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晕了 - chengdu2008/02/18  · 家,仅在成都中心城区,记者了解到,已...

Post on 16-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责编 许媛 美编 黄敏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昨天的行情,沪指大涨66.61点,以2983.62点报收,涨幅达2.28%,完全回补了2月3日留下的巨大跳空缺口。同时,在再融资政策“松绑”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创业板指数暴涨76.96点,以2146.18点报收,涨幅高达3.72%。

不过达哥相信,可能昨天很多人都有点“悲伤”,因为又一次跑输大盘。

昨天的行情一片大好,越是这种时候,大家越会发现,想要跑赢大盘,似乎不那么容易。至少,要想跑赢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难度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难?这种指数大涨的行情,要想跑赢指数,那么你满仓市值的涨幅就要超过3%,甚至是要有近4%的涨幅,才能跑赢创业板指数。但是,如果你不是满仓,那么你持有的股票涨幅就要求更高。昨天,沪深两市3800多只个股,涨幅中位数差不多是2.9%。这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个股,涨幅是低于2.9%的。如果你不幸买到了这部分股票,那就跑输大盘了。

由此可见,仓位的把控,个股的选择,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过,要做市场的赢家,其实也不用太过在意一天的胜负得失。如果能够把握住大趋势,选择好大方向的热

点,那么时间拉长下来,跑赢大盘也并不难。

昨天个股普涨,有几个板块,达哥想多说两句。

第一个是快递物流板块,德邦股份涨停,顺丰控股、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圆通速递大幅上涨。快递物流的重要性,在近期的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第二个板块,是生物农药板块。湖南海利、中农立华、蓝丰生化、红太阳等都涨停了。这个板块大涨,是突发事件蝗灾引起的。可能有人借机炒作一把农药股。

第三个板块是券商股。国金证券、绿庭投资涨停,国元证券大涨9.65%,其他券商股集体大涨。不仅如此,大智慧、同花顺、东方财富、指南针等互联金融个股也都大涨。现在,再融资

“松绑”的消息,是实实在在利好券商股的,这也可以说是确定性最高的领域。

对于指数未来的方向,达哥觉得没必要再去做判断了,继续跟着趋势走就行了。短期的涨跌不用过多纠结,关注5日均线的支撑,乖离率如果大了,那就向均线靠一靠,都很正常。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这种行情什么时候会出现阶段性的调整?可能一季度末要小心点。 (张道达)

一件“悲伤”的事 你跑赢大盘了吗

2

生鲜电商被订单砸晕了

“疫”外崛起,生鲜电商日活用户翻倍增长,地产快递竞相入场

精五花38元/斤、精瘦肉40元/斤、猪蹄39元每根(约一斤)、鲫鱼8元每条(约半斤)、土豆6元/公斤、红萝卜5元/公斤、西红柿10元/公斤……这是成都市高新西区新希望皇冠国际小区业主最近在使用的小程序“群接龙”里的菜单。

“群接龙”里每晚8点前的订单,由新希望服务统一采购,第二天下午2点到5点陆续送到小区业主的家门口。为了实现“零接触”,放下菜品按响门铃后,送菜人即物业工作人员转身就离开。这一模式在疫情期间显得优势明显。“附近的永辉、沃尔玛也有外卖服务,但都只能送到小区门口。”小区业主曾开林说。

解决“最后一百米”的难题,地产商凭借先天优势挤进了生鲜赛道。

新希望服务是新希望地产全资子公

司,新希望地产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新希望地产携新希望服务在防疫期间紧急筹备,于2月3日正式开启“社区生鲜配送次日达”服务,目前正在成都9个小区推广。

提供生鲜服务的,并非新希望地产一家,仅在成都中心城区,记者了解到,已有多家大型地产开发商相继借由下属物业公司提供生鲜上门服务。

地产之外,还有更多资本投身生鲜“角斗场”。

2月14日,供应主城区约80%生鲜农产品的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开通了网上菜市,市民可微信搜索“惠民白家”线上平台选购。成都五城区、高新区、双流区以及天府新区(华阳)的市民只需在手机下单,次日所采购的生鲜产品将会送到家

门口。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副总经理李瑾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随着订单量的突然加大,目前“惠民白家”仍在做各类流程优化,提供更好的线上购物体验。

2月15日,中通快递在成都市内的1100余家门店推出果蔬预售配送服务。市民在手机上“逛”菜市,然后下单,次日内快递企业就配送到住家附近的门店。

在四川中通快递发出消息的一天后,龙泉驿区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在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成都义和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推出了“蔬菜生鲜微信订单”模式,采摘配送龙泉驿区洪安镇的多个农业合作组织以及自然村自产的生鲜果蔬。

生鲜赛道资本竞相入场,抢着分切这块大蛋糕的,不再只是传统生鲜电商。

为了抢几颗蔬菜为了抢几颗蔬菜,,疫情发生以来疫情发生以来,,5959岁的陈阿姨硬生生把入睡的生物钟岁的陈阿姨硬生生把入睡的生物钟从晚上从晚上99::3030调到晚上调到晚上1212点点。。她的同学群她的同学群的主要功能也从约聚会的主要功能也从约聚会、、晒照片改成了晒照片改成了

““买菜指南买菜指南”。”。

家住锦江区的张小姐是盒马的重家住锦江区的张小姐是盒马的重度用户度用户。。疫情发生后疫情发生后,,张小姐一家几乎张小姐一家几乎没有出门没有出门,,全在线上买菜全在线上买菜。。张小姐发现张小姐发现,,稍不注意想买的菜就变成失效商品或稍不注意想买的菜就变成失效商品或是是““快递小哥已约满快递小哥已约满”,”,她不得不使出多她不得不使出多年抢双十一双十二练就的过人手速年抢双十一双十二练就的过人手速,,成成为家中买菜的主力军为家中买菜的主力军。。

11月月2727日日~~22月月1313日日,,成都地区京东成都地区京东到家平台的蔬菜销售额达去年同期到家平台的蔬菜销售额达去年同期44..33倍倍;;春节期间春节期间,,苏宁小店线上订单增长苏宁小店线上订单增长650650%%;;家乐福到家订单春节期间同比增家乐福到家订单春节期间同比增长长300300%%;;盒马在广州盒马在广州、、深圳深圳、、成都等地的成都等地的线上订单量达到平时的线上订单量达到平时的55~~1010倍倍。。

新希望地产携新希望服务开启新希望地产携新希望服务开启““社社区生鲜配送次日达区生鲜配送次日达””服务服务,,在成都在成都99个小个小区推广区推广;;多家大型地产开发商借由下属多家大型地产开发商借由下属物业公司提供生鲜上门服务物业公司提供生鲜上门服务。。成都农产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开通网上菜市品中心批发市场开通网上菜市,,市民可市民可微信搜索微信搜索““惠民白家惠民白家””线上平台选购线上平台选购。。22月月1515日日,,中通快递在成都市内的中通快递在成都市内的11001100余家门店推出果蔬预售配送服务……余家门店推出果蔬预售配送服务……

不妨把时间轴往前推。就在春节前,呆萝卜、秒生活等多家生鲜电商平台因资金链断裂倒在黎明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中,全国四千多家生鲜电商平台中,仅1%实现盈利,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经历过2019年底这场社区生鲜

“洗牌”的寒冬,这波流量无疑为电商平台打开了局面。

许多商超同时接入美团闪购、饿了么和京东到家,实时共享库存。最近一段

时间,线上订单暴增,商超原本可卖上一天的蔬菜、肉类,两小时就会被抢光。于是,是谁抢先售出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当线上买菜不再成为“唯一”选择时,平台特色将成为吸引流量的重要一环。

“疫情让人们对社区生鲜产生了依赖和新的认识。”国内著名博弈论专家、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蒲勇健介绍,疫情使人们从传统农贸市场向社区生鲜超市转变的步伐加快了,这也为社区生鲜超市产业的投资者带来机遇。

蒲勇健也坦言,“后疫情时代”社区生鲜仍会有相当大的市场优势,因为除了疫情记忆之外,社区生鲜超市的独占市场为其产生了广告效应及流量优势,这种优势会使得社区生鲜超市在疫情之后加大投资,形成规模优势和服务的提档升级,并且规模经济会让价格降下来,形成与传统农贸市场的竞争优势。蒲勇健认为,最终,社区生鲜超市会基本上取代传统农贸市场成为都市生鲜产品供应的主要供应商。

对于当下生鲜电商的爆发,成都从事生鲜电商生意的创业者孙先生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很多低线市场家庭采购任务是有购买经验的消费者完成,疫情结束,人员上班归位后,家庭其他成员能否保持使用习惯并不确定。

为此,行业人士分析,若想让这些“被动破圈”的用户留下来,保证平台菜品品质和和控制缺货率很关键。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叶燕 白茹 郭晶晶 杨程 倪婕

京东到家

苏宁小店

家乐福到家

盒马鲜生

凌晨1点,吴素华抢了一次菜,用手机。

戴上老花镜以便看清盒马鲜生APP上的菜品,但她还是没能把那条六两重的有机鲫鱼放进购物车。“哎哟,你手速太慢!”27岁的儿子连着说了两遍。

同一时间,成都市实验小学美术教师罗东来也在抢菜,她花310元买到了19种菜品,准备第二天晚上吃火锅。完成选菜、下单、付款的操作后,凌晨1点51分罗东来发了一条朋友圈,“每天抢个菜,买完基本就天亮了。”

吴素华和罗东来素不相识,毫无接触,唯一的交集可能是二人当天晚餐桌上的“下锅耙”,那是在同一时间、同一货架上取的。即便如此,在那个时间点,两人仍然“毫无接触”。

扛着“线上购买”“无接触配送”的大旗,疫情期间生鲜热度迅速被点燃,行业巨头跑马圈地,各路资本鱼贯入场,一时间热闹无比。借助迅速且轻松获取的线上流量,疫情期间,社区掀起“生鲜大战”,生鲜电商似乎迎来新的生机。

经 历 过 2019 年 底 的“ 洗牌”后,生鲜电商是否有崛起之势?疫情之后能否继续保持高频消费?

每晚9点30分,59岁的陈阿姨必会洗漱入睡。跨入花甲这一年,她硬生生把生物钟调到了晚上12点,为了抢几颗蔬菜。

平常,陈阿姨的同学群主要用来约聚会、晒照片,春节期间不知哪位同学悄悄把群名改成“买菜指南”。于是,每到晚上12点,陈阿姨的微信就会“滴滴”响,

“老陈,盒马上有下锅耙,搞紧抢”“哎呀,我的青菜叶叶儿变成失效宝贝了”……

陈阿姨在连续多天的实战中总结了经验,牢记各大生鲜电商的上新时间,0点抢盒马鲜生,7点美团买菜,8点每日优鲜,9点永辉……陈阿姨说,提前做好功课,想买的基本都能买到。当然,这必须是你对送货时间没有强制要求。

家住锦江区的张小姐,今年30岁,是盒马的重度用户。春节以来,张小姐一家几乎没有出门,全靠在线上买菜。张小姐

发现,稍不注意想买的菜就变成失效商品或是“快递小哥已约满”,她不得不使出多年抢双十一双十二练就的过人手

速,成为家中买菜的主力军。从抗击疫情以来(1月27日~2月13

日),在成都地区京东到家平台的蔬菜销售额达到了去年同期4.3倍。苏宁方面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苏宁小店线上订单增长了650%,家乐福的到家订单则在春节期间实现同比增长300%。盒马在广州、深圳、成都等地的线上订单量达到平时的5~10倍。同时,盒马、每日优鲜的日活跃用户数量相比去年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自疫情防控开始,每日优鲜每天的蔬菜出货量从500吨涨至1000吨,平均每天有10%的货品售罄,未来还有可能增至每天2000吨。“菜蛋肉奶”是京东到家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品类,连平日里购买频次较低的米面粮油都成了畅销品。借助迅速且轻松获取的流量,生鲜电商正在“疫”外崛起。

疫情防控带来意外流量,缩短市场教育时间,然而——

订单的暴增可持续吗?

云买菜 新老用户都在抢拍

云卖菜 新老选手都在抢道

减少出门、避免聚会……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线下实体商业带来了挑战,不少商业中心通过创新运营和推广的方式寻求解题之道。

“直播购物”“云逛街”“码上商城”……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众多购物中心在疫情期间大力推广

“云购物”。业内人士表示,疫情过后,消费者对线下购物中心的要求将变得更高。

运营新路子直播带货、线上课堂

春款新装堆满一屋子,直播镜头前,主播一件一件展示,引导观众下单,还不时派发优惠券……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随机点进成都一家购物中心正在抖音进行的“云逛街”直播,一男一女两位主播默契配合,推荐着商场各品牌上架的春装新款。

2月13日,一服装集合店通过成都悠方的官方抖音开设直播间,并推出多款针对情人节的特惠服饰进行直播售卖。这是疫情发生后,众多悠方场内品牌相继开设直播间带货的其中一场。

悠方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透露,疫情发生后,悠方快速转化营销策略,除了直播间,还采取微信社群拓展客源推销商品,“整体采用‘线上购物+线下配送’的模式,让商家在社群里推荐每日精选单品给群内顾客,商场推广及营运人员起到管理监督及辅助导购的作用,维持社群正常运营。”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悠方第一个500人大群已组建完毕,2群也几乎满员,3、4群陆续规划纳新中。

该负责人介绍,虽然疫情让线下客流减少,但线上“购物社群”的尝试效果却意外出色。“以DIOR为代表的化妆品品牌,导购会主动为顾客在线答疑,提供选购建议;服装品牌商家每日会在线上渠道发布不同场合服装搭配建议、当日秒杀单品,秒杀单品一般在10分钟内售罄。情人节我们联合大众点评做的团购也依托线上购物群来核销,反响还不错。”

记者梳理发现,疫情期间,成都几乎所有购物中心都缩短了营业时长,但创新尝试却层出不穷,众多购物中心都突破了传统线下购物的局限。成都大悦城推出了“线上不打烊”服务;仁恒置地广场上线了“云购物”;成都悠方精选多个品牌,扫码添加店铺在线选

购;成都伊藤洋华堂开启线上购物通道……而抖音直播、小红书直播、微信小程序、网上商城APP、微信购物群、1V1线上服务等,成为应用范围广、受众接纳度高的几种“云逛街”模式。

业绩新突破建购物社群,营业额增长

悠方市场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线上购物群建立后,营业额较建立前呈翻倍上涨的趋势。“以椰壳超市这类民生企业为代表的商铺,经线上购物群推广后,椰壳超市小程序营业额较以前增长了10倍。”

成都莱蒙都会购物中心(以下简称“莱蒙都会”)是成都盒马鲜生的首店,疫情发生后,莱蒙都会盒马鲜生猛增的外送订单,为购物中心内的商家找到了新出路。

莱蒙都会推广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正月初三,莱蒙都会为所有能够做线上销售的店铺组建了群组。“除了线上平台推广外,我们加急定制了传单,把可以线上销售的商家店长二维码印在传单上,通过盒马鲜生的运力和其他餐饮店的骑手进行了发放,把消息传达到消费者手中。”

该负责人介绍,消费者通过添加店长微信,可以获得线上的1V1服务,“比如有消费者有购买某品牌服饰的需求,那店长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视频带消费者挑货。还有的商户通过在店长朋友圈发布打折信息、新品图片等来吸引消费者咨询购物。”

发展新趋势线上商城可能扎堆上线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以往的线下购物中心都是以人流为最大导向,并不太注重线上平台的打造和运营。“以前购物中心承担的一大功能是体验,主要是和线上购物成互补的一个状态。通过这次疫情让购物中心发现,线上线下双线融合也是能促进销售的。”

该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成都的购物中心都在筹备线上商城,“不管是小程序还是APP,现在的购物中心都开始重视线上平台的搭建了,预计在3、4月份这些线上商城会扎堆上线。”

该业内人士还表示,疫情后,消费者对购物中心的要求将会更高,“比如购物中心的卫生环境、新风系统,这些都将成为消费者的硬性需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袁野 陈成

“云逛街”疫情下购物中心试水新模式

财经·证券082020年2月18日星期二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生鲜电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机遇,订单量、销售额、客单价都有了显著提升,创造了“亢奋的数据”。但数据背后,不仅仅是加班加点地满足疫情期间消费者的需求,更多的是生鲜电商从“偶然”走上“持续”的思考。

被动破圈

宅家防疫

老巨头爆发

新选手进场

CC端端

BB端端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高新西区新希望皇冠国际小区业主使用的买菜小程序

▶多家大型开发商借由旗下物业公司提供生鲜配送上门服务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