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9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李明燕、沈淑敏 人們對地表的紀錄方式,以圖式表徵最能夠傳達現象的空間特性。具備圖示表徵 的圖非常多樣,有別於其他種類的圖,地圖具有數字法則、內容的取捨、概括和符號系 統等特徵。地圖繪製者不僅要具備不同維度空間的轉換能力,將真實地表的三度空間轉 為平面的二度空間,也要能夠連結不同感官經驗,透過手眼協調能力,將個人的主觀視 覺經驗轉化為可與他人分享的具體作品。此等能力的深化,有賴學校與社會教育的養成。 因此,2008年以來,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即將圖式表徵的能力納入賽事的一部分,並命 名為「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簡稱環測)一、活動發展歷程 歷年環測的實施方式,最初只限於晉級全國決賽同學參加,而且採指定繪 製範圍的模式,至2015年全國中小學 5-9 年級學生均有機會參加,且可自訂繪 製主題。2008-2014年的賽事,原採獨立進行,至2015年起全面整合於國家地理 知識大競賽,一起推廣,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目前「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之下 分為「地理知識測驗」和「環境觀察能力測驗」兩種比賽項目。凡是報名的學校, 每位參賽學生可選擇參加其中一種比賽或兩種比賽。活動發展歷程如下 (表1): 第一期 2008年至2010年 測驗地點是在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的校園舉行,測驗時間為配合國 家地理知識大競賽全國決賽的時程,時間 非常緊湊,參賽者從觀察到地圖繪製的時 間壓力較大。場地雖是在校園的開放空間, 但非參賽者的其他師生不得從旁協助,試 務單位須派員確保參賽者不受干擾。由照 片1可看到參賽者放心地在校園繪圖。 第二期 2011年至2013年 有鑑於第一期的缺失,繪圖地點改為參賽學生自己就讀的學校, 參賽者可以投入更多時間做細膩的觀察與繪圖。承辦單位雖然看不到其過程, 照片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May-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2015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李明燕、沈淑敏

人們對地表的紀錄方式,以圖式表徵最能夠傳達現象的空間特性。具備圖示表徵

的圖非常多樣,有別於其他種類的圖,地圖具有數字法則、內容的取捨、概括和符號系

統等特徵。地圖繪製者不僅要具備不同維度空間的轉換能力,將真實地表的三度空間轉

為平面的二度空間,也要能夠連結不同感官經驗,透過手眼協調能力,將個人的主觀視

覺經驗轉化為可與他人分享的具體作品。此等能力的深化,有賴學校與社會教育的養成。

因此,2008年以來,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即將圖式表徵的能力納入賽事的一部分,並命

名為「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簡稱環測)。

一、活動發展歷程

歷年環測的實施方式,最初只限於晉級全國決賽同學參加,而且採指定繪

製範圍的模式,至2015年全國中小學 5-9 年級學生均有機會參加,且可自訂繪

製主題。2008-2014年的賽事,原採獨立進行,至2015年起全面整合於國家地理

知識大競賽,一起推廣,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目前「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之下

分為「地理知識測驗」和「環境觀察能力測驗」兩種比賽項目。凡是報名的學校,

每位參賽學生可選擇參加其中一種比賽或兩種比賽。活動發展歷程如下 (表1):

第一期 2008年至2010年 測驗地點是在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的校園舉行,測驗時間為配合國

家地理知識大競賽全國決賽的時程,時間

非常緊湊,參賽者從觀察到地圖繪製的時

間壓力較大。場地雖是在校園的開放空間,

但非參賽者的其他師生不得從旁協助,試

務單位須派員確保參賽者不受干擾。由照

片1可看到參賽者放心地在校園繪圖。

第二期 2011年至2013年 有鑑於第一期的缺失,繪圖地點改為參賽學生自己就讀的學校,

參賽者可以投入更多時間做細膩的觀察與繪圖。承辦單位雖然看不到其過程,

照片 1

Page 2: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但從繳交的資料,得知學校教師與家長會從旁協助。因此期的題目為校園植物

分布圖,學生們為了解這些植物,會主動請教生物科老師,許多學生因這活動

對校園有更深的認識。次年,有鑑於校園內不是僅有植物可以觀察,故本期的

繪圖主題開放,繪圖區仍是校園。

第三期 2014年至2015年 為讓學生能對自己生活周遭環境的認識,並走出校園,繪圖區

與主題全由參賽者自行決定。當主題與繪圖區完全開放讓參賽者自訂,對參賽

者是蠻大的挑戰,2014年的作品大都沿襲之期的主題仍以校園空間及植物為觀察

對象,僅少數能擴及其他主題。為鼓勵參賽者積極走出校園,2015年特別於競賽

辦法明確指出「以參賽學生自己的生活環境為範圍,可以是住家所在村里或部

落、就讀學校的校園,或是校園外的環境,即觀察範圍的大小不拘,但必須是

親身觀察的結果。」

表1. 環境觀察能力測驗之參賽資格與主題的轉變

發展歷程 年度 參賽者資格 觀察與繪圖之範圍/主題

第三期 2015 全國5-9年級學生 參賽者生活環境/主題自訂

2014 TNGC參與複賽者 參賽者生活環境/主題自訂

第二期

2013 TNGC晉級複賽者 參賽者學校/主題自訂

2012 TNGC晉級複賽者 參賽者學校/校園植物分布

2011 TNGC晉級複賽者 參賽者學校/校園植物分布

第一期

2010 TNGC晉級準決賽者 臺灣師大校本部/指定主題

2009 TNGC晉級準決賽者 臺灣師大校本部/指定主題

2008 TNGC晉級準決賽者 臺灣師大校本部/指定主題

二、本(2015)年度作品的特色

本年參賽作品共計89件,分布於各

縣市 (圖1),其中以臺中市作品件數最多,

臺北市其次,新北市、臺東市、南投縣件

數偏少。經過2014年推動校外環境的觀察,

以及得獎作品的激勵,本年度參賽作品的

繪圖區校內與校外的比例已達 46:54;作

品主題也約有70%不在侷限於植物分布。

若從參賽者性別來看,本活動吸引不少女

生參與,且比男生更勇於走出校園 (表2), 圖 1. 各縣市參賽人數比例

臺中市, 24

臺北市, 13

新竹市, 8

彰化縣, 8

高雄

市, 7嘉義縣, 7

臺南市, 7

宜蘭縣, 6

桃園市, 4

花蓮縣, 3

基隆市, 3新北市, 2

新竹縣, 2嘉義市, 2 臺東市, 2 南投縣, 1

單位: %

實數: 89

Page 3: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最後得獎件數也比男生多 (表3)。有些男生雖未走出校園,但比女生勇於嘗試非植物類

的主題,如無障礙空間等。

表 2. 2015 年參賽者性別、繪圖區域與作品主題

類別 植物 非植物 總和

校內

男生 件數 9 11 20

% 42.86 55.00 48.78

女生 件數 12 9 21

% 57.14 45.00 51.22

校外

男生 件數 3 14 17

% 50.00 33.33 35.42

女生 件數 3 28 31

% 50.00 66.67 64.58

表 3. 不同性別得獎作品件數

性別 第 1 名 第 2 名 第 3 名 佳作 總和

男生 1 1

1 3

女生 1 2 3 3 9

總和 2 3 3 4 12

三、本(2015)年度作品評選流程與指標

作業時程

9 月 7 日、12 日 高中教師研習暨評審工作會議

9 月 20 日 作品收件截止

9 月 23 日-10 月 15 日 初審

10 月 15 日-10 月 22 日 複審

10 月 23 日 決選會議

評審委員組成

由主辦單位邀請高中教師與大學教師組成

評選指標

初選:依據評分標準給予細項分數,並轉換為 T 分數排序。

複選:以排序給分。

決賽:依序為真、善、美三項指標整體評比。

真:地圖資料與其展現的真實性

善:地圖資訊地傳達性與易懂性

美:地圖的設計與美觀

Page 4: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四、本(2015)年度得獎作品評析

本年度作品雖然不多,但因主題歧異度高,故得獎名額突破往例,國中組前三名

分別以2:2:2,國小為1:1:1。國中組第一名兩件作品分別以實地調查與設計取勝。

國中組第一名-南投市中興新村第三市場商店攤販分布圖 (圖 2)

整張地圖可以發現作者花不少時

間實地調查、記錄,並以活潑的圖例,

加以歸納;色彩配置也顯得清爽悅目。

選題貼近日常生活,內容也標示了市場

的出入口與廁所,具實用性。換言之,

本作品是以平凡的主題作踏實的記錄,

可作為地方居民進出市場的參考。

國中組第一名-嘉義縣民雄鄉觀光景點地圖 (圖 3)

整張地圖設計感十足,層次分明、

主題明顯,例如冒煙的包子與鵝,使用

者一看就明白到民雄可以吃熱騰騰的肉

包與鵝肉,作為觀光地圖而言,具有非

常好的傳播效果。但從本測驗的環境觀

察而言,仍有缺失,如比例尺有些誤差、

道路圖例配色與常規 不同,

易讓使用者產生困擾。

國中組第二名-頂東里周遭美食地圖 (圖 4)

本作品簡潔而明亮,層次也相當分明。從右上角的索引圖也可以發現作者相當用

心,希望能讓大家更加認識每一個景點。但圖名無法清楚表達整張地圖的空間概念,方

向標指北朝下,索引圖的指北針方向也與圖內不一致。若圖名加上縣市名稱;圖面旋轉

180度,使羅斯福路在上、汀州路在下,即可改善上述的缺失。此外,圖面的顏色以里

別為主軸,而不是食物,當圖面以灰階呈現時(如下圖),立即無法凸顯主題,是比較可

惜的地方,若圖例不是以圓形色塊,而是較具象的圖形,或許可以改善這問題。

圖 2. 國中組第一名作品-1

圖 3. 國中組第一名作品-2

Page 5: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國中組第二名-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展館開放時間圖 (圖 6)

本作品與官方版本相較,前者為直幅 (圖6),後者為橫幅 (圖7),乍看以為有抄襲

之嫌,但再仔細看,發現二者係以不同視角呈現;在主題部分,本作品以展館開放時間

為表現重點,該內容若以網路查到的資料作為繪

圖依據,則嚴重失分,幸好本作品有更細緻的內

容,顯現其田野工作。整體而言,本作品部份內

容雖有官方版本的影子,考量視角的轉換也是重

要能力,圖例也用心設計,而獲好評。

圖 4. 國中組第二名作品-1 (彩色) 圖 5. 國中組第二名作品-1 (灰階)

圖 7. 國中組第二名作品-2 官方網頁圖

圖 6. 國中組第二名作品-2

Page 6: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國中組第三名-嘉義公園─景點暨公共設施分布圖 (圖 8)

本作品企圖呈現公園景物的特色,

因公園面積不小,東側樹林又已接近郊

區,人煙較稀,調查實屬不易,而以景

點暨公共設施的分布為重點,圖名也如

實反映。惟圖面重心偏西北,加上圖例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深綠色 (圖9)),可以略為改善;或縮小

調查範圍,以西側為主,圖幅改以直式呈

現 (圖10),再對下方的棒球場與停車場多

加著墨。

圖 9. 圖 8 之建議修訂 1 圖 10. 圖 8 之建議修訂 2

國中組第三名-敦化國中校園植物分布圖 (圖 11)

本作品選題雖然保守,但結構工整,

圖例掌握植物特徵,惟建築物的顏色過

淡,周圍又未以界線隔出,圖框外的顏

色又過深,形底關係混淆,建築物易被

誤認為空地。建議可修改為:外框顏色

用於圖內建築物,外框顏色加深,如圖

12;或圖13,將建築物改為與左上角建

築物一致的橘色,並增加建築物圖例。

圖 8. 國中組第三名作品-1

圖 11. 國中組第三名作品-2

Page 7: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圖 15. 圖 14 之之建議修訂

圖 12. 圖 11 之之建議修訂 1 圖 13. 圖 11 之之建議修訂 2

國小組第一名-中山路夜市美食地圖 (圖 14)

整張地圖雖然以簡單的線條代表道路,但從圖中的內容與心得可以發現作者花

不少時間實地調查,並以種類與物價作為分類,選題貼近日常生活,具實用性。但構圖

仍有些瑕疵,如方向標北方朝下,比例尺直式表達不符合地圖慣例,圖幅若改為直式,

即可修訂上述問題 (圖15);另外,價格圖例文字不清楚,影響閱讀。

圖 14. 國小組第一名作品

Page 8: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圖 17. 國小組第三名作品 圖 18. 圖 17 之建議修訂

國小組第二名-嘉義市崇文國小校園植物分布圖

作者觀察細膩,構圖工整,圖例樹種眾多,但分類有序,顏色繁而不亂。惟比例

尺以數字法設計,易因印刷版面尺寸而有偏誤,宜以圖示法為宜;另外,圖畫得太滿,

以致沒有空間畫圖框,可將圖幅略為縮小或調整比例尺與註記的位置,讓出圖框的的空

間 (圖16)。

圖 16. 國小組第二名作品之建議修訂

國小組第三名-靜心小學公共藝術地圖 (圖 17)

本作品構圖工整,色彩清晰明亮,圖例設計有趣味性,整體校園與圖紙的關係,已

掌握南北向的原則,圖面呈大角度安排,並以比例尺作為平衡畫面的工具。方位標的設

計,作者採由大門進入校園的使用者角度,使得指北朝下。一般而言,地圖繪製有北方

在上的慣例,此時,只要圖面旋轉 180 度即可;同時,縮小圖例,並將方向標與比例尺

位置移動至右下角,平衡畫面即可 (圖 18),但字體也要記得選轉。

圖例

Page 9: 2015 年環境觀察能力測驗結案報告 - NTNUpromotinggeog.geo.ntnu.edu.tw/tngc/files/upload//0... · 設計過於簡化,無法表現東側密林、西 側活潑公共設施的景象。東側樹林若以

五、結語與建議

本賽事不僅讓國中小5-9年級學生的學習空間由室內到室外,或由校內擴展到校外;

亦可以培養學生動眼、動手又動腦的綜合能力,實可做為未來十二年一貫國民基本教育

的整合性教學課程。惟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參賽人數一直不多,實在可惜。針對這問題,

特別請教服務於中小學的教師。教師表示:環測所獲得的鼓勵,不及地理知識大競賽,

而影響學生的參與意願。另一方面,比較地理知識大競賽與環測得獎者的性別,前者一

直以男生為主,而環測卻以女生的表現為佳。因此,主辦單位將為環測表現優異師生爭

取由教育部頒發獎狀。若此,相信將可吸引更多注意,提高參與人數,亦可平衡兩性發

展的空間。

本活動所強調的能力,包括選擇適合的基礎底圖、從底圖轉繪為競賽主題地圖輪

廓的圖形轉換能力、觀察資料的蒐集、整理,以及地圖展現等能力,這些能力也可以作

為平日教學的內容。其中基礎底圖的來源可以是Google地圖或Google地球,也可以是像

片基本圖、彩色正射影像圖,當然也可以使用其他來源的地圖,但不建議用學校已有的

教室分布圖。原因是多數學校的教室為多層樓建築,為能呈現每個班級與處室,其展現

方式不是採垂直俯視,若不規則校園變形為工整的矩形結構,則變形量更大。Google的

資料已讓使用者免費下載,相片基本圖或正攝影像可至農林航空測量所查詢所需圖幅,

再購買 http://ngis.afasi.gov.tw/ngis。

讓學生學習將底圖的基本輪廓轉換至競賽圖紙,方法很多:例如,在白天將圖紙

與底圖貼在透明且平滑的玻璃窗,即可清楚描繪出所要繪製範圍的輪廓,這是很古老的

方法,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或準備約1200元添購A3尺寸的描圖桌,此法優點是容易操

作,但缺點是使用人數有限;若圖紙尺寸與底圖不一致時,則以方格法繪製,難度較高。

在繪製時,也要記得設計適當的比例尺,競賽圖紙內有1*1的方格,若底圖是以Google

Earth的影像,因其比例尺分為四小段,故在影像縮放時最好是讓比例尺整個線段的長度

為40的倍數,最後將影像貼在圖紙後,再將影像縮放至圖內比例尺長度為4方格,此即

是圖面的比例尺;若不採用舉辦單位提供的圖紙格式,也可以自行製作方格紙,但線條

顏色調整為淺灰色,相關網址 http://incompetech.com/graphpaper/plain/,以避免干擾圖面;

圖紙磅數不拘,70磅薄了點,多次擦拭易破損。最後圖上的比例尺最好以圖示法,不要

用數字法,以避免因圖幅調整而比例尺未隨之調整所造成的錯誤。至於調查範圍與內容

則應因地制宜,並記得要做觀察記錄。期盼各校自行辦理校內選拔賽,不但可與教學呼

應,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國中小學教育可以更落實養成學生的環境觀察與繪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