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 dahe.cnnewpaper.dahe.cn/dhb/images/2016-08/31/b16/dhb16831c_h.pdf ·...

Post on 18-Jan-2021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B14~16版值班主任 丁艳敏 统筹 王芷荭 责编 刘静 美编 李庆琦

天天健康

合成 琦籽

很多人认为多吃点药,就会好得更快。其实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还可能增大药物副作用,甚至出大事。

今年5月24日,我接到呼吸科的求援,会诊一位住院的鳞状细胞癌患者。当天早上,该患者起床饭还没吃,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指端紫绀,尽管面罩吸氧,床旁心电监护显示心动过速、呼吸频率高、指脉氧饱和度低。当时病情极其凶险,即使全力抢救,也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家属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

经了解,该患者在两个月前出现了肺部感染,来到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开始是活动时胸闷、气短,后来下肢肌肉也出现了酸痛感。最后,检查发现患者双下肢肌间静脉有血栓形成,于是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增加抗凝化血栓治疗。

这也是存在两面性的一个

治疗:不抗凝,血栓已经形成,并极可能继续进展;抗凝,有出血风险。故抗凝的同时应监测凝血功能。

可是,长期住院使该患者有些心急,医生的三令五申也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他自行增加了抗凝药的用量。一天,凝血功能报了显著异常的危急值,虽未见明显出血,但不得不停掉抗凝药物,并用了一些维生素K来拮抗抗凝作用。

综合考虑后,我认为该患者极有可能是“肺栓塞”。没错,血栓钻进肺里了!

查 CTA(CT 血管造影术)后,果然:右上肺动脉栓塞,右下肺动脉分支闭塞,肺部感染,胸腔积液。

考虑血栓性肺栓塞可能性大,遂转至我们心血管内科,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以期“化掉”血栓。在一个多月的治疗期间,患者的治疗也是几

经波折。鉴于有放疗治疗,考虑放射性肺炎,同时加用激素治疗。7 月 16 日,该患者顺利出院。

肺栓塞是第三位常见心血管疾病,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它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可引起肺循环障碍,主要发生于长期卧床、腿部静脉曲张及恶性肿瘤等患者中。严重的肺栓塞抢救的黄金时间也仅有几分钟,危险性完全不亚于心肌梗死。

一旦被诊断或者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最好能够就诊于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由专科医生评价病情的危险程度和发病原因,给予溶栓或者抗凝治疗。特殊情况下,可采用肺动脉内血栓抽吸、血栓摘除等方法去除血栓。不能使用抗凝治疗或者抗凝治疗后仍有肺动脉栓塞加重的患者,还需要安装下腔静脉滤器。 记者 林辉 整理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第一大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首位。“代谢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上升迅速,且大部分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与控制,基础代谢疾病预防或控制不佳往往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本报特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凌教授开辟专栏,教大家如何正确防治心血管疾病。若您有“心”事,可拨打电话0371-

67967616咨询。

擅改药量,血栓钻进肺李凌 | 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曾获“河南省第三届优秀医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原健康好卫士”“全国医德标兵”。

擅长诊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休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肺栓塞、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

开栏的话 |

限“抗”大动作

河南试点药品“负面清单”管理今后,抗菌药物的管理又将继

续升级。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对抗菌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应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到2020年,实现在新药研发、凭处方售药、监测和评价、临床应用、兽药使用和培训教育共6个方面的具体指标。

河南有什么举措?昨天,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省正在试点实行药品“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待时机成熟,河南将向医院推广这种制度。

我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在新药研发、凭处方售药、检测和评价、临床应用、兽药使用和培训教育6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中国将在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医疗机构主要耐

药菌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还将争取研发上市全新抗菌药物1~2个,新型诊断仪器设备和试剂5~10项。

另据行动计划,细菌耐药防控工作还将成立咨询专家委员会,为抗菌药物管理与耐药控制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

行动计划规定,各地要对地区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医疗卫生和农业养殖应用抗菌药物、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依法处罚,确保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2012年 8月 1日起,原卫生部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执行,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

《办法》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同时,作为配套文件的《卫生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也一并下发,具体量化限定要求。

原省卫生厅根据河南的

用药情况,制定并出台了《目录》,《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

除了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以外,2012年 8月1日起,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以下简称“两网”)正式启动。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田常俊说,“两网”除了在技术上监测、指导各医院

限“抗”令再升级2020年药店仅凭处方卖抗菌药

我省选择试点试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医院探索为控抗菌药物,取消门诊成人输液

□记者 李晓敏

合理使用抗生素外,也能在行政上起到监管作用。

截至目前,“两网”已经运行4年。“两网”监测的数据显示,目前,我省门诊抗菌药物使 用 率 为 11.4,低 于 全 国(12.5)平均值。

此外,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我省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作为试点,试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负面清单”管理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实时监控。比如某个医生多开了抗生素,那么系统就会及时提醒,如果医生不听提醒继续开,系统会迅速向医院药房药师“告状”,药师会及时与医生沟通。

“现在正在观察效果,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那么今后将向其他医院进行推广。”这位负责人说。

李凌 专家介绍

| 核心提示丨

感冒发烧,去医院门诊输个液?这曾被不少人追从。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每人输液 8 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本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然而,在国内许多医院,输液成了“最简单快捷”的首选给药方式和治疗常态。

为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去年11月,江苏卫计委发出新规:要求从今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在我省,河南省人民医院也做了探索。今年6月1日,该院宣布除急诊和儿科外,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目前该政策运行整整三个月。

河南省人民医院输液中心护士长张娟说,政策出台

后,医院的门急诊输液率下降明显,“输液中心以前平均每天有200人左右输液,现在输液的人数下降了50%左右”。

“医院取消了门诊成人输液,确实需要输液的患者将被转至急诊,由急诊医生确诊符合用药指征的方能开药输液。”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程剑剑说,取消成人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

程剑剑表示,下一步,河南省人民医院将建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盟,由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全科医生定期对指定的社区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确保需要输液的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同质的医疗服务。第一批入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0家,分散在郑州市的各个区域。对于抗菌药物,我省控制比较严格。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