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8
第第第第第第 11F114 第第第第第 Deification ─第第 』 『』 第第 一、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 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 1

Upload: liusamuel

Post on 07-Aug-2015

96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第四生活大組 11F114 黃愛信姊妹

『Deification』─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

神』壹、 前言

一、 研究動機二、 研究方法

貳、 馬丁路德思想中的成神觀一、 路德學說的新論述─曼多馬學派二、 基督的同在與成神就是稱義三、 基督徒以「作為基督」對待鄰舍四、 救恩論中聖靈與成神的關係

參、 倪柝聲思想中的成神觀一、 基督是我們的義,我們在基督裏成為神的義二、 成為神的兒子像神一樣三、 「道成肉身」的原則四、 聖靈變化的工作五、 有神的聖潔和義卻無分神的榮耀六、 與神合一

肆、結論

1

Page 2: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壹、 前言一、 研究動機

教會歷史中二至五世紀時期,教父們發現聖經裏三個高超的奧秘:三一神、基督的身位和人成為神。而『人成為神』的想法更在早期教父中是普遍可以看見的:包括愛任紐(Irenaeus)、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俄利根(Origen)、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奧古斯丁(Augustine)、聖馬克西摩(St. Maximus the Confessor)、亞利山大的西利(Cycil of Alexandria)…都曾在他們的著作中提及有關『神成為人,為要使人成為神』的發表1。主後三百二十五年奈西亞大會裏,青年神學家亞他那修(Athanasius)大聲宣告:『神成為人,為叫人成為神。』他的這句話成了教會歷史的名言。但之後因著異端的影響,錯用了這個真理,以致這個真理的啟示之後就沒有甚麼人在講。

二、 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乃是從香港真理書房所翻譯的《與神合一》2一書,第三章「馬丁路德神學中之稱義與成神」中提到的路德神學新學派─曼多馬學派,來探討馬丁路德的成神觀。並進一步的從倪弟兄的著作中,找出關於「人成為神」的思想,並比較馬丁路德和倪柝聲弟兄思想之間的相同或相異處。

貳、 馬丁路德思想中的成神觀一、 路德學說的新論述─曼多馬學派

馬丁路德的神學研究,一直是由德國神學傳統主導。一九七 0 年代開始,在歐洲逐漸湧現出對「路德神學理論的新探索」。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神學教授─曼多馬3

(Tuomo Mannermaa)和其門生,提出對路德著作的新解讀,有異於傳統路德神學的觀點─稱義獨立於成聖,並在成聖之前,為整個普世基督教界帶進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主張。 曼多馬學派反對傳統路德神學稱義與成聖的區別,認為這異於路德的思想。他們認為對路德來說,稱義的教義並不是一種法理上的說法,而是基督以一種「真實─本體」(real-ontic)的方式住留在信徒的心理。他們相信成神(theosis)4並不是一個外來的東正教觀念,而事實上是路德用以闡述救恩的其中一種說法。 路德在他早期的「海德堡辯論」(1518)中以愛的神學並十架神學的方式,發表了他的神學概論。4 這兩者形成路德因信稱義神學的人論及神論背景。路德認為神是一位隱藏的神,為著彰顯祂自己,神藉著一個過程來作工,這過程包含四個方面:(一)人不能靠智慧或工作的幫助來接觸神,因為神是隱藏的;(二)真正的智慧和知識只能在十字架找到;(三)神使人成為無有(nihil),(四)為使他或她成為新人。

二、 基督的同在與成神就是稱義

1 鄭起訓,召會歷史簡介,第一章,頁 50-51。2 《與神合一》(one with God)一書原作者是芬蘭籍路德宗神學家 Veli-Matti Kärkkäinen,現任美國加州富勒神學院;後由香港真理書房於2007 年翻譯其中第二至第五章,介紹了歷代各宗派關於成為神的教訓,特別對路德神學的新認知並近代學者在成為神這一命題上有深入的介紹。3曼多馬 (Tuomo Mannermaa,1937 年 9月 29日-) 出生於芬蘭奧盧,是赫爾辛基大學神學名譽教授,以對馬丁•路德神學中稱義和成神論之間關係的研究著稱。他發起和推動這項研究,使他被看作是「路德的芬蘭新解讀」或「曼多馬芬蘭學派」之父。〈維基百科〉4 「人藉著救恩可以有分於神,在教會歷史上稱為 deification 或 theosis。前者來自拉丁文,後者來自希臘文,其原意皆是指人成為神。」《與神合一》,編者序

2

Page 3: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對曼多馬學派來說,路德的救恩神學及稱義神學最主要的思想乃是「基督同在於信心裡」。這同在等同藉信稱義本身,這種神的內住與成神(theosis)相似,換言之,基督是在信心裡與人同住,也就是祂的人位及工作是在信心裡與人同住。總括的說:

…基督在信徒內的同在這信念在路德神學裡佔了一個更為中心的地位。在這樣一位在信裡真真正正與信徒同在的基督裡有神聖的生命,

這種思想正是那改教者﹝譯者按:路德﹞神學的中心 7

這種看法按傳統稱作「稱義」,根據路德所認同的教父門的古老教義,也可稱為「成神」。稱義與成神意味著信徒「有分於」基督(participation),而因為基督是神,故也是有分於在神自己裡面。這有分是神的愛的結果:人類不能根據他們自己的愛有分於在神裡面;反之神的愛產生了他們的成神。基督徒有分於在基督裡,乃是神聖的同在作為愛住在信徒裡的結果。 根據亞他那修(Athanasius)和其他人所說的,這種有分是有分於在神的本質(ousia)裡。這就和曼多馬學派所稱之為在基督與基督徒之間「真實─本體」的聯結,雖然各自本質並不改變為其他東西。這比新更正教學派所專特主張的,只是主觀的經歷或是神在信徒身上產生的「效能」(effect),更接近傳統東正教「成神」等同救恩的觀點。雖然路德不常使用成神的概念,但他的神學詮釋使用了如「聯結」、「有分」和其他,正強調了成神這主題。Simo Peura5指出成神的觀念是路德神學裡一項不可缺的主題。在路德的「聖彼得與聖保羅之日的講道」(1519),他說到:

「受恩典幫助的人不僅僅是人而已;神的恩典賜予他神的形象並神化了他,

以致聖經也稱他為『神』和『神的兒子』。」另一次聖誕節的講道(1514),他說:

「正如神的話成了肉身,所以肉身成為話也是必須的。話成了肉體,正是為了叫肉身成為話。換言之,神成為人,為叫人能成為神。

所以,剛強的成為軟弱的,為叫軟弱的能成為剛強的。話穿上了我們的形象和樣式。」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路德接續亞他那修(Athanasius)和愛任紐(Irenaeus)成神的思想,就是道(logos)和肉身,或是話(word)與人的聯結。這聯結乃是真實的,是「神與人之間共通的存在」(a community of being of God and man)。這表示

「不僅在道成肉身裡穿上了我們的『肉身』,更『就是肉身』。照樣,『我們不僅在信心裡有話』,我們就是『話的本身』」。

以路德的神論來看,他認為三一神的神性在於「God gives」,神賦予祂自己一些東西,也就是三一神的神性的意義。神的素質就相等於他從他自己的賦予;神的「名」就是神賦予自己的稱號,這說明了神在素質上的性質:話、公義、真理、智慧、愛、善、永遠的生命等等。

「信徒的成神開始於神把祂的神聖特質賜給信徒;也就是說,神從祂自己所賦予人的不是任何與祂自己分開的東西。」

5 Simo Peura(1957-),芬蘭籍神學家,是拉普阿教區的主教,主要研究是路德神學

3

Page 4: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正如路德所說,神是祂聖徒整個的福分;神的名把神的善、神的自己贈送給基督徒;這些屬靈之物是神在這基督徒裡面的恩賜。當神把祂自己給基督徒時,這人得救了;在同一個舉動裡,當神把祂自己送贈給人性,祂就證明了祂是真神。

「因此,當神把祂的智慧、善、美德、福分,以及祂一切的豐富給基督徒,並當一個基督徒接受祂所給的一切時,祂就把祂自己和祂自己的性情實化了。」

雖然「成神」(deification)一詞在路德的著作中不常出現,但中心思想卻包含在內:他通常喜歡用「基督在信心裡的同在」、「有分於神」、「與神聯合」、著名的東正教名詞 perichoresis等。從路德的觀點來看,稱義與成聖的教義中心,就是真實有分於在基督裡的神聖生命;我們是藉著有分於基督而接受救恩的恩賜,路德曾說:

「我們是藉著信重生到永遠的生命裡,使我們如基督所說的,可以住在神裡、與神同住、並與祂是一(約十七 21)。」

Arto Seppänen把路德稱義教義的中心思想概括如下:「藉著信,基督徒與基督是一。

兩者的聯合,反映在新郎新婦的聯合中。在這合一(按原文:成為一)的基礎上基督徒擁有基督所有的一切,

就如新婦擁有所有屬於新郎的東西一樣。」基督以真實的方式把自己作為「恩賜」賜給信徒,使信徒有分於神聖的性情。路德甚至為強調此聯結,在某些情況中借用奧秘派的用語─raptus「在基督裡被抓住」。「這意思是一個基督徒不僅聯於基督,他在這聯結裡更被變化成基督的樣式。」在路德的神學裡,根據保羅所說(腓立比三章等)也就是等於有分於祂的十字架。「有分於基督有分於基督真正的有分(participation),是隱藏在其相反的事物裡;換句話說,真正的有分乃是隱藏在倒空的苦難裡。這只能用信,而不能用理性的知識,來完全領會,而信在今生所能領會的,不過是來生完滿應驗的開端,將來的有分(participation)才是完滿的有分。」小結:路德神學乃是以「信」為中心,藉著信而與神聯結有分祂神聖的性情,在聯結裡得著神救恩的恩賜,這恩賜將神自己贈送給人;並在這活的聯結裏把他構成基督的形象,變化成基督的樣式,使我們可能有分於神。

三、 基督徒以「作為基督」對待鄰舍 路德稱義神學提到基督與信徒同在的結果,基督徒變成「基督的工作」,甚至成為一位「基督」,實行在愛鄰舍的事上。路德說祂「與我們是一」,並且「基督藉著信住在我們裡面」。

「因基督藉著信活在我們裡面,…祂便激動我們透過對祂工作活的信而作善工,因為祂所做的工就是藉著信成救神給予我們的命令。」

基督徒要像基督一樣,對鄰舍的苦難表同情,我們不能為自己的救恩做甚麼,但我們的鄰舍需要我們的工作,就是我們的愛。假若我沒有將自己所有的一切,來服事我的鄰舍,按著神的旨意來看,我是強奪了我所虧欠他的。 對路德來說,稱義主要是指透過基督藉著聖靈內住在人心裡,而有分於神。藉著信,人亦有分於神的特徵或有分於神的道所有的特徵。例如:當神令一個人有分於良善、智慧、公義時,事實上是神在那人裡面成為信實、良善及公義。

4

Page 5: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小結:路德神學中對神的愛和對鄰舍的愛的理解常放在一起,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要背負鄰舍的重擔。因基督藉著信活在我們裏面,祂的愛也湧流在我們裏面,這樣的同在使基督徒成為基督的工作,甚至成為基督。基督徒能夠像基督一樣,如主耶穌自己曾說過最大的誡命之一乃是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這是我們在世上對別人的態度。

四、 救恩論中聖靈與成神的關係 藉著與東正教神學的接觸,路德神學救恩論中聖靈的關係重新被討論。路德研究的學者認為基督的同在是在信裡,也可從聖靈方面來表達,就是藉著基督的靈,救恩的恩賜才得以成就。惟有藉著基督的靈,就是兒子的靈,才有可能有分於神。

「若沒有聖靈,因信稱義根本沒有可能。稱義的信本身就是一種經歷,經歷神的愛,『藉著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羅五 5)」

根據 Ruokanen 的研究,聖靈─基督的靈─是一個活的、神聖的實際。這實際與世人相遇,並產生一個罪人與三一神之間奧秘的聯合。

「聖靈使基督的死與復活之結果成為一個及時且親密的實際。這實際進入人品性中最隱密的中心,並摸著一個人的生命和生存之終極界限和根

基。」對路德而言,恩典乃是基督親自的同在,也是聖靈住在人最深的隱密之處。在 Markku Antola 的論文中,針對路德神學與聖靈論的關係中,認為靈恩經歷是三一神在祂的聖靈裡的同在。聖靈工作的實際目的,是要產生在基督裡的信,並引導信徒進入與基督「活的聯結」裡。

「惟獨聖靈能產生真實的信,藉此人就實際地與活的基督聯結,而經歷祂作同在並救贖的主。」

這派的神學家教導赦罪的事實和基督的恩賜,是不能與基督的聯結分開的。稱義不僅包括神的恩眷,更包括基督作為恩賜活在基督徒裡面。

參、 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一、 基督是我們的義,我們在基督裏成為神的義

倪弟兄根據哥林多前書一章三十節:『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神又使衪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將救恩分為三個部分:義、聖潔和救贖。義是第一部分的救恩,就是由罪的刑罰裏救贖出來,這是已過的。聖潔就是脫離罪的能力,乃是信徒現在所實有的經歷,救贖乃是信徒將來的經歷,信徒得脫離罪的同在之救贖,至終要使我們脫去那必朽壞的,穿上那部朽壞的,進入榮耀的自由。

「義第一部分的救恩,就是由罪的刑罰裏救贖出來。這是已過的。(一) 離罪的刑罰:從罪惡裏救出來、罪得赦免、過犯得以赦免、為我們的罪捨

己、白白的稱義、算為義(二) 這義是因罪人相信基督得著的:乃是有信基督、因祂的名、藉著祂、基督

耶穌的救贖、算為(三) 由這樣的信心得了三件的結果:一 ,罪得赦免;二,被算作義;三,罪的

刑罰永遠脫離。因此,罪人因信得與神和好了。」6

6 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一輯二冊,慕道查經課程第二十六課,台灣福音書房,2004 年,頁 169-170

5

Page 6: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倪弟兄在慕道查經課程中,提到神救恩的三部分,乃是義、聖潔和救贖。義是法理救贖的一面,當人墮落時,人就無法坦然的到神面前,藉著基督為我們成了罪(罪之肉體的樣式),釘在十字架上,祂的血就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使基督成了我們的義。當我們信入基督並重生時就得神稱義。

「在神的話語中告訴我們,我們的義就是基督,就是主耶穌自己。…基督的義不能作我們的義,乃是基督自己是我們的義。

…在聖經裡從起頭到末了,都是給我們看見,我們在神面前不是靠著基督的義得救,不是靠著基督的義變作義人。

我們在神面前所以變作義人,是因為靠著基督自己。」7

神給我們的救恩,不只解決罪的問題,也解決了義的問題。神憑著義赦免了我們的罪,同時也替我們豫備了義,叫我們能夠一直憑著這義來到祂面前,活在祂面前。主耶穌的義是為著祂個人的,我們無法有分;因此我們與基督的聯合,乃是祂在十字架上的時候,藉著祂的死,就如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因此我們在神面前不是靠著基督的義得救,乃是因著基督自己,我們在神面前成為義人。

「我們這些人本來是有罪的,現在因著基督替我們成為罪的緣故,我們就得救了;我們這些因著基督的工作而得著救恩的人,

能彀在基督裡面成為神的義。這與哥林多前書一章三十節所說的正相對。哥林多前書一章三十節給我們看見,『基督是我們的義;』哥林多後書五章二十一節給我們看見,『我們是神的義。』

凡是承認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的人,那一個人就是神的義。」8

倪弟兄在中心信息第三篇提到,聖經告訴我們,神叫基督成為我們的義,神也叫我們在基督裏面成為神的義。這意思是說,如果你想要知道神的義,你只要找著一個基督徒就可以了。神的義乃是表現在基督徒身上。因著神的救恩,我們的生活乃是彰顯神的義的生活,並且讓人看見我們,就認識神是義的一位。

「我們是神的義,不是指基督徒的行為說的,乃是指基督徒因著基督的救贖而彰顯神的義說的。

…我們要記得,我們今天在世界上作神的義,就是說在我們的生活裡,要彰顯出神是多麼義的神,纔能叫人把讚美榮耀歸給我們的神。」9

小結:神要如何成為我們這些罪人的義,乃是祂來成為人─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功了救贖,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使我們藉著重生有分神的生命,在神面前得稱為義。我們可以憑著基督的血坦然無懼地到神面前,我們原是不義的,但至終我們基督徒要在基督裡活出一個義的生活,彰顯神的生活,叫人看見基督徒,就是看見神自己,榮耀歸給神,這隱含著人成為神的思想。

二、 成為神的兒子像神一樣「神的獨生子主耶穌是沒有瑕疵的,所以神的眾兒女也應當像祂。

外面的世代,雖然是彎曲悖謬的;我們的內裏,卻是無瑕疵的作神兒女。7 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十六冊,中心的信息,台灣福音書房,2004 年,頁 244-2458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十六冊,中心的信息,台灣福音書房,2004 年,頁 2549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十六冊,中心的信息,台灣福音書房,2004 年,頁 265

6

Page 7: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為人兒女的,應當克肖其父;為神兒女的,也當在性質上與他們的天父相同。…『神的兒女,』不只是一種稱呼,也不只是一種權利,也不只是一種關係,

乃是一稱從天來的生命。因為父『…用真道生了我們,』(雅一 18,)所以我們『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後一 4。)有神的生命的人,

有神的性情的人,纔是神的兒女。神的兒女是神所生的,所以秉著他們天父的性質。凡程度比這個低下的,都不是神的兒女。

寶座上的生命,是一貫流通在祂在世的兒女們身上。」10

倪弟兄在《十字架的道》一書中說到,世人並不都是神的兒女,惟獨有聖靈住在心內,而有兒子的心的人,才是神的兒女。人有聖靈在心,為他作見證他是神的兒子,聖靈引導我們,證實並表明我們是神的兒子。而神兒女的性質,乃是像神一樣,有神的生命和有分神的性情,要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作神無瑕疵的兒女。

「罪人相信主耶穌替他死,作他的救主,他就得著重生了。(約三 16。)他一相信,聖靈就進入他的靈重生他;神永遠的生命,就和合在他的靈裏,

他就有永生了。重生是神與人所有的一種生產關係,這關係是永不能取消的;譬如一個父親生一個兒子,無論後來他自己怎樣,他的兒子怎樣,

他的兒子是他生的那一種關係,總不能脫離。重生後的信徒,是永遠得救的;他雖然跌倒,仍是有永生的;因為這生產的關係,是永不能解散的。」11

倪弟兄認為成為神的兒子,需要藉著「信入」基督。我們能彀藉著信,與基督合而為一。藉著聖靈進入我們的靈,重生我們,我們就有神永遠的生命在我們裏面,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在這裏,倪弟兄認為我們人的得救乃是永遠的,並不會因著人的消極後退而失去,這有異於傳統路德神學說救恩是會失去的。

「人既成為神的兒子之後,神的重生生命在他裏面,就要一天一天在恩典裏長進,叫他的生活一天一天越像神,越有神兒女的樣子,

他就能在諸事上,表明神兒女的程度。肉身的兒女,並不是一刻就成人的;所以神屬靈的兒女,也不是一重生之後,就立刻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乃是逐漸長大的。我們蒙恩的人,既得為神的兒女,就當『完全,像我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 48。)」12

人重生成為神的兒子後,就要藉著在恩典裏,叫他的生活越來越像神,至終能夠完全,像我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倪弟兄也曾說到:「從神生的就得著生命,這一個生命就是神自己;神就是愛,所以從神生的,就有這樣的愛生在他裡面。所有從神生的人,都有愛在他們裡面,每一個有愛的人,就自然而然能彼此相愛。」13神就是愛,因著信基督我們得有分神的生命,這生命也是愛的生命,彰顯在我們愛弟兄姊妹身上。這和路德的觀點相似,基督徒有分於基督裏,乃是神聖的同在作為愛住在信徒裏面的結果,因此能夠愛鄰舍如同基督一樣。 小結:倪弟兄認為神的兒女乃是因著信入祂,聖靈就進入他們的靈裏重生他們,使他們得著神的救恩(這救恩是永遠的),有分神永遠的生命。神的兒子和神的性質是相同的

10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一輯二冊,十字架的道,台灣福音書房,1991 年,頁 1811 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一輯一冊,靈修指微,台灣福音書房,1991 年,頁 2612 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一輯二冊,十字架的道,台灣福音書房,1991 年,頁 2413 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三輯四冊,初信造就下冊,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356

7

Page 8: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在這裏並沒有說到神格一樣),因此神的生命在基督徒裏面,在恩典裏逐漸長大,就當和天父完全一樣,在生活中彰顯神的一切美德,例如:愛弟兄,彼此相愛。

三、 「道成肉身」的原則 倪弟兄在《神話語的職事》信息中說到,我們要認識神的話在神的工作裡所居的地位,神的工作是藉著祂自己的話。聖經裡所說的『道,』也可以譯作『話。』在神的工作裡,就是充滿了神的話。神是說話的神,而神的話是藉著人說出來的,從舊約到新約裏有三種不同的人,三種不同的話語執事,來把神的話傳出去。在舊約裡,神的話是藉著眾申言者傳開;主耶穌來到地上的時候,神的話是成功作肉身;新約裡,神的話是藉著眾使徒們傳開。

「主耶穌來到地上,是道成了肉身,主耶穌自己就是神的道,就是神的話。(『道』和『話』在原文是同一個字。)

祂穿上了肉身,祂成了有肉身的人。主耶穌所作的,主耶穌所說的,都是神的話。主耶穌的事奉,就是神話語的事奉。」14

神自己穿上肉身,成了一個人,祂是神的道也是神的話,不同於舊約的先知,只是神的靈臨到他們使他們說話,並沒有人的意見和感覺在其中。「在舊約裡,神不過用著人的聲音把祂的話傳出來。連施浸約翰,他是先知裡末了的一位,他還不過是在曠野裡的一個聲音,神的話在他身上不過就是用他的聲音。但是,主耶穌來到地上,祂乃是道成肉身,換句話說,祂乃是話成肉身,祂是話成了人。在這裡有一個人,在這裡也有神的話。」15舊約裡的原則,只是藉著人的聲音,神的話和人自己本身是分開的。直到主耶穌來到地上,不再是話是話,人是人,乃是神的話穿上了人的身體,神的話成功來作一個人,神的話和人的話聯合了,「主耶穌道成肉身,是神與人的聯合,這就是神與我。」16主耶穌說話,就是神說話,這個話穿上了人,這個話是有人的感覺、思想和意見的,但是這個話仍舊是神的話,仍是神自己。

「今天,神所要的,實實在在是神的話,也實實在在是人的話。…新約從頭至尾有一個特點,就是這是人說的話,是頂『人』的,

『人』到不能再『人』了,另一面,是頂『神』的,完完全全是神的話。神不要光是祂的話,神所要的乃是祂的話在人的話裡面出來,

實實在在是人的話,又實實在在是神的話。這乃是新約的話語職事。」17

倪弟兄認為神說話基本的原則就是『道成肉身』的原則,也是『話成肉身』的原則。主耶穌乃是話成肉身,而新約裏的話語職事,乃是神的話能夠使用這個人的成分來一卷聖經依然是神的話。主耶穌的道成肉身,如今聖靈已經進到人裏面作工,牠要作工到一個地步,叫人的成分仍舊存在,但神的話卻不受任何的虧損,反而成為完全。如同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七章十節所說:『至於那已經嫁娶的,我吩咐他們,其實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說,妻子不可離開丈夫。』保羅在這裏一面說,是我吩咐的;一面又說,其實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18。從這裏可以看出人的說話就是神的說話。

14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三輯七冊,神話語的職事,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515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三輯七冊,神話語的職事,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516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一輯二十冊,福音問題,台灣福音書房,1991 年,頁 9317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三輯七冊,神話語的職事,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1818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三輯七冊,神話語的職事,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40

8

Page 9: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道成肉身乃是一件奇妙的事,這是在主身上的;後來,在我們信徒身上,乃是靈變成肉身。這是更奇妙的事了。」19

小結:神的原則乃是「道成肉身」的原則,藉著主耶穌的來,話穿上了人的樣式,乃是神與人的聯合,這樣的聯合有神的成分,也有人的成分。藉著人相信主耶穌,聖靈就住在人的裏頭,不斷的作工,我們所說的話就是神自己的說話,後來在信徒身上─「靈成肉身」隱含著人成為神的思想。

四、 聖靈變化的工作「聖靈的組織,意思就是聖靈把基督組織在我們裏面,使我們和基督成為一個。

所以,聖靈的組織是比基督作我們的生命更進一步的。基督作我們的生命,這是根基;聖靈把基督組織在我們裏面,這是成熟。

基督作我們的生命,這是基督在我們裏面代替我們活;聖靈把基督組織在我們裏面,這是基督的性格成了我們的性格。」20

倪弟兄認為神在人身上變化的工作,首先是聖靈在我們裏面作工,聖靈使我們重生,有基督的生命,並有分祂的性情。藉著聖靈每天將基督的成分組織到我們裏面,就讓基督在我們裏面替我們活,並且我們身上顯出的也是基督。

「所以,寶石是代表聖靈在人身上的工作。聖靈一天過一天在我們身上作工,在我們身上雕刻,在我們身上製作,在我們身上結構,使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聖靈使我們經過許多艱難,

經過各種各樣的環境,目的是要把基督組織在我們身上。到有一天,基督在我們身上不只是神分給我們的基督,

並且是被我們消化了的基督,被我們吸收了的基督,這就是寶石。」21

基督的成形也是藉著聖靈的作工,寶石是好幾種元素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產生出珍貴的寶石。因此寶石所代表的乃是聖靈在人身上變化產生的結果─叫信徒活著就是基督。「…基督成形在信徒裏面,就是聖靈把基督組織在信徒裏面,叫信徒活著就是基督。」22另外倪弟兄認為聖靈在人身上變化的工作,至終會使人在本質上有了改變,神榮耀的生命從我們的靈擴展到我們的魂,直到各部分都變為榮耀。

「當基督在我裡面替我活的時候,活著的是基督,是基督從我身上活出來,我只負責順服祂,不攔阻祂而已,在我這邊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另一方面,因著經

過相當年日的順服與合作,經過基督生命多年的薰陶與滲入,榮耀生命的屬性就漸漸地組織到我魂的生命裡來了。在不知不覺中,在我身上就發生第二個人的性格了。

在這個時候,我就有本質上的改變,這就是聖靈所作的寶石的工作,也就是從榮耀到主的榮耀,榮耀,我魂的各部分也漸漸變為榮耀了。」23

小結:

19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二一冊,特會、信息、及談話記錄(卷一),台灣福音書房,1993 年,頁 15820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十五冊,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22721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十五冊,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23222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二五冊,特會、信息、及談話記錄(卷五),台灣福音書房,1993 年,頁 3323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十六冊,中心的信息,台灣福音書房,2004 年,頁 144

9

Page 10: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基督徒不僅有神的生命,在基督裡聯於神,更藉著聖靈在人身上的作工,讓基督的成分更多的組織、成形在我們裏面,使我們有本質上的改變,直到身體改變形狀,與主榮耀的身體相似。這使我們看見,倪弟兄在神與人的聯結裏,更深一步說到這樣的聯結和變化,乃是藉著聖靈的工作,讓神榮耀生命的屬性,組織到人裏面,漸漸變為榮耀。這和路德使用奧秘派的概念─raptus,變化成基督的樣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五、 有分神的聖潔和義卻無分神的榮耀 許多人第一次聽到「人成為神」,常常以為人最終乃是「完全變成神」,而被認為是異端。在倪弟兄的著作中,曾說到「神要在人身上作工到一個地步,使這個人在意見上、在思想上、在感覺上、在看法上,都是像祂自己一樣。」24人乃是在意見、思想、感覺、看法上像神一樣,但並不像神一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倪弟兄在《復興報:悟性的更新》更直接說到我們在有分神的形情卻無分於神格:穿上新人,是甚麼意思呢?我們的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真理的義和聖潔─造的。換一句話說,新人的特點,就是有真理的義同聖潔。公義是神的道路,聖潔是神的性情。關乎神的,我們可以分三方面來說:(一)榮耀,是指神的自己;(二)聖潔,是指神的性情;(三)公義,是指神辦事的方法。我們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這只限於像神的義和聖潔方面。我們不能像神的榮耀,榮耀是神的神格。我們不能有分於這個。但我們有神的聖潔和義。25

我們能夠像神就如前面所說,乃是聖靈在我們裏面,在人的靈裏作工,成為一個新人,而能活出像神的生活。

「我們被神用聖靈印在我們裏面,我們就得了神的性情和生命。這性情和生命是像神的,我們如果順著這性情和生命而活,

我們就必定會在人間有像神的生活。」26

藉著在我們裏面神的印記,就是聖靈,我們就能夠活出神的生命。六、 與神合一

倪弟兄在《正常的基督徒信仰》裏說到人要如何與神合一,乃是藉著人與基督聯合,基督在聖靈裏成為賜生命的靈,進到我們裏面,就像主在約翰福音裡說,你們在我裡面,我在你們裡面。這樣的彼此在彼此裡面,完全的聯合,纔是真正的合一,纔能叫神所作的一切,真正的完成在我們身上。 「我們已經被神包括在基督裡面了,但是我們更要看見,基督怎樣纔能到我們裡面。惟有基督進到我們的裡面,這樣的聯合纔是實實在在的,基督所有的一切,纔會成功的作在我們的身上。和基督有這樣的聯合,纔算是完全的聯合,完全的合一。」27

這樣的合一乃是基督作靈進到我們人的靈裏,與我們聯合在一起─二靈成為一靈。我們與主聯合,乃是我們的靈可以與祂的靈調和。神若沒有成為靈,就不能進到人的裏面,將祂的生命分賜給人;人若沒有靈,神的救恩就只是外面的,並不是裏面

24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三輯七冊,神話語的職事,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6025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一輯十冊,復興報(卷三),台灣福音書房,1991 年,頁 19626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一輯十七冊,講經記錄(卷一),台灣福音書房,1991 年,頁 9727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七冊,正常的基督徒信仰,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168

10

Page 11: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的,因此倪弟兄曾說:「…主來作人,我們不能把祂接到靈裏來;如今祂在聖靈裏,我們就可以好好的接受祂作我們的生命。感謝神!今天基督不只是外面客觀的救主,也是我們裏頭的生命。聖靈降臨是非常緊要的。聖靈不降臨,基督不在靈裏,人永遠不能和祂合一。感謝神!今天我們在基督裏,已經和基督合為一靈了。神的救法是完全的,祂叫基督死,又叫基督復活,使祂住在我們裏面,就成功了在亞當身上得不著的目的。」28

亞當有神的形象和樣式,卻沒有神的生命在他裏面。但如今神穿上肉身,成為一個人叫耶穌,經過地上人的生活三十三年半,為我們的罪釘在十字架上,三天後復活,成為賜生命的靈,進到我們的靈裏,使我們與神聯合;經過聖靈的工作,要使我們變化成為像祂一樣,這是何等奇妙的事。耶穌在地上時,我們無法與祂同在,但如今我們只要藉著信入祂,信而受浸,神在基督裏成為靈,要在我們的靈裏重生我們,將祂的生命分賜給我們,我們也能夠與祂聯合,與祂是一。「基督已經為我們死了,也為我們復活了,但是基督如果沒有在聖靈裡降臨,救恩就仍舊沒有成功,因為基督和我們還聯不起來。但是基督已經有了一個屬靈的身體,祂能彀進到我們的裡面。我們要接受基督,因為祂在靈裡,也就有接受的可能。而且聖經也說,凡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林前六 17。)基督在靈裡面,我們也都是有靈的,我們的靈,接受這位在靈裡的基督,二靈就成為一靈,合而為一。這是最寶貝的地方,若是沒有這一點,我們所信的,仍舊是個普通的宗教,沒有多大意思,不能成功裡面的拯救。」29

肆、結論 「成神」(deification)一詞在路德著作中不常出現,但其思想卻包含其中,可見於他使用「基督在信心裏的同在」、「有分於神」、「與神聯合」等名詞,這和倪氏並沒有發表「人成為神」的發表,但其思想中也可看出「成為神」的思想。 曼多馬學派就著路德的神學,認為稱義的教義乃是基督的同在,這其中神的內住隱含著成神的思想。而倪氏說到救恩時,分為義、聖潔和救贖三方面,神叫基督是我們的義,藉著我們的信,我們得神稱義。稱義也表示我們藉著基督的釘死復活而與祂聯合,有分於祂自己,因著基督的工作而得著救恩的人,能夠在基督裏成為神的義,讓人看見他就是看見基督,這隱含著「人成為神」的思想。 路德曾說:受恩典幫助的人不僅僅是人,神的恩典賜予他神的形象並神化了他,以致聖經也稱他為神和神的兒子。在倪氏的發表中,也曾說到神的兒子乃是有神的生命和性情的人,人重生後藉著在恩典裏生活,逐漸長大,就當『完全,像我們的天父完全一樣』,神的兒子從神而生,自然就像神一樣。 路德也承接教父們如亞他那修、愛任紐成神的思想,就是「道成肉身」的原則,也就是話與人的聯結。因此路得曾在一次講道說到:「話成了肉體,正是為了叫肉身成為話。換言之,神成為人,為叫人能成為神」。倪氏也提到,神的原則乃是「道成肉身」的原則,耶穌來之前,神與人是分開的,但耶穌來了,這話親自穿上了肉身,乃是神與人的聯合,神在人裏說話,人在神裏說話,這話乃是神自己;使徒們更是在靈裏與神是一。倪氏說:道成肉身是在

28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二五冊,特會、信息、及談話記錄(卷三),台灣福音書房,1993 年,頁 15829倪柝聲,倪柝聲文集第二輯七冊,正常的基督徒信仰,台灣福音書房,1992 年,頁 182

11

Page 12: 11 f114 黃愛信-從曼多馬學派看倪柝聲思想中的人成為神

主身上發生的,而在信徒身上乃是靈變成肉身,這是奇妙的事。 曼多馬學派認為義與成聖的教義中心,就是真實有分在基督裏的神聖生命,並接受救恩的恩賜。信徒藉著信重生到永遠的生命裏,與基督聯合,並在這聯結裏變化成基督的樣式。而基督與信徒同在的結果,使基督徒變成「基督徒的工作」,甚至成為一位「基督」,實行在愛鄰舍的事上,藉著信而有基督的同在,彰顯在愛鄰舍的生活上。倪氏則是以聖靈的組織和寶石,來比喻聖靈的工作乃是我們在神的生命裏被變化,讓神的榮耀生命成形在我們裏面,使我們有本質上的改變,直到變化成與主榮耀的身體相似。和路德不同的是,倪氏還說到這樣的聯合和變化乃是在生命和性情上,而不是在神格上變成神。 曼多馬學派也重新省視路德神學中的救恩論,重新強調聖靈的重要性。基督的同在是在信徒的信裏,也是藉著基督的靈,就是神兒子的靈,我們才有可能有分於神。這是一個奧秘的聯合,聖靈─基督的靈乃是一個活的且神聖的實際,這實際與世人相遇,而產生聯合。聖靈工作的目的,就是要產生在基督裏的信,並引導信徒進入人與基督「活的聯結」裡。倪氏的救恩論中除了強調聖靈的重要,也強調了人的靈的重要性。基督成為實際的靈,能夠進到我們的靈裏,基督成為靈,我們人有靈,我們的靈可以接受這位在靈裏的基督,「凡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這才是最寶貝的一點。要成就神救恩的目的,最關鍵的乃是「神在基督裏成為靈與我們的靈」,這也是後來承接倪氏神聖啟示的李氏所說的:「那靈同我們的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