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14
117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變動情形 研討會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壹、前言 2018 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以下簡稱 2018 年選舉)於 11 24 日舉行,在直轄市(6 都)選出新一屆的市長、市議員、里長、山 地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並在臺灣省(11 3 市)及福建省(2 縣), 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長和里 長。此次選舉是民進黨政府於 2016 5 20 日上臺後之首場全國性選 舉,被視為民進黨政府的期中考,同時也是 2020 年總統大選前哨戰,其 重要性不言可喻。雖然此次選舉僅是地方性的選舉,但因選後使藍綠地方 政治版圖重組,形成地方包圍中央態勢,新當選地方縣市首長也對未來的 兩岸關係提出新的想法與政策作為,引發大量輿情關注與討論。 然而,隨著網路科技的興起,輿情資訊大量、快速又廣泛地在新聞 網、BBS 、臉書、部落格與網誌等平臺間相互轉傳、分享及傳播。面對 排山倒海的巨量輿情,該如何吸收抉擇,實乃一大難題。在資訊化的時 代,應運用有效的方法及工具,瞭解民眾在網路上的想法,才能迅速掌握 輿情動向。對此,本文擬運用 infominer 系統平臺(https://infominer.io/ The Transitions of the Public Opinions o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on Internet before and after 2018 Taiwanese Local Elections 陳麗雅(Chen, Li-Ya) 本刊特約研究員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Sep-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17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變動情形 研 討 會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壹、前言

2018 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以下簡稱 2018 年選舉)於 11

月 24 日舉行,在直轄市(6 都)選出新一屆的市長、市議員、里長、山

地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並在臺灣省(11 縣 3 市)及福建省(2 縣),

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長和里

長。此次選舉是民進黨政府於 2016 年 5 月 20 日上臺後之首場全國性選

舉,被視為民進黨政府的期中考,同時也是 2020 年總統大選前哨戰,其

重要性不言可喻。雖然此次選舉僅是地方性的選舉,但因選後使藍綠地方

政治版圖重組,形成地方包圍中央態勢,新當選地方縣市首長也對未來的

兩岸關係提出新的想法與政策作為,引發大量輿情關注與討論。

然而,隨著網路科技的興起,輿情資訊大量、快速又廣泛地在新聞

網、BBS、臉書、部落格與網誌等平臺間相互轉傳、分享及傳播。面對

排山倒海的巨量輿情,該如何吸收抉擇,實乃一大難題。在資訊化的時

代,應運用有效的方法及工具,瞭解民眾在網路上的想法,才能迅速掌握

輿情動向。對此,本文擬運用 infominer 系統平臺(https://infominer.io/

The Transitions of the Public Opinions o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on Internet before and after 2018 Taiwanese Local Elections

陳麗雅(Chen, Li-Ya)本刊特約研究員

Page 2: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18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17卷 第1期 中華民國108年1月

report-channel),設定熱議之關鍵字與觀測區間,針對 2018 年選舉前後

的兩岸關係之變化進行輿情分析,以二維分析之架構系統整理各項子議題

之下的網路熱門評論文章,藉由分析相關輿情之評價反應、關注子議題焦

點及正負面情緒等資訊,以全面瞭解網路輿情的總體態勢和動向,進而比

較兩岸關係在選前、選後的變化,以預測未來發展,進而提供政府決策調

整與修正之參考。

貳、公部門運用網路輿情分析發展

自從巨量資料(Big Data,又稱大數據)分析興起後,政府組織如

何善用兼具有大量(Volume)、快速(Velocity)、格式多樣(Variety)

且確認真實性(Veracity)等 4V 特質的巨量資料,1 2

已成為公私部門

治理與創新改革不可迴避的重要議題。而行政院為掌握網際網路快速發

展與廣泛應用之國際趨勢,創新突破施政思維,於 2015 年完成「ide@

Taiwan2020(創意臺灣)政策白皮書」,3 做為政府推動相關政策的指導原

則並進行滾定增修。自此之後,公部門如何善用內部及外部的巨量資料,

以協助改善政府決策和服務,儼然已成為一個熱門課題。

由於網路設備的日漸普及,民眾對於網路可近性與使用度愈來愈高,

網民(netizen)也愈來愈愛在社群媒體中發表自己對於公共政策的意見。

隨著網民發言量的日漸增多,其發言、態度與意見偏好也在特定的網路社

群中不斷發酵與擴散。對於政府而言,來自外部的民意資料亦屬改善政府

治理能力的重要資訊之一,網路輿情分析正是在傳統民調方法之外,一個

可以瞭解民意的新途徑,其重要性不言可喻。然而,由於外部民意資料來

源數量巨大且雜亂,無法用一般資料庫方法加以分析。因此,如何將巨大

1 Desouza, K. C., & B. Jacob, “Big Data in the public sector: Lessons for practitioners and scholars,”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014), pp. 1-22.

2 Dumbill, E., Big Data now: 2012 Edition (Cambridge: O’Reilly Media., 2012).3 行政院,「ide@ Taiwan 2020(創意臺灣)政策白皮書」(2016年 5月 10日),2018年 12月 3日瀏覽,《國家發展委員會》,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F0B3CD2F8814443C。

Page 3: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19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變動情形 研 討 會

且雜亂的資料做進一步的分析,俾利從網路巨量聲量資料洪流中萃取出有

價值的資訊,以從中瞭解民意,並且加以有效回應,是政府在當前網路社

會中所需面對的挑戰。

所謂網路輿情分析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係指針對特定公

共議題,透過各類型網路媒介(包括:新聞網、BBS、論壇、部落格、社

群媒體及網誌等)進行輿情探勘與分析,藉以瞭解或預測民眾對於該議題

的意見與行為模式,目的在於掌握該議題的可能發展,並有利於相關主管

機關事前與事後的因應與管理。而我國政府運用網路輿情初始,原本是由

政府開設平臺加以蒐集網路民意,但研究結果卻發現網民上政府網站表達

政策意見的意願不高,4 且政府網路經營者的作法與態度,會影響到臉友參

與的意願與評價。5 其後則轉變為政府主動上網撈取資料並加以分析之模

式,而開啟網路輿情研究的技術開發大門。6 亦即,將外部存在的各種網

路民眾資訊,當作一個分析資料庫,試圖在政府公關與政策行銷既有的工

作需求上,加入網路分析工具的應用。7 2014 年後,網路輿情撈取的商業

應用開始蓬勃,陸續有研究團隊開發,開始進行系統性的撈取網路輿情資

料,以解決政府網路輿情分析的執行細節,包括:議題篩選流程、網路輿

情分析外包須知、網路輿情分析群眾外包實驗、機器情緒分析和政策贊成

反對的對比分析,以及最後提出整合性的網路輿情分析的策略步驟等,開

4 陳敦源、潘競恆,「Web 2.0 與電子治理的實踐:以『國家政策網路智庫』為例之評估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0972461343)(未出版,2009年)。

5 潘競恆、陳敦源,「電子治理與 Web 2.0 社群網站使用行為之實驗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099240052)(未出版,2010年)。

6 周韻采、陳俊明,「政府重大議題網路輿論趨勢調查研究:以死刑為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編號:0092460052)(未出版,2010年);周韻采、陳俊明,2011,「網路輿論意向分析機制之建構與實證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編號:RDEC-MIS-100-003)(未出版,2011年)。

7 潘競恆、羅晉,2012,「政府運用 Web 2.0 社群媒體行銷的新思維與策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RES-101002)(未出版,2012年)。

Page 4: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0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17卷 第1期 中華民國108年1月

始逐步建立政府網路輿情分析的操作地圖,以提供學界與實務界參考。8

由於政府在網路輿情分析的應用目的必須是以政府部門組織議題管

理的需求為核心。因此,「議題管理」的概念對於政府進行網路輿情的探

勘、分析與政策應用具有高度的啟發性。「議題管理」的概念最早由學者

Ansoff 於 1980 年提出,9 主要功能是對與組織生存發展有關的議題,進

行「提早偵測」(early identification)與「快速回應」(fast response)的

管理活動。關注在對於外部的趨勢與議題的「發掘(surveillance)- 描繪

(monitoring)- 測量(measurement)」功能。政府在探勘網路輿情的同

時,必須具備策略性的管理思維,針對各項政策的需求及目標為核心進行

議題管理,先釐清公共問題的內涵,並以政策需求為主軸進行管理,據此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技術萃取出相關網路言論資料,進行長期「聲量」、「言論來源」與「正負

情緒」的趨勢分析與監控。而學者廖洲棚等人也嘗試針對網路輿情分析的

詳細流程做系統性研究,其分析流程計有 5 步驟,10

步驟 1:網路輿情需

求單位的目標界定階段。步驟 2:政策議題關鍵詞界定階段。步驟 3:資

料撈取階段。步驟 4:初步分析結果階段。步驟 5、提供正式報表階段。

從其最終目的來看,也是為提供政府決策建議。

目前政府在網路輿情分析的實務應用主要是仍是依循政府公關與行銷

需要而建構出的服務導向(例如:1999 市民陳情專線等),對於兩岸關係

的領域較少著墨。雖然兩岸事務事涉敏感,並有密而不宣與主權不能棄守

8 蕭乃沂、陳敦源、廖洲棚,「政府應用巨量資料精進公共服務與政策分析之可行性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號:RDEC-MIS-103-003)(未出版,2015年);陳敦源等、蕭乃沂、廖洲棚、陳恭等,「政府巨量資料分析與政策端應用效能提升之研析」,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析報告(編號:NDC-104-035-003)(未出版,2016年);陳敦源、廖洲棚、黃心怡,「政府公共溝通─新型態網路參與及溝通策略」,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析報告(編號:NDC-MIS-105-004)(未出版,2017年)。

9 Ansoff, H. I., “Strategic issue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 No.2 (1980), pp.131-148.

10 廖洲棚、陳敦源、廖興中,「揭開地方文官回應民意的『秘箱』:台灣六都 1999 熱線的質化分析」,文官制度季刊,第 5卷第 1期(2013年),頁 49-84。

Page 5: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1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變動情形 研 討 會

底線之特色,乍看似與網路輿情似無關連。但若能運用輿情來源分析探求

中國大陸 ( 以下簡稱大陸 ) 攻守策略重點,或探求網民觀感與反應,也可

對政府兩岸決策提供指導方向。

參、「2018 年選舉前兩岸關係」輿情分析

為暸解 2018 年選舉前兩岸關係輿情討論聲量與重要議題,本文將選

前觀測區間設定為 2018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24 日(亦即選前 1 個月,

觀測日期為 12 月 2 日),共同關鍵字設定為「兩岸關係」,再依撈取資料

所得關鍵熱詞進行分類,細分為選舉、經濟與統獨等 3 項子議題進行觀

察,詳細搜尋關鍵字整理如表 1:

表 1 2018 年選舉前兩岸關係搜尋關鍵字整理表

共同關鍵字:AND:「兩岸關係」

子議題 選舉 AND:「選舉」NOT:「劉樂妍」OR「民生」

經濟 AND:「經濟」OR「APEC」OR「張忠謀」NOT:「孫大千」OR「教育」

統獨 AND:「統獨」OR「統一」OR「獨立」OR「臺獨」OR「一中」NOT:「干預」OR「民生」

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本文依前述設定觀測區間與關鍵字後,所得選前網路輿情觀測情形如下:

一、輿情走勢平緩無明顯峰值

統計 2018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24 日 2018 年選舉前兩岸關係每日

輿情聲量(如圖 1),討論聲量 10 月 31 日最高(259 則),當日係國臺辦

發言人馬曉光於例行記者會表示:「民進黨兩度執政臺獨已無望,兩岸關

係需務實。」、「我們從來不干預臺灣的選舉」。除此之外,一直到 11 月 24

日選舉前,整體輿情走勢平緩,無明顯峰值。

Page 6: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2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17卷 第1期 中華民國108年1月

圖 1 2018 年選舉前兩岸關係每日輿情聲量圖

二、經濟子議題聲量最高

經分析選前討論兩岸關係熱詞後,再分為選舉、經濟與統獨等 3 項子

議題進行觀察,進而分別統計 3 項子議題之輿情聲量(如圖 2)。結果顯

示,經濟子議題聲量最高(1,394 則),選舉子議題次之(1,260 則),最

後則為統獨子議題(1,000 則)。其中,經濟子議題聚焦於兩岸關係不佳

影響臺灣經濟;而選舉子議題則集中討論大陸是否干預臺灣選舉;統獨子

議題則係討論兩岸未來之統獨走向(各子議題熱議文章詳如附表)。

圖 2 2018 年選舉前兩岸關係子議題輿情聲量圖

Page 7: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3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變動情形 研 討 會

三、大陸在選前對臺進行統獨立場之政治喊話

圖 3 將選舉、經濟與統獨等 3 項子議題進行來源分析交差比對,發現

「新聞」平臺聲量最高(1,686 則),且選舉、經濟與統獨等 3 項子議題

在「新聞」、「PTT」、「部落格」等平臺來源之聲量比例與總體大趨勢相

符,而在「臉書」與「大陸新聞」等平臺來源則有不同。其中,「臉書」

因係各候選人主要政策與論述之發表平臺,故在選舉子議題占比較高;而

「大陸新聞」平臺之輿情在統獨子議題比例則有偏高情形,大多為國臺辦

強調「兩岸同胞應共同努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程序」等輿情,至於選舉子

議題比例部分則明顯偏低,且幾乎均為國臺辦強調未介入臺灣選舉之澄清

文稿。顯示陸方在選前雖然刻意在選舉子議題降低聲量,不表達支持特定

候選人之立場,但仍透過不斷強調「反對臺獨」、「維持一中」等統獨政治

立場,來對臺進行政治喊話。

圖 3 2018 年選舉前兩岸關係子議題輿情聲量來源

Page 8: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4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17卷 第1期 中華民國108年1月

肆、「2018 年選舉後兩岸關係」輿情分析

為暸解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討論聲量與重要議題變化情

形,本文以 11 月 24 日投票日作為分界,設定選後觀測區間為 11 月 25 日

至 12 月 1 日(2018 年選舉後 1 周,觀測日期為 12 月 2 日),共同關鍵字

同樣設定為「兩岸關係」,且為方便與選前作比較,同樣細分為選舉、經

濟與統獨等 3 項子議題進行觀察。本文依前述設定選後觀測區間與關鍵字

後,所得網路輿情觀測情形如下:

一、選後輿情聲量陡增又迅速回復

統計 2018 年選舉前後(2018 年 10 月 25 日至 12 月 1 日)兩岸關係

每日網路輿情聲量如下圖,圖 4 顯示 11 月 24 日選舉結果出爐後,國外

媒體路透社、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大陸國臺辦、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

瑜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等針對兩岸關係之走向均有表態或發言,隨即引發

各界熱議,輿情聲量於選後第 1 日(11 月 25 日)陡增來到最高點(442

則),但在選後 1 周後迅速回復,後續能否發酵仍有待觀察。

圖 4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每日輿情聲量圖

Page 9: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5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變動情形 研 討 會

二、選後選舉與經濟子議題連結同步上升

圖 5 針對選舉、經濟與統獨等 3 項子議題所占比例作選前、選後之比

較,發現選舉與經濟 2 項子議題在選後占比同步上升,且輿情反應多將選

舉結果與經濟議題作連結,主張兩岸在選後應多進行城市交流,以改善兩

岸關係並促進經濟發展;至於統獨子議題之占比在選後則呈現下降趨勢。

圖 5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子議題佔比圖

三、大陸在選後獨尊經濟議題

圖 6 將選舉、經濟與統獨等 3 項子議題在選後進行來源分析交差比

對,發現在「新聞」平臺聲量仍是最高(1,102 則),且選舉、經濟與統

獨等 3 項子議題在「新聞」、「PTT」、「臉書」與「部落格」等平臺來源之

聲量比例與選前亦大致相符。不過,「大陸新聞」平臺在 3 項子議題占比

明顯與選前不同,經單獨針對「大陸新聞」平臺進行選前、選後比較分析

後發現,陸方在選後獨尊經濟議題,占比大幅上升,而選舉與統戰子議題

聲量在選後均大幅下降。( 圖 7)

Page 10: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17卷 第1期 中華民國108年1月

圖 6 2018 年選舉後兩岸關係子議題輿情聲量來源

圖 7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子議題占比圖 ( 大陸新聞 )

四、選後網民正向情緒明顯高漲

針對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進行網路輿情聲量情緒分析,將各峰

值數據加總,正向情緒與負向比約 77% 及 23%,顯示網民在選舉前後對

兩岸關係總體呈現正向情緒反應。但此情緒反應則有時間差異,在 11 月

Page 11: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7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變動情形 研 討 會

15 日之前,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互有領先;但在 11 月 15 日後,正向情

緒則開始維持在小幅領先狀態;而在 11 月 24 選舉結果出爐後,正負向情

緒之差距即大幅拉開,顯示網民對於選後兩岸關係發展的未來抱持正面看

法(圖 8)。

圖 8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網路輿情聲量情緒分析

伍、結論

一、選後兩岸關係的未來雖樂觀但仍呈現混沌狀態

從輿情分析結果顯示,兩岸關係的輿情聲量在選後陡增,顯示兩岸關

係議題在選後備受重視。且選後之正向情緒大幅領先負向情緒,更反映網

民期待改善兩岸關係,且對兩岸關係的未來呈現正面樂觀看法。但此陡增

的聲量因缺乏實際利多政策回饋,故在選後 1周輿情聲量即趨於冷靜迅速

回歸,此也反映兩岸關係的未來需要實際政策的加持才能有所進展。亦

即,兩岸關係的未來雖然樂觀,但目前仍處於混沌狀態,極具風險與挑戰。

二、城市交流將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重點

2018 年選舉係地方選舉,按理應與屬於國家層次的兩岸關係關連度

Page 12: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8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17卷 第1期 中華民國108年1月

較低。但從輿情分析結果顯示,網民多將選舉結果與經濟議題作連結,兩

者占比在選後亦同步上揚,反映網民對於兩岸關係改善就能連帶促進經

濟發展的期待,熱議文章亦顯示兩岸在選後應多進行城市交流,以改善兩

岸關係。因此,在 2016 年民進黨政府上臺兩岸官方聯繫管道中斷後,以

地方政府為主體的城市交流在 2018 年選後,將成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重

點,兩岸城市交流在選後定會更加熱絡。

三、大陸應會釋出經濟利多並降低政治訴求

經比較選前、選後輿情發現,陸方在選後刻意降低選舉與統獨等子議

題聲量占比,選擇獨尊經濟議題,此顯示陸方對於臺灣 2018 年選舉結果

滿意,因此願意對臺降低政治訴求,未來大陸應會以地方政府或縣市首長

為單位對臺釋出經濟利多,並保持和平發展的兩岸政策。

Page 13: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29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輿情變動情形 研 討 會

● 附表

2018 年選舉前選舉子議題熱議文章一覽表

日期 平臺 標    題 評論數

2018/11/21 PTT [ 新聞 ] 中國再威嚇!解放軍嗆:用火箭打臺灣 556

2018/11/12 PTT [ 新聞 ] 謝長廷:中國對臺灣選舉網攻是一種戰爭 528

2018/10/27 PTT [FB] 吳崢對柯文哲表態啦! 467

2018/11/04 PTT [ 新聞 ] 中國干預臺灣選舉!巨魔工廠已就位 450

2018/11/06 PTT [ 新聞 ] 國防部證實 中國成立網軍介入我選舉 435

2018 年選舉前經濟子議題熱議文章一覽表

日期 平臺 標    題 評論數

2018/10/29 臉書 20 歲的大專畢業生最近抽中 4 個月的海軍訓練,他說:「我們跟大陸作戰不會贏。」「為何要我把我的時間浪費在軍中?」

1400

2018/11/11 PTT [ 新聞 ] 柯文哲 : 若中國人民對臺灣不喜歡而不來 那才嚴重 733

2018/11/13 PTT [ 新聞 ] 「兩岸和平是目標」柯籲先表達善意 414

2018/11/13 PTT [ 新聞 ] 「兩岸和平是目標」 柯文哲:民間、城市交流要維持 407

2018/11/10 臉書 針對小英的批評,馬辦質疑:是誰搞壞兩岸關係與臺灣

經濟?

302

2018 年選舉前統獨子議題熱議文章一覽表

日期 平臺 標    題 評論數

2018/11/21 臉書 他認為兩岸統一是必須達成的最終目標 .... 再威嚇!不想等 946

2018/10/30 PTT Re: [ 問卦 ]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臺灣應該獨立? 808

2018/11/07 臉書 新三不!? 651

2018/11/21 臉書 [ 新聞 ] 中國再威嚇!解放軍嗆:用火箭打臺灣 556

2018/10/31 臉書 民進黨兩度執政臺獨已無望,兩岸關係需務實。國臺辦記者

會現場

521

Page 14: 2018 年選舉前後兩岸關係 輿情變動情形 · 引導資料分析的應用方向。目前公部門應用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建構 各大社群網站的言論資料庫,依照各機關的「關鍵字」需求,用資料探勘

130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17卷 第1期 中華民國108年1月

2018 年選舉後選舉子議題熱議文章一覽表

日期 平臺 標    題 評論數

2018/11/25 PTT [ 新聞 ] 路透社:臺灣譴責執政黨,鼓勵親中反對黨 1415

2018/11/26 PTT [ 新聞 ] 臺灣選舉結果牽動中美布局 CNN: 若國民黨 2020 年勝選,中國是最大贏家

418

2018/11/27 PTT [ 新聞 ] 民進黨慘敗 不應解讀為臺灣選民支持國民黨 393

2018/11/28 PTT [ 新聞 ] 風向變了?民進黨擬不擋縣市長登陸交流 379

2018/11/25 PTT [ 新聞 ] 國民黨大勝吳敦義建議總統 堅持九二共識 339

2018 年選舉後經濟子議題熱議文章一覽表

日期 平臺 標    題 評論數

2018/11/25 PTT [ 新聞 ] 路透社:臺灣譴責執政黨,鼓勵親中反對黨 1415

2018/11/28 PTT [ 爆卦 ]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 2018 年度報告 442

2018/12/01 PTT [新聞 ] 韓國瑜:我兩岸政策和總統不一樣 高雄往前衝不等人 405

2018/11/25 PTT [ 新聞 ] 韓國瑜組隊拚九二共識 國臺辦:歡迎更多縣市兩岸交流

403

2018/11/28 PTT [ 新聞 ] 風向變了?民進黨擬不擋縣市長登陸交流 379

2018 年選舉前統獨子議題熱議文章一覽表

日期 平臺 標    題 評論數

2018/11/25 PTT [ 新聞 ] 路透社:臺灣譴責執政黨,鼓勵親中反對黨 1415

2018/11/25 PTT [ 新聞 ] 中國官媒狠批東奧正名公投 : 臺獨不得人心 582

2018/11/26 PTT [ 新聞 ] 臺灣選舉結果牽動中美布局 CNN: 若國民黨 2020 年勝選,中國是最大贏家

418

2018/11/25 PTT [ 新聞 ] 國民黨大勝吳敦義建議總統 堅持九二共識 339

2018/12/01 PTT [ 討論 ] 很多人不知道『以經促統』=92 共識 297

2018/12/01 PTT [新聞 ] 吳敦義:美銷售防禦性武器給臺灣 是我們最重要夥伴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