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36
En ce Moment -This Moment 启蒙·思想·生活·公民 2012-12-01 总第 18 期 www.thismomentpress.com 资中筠特稿:后十八大展望 阎连科:一条失家迷路的狗 “绕着走”的胡锦涛时代 悠哉游哉地下城 夜宿捷克乡村

Upload: francis-lin

Post on 10-Mar-2016

2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Thismoment 18th edition

TRANSCRIPT

Page 1: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En ce Moment -This Moment

启蒙·思想·生活·公民

2012-12-01 总第 18 期

www.thismomentpress.com

资中筠特稿:后十八大展望阎连科:一条失家迷路的狗

“绕着走”的胡锦涛时代

悠哉游哉地下城

夜宿捷克乡村

十二月刊

Page 2: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PAYNOTAXTOTHEGOVERNMENT.KEEPMORESAVINGSFORYOU. WhyLife’sbrighterwithaTax-FreeSavingsAccount

RobertYeCIMBus:514-426-1788 ext 2359Cell: [email protected]/robert.ye1 Holiday Avenue, East Tower, Suite 255 Pointe-Claire, QC H9R 5N3

• Never pay tax on savings growth and withdrawals.• Save upto$5Keachyear and take it out anytime. • Madeawithdrawal?Addthatamounttoyoursavingslimitfornextyear.

Today is a good day to learn more, so let’s talk.

Financial security advisor, Sun Life Financial Distributors (Canada) Inc.†, Financial services firm - Mutual funds representative, Sun Life Financial Investment Services (Canada) Inc.†, Firm in group-savings-plan brokerage

中小生意商业和工业项目并购服务百余座亚洲餐馆南岸小镇或者市中心可能贷款

中方工业供应链整合的项目 - 技术渠道品牌资质

工业项目 机械 模具 印刷 媒体 等

高科技医疗软件器械 重型运输车辆机械公司 等

废旧物资回收企业 有土地 车辆 团队

满市中心黄金位置投资物业适合餐馆及收租来电 ...

法国普罗旺斯物业特别推荐南法胜地 薰衣草 地中海 西法意国际通道毕经之路

巴塞罗那 图卢斯 马赛 罗马一线沿海高速,到达

海滨 马赛机场 马赛 子弹火车站约 15 25 40 45 分钟

业主回国十分迫切出让 一块美玉 机会 ...

意大利罗马郊区土地适合作开发机会

类似南岸 brossard 的 Dix30 风格,来电 ...

为投资人服务

Courtier immobilière

514 655 9888

[email protected]

ViaCapitale Centre-Ville,

Agence immobilière

徐南达资本地产

特色农业居住综合项目售中小农场理想位置南岸距离 brossard 约 15 分钟

160 英亩 970 华亩约 3 成林地 4 成耕地 3 成居用

马场草场庄园可耕可休可租可休憩 , 可贷款

St-Laurent 区公寓去年新建宽敞明亮 2 卧室空调花岗等

多项升级近 bois-franc 轻铁站近 YMCA 学校幼儿园

方便舒适便捷社区平价出让来电约访[同行欢迎]

地产项目 土地 地块 项目综合设计和集成 项目土地要素的购买租赁

项目开发的贷款协同和融资协同

工业园区内自动仓库投资物业 10来万年收租

工业用地 工商业用仓储物流用地

市中心和南岸地块可以开发扩建加建设等机会

魁北克和美国边界大片商业土地低价格获取机会

杂志招聘兼职广告业务员

是锻炼你在加拿大工作和扩大人脉的好机会

欢迎留学生加入。

En ce Moment -This Moment

★无底薪,高提成,时间自由。 ★公司实力雄厚,杂志质量上乘。

请将中英或中法语个人简历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Page 3: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BMW M3Silver bullet

www.bmwlaval.comLe plaisir

de conduire. MD

LA PLUS PUISSANTELETTRE DU MONDE: M.

Venez voir dans notre salle de montre l’unique M3.

“SILVER BULLET”

2450 Boul Chomedey, Laval, Québec, H7T2X3 Tel.: 450.682.1212

Laval

Contactez M. Nick Loffreda 450.686.7264

征稿启事 竭诚征稿:每篇字数 2000 以内,一经采用,将支付稿酬以示感谢和尊重。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514) 600-1472

05

06

07

08

10

12

1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30

31

32

34

The Outlook for China after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Romney’s Concession Speech at Election Night

A Reflection on Paul Johnson’s “Intellectuals”

Hu’s Era: Sidestepping and Inactivity on Tough Issues

A Straying Dog

Commemoration of the 121th Birthday of Master Hu Shi

Mao’s Discrimin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How the Chinese People Lost Their Creativity?

Still the Invisible Hand – A Response to “An Obvious History”

How to Achieve Social Justice?

Does the Student Movement in Quebec Contribute to Social Justice?

Human Dignity vs. Food and Shelter

My Comments on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 Story of My Persecuted Teacher

Satire & Humour

A Glance at Feng Zi and Zhang Xungen’s New Books

A History of Impressionism

Ignorant but Enjoyable: A New Immigrant’s Challenging Daily Life

Rainbow as the Music Score

An Ode to Autumn Leaves

Learning French in Montreal

The Moon Princess Presented by Les Grands Ballets Canadiens de Montréal

Poem: The Sunshine in the Autumn

A Guide to the Montreal Underground City during Christmas Season

A Night at a Czech Village

A Chinese Artist’s Journey from Metro Station to Success

04 阅读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倪志娟

The Wild Ducks

More Sorrow over the “No Sorrows” Lake

罗姆尼败选后的演说

后十八大展望

“绕着走”的胡锦涛时代

一条失家迷路的狗

荷戟独适之

“不宜录取”政策与两段“最高指示”

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是如何被扼杀掉的?

还是那看不见的手

社会公平应如何达到?

“枫之春”是否成就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尊严 vs 温饱

十八大随想

从“右派”老师说起

讽刺与幽默

野鸭

到了莫愁更忧愁

枫红枫绿 月晴月圆

曾几何时(印象派绘画史展)

在蒙昧中享受移民生活的每一天

诗 :彩虹的乐谱

美哉,秋叶

在蒙特利尔学法语

月亮公主

诗 :秋日的阳光

悠哉游哉地下城,圣诞魅力最浓郁

夜宿捷克乡村

从地铁站开始,走上成功之路

PAYNOTAXTOTHEGOVERNMENT.KEEPMORESAVINGSFORYOU. WhyLife’sbrighterwithaTax-FreeSavingsAccount

RobertYeCIMBus:514-426-1788 ext 2359Cell: [email protected]/robert.ye1 Holiday Avenue, East Tower, Suite 255 Pointe-Claire, QC H9R 5N3

• Never pay tax on savings growth and withdrawals.• Save upto$5Keachyear and take it out anytime. • Madeawithdrawal?Addthatamounttoyoursavingslimitfornextyear.

Today is a good day to learn more, so let’s talk.

Financial security advisor, Sun Life Financial Distributors (Canada) Inc.†, Financial services firm - Mutual funds representative, Sun Life Financial Investment Services (Canada) Inc.†, Firm in group-savings-plan brokerage

(封面说明 :圣诞地下城 摄影 / 郭海煊)

Courtier immobilière

514 655 9888

[email protected]

ViaCapitale Centre-Ville,

Agence immobilière

罗姆尼

资中筠

张伦

阎连科

何音

薛开震

嵇少丞

索菲

封满楼

曦阳牧竹

欧阳天

达路仁

古沙

张巽根

飘尘永魂

林炎平

枫子

清风秋月

子健

一叶扁舟

蒙人

嘉橙

陈光

王建刚

陶志健

郭海煊

是锻炼你在加拿大工作和扩大人脉的好机会

欢迎留学生加入。

★无底薪,高提成,时间自由。 ★公司实力雄厚,杂志质量上乘。

Page 4: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魅”是一个令人惆怅的字眼,即

使明知 “魅”的因缘往往是一种

幻觉、一段距离、一层美化真相的轻纱,

可是由于有“魅”之物总是带给人喜悦乃

至疯狂,人们也乐意制造并维护着种种幻

觉、距离和轻纱。这种状况直到 20 世纪

下半叶才有所改变。由于科学技术介入现

实的能力以及世界大战的破坏性过于强

大,人类习惯用之的美化手段都不再有效,

祛魅就成为一种时尚,先是科学和技术对

自然世界的祛魅,接着是思想领域对人文

世界的祛魅,再接着,是对人文世界的创

立者知识分子自身的祛魅。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保罗·约翰逊的

《知识分子》都是一本阴郁之书。这本书中

刻画了卢梭、托尔斯泰等十多位文化英雄

的另外一种面目。和以往的文化史或人物

传记不同,约翰逊的关注点只在这些人的

私生活,但他所做的不是浅薄的揭密、贩

卖隐私等“狗仔队”行径,而是力图从私

生活场景中建构出更真实的所谓文化英雄

形象。

这是一些怎样的形象呢?卢梭是一个

有趣的疯子 ;雪莱沉迷于无情的理念 ;托

尔斯泰如同一个暴君,自比为上帝的兄长;

萨特是一个神圣的恶魔 ;海明威沦陷在酗

酒的深渊里……这些被文化史奉为英雄的

人物有着相同的特征 :才华卓越、性情专

断、极度的自我中心主义、无节制地追逐

女性,正是这些特征带来了他们非凡的成

功和不绝的影响。但是,约翰逊对这些人

物的成功和影响进行了质疑 :“知识分子本

来是应当教导男人和女人们相信自己的理

性的,但却是鼓励他们去服从感情 ;不是

鼓励进行讨论以实现人类的和谐,而常常

都是挑动用暴力进行裁决。”这些成功的知

识分子以语言创造辉煌的思想和文本,以

思想和文本追寻真,鼓励善,激发人们朝

向乌托邦,可是他们自身,却在种种劣迹

与混乱中度过一生,尤其不可原谅的是他

们对待女性的态度。在这些人物身边,无

一例外地围绕着众多女性,她们的命运如

同一块块黑色的无名之石,前赴后继地沉

祛魅之书——阅读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

没在这些所谓伟大男性的生命洪流和他们

掀起的理想巨浪中。

虽然对知识分子所从事的事业与他们

本人的道德背离之间的批判由来已久,但

是这种批判多集中于知识分子的公共道德

形象,如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多针对他为

纳粹服务的经历,而他的私生活领域,他

与阿伦特的情感纠纷,直到最近才有所论

及。约翰逊有意要深入这个暗无边际的人

性迷宫中,进行前所未有的论述,其实是

冒了天下大不韪。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始终在论述精神与

肉体之战,并且不断在精神的天平上增加

砝码,强化人的理性色彩。精神可以摆脱

本能和物质环境的制约,超越肉体经验与

感觉获得无限,而灵魂和肉体则屈从于现

实逻辑,是有限的。由此,他们认为人类

的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内心冲动与日常行为构成了前者,而精

神生活超越于当下、生活在别处。这种

划分简单又清晰,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

生命饯行准则。

约翰逊的立论显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

的启发。后现代主义从对理性精神的批判

到对理性人的批判,其解构的力度和广度

不断扩大,以福柯为代表,他不仅批判了

启蒙理性精神的绝对性,而且进一步揭示

了理性之人的虚幻性,从来不存在万能的

上帝,也从来不曾存在理性的人,人永远

是当下的、有限的、受制于肉体冲动的生

命体,人应该承认自己的有限性。

但是以卢梭等为代表的人文知识分子

显然不肯接受这种有限性的命运,他们确

立了一种夸张的关于精神与理想的神话,

并且力图依靠自己的才华在尘世中建立起

这个神话王国。由于精神的发展线索始终

是由男性谱写的,女性始终被排斥在话语

权之外,因此这种“精神狂想曲”混杂着

男性的傲慢、自私、霸道,最终,他们只

是在女性那里建立起了一个狭小的、纠缠

着眼泪与温情、背叛与仇恨的性爱王国。

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精神从来不

曾离开肉体而单独存在,也从来不会超脱

肉体而变得伟大,它难以摆脱其有限性。

也许约翰逊的观点并非全部可靠,文

化史上对这些知识分子的公众形象的描述

固然失真,但是谁又能保证,从私生活场

景中截取的这些形象是完全真实的呢?人

是一个复杂体,内心的骚动与行为举止总

会在时空中交织出无形的经纬,即便是当

事人自身、当事人身边的人,恐怕也很难

还原其隐秘的真相。过于纠缠于私生活的

细节,并且将这些细节放大,更彻底地摧

毁文化的公共偶像,无疑加重了当前人类

整体的虚无感。

然而,努力将知识分子从神坛上拉

下来,也自有其意义。知识分子的使命是

求真求善,而这种使命和真与善一旦被绝

对化,往往会带来人类的灾难。人类历史

上有哪一次暴行不是以理想的名义进行的

呢?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警惕任何一个文

化大师的说教,也有理由重复乔治·奥威

尔的话 :“即使是从诗人那里,人们也有

权期待普通的礼仪。”知识分子没有理由

以任何名义对自身宽容。

《知识分子》是一本祛魅之书,祛魅

后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不可回避的一个阶

段。正如齐美尔在一战前就说过的 :“不

同于过去的人类,从现在起,直到未来,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活着,没有共同的理

想,甚至完全没有任何理想。”面对这一

真相的确需要坚强和麻木不仁。

文 / 倪志娟

启蒙·公民

4

“祛

Page 5: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启蒙·公民

5

文 / 倪志娟

罗姆尼败选后的演说

谢大家!

我刚刚致电奥巴马总统,祝贺他赢

得了大选。

我还要祝贺他的支持者和他的竞选团

队。我向他们所有人表示祝贺,但尤其要

祝贺奥巴马总统、第一夫人和他们的两个

女儿。

眼下美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祈

祷奥巴马总统能成功地引导我们的国家。

我要感谢保罗·瑞安(Paul Ryan)

为我们的选举团队和我们的国家所做的一

切。除我的太太安 (Ann) 外,保罗是我做

出的最好选择。我坚信他的学识、他的勤

勉和他坚持原则的作风将继续为我们国家

的利益做出贡献。

我还要感谢安,我一生的爱人。若有

机会,她会是一位很棒的第一夫人。对我、

我的家人和她用自己的同情和关爱感动的

许多人来说,她一直是一个很棒的人。

我要感谢我的儿子们为竞选付出的不

懈努力,感谢他们的妻儿在他们长时间不

在家时把家照顾得很好。

我要感谢马特·罗迪斯(Matt Rhoades)

和他所领导的全心投入的竞选团队。他们做

出了非凡的努力,不止是为我,也是为了

我们所热爱的国家。

我还要感谢今晚在这里的你们,感谢

全国各地的团队志愿者、筹款者、捐款者

和代理人。我相信,你们过去这些年付出

的努力是我们党有史以来都难以匹敌的。

非常感谢大家。

感谢你们辛勤工作、耐心致电、听我

演讲、参加我的竞选集会,感谢你们提供

资源和为我们做的祈祷。你们全心付出,

表现非凡。你们给了我们灵感,令我们相

形见绌。你们是我们能够想象的最棒的。

众所周知,美国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像

这样的时候,我们不能冒党派纷争和政治

宣传的危险。我们的领导人必须联合两党

编者按:有人说美国的总统大选太昂

贵了,居然要20亿美元。其实,这个数字

按照美国人口3亿多分摊,人均也就是6美

元多一点,再分摊到4年,每年人均1.60

美元。每人每年拿出一杯咖啡钱就可以办这

样一个选举,难道昂贵吗?而且,这还不由

政府从纳税人的税收中开支,而是自愿捐赠

的钱。因此,民主的经济代价并不昂贵。

如果从人的代价来说,民主更加合

算。理由很简单,民主制度中人的价值

最高,而人的牺牲却最少。这个结论的

例子不胜枚举。

民主是什么?远远不只是数人头的游

戏。如果真是那样,那么数过人头后就该有

人头落地了。民主的精髓是人本主义精神,

民主也是竞争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实践。从

如何公平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中我们可以

窥见民主的这些精髓。中国历史上的“成

王败寇”法则在民主制度下并不成立,胜

利者不能专政,失败者也不会遭殃,而代

之以胜利者和失败者的相辅相成。这在

崇尚民主的国度早已成为一种常态。

民主并不能保证一个社会完美,它

只是确保了这个社会中的缺陷得到揭示,

错误得到批判,权力受到制约。

如果你对民主还不了解,那么如下

这篇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

姆尼在竞选失败当晚的演说,或许会让

你更多地了解什么是民主。

为人民办事。我们美国公民也必须在这个

时候站出来。

我们依靠我们的教师和教授,你们不

止教书育人,还会启发我们的孩子求知和

探索的热情。我们依靠我们的牧师、神

父、拉比和各种辅导人员来证明我们社

会所依据的持久原则:诚实、仁爱、正直、

爱家。我们依靠我们的父母,因为最终

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家庭的成功。我们依

靠各种创造就业岗位的人,我们需要你

们去投资、雇佣、向前走。我们依靠政

府各级民主党和共和党人士将人民的利

益放在政治利益之上。

我信任美国。我信任美国人民。我

参加竞选是因为我关心美国的前途命

运。竞选虽已结束,但我们的原则将保

持下去。我相信,这个国家创立时的那

些原则是通向经济复苏和

重现往日辉煌的唯一确实

指引。

和你们大家一样,保罗

和我都倾尽了全力。我们将

一切都献给了此次竞选。

我多么希望我能够实

现你们的希望,带领这个

国家朝着一个不同的方向

前进,但这个国家选择了

另外一位领导人。所以,

安和我与你们大家一起真

诚地为他和这个伟大的国

家祈祷。

在激烈的辩论后,总统挑战者罗姆尼和现任总统奥巴马互致问候。

敢于直言不讳质疑毛泽东的政策的人被如此对待。

每一个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民主的核心。所谓民主,

就是不能以“人民”的名义来剥夺任何个人的权利或者尊严。

文 / 罗姆尼

Page 6: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6

启蒙·公民

八大召开,不少改革派人士对新一代

领导班子不乏期待,心情振奋。我却

恰好相反,只感到沮丧。那个报告除了连篇

的陈词套话外,有几句引人注意的话却是倒

退的。

对于改革,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发表了

许多真知灼见,我很钦佩,但问题是 :我们

说给谁听?假想的听众是谁?好像还是眼睛

向上,希望掌权者采纳,可能吗?我想起我

曾写过的一篇小文章 :《国家兴亡,匹夫无

责》。那是诠释顾炎武的话,他的名言“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又说“国家兴亡,

肉食者谋之”,意思是“匹夫无责”。当时明

朝亡了,他说你们那些在位者把王朝给折腾

亡了,我们没责任,我们的责任在维护道统,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自

古以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因为利令

智昏。是既得利益妨碍做出正确的决策。所

以不是如何说服他们改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这么明显,我们都看到

了,在上者难道真的看不到?他们也不是

弱智。社会危机他们想必比我们体会更深,

否则为什么要动员 140 万人保卫几千个人

开会?那么害怕,心虚?现在去分析讲话

中哪句话的提法是没有意义的,语言与实

际已经空前脱节。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有中国特色而无社会主义!现在还

讲“我们”社会主义、“他们”资本主义,

是十分可笑的。事实是中国的权贵资本已经

与跨国资本相结合,互相利益攸关,受害的

是中国的劳工和那些国家的劳工。

刚才有人说到“改革是找死,不改是等

死”,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但是有一个

问题要搞清楚 :是谁死?改革了,整个中华

民族会死吗?我认为民族复兴的希望就在于

改革,否则虽然不一定会“死”,但是会堕落,

沉沦。官场腐败,古今中外都有,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全社会腐败,现在正是全社会腐

败。国民党的时候是官场腐败,社会其他

方面 :学界、文化、新闻以及工商企业没

有全腐败,所以政权被推翻了,社会还有

救。而现在,各行各业都腐败,而且已经

见怪不怪,连小学生都知道要家长给老师

送礼,以便对自己好一点。他们长大了就

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了。我们在座的至少

40 岁以上的上学的时候还不是这样,还有

公平、正义的观念,下一代人如果这样下

去恐怕就根本不在乎什么公平正义,而是

认同腐败的规则,只看自己怎么在里面玩

了。这就是整个民族从精神上烂掉。孙立

平先生的“溃败论”对我很有启发。所以

我对教育问题特别忧虑。这个文件中完全

没有提到教育问题。我们需要眼睛向下,

着眼于民众的启蒙。民众和领导的素质是

互为因果的。民众的觉悟是最重要的。前

一阵发生的以“爱国”为名的打砸抢暴行,

使我感到悲哀。一百年了,没有长进,上

面还是慈禧,下面还是义和团。我不是要

把哪位领导比作慈禧,但是那次的行动开

始就是当局纵容、默许,或者就是有意

组织的,把国内矛盾转到一个境外敌人身

上,这是惯技,到后来失控,再行压制,

然后和外国还得妥协。总之,我们需要换

一种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是对全民族负

责呢,还是对王朝负责?

如果要说改革的切入

点,最重要的是建立法治。

有了健全的法治,其他事,

政府能不管就少管,社会自

然会有活力,自我调节。我

同意刚才有人说的党内纪委

实行“双规”的做法是违

反法治,侵犯人权的。我

觉得有点像帮会的自己清理

门户,绝不是现代国家的法

治。纪委谁来监督呢?没有

公众舆论的监督,没有透明

度,没有权力的制衡,腐败是不可能治理的。

另外,还要澄清一个观念,美国对外

实行霸权主义,绝不能成为我们反对民主

宪政的理由。我们要走民主宪政的道路是汇

入人类共同进步的潮流。人权是所有人应该

有的平等的权利,没有东西方之分。平等这

个概念是现代社会的,过去封建社会,人们

都在一定等级之中,也就认了。而现代社会

就不能接受,要求平等的权利。以美国对外

的霸权行为,还有英国过去是海盗起家等等

来否定人权、自由、平等,是概念的混淆。

就好像有人吃饱了饭,身体健壮了,出去

打人,甚至杀人,我们就拒绝吃饭了。那是

两回事。向宪政民主的方向改革是我们自己

的需要,与外国无关。

改革开放以来,到目前为止,外交还算

平稳,没有出大纰漏。但是现在有一种危险,

就是军工利益集团也加入了利益集团,对政

策产生压力,例如军费增加了很多。特别是

军方对外交的发言权加大,这是不正常的。

外交是专业性很强的,需要知识和经验,不

能搞群众运动,不能意气用事。现在民众有

一种虚骄之气,过高估计自己的国力,以为

真和美国可以抗衡,甚至争霸了。在外交决

策机构中宣传部门与军方发言权高于职业外

交官就不正常。宣传要长自己志气、灭敌人

威风,外交需要妥协、相互尊重,当然也不

是一味妥协,斗到什么程度,要有很强的分

寸感。现在常常听到一些好战言论,而且还

不是出自一般愤青之口,如果把握不好,对

外出现冒险主义倾向,或者传递错误信息,

那是很危险的。

后十八大展望编者按:中共十八大刚刚落幕,

数十名改革派人士随即召开题为「改

革共识论坛」的讨论会,集中讨论民

主法治、后十八大展望等。论坛在北

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由《炎黄春秋》

副社长吴思主持。资中筠先生、李锐

先生、法学泰斗江平等人不顾天气寒

冷而出席。本文为资中筠先生在“改

革共识”座谈会的发言。

资中筠先生已接受本刊邀请,将于

明年夏季来蒙特利尔做演讲,敬请关注。

“绕着走”的胡锦涛时代

文 / 资中筠

习近平 李克强

Page 7: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启蒙·公民

7

满怀希冀,到渐渐失望,

甚至因此无所作为,危机

日积,威胁中国的未来而让有些

人愤怒不已——最典型的莫过于

张木生那句被人广为传播的“抱

着定时炸弹搞击鼓传花”,人们

对胡锦涛执政十年的感受发生很

大变化,评价不一。

当初“涛哥挺住”的拥戴

早已消失无形,“胡紧套”等嘲

讽和讥骂充斥网上,也从一个侧

面反映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

迁。如果我们尝试着去对胡时代

的施政风格做些归纳,在笔者看

来,或可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是一个“绕

着走的时代”。

事实上,对一个象中国这样处在巨变

时代的大国的领导人,人们所冀望的,是

他采取些具有决定性有助于民族稳步发展

的、有前瞻性的举措,而不是弄些花拳绣

脚,雕虫小技,修修补补。

遗憾的是,回首这十年,恰恰是因决定

性改革措施的阙如,最让人诟病。且不说

与邓时代,即使与江主政期相比,也是乏

善可陈。至少江主政时期,还有加入世贸

这关系国人迈向世界的关键性步骤的实现。

而就这点来看,胡执政十年错失了一

些重大的机会和资源。

客观讲,胡不是对问题茫然不知,否

则,也不会有所谓的“科学发展观”、“五个

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等政策的出台 ;但

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根本

性的调整,是要根治关系民族兴衰的痼疾,

不是些治感冒伤风和外敷药能得以疗治。

遗憾、指责或嘲讽或已都无济于事,

为中国的明天计,需要的是探讨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或许,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

某些教益以及观察未来中国可能演变的一

些有益的视角。

一般来说, 分析一个政治领导人及其施

政,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综合讨论 :一是该

领导个人素质与思想,二是制度因素,三

是面临的历史情境与课题。 就前者来讲,

我们必须直言说,胡不是一个有大魄力、

远见的政治家。而这显然又是与制度因素

相连的。对一个受毛式教育,成长在诡谲

险恶的毛时代,在邓那样的强人主政期

始习政治的胡锦涛来讲,循规蹈矩,萧

规曹随,已经是他那代政治人物的一种

“习成” ( habitus)。毛时代的一些思想方式、

语言也必然深植存续脑际。

众所周知,因体制使然,对中共大多

数官员来讲,成功的诀窍在不出错,政治正

确的前提是跟党走。不冒犯上级,不担风险,

不负责任,有问题,能拖则拖,“遇见难题绕

着走”,都是些官员生存和发展的惯技。而

在这种官场文化中浸染上升的胡锦涛,又怎

能脱其痕迹?国际上其在外交场合的拘谨木

讷,国内正式场面上的背书式演讲,显然即

是过去时代教育的后果,也是政治上缺乏自

信和规避风险养成的习惯。最自然的选择难

免不就是这招“碰见难题绕着走”。

而 2008 年后国际和国内一些问题的

急剧恶化,或许也更强化了他做这种选择

的意识。何况,由于缺乏改革,近十年来

权贵集团力量的进一步坐大,或许也会让

他觉得无力回天。这一切,造成胡这十年“绕

着走”的主要施政特色。

这方面,最明显地体现在回避政改的

“社会和谐论”上。显而易见,中国当下最

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社会缺乏公正,社会矛

盾激化。但这个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显

然是在政治领域。但恰恰在胡主导下,不

去正面触及政治这根本,却绕个圈来大谈

社会和谐,显然,即使不是南辕北辙,至

少也是药不对症。

更糟糕的是,由于绕

着走,不去进行新的政治

制度建设,而政治领域的

问题毕竟又无法全然用其

他手段解决,结果在政治

领域强化现有政治机器,

甚至启用恢复一些已经放

弃淡化的旧招数来应付局

面便逻辑地成为选择。

这就是我们看到胡时

代尤其是最近这些年一些

强调党的权力,用专政机

器来控制社会人士等做法

死灰复燃,得以强化的根

本原因。因此,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和谐”

迅速地沦为“河蟹”,成为讥讽、嘲笑甚至

是社会反抗的对象也就毫不令人奇怪。

至于经济上不去下大力根治内需不

足、结构失调的痼疾,满足现得利益,借

着入世得以强化的经济发展上外贸依赖过

重的问题变得积重难返,在外部经济环境

危机下只得再打国家投资的刺激强心剂,

长期吃惯了国家投资、房地产等补药的虚

胖经济病上加病,这些也是有目共睹。 

多年前,有朋友谈及,一位与胡锦涛

有相当接触的人士曾在与他论及胡的执政

理念时,将其概括为“做好人,保江山”。“保

江山”自不用解释, “做好人”,即在可能的

范围尽量做些好事。这个说法也许不是无

中生有,问题是,这位朋友当即向该人士

指出 :如果“保江山”与“做好人”矛盾

时该如何处置?

事情的关键恰恰在此,在某些时候、

某些问题上,或许“保江山”与“做好人”

可以暂得妥协。但当“江山”(现体制)是

许多问题、坏事的根源时,保江山就只能

是做坏人。现今胡已经离任,但这个“做

好人”与“保江山”之间的矛盾不仅依旧,

且越来越尖锐。但愿,念天下苍生的福祉,

为民族也为个人的利益计,未来的领导人

不要再玩这种“绕着走”的游戏,而我也

相信,事实上,他也再没有胡玩“绕着走”

的运气,是到了必须直面问题的时候了。

十年后,我们将会怎样再来概括新领

导人的执政呢?

“绕着走”的胡锦涛时代 文 / 张伦

Page 8: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8

吾土吾民

俗让思想变得顽固,一如晚霞可以

把黄昏带来一样。离开故土三十余

年,我都无法认同新的一年是从元月一日

开始的。而农历的春节,在我,那才是真

正新一年的开端。因为 2011 年对我的黑

暗,仿佛停电的隧道于我的幽深之暗长,

所以,对 2012 年春节的盼望,让我想起

青年时期对婚姻的渴望。

上一年,先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孩

子,因为不是中国的共产党员,几乎无

法报考中国任何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和其

他理想的工作,而大学、硕士都是学法

律的他,又坚信在中国要有所作为,必

先要从中国法律机构中的公务员做起。

这让我想起他在读大学时几次想要入党,

都被我婉言的笑拒 :“难道人一辈子非要

是一个党员吗?”忆起这件事情,我时

常觉得面对儿子命运开端的遭际,我这

个做父亲的,真应该在那个党派的面前

跪求下来,希望它给那些不是党员的孩

子在工作上予以和青年党员就业相同的

机遇和可能。至少,也再给那些非党员的

孩子们再多开几扇就业的门窗。

接下来,是我用二十年构思和用二年

写作完成的长篇新作《四书》,如同旅行

一样,投递、送审了近 20 家出版机构,

结果一律被退稿拒绝,理由几乎如出一

辙 :《四书》如果可以问世,出版社就有

可能在中国谢世消失。我非常理解这样

的出版现状,尽管我明白《四书》在我

一生的写作和中国文学中突异非凡的意

义,但还是让我对《四书》的不能出版,

怀着长久的喟叹和不愿、又不得不接受

的纠结。与此同时到来的,是我家房子

因为北京发展修路的拆迁。那样一个急

风暴雨的强拆,如同战争对一片庄稼、

草地、虫蚁的不屑。没有人给你看一份

需要拆迁的政府文件 ;没有人告诉你修

公路究竟要占多少小区的土地 ;也没有

人与你和言商谈应该如何赔偿的相关事

宜。不管你家房子大小,也不管你家买

房、修房时用去了多少钱款,所谓的拆

迁补偿,一律是一户人家 50 万元人民币,

因为你“配合”了政府的拆迁,再奖励你

70 万元。这 120 万元,是个不小的数字,

可面对今天北京的房价,它也就是高档户

区中一个厕所的房款。被拆迁的居民,为

此和拆迁人员争吵、抵抗,誓死捍卫着自

己的家园和尊严。

可是,在去年七月的一个清晨,人们

还在沉睡之中,小区的围墙被上百个拆迁

队的汉子突然推倒,当你睁开眼睛时,你

的家已经不再在小区之内,而和过往稠密

的马路连在了一起。随之而来的,是拆迁

队和居民们的扯拉争斗 ;是有老人被送进

医院救治的残酷消息 ;是你家被偷、他家

失物的接连与频发。就连我家,也遇到了

一次窗子被撬,一次被人入室偷窃的“特

殊待遇”。报案就像小学生报告老师他丢

了铅笔一样毫无意义。也不相信偷者是真

的盗贼,无非是让你不能安宁生活而尽早

同意拆迁的一种精妙的举措。拆迁与被拆

迁,就这么生生僵持,对抗了五个多月,

政府终于和拆迁人员向居民们最后下达了

不可理喻的荒谬通牒,以那些房子不知道

是谁建、又不知谁住的可笑为依据,视其

为“违章建筑”,定于上年 11 月 30 日为

最末的搬迁期限,不搬走者就一律强行拆

除。那一天,居民们愤恨恼怒,家家做好

了“人在房在,人亡房亡”的死之准备——

就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情势中,我斗胆以一

个作家的名誉,给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胡锦

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公开的告

急信,发在中国的微博上,希望万万不可

在北京首都发生这样的强拆流血事件 ;希

望政府不要和百姓在拆迁中做这种猫与老

一条失家迷路的狗 文 / 阎连科

阎连科,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人

民大学文学系客座教授。阎连科曾先

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及其它

多项国内外重要奖项,作品被翻译成

20多种文字出版。主要作品有《日光

流年》、《坚硬如水》、《为人民服务》

等,大胆批评揭露中国现实,充满人

文关怀。因其内容尖锐敏感,阎连科

的作品多次被禁止在大陆出版,有“禁

书大师”之称。反应文革时代荒唐事

的《为人民服务》、国内首部反映艾滋

病患者生存现状的《丁庄梦》,以及新

书《四书》等,都被大陆禁止发行。

阎连科先生已接受本刊邀请,将

于明年夏季来蒙特利尔做演讲,敬请

关注。

阎连科

阎连科九万字中篇小说《为人民服务》被删成五万字后在广州的《花城》杂志上发表,尽管按阎连科的话说“已经根本就不象一个作品了”,却还是立即被北京的中宣部查禁,“不准发行,不准转载,不准评论,不准摘编,不准报道”,已经发出去的那期《花城》全部收回。《为人民服务》因此成为 2005 年中国大陆第一禁书。

Page 9: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9

吾土吾民

一条失家迷路的狗鼠的开心游戏。心里知道,国家领导就是

有慧眼八百,也无法看到那样一封告急的

信件,可也总是期冀着通过成为中国民眼

民耳的微博在那极端事件中暴风雨式的点

击和传播,引来地方政府在拆迁中的警觉

与注意。可其结果,那样一封有史以来一

个作家给总书记的第一封求救告急信,在

转瞬间传遍全国之后,却像一个响屁放在

了空旷的原野。

一天的平静之后,到了 12 月 2 日的

凌晨 5 点多,我的邻居陈先生家里,突然

有几个头戴钢盔、身着统一“特勤”制服

的男女,威风凛冽,破窗而入,把他从床

上一吼惊起。在他有了不同意拆迁的答复

后,就把他强行带走关了起来。而后是快

速地清出他家的大件家具,赶在天亮之前

就用大型机械把他家的房屋夷为平地,变

为了一片废墟。陈先生后来说,在他被从

家里带出时,一出门就看见有二百多个特

勤人员,各个头戴钢盔,把他家的房屋团

团围住时,其实已经预示了弱者在强者

面前、百姓在权力面前理抗的结局。所

以,之后几天的抗闹和到北京市政府的

集体冤诉,其实都是一场抗拆迁败局的

尾声。如此,三十多户居民在十二月不

得不同意的拆迁,成为了我一年间人生

黑洞最为阴冷暗黑的终结。这让我相信,

一个作家,一个百姓,在现实中的尊严,

就像一条狗在饥饿时向主人的哀求。法

律如随断随扔的草绳。作为公民能够攥

在手中的权利,宛若能够攥在手中的空

气。我真的想哭!甚至有时会突发奇想,

能够让我在北京的繁华地带如长安街、

王府井和天安门广场上痛哭一场,那该是

我多么荣幸的一桩事情。

人就像狗一样活在这个社会里。

我就像蝼蚁一样生活在现实中。能

够在小说里汪汪吠叫成了我的理想,而且

又总是渴望把那狗吠的叫声转化为艺术美

妙的音乐。这种畸形的生活和有些畸形的

文学追求,让我活着并让我活得时有自信

而又总是气馁无奈,也因此在过度的精神

疲惫中,渴望离开 2011 年的北京,回到

2012 年老家春节母亲的身边,同那块乡村

土地上的亲人们厮守一起,借他们淳朴的

体温,来温暖我在断电隧道中周身的寒冷、

不安和恐惧。今年回老家过年,整整十天,

除了必走必串的亲戚以外,我没有告诉老

家周边的任何朋友。春节期间,没有离开

过母亲和哥嫂半步。一天到晚都同已经

八十岁的母亲呆在一块,都同已经退休在

家的哥嫂和侄女们呆在同一房屋。我们说

笑、聊天、忆旧、打牌,不谈工作、不谈

写作、不谈生活中的任何遭遇和困境,就

像大家一切都好,万事如意般。忘记了过

去,疏忽了生活的黑暗,只看见眼前一片

的光明和浓烈的亲情。连续几日,一家人

都围着电视,看那日益媚俗的连续剧和春

节晚会,虽然媚俗和庸常,亲情却使我仿

佛回到了母亲的子宫,感到了从未有过的

平静、温暖和没有焦虑的安全。大年三十

吃着饺子的时候,母亲把她碗里的纯肉饺

子夹到我的碗里,在她满是白发遮掩的

脸颊上,映着由衷的满足和快乐,说这

个社会是真的富了、好极了,吃到纯肉

的水饺和当年贫穷时能够吃到野菜样随

便和多勤 ;哥哥是老邮递员,给人送报

送信,骑了半生的自行车,退休之后,

在我稿酬的帮助下,买了一辆捷达轿车,

初二拉着我去山里的亲戚家里走串时,

问我说现在所有人都对政府愤恨在心,

可日子又这么富足美好,为什么还都不

能心满意足呢?两个姐姐是道地的农民,

初三回娘家看望母亲时,觉得电视上播

的歌颂清朝皇帝廉明亲民的连续剧《新

还珠格格》委实好看并艺术,也因此希

望我能够那样写作,名利同在,只要写

出一部,就算真正给家人、亲人脸上挣

得了光亮和荣耀。我不知道这些想法在

家人是真的如此,还是仅仅为了对我的

一些安慰和情教 ;是富足以后的中国人

真的只顾衣物肚子,而不需要尊严和人

的权利 ;还是在他们看来,一盘饺子、

一件衣物和一元、十元的人民币,本来就

比人的权利和尊严更为实在和重要。

没有询问这些,也不想究竟这些,

知道物质和精神的那种混沌,一如断电隧

道中的那种模糊。而在我,确是宁可饿死

也要有一份人的尊严,自由作为葬品的想

念,确是根深蒂固地生长在脉管之中。宁

死勿辱,这本来该是读书人的灵魂,而今

在中国却成了知识分子随处丢弃的垃圾。

说什么呢?读书人尚且看重衣物钱财,又

哪里可以责怪没有文化的亲人和农民?初

六是乡村正月的黄道吉日,这一天我要告

别人们与家乡,不得不返回北京时,所有

的亲人都来为我送行、道安、说吉祥。母

亲是每次离别都要流泪的,这一次仍然是

泪水涟涟,默默无语,直到当我离开那一

刻,她才含泪趴在我耳朵上说 :“在外边,

多和当官的人好,不要和人家过不去。”离

开之后,哥哥也发给我一个短信说 :“因为

过年,什么都没给你说,你要记住——和

谁过不去都别和政府、国家过不去。”回

北京,我是开车返回的,因为中国的变化,

高速公路就修在我家的不远处。因为那儿有

一个高速公路交叉口,大姐的孩子怕我走错

路,一直把我送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分手

时,他很腼腆地告诉我,说他母亲让他转告

我,回到北京要多注意身体,少写些东西,

实在想写了,就写那些歌颂政府和国家的,

别年龄越大变得越发固执和傻气。我对我外

甥笑着很承诺地点了一下头,说回去告诉你

外婆、舅舅和母亲们,都不用替我烦操那份

心,说我活得很好,写作很好,为人也很好,

除了皱纹和白发,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在

我身上。

就走了。

开车上了高速路,可开着开着,莫

名地有泪流出来,止不住地想要哭一场。

不知道为了谁,是为了母亲、哥哥和那些

吃饱饭就不想尊严、权力的亲人、他人和

读书人?还是如我这样把权利、尊严视为

人的神灵而又不得不在现实中如逃难的狗

一样的写作者?就是想要嚎啕大声地哭一

场。就把车停在路边上,让泪水横七竖八

地流,扑簌簌在独自无声无言的脸颊和内

心,直到泪尽止干,才又开着汽车朝北京

的方向奔回来,果真如一条失家迷路的

狗,在高速公路断电的隧道中,惘然焦虑

地喘息和奔跑。 阎连科的书在大陆屡遭“冷处决”,为此部分作品不得不只在海外发行。

Page 10: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0

吾土吾民

荷戟独适之——纪念胡适诞辰一百二十一周年 文 / 何音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胡适是一个独

特的人。共产党把胡适当敌人来对待,

但共产党的敌人国民党却依然还是胡适的

敌人。十分狂傲不羁的李敖瞧不起很多人,

却对胡适情有独钟,不但以胡适弟子自居,

还高度评价胡适是最稳健、最优秀、最高

瞻远嘱、最具潜德幽光的哲人智者。

但人世间有人喜欢你就同样会有人讨

厌你,鲁迅就是一个极度讨厌胡适之人,

在鲁迅短暂的一生中,花费了许多的时间

和精力用来对付胡适,其主要原因就是二

者杂文上的差异。对文人来说,散文和诗

歌也许可以描写为主,重点展现出作者的

生活底子和雄厚的文学基本功。而杂文却

代表了一个文人其思想、信仰、入世态度

等等,而就在杂文这一点上,胡适与鲁迅

相互不待见,都瞧不起对方,认为对方是

没资格写杂文的文人。

鲁胡之争在 1919 年的“五四学潮”

事件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当时的中国

对于鲁迅来说,已是不可救药。他的思想

中处处展示出“痛打落水狗”、“一个也不

宽恕”之类的要把一切通通都推倒,重新

再来的精神。不能说鲁迅这种思想就是狭

义的、激进的,但这实是绝望、悲观主义

的体现。而胡适的态度则乐观得多,他本

人并不主张学生搞罢课游行大运动,要求

学生们回去上课,要他们少谈主义,多潜

心研究问题。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与

胡适这两位大师在性格上的差异。鲁迅不

但对事物的看法悲观绝望,而且还十分固

执己见。而胡适之则是另一种味道,他就

如江南的小家碧玉,温文尔雅,力求事事

用道理说话,反对任何的暴力,哪怕是用

暴力来对抗暴力。

正是由于双方存在性格上的差异,导

致会有鲁胡之争,更导致两位大师在其文学

之路上所选取的目标也并不相同。鲁迅由于

其性格因素,他知他玩不了政治,因此他不

信任任何党派,潜心创文,坚定地走文学道

路。而胡适也因其性格上豁达大度的成分,

更愿意采取在思想上包容兼并,成为博采众

长的思想家,并希望通过自己思想上的认

识,对问题的研究,从而改变执政者的思想

观,达到振兴国家之命运的目的。

而胡适的观点,在当时的主流精英

中,又是广泛得到认同的,胡适的这种想

法影响了许多人,如李大钊、陈独秀,傅

斯年、罗家伦、段锡朋等等,还有在当时

一直称胡适为老师的毛泽东。这让鲁迅十

分恼火,鲁迅敏锐地指出这种观点就是异

想天开,是与权贵们玩与虎谋皮的游戏,

是一种萌发走政治捷径的幼稚行为。

因此,鲁迅不时地挖苦讽刺胡适,说

其是体制下的奴性代表人物,也造就了鲁

迅的文章不断抨击所谓的奴化现象,决绝

地高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两者的人生态度是

如此的相悖,一个是要不惜代价与旧体制

划清界限,一个是豁达宽容地研究问题,

用自己的思想向体制内的当权者启蒙和献

策,从而达到改革的目的。

所以,相比鲁迅,胡适更为温和,

虽不认同鲁迅的决绝,但还是很开明地

做到不争不压 ;而鲁迅则完全否定胡适

这种体制内的妥协式改革,不看其也是

大师的面子,恐胡适的文章鲁迅全都要

枪毙掉的。

何谓知识分子?抛开现代社会不谈,

在古代和近代社会中,能称之为是知识分子

的必是文人,而所谓真正的文人,必是掌握

文、哲、史的人,象数学、天文、物理等方

面的人才人们往往称之为术士而不是文人。

但一个文人其历史责任又是什么呢?

不管是李白还是苏东坡,他们的人生

理想决不仅限于写一首《静夜诗》或是《念

奴娇·赤壁怀古》这等千古绝句,而是要

成为类似诸葛亮、王安石等如此的人物,

走进政坛,以自己的学识去为人民服务。

对文人来说,吟诗作赋有其必然的局限

性,受益面不大 ;而走入政坛则不同,不

但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谋福人民,也能更

完美地展现自己的理想。何况从自身角度

来说,对一个文人来说,仅限于吟诗作赋

者必是小文人,而作为人类来说,不管其

胡适(1891.12.17—1962.2.24),

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

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曾

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

院长等。原名嗣穈,后改名胡适,字

适之,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胡适一生著

述颇丰,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

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

有深入的研究。

胡适

胡适的名言手迹

Page 11: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1

吾土吾民

人生取向如何,都要成为行业优秀者,都

要做大。对文人来说,小文人不管其作品

再出色,必受制于人,成为如普通老百姓

一样的混社会 ;而如能晋升为大文人,必

是走入政坛之人,必是入相成为人上之人

的人,这样的人必不是混社会的人,而

是实实在在玩社会的人,他们会利用自

己的才华,利用自己内心多年描写的蓝

图,玩好这个社会,让这个社会中的大多

数人受益。

因此,在古代和近代的中国社会中,

一名优秀的文人不但是吟诗作赋的高手,

也是杂文大家,他会牢牢地掌控这个社会

的点点滴滴,把其当作自己手掌中的纹路,

一旦有机会能进入政坛开始玩起社会来,

必能熟练自如地对待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一

处角落,有如其自身一样。对于鲁迅来说,

他弃医从文不是不想成为中国的相,而是

很想,但他的性格过于清明、过于计较、

过于固执等这一切又深深地困扰着他,因

此无奈的他只好言志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其意就是鲁迅明白自

己的缺点是永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明相,那

么他就做一个中国的民相,民间之相,人

民之相,用他的敏锐、用他的才华去做一

个为人民说话的勇士。因此鲁迅他是不进

为进,先把自己置于政坛之外,成为中国

政坛的评委和人民的话事人。

而胡适呢,他同样也好政,因此后人

以此为由,批评他不该玩政治,说他是政

治上的幼稚儿,如能老老实实玩文学,必

能光芒万丈。首先有这种认识之人必是不

了解何为文人,文人如不玩社会而甘愿如

普通人一样地去混社会,那么日子是好混,

但他那种十年寒窗之寂寞岂不是毫无意义

了?一个文人千辛万苦地去坚持却仅只为

了个人的生存,这样的文人对历史对世界

有什么价值呢?

胡适是温文尔雅,胡适是一个终身反

对暴力之人,但他同样却是一个极为骄傲

之人,也是一个舍我求谁之人。他这一生

穷尽一切去钻研思想,去认识这个世界的

规则,去理清人世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规律性,因此他鼓吹自由主义,他认同

小政府大人民的制度。他一生反对暴力,

不认同阶级斗争理论,他几十年来孜孜不

倦致力于鼓吹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讲宽

容、道人权,强调建立健康、健全的个人

主义,认为一个健康的国家、社会,必是

由一些爱自由爱真理的人造成的,而绝不

是由奴才造成的。只有个人造成独立的自

由人格,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才能,

形成人人对社会都是极有用的人的局面,

那么在这样的体制下,这个国家这个社会

才符合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

学说。但胡适的这种政治观点在中国却遭

受到了强硬的反对,不管是执行共产主义

的共产党还是执行资本主义的国民党都一

致认为胡适的观点是幼稚、可笑的。

而胡适本人也对中国的这两种主义持

质疑态度,他认为不管是共产党的共产主义

还是国民党的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并没有太

大的区别,都是建立在集体专政主义的思想

上,而这种集体专政主义往往强调铁的纪律,

含有零容忍的态度,决不容许出现异己的思

想。由此,他认为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都是法西斯,只不过国民党是法西斯的右派,

共产党是法西斯的左派,本质上还是相同的,

都以压制个人解放和思想解放为执政基础,

对国人来说,毫无益处。

回过头来,再去展望历史,就会发现

胡适的观点对于保守的国民党来说就是个

异端,对激进的共产党来说又不够刺激,

搞得人人都不喜欢他,认为他根本没有政

治头脑,缺乏政治家所应拥有的手腕和眼

光。应该说在当时,这种评价胡适的说法

还是准确无误的。以当时中国之现状,国

人如此愚昧无知,要实行胡适所提倡的个

人健全主义,是不太现实的。也就是说,

不是胡适玩不了政治,而是他的政治观点

领先中国的实际情况太多,胡适的政治理

念对中国来说,超前了好几百年,必为当

时的时代所不容。

因此,那个时代的胡适在世人眼中只

是一个文学大师,政治上的幼稚儿,国共

二党争取他,更看重的是他在文学领域的

地位和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身份,而不是他

的思想和政治理念。但这二党的作法在胡

适眼中则更显幼稚和落后,对胡适来说,

这二党的区别是仅限于纸面上的差异,本

质是相同的,一切游戏规则仍如封建主义

一样,只有搞掂了当官的才有行动的通畅

性、合法性,长官意志仍是决定着一切,

而人民却根本没有一点自主的权力。因此

胡适拒绝了当年一直以他学生自居的毛泽

东的邀请,成为了新中国政府眼中发动战

争暴行的战犯,也逼死了胡适的次子胡思

杜。而与共产党同步相映的是在蒋介石多

次笼络胡适未果后,台湾“国防部总政治

部”在特字“99”号《特种批示》中称胡

适是“我们思想上的敌人”,并受到国民党

当局长期的监管,直到胡适逝世,其所有

的个人文件全部被当局没收。

鲁迅先生曾在《彷徨》一诗中写道:“寂

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

独彷徨。”并在《彷徨》书扉上引用了屈原

的《离骚》之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以此表达自己在这场新旧

时代的变革中的徘徊、彷徨。那么作为他一

生的敌人胡适来说同样也在求索,只不过胡

适先生用自己的一生的宽容独自适应了不容

于天下,左右为难的局面,向世人展现了“荷

戟独适之”的独立人格和处世哲学!

鲁迅与胡适之争引发后人议论纷纷,以

至于有“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之说。

“实用主义”大师杜威(John Dewey),胡适

受其影响颇深,胡适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多

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

Page 12: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2

吾土吾民

“不宜录取”政策与两段“最高指示”及其他文 / 薛开震

反右、不宜录取与文化大革命紧随 1957 年的反右派运动之后的“不

宜录取”事件是遍及中国大陆的高考乃至

中考政策。只要是高考政审表上被盖上“不

宜录取”或“不予录取”印章的考生,尽

管品学兼优,其结果必然是“名落孙山”,

连个两年制的大学专科也不能上。

除了被划为“不宜(予)录取”的学

生外,其他学生也严格地被划定为不同的

等级 :在“可录取机密专业”之外,又分

为 3 个等级,即“可录取一类学校”(指

重点大学);“可录取二类学校”(指一般本

科院校);“可录取三类学校”(指三年制、

两年制的大专,乃至中等专业学校)。

执行“不宜录取”政策的宽严各个省

市各个中学并不一样。然而,在大张旗鼓

反右派、紧锣密鼓反右倾的极左氛围中,

宁左勿右则是一种潮流。以开封育才中学

为例,1958 年该校两个高中毕业班“不

宜录取”的比例达 30% 以上。大批遭受“不

宜录取”的学生的身心受此摧残,一生坎

坷艰辛。开封育才中学一位 1958 年毕业

生,被“不宜录取”回到家乡农村,备受

歧视,想不开,不久就上吊自杀身亡。

反右斗争是极左政策的体现,紧随反

右的“不宜录取”与之一脉相承,这两者

像两根巨大的大棒、大棍,让众多优秀的

人才与人才苗子遭遇了“打闷棍”的陷害,

同时更搅乱乃至破坏了中国知识界、教育

界人才培育的正常运转。

可以说,“不宜录取”政策是反右斗

争在青少年学生中的延续与扩大化,这

两者相辅相成,都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与

道德的摧残,也可谓是后来爆发的“文

化大革命”——大革文化命——的先声

与铺垫!

新中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

平等;所有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不

宜(予)录取”政策,未经任何法律程序,

就给众多仅仅是“出身不好”的青少年

盖上“不宜(予)录取”的印章,剥夺

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成为被划入另册

的“有类无教”。因此,该政策属于违背

宪法!

“不宜录取”政策的由来目前,人们尚无法得知“不宜录取”

政策出台的详细缘由与具体过程。但依据

现有资讯,可以肯定地说 :文革前“不宜

录取”政策来自当时最高领导人的指示。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有两段指示,

显然是“不宜录取”政策的指导思想与理

论基础。其一,是 1955 年 10 月的《农

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

指出 :“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青年,……

我们可以用他们来扫盲,教农民识字。究

竟是不是可以,请你们加以研究。至于担

任会计这样的事情就比较危险了。”(该书

第 212 页)

按照常理常规,作为时任党和国家最

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在谈到如何对待“出

身不好”的青年时,即使不谈古已有之的

“有教无类”,即使不强调宪法中明文规定

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应当强调

当时很重要的一项政策“有成分论,不唯

成分论,重在表现”。然而,毛泽东对这

些统统不提,而是强调了一个与之完全相

反的结论:“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青年”“担

任会计这样的事情就比较危险了。”——

可见,这才是毛泽东所要强调的结论。

其二,是 1957 年 1 月的《在省市自

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指出 :

“我们高等学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

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

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

还不到 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

况应当改变,但是需要时间。”这种情况如

何改变?该篇讲话中没有指示。其实,正

常的改变的办法很多,其前提应当是 :不

违背宪法,不无端剥夺任何一个青少年受

教育的权利。在此前提下,最关键的一条

就是不断加大对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的教

育投资力度。然而,这个办法却避免不了

毛泽东1955年10月11日结论中的“危险”

结果——出身不好的青年上大学、当会计

等等。于是,最便捷有效、最符合毛泽东

这两段“最高指示”的办法,只能是在中考、

高考中制定并贯彻执行“不宜录取”政策了。

试想,有了毛泽东的这两段最高指

示,再加上 1957 年夏天轰轰烈烈、席卷

全国,而且在大学生中也揪出许多右派的

反右运动,有关部门怎么能不积极响应、

迅速出台“不宜录取”政策呢?中国当时

的许多极左行为与政策,正是“上有好者,

下必甚焉”,下边只敢搞扩大化,决无创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Page 13: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3

吾土吾民

“不宜录取”政策与两段“最高指示”及其他政策的胆量。

对“不宜录取”政策的产生背景不了

解的人可能还会问 :最高领导人的这两段

“最高指示”怎么会成为高考、中考的政策、

法规呢?不是还有宪法、法律吗?对此问

题,还是要由当时的那位最高领导人的另

一段更具全局性的“最高指示”来回答。

1958 年 8 月,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借评论

司法会议发表谈话说 :“宪法是我参加制定

的,我也不记得。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

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能靠

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我们每次的决议

都是法,开一个会也是一个法。”“要人治,

不要法治。”由此可知,毛泽东的那两段“最

高指示”当然也就完全可以成为制定“不

宜录取”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了,

可以成为法了。

根据以上对相关事实的考证分析,可

以得出如下结论:正是毛泽东的那两段“最

高指示”才孕育、催生了“不宜录取”政

策的产生与实施。换言之,“不宜录取”政

策的始作俑者实乃当时的党和国家最高领

导人毛泽东!

“不宜录取”政策的延续与终结1966 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不宜

录取”者已经被所在各个学校于暗箱操作

中划定,但是由于“文革”爆发,当年的

高考招生停止,而且从 1966~1970 年这

五年间大学没有招收新生。一位当年的老

三届高中生在谈到“不宜录取”问题时以

半调侃半忏悔的语气说 :文革前高考“不

宜录取”政策的受害者累计起来人数众多,

但是毕竟只是少数人,当时我们大多数人

不以为然,有些人更是幸灾乐祸呢。结果,

我们全体老三届统统成了“不宜录取”者!

后来能当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粉碎“四人帮”

后恢复高考时能有幸考入大学的老三届只

是少数人。

仔细一想,此话言之有理。是啊,文

革被称之为“十年浩劫”,而大学停办多年

正是文革在中国教育界的“浩劫”!文革

浩劫之所以能在 1966 年全面爆发,不正

是文革前一系列极左的思想理论,路线方

针政策运动(当然包括反右与“不宜录取”)

在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广泛而深入地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完整的铺垫才造

成的必然之灾吗?正因为如此,对“不宜

录取”政策予以回忆、反思,理清其来龙

去脉、前因后果,是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文革前“不宜录取”

政策的执行,以1962年高考时最为宽松。

这是由于“三年大饥荒”饿死了数以千万

计的人民,全国上下对极左路线都非常不

满,1962 年初,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七千

人大会”,对极左路线及其危害有一定程度

的批评,毛泽东在会上也做了检讨。七千

人大会结束后,在广州召开的知识分子会

议上,周恩来宣布“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

阶级的一部分”,陈毅向知识分子赔礼道

歉,“脱帽加冕”,行鞠躬礼。教育界对极

左的“不宜录取”政策也相应有所松动与

改变。于是,1960 年、1961 年被划为“不

宜录取”的一些往届高中毕业生也参加了

当年高考。

然而,历史的诡谲之处是,品学兼优

的遇罗克(1942-1970)却没有这么幸运,

身在北京的他于 1960 年高考遭遇“不宜

录取”之后,1962 年的二次高考时又重

蹈覆辙。正是这双重打击,促进遇罗克更

加努力自学并独立思考,研读马列原著以

及有关文史哲书籍。文革初期,“血统论”

甚嚣尘上之际,他写出了轰动一时并将彪

炳史册的《出身论》,遇罗克成了思想解放

的先驱,捍卫真理的勇士。《出身论》实际

上否定了“不宜录取”的合理性、合法性,

本质上是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以

及文化大革命相忤逆的。结果,遇罗克由

“不宜录取”升级到“不宜存活”,被抓捕

并处以极刑。遇罗克可谓遭受“不宜录取”

迫害最为惨重的第一人。

“不宜录取”有松动,仅仅是 1962

年一年而已。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已

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讲话受到了毛

泽东的批评,说知识分子仍然是资产阶级

的,仍然要脱胎换骨。特别是在 1962 年

下半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重提阶级

斗争。之后,随着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更

加强调、升级,直至提升到“阶级斗争是

纲,其余都是目”的巅峰极限,“不宜录取”

就更加有了理论依据,就只能一直延续下

去,乃至更加变本加厉!

1971 年至 1976 年这六年中实行推

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实际上“不宜录取”

仍在延续并扩大化。文革中,出身不好的

青年范围扩大了,“死不悔改的走资派的子

女”等也囊括其中。这些人在 1968 年 12

月被钦命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以示

他们与其家庭有所区别”,为落实这项最高

指示,一些被关押的“可教子女”被解除

监禁,下放农村。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她)

们的待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

在文革失去理性、无法无天、狂风暴雨的

大环境中,“可教子女”实际上是被划入了

另册,“可教子女”成了一顶不戴帽子的“帽

子”,备受歧视。“可教子女”中能够被推荐

成为工农兵大学生的人数极少,据张刃先生

文章中说,“可教子女”被录取的,按照政

策规定只有招生总数的 3%,比文革前高考

中出身不好的考生上大学的比率更低!

1977 年恢复高考后,由于当时“两

个凡是”盛行,在 1977、1978 年的高考

中依然有诸多考生因为“不宜录取”政策

仍在延续而落榜,尽管他(她)们的成绩

超过了录取分数线。比如,开封市有一位

孙女士,她与妹妹自学成才在 1977 年分别

报考河南大学(当时为开封师范学院)中文

系和美术系,二人成绩都很优秀,其妹妹还

通过了复试,但是最终却因其父仍背着“特

务”等罪名而双双落榜。等到 1980 年其父

的冤案获得平反昭雪,姐妹俩人的大好时机

已错过了!当然,也有一些个别的特例。比

如,刘少奇之子刘源在 1977 年高考时就因

刘少奇冤案当时尚未平反而受阻,在邓小平

的直接干预下准予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

被录取到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又据著名记

者陆铿回忆录中记述,其子在恢复高考后在

四川省报考医学类研究生受阻,当时在香港

工作的陆铿不顾一些朋友的劝阻,大胆地上

书给邓小平,经小平同志批示后该问题才

顺利解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个案

推动,加速了对“不宜录取”政策的彻底

否定与终结。

遇罗克烈士

Page 14: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4

吾土吾民

9 月 25 日《日本经济新闻》记者那

篇文章说 :“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

货。如果想彻底抵制日货,中国只要加强

自身实力,能够生产日本制造的所有产品

就行。”现在该我们反思 :为什么中国企业

做不出原创性的、掌握核心技术的、高质

量的产品?

这个问题与钱学森之问本是同根同

源。钱学森曾问一位去医院探访他的国家

领导人,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一流科

技人才?如果钱学森只提问题而没有给出

问题的答案,那么他也就不是钱学森了。

他肯定对国家领导讲了他的答案,如同赵

丹临死说出当时中国文艺不能繁荣的原因

一样,只是党与政府不便公开罢了,其实

一切善良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

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更何况钱学森那样

智商的大科学家呢,况且“人之将死,其

言亦善(真)”。

中国人的原创性是如何消失的呢?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中国人的

原创性是在从幼儿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逐

渐丢失的。这个实验很简单,去幼儿园,

在黑板上随手画一圆圈,问小朋友这是什

么。小孩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有的说是

太阳,有的说是月亮、苹果、乒乓球、鸭

蛋、车轮……儿童的想象力很丰富。然后,

再去一个厅局级的政府部门,领导们正在

开会,同样在黑板上随手画一圆圈,问各

位领导这是什么,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皆不发言,唯恐说出自己的“不聪明”的

观点被人讥笑,最后大家齐眼看局长,局

长说,“不就是一个大零蛋吗。”大家异口

同声地说,“局长,您说得对,就是大零蛋!

哈哈哈。”由此可见,是“官本位”扼杀了

民族的原创性。

世界上有三种国家:神本位、官本位、

人本位。

神本位在西方中世纪时期也曾对科学

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地心

说与日心说之争。但是,神本位毕竟反映

的是宗教信仰,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是虔

诚的天主教或基督教徒(例如牛顿)。上帝

把自然规律或真理藏于暗室,科学家所做

的研究工作不过就是进入暗室

摸索被上帝藏起来的“玩具”,

当然,上帝只让那些智力超前、

勤奋虔诚的科学家成为科学发

现的幸运者。

人本位就是以人为本,强

调个体人思想之独立与自由、个

性之解放。在这种理论框架之下,

“自然人本无政府,自然资源可以

随便搜取,但是加入了自己的劳

动,就为私有财产。由于需要保

护私有财产,才推举出一个或一些人管理,

让渡出司法权。所以管理者(即后来的政府)

最主要的职责是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父

子是自然关系,所以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

任,因而子女可以继承财产。但是统治权

力或政府不能继承,一个君主死了,就应

由民众重选。被推举出來实行管理的人沒

有时间从事生产,所以人们公摊一些钱物

給他们作为补偿,这就形成纳税制度。”(约

翰洛克的《政府论》)

根据人本位制度,“我们每一个人都

有一个实实在在、活生生的灵魂,而体制

却没有。我们绝不能允许体制盘剥我们,

不能允许体制自行其是。不是体制造就

了我们,而是我们造就了体制。”(作家

村上春树)在人本位的国家里,国民限

制政府的权力,决定统治者的合法性与

执政时段,捍卫个人的自由与权力。

可惜,中国的社会既不是神本位,亦

不是人本位,而是官本位。

为了便于统治,中国历代统治者无不

实行愚民政策与奴化教育,对百姓洗脑。

封建王朝向百姓传播“真命天子”、“奉

天承运”的观念,把枪杆子里面出的政

权,假托神授,以显得合法。就是封建

王朝结束之后,不同时期的执政党依然

利用各种手段对百姓搞“顺从”教育,

“没有执政党,就没有当下中国”、“天大

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 X

主席亲”;对执政者的政策与成绩歌功

颂德,不容任何怀疑 ;

对孩子们灌输爱执政

党的意识形态与政策

就是爱国 ;在孩子的

受教育阶段,老师不

断给孩子灌输“听话

的就是好孩子”,把大

量尚有争议的“知识”

塞给孩子,并让他们

在考试的时候以此作

为标准答案,而从不

允许学生对政治课的

内容进行“质疑”与

批判,从此失去质

疑能力与批判精神的学生对书本上的一

切知识不加怀疑,全盘照收。例如,许

多教材和读物为了宣扬中国的古代文明,

便说宇航员在月球上唯一用肉眼能看到的地

球上的东西,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于是乎,

几乎每个上过学的中国人(包括老师)都接

受了这种认识,从未提出任何质疑,然而,

这一说法在美国一群小学生中,却引起巨大

争论。就如“勃起来”这样五毒俱全的“市

委书记”,在被抓起来前几天,还接见历

任雷锋班班长,号召全国人民学雷锋(做

个“听话的螺丝钉”),奴化教育的背后隐

藏的是虚伪和无耻的人格分裂。

近代中国的“洗脑”教育或许还与学

习苏联老大哥有关。据杨恒均先生研究,

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是如何被扼杀掉的?文 / 嵇少丞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一流科技人才?

Page 15: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5

吾土吾民

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是如何被扼杀掉的?

列宁和斯大林把巴甫洛夫的科学理论用于

对苏联社会主义新人的改造。大家知道,

巴甫洛夫是苏联著名的科学家,他发现了

动物的“条件反射”:当他在训练一条狗时,

把食物与某种动作联系起来,那么今后他

指令这条狗做某种动作就非常容易,甚至

狗为了食物而不自觉地做某个动作。列宁

和斯大林在苏联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让“公

民们”言听计从,只要你不相信、不服从,

你就有可能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甚至被处

死。于是乎,只经历不到两代人,苏联人

民,基本上都同巴甫洛夫的狗一样,为了

食物、为了生存,而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

动作,例如检举告密、疯狂地“造反”与

“革命”、为了热爱冷酷无情的领袖而去残

害同胞。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文革中也被发

挥到极致。

洗脑不仅反映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

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在互联网时代主要表

现在屏蔽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站,设立“敏

感词汇”。在博客与微博方面,编辑则在

上级的要求下用加精、置顶等手段提倡所

谓“主旋律”的东西,而对反映真实情况

的、但与“主旋律”内容相悖的文字采取

删除或相关措施尽量不让民众看到。孩子

从牙牙学语到大学毕业,毫不间断地被洗

脑,不仅浪费大量的学业时间,而且失去

科学发明技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质疑”

能力与批判精神。更可悲的是,他们甚至

不知道自己被洗脑,并在成家之后又参与

对自己下一代的洗脑接力赛中,这就是世

界上最成功的洗脑。

上述的“听话、顺从”的教育,最大

的好处是让民众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有

了“感谢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颠倒了“谁

养活谁”的逻辑关系(民为重君为轻,是

国民养活政府官员,官员为国民服务理所

当然 ;不是执政党和政府养活人民),与上

级领导高度统一思想,做驯服的奴才,只

关心自己的生活,失去反思与反抗的智力,

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维护了社会的“和谐”。

但是,这样的洗脑教育却让一个民族脑残,

从根上扼杀了人的发明创造的能力,在文

明创造与生产财富方面永远落后其他“人

本位”的国家。“顺从”教育是让一个民族

永远沦落到劣等民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旦遇到外来入侵,这样的国家不堪一击。

科学技术创新深深扎根的土壤是四大

公理 :批判精神、竞争精神、思辨精神、

人本主义。其他的暂时不说,就说这批判

精神,在官本位的中国就很难被接受。批

判包括批判他人与被他人批判,还包括自

我批判,即反省。公开批判自己,对于国

人特别是装深沉的领导与权威来说,是一

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领导与权威对待他

人的批判,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也同样不

容易。科学是在怀疑与批判中发展更新

的,在官本位的国度里,人们无法批判执

政者、权威甚至导师,否则要付出惨重的

代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是

亚里斯多德的一句名言。中国的学者有多

少能有亚里斯多德这样的豪情,感情不能

代替真理,地位不能代替真理,权高位重

者不等于就手握真理。以此类推,“吾爱

国家,但更爱真理。”正因为爱真理,亚

里斯多德才与其导师柏拉图在哲学上分道

扬镳 ;正因为爱真理,柏拉图尊重亚里斯

多德的理论选择,继续与他保持友善。他

们之间的争论要是放到当下中国,任何师

生受得了?

在人本位的国度里,继承意味着超

越。但是在官本位的中国,继承却意味

着顶礼膜拜、粉饰和抄袭。“吾爱吾师,

但吾更爱真理”之类在西方国家完全宽

容与鼓励的挑战权威的行为,在官本位

的中国于是成为违逆纲常、犯上作乱,

结果创新者被逐出山门,这就是“逆淘

汰”,因为在中国当权者神圣不可侵犯,

师道尊严不可侵犯。官本位的学术界,

只有唱和,没有反对 ;只有赞美,没有

批评 ;只有“谄媚”,没有核实。绝对的

权威导致绝对的落后,中国科教的悲剧

就这样已经注定!

使中国人失去创造性的原因除了上述

的长期的“听话、顺从”教育之外,还有

就是社会道德滑坡、诚信危机,导致科研

中弄虚作假行为,社会上制售假货行为,

即所谓的山寨文化。有人伪造数据,发表

了一篇谁也重复不了其数据的 Nature 短

文,于是成为院士,从此冒充大科学家横行

中国科学界,那些想当院士的人无不对其巴

结,给他送“客座教授”、送“科研经费”、送“自

然科学奖”……。大家见他作假成功,不仅没

有受到惩罚,而且得道升天,于是纷纷模仿,

此风越来越盛。在这种环境中,原创性研究无

从生根。山寨文化更是伤害企业的创新精神。

举例说,一个企业,花了巨资研发出来一个新

产品,刚投入市场,就被克隆了多个版本的

山寨货,那么这家企业研发新产品的投资就

收不回,这必然伤害企业做原创性开放的积

极性。不保护人权、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

在当下中国“原创”只能是一句空话。

正因为科学研究需要总是用怀疑的眼

光观察事物、用批判的精神探究规律,将

一切问题搬到理性的审判台上拷打审问,

所以,需要全方位的思想的自由与解放,

需要挑战权威。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家,

如果私有财产与基本人权得不到保护,思

想不自由,个性就得不到伸张,就永远不

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文化、艺术、

思想的创新。

当今中国山寨产品众多,却缺乏创新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名画《雅典学院》中的柏拉图与弟子亚里士多德

Page 16: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6

众家之言

还是那看不见的手

社会公平应如何达到?

——回应封满楼的《显见的历史》 文 / 索菲

文 / 封满楼

全体公民的钱交给政府,然后由政

府来平均分给每个公民。这不是

公平,而是大锅饭,或曰共产主义的初

级阶段。免费高等教育的实质是,政

府拿了全体公民的税收,然后发放给

每个上大学的人。这是可以做到的,但

是公平吗?

我觉得正确的方式是,立法鼓励设立

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使得有志接

受教育的最贫穷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业,而

不是让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免费。

把钱交给政府让政府来给民众办

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许很多人记得

弗里德曼矩阵 :

亦即 :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

效果,又讲节约 ;……花人家的钱办人家

的事,既不讲效果,也不讲节约。

把钱给政府,让政府给公民办事,就是

最后这个选择。而且,被分配的人永远觉得

不公。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狗熊分一个大

Pizza。由于分不均匀,就让一只狐狸来仲裁。

狗熊A抱怨狗熊B分到的比自己的大,狐狸

就在B这块上咬一口,结果狗熊B抱怨自己

这块变得太小了,于是狐狸又在A的那块咬了

一口,这次又轮到狗熊A抱怨了……结局还算

“公平”,最后狗熊A和B各分到了饼干大小的

等量的一小块Pizza。这“公平”的代价是一

个硕大的 Pizza 变成了饼干大小的两小块。

受损的是那两个狗熊,受益的是那只狐狸。

社会公平,确实不简单,但是即便我

们还不能肯定如何达到,我们也应该清楚

如何达不到。

“枫之春”是否成就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到良好的教育,应当是一个国家

的公民的基本人权。教育是应当区

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过如果一个

国家也能为高等教育创造物质条件,这个

国家无疑将有更好的未来。如果条件许可,

我们希望自己的国家选择给我们的年轻人

提供高等教育的物质条件。

教育经费由全体纳税人以税收的形式

来支付,我以为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通

过这种方式,贫穷家庭的子女也可以得到

和富裕家庭的子女相同的教育机会。一些

好的大学,入学竞争激烈。但这竞争是智

力上的学识上的,而不是物资上的。从这

点上来看,人人都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

这就与社会公正有关联。因为社会公正是

由“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部分组成。

从实质公正的角度看,社会公正必须是社

会成员拥有基本权利和机会平等的保证。

而程序的公正是实现实质公正的必要保证。

如果说“纳税人中有很多人没有子女

在上大学”,那么是否我们就不应当选择教

育经费由全体纳税人以税收的形式来支付

的这一方式呢?我没有汽车,可是我还是

同意纳税支付公路的维修。我们也同意从

我们的纳税之中来支付医院的费用,帮助

那些目前正在病痛之中的人们。

我愿意尝试一种全面的整体的历史的

观点来看待社会问题,为此,我不愿意把

教育问题,税收问题,公正问题等等看成

一个个单独的社会元素来探讨。它们任何

一个的社会效用问题,都必须放在历史的

长期的整合的观点中来探讨。

封满楼在《显见的历史》中提到“免

费”的词。比如:“高等教育的免费问题”,“既

然学校都免费,那么食品是否免费?当然也

要免费;住房呢?也要。服饰呢?也要。”就

我来说,在谈论社会成本的问题上,没有“免

费”的这个概念。教育或任何的医疗等的成本,

无论用什么方式支付,费用总是昂贵的,如

果把利润加入教育账单,就更加昂贵。“免费”

的概念是个人的,不是整体的社会的。在社

会问题上,教育涉及到一个极大的社会成本,

但是教育更是关联到一个社会的未来。虽然

在实践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常是矛盾和冲突

的,但从长远来看它们有着内在的统一关系。

那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责任和义务的双

向互动的关系。一个婴儿的生存能力并不比

动物优越,但后天的教育发挥出具有区别于

动物的潜能。社会如果选择要对个人尽责,

使个人获得必要能力,个人就有可能对社会

尽责。这一关系决定了受教育是每个人的基

本权利。为此我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人争取幸

福的机会平等的基本权利。

限于篇幅,我希望首先提到教育与人权

相联系的看法,我也用另外一个篇幅来探讨

民主的真义,因为,这与人的基本权利有关。

诚实地说,读了《显见的历史》,我就

开始了不眠之夜。不完全是因为封满楼的完

全不同的观点的挑战。更准确地说是因为有

一种对话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使我能放下

种种身边的急迫的琐事,拿起了手中的笔。

《此时此刻》不是一个偏重任何一个观

点的杂志,我们因此能在这里公开讨论不同

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我以为这是一

个非常少见的难得的机会。我们的目的不应

在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讨论的目的就是为了

探索真道。

花自己的钱 花他人的钱

为自己办事 既讲效果,又讲节约 只讲效果,不讲节约

为他人办事 不讲效果,只讲节约 不讲效果,不讲节约

在寻求公平和正义的旗帜下

Page 17: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7

众家之言

——回应封满楼的《显见的历史》 了上期索菲和封满楼两篇关于被

称为“枫之春”的持续数月的魁

北克学生运动迥然不同观点的文章,对

于其中孰是孰非,我想评论几句,也说

说我的看法。

什么是公平正义?美国学者罗尔斯

(John Rawls)提出的关于正义的两个原

则,为很多人所接受。罗尔斯的这种带有

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的公平正义理论的第

一原则为自由平等的原则,简单地说,就

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自由权利 ;正义

的第二原则为差异原则,即 :社会与经济

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安排,应该向社会弱势

群体倾斜,越是接近社会底层的人,其获

益也应随之越大。同时,罗尔斯还就公平

及正义在传统的人性善恶争论之上提出完

整的说明。他认为,人天生应该是理性而

且讲理的。由于人类是理性的,所以我们

追求理想和目标 ;但同时又因为人类是讲

理的,因此我们愿意在追求目标的同时遵

守合理的规范,并且将此建立在与其他个

体互利的基础之上。

历时数月的魁北克学生为取消省政

府拟定的大学生学费上调运动,从开始的

诉求、罢课、游行发展到后来越来越过激

的暴力行为。如果说学生们开始的行动还

是理性的,是行使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平等

的自由权利,但是在学生运动的后期,他

们的行动显然已经超出了理性范围,违背

了合理的规范,损害了其他个体利益的公

正原则。

作为还没有自食其力的大学生,他们

在经济层面上应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

一员,应该得到来自政府经济和政策制度

安排的倾斜,但是这种倾斜也是有度的和

兼顾其他个体利益前提下的。学生们既

要行使公正的平等自由权利,又要遵守

合理的规范尊重其他个体利益,其行动

就有个“度”的问题。一旦超“度”,那

诉求公平正义的初衷就变了味 ;政府既

要制定发展经济的政策,又要公正地制

定和安排并合理使用纳税人缴纳的财政

资源,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解决社会矛

盾,一旦有所失衡,危机就会出现。无

论是学生还是政府,双方的这种“一旦”,

都有可能成为给自己加套的“牢笼”而

非“公平正义”的胜利。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 2010 年奥斯

卡最佳外语片《谜一样的双眼》。在这个

包含了畅销影片的五要素 :犯罪,悬疑,

政治,爱情,复仇的影片里,我们看到了

追求公平正义的曲折、艰辛和些许的无奈。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在一个温暖

明亮的早晨,检察官本杰明来到凶案现

场,立刻就被眼前的惨状震撼了。受害

者莉莉安娜新婚燕尔,被人奸杀在家中。

正直的本杰明在上司的刁难和打压下,

执着地进行艰苦的调查,终于找到了真

凶戈麦斯。没有想到,上司居然依仗权

势,从监狱里释放了戈麦斯,坚持公平

正义的本杰明反而受到死亡的威胁,被

迫远走他乡。而另一个人物莫拉莱斯,

是受害者莉莉安娜的丈夫。整整 25 年,

他只活在妻子被害的那一天,他的生活

只剩下了一件事——为爱妻复仇。他要

让杀害爱妻的凶手戈麦斯百倍千倍地偿

还。不公平!?这是莫拉莱斯内心复仇

的基本动因。爱妻被杀,生活被毁,不

能便宜地用一颗子弹或是一把刀就利落

解决。为了复仇和这“不公平”,莫拉莱

斯设法抓到了戈麦斯,悄悄地把戈麦斯

囚禁在自家后院 25 年,要让他的仇人在

牢笼中孤独到死。自己也在这 25 年里离

群索居,在渺无人迹的树林深处,没有生

气空旷巨大的家里,孤独度日,只有架子

上莉莉安娜美丽的笑容定格在新婚一刻。

本杰明在公平正义受到漠视和践踏时,被

迫离乡背井浪迹天涯 ;莫拉莱斯在正义得

不到伸张的时候,无奈地用私刑复仇来解

决“不公平”;他们为着自己心目中的“公

平正义”被时间的牢笼囚禁。

我想要借这个事情说明,“公平正义”

是相对的和有差异的,这是事物的两面。

在文明社会,我们不能用暴力来裁判世

界。但是,莫拉莱斯怎么办?对待杀妻

之仇的凶犯,他可以做什么?本杰明怎么

办?面对依仗权势,践踏正义的大法官上

司,他能做什么?有的时候,人们真的很

无奈,不是在任何时候追求“公平正义”

都能得到真正的“公平正义”。同理,被

称为“枫之春”的魁北克学生运动直接

导致了教育厅长下台、执政的自由党在

选举中败北、上台的魁人党政府宣布取

消魁省大学学费上涨,但同时也宣布调高

企业和一部分纳税人税率。因为在世界经

济不景气、通货膨胀在各个国家不同程度

出现的情况下,本身经济就不怎么样的魁

省能独善其身吗?政府不敢再在学生学费

的问题上有什么动作。但是,在通胀压力

下节节攀升的教育经费由谁来埋单?天上

是不会掉馅饼的。毫无疑问,正如封满楼

文中指出的,是“整个社会的纳税人和下

一代”将为此埋单。这对社会的纳税人又

公正吗?不少纳税人对学生们的作为会没有

微词吗?

因此我想说,魁北克学生运动是学

生们为着自己的“公平正义”而把纳税

人、自己和政府都套在了一种无形的“牢

笼”中。冲破“牢笼”,实现顾及各方利

益的“公平正义”的途径只能是积极推

进魁省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真正解

决“公平正义”,而不是将对一部分人的

“公平正义”转移到对另一部分人的“不

公平”中。

“枫之春”是否成就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文 / 曦阳牧竹

讨论主持人 / 索菲在寻求公平和正义的旗帜下

Page 18: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8

焦点透视众家之言

尊严 温饱文 / 欧阳天

CTV 之问“你幸福吗?”终于

在龃龉中收场,还不善罢甘休,

又推出一问——“你最在乎什么?”

这确实比前一个问题要来得聪明些,

进可攻退可守。经过 CCTV 的精心

诱导和遴选,从播出的一问一答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众生相和央视的

用心良苦。

一个被采访的几乎退休的男子,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你最在乎的是什

么?”,一开始无所适从,“在乎的事

情多了,……”看来需要开导 :“你

最在乎的是什么?”

“……还能在乎什么呢?……吃饱了,

喝足了,这就是最重要的了。”被采访者终

于从众多的他认为在乎的事情中提炼出了

“最在乎的”。围观而来的人也附和道“就

是这个道理”。此时的 CCTV 应该非常得

意。这正是其主子需要的答案——屁民们,

除了吃饱了喝足了就不知道有别的什么值

得追求的。这不就是中国特色吗?由此可

义正词严:你们西方人说的“自由、民主、

平等”统统在天朝没有地位。

“吃饱喝足”的确是数千年来中国人

最在乎的事情。实际上,这是天大的事,“民

以食为天”么!还有比天更大的事情吗?

因此,一切此外的事情,都必须为此让路。

我相信,在 CCTV 所采访的人中必

定有关心吃喝以外事情的人。被采访者中

肯定有这样说的 :“我最在乎的是尊严。”

尽管不多,但肯定有,只是 CCTV 绝对不

会播出罢了。

CCTV 要告诉大家乃至全世界的是,

中国人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关心民主

自由或者别的,而只是关心吃饱了喝足

了。他们要说的是 :你们不是鼓吹“普世

价值”吗?你们的“自由、平等、民主、

人权”根本不普适,因为我们中国人就不

在乎这些!

吃饱了喝足了就可以心满意足的是什

么?是猪!“以食为天”的是什么?是猪!

当然对于配种的公猪来说,还要加上“性

交”。吃饱了喝足了,这是阉猪们的最大

幸福 ;再加上“造猪”(性交),这就是公

猪们的最大的幸福了。除此以外还有值得

它们关心的吗?没有。到最后咔嚓一刀,

猪在嚎啕大叫中结束了这吃饱喝足的一辈

子,这就是猪的幸福了。公猪的幸福就更

加充实,因为还有“造猪”。

吃喝是为了长膘,以便对主子有贡

献 ;性交是为了延续后代,继续对主子做

贡献。君不见,北高丽把喝肉汤作为崇高

目标和诱饵,奋斗已经有好几代猪了。至

今还未喝上,即便最后喝上,也是猪炖的

汤。有言“羊毛出在羊身上”,便有“肉

汤出自猪身上”。有些猪们正翘首以待自

己同类的汤呢。

CCTV 终于提交了一张亮丽的成绩

单,它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特别是向“不

怀好意”的西方证明 :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观——吃喝,别的价值我们不需要。这就

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只知道吃喝的屁

民和到处养二奶的官员。前者是猪,后者

是公猪。这几乎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写照。

中国人做猪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情了,

而是数千年的历史了。子民以做猪为满足,

官员以做公猪而幸福,皇上以凌驾于猪之

上握有杀猪大权而伟大。这是一个多么和

谐的社会,但是问题是,现在的中国很多

人已经不满足像猪一样生活了。

中华民族,是走出猪的价值观的时候

了。尊严,而不是吃喝,才是更加值得在

乎的。一个有尊严的社会,吃喝是不会短

缺的。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不言而喻。

而一个没有尊严的社会,吃喝迟早会

是一个问题,而且会是一个很严重的

问题,回首我们的过去看看我们的周

围,就明白了。

一个把“吃饱喝足”放在首位的

人会受到尊重吗?肯定不能。最多他

只会得到像猪一样的待遇。最后被彻

底剥夺,包括生命,也不足为奇。

但是 CCTV 要鼓吹的就是这种

猪的价值,而且试图升华这种猪的价

值。于是便有了如下的采访。被采访

的是一位修鞋的,也该是退休的年龄

了,其回答高屋建瓴了很多 :“最在乎的

是稳定,这十年我在这里亲眼看到大楼盖

起来,稳定了就有发展……”听明白了吗?

“这十年”。央视正在搞“这十年”,每天的

《新闻联播》都有十年的回顾,诸如“数字

十年”等等。为谁歌功颂德一望而知——

谁在位,就为谁歌功颂德。这是 CCTV 不

二的原则,因此 CCTV 的“二”是与生俱

来的。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屁民已经可以

歌功颂德了,因为他们基本上过上了猪的

生活,而当官的基本上过上了公猪的生活。

而那些不满足于做猪的人,就有麻烦

了。2011 年 8 月,即将转正的大学生村

官任建宇,被警察带走,进了劳教所。他

的罪证是在他的箱子底下搜出了一件 T 恤

衫,上面写着“不自由,毋宁死。”罗织的

罪状吓人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警察对

他的女友王娟说 :“你男朋友脑子是不是有

问题?否则好好的一人怎么想到自由,想

到去死呢?”

诚然,猪是从来没有想到过自由的,

也绝对不会想死。最后被捆起来一刀毙命,

那是命中注定。既然是猪,就认命吧!只

是,不愿意做猪的人,是猪不能理解的。

如果我们每一个被采访的人都说 :

“我最在乎的就是尊严,人的尊严。”那

个时候,即便 CCTV 这样无耻的媒体也

不敢如此高调反对普世价值。如果我们

每个人都把普世价值放在我们“最在乎”

的地位,那么,CCTV 和它的主子就必

须对我们尊重。

——剖析 CCTV 之问“你最在乎什么?”

央视最近炮制出一系列“走进基层”节目

C

Page 19: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19

众家之言

八大终于“胜利”召开了,善于背

书的胡总书记,念了一个半小时的

报告。据报道,有的代表鼓掌 35 次,“手

掌都拍麻了”,有的代表心情激动,“哭了

五次”。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反

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

的鲜明政治立场,……要坚持中国特色

反腐倡廉道路,……更加科学有效地防

治腐败。”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十八大即将

召开之际,美国《纽约时报》报导某个

中国领导人的家庭拥有二十七亿美元财

产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如既往,

批驳该报导是抹黑中国,“有着不可告人

的目的”,同时把“不实的报导”屏蔽,

免得让党领导下的“素质低”的老百姓

知道。而该领导人的家人也通过律师发

布声明,驳斥该报道,“将继续澄清《纽

约时报》的不实报导,并保留追究其法

律责任的权利。”但《纽约时报》的发言

人Eileen Murphy依然嘴硬,表示“支持”

该报导,并为此“引以为傲”,特别说明“这

项报导也是《纽约时报》高品质调查报导

的范例。”

此事有人说是抹黑、不实,也有人说

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 ;有传言说该

领导人决定公开澄清家族财富,希望“向

人民说清楚”。按说这是个好事,如果清白,

也给该领导人一个澄清问题的机会。不过

又有传言说这个做法受到同僚的阻止,因

为会给其他官员造成压力,“引起一系列连

锁反应”。如果该领导真的公布了他的财

产,大家也有压力要公布个人财产 ;如果

都要公布,大家都暴露了,大家都不干净,

十八大随想——人民无法等待下一个无为的十年 文 / 达路仁

还怎么有脸赖着继续执政呢?

公开官员个人财产,在重视个人隐私

的西方国家可以做,为什么在中国千呼万

唤,却不能做?原因就是执政利益集团害

怕自己和同伙贪腐的原形毕露,害怕国王

的新衣让人说破。所谓反腐,只不过是掩

人耳目,喊喊口号而已。既不让媒体和百

姓监督,又不敢公布个人财产。这样的反

腐,只能越反越腐,假反腐,真掩护,如

此而已。

如今十八大“圆满”结束了,拍麻了

巴掌和哭了多次的代表们也都收拾行李走

了。党的新领导团体与媒体见面,习近平

讲了话。人们都关心中共新领导的讲话有

无新意。几句官面上的话,也许不宜过度

解读,但有一点大概值得注意。

习近平在谈到责任的时候,把民族

和人民放到了“党”的前面,这应该算

是个进步。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应当优先

于个别党派团体的利益。尽管有些御用

人员不断指责中国人民“素质低”,不能

给人们民主的权利,但是他们“素质”

再低,也不应该受素质更低的执政集团

永远的、无条件的统治、驱使和压迫。

人民没有“热爱”和维护这个统治集团

的义务。

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中国人民是勤劳善良的人民。这样的人民

理应受到更好的对待。像世界上大多数人

民那样,他们应该做自己国家的主人,他

们应该能够放心批评、也可以选择他们的

“公仆”。不应当因为发表不同于“公仆”

的观点就受到迫害,更不能让个别既得利

益集团长久把持他们的政府。

习近平说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

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

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

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

一份合格的答卷。”

如果所说的“事业”是指“共产主义”,

“道远”是肯定的。但是,历史留给这个执

政党的时间并不是无限期的。所有的考生

都知道,考试答卷的时间是有限的。中国

人民尽管善良,他们无法等待下一个无为

的十年。人民不敢奢望执政者与他们“心

心相印”或者“同甘共苦”,如果真想让人

民与其“团结奋斗”,就应该拿出具体的行

动来。

让我们以善良的愿望,听其言,观其

行。这份答卷是否“合格”,不该让考生自

己判卷,分数是让人民来判定的。希望中

共新领导能拿出及格的答卷。

Page 20: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焦点透视众家之言

20

从“右派”老师说起 年回国,我去看望我中学老师。老

师 80 多岁了,身体虚弱。进门老

师见我从国外回去还去看他,眼泪都出来

了。老师是省著名教师,但他是一个“右派”。

右派,是1957 年那场政治运动给人

定的罪名,据说全国划了一百多万“右派”。

20 多年后右派才得以平反。解放初期的文

化人,都是解放前上过学的。解放前能上

得起学的人,家境过得好一些。这样的人

家划成分,多被划为地主、富农。国家把

地、富、反、坏、右定为阶级敌人,称“五

类分子”,属专政对象。在“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年代里,地主富农“只许老老实实,

不许乱说乱动”,否则,就会被“打翻在地,

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老师年轻时教我语文。我为有这样的

著名老师感到幸运。后来老师调到省教研

室搞教学研究和编审乡土编教材,改革开

放时,老师被调到省教育学院任教授。

一次老师住医院,我去看望老师。病

床上的老师跟我说起他被打成“右派”的

原因和经过。57 年反右运动中,上级大会

小会地发动老师们提意见,说是帮助党整

风。会议上轮流发言,老师就“统购统销”

中干部强迫群众买“余粮”村民闹饥荒说

实话。结果,因老师家是富农成分,老师

被上纲说成是本质反动,是“向党进攻”,

被定为“右派分子”。

随后 1958 年的大跃进中,老师被拉

到太行山里住牛棚劳动改造,抬矿石炼钢

铁。一次老师说:“筐里的石头装的太多了,

人抬不动。”这话被领导听见,批判说:“矿

石还没有抬,你怎么就知道抬不动?”会

议主持人把老师的话上纲到“对大跃进不

满,反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

文革中,老师和学生经常要到农场参

加劳动,老师是右派劳动改造,学生干活

说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天公社书记开

会,让老师们轮流发言亮活思想,学习政

策提高认识。我老师说,未轮到发言我心

就紧张,生怕说错话。轮到发言,老师念

毛主席语录:“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

老师说了一句,我们要落实毛主席指示。

公社书记总结说:“有一种人,有一个论调,

借毛主席的话,说学生参加劳动不是学习,

不是以学为主,这是明目张胆地鼓吹“智

文 / 古沙

育第一”,“是要学生走白专道路,是地地

道道的右派言论。”接着,书记让我老师站

在凳子上低头,开了现场批斗会。

右派,是毛泽东时代的罪人,他们仅

因出生在富一点的家庭,就自然地成了反

动阶级。他们中不少人因为给政府说实话

提意见,被定为了阶级敌人。

1967 年,我大学毕业了,我也成了知

识分子。我被政策和工农兵称为“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工人说我是“臭老九”。我出

身贫农,没有财产,我怎么就成了资产阶

级?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下工厂,下连队,

下农村,我必须接受永无休止的改造。那

时我心里想,你毛泽东不也是师范毕业的,

你不也是“臭知识分子”吗?这话只是我不

敢说。

在部队农场改造时,我们一批来自全

国各地的大学生组成一个学生连,干部由

解放军担任,对我们青年学生进行劳动改

造,说是再教育。解放军指导员站在同学

面前耀武扬威地说:“你们是大学生,我是

个大老粗。从今天起,我这个‘大老粗’就

是要管你们这些‘老细’,你们不要不服气!”

瞧这语气,明显地是对知识分子的不屑与

蔑视。一次,解放军让大家向党交心,因不

敢直言,我拐弯抹角地说我对自己是资产阶

级想不通。结果,连长批是“自来红”思想,

说我的大学是资产阶级大染缸,是知识分

子成堆的地方,说我的思想脱离工农大众,

应该认真改造。这话我一听心里就骂上了,

这不是把国家、老师和学校十多年对我们

年轻一代的教育全都给否定了吗?

一天,我当解放军团长的哥哥来看我。

弟兄俩说话,我跟哥说 :“把林彪定为接

班人,写入《党章》不妥。要是林以后变

了怎么办?”我这话把我哥吓得愣在那里。

哥把我拉到无人处,声色俱厉地呵斥我,

说我“简直是不想活了”,说我是“右派言论”,

说我是“现行反革命”。

看,人说句实话,社会上的压力是多

么的大!

人生中我不是右派,但我对右派老师

们很同情,因为老师兢兢业业地向我传授

知识,教我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中华。

这有什么不好?

现在,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

我看到国内一批历史老人给中共“十八大”

发公开信,要求中央彻底清算“文革”元

凶毛泽东的滔天罪行。公开信说 :“国际社

会普遍将希特勒、斯大林看做是 20 世纪

暴君的代表。希特勒造成 600 多万犹太

人死亡,斯大林造成 2000 多万苏联人死

亡。希特勒和斯大林的反人类罪同毛泽东

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毛泽东造成了

中国 8300 万冤魂,3000 万件冤案,3 亿

多人被批斗。超过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暴君

罪恶的总和。”这让我联想起了另一材料 :

《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 26 位名人》。著名

作家、全国文联副主席老舍,因不堪文革

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人民日报》社

长、总编辑邓拓,因文革被迫害自缢身亡;

被毛泽东迫害致死的还有:翦伯赞、吴晗、

严凤英、上官云珠、容国团等。

我支持这批历史老人上书中央。毛泽

东对 2000 多年前的孔子都要批判,对他

给人民犯下的罪,为什么不能清算呢?

1957 年反右运动,百万干部和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和厂矿劳动。

Page 21: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21

众家之言

【盛会随感】假如有一个十八大专用

微博,代表们会发什么呢? 1、给我倒水

的小姑娘真好看。2、手都拍肿了,晚上

让宾馆服务员给揉揉。3、刚才睡觉被记

者拍到,我会不会红啊? 4、都不敢戴我

的百达翡丽了。5、来北京一周了,好想

我的干女儿。6、总算开完了,马上能回

美国了。

【哭笑不得】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

老板,要开董事会了,保安齐齐站在办

公区门口一起高喊:“誓死保卫董事会!”

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

【演出完毕】这十年是在舞蹈队长带

领下莺歌燕舞、载歌载舞和歌舞升平的十

年。虽然台上演出乏善可陈,台下观众

怨声载道,但是舞蹈队长的最大贡献是

在闭幕后走下舞台,而不是退居幕后。

【听力教材】想学中文的也可以去全

程聆听十八大的会议讲话。语速慢之外,

每说一句都会停顿五秒,绝对提高成就

感。唯一遗憾的是,里面的用词你基本

在日常口语里用不上。

【美中之别】落后的美国,不到最

后一刻都不知道国家领导人会是谁 ;先

进的中国,五年前就知道了国家领导人

是谁 ;发达的北高丽,人还在肚子里的

时候就知道他是屁民的领导人。

【权力之妙】头一拍就是一个代表

思想,嘴一张就是一个革命理论,手

一挥就是一个正确方向,脚一迈就是

一个伟大进步,眼一看就是温暖关怀,

脸一回就是一个光辉回顾,钱一送就

是一个负责大国,会一开就是一个辉

煌成就,掌一鼓就是一个团结一致,

歌一唱就是一个阳光灿烂,帖一删就是

和谐社会。

【同窗今昔】清华 :一半境外同学

嘲笑境内同学 ;北大 :一半同学檄文另

一半同学 ;人大 :一半同学在当另一半

同学的秘书 ;政法 :一半同学在抓另一

半同学 ;复旦 :一半同学收购兼并另一

半同学的资产 ;财大 :一半同学在查

另一半同学的帐 ;师大 :一半同学在辅

导另一半同学的小孩 ;中戏曲 :一半同

学在睡另一半同学的老爸 ;传媒 :一半

同学在给另一半同学当继母 ;重大 :一

半同学是甲方,一半同学是乙方 ;长江

商学院 :一半同学正在努力转正成为另

一半同学的新老婆 !

【难以兑现】

【抵制日货】领导让秘书查 :“我

身边有什么日货,要主动自查。”秘书

汇报 :“查了,一件都没有。你的车

是德国的,表是瑞士的,衣服是法国

的,手机是苹果的,你的孩子在美国,

你的房子在澳大利亚,你的账号在香

港。还有你喜欢的那几个小姐,都是

国产的。”领导放心:“那就全民一心,

抵制日货吧!”

【口蜜腹剑】1937 年王明从莫斯科

回延安,毛泽东高呼“王明同志万岁!”

不久王明被斗倒 ;1945 年重庆谈判,

毛两次当众高呼“蒋委员长万岁!”不

久毛翻脸 ;1954 年毛会见由达赖班禅

率领的西藏国庆观礼团,当场高呼“喇

嘛万岁!班禅万岁!”不久达赖流亡海

外……更糟的是此人当年还喊过一嗓子

“人民万岁”。

【一语中的】一教授问一老农 :爱

情与婚姻的区别是什么?老农不加思考

随口就答 :其实很简单,您今天和她睡

了,明天还想和她睡,这就是爱情 ;您

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得和她睡,这

就是婚姻。教授感慨 :多精辟啊!原

来,事业,就是今天干了明天还想干 ;

职业,就是今天干了明天还得干!朋

友,是喝完一顿还想喝 ;客户,是喝完

一顿还得喝!

【艳福不浅】朋友 :“最近混得怎么

样啊?”“嗨!别提多美了!老婆这几天

出差,我每天晚上和别人的老婆睡,别

看她年龄不大却能折腾!累死了!” 朋

友赞叹 :“你小子艳福不浅!”“那是我

女儿,今年两岁!”

【防盗有方】丈夫在电话里告诉妻

子 :“刚才派出所的民警来说,我们家

的门被小偷撬了。”妻子急问 :“钱和

存折丢了吗?”丈夫 :“我想不会的。”

妻子 :“为什么?”丈夫 :“我找了十

年都找不到,小偷这么一会儿工夫就

能找到吗?”

【减肥运动】一个肥胖的妇人向医

生抱怨。妇人 :医生,我的体重已经

超过九十公斤了,我该怎么办?医生 :

你该做做运动。妇人 :我该做什么运动

呢?医生 :这是很简单的头部运动,从

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妇人 :一天做几

次呢?医生 :不一定,只要是有人请你

吃东西时,你就做做这个运动,直到那

人离开为止。

【鹦歌艳鹉】何兵评于丹:“这是一

只嗓门很大的鹦鹉。”面对贵州惨死在垃

圾桶里的五个小男孩,于丹想必会端着“心

灵鸡汤”这样说……

&讽刺 幽默

概念设计

效果图

施工图

竣工图

Page 22: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22

文学原创

鸭不是什么珍禽,不稀奇。它有几

个别名,绿头鸭、红腿鸭和大麻鸭,

叫出了它的特征,此外与家鸭没什么区别,

也就没什么特别好看的。

离泰之和禾鹂家百十步远的一条河暨

公园,是野鸭的栖息地。入口处赫然钉着

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只手在撒食物给野

鸭吃,右上角是一个法官的锤子往下敲,

边上标着“$100”的罚金。这种警示固然

可以增强动物保护的意识,但对提高野鸭

的身价却没什么助益。泰之、禾鹂爱去公

园,喜欢的是那里的风景,不大青睐野鸭,

更没意识到这是它们的主题公园。

今年六月中旬泰之和禾鹂从国内回

来,一天晚餐后到公园去散步,突然发现

河面上漂着几只小小鸭,比鸭蛋大不了多

少,是刚刚破壳出来的样子,一团团、毛

绒绒、轻飘飘的,浮在水上好像都不沾水。

“一,二,三……”禾鹂用手指头点着

数数。它们挤在一起,左一冲、右一突的,

像不规则的布朗运动,叫人点不清!

“再数一遍,一、二、三,唉,别乱动呀!

一,二,三……有八只!”禾鹂好不容易才

点清。

旁边有一只大野鸭,肯定是鸭妈妈。

那样子也真像个妈妈!鸭宝宝在身边“突、

突、突”乱成一气、“唧、唧、唧”叫成一

片,它全不理会,两只眼睛滴溜溜地巡视

着四面八方,透出高度的警觉,那神情与

人绝无二致。

泰之和禾鹂去公园,是随机的。不管

是去得密还是稀,反正每次去都看到它们

的变化,不是长大了些,就是毛变黑了硬

了,或是叫声不再细声细气了。还有一个

变化,是禾鹂发现的 :它们之间的距离变

大了,原来挤成一团,后来间隔越来越大。

泰之真服了禾鹂的观察!

“一,二,三……八只!”禾鹂又在数了。

“哦!”泰之恍然大悟 :每次来禾鹂

都要点数,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化当然也就

觉察到了。

这解释了禾鹂的发现,但怎么解释鸭

间距呢?也许是鸭的能力增大了,它们需要

大一点的空间 ;也许它们开始有意识,也有

一个像英国绅士说的“保持距离!”的问题。

总之间距成了它们成长的一个标尺。

野鸭栖息的这条河,草肥水美。泰之

和禾鹂每一次来,都看到它们在那里吃。

还是宝宝的时候,像婴儿在怀里吃奶一样,

嘴不离水,一口接一口的嘬,慌得不得了。

长大一点后,不该叫鸭宝宝该叫小鸭了,

嘴的动作也大了,表现为啄食。它们的胃口

好得不得了,又没人来跟它们抢,它们还是

抢着吃,贪婪得像一些在餐桌上全然不顾别

人,吃得嘴巴“嘎、嘎、嘎”响的人。

再大一点,它们有点少男少女的味道

了,当然,这里不是说的男女的事,而是

说它们的模样有点俊俏了。但是,这时吃

相反而更难看了。一头扎在水里找吃的,

身子倒立起来,屁股高高地翘在上面,一

点都不讲体面。

而这些时候,鸭妈妈总是在一边巡视,

没去吃自己的。

鸭妈妈不单是忘了吃,睡也不得安寝。

有一天,泰之和禾鹂去公园有点晚,天见黑

了,八只小鸭依偎在一起沉入梦乡。它们不

知道这周围是不是有蛇、黄鼠狼和歹徒,也

不担心。鸭妈妈没去睡自己的,伸长了脖子、

高昂起颈项,高度警惕地在巡视四周。那矗

立守卫的姿态和那脚下睡成一摊的小鸭,合

成一尊动人的造型,在夜色的背景下,在人

和动物有共通性的母与子的意义下……

隔了一些时日,七月下旬的一天,泰

之和禾鹂又去公园。他们径直去看鸭,现

在去公园的旨趣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回,小鸭也是吃过了、洗过了,跳

上跳板准备歇息。但是,见到边上有人,

它们就站在那里、不趴下来,好像开始懂

得怕人了。鸭妈妈更是一如既往。坚持了

一会儿,鸭群开始躁动,一只一只从跳板

跳回水里,然后一起游向河中间。

禾鹂说:“糟糕!是我们把它们吓跑了,

快走开,让它们回来。”但是,这一晚它们

没再回来,后几天也没回到这个地方来。

禾鹂一直不安,“它们会到哪里去睡呢?”

七月底,她带着歉意和惦记去了工作

的远方。

泰之常常一个人再去公园。那八只小鸭

越来越难见到,它们很分散,有时候看得到

几个,也找不全八个和鸭妈妈。用禾鹂的“距

离观”来看,那距离的尺度大到要在整个河

面去找,可见它们是更加长大了。

八月的某一天,泰之终于看到它们在

那个跳板上归巢了,马上打电话告诉了禾

鹂,让她心安。自己也就此放下,慢慢淡

散了,心想野鸭不会再有什么,它的故事

应该落幕了。

哪知道又一天,泰之正漫不经心地沿

河散步,猛然听到水响,惊诧地看到这一

群野鸭在试飞。鸭妈妈高出水面尺许在前

面引领,初长成的鸭孩子一个个振翅紧跟,

但终因羽力不济,不能飞离水面。

那幅画面,泰之真遗憾没带照相机把

它抢拍下来给禾鹂看,但是深深地刻印在

脑海里了 :鸭妈妈不再是一个生儿育女的

妈妈形象,它展示了健美又协调的身姿,

该和她做姑娘时一样吧 ;而鸭孩子呢,翅

膀还不能把它带离水面,蹼在若即若离的

水面上拼命地扒,在身后留下一条条“噗

哧哧”的水花。那出离水面上半截的美和

手忙脚乱下半截的狼狈,在泰之头脑里形

成一个有趣又有寓意的拼图。

九月的天气,已有些凉意。夏天,公园

的风都是绿的,现在,一些树梢已蘸上点点

浅黄,像画笔着纸,把淡淡的黄色沁入风也

沁入感觉。泰之正在感受秋韵,猛地看见一

只飞禽斜刺冲向天空,“啊!是野鸭!”是

鸭妈妈?不是,是鸭孩子!它比鸭妈妈小一

点、瘦一点,但多出一股直冲云霄的精神。

这一情景犹如画龙点睛,使泰之豁朗。

这才是野鸭和家鸭的区别。野鸭属于自己,

野性会使它飞向蓝天!它每一天都在为此

做准备,包括它们的吃,也包括对人类的怕。

而家鸭属于人,已无意凌云,也无力回天。

无论好坏,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是肯

定的。

野鸭 文 / 张巽根

Page 23: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23

文学原创

莫愁湖边走呵,春光满枝头。花儿含

羞笑,碧水也温柔。莫愁女前留个影,江

山秀美人风流。啊,莫愁,啊莫愁!劝君

莫忧愁。很多年前就听过这首脍炙人口的

歌曲,而一直没有去过自古有“江南第一

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

之首”等美誉的莫愁湖。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

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

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

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

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

嫁与东家王。”南朝梁武帝萧衍的这首《河

中水之歌》更是写不尽莫愁的端庄贤惠。

莫愁湖,位于南京秦淮河西。莫愁湖

公园是一座有着 1500 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

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园内

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水中

海棠。胜棋楼、郁金堂、水榭、抱月楼、曲

径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绿荫之中。

莫愁湖内湖面宽阔,五月莲花尚未盛

开。四周被高楼大厦环绕,已经没有开阔

的视野,远望已无“碧水连远山,远山上

云端”的景致。湖柳如烟,湖云似梦依旧

环绕着莫愁湖,只是湖水已不是六朝的湖

水,也不是明朝的湖水,湖水已混浊不清,

一阵风来吹过一些淡淡的臭味,直让原本

心畅神怡的人不得不忧愁一番。千古诗人

留下的优美诗句顿时烟消云散,只能成为

一种美好的追忆。所幸的是莫愁湖公园里

没有见到那些现代官员的题字。

湖水不能看,躲进胜棋楼,这是一座

古朴的两层建筑,门楣上“胜棋楼”三字

是清朝同治十年状元梅启照所书。楼外两

侧槛柱上的楹联云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

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楼下陈

列着名人字画,楼上悬挂着明太祖朱元璋

和中山王徐达弈棋的画像。胜棋楼的来历

还有一段佳话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

筑楼湖上 , 常召开国功臣徐达到楼上下围

棋。徐达虽棋高一着,却不敢轻易赢棋,

怕得罪了皇上。久而久之,为朱元璋看破,

一次他对徐达说 :“你每次下棋都故意输

给朕,朕赢了也不光彩,你这样做是犯了

欺君之罪!”吓得徐达连连叩首。他又

说:“今天你要使出真本事与朕分个高下,

无论输赢朕都高兴。”结果徐达果然赢了。

朱元璋说 :“卿弈棋如用兵,确实高明,

朕不得不服。”徐达却说 :“臣用兵、弈棋

所以取胜,全仗万岁神威,非臣之力也。”

朱元璋说 :“此话怎讲?”徐达说 :“请陛

到了莫愁更忧愁 文 / 飘尘永魂

下细看臣满盘棋子的布局。”原来从徐达

这边看,棋子分明摆出“万岁”两字模样。

朱元璋龙颜大悦,即将此楼连同整个莫愁

湖赐给徐达。后人称此楼为胜棋楼。

郁金堂中荷花池里的莫愁依旧清秀

美丽,只是不忍心多看独自心伤的莫愁,

仿佛看见她的清泪流不尽。她悄悄地流泪,

怎么洗不尽一湖的忧愁,她还要独自流泪

多少年?

如果明洪武皇帝再回到胜棋楼,望

着浑浊的莫愁湖水,闻到湖水中的一丝臭

味,不知会有多少官员人头搬家?若是萧

统或刘勰从莫愁湖边走过,真不知他们将

丧失文心雅韵还是悲愤投湖?

枫红枫绿 月晴月圆——枫子、张巽根新书一瞥

文 / 林炎平

历史是由后来人写的,并不只是由胜

利者来写的。也许胜利者写过,但最终是

由后来人来写的。

——《晴圆集》作者张巽根(本该出

现在书中却被编辑删除的文字)

我不能同意你书中对现代艺术的判断

——《那一城 枫红枫绿》作者枫子对

我的《奥林匹克的启示》的批判

11 月 4 日张巽根和枫子的新书畅谈

会由魁北克华人作协组织召开。我正好在

旅行的间隙回到蒙特利尔而得以参加。

枫子的《这一城 枫红枫绿》和张巽根

的《晴圆集》都是在中国大陆出版不久的

新书。从我以上引述的这两位作者的“书

外语”,不难想象书如其人的率真。当然

由于出版地的众所周知的原因,书中一些

本应出现的坦言被删节了。

书中我们可以读懂作者,书也可以映

射出这两位出生于两个不同时代、具有不同

经历甚至不同性别的海外移民对故乡和“新

乡“的观察和反思。枫子很纯真,纯真中带

着历练和小资;张巽根很沧桑,沧桑中带着

童真和哲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失幽默。

可贵的是,他们都从人的角度去观察

生活,感受生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看

法超越了自己生活和经验的局限。在民族

和世界冲突时,他们选择了理性和质疑,

而不是以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决定好恶。

我不认为有所谓的“纯文学”。文学必

须和人有关,因此它写的必须是人的经验和

感情,因此也就必须涉及到价值观。枫叶不

会非红即绿,月亮也不总既晴且圆。可贵的

是在憧憬“晴圆”的同时,可以直面“阴缺”。

两位作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做到了这点。

一个不能直面历史的民族必将重蹈

覆辙,一个不能正视现实的民族无疑没

有将来。而这些价值观,都必须从每个人

做起。可喜的是,很多中国人,包括不少

海外华人,已经逐渐理解。而这两位作者,

正体现了这一趋势。

在这样一个审视中西和觉醒自我的潮

流中,魁北克华人作协做了很好的工作,

特别是主席郑南川的不懈努力和斡旋,值

得赞誉。

Page 24: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24

文学原创

曾几何时……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

站在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

德加的《舞台上的芭蕾舞女》画前沉思 ;

到橘园博物馆(Musée d'Orange)

欣赏莫奈那些大幅的《睡莲》系列 ;

到莫奈博物馆(Musée Marmottan-

Claude Monet)亲眼看一看这引发“印象

派”一词的《日出》……

如果您未曾有机会到巴黎,未曾有机

会亲身到访上述印象派巨匠圣地,那么您

不可以再错过这次展览了——《曾几何时,

有一个印象派》,这可能是您有生之年唯

一的一次,在自己城市举办的印象派绘画

发展史展览。

您是如此幸运,这是北美大陆最好的

印象派作品收藏展,第一次莅临加拿大,

而且仅在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展出。精选

出来的百十来幅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

印象派绘画大师 , 每一个名字说出来都是

名满天下,闻名遐迩 :

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 Theodore

Rousseau 西 奥 多· 卢 梭、Jean-

Francois Millet 让·弗朗索瓦·米勒、

Camille Corot 卡米耶·科罗 ;

印象派代表人物 Edouard Manet

爱 德 华· 马 奈、 Claude Monet 克 劳

德· 莫 奈、 Edgar Degas 埃 德 加· 德

加、Pierre-Auguste Renoir 皮埃尔·奥

古斯特·雷诺阿、 Camille Pissarro 卡

米耶·毕沙罗、 Alfred Sisley 阿尔弗莱

德·西斯莱、Berthe Morisot 贝尔特·莫

里索 ;

后 印 象 派 的 Paul Gauguin 保

罗·高更、Toulouse-Lautrec 图卢

兹 - 劳特累克……

这些名字告诉我们,看了这个展

览,您将会对印象派发展的来龙去脉

有一个非常全面清晰的了解。

“现在那些店主都跑去照相馆,

而不再需要我们画的肖像了。这对画

家来说太糟糕了,但同时对绘画艺术

来讲,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雷诺阿

布展板上的这句话,正好可以帮助

我们简略回顾一下西方现代艺术的源起。

18 世纪以前,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为

“写实地再现某个主体”,然而摄影技术

的发明让艺术的写实功能相形见绌。艺

术家开始实验各种观看的方式、材料、

观点等等。印象派着重从光和色的角度

认识和再现对象,它追求光色变化的色

彩效果,而对作品描绘的主题、情节并

无多大兴趣。

画展从“巴比松画派”的作品开始。

巴比松画派指的是 1830 年到 1840 年在

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因该画派的

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 50 公里的枫

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故他们的

作品被合称为“巴比松派”。“巴比松七

星”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画家卢梭、米

勒、科罗悉数登场 :描绘农民生活场景的

《The Knitting Lesson(编织课)》,出自

我们熟知的画《拾穗》的“农民画家”米

勒。他的另一幅作品《Plains of Barbizon

(巴比松平原)》,以及科学风景画家卢梭的

《Farm in the Landes(田野农场)》,描绘

的都是最典型的巴比松田园风景 :参天的

橡树,简朴的农舍,坚实的土地。而诗人

风景画家科罗带来了四幅作品。在《Bathers

of the Borronmean Isles(博罗梅安群岛

的泳客)》中,我们看到阳光缤纷闪烁,

树影朦胧迷离,这梦幻一般的意境令人

想起他那幅最闻名的《蒙特枫丹的回忆》。

两者都是科罗晚年的作品。

19 世纪中叶以前的传统绘画方式是:

画家在室内写生,主要依靠室内光在物体

上产生柔和的明暗变化来画对象,包括风

景画。而“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则主张

走出画室来到自然光下对景写生,以求获

得真实新鲜的感受,使画面色调响亮起来。

这样的主张和实践启迪了后来的印象派画

家们 :他们不单承袭了来到户外自然光下

作画的创意,而且在绘画主题上则更前进

了一步 :根本忽视对象的形和轮廓,只捕

捉光色变化带来的视觉印象。从此次布展

的顺序可以看出,展览有意带领观众从画

面的色调和表达的主题两方面来了解印象

派演进的过程。

说起印象派,言必称莫奈。其实马奈

才是印象派的先驱。他以那幅颇具争议的

《草地上的午餐》(裸女坐在西服绅士当

中)明确地表示,印象派并不仅仅靠绘画

技巧来与众不同,从主题上也可以颠覆传

统学院派的保守思考。本次展览中有一幅

马奈晚年时期的作品《Moss Roses in a

Vase(花瓶里的莫斯玫瑰)》。不似奥赛

博物馆里那幅草地午餐的恢弘巨大,创作

此画时他已人近晚年力衰体弱,所以作品

多有这样小巧趣致,清新俊逸的风格。

作为印象派最著名的代表和创始人之

一,莫奈则是真正把印象主义发扬光大的

画家。“印象派”这个词就源于艺评家当

年(1874 年)对莫奈作品《日出·印象》

的讥讽 :“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的印

象完整!”此次共展出了莫奈六幅风景画

作品,从中我们可以仔细观察

到他独有的风格特点 :简短细

碎的笔触,颤动纤细的光线,

层层叠叠,斑斑驳驳。尤其这

幅《Spring in Giverny( 吉 维

尼的春天)》更是诗意朦胧,清

新俊逸。

笔者曾于 2010 年 6 月专

程探访过吉维尼,这个莫奈度

过 40 多年余生的巴黎北部小

镇。他著名的干草垛系列,白

杨系列,鲁昂大教堂系列以及

睡莲系列,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文 / 枫子 图 / 子健——“Il était une fois l' impressionnisme”印象派绘画历史展

T. 卢梭:Farm in the Landes 田野农场

Page 25: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25

文学原创

在莫奈的家中,我看到墙上装饰着大量的

日本陶瓷、浮世绘版画、扇子等“东方风

味”的物件。他曾说:“它们(日本浮世绘)

的精致使我欣喜。我赞成它们的美学原

则,利用阴影引起实感,利用片断引起整

体感。”其实,印象派那些“前卫”的画

家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和风热潮的影响,

从日本版画那里学习了“前缩透视法”、“散

点透视法”,及“重叠透视法”,一举改变

了欧洲“定点透视法”主导的艺术景观(此

次展览中雷诺阿的画中女孩子也是手持日

本扇的)。莫奈把对“东方”的向往化作

自家的一个池塘,里面架着一座日本桥。

当我漫步在那池塘,穿行于依依垂柳,注

意到阳光正透过树叶的斑驳星星点点洒落

在水面上,以及莲花、罂粟和鸢尾花上,

那氛围几乎就仿如我在巴黎橘园博物馆里

看到的那些池塘系列画,简直分不出孰在

画里,孰在画外了。

除却莫奈,雷诺阿应该是另一位大家

最为熟知的印象派画家了。蒙特利尔的观

众是如此地有福分可以一次性地欣赏他的

21 幅作品!其中更不乏他最擅长的女性

题材名作 :《Girl Crocheting(做针线的

女孩)》、《A Box at the Theatre(戏院

包厢)》、《Girl with a Fan(拿扇子的女

孩)》。他笔下的少女甜美、丰腴,肤如

羊脂,指如削葱。几幅静物画《牡丹花》、

《苹果》和《洋葱》亦神采奕奕,生动鲜活。

此外还有他的风景画及自画像。

被“现代艺术之父” 保罗·塞尚尊

称为老师的毕沙罗,是印象派诸位大师

中惟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八次展览

(1874--1886) 的 画 家, 可 谓 最 坚 定

的印象派艺术大师,被称为印象派的摩

西。此次展出了他的六幅风景画,请留意

《Saint-Charles, Eragny》,其采用的是

典型的“点彩派”绘画技巧 :用点状的小

笔触,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

印象主义画派兴起于法国 19 世纪的

六、七十年代,成名于 1874 年的第一次

印象派画家联展。在 19 世纪的最后三十

年里,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到

整个欧美画坛。印象派是传统艺术走向现

代艺术的转折点,印象派画家并未完全颠

覆传统写实主义的描绘方式,只不过是更

真实地从光和色的角度认识和再现对象。

在一派朦胧印象中,一幅鲜黄色的

祈祷女孩画作是如此地醒目突出,不用

问,这一定是高更的作品了。《Young

克劳德·莫奈:Spring in Giverny 吉维尼的春天

雷诺阿:Girl with a Fan 拿扇子的女孩

Christian Girl(年轻的基督徒女孩)》是

高更第一次拜访大溪地后的作品,里面已

经含有十分浓厚的南太平洋的异域气息

了。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高更与塞尚、

梵高这些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

(塞尚、高更都谦称“是毕沙罗的学生”),

已经不满足于印象派纯粹对光和色的片

面追求,开始尝试以色彩和形体来表现

所绘对象。他们认为画布上呈现出来的

不一定是真实的客观形体,而应是主观

感受的再现。正是后印象派的这三位代

表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

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野兽主

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

相继出现……

《曾几何时,有一个印象派》,这个

展览给我们清晰讲述了印象派发展的历

史进程。

雷诺阿:A Box at the Theatre 戏院包厢

保罗·高更:Young Christian Girl 年轻的基督徒女孩

★其它看点:——德加 : Little Dancer of Fourteen Years(雕塑)

——德加 : Before the Race

——皮埃尔·博纳尔 ( Pierre Bonnard ):

★展览信息:此展览至 2013 年 1 月 20 日结束,每周三、四、

五晚 5 点后半价(10$),儿童免费。

地点: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

Woman with a Dog

——图卢兹 - 洛特雷克

——贝尔特·莫里索 (Berthe Morisot): The Bath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Waiting

Page 26: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26

流年碎影

在蒙昧中享受移民生活的每一天 文 / 清风秋月

出国之前,大家都说国外的

月亮既圆又大。来到加拿大,月

亮的圆与大没有感觉到,但觉得

日子过得特别快。到今年 5 月,

晃然间已有二年。这二年的生活

用上座率极高的酸甜苦辣来形容,

显然是苍白无力的。用五味杂陈

来解读,似乎也不给力。不知道

有什么更好的词汇来表达这二年

来的纠结之情,每当遇到挫折,

困难,都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国内

的生活。在国内虽然还算不上白

骨精,但也是职业女性,好歹不

会出门问不清路,买菜说不清话,

看病说不清症状。来到异国他乡,

彻底化身为文盲加弱智,蒙昧生

活从此开始。

登陆第一个月,开始到一个

中国人开的 college 上短期培训。

报名时工作人员提醒我开课后二

周就可以到楼上相关部门办理

申请助学贷款之事。发达国家

有如此美好之政策,决不能疏忽。

二周之后,我第一时间冲到

学院办公室,咨询申请

细节。

老师问 :“是

第一次申请 loan

and bursary

吗?”

我 愕 然 :

“什么?”

“ 我 是 说,

你 以 前 申 请 过

loan and bursary

吗?”那个老师以为我

没听清,不是没听懂。

“对不起,你说的是什么东西,我

不懂。”我被这外星般的词汇镇住了。

“我是说你是第一次申请助学贷款

吗?”他善意地补充道,看我那傻样,显

然没听懂。

我马上告诉他我是新移民,第一次。

他善意地朝我笑了一下。在回家的路上,

我感叹这里的中国人的英语真牛,词汇量

这么大,都知道 loan and bursary。我在

国内学了十年的英语,

也没见过,没听过这

么一个词组。慢慢

地,在蒙昧中发现,

loan and bursary

是魁北克生活中的

普及词,在学校如

同书本一样,大家

都时时挂在嘴边。这

是国情,并不是词汇

量大小的问题,时时自责,

只会更加自卑。

三个月的短训结束了,感觉似乎能

辨东南西北,独立活动了。于是决定去

CLSC 做一次体检,医生的单子开据的是

化验血与尿。“血”这个词还会,“尿”心

里没谱,晚上提前查好,记在本上,读了

数遍,感觉胸有成竹。第二天一早,负责

为我抽血的是一位阿拉伯护士。在做准备

工作时,她问我一句话,我没有听懂。她

用手示意了一下小肚子,我想可能是问我

怀孕了吗。我大声说“No”,

她也回答“No”。她又示意

小肚子,我不确信她是问

我生过孩子,还是做过手

术?我又大呼“No”,她又

答道“No”。我惶然不知

所措。她转身拿出文件翻

开一页,用手捂住一行让

我看,她要求我看的那一

行,我完全没有看懂,因

为里面有一个核心词,我

根本不认识。我试图挪开

她的手往下看,以寻找一

点上下文的暗示。她极力

阻 止 我 这样 做,坚 定 地

说 道 “Just this line, this

line.” 并且迅速又将下面

的几行用手按住,补充说

其他内容不相关。我无奈

地 摇 头,“Sorry, I don't

understand.” 我想,估计

没等到抽我的血,她自己

都快要吐血了。最后她双

手在小腹上比划,调用全

身器官解释,“You know,

all women experience that every month.”

上帝呀,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她是问我是

不是在经期 , 那个要命的词 menstruate,

原来是这个意思。最后我兴奋地大呼“No”。

这次,她应该恭喜我答对了,尽管我答的

仍然是“No”。一个“menstruate”差点把

我们两个人整到集体吐血。

抽血第一攻艰阶段胜利结束。革命尚

未完成,愚人仍须努力。

开始抽血了,她一边操作,一边瞟我

一眼问“Are you Chinese?”

“Yes, I'm Chinese.” 我兴奋不已,好

不容易清清楚楚听懂一个问题。

“So, 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

她接着问道。

“I speak Chinese.” 我庆幸我碰到这

样一位可亲的护士,我如此无知,她还如

此耐心交流。

“No, I mean what language you

speak.” 她认真地纠正道。

这个女人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听

Page 27: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27

流年碎影

文、图 / 子健

在蒙昧中享受移民生活的每一天 文 / 清风秋月

不懂。我似乎已经忘却了刚刚自己的愚笨。

心里嘀咕着。

“I speak Chinese. All the Chinese

people speak Chinese.” 我快眩晕了。我

是中国人,自然而然讲中文。

“I know, generally, Chinese people

speak Chinese, 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in China, such as

Cantonese,mandarin, and so on.” 她依

然耐心地解释道。

刹那间,我明白了。我认真地说 “I

speak mandarin.”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say

‘menstruate’ in mandarin?” 她专注地看

着我问道。

“例假!”我自豪地说。我似乎又忘记

了自己先前的窘样。

她面带微笑,反复跟我读了三遍,明

显地 , 她在用心记这个中文词,以帮助今

后可能遇到的像我这样的蒙昧病人。

回家后,我到金山词霸上查了一下,

我不仅把 menstruate 以及它的名词形式

都记录了下来,还把绝大多数与妇科相关

的名词都一一记录下来。现在就是妇科

检查我也不惧了。每当回忆起那一幕,总

是感慨颇多。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挫折,

我也没有这样的动力去识记这些枯燥的

词汇,也不可能很快意识到 Chinese 和

Mandarin 原来是有区别的。在国内,我

对此是从未知晓的。我想那位可爱的护士

也会感谢我 ,有幸认识了我这样一个蒙昧

病人,让她有机会再提升业务,改进服务,

能用 Mandarin 向病人寻问 menstruation

的情况。这在一个华人众多的服务窗口单

位岂不是一善举。

我是一个粗心的人,如果有心,会

记录很多往事成为蒙昧生活的回忆。当

周围的朋友们恭维我“融入”得快时,她

们岂知我内心曾经多么悲凉。在登陆的

第一个季度,发生了多少可笑的事情。

一 天去 MAXI 换 衣 服,因为不知道 英

语“balance” 中 还 有一层 意 思 是“ 余

额”,而自己死咬住我换衣服和一个“平

衡”有什么关系与售货员争得面红耳赤,

直至她最后仰天长啸,几近崩溃。一天

女儿的幼儿园老师告知某一天是学校的

Picture Day,我积极响应第二天一早呈

上一张新买的漂亮图片。老师改正说是

“Photo Day”,我当天去商店加急花重

金洗出一张自认为孩子的最美照片,次日

呈上。老师大叹 “Very nice.” 忽不解问道:

“But, why do you give me this photo?”

原来“Photo Day”是学校统一组织孩子

照相,不是给学校拿一张相。你看,如果

评史上最牛家长,我绝对傲居榜首。

英语的伤痕尚未痊愈,法语的利刃扑

面袭来。曾经在上第一节法语课时,老师

与同学们打招呼说“Bonjour”,全体同

学异口同声回应“Bonjour”竟把我吓得

打一寒颤,全班唯一法盲的我,哪知这

是你好的意思啊!周末出去逛街,门死

活里推外拉就是不动,查看四周未有什

么特别机关,窘迫中好心中国人上来抚

慰道 :“今天不开门,这不玻璃上贴着告

示 fermer(意即关门)。”打那以后,其

他的法语词汇均在学校扫盲学得,这个

fermer 是百分百的自学成才。不管穿上

马甲,脱下马甲,如何动词变位我都认识

它。所以本人坚决拥护挫折教育,有实效,

刻骨铭心。

时光如梭,斗转星移,在 Montreal 已

经生活了二年了。每每纠结为何不回国过

正常人的生活,而在异国他乡彻底粉碎自

己,从一个理智的成年人演化成一个蹒

跚学步的婴儿。是啊,已至中年,似乎才

彻底体会到了为什么古人将“得失”组合

为词,有得必有失!闭目静思,再重活一

次蹒跚学步的婴儿,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我可以享受从喊妈妈到向整个星空呐喊

的快慰,我可以享受从踉跄学步到奔跑

于茫茫草原的豪迈,我可以享受从目不

识丁到博览群书的喜悦,我可以享受从

翻看儿时的照片到如今婷婷玉立的幸福。

如果没有这连根拔起的失落,没有这蒙

昧无知的新生活,阅历从何而来,视野

如何拓宽,内心如何坚强。昨日的蒙昧,

就是今日的储备,今日的蒙昧,就是明

日的腾飞。平和心态,焚烧昔日的成绩,

雕琢今日的轨迹,拥抱明日的胜利。以坚

韧的心与蒙昧共舞,蓦然回首间,蒙昧已

灰飞烟灭,你已破茧而出。你失去的只是

一个陈旧、脆弱的躯壳,得到的将是一个

崭新、茁壮的生灵。

已经踏上他乡路,帆已张开,船已起航,

路就在前方。无须遗憾,不必抱怨。上帝

关了一扇门,就会开一扇窗。你不能改变

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移民生活,可以

从享受蒙昧中开始。

秋神一失手,撞翻了

彩虹的颜色

大地的画布上,霎时就铺满

赤橙黄绿的乐谱

律动奔泻的秋色

彩虹的乐谱

洒在鲁安的平原

大地就奔流着

亮闪闪的金河

泼向棠布朗的高山

群峰便燃烧起

红艳艳的烈火

抚弄彩虹的乐谱

起伏是山川、河流

穿越一路的音符

弹拨出城镇、村落

风儿也雀跃了

吹打着白杨的金叶

舞啊,那黄金般的雪片

就洋洋洒洒,扑面而落

雨儿也温顺了

揉动着红枫的枝条

唱啊,那殷红的叶子就和着雨水,和着溪流

斗妍,放歌

秋神一失手,撞翻了

彩虹的颜色

他分明已醉倒了

为了自己不经心的杰作

他分明已醉倒了

都是彩虹的乐谱

惹出的祸

彩虹的乐谱——从蒙特利尔到鲁安

Page 28: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28

流年碎影

在秋风的吹拂下全都变成了红黄相间的油

彩色,那火红火红的枫叶如喷之欲出的火

焰,随着道路的起伏化作天边的彩霞,红

得醉人,红得淋漓尽致 ;看得人精神倍增,

看得人豪情满怀,全然忘记秋叶是冬天的

使者,一扫萧瑟秋风满地叶的凄凉景象。

越是进入 Mont-Tremblant 区,秋叶

越是红得扎眼。这让我联想到红梅。红梅

花开不惧三九严寒迎风怒放,是高歌欢唱

新春的到来 ;而红叶明知秋天过后就是千

里冰封的严冬,它的生命将要走向终结,

然而它却在限期将至之时一夜之间红透了

山林,染红了天地,绽放着傲人的红色,

用它那像燃烧的火一般的景色发出耀眼而

夺目的光彩,把自己的生命推向谢幕前的

高潮,又一夜之间树叶全部变成棕色扑向

大地。那是生命的礼赞,是回归大地的庄

严和安详,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真可

谓生的平淡死的壮丽。

汽车转入 117 号北二级高速公路,道

路两旁的树叶仿佛伸手可触,绿色松柏的

丛林中时有透亮的黄色树叶跳跃其中,那

醒目又突出的色调,让我想到时下流行的

调染发式。美发师一定是得益于这种自然

景色的启发而开发了这种产品。究竟是大

自然创造了奇迹,还是人类在自然之上创

造了自然所无法企及的作品?这大概就是

天人合一的奥妙所在吧。

过了 Mont-Laurier 气温明显下降,

除了松柏之外树叶逐渐变成了单一的浅黄

和金黄。那辽阔的山野和开阔的草地到处

是惹人惊叹的黄叶,怎一句“山山黄叶飞”

能概括得了这铺天盖地黄得醉人心脾的黄

叶呢?

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驾车旅行,我们终于

到达了 Rouyn-Noranda,朋友在她家已经

为我们煮好了绿豆粥做好了馅儿饼。喝一碗

清香的绿豆粥,旅途的疲劳顿时就消散了。

第二天上午阳光明媚,我们在朋友的

带领下驱车前往 Aiguebelle 公园赏秋叶。

车一开出市区我就被这里的景象感动了 :

湛蓝湛蓝的天空上飘着雪白雪白的白云,

漫天遍野仰天的白杨树白桦树和椴树在阳

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片透明的黄叶群,远

近交错的黄叶像一道道金光洒在天边,把

这方土地映衬得金光万丈。这是我平生第

一次见到如此纯净而壮美的黄叶,看得人

怦然心跳,不忍离去。公园里的小路上遍

地都铺满了黄叶,那种只有在梦中再现的

情景竟然跳入我的眼帘,这如梦如幻的黄

叶为这个有 62 阶垂直旋转梯和吊桥而著

名的公园抹上了浓浓的一笔。

踏山看秋叶,山山红叶黄叶遍地金,

染红了天边,映黄了大地。树木经过夏天

繁茂的生长到了秋天知时节而隐退,这就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植物如此,人更

当如此。仰望漫天飞舞的秋叶,人到中年

的我轻轻地对它们说 :我见过那自由的土

地,并向秋叶致以崇高的敬礼。

美哉!秋叶。

文 / 一叶扁舟 图 / 子健

在枫叶之国加拿大已经生活了

二十几个年头,每年都和秋天有个

约会——那就是踏山赏秋叶,可是我从来

都不敢轻易动笔写对秋叶的感怀。因为从

古至今,中国无数的文人雅士对秋叶用尽

了赞美的诗句,从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

那脍炙人口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二月花”到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诗篇

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谁人读来不是

心旷神怡啊,我一个无名之辈怎么能像流芳

百世的诗人那样 Hold 住这一人间壮美的景

色,岂敢用我的笔抒发对秋叶的情怀呢!

可是,就在今秋,当我离别了魁北克

省几年之后(在他乡秋天不见红枫林),如

今又重返这片故土如约赏秋之际,看到那

漫山遍野的枫叶之时,一种失而复得的激

情涌进了我的心房,那积压在我心头二十

多年来对秋叶的感叹、痴迷、赞美和情有

独钟的情绪终于爆发了,于是,我颤抖地

拿起笔,抒发出对秋叶的情怀。

十月初,应朋友之邀,我和我丈夫前

去魁北克北部的 Rouyn-Noranda 地区赏秋

叶。出发的那天下着雨,大有扫兴的嫌疑,

可我们还是按原定计划向山区挺进。从蒙特

利尔沿着 15 号北高速公路前行,当我们驱

车驶近 Saint-Sauveur 的时候雨停了,眼

前呈现出一派北国秋天特殊的迷人景象 :漫

山遍野的红叶在雨后薄而飘动的云雾里时隐

时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刚刚被雨水冲洗过

的秋叶在阴天的衬托下无比娇美鲜艳,就连

已经变成棕色的叶子都积满了雨水珠,显得

那么湿润和那样生机勃勃。我们把车开到一

处制高点停下,只瞥一眼山脚下的秋色就被

那绿树红叶人家的美景惊叹到无以言表的地

步。我丈夫手举相机按下了快门,捕捉到这

一瞬间真实的美景。记得我第一次看西方的

油画时,那浓艳到失真的色彩让我觉得是画

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自己调出来的颜色,

眼下这浓艳的山林色彩不是画家调染的,而

真真实实是大自然用风涂抹的原色,是任何

画家都无法穷尽的浓烈颜色。

赏秋叶的著名景点 Mont-Tremblant

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也是我们这次目

的地的必经之路,沿着这条路一路北上,

我们的车被环山怀抱,昔日的一座座青山

美哉,秋叶

Page 29: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流年碎影

29

蒙特利尔的移民都会遇到一件痛苦而快

乐的事儿——学法语。说痛苦,必竟都不是

小孩子了,而且许多人都有孩子,学一门

语言谈何容易 ;说快乐,这学习是不交学

费的,而且政府每月还资助 400 多元。从

中国来的人,恐怕都没碰到过这等好事,

在我们的概念里,学外语是自我投资,当

然要付费。但这里却不一样,是政府掏钱

请你学。这反差使人顿感换了人间,心生

庆幸,这是在加拿大!这个社会如果要说

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对人民慷慨大度。

中国人曾给加拿大起一个谐名 :“大家拿”,

真是形象准确。你看,刚来,什么都没做呢,

就拿了一笔钱。

蒙特利尔有很多为移民办的学习法语的

学校。我就读的那所位于拉芳丹公园附近的

一所中学,租用了二层约七八间教室,分初

级、二级、三级班等,两个月一考试,合格

的晋级,不合格的留级重学。我这个班都

是新生,二十人,其中一多半是中国移民,

分别来自重庆、成都、石家庄、西安、济

南等地,还有来自台湾的。其他学员分别

来自哥伦比亚、巴西、日本、菲律宾和伊

朗等国家。学习是全日制的,中午饭或者自

己带,或者在学校买。学校为此还准备了一

个大房间供吃饭用,有冰箱、微波炉、大圆

饭桌,还有自动售货机,里面有点心和咖啡

等食品。这些服务学生的设备之全,是我来

之前没有想到的。

对于法语,我一向心存敬畏,因为许多

我所崇敬的大思想家和文学家都是法国人,

如卢梭、巴尔扎克、雨果等。他们的作品,

即使从翻译本看,也觉得优美生动细腻多

情。这次学法语,我对这门语言有了新的印

象,一是绵软动听,我不知道这个比方合不

合适 :有点像中国南方的“吴侬软语”。在

街上听过蒙特利尔女人聊天,语速快而柔和,

声音富有韵感,这样的声音即使是吵架,对

不懂法语的人来说,也像唱歌一样。其二,

出乎我意料的是,法语课本并没有爱国和爱

家乡等内容。在中国,这是必定要有的,当

然由于其政治色彩过于浓厚,也让人烦。但

是简单介绍一下蒙特利尔这个城市的风土人

情、地理物产等状况,是我们新移民想了解

的,也可以增强我们移民到这个国家的自豪

感。我想这个“疏忽”,是加拿大人有意为之,

可能他们觉得爱不爱一个地方,不是通过“宣

传”,而是通过人们自己体验才能决定的事,

是不可以强加于人的。这种思维,是理性的,

更是自信。中国有句古语“桃李不言,下自

成蹊”,说的就是自信。不自信就会说得很

多。我想起一个关于蚊子的趣话,蚊子为什

么总是嗡嗡地叫,因为它在反复对你强调,

他叮你是正确的。三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法语中有几个数字没有自己专有的词,而是

由其他几个数字合成。例如 70,是由“60

和 10”合成的,80 则是由“4 与 20”合成,

90 是由“4、20 再加 10”合成的。我不知

道这是优点还是缺点,优点是节约,免得再

造新词给记忆增加负担。我的一个同学对此

很赞赏,他说正是这种节约,法语的词汇量

比英语要少得多,因此他决定将法语词典全

都背下来。缺点是太不节约体力了,听说读

写都要多念、多写几个字。英语也有这种现

象,没有“万”这个词,代之以 10 和千的

组合,用起来也很麻烦。这一点不如汉语。

当然这只是中国人的看法,也许人家还觉得

汉语的词太多呢。

在法语班,除了学了点法语外,另一收

获是认识了许多中国移民。他们都是善良的

普通人,没有多少钱,有的在国内是一般干部,

有的是教师,有的是企业销售人员,还有的

做些小生意。他们来到加拿大的原因,大多

数是为了孩子上学,也有的是与爱人团聚,

无论何种原因,有一点是共同的,都不是在

国内过得太好,但也不是过不下去,对现状

有些无奈,对未来有些担心,因此出来寻找

更安稳舒心的生活,为孩子,也为自己。他

们不奢求大富大贵,只要安居乐业即可。这

是典型的中国式小康生活,但据我观察,这

也是很多加拿大人的生活理想。加拿大人很

顾家,也是属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那种人。

我们过去曾将此作为“小农意识”痛加批判,

认为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有权有势的人

这么想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女

人、更多的钱,但对老百姓来说,生活中最

重要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加拿大可

能是实现这种理想的可靠的国家之一,因为

大多数加拿大人正在这样地生活着。当然,

对许多新来的中国移民来说,由于语言和文

化等方面的原因,实现这理想还有一段距离。

为此他们也有过迷茫和困扰,但并没有失去

信心,学习法语就是这信心的体现。上文说

的那个背字典的同学,他的目标是考上加拿

大的公务员。他当时已经快 40 岁了,但仍

然很自信,说只要努力就能考上。

这期法语班结业后,我由于有事回中

国待了一段时间。回来后许多同学都联系不

上了。前些天在超市遇到一位同学,她说,

她和几位同学现在是“更上一层楼”,到一

所大学的法语班深造,其他同学有的办了超

市,有的去学习专业技术。至于那位要考公

务员的同学,目前不知进展如何,我希望有

一天听到他的好消息。

在蒙特利尔学法语 文 / 蒙人

Page 30: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艺苑漫步

得知蒙特利尔大芭蕾舞团把日本的神

话《月亮公主》搬上了舞台,我很好奇,

不知他们将如何演绎这类东方故事。同时,

也为犒劳一下天天朝九晚五的自己,我只

身一人走进了剧场。

《月亮公主》源于日本一千多年前的一

个神话,讲的是靠砍竹子为生的一对夫妇,

膝下无子。有一天,在砍断的竹节里发现了

一个拇指大小的姑娘,欣喜之下便带回家抚

养。长到及笄之年,姑娘出落得美貌异常,

远乡近邻,无人不知。虽追求者众多,但姑

娘全然不为所动。月亮公主告知大家她不属

于这个地球,她的家在天上,可是众人仍不

肯罢休。最后,消息传到了国王那里,国王

也陷入情网,并派人把月亮公主软禁起来。

在一个月圆之夜,天使来接月亮公主返回月

宫,皎洁的清辉照得卫兵睁不开眼,月亮公

主终于返回了她的故乡。月亮公主返回天宫

之前,给皇帝留下了一道永生符(我认为

这体现着东方式的暧昧和愚民本色)。皇帝

手持永生符,言道 :你已离去,我为何还要

长生不老呢?!他问一位智者,哪里的山离

月宫最近?智者带皇帝来到了那座山上,皇

帝对月烧了永生符,并命名此山为不死山

(FUJI),也就是今天的富士山。据说富士

山上的纸烟冒了很多年。

对于一衣带水的中国人来讲,这样的

故事可谓是老生常谈,里面有太多我们熟

悉的影子,本没有再去重复的必要。可我

一来想见识一下闻名已久的“鼓童”的表演,

二来不管故事取材于哪里,芭蕾舞总是有

它特殊的艺术魅力。

一进剧场,大幕上就映射着一轮圆月,

简洁而直奔主题,整个剧场笼罩在一种神

秘而静谧的东方氛围中。剧场座无虚席,

不时有几个东方的面孔出现。

在沉静、悠扬的日本雅乐伴奏下,大

幕徐徐拉开,一条条垂下的闪亮金属线突现

出月亮的光辉,高光舞台灯打在月亮公主身

上,洁白而神圣。照我看来,如果月亮公主

不是穿着白色紧身芭蕾舞衣,而是如敦煌壁

画飞天般裙裾飘飘,应该更有“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 , 羽化而登仙”的意境。其实,整场

演出的道具和服装基本上只有两种颜色,黑

色和白色,只有在皇帝出场时才配了一次金

色。巨幅金色帷幕把月亮公主如蝉茧般层层

围裹,象征着强权对美的摧残。

整场舞台布景也多采用线条式或几何

式,渲染着一种简洁而宁静的禅意。

乐池的正中心坐着三位从日本远道而

来的乐手,全场用笛、箫和笙伴奏。但最

震撼人心的真的要数“鼓童”的表演,鼓

声如万马奔腾,让人荡气回肠。观众对他

们精彩的表演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我不懂芭蕾的舞美设计。月亮公主的

舞姿固然优美,但我确实揣测不出她心里

想的什么,她好像说着我不懂的语言,可

能这就是文化差异?我一边看一边想,如

果他们的舞美设计(祖籍波兰)是个东方人,

月亮公主又会怎样去演绎呢?看着她的演

出,我感觉就像在中餐馆里吃了盘酸酸甜

甜的 General Tao 甜酸鸡。不过,五个求

爱者的表演我倒是都看懂了,看得出他们

为了博得公主芳心各显其能,可是最后都

文 、图 / 嘉橙月亮公主

30

倒地而终。这点可能是东西方同理。

最近在国内反日浪潮日渐高涨的背景

下,我在大洋彼岸反倒偶然地接触了几次

日本文化。先是陪友人逛日本花园,后读

了村上春树的《挪威森林》(也看了电影

DVD),再到这次观看《月亮公主》。其实,

人类的本性是相通的。领略日本的文化,我

总感觉他们坐上了历史的直通车,从唐朝直

达现在,中国历史经历的其它几站他们都省

略了 ( 当然他们有明治维新,有二战战败等

历史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太浪费的民族,

虽地大物博,但暴殄天物。日本小小弹丸之

国,把从我们祖先学来的那点文化小心翼翼

地保管着,就像栽培盆景一样,不仅修剪的

整整齐齐,精精致致,还让人以小见大,自

成一体。这种对文化的尊重和爱护是值得

国人学习的。“Keep your friends close but

your enemies closer”,没有对对方文化的

了解,又怎能知己知彼呢?

清晨

想念开始倒计时

太阳睁开眼

注视你

我目光驰不到的空间

白天的思念

比夏日的阳光耀眼

晨光下

想你的心无处躲藏

柔和的光芒

对上我这一刻惦念你的心情

应该给心做一个安静的道场

把那些相思的鬼怪全都湮灭

相思犹如红杨树的根

埋藏地底的远多于表露

用等待守候心灵的期待

在每个想你不成眠的暮色里

带着对你微笑的记忆奢侈地沉睡掉

秋日的阳光文 / 陈光

Page 31: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悠哉游哉地下城,圣诞魅力最浓郁

徜徉蒙城

诞将至,蒙特利尔的街道、广场、

购物中心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记得刚来蒙城时,圣诞节晚上逛街景,

天寒地冻,为了拍照片从车里跑出来拍

一张,又赶快钻回去。当时还纳闷,怎

么街上没什么人呢。后来住久了才明白,

人都去了地下城,那里才是节日气氛最

浓郁的地方。外面积雪盈尺,里面人流

涌动,圣诞装饰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给。

蒙特利尔在 2006 年被联合国命名

为“设计之都”,当然是鉴于它在各方面

的设计创意 ;而四通八达,独具匠心的

地下城也功不可没。两条并行的地铁线

相隔 750 米,在把市中心东西贯穿起来

的同时,也为打通南北的地下通道

创造了条件。地下城光线充足,

不仅因为灯光明亮,更来自

很多建筑的玻璃屋顶,自

然光从天井直泻到地下部

分,以至于很多地方并不

使人感觉是在地下。

按照维基百科的介绍,

世界上有 33 个国家有地下

城。多伦多的地下城 Path 仅次

于蒙特利尔,有 27 公里长的通道,1200

家商店,连接着市区一些主要建筑和六个

地铁站。但蒙特利尔的地下城,无论在规

模上,还是功能上,都要更胜一筹。它从

60 年代兴建 Place Ville Marie 时开始,经

过 50 年的不断扩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

地下城市。据说有人曾尝试在冬季的三个

月完全在地下城生活,也过得蛮好。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在《读者》

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有趣的文章 :《带顶盖

的城市》,讲的是魁北克的邻居——美国

佛蒙特州一个七千人的小城 Winooski,计

划在城市上空安装一个伞形顶盖。而提出

这一计划的初衷是应对寒冷的天气,节省

取暖的支出。遗憾的是,那个人们梦想的

Dome city 最终没能出现。而蒙特利尔却

建成了集交通、商业、办公、娱乐和社会

功能于一体的室内城市(Indoor City)。

交通功能 :蒙特利尔地下城有 32 公

里长的通道,它连接着 10 个地铁站,两个

火车站,两个公共汽车总站。

由于它连接着市中心62座建筑,

其中写字楼占中心商业区办公室

面积的 85%,使很多上班族可以避开

风霜雨雪,从地下通道直接进到办公室。

商业功能:地下城公共场所和商业街面

积超过四百万平方米,有各类商店 1840 家,

餐馆 200 多个,银行 40 多家。地下城相连

的九个大酒店共有客房 4265 间。

文化娱乐功能 :地下城是你永远也逛

不完的艺术长廊。 中央火车站两侧墙壁

上的浮雕配以国歌的歌词,McGill 地铁站

30.5 米长的玻璃壁画花费了作者五年的艺

术生命, 而艺术广场地铁站的彩色玻璃壁

画叙说着“蒙特利尔音乐史”。地下城连接

的娱乐设施也很齐全,包括 19 个电影院,

10 个剧院和音乐厅,一个博物馆。

社会功能 :地下城连接的大专院校教

学楼有 14 座,公寓住房一千多套。其中

的广场、大厅是举行晚会和联欢活动的理

想场所,也是人们在圣诞和新年前夜等待

午夜零时钟声敲响的地方。蒙城冬天的室

内马拉松比赛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地下城的开发大多是私人投资,但与

市政府的鼓励政策分不开。政府为调动

房产主开发地下城的积极性,对地下开

发的使用面积实行税务优惠,有的只象

征性地收一元钱。由于是私人投资开发,

安全保卫、清洁卫生都是各负其责,政

府也节省了开支。

蒙城的地下城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被许多旅游书籍、杂志推荐,也被评为

世界“十大步行街”之一。《纽约时报》

在去年 12 月将蒙特利尔评为全球十个

最时尚的城市之一,其原因除了美食、

博物馆、数量惊人的花园,不胜枚举的

节庆活动,还有就是“成熟的地下网络”。

圣诞节是地下城最具魅力的时候,

当外面飘着雪花,在温暖如春的地下城

里上上下下,到处游游逛逛,还可以给

自己的家人好友挑选几件圣诞礼物。有

了这份悠闲和赏心悦目的体验,才会更

加深刻地感受蒙特利尔人的那一份从容

与骄傲。

31

圣文 / 王建刚 图 / 郭海煊

观赏地下城圣诞节气氛的三条路线

秋日的阳光文 / 陈光

Page 32: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32

行者无疆

夜宿捷克乡村

1.行车一天,从德国巴伐利亚折回到捷

克,天色已近黑。

一车人众都无心恋战,听到后排的

领导说歇了吧,于是拐把下了高速。说

着天就黑了,沿着小路寻找住处,却是屡

过村镇而不得。见到的客店也都是住客

已满,烟酒熏天。而且弱光之下,感觉比

较破旧。还拐弯抹角到了一个亮着昏暗的

“Penzión”字样的村舍,看到屋里大人小

孩在过日子,也说是已经客满。这里是一

个度假区,又正值复活节假日,难怪了。

无奈,接着走吧。又饥又累,驾车离

开高速路又有一阵子了。黑暗中,拐了几

个弯,不大辨得清方向。就这样一直开着,

满眼黑黢黢的大树从两边掠过,还看不到

亮光。在这人生地不熟的荒郊野外,队伍

中“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情绪也难免滋

长了起来。

就这样往前开着,路漫漫其修远呀。

蓦地,出现了一点儿灯光,正看时,就到

了跟前,一定睛,还真是一个“Hotel”的

标牌。可是,由于周围又静又黑,我们也

摸不清此地的民风世俗,心里还多少有一

点打鼓 :别撞上一个孙二娘店吧,大家半

开着玩笑——“我们这儿”出来的人不能

没有这样的警惕性。可事已至此,大家仗

着人众,还是硬着头皮,下车去按门铃。

2.一个声音从头顶传来。我们才看到

是店家从二层开了窗户,伸出脑袋。喊着

“room ?”确认了是要房间,就划着胳臂

示意让我们到后院停车 ;未几,店家从侧

门出来,尽管语言不通,可是一双质朴率

真的眼睛,一下子就解除了我们的狐疑。

房间有——这叫一个踏实。价格便宜,

还包早餐 ;我们拿钱预付帐,他愣是不收,

坚持走时再结。这店家表情动作很达意 :

两手垂下握拳,肩膀往上一提,做出提行

李的样子,让我们先拿行李入住 ;还叮嘱

我们轻手轻脚,因为他的孩子已经睡觉了:

显然他的家也住在这里。唯一不同于德国

和奥地利的是,在这里需要拿护照登记,

这给我带来一点遥远的熟悉 :遥不可及的

两地由于共同有过的政体背景便用这样一

个微妙的例规让我们感到了某种联系。他

表示第二天还我们护照,不过我们还是不

放心让别人拿着我们的护照过夜,请他现

在就劳神登记。

登记入住已毕,但天太晚了,没有晚

餐供应,店家指给我们冰箱里的啤酒和架

子上的土豆片,任我们取食,第二天一早

按空瓶子数量收费。

深夜里,在这完全不搭界的、不知名

的、语言不通的另一世界,在这陌生大地陌

生地貌的包围之中,在这异地乡野客店的

酒馆里,带着疲惫,喝着啤酒,不着边际地

瞎聊着。不知怎地,脑子里出现了插队时的

情景:大田里浇玉米,解放车上拉麦子,晒

文 、图 / 陶志健

1

2

3

4

Page 33: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33

行者无疆

了我们一行,客人很少。主人爽朗纯朴,

看得出颇感知足常乐,叫来全家跟我们打

招呼。第二天清晨雨中,侧院里有牛圈和

拖拉机,后院是儿童滑梯架。山涧晨雾,

薄雨芳草,衬托着不远处教堂的尖顶,仿

佛置身幻境一般……

可是今天我们这是在哪里呢?

半醺之中,各自回屋睡觉,一夜无话。

4.第二天一早,打开窗帘,隔着昨晚

来的公路,清晨的阳光照在乡下的树林

中。昨夜寒冷,地上的草竟然打了霜。

这种半陌生的景象太诱人了,于是迫不及

待地拿上相机,投入到这捷克波希米亚的

乡村之中。

一条小溪,浑然天成,蜿蜒流过客店

侧旁,往公路对面而去。客店的后院比较

开阔,能见到小溪倒映着不远处一间红墙

农舍(图 1);草地上有儿童滑梯,看来主

得黑煤球儿一个;后来好象又在北美资本

主义花花世界里行走过多年。三相反差之下,

顿觉空谷回音,恍如隔世,不知今夕何夕。

3.喝着聊着,又想起了几天前另一次投

宿的经历。

那是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村 Silz。

当时天已傍晚,我们冒雨转过两三个村镇,

摸黑问过五六家旅馆,皆未能如愿,士气

可想而知 ;所幸最后竟在夜雨绝途中摸到

小镇 Silz 一家客栈,意外地住了一回“城堡”。

也许是由于车内人多,空间窄小,行

车又太久,当我们来到村镇停下车,开门

出来后,我闻到牛马的粪味和清新的空气

和在一起的味道,第一个反应竟是 :“好香

的臭味儿。”

这是一家农场主人自办的客栈,老式

建筑宽大厚重 ;现代设施,古堡韵味 ;价

格适中,早餐丰盛,大家好一个开心;除

人家是个勤快又惜子的朴实乡民。

转到前面过了公路,沿着小溪旁的土

路向前走,溪面变宽,一层薄雾若隐若现(图

2);路是完全的原生态 :路面长满贴地的

绿草,只有两条车辙碾出了土路的地面——

久违了,十足的地气!大树的影子斜插在路

面上,形成了多线条的交错(图 3)。早七

点半的乡间静得出奇,一个人也见不到。

转回头来,拐上公路就到了村口。但

见路边一块牌子,上面一排醒目的大字 :

“SKVIRIN”,想必是村名了(图 4)。昨晚

就是在这里看到客店的灯光的。路边干黄

的荒草也打了一层霜,踩上去喳喳作响。

路对面,也就是客店(图 5)的另一侧,

是阳光照耀下的一排年久失修的建筑,毫

无人气,也没有被看管的迹象(图 6)。带

着好奇择门而入,一旦进去,嘴巴可就合

不上了:荒弃破败之外,两列圆柱撑着多

拱之顶,类似一路所见到的宫殿一般,却

比普通房屋低矮好多;破则破矣,端的是

毫无异味,故无从辨别其用途 ;再看地面

污水槽和沿墙而建的槽子,才意识到这恐

怕曾经是共产时期社会主义大农场的牲畜

圈吧(图 7)。

回到外面,但见一块断壁躺在院子里,

而房子的破口处挂着一条不知给谁看的旧广

告条幅“Marlboro”,似乎在充当那房子缺口

的补丁。拍下一张照片,叹息岁月的变迁,这

真是:共产猪圈倒墙,资本毒品上房。(图 8)

5.叹毕岁月,转回客栈,到了预定的早

餐时间,入内坐在餐桌边。还是那主人家,

便用笸箩盘子捧上了各式面包,上了咖啡

和糖奶,又上了两大盘切好的各式菜蔬,

奶酪,火腿肉肠片等(图 9)。几人喜出望外,

入座便大口饕餮起来。店主复又进来,检

点桌上,“哦”了一声便出去,又拿来了水果,

才既放心又肯定地用手势加词汇说,“就是

这了,上齐了。”

见到这么丰盛的饮食,我们这些见惯

了北美“大陆早餐”,又省了昨晚一顿的家

伙们,感到真是洪福齐天了。“农家乐”几

个字便跳了出来。

早餐毕,驱车上路,驰骋在波希米亚

的大地,朝着布拉格的方向 ;一路上经过

无数的标有“城堡”字样的古迹标牌。脑

海里“沃尔塔瓦”的旋律似乎又增加了新

的内涵。

5

6

7

8

9

Page 34: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34

人在蒙城

一个初冬的下午,记者如约走进苏志

恒先生的工作室。靠窗是宽大的画案,上

面摆满笔墨纸砚笔洗香炉,墙上挂着山水

花鸟主题的国画和心经书法条幅,另一侧

放着两张古筝,台灯上贴着大红的剪纸,

房间一角兰花下面还有一只画眉在鸟笼里

蹦蹦跳跳。窗外是欧式建筑下的车水马龙

和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室内,身着一

袭唐装的主人捧上暖暖的一盅龙井,开始

了我们今天的话题。

志恒出生在沈阳的满族文艺

之家,因父母下放,一直和郊

区的祖父母生活,从小接受东

北民间艺术的熏陶。小时候最

喜欢过年,在外面尽情地看大秧

歌二人转,饿了回家吃饺子,在奶

奶“剪一只鸡,一年到头不吃稀;剪

一头牛,一年到头不用愁”的童谣声中学剪

纸、贴窗花,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面塑。五

岁起随父亲学书法、与舅父习画,从十岁开始

学习古筝。初中毕业考入由廖静文担任校长

的沈阳市悲鸿美术艺术学校。1995 年艺校毕

业,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学

院美术系,研习中国传统花鸟、山水,同时

选择古筝与古琴作为第二专业继续研修。

在工作几年后,志恒离开家乡赴法国

继续深造学习,四年后获得美术教育本科

学历。经过多年的中外求学经历,志恒完

全通晓古称四艺的琴、棋、书、画,其作

品融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书画中有

音乐,音乐里又融入书画,相互参酌造化,

融会百家,自成一格地诠释中国传统艺术。

2008 年年底,志恒以艺术家身份移民到

蒙特利尔,从此开始全新的生活。

初来乍到,举目无亲,如何生存成为

首要问题。经过观察,他发现在很多地铁

站都有艺人卖艺,可以得到不错的收入,

于是他决定加入地铁艺人大军。要说干这个

也不容易,每天要清晨起床,在地铁站开门

的时候就赶在同行前面排队占位置,尤其是

生意好的地铁站,如艺术广场、几个大换乘

站等,晚到一步就可能会占不到好的时间段。

文 、图 / 郭海煊

具体方法是:每天到达地铁

站卖艺人的特定位置(都有一

个竖琴的标牌),在标牌后面插

入写上自己当天工作时间的纸条,一般

是1—2 小时,后来的同行看到纸条,就会

选择其他的时间段。然后回家休息,到时候

再过来即可表演。有时候刚刚拿出古筝,老

外看着新鲜就给钱,演奏时常常被围观,一

曲演罢经常掌声四起,每次都有几十块钱的

收入。有一次因为睡过了,到达地铁站比约

定的时间晚了半小时,地儿被别人占领了,

正要理论时,那人先开腔:这里的规矩是你

只要晚了15 分钟,预约就作废了,别人就可

以在这工作。哦,原来卖艺也有规范!

这样的生活过了半年,在地铁站除了

挣钱,还有另外的收获 :招收到了第一批

学习古筝的学生,还被热心人介绍到唐人

街的中华文化宫开始正式办班授课。

志恒以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演

示,加上因材施教,获得家长与学生的认可,

慢慢地,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当地的一些文化

中心也找上门来,请他为金发碧眼的洋学生传

授中国书画和音乐,就这样,志恒正式告别地

铁站卖艺人的身份,走向职业艺术家之路。

现在,志恒的书画作品已经成功地进

入主流艺术市场,除在几家西人画廊售画之

外,还经常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近日,集

画廊、演奏厅、艺术活动中心为一体的

Artneuf 文化中心,为他的最新系列作

品 《Taches d'encre》举办了具有民族

特色的开幕式,策展人这样评价他的作

品 :他用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向人们展

示了中国传统的君子之风。

在艺术创作、教学的同时,志恒积极

参与华人社区的公益活动,在亚洲多元文

化节、蒙特利尔龙舟节、西岛多元文化节、

总领事馆开馆庆祝晚会、龙年迎春晚会等

等舞台上,都可以看到志恒的中华文化才

艺展示。为给学生们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

今年 10 月份还举办了首届师生音乐会。

对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已成为苏志恒人

生的态度。目前,他正在大学学习 3D 动

画设计制作,力图把传统文化与高科技手

段完美结合,让更多的中国人和西方人了

解、进而喜爱中国文化。

对于今后的打算,志恒表示,正在策划

成立蒙城民族艺术交流中心,为东西方文化

交流,为中国艺术家作品进入西方市场做更

多有意义的事;同时计划于明年年底举办大

型个人作品展,届时,大家将会看到用现代

科技形式,全新演绎的传统民族文化。

最后志恒对华人艺术家提出几点建

议,在蒙城这个多元文化都市,要扎根民

族文化沃土,同时学习掌握西方的艺术市

场规则,做好宣传营销工作,经过坚持不

懈的努力,就会走上成功之路。

Page 35: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

婚礼纪实 儿童摄影 个人写真 毕业典礼 家庭团聚 大型活动 房地产 listing 宠物拍摄

咨询电话:(514)582 5201 E-mail : [email protected] http://blog.sina.com.cn/u/2685654790

中国国家高级摄影师郭海煊先生,曾任职于中国摄影家协会,多次获得全国摄影大赛奖项。

摄影工作室 职业摄影师提供上门外拍服务

En ce Moment -This Moment

与您同行★ China Town

文化宫,1088 Clark枫华书市,200 Rene-Levesque West

家乐福,1006 Boul. St Laurent华人服务中心,987 Cote Street, 4/F

★ Downtown地平线中文学校,1622 de Maisonneuve O, Suite 401

佳华中文学校,3040 de Maisonneuve O, No.4 E2

★ St-Laurent夏威夷超市,1999 Boul Marcel-Laurin

★ Verdun福满楼酒楼,7401 Newman,Unit 1&2

长城超市,4829 rue de Verdun

★ N.D.GFu Tai 超市,6700 Cote-Des-Neiges

金发超市,3588 GoyerEsposito,5700 Sherbrooke O

★ West IslandMOURELATOS,4957 St-Jean金华超市,4843 des Sources

★ Montreal East金发超市,3733 Rue Jarry

三佳学校,2175 Ontario Est

★南岸南岸金发超市,7209 Boul.

Taschereau新京华餐馆,8050 Boul. Tachereau

欢迎您投稿,图、文均可。欢迎您谈谈对杂志的看法。

请登录 www.thismomentpress.com

在右栏所示的地点,

您可以在月末和月初拿到最新版的《此时此刻》。

这是一本印刷精致费用不菲的月刊,

供不应求,

因此请您尽量传于身边的人阅读。

Page 36: 《此时此刻》2012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