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73
1 黄钻明 著 套 锦 环 连 头 团 环 纚 裹 花 相 迭 脑 簇 扣 出 折 迷 显 妙 英 乱 神 无 雄 眼 通 穷

Upload: ng-chee-peng

Post on 08-Apr-2016

9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DESCRIPTION

7 star praying mantis form Under the lineage of Wong Hon Fun

TRANSCRIPT

Page 1: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

黄钻明 著

套 锦 环 连

头 团 环 纚

裹 花 相 迭

脑 簇 扣 出

折 迷 显 妙

英 乱 神 无

雄 眼 通 穷

Page 2: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

七星螳螂

连环锦套

黄 钻 明

2012(壬辰)年季春

Page 3: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

连环锦套

年初,一时兴致,试以连环锦套四字为题,写了一首藏头

诗,与众共享。套头裹脑者,乃形容事物彼此牵连,纠缠在

一起。

连纚迭出妙无穷

环环相扣显神通 锦团花簇迷乱眼

套头裹脑折英雄

黄钻明 2012(壬辰)年季春

Page 4: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

目 录

藏头诗-连环锦套 ┅┅┅┅┅┅┅┅┅┅┅┅┅┅┅ 2

前言 ┅┅┅┅┅┅┅┅┅┅┅┅┅┅┅┅┅┅┅┅┅ 4

套路简介 ┅┅┅┅┅┅┅┅┅┅┅┅┅┅┅┅┅┅┅ 15

套路动作名称 ┅┅┅┅┅┅┅┅┅┅┅┅┅┅┅┅┅ 17

连环锦套套路动作分解说明 ┅┅┅┅┅┅┅┅┅┅┅ 19

附录 ┅┅┅┅┅┅┅┅┅┅┅┅┅┅┅┅┅┅┅┅┅ 71

Page 5: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

前 言

《易》曰:“著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 环为圆形象征天

道。“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故环与天道相合。环环相扣谓之连环。

“锦套”竟是华丽的圈套,元代用以比喻妓女迷惑嫖客的手段。此

语出自与唐诗、宋词相辉映彰的元曲。

七星螳螂拳的套路内容繁多,繁多者即丰富也!内容繁多只是其

中之一面,其拳系结构的组成同样显现出异常丰富。有长拳类的插

捶拳,四路奔打;有滚翻跌扑类的醉罗汉、醉刘唐;有雄猛刚健、

变化灵活的《大番车》、《小番车》;有注重短打擅用肘法的《八肘》,

还有以掌法见长如大雁展翅高翔之《飞雁掌》,如“朝饮木兰之坠露

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落英掌》,“雪欲侵凌更助香”之《梅花

掌》;有“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金盘散珠,一齐滚来”的《连拳》,

可谓内容丰富、色彩纷杂、斑驳陆离,不一而足矣!

《连环锦套》七星螳螂拳之套路也,纵观七星螳螂拳30 多套徒手

套路以“连环”为名者只此一套矣。习螳螂拳以来总觉得《连环锦

套》之名其义甚为幽远,先贤在为这个套路取名时似乎另有一番心

思付托于其中。故以肤浅之见对《连环锦套》之名试作一番探讨。

“环”者,圆形之物,首尾相连,周而复始而无端,不知何处是

起点,那里是终点。古人形容美人其步行时与环佩声相应称之为环

Page 6: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

步。循环往复谓之“环复”。

环环相扣,一个套着一个的一串环,比喻一个接着一个互相关联的

事物曰“连环”。《庄子·天下》:“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

唐韩愈《送张道士》诗:“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宋徐铉 《晚

归》诗“风清飘短袂马健弄连环。”

自古以来,闻名遐迩的“连环计”,“连环马”,“连环字”、“连环

枪”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

环环相扣、互相呼应的一组计策谓之连环计。《三国志》第八回“王

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就是对连环计运用的经典示

例。东汉末年,汉室日益衰颓,宦官专权。各地诸侯纷纷割据,连

年征战、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于是爆发了黄巾起义。有陇西临洮

人董卓 字仲颖者,领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公元189 年,应大将军

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了宦官。不久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立刘

协为献帝,专断朝政。残暴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

阳宫室。司徒王允对董卓的行径恨之入骨、一心想杀掉董卓,为国

除害。但董卓势力很大,一时无计可施。一天晚上王允在后花园巧

见家中歌伎貂蝉拜月,祈祷上苍保佑汉室,王允见状计上心头,想

出了一条“先把貂蝉许配吕布后献給董卓”的连环妙计!貂蝉也愿

意献身相助,于是王允收貂蝉为义女。一日王允请吕布过府饮酒,

请出貂蝉作伴,貂蝉是一个大美人,其声色楚楚动人,吕布一见倾

心,王允假意把貂蝉许配吕布,说定过几天送貂蝉到吕布府第。吕

布满怀高兴离去。

Page 7: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

异日,王允请董卓前来,依然由貂蝉陪伴,貂蝉故意献媚使董卓

欢心,董卓大喜,马上把貂蝉接回府中做小妾。吕布见自己心中的

美人被义父董卓霸占了,心怀怨恨,王允、貂蝉更在中间离间两人

关系,董卓、吕布互相猜疑,吕布出手杀死董卓,除了大害。以貂

蝉为诱饵,连环施用在董卓、吕布身上,使其为了达到利欲而自相

残杀的妙计称为连环计。

几个结组成的扣子名曰连环扣。古人用以比喻连绵交织的情思,

错综复杂的矛盾。

以甲裹马,并把甲马用铁环连结起来对阵谓之连环马。《水浒传》

有宋江大破连环马,逼降呼延灼的故事家喻户晓。话说高俅调遣呼

延灼出兵平定梁山,呼延灼调出连环马军排山倒海地冲杀宋江阵营,

梁山英雄想到了以钩镰枪破连环马的对策,但一定要把会使钩镰枪

的“金枪手徐宁”骗上梁山,如何引他山上?好汉汤怀献计:盗取

徐宁的至宝“雁翎甲”,待他出门寻宝甲时,一路诱导他上梁山。宋

江派“鼓上蚤时迁”智盗了雁翎甲。徐宁不见了宝甲心急如焚,在

汤怀的诱骗之下一路追到梁山地头,这时军师吴用已经派人把徐宁

的家眷接到了梁山之上。徐宁无奈之际上了梁山,教授众兵卒钩镰

枪法,结果,梁山好汉破了连环马军,大获全胜。这个故事出现了

多个环环相扣的情节,一环扣着一环,每一环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每一个环节的得失关系着破连环马军的成败!一个套一个的圆环就

是连环套。

《易·系辞》曰:“圆而神。” 圆而神,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无上的

Page 8: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7

境界。 《易》曰:“著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蓍:蓍草

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古人用其茎占卜。 “蓍之德圆而神”是说:

蓍草的茎是圆形的,圆的东西可以不断滚动,不断变化,所以蓍草

的提示是非常圆通神奇的。“卦之德方以知”,古文“知”与“智”

通。卦的性质在《周易》里是方正而明智的。六十四卦最后画出来

的是方体,方形的东西是正直而刚健的,它集中了人类的智慧。阐

述了“圆神方智”的观点。

“圆神”就是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在于阴阳变换,生生不息。阴阳

论说:阴阳生生不息,周而复始,这也是圆形运动,循环往复,运

转不穷,为变所适之道。

试看现时所用的《太极图》也是圆的,内含阴阳鱼、阴消阳长、

此消彼长无穷无尽!后人根据太极图的原理创出了以圆形运动为主

的太极拳,太极拳中有两篇歌诀,名为“乱环诀”与“阴阳诀”。熟

会“乱环诀”的运用,其武功的威力倍增。金庸大师在他的武侠小

说《飞狐外传·第四章 铁窗烈火》,《飞狐外传·第九章 毒手药王》,

《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八章君子可欺之以方》中对乱环诀的妙用、

威力作过精彩的描述。“乱环诀”到底是什么?金庸借小说中的“八

臂如来赵半山”之口把“乱环诀”,“阴阳诀”的歌诀及要领展现在

读者面前。请看《飞狐外传·第四章 铁窗烈火》一章中的描写:

赵半山心中对胡斐大是感激,脸上却不动声色,对陈禹淡淡道:“陈

爷,你为了学乱环诀和阴阳诀,伤了两条人命,其实大可不必这么

费事。这两篇歌诀,在太极门中也算不得是什么了不起的不传之秘,

Page 9: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8

赵某不才,倒还记得。你说过要向赵某讨教,今日就传了于你,也

自不妨。”众人一呆,均想:“他已难逃你的掌握,却来说反话。”却

听赵半山又道:“我先说乱环诀与你,好好记下了。”于是朗声念道: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能拨

千斤动。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

落点对即成功。”

这八句一念,孙刚峰和陈禹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原来这八句

诗不像诗、歌不像歌的话,正是太极门中的“乱环诀”。 赵半山道:

“本门太极功夫,出手招招成环。所谓乱环,便是说拳招虽有定型,

变化却存乎其人。手法虽均成环,却有高低、进退、出入、攻守之

别。圈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有形圈及无形圈

之分。临敌之际,须得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无形克有形,每一

招发出,均须暗蓄环劲。”他一面说,一面比划各项圈环的形状,又

道:“我以环形之力,推得敌人进我无形圈内,那时欲其左则左,欲

其右则右。然后以四两微力,拨动敌方千斤。务须以我竖力,击敌

横侧。太极拳胜负之数,在于找对发点,击准落点。”赵半山解毕“乱

环诀”,说道:“口诀只是几句话,这斜圈无形圈使得对不对,发点

与落点准不准,可是毕生的功力。你懂了么?”赵半山道:“阴阳诀

也是八句歌,你记好了。”“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

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里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

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只见赵半山拉开架式,比

着拳路,说道:“万物都分阴阳。拳法中的阴阳包含正反、软硬、刚

Page 10: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9

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后等等。伸是阳,屈是阴;上是阳,下

是阴。散手以吞法为先,用刚劲进击,如蛇吸食;合手以吐法为先,

用柔劲陷入,似牛吐草。均须冷、急、快、脆。至于正,那是四个

正面,隅是四角。临敌之际,务须以我之正冲敌之隅。倘若正对正,

那便冲撞,便是以硬力拚硬力。若是年幼力弱,功力不及对手,定

然吃亏。”胡斐一直在凝神听他讲解拳理,听到此处,心中一凛:“难

道这句话是说给我听的么?是说我与王剑英以力拚力的错处么?”

却见赵半山一眼不望自己,手脚不停,口中也丝毫不停:“若是以角

冲角,拳法上叫作:‘轻对轻,全落空’。必须以我之重,击敌之轻;

以我之轻,避敌之重。再说到“闪进”二字,当闪避敌方进击之时,

也须同时反攻,这是守中有攻;而自己攻击之时,也须同时闪避敌

方进招,这是攻中有守,此所谓“逢闪必进,逢进必闪”。拳诀中言

道:“何谓打?何谓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谓闪?何谓

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若是攻守有别,那便不是上乘的

武功。”这番话只将胡斐听得犹似大梦初醒,心道:“若是我早知此

理,适才与王氏兄弟比武,未必就输。”心中对赵半山钦佩到了极处。

赵半山又道:“武功中的劲力千变万化,但大别只有三般劲,即轻、

重、空。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用空。拳诀言道:“双重行不通,

单重倒成功”。双重是力与力争,我欲去,你欲来,结果是大力制小

力。单重却是以我小力,击敌无力之处,那便能一发成功。要使得

敌人的大力处处落空,我内力虽小,却能胜敌,这才算是武学高手。”

这是赵半山对“乱环诀”、“阴阳诀”的解释。对错与否可对照杨

Page 11: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0

式太极拳始创人杨露禅之次子杨班侯的释义: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乱环”表示拳路没有固定之招式,在摔技的应用上, 是以不特定

的圆圈,弧线或螺旋线为主。圆圈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

圈、正圈等等,甚至再分有形圈与无形圈,圈圈都是变化不定的,

原则上以小圈克大圈,以斜圈克正圈,以无形圈克有形圈,以无力

克有力,以慢打快。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将对方诱进我的无形圈内,待其受制我乱环螺旋力的牵制之后,只

要以“四两”之劲,即可拨动对方“千斤”之力,也就是以乱环之

法,“滑走”并“黏跟”对方之来力,同时也会让对方失去第一阶段

的平衡,紧跟在后的四两之力,就足可翻摔对方。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在黏住对方的力量之后,所按发之反攻之力,可分“全力”与“局部

力”,全力是手脚并进,力透脚心涌泉穴,贯穿经过腰部,发劲于牵

制对手之点,“局部力”就是四肢单发的力量,也就是“四两力”。.

横竖找就是向对手的横侧进击,可使对方失去重心,以竖击横,以

横击竖。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究竟如何运用乱环之法,才能心手相应呢?例如当我向对方之横侧

身攻击时,感应(听劲)到对手的力点大小、方向、性质、要找准对

方的体势重心点,以直力或螺旋力放劲击出,就可获全功。

Page 12: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1

如果说前面所说的只是理论,实战中“乱环诀”有何神奇之处呢?

请看《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八章君子可欺之以方》可见一斑。

“宋青书突然左手五指箕张,向俞莲舟右肩抓了过来。俞莲舟在百

招之前便在等他施展这一手。宋青书抓毙丐帮二老,出手的情景俞

莲舟瞧得明明白白,倘若事先并无二老遭殃,突然间首次遇到这般

阴狠之极的杀手,就算不死,也得重伤,既是见识在先,心中早已

算好应付之方。宋青书练此抓法未久,变化不多,此时再抓,与起

先两下仍是大同小异。俞莲舟右肩斜闪,左手凭空划了几个圈子。

赵敏与范遥忍不住齐声“噫”的一下惊呼,俞莲舟所转这两个圈子,

正是张无忌指点范遥的太极拳“乱环诀”。赵敏与范遥一见之下,便

知宋青书要糟,果然“噫”声未毕,宋青书右手五指抓向俞莲舟咽

喉。张无忌大怒,低骂:“该死,该死1丐帮执法长老便是命丧于这

一抓之下,宋青书对师叔居然也下此毒手。但见俞莲舟双臂一圈一

转,使出“六合劲”中的“钻翻”“螺旋”二劲,已将宋青书双臂圈

住,格格两响,宋青书双臂骨节寸断。俞莲舟喝道:“今日替七弟报

仇!两臂一合,一招“双风贯耳”,双拳击在他的左右两耳。这一招

绵劲中蓄,宋青书立时头骨碎裂。”

金庸以生动的事例揭示“连环诀”的威力,而这一招竟是太极拳

中常见的“云手”!

其实不只是太极拳讲究圆形运动,螳螂拳同样讲究圆形运动。螳

螂手法注重环环相扣,环不离圈,圈不离环,圈者圆圈也,圆者圆

融也,乃太极也,阴阳两仪亦为两环相扣,故称玉环。以应玉之八

Page 13: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2

德,两环相连加以滚手,则为滚手连环。手动为太极动,以反复回

环不论其向也。向有奇正,有虚实,有左右,有上下,有前后,错

综复杂不知其向,故曰“乱环”。例如“滚邦”之滚也包含圆形运动

在内。圆形运动使动作招式圆滑灵活,屈曲随意连绵不绝,随势而

变。螳螂拳手法中之“引针手”、“腰斩”、“劈扎”的要诀也与“欲

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的歌诀相合。

环为圆形象征天道。《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曰:“天道曰圆,地道

曰方。”故环与天道相合。拙作《匕首春秋·连环双匕首》套路中,

双手各持一把匕首,此起彼落、相互交错搏击,同样含有诱敌入局、

势势连环之意。连环势是人的谋略智慧的运用。“仁、义、礼、智、

信”五常中的“智”,五行属水,水流动无常形,随形而变,“智”

随时势而产生,因而水主智。智者不惑,斗智斗勇也是手战之道的

体现,两强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智者胜。

锦的本义:鲜明华丽或美丽的纹彩。例如“锦句”:华美的文句。

又如“锦彩”指华美的丝织品。

至于锦套者作何解释?锦套应是“锦套儿”、“锦套头”一语的简

称。“锦套儿”、“锦套头”两者均解释为:谓美丽的圈套。元代多用

以比喻妓女迷惑嫖客的手段。

“锦套儿”、“锦套头”均出自元代曲词。 例如关汉卿《一枝花·不

伏老》套曲:“谁教你子弟每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

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又如元代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你

将那铁磨桿争推,锦套头竞伸。” 再如元代石德玉《曲江池》第一

Page 14: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3

折:“那怕你堆积黄金到北斗边,他自有锦套儿腾掀。”

通过上述分析,我认为:《连环锦套》这个套路在创拳之初,创编

者别出心裁地使这套拳的招式势势相连,每一招中隐含着引诱对手

上当受骗的“锦套”!练过螳螂拳的人都会知道,螳螂拳前手才出,

后手已至,故很多人都说:螳螂拳的后手快过前手。前手往往是引

诱对方招架的虚招,当对手一旦招架,我的前手已经由“打”变“刁”、

刁住其招架的手,我的“后手”也在此时击向对方。当然,前手并

非只起诱骗的作用,在对方无法招架的时候,前手发出的那招同样

会变成威力无穷的实招。故曰: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虚实实变

幻无穷。其实并非只有《连环锦套》这个套路才具有这种特性,螳

螂拳的套路大抵上都是如此。

越女在论剑时云:“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

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其“外示安仪,见之似好

妇,夺之似惧虎。”正是迷惑对手的计谋、手段,也称得上是一个美

丽的“锦套”。

《庄子说剑》“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

以至。”庄子的“示之以虚,开之以利”是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

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

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这种观点与越女的剑理同出一辙,同样具有

迷惑对手的作用,也堪称“锦套”。

这些理论与《孙子兵法》相符,《孙子·虚实》云:“故形兵之极,

至於无形。”形兵是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无形则是不露

Page 15: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4

形迹。故对这句话的理解应是: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的最高准则(水

平)就是不露痕迹。使对手无法洞悉己方的意图。所以,在手战之

中巧设“锦套”符合兵法的原则和战术策略,也是战胜对手的必要

手段。

“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乃甚为华丽的“锦套”也。

特赋词一首以颂之。

锦 套 调寄-好事近

相见笑轻盈

娇娜含芳惟俏

锦套无声临近

乱环缤纷妙

不由人荡漾心扉

神思意迷杳

折戟英雄含恨

黯然龙泉啸

黄钻明

壬辰年季春

黄 钻 明

2012(壬辰)年季春于广州

Page 16: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5

套路简介

《连环锦套》乃七星螳螂拳系之传统套路。全套共 53 个动作。较

《崩步》、《躲刚》、《飞雁掌》等套路稍长。这个套路的组合紧凑、

转接巧妙,在练熟之后,演练起来会使人有一种十分流畅的感觉。

整个套路包含了不少螳螂拳手法的组合于其中,而这些动作的组

合又曾经出现在其它的套路之中,例如:左弓步左圈捶、左弓步左

崩捶、七星左刁手、七星右补捶这一组动作组合在《崩步》中也有。

又如:走步右盖掌、撤步刁手顶爪 、进式右劈掌、进式磨盘掌、

进式磨盘掌、右弓步架推掌、撤步左推掌、右玉环右叠肘、右七星

步右劈捶、走步高挑手 、右七星右补捶这一组动作《梅花拳》亦有。

再如:圈捶、崩捶、滚邦这个组合《螳螂偷桃》也有。

所以,它是一个汇集七星螳螂拳套的优秀组合于一体之套路。

这个套路的手型有:拳、掌、勾(螳螂勾)。

步型包括:马步、弓步、中步、七星步、玉环步、半马步等。

手法包含:圈捶、崩捶、补捶、腰斩、滚邦、引针、统捶、挂捶、

劈捶,击掌、架掌、磨盘掌,推掌、掠翅掌、叠肘、刁手等。

步法有:进步、走步、撤步、蓋步等。

腿法基本上都是“低腿”,几种腿法击出的高度都不超过腹部。有:

闭门脚、采莲脚、揪腿、弹踢、蹬仆、轧脚等。

Page 17: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6

因此说这个套路内容丰富幷不为过,套路中的每一组动作都可以

拆招使用,富有技击性,和实用性。

本书中所介绍的每一个动作之功用,只是一些常见、普遍的用法,

其实每一种用法都包含多种变招在后面,只有熟练以后才会感到它

变幻无穷。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张孔昭《拳经拳法捷要·问

答歌诀二十款悉尽其中之秘》之二十道出了其中的精要之所在,給

后人以莫大的启迪。

问曰:拳法何由得精也?答曰:“在熟不在多。拳法千般与万般,

何能精透没疑难。须知秘要无差漏,一熟机关用不完。”在熟练的基

础之上,就会掌握其中的秘要,就会做到“机关用不完”。这与王宗

岳《太极拳论》之:“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

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毫无二至。

招式的拆法通常含有多种变化,如果把它看成唯一、固定一成不

变,实为谬舛之见。

Page 18: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7

连环锦套套路动作名称

预备势 垂手并立

1、并步双抱拳 2、上步右劈捶

3、右弓步右挫捶 4、玉环右腰斩

5、双刁手左揪腿 6、玉环右滚邦

7、玉环右补捶 8、掠翅掌踢腿

9、半马步闭手 10、双刁手右弹踢

11、玉环右崩捶 12、回身左弓步插掌

13、右弓步右圈捶 14、右弓步右崩捶

15、右弓步右圈捶 16、右弓步右崩捶

17、玉环左滚邦 18、回身右弓步崩捶

19、蹬仆右撩阴捶 20、右弓步封统捶

21、马步右补捶 22、右弓步右崩捶

23、右闭门脚 24、半马步闭手

25、回身右补捶 26、上步采莲脚

27、玉环右崩捶 28、撤步挂统捶

29、右劈左轧脚 30、右弓步左统捶

31、马步右补捶 32、回身左弓步左圈捶

33、左弓步左崩捶 34、左七星步左刁手

Page 19: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8

35、右七星步右补捶 36、走步右盖掌

37、撤步刁手顶爪 38、进式右劈掌

39、进式磨盘掌 40、进式磨盘掌

41、右弓步架推掌 42、撤步左推掌

43、右玉环右叠肘 44、右七星步右劈捶

45、走步高挑手 46、右七星右补捶

47、上步采莲脚 48、右玉环右滚邦

49、回身七星右引针 50、双刁闭门脚

51、半马步闭手 52、并步双按掌

53、垂手并立

Page 20: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19

套路动作解说

预备势 垂手并立

面向南方,双脚并立,双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凝神专注,呼

吸自然;目视前方。(如图1)

功用:准备之势,养精蓄锐,凝神聚气。

图 1

(一)并步双抱拳

双脚不动,双手各自沿大腿侧上提,握拳,抱

拳于腰间两侧。同时,头迅速向左方拧转。目

视左侧方。(如图2)

图 2

Page 21: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0

要点:①挺胸,收腹敛臀,身体正直,顶平,不能耸肩。

②头部转动迅速利落、精神贯注、双目瞪圆。

功用:行拳的必由之路,可以锻炼身体各部位之配合。手与身合,

气与神合。

(二)上步右劈捶

①左脚向左方开步,身体半面左转,

左拳变掌,由腰间向前、向上、向外

封手。右手握拳、直臂垂于身后。目

视左掌。(如图 3)

图 3

②不停,右脚上前上步,身体左转,成半马步。右臂抡起,由后向

上、向前下劈捶,拳心斜朝上,高与肩平。同时,左掌收至右肘弯

旁,指尖朝上,掌心朝右。目视右拳。(如图4)

图 4(正向) 图 4(背向)

Page 22: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1

要点:①以腰带臂向前抡劈,右前臂外旋使拳心斜朝上,右肘微曲,

力达前臂尺骨一侧。

②定势是收髋坐胯,身体斜向东方。

功用:对手在我左方攻来,我以左手封搂其来手,继而上右步接近

对手以右捶劈其颈部。关键是第一步的封搂要使对手失势,

重心被我破坏,右捶劈下时左手继续牵拉其手臂,定可奏效。

(三)右弓步右挫捶

①右脚略提起、向前跨进半步,

左脚在后、随之拖步跟进,成右

弓步。同时,右拳由前向后收抱

于右腰侧。左掌向前、向下按

掌,掌心朝下、指尖朝左,高

与胸平。(如图 5)

(图 5)

②不停,右拳向前、向上挫出。右

肘微曲、拳心向上,高与下颌平。

左掌变拳、向后收于右肘下方,拳

心朝下。目视右拳。(如图6)

图 6

Page 23: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2

要点:①拖步必须迅捷、灵活。要先把身体重心后移到左脚,然后

略提起右脚向前跨步,右脚落地时马上把重心移到右脚,左

脚拖步跟进。

②双手动作协调,挫捶力达拳面。

功用:对手在我的前方,用拳或掌攻击我的头部。我用左掌向下封

其来手,同时,拖步向前贴近其身体,用右拳向斜上方攻击

其下颌部位。

(四)玉环右腰斩

①右脚尖外撇、身体半面右转,右腿屈膝;左脚向前拖步、靠至右

腿后侧,膝关节靠向右腿膝弯处、前脚掌着地、脚跟离地成右扭步。

同时,左拳变掌、从右肘下向前、向左搂手。右拳收抱于右腰侧。

(如图7)

图 7

②不停,左脚向右脚前方上步成左入环步。左掌变拳向左后方牵拉,

拳心朝下、屈肘,位于身体左侧,与腰同高。腰向左侧拧转。右拳

Page 24: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3

变掌,用侧立掌向左前方推出。指尖朝上,高与肩平。目视右掌。

(如图8)

图 8(正向) 图 8(背向)

要点:①左脱手与扭步动作同时进行。

②左脚上步成玉环步、左搂手、右推掌这三个动作要互相协

调,动作要连贯。扭步时、腰微向右转;在搂手推掌时,腰

要向左侧拧转,以增加左拉右推的力量。

功用:当对手右脚在前、用左臂向上架开我的右挫捶时;我的左手

从右肘下往上搂住其左前臂并往左侧拉;同时右掌推向对方

左臂后方。左脚上前进至对手右脚后侧,可以把对方击倒在

地,与引针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双刁手左揪腿

①双腿挺膝直立,右脚在左脚前方上步,右脚尖外撇,左脚前移至

右腿右后侧,双腿曲膝。同时,右手向前刁手,垂肘屈腕,勾尖朝

Page 25: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4

下。目视前(东)方。(如图 9)

图 9

②不停,身体半面右转,左手屈肘、前臂内旋

收于右前臂内侧,手心斜向外。右手在外,左

手在内。目视左侧前方。(如图10)

图 10

③不停,左脚向左前方抄踢揪腿,脚跟着地,脚尖上翘。同时,左

肘由屈至伸,向左侧横扫而出,至定势之时屈腕变勾,高与项平,

勾尖朝后。右臂屈肘,勾尖朝下,顺势收至右胸前。目视左侧前方。

(如图11)

Page 26: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5

图 11

要点:①动作连贯、协调,中途不停顿。左臂横扫与揪踢同时完成。

②收髋坐胯,左脚尖微内扣朝右。揪踢力点在左脚背与胫骨

的交界处。左臂横扫的力点在前臂。

功用:对手以右弓步冲右拳打来,我以右手刁住其右前臂,以左脚

揪踢其右脚后外侧,同时左臂横扫而出击其喉部。可把对手

击倒在地或喉部受创。张孔昭《拳经·拳法备要·问答歌诀》

云:“问曰:轻勾可以倒人何也?答曰:在手不在足。承手

牵来将次颠,用脚一勾边自然。足指妙在勾身用,微微一缩

望天掀。”因此,欲要揪倒对手,千万不要忽视双手的配合。

(六)玉环右滚邦

①左脚外撇,身体左转成左扭步。左臂外旋,握拳后收至左腰前,

拳心向上,左肘贴近左腰侧。同时,右手握拳,臂外旋,拳心向上,

前臂滚压至体左侧前方,屈肘。高与腹平。(如图 12)

Page 27: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6

图 12(正向) 图 12(背向)

②不停,右脚向前上步,成右玉环步。同时,左拳前移,以拳心按

在右腕之上,右臂内旋、身体微右转,双手一齐向前推出。右拳在

前、横肘曲臂、拳心朝下,高与胸平。左拳按在右腕内侧处,拳心

向前。目视前方。(如图13)

图 13(正向) 图 13(背向)

要领:①要求腰部先向左旋再右旋。

Page 28: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7

②在左前臂推出的过程中,前臂内旋。力达前臂。

功用:对手左拳攻来,我左刁手拿住其腕,右手前臂滚压其左前臂,

幷向我的左侧后方“牵採”,使对手重心前倾而失势,其为

了摆脱不利,必将左手往己身前抽回,幷欲以右拳打来。我

乘其拉回之时,顺势向前推之使其倒地。

(七)玉环右补捶

身体左后转面向西方,成左玉环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右侧拍拨,

右拳以立拳向前冲拳,肘微曲,高与心窝平。左掌指尖朝上,收于

右肩前。目视右拳。(如图14)

图 14

要点:①转身灵敏敏捷,身体重心不宜有升降现象。

②力达右拳拳面。

功用:对手在我后方偷袭,我回身以左掌拍开其来手,右拳击其心

窝和腹部。

Page 29: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8

(八)掠翅掌踢腿

①右腿屈膝提起成左独立步。左掌掌心向前,摆至身体左斜下方。

右臂屈肘,右掌掌心向后,摆于左腋前。目视右侧前方。(如图15)

图 15(正向) 图 15(背向)

②不停,身体微右转,左掌经体前向前、向右拍出,指尖朝上、掌

心朝后置于右肩前。右掌以掌背向右方扇掌,指尖朝前,高与脸平。

同时,右脚向右方踢出。目视右掌。(如图 16)

图 16(正向) 图 16(背向)

Page 30: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29

要点:①双掌同时发出,左掌力达掌心,右掌力达掌背。

②扇掌、踢腿不分先后,同时完成。站立要稳固不晃动。

功用:对手在我右方用右拳向我进攻,我用左掌拨其手消去来势;

用右掌背抽掴其脸部及右耳部位;且乘势踢其下体。此乃上

下夹击之法。

(九)半马步闭手

①紧接上动,右脚迅速收回、经左脚前向

左侧盖步。(如图17)

图 17

②不停。左脚后退一步、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随之后移、成开

步站立,双掌向下、向左摆至体左方。(如图18)

图 18(正向) 图 18(背向)

Page 31: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0

③不停,双腿屈膝半蹲成半马步。同时,双臂继续向上、向前摆动

至体右侧;右掌在前,左掌在后。左臂曲肘、翘腕向上成侧立掌置

于右胸前,掌心朝右。右臂内旋、翘腕、成侧立掌于体右前方,右

肘微曲、掌心斜朝外,指尖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如图 19)

图 19(正向) 图 19(背向)

要点:步法灵活,退步动作要稳重、迅速灵活,上下肢动作要协调。

功用:对手向外招开我的踢腿后必然乘势进步抢攻,以图抢占先机;

其攻势必然猛烈。为避其锋芒,我以撤步、偏身,避其锋;

以左掌拍开对方攻来之手,右掌随之反击。这是螳螂拳“守

中带攻、退中寓进”之法。

(十)双刁手右弹踢

①左脚尖外撇,身体左后转(身体正对南方),右腿前移靠近左腿,

成扭步。同时,双掌随身体转动过程中刁手,屈肘、收于胸前,勾

顶朝上,勾尖朝下。头向右侧拧转目视西方。(如图 20)

Page 32: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1

图 20

②不停,双手不变,提右腿向前(正西)弹踢。(如图21)

图 21

要领:①转身灵活敏捷,不能把双手伸出去做刁手的动作;应该以

腰带动身体转动,双掌随身而动,陡然屈腕完成双刁动作。

②动作连贯,转身、双刁、弹踢一气呵成。弹踢力达右脚面。

功用:对手从身后以左拳偷袭,我急速回身以双刁封住其左臂,以

右脚踢其裆部。

Page 33: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2

(十一)玉环右崩捶

紧接前势,右脚向前方(正西)落步,成右玉环步。同时,左刁变

掌,向前下方按掌。右手握拳,用拳背由胸前向前崩出,拳心朝后,

拳面高与眼平。左掌变拳,拳心朝下,置于右肘下方。目视前方。

(如图22)

图 22

要领:崩捶应有刚劲,腰向右旋带动右前臂翻动,力达右拳背。

功用:用左掌封去敌手的进攻,右拳迎面打出,攻敌面部。崩捶的

攻击方法是:由上向下、迎头攻击对手的面部。其势刚劲。

属于短手而刚、由长变短、从中化上的手法。

(十二)回身左弓步插掌

①身体左后转(面对东方),成左弓步。右拳收抱于腰间。左掌下垂、

掌心朝右、指尖朝下。目视前方。(如图23)

Page 34: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3

图 23

②重心移至左脚,右腿上提、猛然向下跺地震

脚,左腿随即屈膝向上提起;左臂屈肘、使左

掌拇指一侧用力向上挑起。 (如图 24)

图 24

③左脚向前落地、屈膝半蹲、右

脚蹬直、成左弓步。左掌用侧立

掌向前推出、掌心朝右,指尖与

眉同高。目视左掌。 (如图25)

图 25

Page 35: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4

要领:①转体迅速、灵活。震脚与挑掌同时进行。

②挑掌后马上进左脚,进步与推掌须同时进行,整个动作要

连贯。挑掌时,左掌的掌背应对着左肩的外侧,不要超出左

肩膀。左掌击出,力达掌外侧。

功用:对手右拳向我进攻,我用挑掌向外消去其势;此时我的左掌

已在其右臂的内侧,我进左脚迫近对手,顺势用左掌击向对

方的左胸部。

(十三)右弓步右圈捶

右脚向前上步,身体半面左转,成右弓步。左手向前,向左刁手。

同时,右拳由下向右、向上、向前圈捶,右臂微曲,拳面向左,拳

心朝下,高与眼平。左手变掌握住右腕。目视前方。(如图 26)

图 26

要领:圈捶之时,腰向左旋,力达右拳面。

功用:左手搂封对方右手前臂,右拳击打其头部太阳穴。

Page 36: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5

(十四)右弓步右崩捶

右脚跨前半步,左脚随即拖步跟进,仍为右弓步。左掌向前下方按

掌。同时,右臂屈肘下移至胸前,向外翻臂、以拳背由胸前向前崩

出,拳心朝后,拳面高与眼平。左掌变拳,拳心朝下,置于右肘下

方。目视前方。(如图 27)

图 27

要点:①前后两个动作之移步,要掌握身体重心的前后变换,跨右

脚时重心在左脚,当右脚触地瞬间重心马上移至右脚,才能

使左脚拖步前移;否则会出现步法呆滞弊病。

②崩捶力达右拳背。

功用:左手封其来手,右捶击打其面部。

(十五)右弓步右圈捶

右脚跨前半步,左脚随即拖步跟进,仍为右弓步。左手向前,向左

刁手。同时,右拳由下向右、向上、向前圈捶,右臂微曲,拳面向

Page 37: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6

左,拳心朝下,高与眼平。左手变掌握住右腕。目视前方。(如图

28)

图 28

要领:圈捶之时,腰向左旋,力达右拳面。

功用:左手搂封对方右手前臂,右拳击打其头部太阳穴。

(十六)右弓步右崩捶

右脚跨前半步,左脚随即拖步跟进,

仍为右弓步。左掌向前下方按掌。

同时,右臂屈肘下移至胸前,向外

翻臂、以拳背由胸前向前崩出,拳

心朝后,拳面高与眼平。左掌变拳,

拳心朝下,置于右肘下方。目视前

方。(如图29)

图 29

Page 38: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7

要点:①前后两个动作之移步,要掌握身体重心的前后变换,跨右

脚时重心在左脚,当右脚触地瞬间重心马上移至右脚,才能

使左脚拖步前移;否则会出现步法呆滞弊病。

②崩捶力达右拳背。

功用:单就一个崩捶来说:左手封其来手,右捶击打其面部。若圈

捶与崩捶同用则威力倍增,圈捶击其太阳穴是取其左外门,

崩捶则是取中门的招法。“一外一中”这是由外门打到中门。

连环使用则是:外门打到中门,复由取外门,又回归取中门

矣,这是一组攻势凌厉的组合。

(十七)玉环左滚邦

①右脚尖外撇,身体半面右转,成右扭步。右前臂外旋,右拳收至

右腰前,拳心向下。同时,左手握拳,前臂外旋,屈肘,拳心朝上

收至腹前。(如图30)

图 30

Page 39: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8

②不停,左脚向前上步,成左玉环步。右拳前移以拳心按在左腕之

上,左臂内旋、身体微左转,双手一齐向前推出。左拳在前、曲肘

横臂、拳心朝下,高与肩平。右拳按在左腕内侧处,拳心向前。目

视前方。(如图 31)

图 31

要点:①要求腰部先向右旋再左旋。

②在左前臂推出的过程中,前臂内旋。力达前臂。

功用:滚邦法乃先采敌手使其身体前倾,失去重心的时候,再把对

手向后推倒的技法。关键在于身体和前臂的旋转,从而做到

以“四两拨千斤”。

(十八)回身右弓步崩捶

双腿挺膝,直立,身体右后转,右脚向前(正西)开步,成右弓步。

同时,左拳变掌,向前下方按掌。同时,右手向外翻臂、以拳背由

胸前向前崩出,拳心朝后,拳面高与眼平。左掌变拳,拳心朝下,

Page 40: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39

置于右肘下方。目视前方。(如图32)

图 32

要点:①转身灵活,动作连贯,开右脚与按左掌同时进行。

②崩捶力达右拳背。

功用:左手封其来手,右捶击打其面部。

(十九)蹬仆右撩阴捶

①身体半面左转,左脚向右腿右外侧插步。左

拳变掌,以掌背紧贴右臂下端,沿右臂向前推

出。同时,右拳往后收回于右腰侧,(如图33)

图 33

②不停,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以脚后跟向右、向后退一步,成左弓

步。同时,左掌向左侧搂手。右臂下垂,右拳由腰间向右、向前撩

击。右拳背朝前,右拳高与胯平、左掌变拳,收抱于腰间。目视右

Page 41: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0

拳。(如图34)

图 34

要点:插左脚后应马上退右脚。这两步要连起来做。退右脚之时,

脚后跟要用力往后撞击。右拳击出时,力达右拳背。

功用:第一步是一个“下脱手”的动作。当对手拿住我的右腕时,

我右手往后收,左掌沿右臂下端前推,一则可以扭转颓势,

二则左手可反拿其左腕。第二步则是制敌的方法,我左脚插

在右腿后方的动作是为了更接近对手;随即以右脚跟撞击其

前脚,右拳击其裆部。

(二十)右弓步封统捶

身体半面右转,右脚向前(正西)跨步,左脚在后拖步跟进,成

右弓步。右掌经体前向右搂手,臂外旋使拳心向上,收抱于右腰侧。

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拳心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前方。(如图35)

Page 42: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1

图 35

要领:手、步一致,相互配合。腰向右侧拧转,力达左拳拳面。

功用:以右手搂封对方来手,以左拳击打其面部。

(二十一)马步右补捶

右脚略提起、向前跨步,左脚拖步

跟进,身体左转,成马步。右拳由

腰间向体右侧冲拳,肘微屈、拳心

朝下,略高于腰。同时,左拳变掌,

收于右肩前,掌心朝右,指尖朝上。

目视右拳。(如图36)

图 36

要点:右冲拳与马步形成的时间一致。力达右拳拳面。

功用:本势带有肩靠、胯撞的功用于其中,是短打的招数之一。故

要求右脚跨步的幅度要大、左脚跟进要及时,以身体“一片

Page 43: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2

射入”,足可以催跨对手。右拳击打的部位是对方肋部和腰部。

(二十二)右弓步右崩捶

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左掌向下按掌、然后握拳。右臂屈肘使右拳

收至胸前,向外翻臂,以拳背由胸前向前崩出。右拳心朝后,拳面

高与眼平。左拳心朝下,置于右肘下方。目视前方。(如图 37)

图 37

要点:崩捶力达右拳背。

功用:用左掌封去敌手的进攻,右拳迎面打出,攻敌面部。崩捶的

攻击方法是:由上向下、迎头攻击对手的面部。其势刚劲。

属于短手而刚、由长变短、从中化上的手法。

(二十三)右闭门脚

①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右拳收至胸前,两手手腕在胸前交叉,两

拳心均朝里,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Page 44: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3

②不停、右腿屈膝提起,右脚先向右

然后向前弧形踢出。右脚面崩平,高

与裆平。目视前方。 (如图 38)

图 38

要点:闭门脚是七星螳螂拳特有的脚法。要求身体重心前后变换非

常迅速,肩膀不能有明显的晃动。动作连贯,右脚运行的路

线略带弧形,大、小腿内旋,脚面崩平,力达右脚面。

功用:对手见我右拳崩出,必然用手招架,这时,我的重心突然后

移,提起右腿踢其裆部。双手收于胸前乃防守势,可护己胸、

以避不测。此乃出其不意、取上打下的方法。

(二十四)半马步闭手

①不停,右脚迅速收回向左脚前方左侧

盖步。左脚随即后移一步,成开步站立,

双掌向下、向左摆至体左方。(如图39)

图 39

Page 45: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4

②不停,双腿屈膝成半马步。同时,双臂继续向上、向前摆动至体

右侧,右掌在前,左掌在后。左臂曲肘、翘腕向上成侧立掌置于右

胸前,掌心朝右。右臂内旋、翘腕、成侧立掌于体右前方,右肘微

曲、掌心斜朝外,指尖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如图 40)

图 40

要点:步法灵活,退步动作要稳重、迅速灵活,上下肢动作要协调。

功用:对手向外招开我的踢腿后必然乘势进步抢攻,以图抢占先机;

其攻势必然猛烈。为避其锋芒,我以撤步、偏身,避其锋;

以左掌拍开对方攻来之手,右掌随之反击。这是螳螂拳“守

中带攻、退中寓进”之法。

(二十五)回身右补捶

身体向左后转,右脚向前(正东)上步,成半马步。同时,左掌向

右外侧拨掌;右手握拳向前冲拳,拳眼朝上,高与肩平。左掌往后

收至右肩前,掌心朝左、指尖朝上。目视前方。(如图41)

Page 46: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5

图 41

要点:①转身迅速灵活,在转身的过程中做左拨掌,曲膝下蹲成半

马步时,右拳同时冲出。

②冲拳力达右拳面。

功用:对手在我后方以直拳攻来,我急速转身,以左掌拍开其来手

化解其攻势,右拳冲出击其下腹部。由于我的右拳前出,脸

部右侧难免空虚,故以左掌收于右肩前弥补空档。

(二十六)上步采莲脚

①左脚在右脚前方蓋步,脚尖外撇,成

叉步。左掌握拳,臂外旋,后收于左腰

前。右臂外旋以尺侧向左下方滚劈,屈

肘,拳心向上收于左腹前。(如图42)

图 42

②不停,双手不动,右腿向前(东方)撩踢,脚面崩平,脚尖朝前,

Page 47: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6

高与裆平。目视前方。(如图 43)

图 43(正向) 图 43(背向)

要点:①双臂同时外旋,旋至拳心向上。左手要有向后採动,右前

臂要有滚压的意识在内。

②采莲脚不是弹踢,不必提膝后再踢出,直膝向上踢出即可。

要求,身体正、直,肩部不动,力达脚背。

功用:左手封其来手,右前臂滚压其来手之前臂,由于对手手臂已

被我所制,身体必然前倾,我以右脚踢其裆部。由于对手已

前倾,头部前于躯干,已无提膝后再踢的必要。

(二十七)玉环右崩捶

紧接前势,右脚向前方(正东)落步,成右玉环步。同时,左拳变

掌,向前下方按掌。右手握拳,用拳背由胸前向前崩出,拳心朝后,

拳面高与眼平。左掌变拳,拳心朝下,置于右肘下方。目视前方。

(如图44)

Page 48: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7

图 44

要领:崩捶应有刚劲,腰向右旋带动右前臂翻动,力达右拳背。

功用:用左掌封去敌手的进攻,右拳迎面打出,攻敌面部。

(二十八)撤步挂统捶

双腿挺膝,身体重心上移,左脚

后撤,右脚随之后移,成右弓步。

右前臂内旋,以尺侧向右前外侧

挂捶,曲肘,拳面斜朝上,拳面

高与眼平。同时,左拳向前冲出,

拳心向下,拳背高与肩平。目视

前方。(如图45)

图 45

要点:①右前臂外挂时应边内旋边以前臂尺侧向外格挂。腰向右拧,

意识和力点均在前臂之上,而非右拳。

Page 49: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8

②,手步配合,冲拳力点在拳面。

功用:对手在正面以左拳打来,我以右前臂往外格开来手,复以左

直拳攻其头部。

(二十九)右劈左轧脚

左拳收抱于左腰间,右前臂外旋,以尺侧向前劈出,直臂,拳面向

上,高与项平。同时,右脚尖微外撇,重心移至右腿之上,左脚略

提起,脚尖向外,以脚底中部向前下轧出。(如图 46)

图 46

要点:①右手劈扎时右臂外旋,力点在尺侧。

②轧脚力点在左脚底中部,左脚尖必须外展使脚掌横出;站

立稳固,上体没有明显的晃动。

功用:与上动联合使用,当我右手把对手的左前臂格开,其左手处

于我右手之外侧,他的颈部左侧是一个极大的空档;我右前

臂顺着他的左臂直入劈其颈部,定能奏效。当其忙于防守颈

Page 50: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49

部之际,我的左脚已经轧中其前脚的胫骨中段。这是一组“取

上打下”,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术技法。

(三十)右弓步左统捶

左脚向后方落步,成右弓步。右拳收抱于右腰侧。同时,左拳向前

冲拳,拳心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前方。(如图47)

图 47

要点:动作协调,力点在左拳拳面。

功用:“七长”之迎面直统。左拳乃攻其胸部,当然也可以打脸部,

不外乎出拳位置的高低而已。

(三十一)马步右补捶

右脚向前跨步,左脚跟进前移半步,身体左转,成马步。右拳由腰

间向右方冲拳,拳心向下,略高于腰。同时;左拳变掌,指尖向上,

收于右肩前。头向右侧拧转,目视右拳。(如图48)

Page 51: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0

图 48(正向) 图 48(背向)

要点:马步与右捶冲出同时完成,力达右拳拳面。

功用:左掌拍开敌手,右拳攻其腰胁。当我右捶冲出,脸部右侧难

免空虚,故以左掌补空档,免为敌所乘。

(三十二)回身垫步左圈捶

身体左转(面对西方),重心移至左

脚,右脚略提起离地,随即在左脚后

方猛然向下跺地震脚,左脚前移,成

左弓步。右手向前,向右刁手;同时,

左掌变拳,经体前向左、向上、向前

圈捶,左臂微曲,拳面向右,拳心朝

下,高与眼平。右手变掌握住左腕。

目视前方。(如图49) 图 49

要点:①垫步震脚有力,发出的声音响亮。

Page 52: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1

②圈捶之时,腰向右旋,力达左拳面。

功用:右手搂封对方左手前臂,左拳击打其头部太阳穴。

(三十三)左弓步左崩捶

步型不变,右掌向下按掌、

然后握拳。左臂屈肘使左拳收

至胸前,向外翻臂,以拳背由

胸前向前崩出。左拳心朝后,

拳面高与眼平。右拳心朝下,

置于左肘下方。目视前方。(如

图 50) 图50

要点:崩捶力达左拳背。

功用:用右掌封去敌手的进攻,左拳迎面打出,攻敌面部。

(三十四)左七星步左刁手

身体重心后移,左脚略向后移,成左

七星步。右拳收抱于右腰侧。左拳变

掌,内旋,由前向后刁手,屈肘,勾

尖朝下,勾顶高与肩平。目视前方。

(如图51)

图 51

Page 53: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2

要点:重心后移与刁手同时进行。

功用:乘势借势之技法,假若对手在很近之距离,猛冲打过来,我

略为后移重心,则可改变两人之距离,左手刁住其手向我身

后一牵带,由于对手正往前冲,被我一拉便会失势前倾,给

我重创的机会。此乃《拳经·拳法备要》所云之“偏闪空费

拔山力”之精要。

(三十五)右七星步右补捶

紧接上动,右脚上前上步,成右七星

步。右拳顺势由腰间向前冲出,拳心

向下,高与肩平。同时,左刁变掌,

向右侧拍拨,指尖朝上置于右肩前。

目视右拳。(如图52)

图 52

要点:上步迅速协调,七星步与右冲拳同时完成。力达右拳拳面。

功用:顺势进攻,乘虚而入之技法。承接上势,对手一旦感觉危急

必定急于抽回被我所刁的手以求脱身,我乘势进步向前,以

右拳击之。七星步亦含“暗腿”的功用。

(三十六)走步右盖掌

①右脚前移半步,全掌着地,成中步。右拳变掌,臂外旋使掌心朝

上。同时,左掌经体前向下摆至身后。(如图53)

Page 54: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3

图 53

②不停,左脚快速向前上步。右掌由前

向下抡至身后。左掌由后向上、向下按

掌,曲肘,掌心向下。(如图 54)

图 54

③不停,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

步。右掌以掌心由后向上、向前

盖掌,直臂,掌心向下,高与头

平。左掌掌心向下顺势收于右肘

下方。目视前方(如图55)

图 55

Page 55: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4

要点:右手抡臂、环绕的动作是以肩关节为轴而完成的。肩要活,

身法要灵活。手法与步法要协调。右拳盖下时要力达拳心。

功用:如对手向我胸部或腹部进攻,我即用右掌背以拍开来手,同

时抡起右臂迎头拍落。用左掌封住己方胸前空档、以策安全。

(三十七)撤步刁手顶爪

左脚后撤一步,右脚随之后移,仍是右弓步。同时,右前臂外旋使

掌心朝向右侧,向后刁手收至右肩前;右臂曲肘、勾尖朝右。

左臂曲肘、屈腕、左勾手收至左胸前,左臂由曲至伸、用勾顶击向

前方。勾顶朝前、勾尖朝后,手臂高与肩平。目视前方。(如图56)

图 56(正向) 图 56(背向)

要点:把握撤步动作的先后次序,注意身体重心的变换。(1)重心

移至右脚、左脚快速向后移步。(2)重心马上转到左脚、右

Page 56: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5

脚随之向后移动。这样才能避免重心不稳的现象。

功用:对手在我前方、击我头部,我用向后撤步避其势,用右刁手

封住其手,左勾顶击向其脸部或胸部。

(三十八)进式右劈掌

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向前拖进半步,左脚随之跟随拖进,仍是

右弓步。同时,右臂内旋、右勾

变掌,以掌外侧为力点向前劈掌,

掌心朝上,掌指朝前。高与下颌

平。左勾手变掌、亦同时曲肘收

回,按拍于右前臂内侧。在收回

过程中与劈出之右前臂内侧相

擦而过、发出“啪”声。目视右

掌。(如图57) 图 57

要点:上下肢动作同时进行,劈掌时腰向左拧转,力达右掌外侧。

功用:紧接上式而用,我左刁手既已顶向对手、不待其是否还击,

马上拖步向前、迫近对手,右掌乘势劈向对手的颈部。左掌

向右拨掌,有拍开对方来手和保护自己右侧,不露破绽之意。

(三十九)进式磨盘掌

Page 57: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6

①双脚不动,右臂内旋、使右掌心朝下。右腕微内扣,小指一侧斜

朝外(如图 58)

图 58

②不停,身体重心略微后移,腰向右旋、半面右转,右肘微屈、右

掌由前向右、向后平云收至胸前。左掌掌心朝下、用小指一侧向前

推出。左肘微屈、屈腕、掌外沿向前,高与肩平。(如图 59)

图 59(正向) 图 59(背向)

③不停,右脚向前跨步,左脚在后随即拖步跟进、成右中步。同时,

Page 58: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7

左掌向右、向后平云收至胸前。腰向左旋、半面左转,右掌以小指

一侧胸前平推而出。右肘微屈、右腕微内扣使掌外侧朝前,高与肩

平。目视前方。(如图 60)

图 60

要点:磨盘掌是一组连环的动作。顾名思义,磨盘乃周而复始、旋

转不息的绕行;磨盘掌就是双掌交替往复,周而复始、连绵

不断地运动。其特点是:双掌运行的路线呈平圆,势势相随、

左右连贯。除了双掌的运行协调外,还必须身法、步法的配

合才能做到“手到步到”。

功用:连续进攻的手法,右掌往右拨开对方的来手,以左掌外侧击

其颈部,当对手招架我的左掌时,我的左掌迅即改为封拨其

招架之手,以右掌外侧攻其颈部。磨盘掌是手、步同时攻击

对手的招式,每出一掌,步必同时前移,以身体逼进。

(四十)进式磨盘掌

Page 59: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8

①紧接上动,身体重心略微后移,腰向右旋、半面右转,右肘微屈、

右掌由前向右、向后平云收至胸前。左掌掌心朝下、用小指一侧向

前推出。左肘微屈、屈腕、掌外沿向前,高与肩平。(如图 61)

图 61(正向) 图 61(背向)

②不停,右脚向前跨步,左脚在后随即拖步跟进、成右中步。同时,

左掌向右、向后平云收至胸前。腰向左旋、半面左转,右掌以小指

一侧胸前平推而出。右肘微屈、右腕微内扣使掌外侧朝前,高与肩

平。目视前方。(如图 62)

图 62

Page 60: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59

要点:这是上动的重复,要点与上动相同。磨盘掌这组动作在七星

螳螂拳的套路中往往重复 2-3 次。

功用:与上动相同。

(四十一)右弓步架推掌

①左臂外旋、曲肘向上架掌于头顶上

方,掌心斜朝上、掌指朝右。右臂屈

肘,使右掌向后收至左臂弯之内,指

尖朝上。(如图 63)

图 63

②不停,右脚跨步向前,左脚随之跟进,成右弓步。同时,右臂由

屈至伸、用侧立掌向前劈击,指尖朝上、高与眼平。目视前方。(如

图 64)

图 64

Page 61: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0

要点:①步法灵活,无呆滞与轻浮。架掌,劈掌与进步同时进行。

②劈掌力达右掌外沿。

功用:紧接上式而用,当我右掌劈向对手颈部时,其必出招架开我

的右手;这时,我拖步向前、迫近对手,用左掌上架招开其

手。右掌收回至左胸前再向前击出、劈向对手的脸部和胸部。

(四十二)撤步左推掌

左脚向后撤半步,右脚随即拖步跟随后撤,仍是右弓步。右臂外旋,

握拳,收抱于右腰间。同时,左掌收至腰间,以侧立掌迅速向前击

出,指尖朝上高与眼平。目视前方。(如图 65)

图 65

要点:步法灵活协调。击掌力达左掌外沿。指尖不高于眉。

功用:右手是搂手的作用,封搂对方的来手,左掌击敌胸部或喉部、

脸部。撤步是下一个动作的前奏曲,紧接着的是向前迈进的

“玉环步”,经常练习撤、进于步法灵活有神奇之功效。

Page 62: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1

(四十三)右玉环右叠肘

右脚向前跨步,左脚随即拖步跟进,双

腿曲膝半蹲成右玉环步。腰向左旋,右

肘向左摆靠,至前方时左掌掌心拍击右

前臂近手肘之处。右拳靠近胸前,拳眼

向上高与胸平。目视前方。(如图 66)

图 66

要点:腰向左旋 ,以腰带动右肘摆靠。力达右肘。

功用:靠法中的“肘靠”,贴身击敌之法。玉环步扣其脚乃“暗腿”

击敌。左手封搂对手之左手,以右肘靠击对手。

(四十四)右七星步右劈捶

双腿挺膝,左脚提起在右脚跟后落步,

右脚随即前移,成右七星步。同时,左

掌自身前向前封手,右手握拳,由前向

下、向后、向上抡起至后上方,然后,

向前直臂劈下,途中右前臂与左掌相击,

发出“啪”一声;右拳眼向上,高与头

平。左掌指尖朝上,掌心向右附于右肘

弯处。目视前方。(如图67) 图 67

要点:右抡臂以肩关节为轴,右拳运行路线成一个立圆,速度要快。

Page 63: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2

下劈时力达右前臂。

功用:对手在前方以掌或拳攻来,我以左手封其来手,抡起右拳由

上向下猛劈其头部或颈部。

(四十五)走步高挑手

①右脚前移半步,成右弓步、右臂外旋、拳眼朝上、随之向下移、

置于右腿外侧,左拳变掌附于右肘内侧。(如图68)

图 68

②不停,左腿向前一步,挺膝、脚尖向

左翘起、成左七星步。右臂屈肘、右拳

上挑至右肩前,拳面朝上、拳眼朝后,

右臂在中途与左掌相碰发出“啪”一声。

左掌以侧立掌置于右肘内侧,掌心朝右。

目视前方。( 如图 69) 图 69

Page 64: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3

要点:①右臂上挑与七星步同时完成。

②右前臂的运行路线应是:向上、微向外。

功用:①对手用直冲拳向我攻击,我不但不后退、反而进步向前,

逼近对方。左脚插向对手前脚的后端,阻止对手后撤、截其

退路。这是“暗腿”的方法之一。

②我右臂从下方挑起、可把对手的拳“格”至体外,化去其

势。也可以挑打对方的下颌,此乃“以进为退”。

(四十六)右七星右补捶

紧接上动,左脚尖外撇、重心移至左脚,

全掌着地;右脚向前上步,成七星步。

左掌用侧立掌向前、向右拍去。同时,

右拳向前冲拳。途中与左掌迎击,发出

响声,右拳心向下,高与肩平。左掌迎

击右拳后成侧立掌、立于右肩内侧,掌

心朝右,目视右拳。(如图70)

图 70

要点:①进右脚与右冲拳同时进行。右肩尽量向前探出.左掌与右拳

击响、必须清脆响亮。

②在实际演练时,“走步高挑手”、“七星步右补捶”这两个动

作应连在一起做,中途不必停顿,要一气呵成。

功用:在上一动中、我进七星步迫近对方、且以右挑臂化解了对手

Page 65: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4

的冲拳后,我即进七星步,把右脚伸至对方前锋脚的后端,

起到阻止对方后撤的作用。接着用右冲拳击向对方的上中路。

(四十七)上步采莲脚

①左脚在右脚前方蓋步,脚尖外撇,成叉步。左掌握拳,臂外旋,

后收于左腰前。右臂外旋以尺侧向左下方滚劈,屈肘,拳心向上收

于左腹前。(如图71)

图 71

②不停,双手不动,右腿向前(东

方)撩踢,脚面崩平,脚尖朝前,

高与裆平。目视前方。(如图 72)

图 72

要点:①双臂同时外旋,旋至拳心向上。左手要有向后採动,右前

臂要有滚压的意识在内。

Page 66: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5

②采莲脚不是弹踢,不必提膝后再踢出,直膝向上踢出即可。

要求,身体正、直,肩部不动,力达脚背。

功用:左手封其来手,右前臂滚压其来手之前臂,由于对手手臂已

被我所制,身体必然前倾,我以右脚踢其裆部。由于对手已

前倾,头部前于躯干,已无提膝后再踢的必要,直接起脚更

为快捷俐落。

(四十八)右玉环右滚邦

右脚向前方落步,成右玉环步。右前臂内旋使拳心向下,屈肘向前

推出。臂高与肩平。左拳按在右手桡骨处,目视前方。(如图73)

图 73

要点:①推臂时,腰部向右旋。

②在右前臂推出过程中,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尺侧。

功用:滚邦法乃先采敌手使其身体前倾,失去重心的时候,再把对

手向后推倒的技法。关键在于身体和前臂的旋转,从而做到

Page 67: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6

以“四两拨千斤”。

(四十九)回身七星右引针

①双腿挺膝站立,身体左后转(面向东

方),右脚于左脚前蓋步,脚尖外撇。左

拳变掌,向外搂封。右拳收至右腰间。

(如图74)

图 74

②不停,左脚迅即向前开步,成左七星步。腰向左旋,左手握拳向

左后方拉去,左臂曲肘、位于身体左外侧,与腰部同高。右拳成侧

立掌向左前方推出。目视右掌。(如图75)

图 75(正向) 图 75(背向)

要点:出左脚揪腿、左转体搂手、以及右推掌,这几个动作要协调

Page 68: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7

一致,要同时完成。右掌与左腿同一垂线。运用时,强调:

腰部的转动,双臂前拖后推的配合

功用:对手在我后方袭击,我回身以左掌搂住其左前臂,并向左外

侧拉,改变对手的重心。左脚抄向对方右脚腕后侧,抄踢他

的前脚后侧,右掌同时由腰间推向其右臂后侧。其必倒地。

(五十)双刁闭门脚

①左脚尖外撇,左脚脚掌着地,曲膝,身体半面左转。左拳变掌向

前、向左刁手,屈肘,收于胸前,勾顶朝上,勾尖朝下。同时,右

臂屈肘,右掌变勾,收于左前臂之内。目视右侧前方。(如图76)

图 76(正向) 图 76(背向)

②不停,右肘伸直使右勾由体前向右侧横扫而出,右手直臂,屈腕,

勾尖朝后,高与项平。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右脚先向右然后向前

Page 69: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8

弧形踢出。右脚面崩平,高与裆平。目视前方。(如图77)

图 77(正向) 图 77(背向)

要点:闭门脚是七星螳螂拳特有的脚法。要求身体重心前后变换迅

速,肩膀不能有明显的晃动。动作连贯,右脚运行的路线略

带弧形,大、小腿内旋,脚面崩平,力达右脚面。

功用:左手刁拿对手手臂,右手横扫其颈部,同时以右脚踢其裆部。

(五十一)半马步闭手

①不停,右脚迅速收回向左脚前方左侧

盖步。左脚随即后移一步,成开步站立,

双掌向下、向左摆至体左方。(如图78)

图 78

②不停,双腿屈膝成半马步。同时,双臂继续向上、向前摆动至体

Page 70: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69

右侧,右掌在前,左掌在后。左臂曲肘、翘腕向上成侧立掌置于右

胸前,掌心朝右。右臂内旋、翘腕、成侧立掌于体右前方,右肘微

曲、掌心斜朝外,指尖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如图 79)

图 79(正向) 图 79(背向)

要点:步法灵活,退步动作要稳重、迅速灵活,上下肢动作要协调。

功用:对手向外招开我的踢腿后必然乘势进步抢攻。为避其锋芒,

我以撤步、偏身,避其锋;以左掌拍开对方攻来之手,右掌随

之反击。这是螳螂拳“守中带

攻、退中寓进”之法。

(五十二)并步双按掌

①双腿提膝,直立,右脚向后退步,

身体右转(面向南方)。双掌分别经

由体前向下、向两侧平举,掌心朝

上。目视右掌。(如图 80) 图 80

Page 71: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70

②不停,左脚向右脚并步,双臂屈肘使两掌掌心向下收至肩前,然

后向下按掌于腹前,掌心朝下,两掌指尖相对。头部迅速向左拧转。

目视左侧前方。(如图 81)

图 81

要点:转体灵活,呼吸平稳,精神贯注。

功用:引气归元,调息练神。

(五十三)垂手并立

两腿不动,并步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掌

掌心分贴于大腿两侧。头部复归正中,目视

前方。(如图82)

图 82

要点:挺胸、收腹,凝神专注,呼吸自然。

功用:抱元守一,聚精会神。

Page 72: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71

附录

作者简介

黄钻明师从“20 年代学艺于上海精武会,得明师罗光玉传授,

后将七星螳螂拳引入广州”之郭子硕。是郭子硕的传承人之一,名

字载入九十年代出版之《广州市市誌·民间体育》。

黄钻明习武五十余年。七星螳螂拳第四代传人。世界功夫武术段位

八段, 获世界功夫武术段位制总会颁发《武术成就奖》。

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曾任广东省精武会顾问。 广州市武术协会第

三届、第七届委员。广州市螳螂拳始创人之一,现任广州市螳螂拳

会副会长。

从事武术教学四十多年,七、八十年代曾在广州市武术馆、广州

人民公园、荔湾体育场、广东省省体育场、沙面网球场等武术辅导

站教学。2000 年创办《广州奥林匹克花园武术学校》。有丰富的教学

经验。

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少儿武术表演》

的教练工作。八十年代曾多次担任广州市武术比赛裁判、裁判长。

近十年来,多次带队参加香港国际武术交流。在港澳、东南亚、加

拿大、美国等地享有声誉。

黄钻明之“穿云剑”、“ 捕蝉拳”自 2006 以来连续多次荣获《广东

省传统武术比赛》一等金奖殊荣。及《广州市传统武术比赛》拳、

短器械(剑)一等奖。

Page 73: 七星螳螂拳丛书-连环锦套(黄钻明)

72

荣获《香港首届国际螳螂拳群英大会 2007》拳、 械金奖。

荣获《2008 世界武林大会》 拳、械金奖。

黄钻明已发表的作品

①《螳螂拳知闻录》

②《我说少林衣钵真传之分金截脉》

③《匕首春秋》

④七星螳螂拳之《八肘拳》

⑤少儿武术丛书之《少儿南拳》

⑥七星螳螂拳之《飞雁掌》

⑦七星螳螂拳之 《连环锦套》

注:《连环锦套》的视频在优酷视频可见。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