软的光彩,静心聆听,微风在海面上弹拨起了细碎的绵绵不断的清响,轻轻的,柔柔的,细细的。仿佛是静夜里渡水而来的鹤影在轻轻吟唱,又仿佛是月光伴了花魂在轻轻散步。那么美,美得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我想,倘若是冬日听海,也一定是极美的。那时,若是能刚刚下过一场雪,若是再有月色朗照,肯定会更好。真的,想一想吧,眼前的晶莹雪和皎洁的月色,海水轻轻荡漾,被月色浸润,天上挂着月,眼眸中落下一轮月,细细的海水漫卷的声音里也藏了月,心田中泊着月。

这是多美的境界啊!在海边小住的时光里,我喜欢一边听着不远处的海水一阵阵

漫卷起来的声音,一边在灯下静静坐着,微闭双眼,只是倾听海的声音,在无边的遐想中,仿佛有美丽的画帛在脑海里展开,画中有千古风流人物,也有春江花月夜,有月下心事绵绵,也有几分闲愁和几分思绪,还有几分幽静,更有几分诗意和温暖。

那一刻,听着不远处海的声音,我起身推开了窗,想让海的声音落到我几案上,让海的声音走进我的小窗。人间情思不曾了,醒来纸上留墨痕。听海的时候,我也想在纸上为这动人的声音留下一些文字,如白瓷上的青花。

我在听海,也是在静看世间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即使是寻常风月,即使是等闲谈笑,若是称意,便是最相宜。

听海的时候,我觉得万物皆相宜,时光变得舒缓而惬意。若是烹一壶茶,听着海水的荡漾,在月光慢慢品味,再想起古

人写的诗词,是相宜之风雅。海水慢慢荡漾的时候海水慢慢荡漾的时候,,适合想念适合想念,,适合憧憬适合憧憬,,也适合与相知的也适合与相知的

人说心里话人说心里话,,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大海,,细细的声响细细的声响,,会在心中悄悄留下一些美会在心中悄悄留下一些美丽的痕迹丽的痕迹。。

听着海的声音听着海的声音,,在海边微笑着濯足在海边微笑着濯足,,遥遥望去遥遥望去,,见一只小舟上有见一只小舟上有人英姿飒爽人英姿飒爽,,海水无垠海水无垠,,与大海相比与大海相比,,那人犹如是苍穹中的一颗星那人犹如是苍穹中的一颗星。。

是的是的,,且留我坐在海边的沙滩上且留我坐在海边的沙滩上,,听着海水漫卷的声音听着海水漫卷的声音,,把心把心中的愉悦说与海的声音融合在一起中的愉悦说与海的声音融合在一起,,自由飘洒自由飘洒,,就如在美妙的情就如在美妙的情境里尽情徜徉境里尽情徜徉,,这样的陶冶这样的陶冶,,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真的很好。。

听 海王吴军

一些琐碎一种心情或突然飘来的云朵花絮

再平常不过的物事不定的时辰不时地绽放

或开心或伤心夜以继日

白 发

这次写的不再是前辈的白发而是自己的

忐忐忑忑剪下一根不忍丢了便放在桌面我想与它多待几天

来来回回的见安安静静的对视抚摸 端详

发现它卷曲的弧度是我头脑的弧度眼睛的弧度走路的弧度甚至是我偶尔飞翔的弧度

而它的色彩而它的色彩恰好就是我心灵的颜色恰好就是我心灵的颜色

牛皮包牛皮包

一身体肤一身体肤以一个具象与我相遇以一个具象与我相遇

无从知道素不相识的无从知道素不相识的

应该壮硕的牛已何去何从

想象远方那片水草期待的壮实叫声

我想那声音应该寄在它心灵所在的地方与大地和主人一起沐浴雨露清风

我想那目光更是镶进星汉灿烂的夜幕与北斗一起 照亮每处的黑暗与沉寂

硬朗的骨架依然高大着游移着前行在那水草丰美的地方

只有它的躯壳那柔软的沉默的存在让我更多想到 远方那声清脆的喊叫

岁 月

一天天一件件忙不完的工作

一次次一个个一个个常常想起的人常常想起的人

日夜更迭日夜更迭风雨兼程风雨兼程

偶尔偶尔 拐弯处拐弯处一副熟悉的面孔一副熟悉的面孔或一截突然多出的拐杖或一截突然多出的拐杖将疏忽的日子突然从皱纹里撩了出来将疏忽的日子突然从皱纹里撩了出来

日 常 (外三首)

周 虹

一直以来,总有一棵无法移动而坚韧的树,扎根在我心中,那就是

“年”。年年过年,年就是一棵树,浓浓的乡情早已根深在我的骨子里,让我为之动情,为之落泪。

年是一棵树,枝叶茂密、根系发达,每片叶子都挂着游子的乡思,有一片叶子抖动,树就牵肠挂肚。年是一棵树,是一棵开花的树,“年”来的时候,眺望或者仰望这棵树,我就会想起故乡,树上牵挂着我的乡愁,那满树的花朵,每一朵都已写满我今生的思念。

年是一棵树,一棵生长在家乡枝繁叶茂的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我的目光随着树的颜色,交替更换,一如这安静朴素的故乡。站在树下,我能够听见故乡的风吹过,还有那绿油油的心情,把人的每一寸思绪,都变得

如树般纯粹而葱茏了。年是一棵树,周而复始地经过四

季的洗礼,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的时候,树便在我的记忆中清晰起来,树就像是故乡的母亲,我好想拥抱一下,感受故乡的味道。每年春节将至,我都在盘算着,一定要抽时间回家,看看家乡的树,和父母一起团圆。

树生长着我的乡情,每到“年”时,这个棵在我的记忆里,便会疯长着我所有的情愫。日复一日,树,这纯精神的东西,在我心中深深扎了根。它的坚守和挺立,触动着我灵魂深处的每一个角落,那种由信念铸就而成的情感,悄悄地在我的血脉中穿行。

“年”是一棵树,一棵四季常青的树,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在年年的风雨滋润中,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年是一棵树张成林

自成一体自成一体 吴杰吴杰 摄摄

窗外,一棵高约七米的杨树,长长的树枝正好与窗户持平,茂密的树叶正好遮住了太阳投射到屋里的光。树叶的每一次晃动,好似与窗内的我打招呼,与我交流。此时,绿油油的树叶已然成为我的伙伴,我不再孤单。

气温低了,带有寒冷特质的东北风时常光顾,逐渐成为常态,那满满绿意的树叶就会无情地退出自然的舞台,期待来年的辉煌。半夜,如若一阵风吹来,树叶的哗哗声,犹如一首伴奏曲,会搅乱我的梦乡。早上,窗前一看,满地金黄,落叶无规则地躺在地上,好像上天织就得一床毯子,严严实实地铺在地上。细看,满地的落叶,有的落叶是一边着地,犹如一个人侧身躺着摆的

造型,优雅而帅气;有的如同跷跷板,稍有风吹来,就会晃一晃,有所动作。有的就四仰八叉地躺在哪,感觉到家了,要休息了;有的挪动了位置,被一枚落叶拦住,好似是找朋友去聊天;有的轻轻地翻个身,好似是一个姿势累了,调整一下才舒服;有的就在哪里静静地待着,好似是等待着什么时刻的来临。落叶交错着,在编织着未来的梦。

我弯下腰,捡起一枚落叶,轻轻地抚摸着落叶的叶面,感谢它给我们带来的清新空气、率真与无私。大地,因有这么多的落叶而变得让人留恋,变得有所生机。其实,落叶让我醒悟了,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就是一个生与灭过程。迎接新的开始,重新出发,开始新的旅程。

轻轻的……轻轻的……孙志昌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