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107新課綱實施 教師增能規劃及推動 · 討論...

41
因應107新課綱實施 教師增能規劃及推動 報告單位: 師資藝教司/國教署、資科司、技職司 106220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Sep-2019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因應107新課綱實施教師增能規劃及推動

    報告單位:師資藝教司/國教署、資科司、技職司

    106年2月20日

    1

  • 2

    貳、教師增能因應作為

    参、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

    簡報大綱

    壹、前言

  • 壹、前言

    3

    理解

    課綱

    理解

    課綱

    轉化課綱轉化課綱

    實踐

    課綱

    實踐

    課綱103年公布新課綱總綱

    103年-106年領綱研訂及審議

    107年8月1日實施新課綱

    104年-107年

    105年-107年

    106年-107年

    逐步協助教師具有落實課綱教學知能

  • 一、協助教師理解、轉化、實踐課綱

    4

    • 維運國小師培聯盟及成立中等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對接107課綱研發。

    • 規劃及推動中小學宣導機制(含中央輔導團及學科/群科中心)。

    • 宣導107年課綱精神、特色、變動重點及相關教學及行政資源。

    瞭解課綱

    (104年至107年)

  • 一、協助教師理解、轉化、實踐課綱

    5

    • 培訓種子講師。(1)課綱宣導種子講師。(2)新增科技領域教師增能課程師培大學中學種子講師。

    • 研發教學示例。• 規劃新增科技領域及高中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之教師增能課程。

    • 規劃及推動各領域增能活動。

    轉化課綱

    (105年至106年)

    • 開辦新增科技領域學分班。• 辦理領域增能活動(研討會/工作坊/研習/學分班)。

    實踐課綱

    (106年至107年)

  • 二、課綱變動分析

    6

    新舊課綱變動分析

    教師所需知能分析

    國中新增科技領域

    新住民語文(

    國小語

    文領域新增必選課程

    之一及國中選修課程

    高中第二外語選修)

    素養導向

    彈性課程

    高中自然領域新增必

    修四學分「自然科學

    探究與實作」課程

    加深加廣、多元選修

    跨領域教學

    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特定領域變動新課綱特色

    技術型高中專業實習

    科目及技能領域

    已報告過師資因應

    其他變動重點

  • 貳、教師增能因應作為

    7

    一、素養導向、跨領域教學、彈性課程、加深加廣、多元選修教師增能

    二、特定領域教師增能(技能領域、高中自然探究與實作、科技領域)

    三、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教師增能

    四、其他變動重點教師增能

  • 一、素養導向、跨領域教學、彈性課程、加深加廣、多元選修教師增能

    8

    課綱重點 教師增能素養導向跨領域教學彈性課程加深加廣多元選修

    培訓國民中小學課綱種子講師及辦理宣導。 辦理中央輔導團課綱增能活動。 透過學科中心宣導課綱及研發相關教學示例及手冊、辦理增能工作坊。高中課程推動工作圈與國教院合作辦理素養導向研討工作坊,藉此增強各學科中心研究教師素養導向知能。

    透過前導學校促進學校人員、家長瞭解課綱、設計各領域與彈性學習課程、核心素養導向教學案例、試行總綱「實施要點」內容。

    透過高中職優質化輔助方案,協助教師瞭解及推動課綱。

    國小師培聯盟及中等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宣導課綱/跨領域/素養導向,辦理教學演示。

    彙編各階段各領域教材教法及教學示例專書。 推動實習學生及初任教師理解課綱及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 透過地方教育輔導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合作推動共備共學社群、駐點服務、到校輔導,協助推廣課綱。 8

  • 9

    (一)培訓國民中小學種子講師培訓及辦理宣導

    目標及宗旨:明確傳達課程綱要內涵,使受宣導對象充分了解課程綱要內容並能因應落實。

    具體作為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種子講師培訓及教育(學)行政領導人研習計畫】

    一、總綱宣導種子講師培訓(For央團教師、師培或相關專家學者、各地方政府推薦具教學經驗之校長及主任)

    二、教育(學)行政人員研習(For副局處長、科長、督學、課程督學、承辦人等)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學品質計畫】

    三、課程領導人員增能研習(For校長、教務主任、教學組長)

    四、現場教師增能研習及宣導 (For現場教師)

  • 1.課綱宣導種子講師培訓

    10

    目的

    增進縣市政府、學校對課綱之瞭解,由種子講師配合公播版簡報至各直轄市、縣(市)進行宣導,確保宣講品質及重點。

    培訓日期

    104/12~105/12,共辦理8梯次

    培訓對象

    央團教師+師培或相關專家學者+各地方政府推薦具教學經驗之校長及主任。

    培訓方式:培訓-試講-回流

    公布合格名單

    105年度上半年通過認證人數計234人。

    下半年參與人數約計260人。

    後續將於106年度辦理種子講師再回流課程。

    基礎訓課程名稱 時數

    總綱的解析與實施準備 3

    核心素養的理解與探討 3

    總綱導讀及簡報內容研析探討 3

    試講演練/綜合座談 4

    合計 13

    回流課程名稱

    內容重點 時數

    世界咖啡館 學校關注新課綱總綱的面向或問題

    教師對新課綱總綱實踐的態度 地方政府對新課綱實施的準備 家長在新課綱中扮演的角色

    4

    總綱核心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案例討論

    邀請各領綱研修代表,透過講解透過核心素養在各領域的具體呈現方式以及案例報告與討論瞭解核心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

    4

  • 2.教育(學)行政人員研習

    11

    目的

    培養直轄市、縣(市)政府教育行政及教學領導人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精神與內涵的認識與理解所需之專業知能,提升課程溝通與推展能力及強化專業素養和實踐力。

    培訓日期

    北區-105年10月21、22日

    南區-105年10月28、29日

    培訓對象

    一縣市至少5位參加,至多6位參加。由副局處長帶隊,偕同科長、督學、課程督學、承辦人等。

    後續將辦理教育行政人員再回流課程!

    課程名稱 時數

    新課綱總綱介紹、發展及其內涵 2 h

    地方政府面對新課程綱要的職責與準備 2 h

    支持學校專業的系統與資源 2 h

    新課程綱要總綱導讀 1 h

    討論暨交流:教育行政藍圖規畫前置作業 2 h

    課程領導的實踐策略 1 h

    地方政府推動新課綱藍圖規劃分享 2 h

    總計 12h

  • 3.國中小現場教師增能研習及宣導-1

    ★縣市撰寫精進計畫,規劃轄內國中小教師增能研習活動。本署補助支持各地方政府辦理領域教學教師工作坊,透過討論及對話增進教師對於核心素養之理解並鼓勵教師研擬核心素養教學案例。

    持續規劃:106年2月1日~106年12月31日

    12

    研發國小及國中教師實踐新課程綱要之增能活動及領導人專業素

    養增能策略。

    規劃縣市輔導團教師三階人才培育課程。

    強化精進教學計畫配合新課綱(領綱理解)的規劃與推動重點。

    透過領域教學研究會及教師專業社群辦理教師專業成長。

    12

    34

  • (二)中央輔導團課綱增能活動 目的:加強中央輔導團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

    精神與內涵的認識與理解所需之專業知能,提升專業素養和實踐力,以利未來之推動及宣講。

    辦理方式

    定期培訓研習(期初、期中、期末團務會議)

    →針對央團教師(12團共74人)進行課綱培訓

    →105學年:期初105年8月1日至5日、期中106

    月1月5日至6日、期末106年6月8日至10日。

    例行會議之輔導群聯席會議(每2-3個月1次)

    →針對央團組長、副組長進行增能活動

    推廣及宣導:央團教師透過跨直轄市、縣(市)分區聯盟交流活動和輔導群年度研討會對縣市輔導團進行課綱增能課程。

    13

    十二年課綱推動團務報告

    各領域案例實作與探討

    多方會談:由協作中心、國家教育研究院、師資司、心測中心、國教署、地方政府說明因應十二年課綱之作為

  • 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

    1. 辦理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的宣導及研習,協助增強學科中心研究教師素養導向知能(4月於106年度學科中心研討會中辦理,並請各學科中心於5月辦理相關種子教師研習,6月起辦理分區推廣)

    2. 選編多元選修課程相關推動策略與示例,並提供全國高中各校發展課程參考(預計4-8月徵選、9月初審、10月複審、11月彙編及印製手冊至全國各高中,12月辦理示例分享)

    14

    (三)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及高中學科中心辦理教師增能宣導及研習

  • 高級中等學校各學科中心:

    1. 邀請國教院及學科專家指導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學校課務相關因應議題,採工作坊方式進行。

    2. 透過研習與網站,傳遞課綱修訂相關訊息或宣導內容,促進教師對於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的理解與轉化。

    3. 研發多元選修課程、議題融入及創客數位加工等教案並辦理成果發表研習。

    4. 規劃辦理學科特色教學研討或分科教材教法研習。5. 規劃辦理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課程設計工作坊,發展與推廣課程模組。

    6. 規劃辦理跨科(領域)課程設計工作坊,合作發展單元教案(配合新課綱,發展「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及探索體驗」、「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示例。)

    15

    (三)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及高中學科中心辦理教師增能宣導及研習

  • 16

    時間104/09/01~105/07/31

    經費補助15萬元

    辦理重點

    時間105/08/01~106/07/31

    經費補助15萬/30萬元辦理重點

    促進教師與家長了解總綱內涵。擇選彈性學習課程內涵主題試

    行轉化,提出素養導向教學案例。

    課程設計與實施須同時結合至少一項總綱實施要點。

    設計各領域與彈性學習課程之「核心素養導向」教學案例。

    提出學校總體課程計畫,依總綱規劃領域與彈性學習課程

    試行總綱「實施要點」內容(1)模擬排課,提出可行方案。(2)強化校內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如教師專

    業社群、公開授課議課等)。(3)健全課程發展機制

    與學者專家合作撰寫「課程實施手冊」中部分內容。

    (四)前導學校計畫(國民中小學)

    46校 74校

    將前導學校之模式與經驗分享推廣,作為推動之範例及參考!!!!

  • 17

    期程106/2/1-106/7/31

    (自106/8/1起,納入高優計畫辦理)經費補助每校75萬元

    辦理重點

    期程106年

    106/1/1-106/12/31經費補助

    每校上限200萬元辦理重點

    完成學校總體課程計畫書規劃。

    發展校訂必修特色課程。試行跨班自由選修課程。規劃彈性學習時間。試行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教

    學及評量。試行本部相關配套措施。

    完成學校總體課程計畫書規劃。試行新課綱部定必修實習科目技

    能領域課程。發展符應學生需求及務實致用之

    學校校訂必修課程。於校訂選修課程試行「群內跨科」

    或「校內跨群」之跨班自由選修模式。

    規畫彈性學習時間及試行。試行共同備課及公開觀課、議課。

    (四)前導學校計畫(高級中等學校)

    普高 29校

    將前導學校之模式與經驗分享推廣,作為推動之範例及參考!!!!

    45校 技綜高

  • 18

    (五)高中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課程發展

    教學活化

    課綱與領綱研討 學生素養圖像 學科知識地圖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跨域主題課程設計 課程評鑑

    差異化教學 同儕協作學習 PBL /TBL 探究與實作 科技融入教學

    (行動學習)

    社群領導 團隊共創 肯定式探詢

    社群動能

    學習評量

    諮詢輔導

    班級團體動力 學生專題指導 親師溝通 特殊生輔導 學生選課與生

    涯規劃諮輔

    素養命題 多元評量與實作

    核心課程

    趨勢領導 課程領導 系統思考 設計思考 團體動能 課程評鑑

    核心課程主要內容:

    透過五大面向,以逐步漸進之方式增強教師多元自主專業之教學能力。

  • (六)透過協作中心平臺彙整資源

    透過協作中心平臺各議題小組彙整教師專業發展資源,以利資源互通與分享。

    簡化、轉化國教院對於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操作面的詮釋,結合課綱宣導策略,以精簡文字及生動方式彙編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專刊並製作懶人包,便於課推系統與基層教師理解、應用,並使現場老師與師資生快速掌握素養導向精髓,並以貼近校園文化情境的方式來對話,促進老師的感動與認同。

    19

  • 20

    教師職前培育/專業成長

    工作坊教學示例

    與夥伴學校合作開發素養導向教學示例、教學實驗計畫、師資配套研究。

    結合國教署總綱培訓講師辦理實務教師培訓活動、研討會、教學演示。

    106年6月起辦理成果展,宣導課綱理念/跨學科、跨領域/素養導向教學示例/教心、課程發展、教原等師培課程要素/師培配套研究。

    持續推廣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教學模組

    與夥伴學校合作開發課綱教案課程設計

    「2016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生活課程素養導向論壇」

    實務教師培訓活動:國教院簡介數學素養導向教材

    (七)國小師培聯盟及中等領域教學研究中心研發師資配套

  • 21

    彙編符應107課綱各階段各領域(一般科目)教材教法及教學示例成書

    強化師資培育之大學教材教法研究,結合理論與實務及提供師資生及教師編制教材與課程設計資源

    辦理一場次記者會,至少4場研習(北中南東),各領域至少1場次工作坊

    (八)彙編各階段各領域教材教法及教學示例專書

  • ( 九)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22

    補助各校辦理學術研討會

    第5屆國際研討會106年10月辦理至少3場(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科教材教法工作坊(因應107課綱跨領域及素養導向等)

    106年1月函知告各校補助重點需配合107課綱內容

  • 23

    實習生

    錄製「新課綱與素養教育實務」線上課程,於全國教育實習專區,播放,協助實習生瞭解課

    綱。

    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實習生返校座談會,引導實習生認識理解新課綱及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知能。

    鼓勵實習生於實習期間積極參與觀課,並參加實作工作坊

    (十)推動實習學生導入輔導

  • 24

    (十一)推動初任教師導入輔導

    學校

    中央

    地方

    【目的】提供初任系統化導入輔導機制及客製化服務,強化課程設計、有效教學策略、班級經營等實務能力

    【初任教師導入及實務工作坊】1.錄製「新課綱與素養教育實務」線上課程,並與公益平臺合作建置初任教師教育網路支援系統,提供相關教育資源,認識理解新課綱及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知能

    2.辦理內容多元且有助解決教學現場問題之實務成長工作坊

    【建立教師專業成長區域網絡】1.安排輔導夥伴提供區域性專業協助2.運用社群或工作坊,協助初任教師增進教學知能

    【薪傳教師支持系統】落實初任教師配對薪傳教師,提供個別或社群方式諮詢輔導,並於每學年度安排初任教師與同領域/科目教師備課、觀課及議課

  • 推薦參與國教署辦理總綱宣導種子講師培訓。

    建立人才資料庫。

    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合作推動共備共學社群、駐點服務、到校輔導、實作工作坊等方式,協助中小學教師增進核心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等專業能力。

    強化與國小師培聯盟、中等領域教學研究中心、高中職均優化計畫、高中職學(群)科中心、中央輔導團合作。

    推薦參與國教署辦理總綱宣導種子講師培訓。

    建立人才資料庫。

    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合作推動共備共學社群、駐點服務、到校輔導、實作工作坊等方式,協助中小學教師增進核心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等專業能力。

    強化與國小師培聯盟、中等領域教學研究中心、高中職均優化計畫、高中職學(群)科中心、中央輔導團合作。

    25

    (十二)透過地方教育輔導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合作

  • 26

    • 辦理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科主任及教師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含部定專業實習科目及技能領域)之宣導研習,透過研習與網站資訊,傳遞新課綱相關訊息或宣導內容。

    • 推廣重大議題融入各科教學,並辦理教師研習。

    群科中心規劃內容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總綱及各領域課程綱要(含部定專業實習科目及技能領域)。

    群科中心增能內容

    (一)技術型高中專業實習科目及技能領域教師增能二、特定領域教師增能

  • 27

    辦理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105/9-106/7)

    發展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教案(105/11-106/7)遴選高中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基地學校(106/8)

    預計106/9辦理成果發表記者會

    預計107年辦理推廣工作坊

    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發展師資培訓平臺計畫」,對象為高中自然科學在職教師。

    擬定種子教師培訓

    課程

    研發種子教師培訓

    教案

    種子教師培訓

    研訂

    教學能力指標

    透過學科中心推廣強化高級中等學校教師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之教學知能。鼓勵高級中等學校自然領域學科中心與中央大學合作辦理相關教師研習。

    (二)高中自然領域「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教師增能

    二、特定領域教師增能

  • 掌握各校教師專長現況及師

    資需求

    督導師資結構正常化及落實專長授課

    辦理師資培育及在職教師進

    優先補足非考科教師(教甄、公費生、介聘、

    超額)

    引進業界優秀人才協同教學

    28

    國教署、縣市政府/師資藝教司

    國教署、縣市政府

    師資藝教司、國教署、縣市政府

    國教署、師資藝教司、縣市政府

    國教署

    1) 師資結構不正常

    2) 非專長授課

    3) 聘任以考科教師為主等問題

    問題問題整體因應策略

    整體因應策略

    1.分析師資問題與配套

    (三)國中及高中科技領域教師增能

  • 29

    2.增能機制

    科技領域增能課程學分班引進學科中心、輔導團人員,並由師培大學團隊支援學科中心辦理研習活動,協調大學講師。

    講師合作

    課程採計

    增能方式

    學科中心、中央輔導群、輔導團及縣市等辦理工作坊內容應包含前述科技領域增能課程。

    可與師資培育之大學合作,由師資培育之大學專業採計抵免選修時數或學分

    增能學分班(修課完成後發給中等學校科技領域資訊/生活科技專長教師證書)

    第二專長學分班 工作坊

  • 30

    3.辦理學分班

    課程規劃 105年8月完成科技領域增能課程及12月完成專門課程規劃。說明會 105年9月至107年1月每半年開一次說明會。講師工作坊 106年1月至107年每半年開一次說明會。開班規劃 業於105年9月14日、12月23日、106年1月24日邀集縣(市)政

    府及師資培育之大學協調開班事宜,預計開辦8班增能學分班及3班第二專長學分班(持續協調),並規劃善用共同不排課時間。

    運用「104年版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資料庫,分析每校領有「生活科技」或「資訊科技」相關教師證之在職教師人數。

    增能學分班:以國、高中學校校內至少1人領有生活科技/資訊科技相關教師證書之校數,每校至少1名教師參與增能學分班,預估進修需求人數。

    第二專長學分班:以國、高中學校校內未領有生活科技/資訊科技相關教師證書之校數,預估進修需求人數。

  • 31

    4.辦理資訊知能及領域增能活動

    透過學科中心強化高級中等學校各學科生活科技、資訊教師之教學知能。

    1. 增能研習、12年國教研習、3D列印推廣研習、種子教師教學觀摩示範研習等活動。

    2. 規劃主題策略聯盟方案,預計與其他學科中心合作研發跨學科(領域)選修課程設計實例,可採增能研習工作坊、實作體驗活動、教

    學觀摩等方式辦理

    3. 辦理有關機電整合、創客空間規劃 、自造者運動推廣等方面之教師增能研習。

    補助各直轄市政府教育局、縣(市)政府規劃辦理「國民中小學資訊知能培訓」計畫課程內容包含「網路素養」、「運算思維」、「教育雲服務應用」及

    「資訊融入教學應用」等課程。

  • 32

    5.籌設科技中央輔導團及領域/課程教學研究中心

    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協助籌設國中小科技領域中央輔導團,推動相關教師增能。

    籌設中等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及規劃國小師資培用聯盟因應

  • 33

    發布「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

    擬訂「高級中等學校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計畫」,請26所前

    導學校試行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待前導學校試行後以其試行遭

    遇之問題作為修正推動方式之參據。

    參加優質化計畫學校之教師備課、觀課係屬該計畫評鑑項目之一

    ,並研議培訓為種子協助未參加計畫學校之教師,亦或彙整前導

    學校試行成效後函知全國學校

    縣市鼓勵校長及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進行一學期至少一次教學

    觀察與回饋(含備課、觀課、議課)

    專業回饋人才培訓,強調實踐。

    發布「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

    擬訂「高級中等學校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計畫」,請26所前

    導學校試行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待前導學校試行後以其試行遭

    遇之問題作為修正推動方式之參據。

    參加優質化計畫學校之教師備課、觀課係屬該計畫評鑑項目之一

    ,並研議培訓為種子協助未參加計畫學校之教師,亦或彙整前導

    學校試行成效後函知全國學校

    縣市鼓勵校長及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進行一學期至少一次教學

    觀察與回饋(含備課、觀課、議課)

    專業回饋人才培訓,強調實踐。

    三、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教師增能-1

  • 34

    鼓勵善用精緻教師專業發展網

    線上課程 課程線上化 時數核發⾃動化

    觀課⼯具 觀課⼯具數位化 觀課分析資訊化

    專業成⻑資源 輔導⼈⼒專業化 成⻑途徑客製化

    社群 線上社群共學分享

    三、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教師增能-2

  • 四、其他變動重點教師增能

    課綱重點 教師增能

    其他領域及課綱特色機動因應

    依據課綱審議結果規劃教師增能課程。例如:綜合領域、自然領域、數學領域。

    持續辦理國中小種子教師課綱回流研習,將規劃「領綱」之教師增能課程設計。依據各領域之特色規劃課程模組,提供不同身分對象,適合之增能課程內容。

    透過學科中心強化高級中等學校各學科(國文、英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基礎地球科學、音樂、美術、藝術生活、家政、生活科技、資訊、健康與護理、體育、生命教育、綜合活動、生涯規劃、全民國防教育、海洋教育、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教師之教學知能。

    協調師資培育之大學開辦相關領域教師增能/第二專長學分班。

    35

  • 参、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

    一、各縣市建立「教師專業成長區域網絡」

    二、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三、強化師培大學協助教師專業發展功能

    四、提供教師網路資源及支持多元自主增能

    36

  • 37

    請各縣市建立「教師專業成長區域網絡」

    整合在地人才庫,在地永續提供區域內跨校之教師專業支持人力支援

    鼓勵地方各類專業人才交流,包括:教專實踐方案培訓之專業回饋人員、教學輔導教師、國教輔導團員、學思達、學習共同體、MAPS、有效教學基地學校社群領導人等。

    一、各縣市建立「教師專業成長區域網絡」

  • 38

    各縣市建立「教師專業成長區域

    網絡」及「共同備課(不排課)時

    間」

    縣市規劃區域性校長及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

    一學期至少一次教學觀察與回饋

    (含備課、觀課、議課)

    社群召集人應具專業回饋能力

    精緻網協助社群記錄教師專業發

    展歷程,並做為社群運作成果產

    出之佐證資料

    運作重點 國中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依精進教學計畫(名稱尚待修正)辦理補助

    高級中等學校專業學習社群依高中職均優質化方案及高中職學群科中心辦理

    經費挹注

    二、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 39

    師培課程實務化,提高師資素質

    整合專業發展進修體系、

    資源

    強化師培大學地方教育輔導功能

    推動國小師培聯盟/中等領域研究

    中心

    職前教育

    導入輔導

    專業發展

    促進教師終身學習

    發展師資培用合作

    師培歷程一貫化

    師培社群專業化

    師培課程實務化

    三、強化師培大學協助教師專業發展功能

  • 四、提供教師網路資源及支持多元自主增能

    國教署的課程教學整合平台分年逐步納入師資藝教司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合適之資料,及連結資科司、國教院等教育網路資源,提供教師e化自學系統,可到網路上搜尋適合的專業成長方式。

    支持由下而上教育專業團體、民間產業等辦理揪團進修、學習共同體、分組合作學習、學思達、MAPS、教學基地學校等教師專業增能計畫,並透過備課、觀課及議課增進教師課程設計與發展等專業知能。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