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9
2014-05-21 M L 5.9 花花花花花花 08:21:14 ( 台台台台 ) 00:21:14 (GMT time) Committee of Education & Outreach, Taiwan Earthquake Center TEC-CEO

Upload: max

Post on 06-Jan-2016

3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Committee of Education & Outreach, Taiwan Earthquake Center TEC-CEO. 中央氣象局速 報 (Fast report from CWB). 2014/05/21 地震發生於上午 8:21 分,芮氏規模 (M L ) 5.9 ,震央位置接近花蓮縣鳳林鎮,最大 震 度達 6 級。該地區的花東縱谷上曾於 2013/10/31 發生 M L 6.3 的 瑞穗 地震。.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2014-05-21 M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台灣時間 )00:21:14 (GMT time)

Committee of Education & Outreach, Taiwan Earthquake Center

TEC-CEO

Page 2: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中央氣象局速報 (Fast report from CWB)

2014/05/21 地震發生於上午 8:21 分,芮氏規模 (ML ) 5.9 ,震央位置接近花蓮縣鳳林鎮,最大震度達 6 級。該地區的花東縱谷上曾於2013/10/31 發生 ML 6.3 的瑞穗地震。

Page 3: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地震附近 ( 花東縱谷 ) 的板塊構造與地質背景花東縱谷全長約 150公里,在地質上屬於板塊縫合帶。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 8公分的速度向西北與歐亞大陸板塊聚合,在板塊縫合花東縱谷地區產生劇烈的地殼變形作用,形成了縱谷斷層系統。其中主要的「縱谷斷層」是一個傾角向東的逆衝斷層,地表出露之斷層跡大致是沿著海岸山脈的西緣山腳下與花東縱谷交接處,從花蓮到台東可以區分成幾個不同的斷層區塊,各自有不同滑移錯位的行為模式。在震間期,縱谷斷層上有幾個區塊持續有明顯的微震,如花蓮、玉里、池上、台東等斷層區塊,顯示持續性能量釋放。從 GPS大地測量資料,震間期,在花東縱谷中南段,跨越縱谷斷層地表每年約吸收了約 3公分的水平地殼縮短量,即佔了台灣地區整體板塊聚合量(每年 8公分)的三分之一強。然而在花東縱谷北段,地表 GPS資料顯示縱谷斷層北段是上部鎖住的狀態。

From JCLee (李建成博士 )

Page 4: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地震附近 ( 花東縱谷 ) 的板塊構造與地質背景

From JCLee (李建成博士 )

縱谷斷層系統的另一個主要斷層是「中央山脈斷層」。但是它地表斷層跡出露不明顯、確實位置還有些爭議。中央山脈斷層被認為是代表中央山脈和縱谷之間的邊界,從地震層析成像( seismic tomography )來看,中央山脈和縱谷(及呂宋島弧系統)之間的邊界的幾何分布有點複雜、從南到北也略有差異;其邊界不盡然會對應到地表中央山脈東緣山腳處。地質的調查及地球物理資料也顯示它可能是一個盲斷層,特別是在縱谷北段的區域。

Page 5: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Focal Mechanism from full-waveform inversion• CMT (CWB) • newCMT (IES)

http://tecdc.earth.sinica.edu.tw/FM/http://www.cwb.gov.tw/V7/earthquake/Data/detailData/EC0521082159070/detail_frameset.htm

Page 6: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Real-Time Moment tensor

From http://rmt.earth.sinica.edu.tw/ Dr. Shiann-Jong Lee (李憲忠博士 )

Page 7: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Summary of Source Parameters

資料來源 深度 規模

CWB 18 km ML=5.9

rmt 16 km Mw=5.4

newBATS 23 km Mw=5.5

cwbCMT 18 km Mw=5.5

USGS 20 km Mw=5.4

各單位所求得的主震相關參數都相當地一致。

震源深度落在 18-23 km 之間

地震矩規模 (Mw) 為 5.4-5.5

震源機制解顯示此地震為逆衝帶走滑形式的錯動,可能的兩個斷層面為東北西南走向,而壓縮軸 (P軸 ) 也與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擠壓的方向大致吻合。

newBATS(IES)

GCAP(IES)

USGS

P P P

Page 8: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2014 鳳林地震與 2013 瑞穗地震的關係兩個地震的震央相距約 20 km ,皆發生在中部地殼約 15-20 公里的深度,剖面圖的背景地震顯示他們落在縱谷下方一個向西傾斜的地震帶上。

From Dr. Hao Kuo-Chen

Page 9: 2014-05-21 M 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 台灣時間 ) 00:21:14 (GMT time)

震度分布及地震的可能的破裂方向

由於震源機制與2013/10/23 的瑞穗地震相似,為NNE 走向及向西傾斜的破裂面,全台數百個Palert

即時震度資訊所顯示的震度的分布暗示斷層可能為由南向北破裂。

http://palert.earth.sinica.edu.tw/

結語關於 2014/05/21 地震的詳細資訊,如發震斷層以及此地震與區域構造上的意義有待近一步的研究分析,並會在稍後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