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大學校院招收陸生核定名額出爐 ·...

24
本期主題:招收陸生 100學年度大學校院招收陸生核定名額出爐. .......................................................... 2 國家安全機密系所..不得招收陸生. .............................................................................................................3 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公告.................................................................................................................4 因應陸生來臺就學..各校應建立輔導機制. ..............................................................................................5 高教資訊 100~101年「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核定名單揭曉. ....................... 6 建國百年校長會議圓滿落幕..期許大學自主與卓越發展. ................................................................7 大學法第7條修正通過..立法院賦予教育部主導推動國立大學整併權力. ...............................9 100學年度大學招生名額總量核定. .......................................................................................................... 10 請落實研究計畫經費支用與核銷規定.................................................................................................... 10 黃煌煇、吳妍華、姚立德接任成大、交大、北科大校長............................................................ 11 技職資訊 本部補助技專校院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技藝競賽獲補助機票名單出爐................................... 11 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受理申請.............................................................................................................. 12 技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技藝能競賽徵求辦理學校2/25前受理申請........................................ 12 99年專科學校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結果揭曉........................................................... 12 99學年度補助技專校院跨領域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核定名單................................................. 12 現行財團法人私立技專校院應依規定完成組織與運作等事項之調整................................... 13 「技專校院回流教育校外上課地點處理原則」條文修正暨受理各校申請開班............... 14 公布100年度獎助大專校院發展區域產學連結計畫核定名單. ................................................... 14 公布100年度補助技專校院設置聯合技術發展中心核定名單. ................................................... 14 《技術及職業教育》復刊發行................................................................................................................... 15 公布100~101年度獎勵科技校院教學卓越計畫審核結果. ............................................................. 15 饒邦安升任技職司副司長.樹德科大校長朱元祥接任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 16 高教論壇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執行與管考經驗分享/張家宜....................................................................... 17 產學合作中利益衝突之防止/王偉霖..................................................................................................... 19 大學特色 教育部獎補助款的典範蝴蝶效應 訪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談校務特色的耕耘.......................................................................................... 22 高教司·技職司·學審會2月份重要活動預告................................................... 24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Jan-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本期主題:招收陸生

100學年度大學校院招收陸生核定名額出爐...........................................................2

國家安全機密系所..不得招收陸生..............................................................................................................3

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公告.................................................................................................................4

因應陸生來臺就學..各校應建立輔導機制...............................................................................................5

高教資訊

100~101年「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核定名單揭曉........................6

建國百年校長會議圓滿落幕..期許大學自主與卓越發展.................................................................7

大學法第7條修正通過..立法院賦予教育部主導推動國立大學整併權力................................9

100學年度大學招生名額總量核定...........................................................................................................10

請落實研究計畫經費支用與核銷規定....................................................................................................10

黃煌煇、吳妍華、姚立德接任成大、交大、北科大校長............................................................11

技職資訊

本部補助技專校院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技藝競賽獲補助機票名單出爐...................................11

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受理申請..............................................................................................................12

技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技藝能競賽徵求辦理學校2/25前受理申請.........................................12

99年專科學校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結果揭曉............................................................12

99學年度補助技專校院跨領域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核定名單..................................................12

現行財團法人私立技專校院應依規定完成組織與運作等事項之調整...................................13

「技專校院回流教育校外上課地點處理原則」條文修正暨受理各校申請開班...............14

公布100年度獎助大專校院發展區域產學連結計畫核定名單....................................................14

公布100年度補助技專校院設置聯合技術發展中心核定名單....................................................14

《技術及職業教育》復刊發行...................................................................................................................15

公布100~101年度獎勵科技校院教學卓越計畫審核結果..............................................................15

饒邦安升任技職司副司長.樹德科大校長朱元祥接任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16

高教論壇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執行與管考經驗分享/張家宜........................................................................17

產學合作中利益衝突之防止/王偉霖......................................................................................................19

大學特色

教育部獎補助款的典範蝴蝶效應訪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談校務特色的耕耘..........................................................................................22

高教司·技職司·學審會2月份重要活動預告....................................................24

2

100學年度大學校院招收陸生核定名額出爐本部於100年2月9日正式核定各大學校院

可招收大陸地區學生來臺就讀的名額,一般

大學包括臺大等67校、技職校院包括臺科

大等65校,可以在100學年度招收2,000名

陸生修讀正式學位。以體系分,一般大學

招收1,123名,技職校院招收877名;以公

私立分,公立學校477名,私立學校1,523

名;以學制分,學士班1,361名、碩士班

557名、博士班82名。此外,離島專案申請

部分,金門大學可招收陸生73名(學士班

64名、碩士班9名)、澎湖科技大學可招收

陸生68名(學士班63名、碩士班5名)。各

校核定名額詳情請參閱本刊電子報。

由於100學年度招收陸生名額上限僅

2,000名,為建立臺灣高等教育口碑,本部

業依教育部審查專科以上學校招收大陸地區

人民來臺就學招生計畫作業要點規定,就教

學資源條件、招生名額及優勢、學生輔導機

制、國際及兩岸交流經驗等項目進行審查,

具體審查指標包括學校近三年陸生短期交流

人數、日間學制生師比及校舍面積、研究及

本期主題 「 招收陸生」

教學表現(如獲五年五百億、教學卓越計畫

補助及產學合作績優等)、學生輔導機制規

劃準備情形(如專責單位及宿舍規劃),以及

個別系所的評鑑結果、師資質量、優勢特

色、是否涉及國家安全及機密等。同時本

部也依規定程序,邀請社會公正人士、學

者專家、大專校院代表、相關部會組成大

陸地區學生來臺就學審議會,就上述審查

項目及指標進行討論、確認。

由於陸生來臺適用之法令與外國學生、

僑生、港澳生不同,加上陸生政治、社會文

化觀念與臺灣頗有差異,因此本部呼籲獲准

招生學校應依招生計畫所提學生輔導機制,

審慎規劃與陸生相關之措施或輔導,並注

意比例原則及社會觀感,以維護本地學生權

益。同時,將來學校如未依核定之招生計畫

辦理招生,本部將視情節輕重予以糾正、限

期改善或調整其招收陸生名額,或依法令規

定,另為其他適當處理。

(承辦單位:高教司一科、技職司三科,電話:

77366042、77365859)

100學年度一般大學招收大陸地區學生核定名額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1 國立政治大學 20

2 國立清華大學 31

3 國立臺灣大學 73

4 國立成功大學 34

5 國立中興大學 18

6 國立交通大學 34

7 國立中央大學 27

8 國立中山大學 23

9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7

10 國立中正大學 14

11 國立陽明大學 8

12 國立臺北大學 1

13 國立嘉義大學 2

14 國立高雄大學 1

15 國立東華大學 16

1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2

1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

18 國立臺南大學 2

19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1

20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1

21 國立體育大學 1

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22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1

23 國立臺東大學 1

24 國立宜蘭大學 3

25 國立聯合大學 1

26 東海大學 62

27 輔仁大學 48

28 中原大學 62

29 淡江大學 56

30 中國文化大學 57

31 逢甲大學 74

32 靜宜大學 47

33 長庚大學 8

34 元智大學 37

35 中華大學 3

36 大葉大學 27

37 華梵大學 12

38 義守大學 51

39 世新大學 38

40 銘傳大學 67

41 實踐大學 3

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42 南華大學 3

43 真理大學 2

44 大同大學 2

45 慈濟大學 8

46 臺北醫學大學 11

47 中山醫學大學 2

48 中國醫藥大學 16

49 長榮大學 2

50 玄奘大學 3

51 開南大學 3

52 臺灣首府大學 3

53 立德大學 2

54 興國管理學院 2

55 佛光大學 10

56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2

57 明道大學 12

58 亞洲大學 24

59 法鼓佛教學院 1

6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7

61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5

3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國家安全機密系所 不得招收陸生本部於100年1月7日公告大陸地區學生不

得進入涉及國家安全、機密之院、系(科)、

所及學位學程修讀之認定基準及相關注意事

項,除明定軍警校院不得招收陸生外,部分

特定領域之院、系(科)、所及學位學程,須

經本部會同相關部會審查通過後,始得招收

陸生。同時學校招收陸生就學後,在教師授

課、學生選課、籌組研究團隊、國安機密資

訊保全等方面,亦應有妥善完整之配套。

國外對於涉及國家安全、機密之系所,

亦有限制國際學生就讀之規定,但規定中

不會列出相關系所清單,而係透過招生程

序或簽證核發予以篩選。同時,對外公布

關鍵領域,而非特定系所,是為了防止有

心人士依此名單進行情報蒐集,而造成反

效果。

依本部規定,軍警校院各系所不得招收

陸生。而其他院、系(科)、所、學位學程

涉及特定專業領域,且其接受政府機關或民

間機構委託、補助或進行產學合作,訂有產

出成果不得對外公開之保密條款者,經本部

會商相關部會後,得限制其不得招收大陸地

區人民來臺就學,並得以碩士班、博士班為

優先限制對象。因此,本部已請各部會先行

了解那些系所可能涉及國家安全機密,將俟

學校提報招生計畫並列出招生系所後,邀集

相關部會,依認定基準逐一審查後,決定得

招收陸生的系所。

本部經會商相關部會所定出的特定專

業領域,包含資訊類與技術類。資訊類包

含:國土調查資訊、水域調查資訊、災害

防救資訊、大陸及外交情資及軍事計畫與

軍事行動資訊。技術類包含:國防科技、

軍事武器及其元件製造技術;航太關鍵技

術;衛星遙測關鍵技術;核子工程技術;

資通安全、光電、IC、資通訊及精密機械等

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3

2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16

3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12

4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21

5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9

6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9

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8

8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4

9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4

10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3

11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 2

12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1

13 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2

14 朝陽科技大學 41

15 南臺科技大學 52

16 崑山科技大學 34

17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50

18 樹德科技大學 29

19 龍華科技大學 21

20 輔英科技大學 18

21 明新科技大學 3

22 弘光科技大學 23

23 清雲科技大學 29

24 正修科技大學 36

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25 萬能科技大學 20

26 建國科技大學 33

27 高苑科技大學 3

28 大仁科技大學 23

29 聖約翰科技大學 26

30 嶺東科技大學 27

31 中國科技大學 25

32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2

33 遠東科技大學 35

34 元培科技大學 27

35 景文科技大學 14

36 東南科技大學 21

37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2

38 南開科技大學 18

39 大華技術學院 3

40 中華科技大學 3

41 文藻外語學院 11

42 大漢技術學院 2

43 慈濟技術學院 2

44 永達技術學院 2

45 和春技術學院 3

46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18

47 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 3

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48 致理技術學院 20

49 醒吾技術學院 2

50 亞東技術學院 16

51 南亞技術學院 2

52 僑光科技大學 2

53 中州技術學院 13

54 環球科技大學 20

55 吳鳳科技大學 2

56 美和科技大學 3

57 修平技術學院 2

58 南榮技術學院 2

59 黎明技術學院 2

60 東方設計學院 2

61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 2

62 高鳳數位內容學院 2

63 華夏技術學院 8

64 臺灣觀光學院 2

65 臺北海洋技術學院 2

總 計(不含澎湖科技大學) 877

66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68

100學年度技職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核定名額

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62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1

63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1

64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1

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65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

66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1

67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1

序號 校 名 核定總數

總 計(不含金門大學) 1,123

68 國立金門大學 73

註:本招生名額含學士、碩士、博士班。

4

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

院校名稱 所在地 網址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http://www.sjtu.edu.cn/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省 http://www.dlut.edu.cn/

山東大學 山東省 http://www.sdu.edu.cn/

中山大學 廣東省 http://www.sysu.edu.cn/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市 http://www.muc.edu.cn/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市 http://www.cafa.edu.cn/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市 http://www.ccom.edu.cn/

中南大學 湖南省 http://www.csu.edu.cn/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市 http://www.ruc.edu.cn/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 http://www.ustc.edu.cn/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省 http://www.ouc.edu.cn/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http://www.cau.edu.cn/

天津大學 天津市 http://www.tju.edu.cn/

北京大學 北京市 http://www.pku.edu.cn/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市 http://www.bnu.edu.c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市 http://www.buaa.edu.cn/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市 http://www.bit.edu.cn/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市 http://www.bsu.edu.cn/

四川大學 四川省 http://www.scu.edu.cn/

吉林大學 吉林省 http://www.jlu.edu.cn/

同濟大學 上海市 http://www.tongji.edu.cn/

院校名稱 所在地 網址

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省 http://www.nwpu.edu.cn/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 http://www.nwsuaf.edu.cn/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省 http://www.xjtu.edu.cn/

東北大學 遼寧省 http://www.neu.edu.cn/

東南大學 江蘇省 http://www.seu.edu.cn/

武漢大學 湖北省 http://www.whu.edu.cn/

南京大學 江蘇省 http://www.nju.edu.cn/

南開大學 天津市 http://www.nankai.edu.cn/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省 http://www.hit.edu.cn/

重慶大學 重慶市 http://www.cqu.edu.cn/

浙江大學 浙江省 http://www.zju.edu.cn/

清華大學 北京市 http://www.tsinghua.edu.cn/

復旦大學 上海市 http://www.fudan.edu.cn/

湖南大學 湖南省 http://www.hnu.edu.cn/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http://www.hust.edu.cn/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市 http://www.ecnu.edu.cn/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省 http://www.scut.edu.cn/

廈門大學 福建省 http://www.xmu.edu.cn/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省 http://www.uestc.edu.cn/

蘭州大學 甘肅省 http://www.lzu.edu.cn/

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公告依據修正通過之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

公告認可名冊

依99年9月3日生效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

區人民關係條例第22條修正條文,本部於

100年1月6日修正發布「大陸地區學歷採認

辦法」(以下簡稱採認辦法),賦予大陸

地區高等學歷採認的法源依據。依採認辦

法第2條第5款規定,本部針對大陸地區高

等學校或機構之研究及教學品質審慎評估

後,共彙集41所大陸地區高等學校作為認

可名冊範圍,並於今年1月10日正式對外公

告。日後凡欲申請學歷採認者,所持大陸

地區高等教育學歷均須為認可名冊所列之

學校,始得申請其高等教育學歷之採認。

開放初期採小規模、有限度採認原則

認可名冊以41校為範圍

為擬定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本

部以審慎、嚴謹的方式進行規劃,自97年

迄今,已召開多場次公聽會及座談會廣徵各

界意見外,亦已組成大陸高等學校認可名冊

審議小組,邀集不同學門領域學者專家及相

關部會召開多次會議研商認可基準及認可學

自主研發或關鍵技術;關鍵材料之製造技

術;能源科技之關鍵技術;農業品種改良、

栽培及繁養殖之關鍵技術;醫學、藥學及生

物科技之關鍵技術。

除 了 涉 及 國 家 安 全 、 機 密 之 院 、 系

(科)、所、學位學程不得招收陸生外,未

來招收陸生就讀的學校,也必須注意擬訂保

密機制與計畫,防止有心人士經由各種管道

取得國安機密資訊及技術,例如跨系所旁

聽、加入研究團隊或竊取實驗資料等。

依大學法第25條第2項、專科學校法第26

條第2項、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

學校辦法第5條規定,陸生不得進入經本部

會商各有關機關認定公告涉及國家安全、

機密之院、系(科)、所、學位學程修讀,其

認定基準,由本部每年定期公告。本部爰

據以公告大陸地區學生不得進入涉及國家

安全、機密之院、系(科)、所及學位學程修

讀之認定基準及相關注意事項。

(承辦單位:高教司一科,電話:77366042)

5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因應陸生來臺就學 各校應建立輔導機制本部於1月12日在國立中興大學舉行「建

國百年全國大學校院校長會議」中,提出

大學輔導陸生注意事項及參考原則草案,

希望校長在積極規劃招收陸生之餘,也應

重視陸生來臺後的輔導機制。該草案內容

涵蓋了入出境、學習輔導、生活輔導等。

本部同時提醒學校在規劃與陸生相關之措

施或輔導時,應注意比例原則及社會觀

感,以維護本地學生權益。

陸生來臺適用之法令與外國學生、僑

生、港澳生不同,加上陸生政治、社會文

化觀念與臺灣頗有差異,都是必須特別留

意的。因此,學校在規劃招收陸生時,應

妥善評估是否有完善的措施來輔導陸生。

而本部於100年1月發布的「教育部審查專

科以上學校招收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學招

生計畫作業要點」,亦將陸生輔導機制列

入審查重點之一。

未來除將發布注意事項及參考原則提供

學校作為規劃依據外,同時將製作陸生輔

導人員參考手冊以及陸生就學服務參考手

冊,並由相關各校發給每位陸生參考。

另針對外界關注的校內師生與陸生互

動、緊急通報機制、獎助學金等議題,本

部也提出相關建議:

一、未來學校遇到師生與陸生因觀念不同而

引起爭執。學校除應提醒教師以適當方式,引

導學生尊重臺灣的政治體制與民主文化外,亦

應主動輔導。學校應於每學期開學時舉辦陸生

說明會,透過宣講或案例分享,協助陸生了解

相關法令並融入校園生活。學校也應要求導師

透過定期導生聚會,主動了解陸生學習及生活

情形;遇有適應不良者,應即通報校內專責單

位,進行追蹤輔導。

二、學校如遇與陸生相關之緊急危難或衝

突事件,應即透過專責單位或人員通知校安中

心通報本部,並敘明事件之人事時地物、目前

處理情形及風險評估等資訊,以便獲得及時協

助。

三、獎助學金方面,法規已明確規定不得以

中央政府補助款提供陸生獎助學金,但考量大

學自主,學校得以自籌經費提供陸生之獎助學

金。本部建議,學校發給陸生獎助學金,應以

獎優為主;同時對於有相同表現之本國學生,

亦應有同樣之獎勵措施。

為協助學校規劃陸生各項學習及生活輔

導之處理原則,本部99年3、4月起就開始

邀集國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大學校院

協進會、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相關部會

及兩岸交流經驗豐富的學校代表多次開會

討論修正,並共同擬具相關措施。

(承辦單位:高教司一科,電話:77366042)

校範圍等事項,經凝聚共識後,考量政策開

放初期,採認範圍不宜過大,爰採有限度、

小規模之原則開放認可學校範圍,並參酌大

陸地區高等學校之辦學情形、世界大學評比

等,以在不同學術領域各具特色的大陸高等

學校作為採認基準,擬定共41所學校為認

可名冊範圍,除希望能招收優秀大陸學子來

臺就學外,亦為確保國人赴大陸就讀高等學

校的素質及修業品質。

未來將視實際執行成效

審慎評估並檢討調整

為妥善落實開放採認大陸高等學歷政

策,本部將謹慎辦理學歷採認相關措施,

並規劃針對各大學校院校長、行政人員及

直轄市、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等相

關單位舉辦說明會或相關會議,希使相關

單位人員了解大陸地區學歷採認之具體作

法;未來亦將持續掌握兩岸高等教育質量

發展狀況,並視招收陸生來臺就學及大陸

學歷採認之實際辦理成效,定期檢討調整

認可名冊之必要性,以使大陸學歷採認政

策之推動更臻合理完善。

(承辦單位:高教司二科,電話:77366752)

6

100~101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獲補助學校名單

單位:千元

學校名稱核定補助經費額度(100年)

中國醫藥大學 120,000

元智大學 100,000

逢甲大學 95,000

東吳大學 85,000

東海大學 75,000

銘傳大學 70,00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65,990

臺北醫學大學 65,000

輔仁大學 62,120

高雄醫學大學 46,680

亞洲大學 46,680

學校名稱核定補助經費額度(100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46,420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45,320

淡江大學 45,100

世新大學 44,880

靜宜大學 39,030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38,610

慈濟大學 37,930

國立中正大學 37,730

華梵大學 37,610

國立東華大學 37,610

中原大學 37,600

學校名稱核定補助經費額度(100年)

國立臺北大學 35,000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33,800

佛光大學 30,000

大葉大學 32,930

義守大學 32,72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31,250

中國文化大學 30,830

國立宜蘭大學 30,420

國立嘉義大學 30,000

合 計 1,566,260

高教資訊

100~101年「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核定名單揭曉

100~101年度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共

有31所學校獲得補助

本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100至101年

度核定補助共計31所,包含國立大學校院

11所,私立大學20所,其中並有4所為新進

榜學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

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佛光大學),而中國

文化大學與佛光大學則為首次獲得計畫補助

的學校。(核定學校名單及金額如附表)

本期計畫強調各校成果檢核與特色展現

本(第2)期教學卓越計畫已由第1期強調

「制度建置」深化為「成果檢核」,強調學

校特色的展現,因此本次獲得補助的學校除

了符合「教師教學面」、「課程改革面」與

「學生學習面」等3項審核指標的要求外,

更提出各項深化教學品質改善的措施以及永

續推動之機制,並在學校現有基礎上,考量

發展願景及教育目標,提出兼具學校特色與

創新性,以及可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強化學

生學習成效、改善課程學程內容的措施。

以中國醫藥大學為例,提高了教師的進

用標準,建立教師分流雛形、實施彈性薪

資與落實教師預警制度以確保教師教學品

質,大幅改善了師資結構、降低生師比與

朝向教師分流邁進。98學年更建立「教師

開麥拉」(新進教師教學實錄),藉由期初、

期末紀錄新進教師教學實況,以提供新進

教師發現問題、接納意見進而學習改進之

情況;元智大學強調國際化,並以「雙語

大學」為目標的定位與特色清晰,除指標

設定明確,也規劃相關配套措施,「建構

創新跨域學習課程」部分,更以彈性的組

織、空間、人事與課程重整機制,整合教

育資源建置跨領域學程;逢甲大學為提升

學生基本能力,發展多元模組的通識課

程,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與氣質,建置網路

教室接軌國際數位教與學潮流,發展學生e-

portfolio形成個人數位履歷,推動Soft Skills

融入教學,培養學生發展符合社會企業期

望之關鍵能力。

計畫審議程序嚴謹公平

審議委員會肯定各校卓越發展

本期為第2期教學卓越計畫(98至101

年)後2年,獲得本計畫98至99年度經費補

助學校及100至101年度新申請學校公平採

一致之審議程序,邀請學者專家組成審議

委員會進行評審,並經過「書面初審」、

「簡報會議」、「實地訪視」與「複審會

7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建國百年校長會議圓滿落幕 期許大學自主與卓越發展一年一度的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以「大學

自主及國際與兩岸高等教育競合」為主題,於

100年1月11、12日在國立中興大學舉行,總計

有167所大專校院共同參與此一盛會。本次校

育人才之培育,在國家的地位變得十分重

要,對國家而言,今日大學校院不僅是知

識、人才、技術的生產機構,也是知識、

人才、技術的跨國流動窗口。馬總統與行

政院吳院長也都提到,民國100年教育經費

在行政院各部會總預算居冠,已首次超越

其他部會,顯示政府對教育的重視與支持

教育永續發展的決心。

高等教育輸出列入10大重點服務業

馬總統也期許大學在少子化的環境下,

應有不同思維,除加強推動國內大專校院開

設全英語授課學程認證機制外,應朝擴大招

收海外華裔學生、突破東南亞國家對我國學

歷承認限制、吸引東南亞高素質人才來臺留

學,而非僅消極的考量學校的轉型發展。

行政院吳院長也明白宣示,目前政府

已經將「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外國學

生行動計畫」草案,列為政府十大重點服

務業。該草案經廣泛交換意見,咸認為臺

灣高等教育具輸出優勢,高等教育產業輸

出,是未來可以努力方向,可朝加強全英

語學程授課品質、建構友善國際化校園環

境、計畫性進行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宣傳、

及媒合優秀國際學生於全球臺商企業工作

等方向推動。

大學自主及國際與兩岸高等教育競合

會中,吳部長就「大學自主及國際與兩

岸高等教育競合」進行專題演講,針對「我

國高等教育的內部與外部挑戰」、「我國推

動大學自主化的成果與挑戰」、「國際教育

的競合與因應策略」等議題,分析說明目前

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及未來因應策略與方

向。吳部長並進一步指出,為兼顧新世代公

民的人文涵養及全球競爭能力的提升,政府

長會議欣逢中華民國建

國百年,負責主辦的國

立中興大學即以「百年

樹人 卓越高教」為活

動標語,並邀請馬英九

總統、行政院吳敦義院

長、臺中市胡志強市長

出席開幕典禮。

建 國 百 年 校 長 會

議於1月12日圓滿落

幕,校長們相約明年

臺科大見。與會校長(圖/國立中興大學提供)

在兩天會議充分交流與溝通意見後,由行

政院曾志朗政務委員及本部吳清基部長共

同主持綜合座談,吳部長強調,本部將朝

向研議鬆綁相關提案建議,以及所獲致之

結論及共識,提供政府作為未來施政方針

及政策之參考。

政府展現支持教育永續發展的決心

馬總統開幕致詞表示,回顧中華民國建

國百年的過往歷史,我們國家能在艱難中

立定腳跟,在風雨中重建自尊,靠的就是

生生不息的人才。而大學校院是培育國家

高級人才的搖籃,培育有品德、富創意、

具國際視野的優質人才,將是國家命脈延

續的最重要基礎。此外,馬總統也懇切的

表達,在知識產業化、產業國際化的浪潮

下,國家必須掌握知識、人才、技術與資

金之國際優勢,才能在產貿經濟的全球競

爭中脫穎而出。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等教

議」等嚴謹公平的審查過程,以擇定獲補

助學校名單。審議委員會也肯定此次提出

申請學校普遍在教學品質提升的改革上所

做的努力,也相信透過本項計畫持續地推

動,將使國內大學更全面地關注教學品質

提升的相關課題,積極建立特色並於專長

領域中追求卓越。

(承辦單位:高教司二科,電話:77365896)

8

投入大量經費推動高等教育的教學卓越以及

發展頂尖大學;然而,面對中國經濟崛起後

更加複雜的局勢,在兩岸緊密關係的未來發

展趨勢下,如何吸引資源投資、聘任傑出研

究與教學人才以及招收優秀且具潛力的學生

等,這顯然已是兩岸高等教育發展共同面對

的課題。

分組討論1「大學自主」

分組議題研討第一場,分別就「大學治

理權的自主性」、「少子化環境下大學自

議結束後,大專校院相關共識未能持續推

動或無法有一致對外發言的機制,建議宜

設立一常設單位,並置發言人,以期發揮

校長會議功能。

第3組「培育社會未來公民中校園學生自

治組織自律自治的輔導與扶持」:學生是

校園工作的主體,營造優質校園學習情境

更是學校的責任,如何讓校園學生自治組

織在校園發揮應有功能,發展輔導與扶持

的策略,讓學生自治組織成為協助推動校

務發展的助力而非阻力。藉由小組討論建

議學校應輔導學生社團活動納入各項能力

指標之培養,並由校長帶頭鼓勵教職員參

與各項學生校園活動;除此之外,也必須

注意學生社團組織運作事項,如防止外力

介入、培養幹部、慎選輔導老師等。

議題討論「國際及兩岸高等教育競合」

第2天的議題,以「國際及兩岸高等教育

競合」為主軸,在本部相關官員及義守大學

傅勝利校長的引言後,大專校長對於陸生來

臺、聯合招生東南亞學生及雙聯學制等議題

有深入且熱烈討論,本部將就各校招收陸生

應注意事項,製作「大學輔導陸生注意事

項及參考原則」、學校陸生輔導人員參考手

冊、陸生就學服務手冊等供作學校依循。

高教司何卓飛司長首先於1月12日會中,

針對「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

辦法」、「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修法重

點以及陸生生活輔導因應措施進行說明;

技職司李彥儀司長也提出深耕東南亞計畫的

階段性先期工作,期許包含頂尖大學與教育

部一同攜手,打造臺灣成為東亞高等教育重

鎮;而大陸小組周以順執行秘書則提醒,在

大陸學生來臺就學與兩岸文教交流方面,若

涉及政治體制問題,學校應儘早規劃相關措

施全面性防範於未然,如遇事件發生,學校

應即時啟動應變處理機制;最後,由義守大

學傅校長就實務面,提供該校輔導校內陸生

之經驗分享,並期盼兩岸學子能安心求學,

增進彼此良性交流。

享辦學理念,進而形塑高等教育質量兼優

的共同願景。

第1組「大學治理權的自主性」:透過

「大學自主治理之研究」的研究計畫,介

紹不同於「法人化」的管道,以「自主治

理」或是簡稱「自主化」作為提升大學自

主的另一方式。藉由小組討論支持研議設

立大學自主治理委員會,並建議在現階段

暫不修法之前提下,應協調各部會充分授

權,讓大學可以自主管理,另長程研議修

法以利大學自主。

第2組「少子化環境下大學自主之策

略」:針對少子化議題的正反意見論述,

討論大學的發展與經營可能面臨的困境以

及因應策略。建議政府、社會及大學要共

同建立高教發展遠景,政府所制定的法令

與政策應有助於大學發展,也呼籲政府和

大學要成為夥伴關係,讓大學成為社會發

展的領頭羊。提出大學之間要有合作關

係,公私立大學資源也要能共享。另外,

世新大學賴鼎銘校長提出,為避免校長會

(圖/國立中興大學提供)

主之策略」、「培育社

會未來公民中校園學生

自治組織自律自治的輔

導與扶持」等面向,探

討目前大學自主治理、

經營管理、學生輔導、

學生自治組織等議題,

藉由分組討論與經驗分

享,促進校際交流與分

9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分組討論2 校際交流,形塑高教新願景

1月12日延續前一天的議程,分別就「學

術研究交流與合作」、「全球化浪潮下招

生策略與執行辦法」、「陸生短期研修與

境外招生之策略實務」等面向進行分組討

論,藉由本部、國科會官員與學校雙向溝

通,各校之間的經驗分享,促進校際交流

與分享辦學理念,進而形塑高等教育質量

兼優的共同願景。

第1組「學術研究交流與合作」議題,

與會校長咸認兩岸大學在質與量上有很大

的差異,臺灣高等教育在「人文社科」、

「公共衛生」、「臨床醫學」、「師資培

育」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且上述教育領

域在大陸現況有所需求的情況下,建請政

府宜鬆綁及開放臺灣學術界至大陸發展,

增進臺灣的影響性。經充分的討論獲得

「擴大學術交流面向」、「鼓勵多元化發

展與評鑑機制」、「合作機制制度化」等

3項結論,期盼政府就「兩岸教育制度差

異深入了解」、「促進兩岸大學優勢資源

的有效運用」、「強化合作機制」、「學

者長期互訪」、「課程認證」等相關議題

加強推動。此外,也建議由三個大學協會

組成正式組織,成為兩岸高等教育溝通平

台,就「課程認證」、「學門評鑑指標建

立」、「持續性報導大陸高教發展」、

「共同推動學術議題」進行經常性對話。

第2組「全球化浪潮下招生策略與執行辦

法」議題,討論面對全球化社會的發展,

教育的全球化勢不可擋,本組校長獲得結

論,建議針對「擴大招收優秀外籍生,提

昇學術競爭力」、「加強兩岸學術交流,

吸引優秀陸生來臺」、「突顯學校全球化

辦學特色,強化知識產業化與產業知識化

機制」、「建立培育可跨國流動人才之教

育平台」、「參加國際高教認證,提升國

際知名度」等面向發展,才能在全球化競

爭下,突破招生困境。

第3組「陸生短期研修與境外招生之策略

實務」議題,本組討論為擴大生源,建議

未來得以同等學力報考我方學校二年制技

術學院,且希望開放承認大陸109所示範職

業技術學院,除此之外,建議針對東南亞

及大陸招生能建立共同招生平台,採聯合

招生方式;最後,為使公私立校院公平競

爭,對於境外生收費亦建議應齊一標準。

(承辦單位:高教司四科,電話:77365887)

大學法第7條修正通過 立法院賦予教育部主導推動國立大學整併權力

立法院100年1月10日三讀通過大學法第

7條修正案,授予本部主導國立大學整併權

力,未來本部得衡酌高等教育整體發展、

教育資源分布、學校地緣位置等條件,並

輔以經費補助及行政協助方式,擬訂國立

大學合併計畫報行政院核定後,由各該國

立大學執行;因此,有關社會大眾或學生

關切的國立大學整併案件,如國立臺中技

術學院與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院等,透過

大學法修正通過後,未來都有機會在合適

時機點可順利成案。

從世界各國推動大學整併經驗看來,例

如英國、澳洲及日本等,大學合併的確有

助於教育資源有效運用及提升教學研究競

爭力,且政府推動工具莫不皆有法律明文

授權,輔以政策協助及經費補助方式主導

國立大學合併;因此,這次立法院主動提

案修正大學法第7條,係考量推動大學整併

已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潮流,且國立大學

每年皆獲政府大量補助經費,理應賦予更

多的社會責任及義務,爰考量教育資源有

效整合運用,讓學生享受充分教育資源、

資源有效整合運用及符合社會期待等眾多

面向考量,立法院決議授予教育部主導推

動國立大學整併權力。

考量整併涉及學校權利及義務,在6個月

10

請落實研究計畫經費支用與核銷規定本部為管理委託研究計畫之執行,訂

頒有「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作業要點」及

「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

點」;另針對「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

研究中心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

畫」等專案補助計畫之推動,亦訂有經費

使用原則,除明定經費不得使用項目(如

水電費、電話費等行政管理費)外,對於

經費收支處理、核銷、查核等作業方式,

均有確切之規範。

學校及教師為提升教學、研究水準,在

符合計畫內容與法令規定之前提下,所執

行之相關試務工作,本部均予尊重。惟衡

酌近來發生少數大學教師未依規定支用研

究相關經費,致遭司法檢察機關起訴、判

刑,並引起社會負面觀感,學校亟需加強

檢討人員聘用、物品採購及經費申請與核

銷等作業流程,務求嚴密落實管控機制之

效能。此外,為加強相關人員對會計作業

規定之了解,本部特將各類經費支用、核

銷規定及實務作業常見問題彙編成「大學

校院及教師辦理計畫經費核銷重要規定事

項及作業釋疑」及「大學校院教師執行計

畫重要規定自我檢核表範例」,並函送各

大學校院參考,期大學教師及相關人員均

能快速透過此一資料,充分明瞭且落實經

費支用核銷規定。

(承辦單位:高教司委員室,電話:77365871)

100學年度大學招生名額總量核定100學年度大學增設、調整院、系、所、

學位學程及招生名額總量審核作業已完

成,本部並已將核定結果函知各校(不含

技職校院),總計核定日間學制招生名額

16萬3,402名,夜間學制招生名額3萬4,205

名,詳如下表:

經核定之各大學院、系、所、學位學程

計增設案110件、調整案(包括更名、整

併、分組、停招、復招、裁徹)259件,參

閱本刊電子報(不含技職校院)。

(承辦單位:高教司一科,電話:77365894)

100學年度核定招生總量

學校

日間學制 夜間學制日夜間總計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小計

進修學士班

二年制在職專班

碩士班 小計

一般私立大學 74,357 13,386 1,359 89,102 11,424 1,927 7,553 20,904 110,006

一般國立大學 31,978 23,352 4,935 60,265 2,970 357 6549 9876 70,141

師範及教育大學 7,330 4,361 627 12,318 0 0 3,098 3,098 15,416

體育校院 1,348 341 28 1,717 100 50 177 327 2,044

合 計 115,013 41,440 6,949 163,402 14,494 2,334 17,377 34,205 197,607

以內,有關整併之條件、程序、經費補助

與行政協助方式、合併計畫內容、合併國

立大學之權利與義務及其他相關事項,將

另明訂相關辦法,並俟辦法草擬完成後,

將邀集國立大學協進會等相關單位共同討

論會商。

至於因應少子女化,社會大眾所關切私

校轉型發展機制,本部表示,私立學校法

第71條修正案俟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未來

學校法人因情事變更得改變捐助目的,轉

型為辦理其他教育、文化或社會福利事業

之財團法人時,提供賦稅優惠,以促進資

源利用與賦予私立學校轉型發展誘因。

(承辦單位:高教司三科,電話:77366155)

11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技職資訊

本部補助技專校院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技藝競賽獲補助機票名單出爐

本部為鼓勵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出國參

加國際性技藝能競賽及發明展,於99年

10月11日發布「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學

生出國參加國際性技藝能競賽及發明展作

業要點」,補助技專校院學生出國參加國

際競賽之機票費用,每年每人補助依國家

地區,分亞洲地區新臺幣(以下同)1萬

5,000元,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地區3萬

元,歐洲地區4萬元,團體競賽10萬元為

限。99學年度經審查後通過補助共13所技

專校院20案,受惠學生54人,補助金額計

106萬9,500元。

其中包括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唐修晨同學

曾榮獲國際知名發明展金牌獎,本次到瑞士

日內瓦以「具低中高減速比行星齒輪減速

機」參展;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團隊自行

開發製作產能都市概念車,本次到馬來西亞

參加「殼牌省能車馬拉松大賽」,均獲本部

補助其出國參加國際競賽之機票費用。99

學年度獲補助之技專校院名單如下:

99學年度補助技專校院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性技藝能競賽及發明展名單

(承辦單位:技職司一科;電話:77365847)

類別 排序 單位 活動名稱 核定補助人數

國際發明展

1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2

2 2011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 1

3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2011年美國匹茲堡第26屆國際發明展 1

4 2011年瑞士日內瓦第39屆國際發明展 3

5

遠東科技大學

第39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3

6 第22屆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 3

7 第26屆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 3

8 大華技術學院 2011年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創造技術展 3

9 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 2011年瑞士日內瓦發明展 3

10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2011第14屆莫斯科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 1

11 2011第39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1

12

南臺科技大學

2011馬來西亞第22屆國際發明展 3

13 2011年第4屆韓國國際婦女發明展 3

14 2011年第39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1

15 2011年美國匹茲堡第26屆國際發明展 1

工程科技類 1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殼牌省能車馬拉松大賽亞洲站 11

廚藝餐飲類

1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2011香港國際美食大獎 3

2 景文科技大學 2011香港國際美食大獎 2

3 德霖技術學院 2011香港國際美食大獎 3

4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2011香港國際美食大獎 3

總 計   54

黃煌煇、吳妍華、姚立德接任成大、交大、北科大校長本部100年2月1日辦理國立大學校長聯合交接

典禮,參加交接之新任校長包括國立成功大學校

長黃煌煇、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國立臺北

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等3位。

國立成功大學新任校長黃煌煇係國立成功大學

土木工程研究所工學博士,曾任國立成功大學教

授、水工試驗所所長、研究總中心主任、副校長;

國立交通大學新任校長吳妍華係美國田納西大學

生化學系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國立陽明

大學教授、所長、教務長、代理校長、校長;國

立臺北科技大學新任校長姚立德係美國威斯康辛

大學(麥迪遜校區)電機博士,曾任國立臺北科

技大學教授、機電學院院長、教務長、副校長。

(承辦單位:人事處,電話:77365932)

12

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受理申請本(100)年度受理申請技術學院改名科

技大學期程自100年2月8日起至2月15日下

午5時止,欲申請之學校請將計畫書送達本

部技職司第一科,各項基本條件資料計算基

準日為100年2月1日。相關申請檔案請至技

職傳播網檔案下載區(http://www.tve.edu.

tw/Download.asp)下載。

(承辦單位:技職司一科;電話:77366081)

技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技藝能競賽徵求辦理學校2/25前受理申請

本部為鼓勵技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性競

賽,以培養具國際視野之專業人才,自民國

94年起推動「技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技藝

能競賽」計畫案。本計畫截至99年已連續

辦理6屆職種競賽:「電腦動畫」、「平面

與廣告設計」、「數位訊號處理」、「人工

智慧單晶片」。本部為配合國際潮流適時檢

討辦理之職種,廣徵有意願學校及續辦學校

於100年2月25日(星期五)前研提辦理職

種計畫書(30頁以內)1式10份備文報部。

(承辦單位:技職司一科;電話:77366170或

77366194)

99年專科學校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結果揭曉99年專科學校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

定考試結果揭曉,並於99年12月6日寄發

成績單,學力鑑定及格證書及各科目及格

證明書均於12月17日由技專校院入學測驗

中心寄發。本次通過全部考科取得證書者

有38人,部分科目及格者合計242人,分別

為國文116人、英文34人、專業科目(一)41

人、專業科目(二)51人,可取得該考科及格

證明書。凡取得部分考科及格證明書者,

其證明書可無限制年限保留,等到全部科

目都及格後,本部再發給專科同等學力鑑

定及格證書。

本考試是為鼓勵具有乙級以上技術士證

與有實務工作經驗而失學者,可經由本考

試及格取得證書後,繼續升學與提升就業

競爭力。經統計99年總報名人數計361人,

已於99年11月21日分北、中、南三區參

加考試,北區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中區

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南區在正修科技大

學。

考生若未收到成績單或證書者,可電洽

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查詢,服務專線:

05-5379000#158、159。考試相關資訊可

上本部技職司資訊傳播網(http://www.tve.

edu.tw/)查詢。

(承辦單位:技職司一科;電話:77365847)

99學年度補助技專校院跨領域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核定名單

99學年度本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跨領域

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申請案,於100年1月

14日依臺技(二)字第1000001062號發布

核定名單,總計核定67案,由本部補助經

費共計3,747萬2,000元。各校需依「教育部

補助大學校院辦理跨領域學位學程及學分

學程要點」相對提撥規定比率之配合款以

利計畫之推動。本案執行期限至100年7月

31日,並需於100年10月31日前辦理計畫核

結。受補助之學位及學分學程不得任意變更

名稱,請依所擬計畫管控執行進度及成果,

未經本部同意即取消學程或逾期未執行者,

應繳回全部補助款及備文說明。

(承辦單位:技職司二科;電話:77366169)

13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校名 學位(學分)學程名稱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學士學位學程

2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對內招生之學位學程)

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老人溝通健康科學學分學程

4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醫療資訊管理學分學程

5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健康醫療照護與統計財務金融保險學分學程

6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 雙語觀光導覽學分學程

7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綠色科技工程與應用學分學程

8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人文創意產業就業學分學程

9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國際專案管理學位學程

10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創業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1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創造力與創意設計學分學程

12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學分學程

13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國際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14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全方位外語導遊跨領域學分學程

15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海洋事務學分學程

16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實務就業學分學程

17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餐飲創新研發碩士學位學程

18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國際觀光學士學位學程

19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工作犬訓練學分學程

20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連鎖加盟經營管理學位學程

21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電子商務學分學程

22 清雲科技大學 材料製造科技學位學程

23 清雲科技大學「創意、創新與創業」三創學分學程

24 元培科技大學 生醫科技學分學程

25 元培科技大學 綠色保健學分學程

26 嶺東科技大學 科技化物業管理學分學程

27 中臺科技大學 牙體技術學分學程

28 中臺科技大學 長期照顧學分學程

29 朝陽科技大學 室內設計學位學程

30 朝陽科技大學 電腦動畫設計學分學程

31 朝陽科技大學 臺灣產業策略發展博士學位學程

校名 學位(學分)學程名稱

32 朝陽科技大學 綠色產品設計學分學程

33 弘光科技大學 兒童美語教學學分學程

34 弘光科技大學 數位文化典藏加值應用學分學程

35 環球科技大學 地方產業文化創意設計學分學程

36 環球科技大學 餐旅業創業管理學分學程

37 南臺科技大學 企業電子化學位學程

38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中草藥生物科技學分學程

39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 U21文化創意創業管理學分學程

40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運動休閒與健康管理學位學程精進計畫

41 南開科技大學 汽車電子學分學程

42 南開科技大學 福祉科技學分學程

43 正修科技大學 生技彩妝學位學程

44 正修科技大學 時尚生活創意設計學位學程

45 正修科技大學 觀光遊憩學位學程

46 輔英科技大學 跨領域健康促進學分學程

47 輔英科技大學 健康事業管理學位學程

48 高苑科技大學 環境永續發展整合學分學程

49 大仁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產業學分學程

50 大仁科技大學 外語觀光產業學分學程

51 致理技術學院 會展活動管理全英文學分學程

52 致理技術學院 旅遊規劃與服務學分學程

53 華夏技術學院 銀髮族生活空間設計學分學程

54 華夏技術學院 物業與設施管理學分學程

55 德霖技術學院電腦與通訊高科技事業經營就業學分學程

56 大華技術學院 燃料電池應用技術學分學程

57 大華技術學院 國際物流及流通管理學分學程

58 中州技術學院 創思設計機器人學位學程

59 中州技術學院 數位內容-多媒體遊戲學分學程

60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流行音樂應用表演人才培育學分學程

61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數位化多媒體幼兒教材整合製作學分學程

62 東方設計學院 餐飲管理學位學程

63 修平技術學院 綠色科技學分學程

64 文藻外語學院 兩岸關係研究學分學程

65 文藻外語學院 數位傳播學分學程

66 南榮技術學院 數位導覽與創意加值學分學程

67 和春技術學院 微型創意與創新學分學程

現行財團法人私立技專校院應依規定完成組織與運作等事項之調整

依據私立學校法第87條第1項規定,本法

96年12月18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依本法

設立之財團法人私立學校,仍維持原一法

人設一學校者,得以其原法人組織及名稱

繼續辦學,其性質等同於本法所稱之學校

法人,且適用本法修正施行後之規定,其

組織與運作等事項,不符本法修正後之規

定者,應於本法施行後3年(100年1月18

日)內完成調整。

至於應配合調整事項之範圍,依本法施

行細則第48條規定,包括董事長、董事、

監察人、董事會辦事人員之設置與其職權

行使、董事會之職權與運作方式,及財團

法人私立學校之管理方法等相關事項。請

各財團法人私立學校依規定儘速完成組織

與運作等事項之調整。

(承辦單位:技職司二科,電話:77365851)

99學年度補助技專校院跨領域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核定名單

14

「技專校院回流教育校外上課地點處理原則」條文修正暨受理各校申請開班

考量100年度受理技專校院申請校外上課

時程在即,現行「技專校院回流教育校外上

課地點處理原則」部分審核門檻未盡合理,

且為照顧偏遠地區民眾之受教權益,鼓勵

技專校院至花東及離島地區設立回流教育專

班,本部於100年1月17日依臺技(二)字

第0990218305C號令修正發布「技專校院回

流教育校外上課地點處理原則」。除增列第

2點明確定義「回流教育專班」外,並就申

請門檻之行政類評鑑成績放寬為二等,不得

有三等或三年內有重大行政缺失(第3點第

3款);欲於花東及離島地區開設回流教育

專班者,納入本原則第4點得享放寬申請校

外上課地點條件之類別。最後,於本原則第

5點加列專班審查程序之申覆規則,以避免

因申覆頻繁影響行政作業及學生權益。

另有關受理100年度技專校院申請校外上

課計畫期程,預定於100年3月1日截止,欲

申請辦理校外上課專班之學校,請於截止

日前,依據本部100年1月17日臺技(二)

字第1000009053號函所附「100學年度技

專校院回流教育校外上課地點申請計畫撰

寫注意事項及申請計畫格式」撰寫計畫書

及相關表件(各一式10份)後,備文報部

以利審查。

(承辦單位:技職司二科;電話:77366169)

公布100年度獎助大專校院發展區域產學連結計畫核定名單

獎助大專校院發展區域產學連結計畫

主要在於強化我國大專校院與地方產業連

結,帶動學校產學合作營運單位之專業能

力與組織功能,引導大專校院經營理念多

元及彈性,促進學校研發成果,協助產業發

展。99年度經委員實地訪評各校執行情形

後,通過100年計畫申請學校名單如下:

(承辦單位:技職司三科;電話:77365845)

領域別 學校

機械(機電)類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正修科技大學

南開科技大學

建國科技大學

南臺科技大學

電子電機(光電)類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中華大學

化工材料及土木營建類遠東科技大學

義守大學

生技醫農類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明志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類崑山科技大學

樹德科技大學

環境生態與餐旅服務類 國立宜蘭大學

領域別 學校

公布100年度補助技專校院設置聯合技術發展中心核定名單

為鼓勵技專校院運用既有技術成果進行

產學合作,並將研發成果反饋教學,以落

實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特色,本部透過競爭

性經費,以3年為期(99年至101年)補助技

專校院整合校內外技術研發單位,設置以

產業需求為導向之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本項計畫補助對象為全國公私立技專校

院目前已具研發基礎(包括研發團隊、研

發成果及研發設施、研發空間等資源),

並符合當前產業發展需求之技術研發單

位。補助領域分為精密機械與光機電、電

力電子與通訊、生技醫療與精緻農業、文

15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化創意與數位服務、綠色能源與環境生態及

休閒與服務創新等六個領域,以各校現有之

領域 學校名稱 中心名稱

精密機械與光機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精密機械與光機電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精密機械與微元件應用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電力電子與通訊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電子通訊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遠東科技大學 綠色電子與無線通訊之整合型技術發展中心

文化創意與數位服務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創意產業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大華技術學院 玻璃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綠色能源與環境生態輔英科技大學 立體環境即時監測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低碳綠能與生態社區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生技醫療與精緻農業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農業與健康生技產業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南臺科技大學 生技保健產品開發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休閒與服務創新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餐旅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崑山科技大學 GO-GO樂活休閒服務聯合技術發展中心

技術研發單位為基礎,

由一個召集中心整合一

個以上校外夥伴中心共

同設置聯合技術發展中

心。每校以擔任一個召

集中心為原則,夥伴中

心不限數量。

本案經99年度執行成

效考核及100年計畫規劃

之實地訪評,並經考評

結果會議決議,計核定

補助12所聯合技術發展中心名單如下:

(承辦單位:技職司三科,電話:77366162)

公布100~101年度獎勵科技校院教學卓越計畫審核結果

本部於1月26日公布100~101年度獎勵科

技校院教學卓越計畫審核結果,共有34所

學校(含國立9校、私立25校)獲得本計

畫,100年度核定共16億2,600萬元經費,

前4名每校每年補助8,500萬元,分別為國

立雲林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南臺科

技大學及朝陽科技大學。另98~99年度未獲

補助,100~101年度新獲補助學校為國立臺

北護理健康大學、中臺科技大學、萬能科

技大學、長庚技術學院、嶺東科技大學及

環球科技大學等6校,嶺東科技大學及環球

科技大學則為首次獲補助學校(核定學校

名單及補助經費額度詳附表)。

一、本計畫審查基準

本次教學卓越計畫審查基準分為「共

同性審核指標」及「學校特色審核指標」

2類,前者包括(一)提升教師教學品質

(二)強化學生學習成效(三)改善課程

學程規劃等3個面向,共計14項指標;後

者則由學校客觀評估其系所特性、師資結

構、教學設備、學生素質等因素,在學校

現有基礎上,考量學校發展願景及教育目

標,研提具學校特色及創新性,可提升教

師教學品質、強化學生學習成效、改善課

程學程內容之措施,前年度獲補助學校之

執行成效亦納入審查範圍。

二、技職校院教學卓越成果已初步展現

技職校院推動教學卓越計畫已邁入第5

《技術及職業教育》復刊發行為提升國內技職教育類期刊論述水準並

促進技職教育相關政策分析,本部自100

年起以季刊形式復刊發行《技術及職業教

歡迎有心於技職教育之各界人士就前開

主題(但不拘限)踴躍投稿,詳細徵稿訊

息可參閱季刊專屬網站(http://tvec.ie.ntnu.

季別 主題

春季(1月) 技職教育政策

夏季(4月) 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

秋季(7月) 技職教育課程與教學

冬季(10月) 技職教育國際化

育》期刊,出刊月份

為每年1月、4月、7

月及10月,各期徵稿

主題如附表:

edu.tw/tvej/),或洽編輯單位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技術職業教育研究

中心(02-77343621袁先生)。

16

年,學校及各界多予肯定及好評,已有效帶

動學校重視教學風氣,並建立各界對教學核

心價值之認同,獲得經費補助之學校亦積極

進行全校性教學制度面之改革。

以南臺科技大學為例,學校實施教師評鑑

制度,建立申覆、輔導及檢討完整之機制,

評鑑執行結果深具鑑別度,對精進教師教學

品質助益甚大。建立職涯發展暨校友中心,

開發「學生就業力指標系統E-Map」,推動

學生就業輔導,提升就業機會,期能達成畢

業即就業之目標。在提升教師及學生實務能

力上,專業證照取得人數大幅提升,學生

作品參加國內外競賽屢獲大獎。朝陽科技大

個系均訂有「奪標計畫」,結合「專題製

作」、「創意思考訓練」等課程,鼓勵學生

參加技能競賽;31證照計畫則規定學生於畢

業時,需取得1張英文能力檢定證照,1張

電腦技能證照及1張專業證照,藉此提升學

生實務與就業競爭力。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推

動全校課程品保機制,全面啟動強化通識共

同課程及各專業學院課程,在提升教師教學

品質方面,強調質化之作法,以強化教師多

元知能,包括整合性專業知能、網路教學知

能、教學倫理共識、健康體適能等。各校均

充分以「務實致用」之技職教育目標推動教

學卓越計畫。

(承辦單位:技職司四科,電話:77366182)

學 校核定補助經費

(100年)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4,300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4,300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4,300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5,500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7,000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8,500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3,300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7,000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3,800

中國科技大學 4,300

中臺科技大學 3,000

文藻外語學院 4,300

弘光科技大學 7,000

正修科技大學 8,500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3,300

亞東技術學院 3,300

學 校核定補助經費

(100年)

明志科技大學 5,500

長庚技術學院 3,300

南開科技大學 3,000

南臺科技大學 8,500

建國科技大學 3,000

致理技術學院 5,500

崑山科技大學 5,500

景文科技大學 3,300

朝陽科技大學 8,500

華夏技術學院 3,000

萬能科技大學 3,300

聖約翰科技大學 3,800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3,300

遠東科技大學 4,300

樹德科技大學 3,800

龍華科技大學 7,000

嶺東科技大學 3,300

環球科技大學 3,000

饒邦安升任技職司副司長 樹德科大校長朱元祥接任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

原國立編譯館簡任秘書饒邦安升任技職司

副司長,饒副司長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曾任中小學教師、組長、主任,總統府

第一局科員、專員、局長秘書以及教研會組主

任、高教司科長等職。

中華民國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第5屆理事長

於100年1月12日建國百年全國大專校長會議中

舉辦交接儀式(新任理事長為樹德科技大學校

長朱元祥,第4屆理事長為嶺東科技大學校長

陳振貴),由本部部長吳清基擔任監交人。朱

元祥理事長係DIT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U.

S.A(1991/02~1993/12)博士,曾任正修工商專校

企管科副教授、樹德科技大學副校長及代理校

長等職務。

學強調以「勞作教育」培養學生

服務人群、關懷社會的情操,98

學年度全校修習勞作教育課程學

生人數達到5,637人。在學生職涯

發展上規劃結合性向測驗、心理

諮商、職業媒合及證照等輔導工

作,具有一貫性。外語中心特別

研發數位教材「拼字王」Spelling

Be e B e t a版,納入學校人物、景

觀等元素,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和

興趣。98學年度使用的學生高達

45,784人次。正修科技大學推動

「千人業師計畫」,每學期每位

教師邀請1位業界教師至課堂演

講,提升教師實務教學能量並增

加產學合作機會,98學年度共計

邀請789位業師蒞校演講;全校15

100~101年度獎勵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教學卓越計畫核定補助經費表

(依公私立及校名筆劃順序排列) 單位/萬元

17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高教論壇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執行與管考經驗分享淡江大學校長/張家宜

淡江大學創校至今60年,始終秉持著日

新又新、持續精進的精神。1992年,本校

創辦人張建邦博士為了有效提升校務經營

品質,特別導入「全面品質管理(以下簡稱

全品管)」的機制,也是國內最早實行全面

品質管理的大學校院。

全品管的推動過程是由校長督導、定期

召開會議,檢討執行成效並提出改善方案,

積極落實PDCA(Plan, Do, Check, Act)的改善

步驟。淡江全品管歷經了導入期、紮根期、

發展期與精進期等四階段(如圖1)的發展,

有效運用了同僚、官僚、政治與企業等管理

模式,持續為提升教學、研究、服務及行政

品質而努力,充分發揮全品管的精神,奠定

了穩健且紮實的基礎。也因此在辦學績效

上,於2005年榮獲教育部92學年度大學校

務評鑑表現優良的肯定,更於2009年獲得

第19屆國家品質獎。本校畢業生的表現,

也在Cheers雜誌「2010年一千大企業最愛大

學生」調查中,再次獲得私立大學第1名,

創下13次蟬聯的光榮紀錄。這些來自各界

的肯定與推崇,皆可歸功於本校能真正將全

品管落實在整體校務發展中。

淡江品質屋是永續發展的藍圖

為使淡江大學能夠永續經營,讓全體教

職員工了解組織努力的方向及重點,更要

能代表淡江大學重視品質之特色,因此藉

圖2 淡江品質屋

由本校具有傳統古典藝術美感的宮燈教室

為意象,建構出淡江大學的品質屋(如圖

2)。品質屋中,以「承先啟後,塑造社會新

文化,培育具心靈卓越的人才」為教育使

命;以「弘揚私人興學的教育理念,創造

精緻卓越的學術王國」為願景。以「樸實

剛毅」、「五育兼備」、「學術自由」、

「學校自治」等為淡江人基本的價值觀、

態度、信念與行動準則,以及6項發展策略

與4項治理之辦學整體理念。

綜觀淡江品質屋,可以清楚看到運用

SWOT分析所歸納出的6項宏觀策略是支撐

品質屋的重要力量,分別是:一、實施波

段建設,營造四個校園;二、實踐三環五

育,培育卓越人才;三、落實三化教育,

創造學術王國;四、建立 S形曲線,活化第

二曲線;五、發揮馬太效應,爭取社會資

源;六、善用藍海策略,創造競爭優勢。

為使各項策略具體落實,本校在擬定校務

發展計畫中策略方針及行動方案時,皆須

與相關策略對應,以確保使命的達成。

教學行政體系共同達成使命

由於推動校務的策略方針及行動方案要

由各單位去執行,因此在規劃行動方案時需圖1 淡江大學推動「全面品質管理」階段圖

18

考量教學及行政體系之不同特性及發展現

況,各自發展出適切的可行方案(如圖3)。

以策略一:實施波段建設,營造四個校園

為例,該策略重點是希望能透過不同時期

的建設發展,提供本校學生多種樣貌的校

園。因此在此策略的引導下,教學策略方

針就訂為:「充實教學資源,改善學習環

境」,「落實全面品管,塑造品質文化」;

行政策略方針則是:「建立學校制度,暢

通溝通管道」,「建構校園網路,整合行

政資源」,「推動環保政策,善盡社會責

任」。前者透過教學方式,推廣品質文化

及改善環境,後者則是利用制度規章、資

訊科技及環保意識打造安全、健康且符合

時代潮流的綠色校園。教學、行政體系各

司其職,發揮各自的功能,相輔相成,共

同為達成淡江大學的使命而努力。

雖然有了詳盡的規劃及充足的前置準備,

有助於最終目標的達成,但是,若無法有效

執行計畫,並落實考核機制,則想要達成使

教學、行政的一、二級單位填報時間。第二

週系統開放填報,共為期一個月,填報內容

包含本學期的工作計畫與上學期的績效評估

等兩大內容,接著則由一級單位檢視當年度

工作計畫的可行性並提出修正建議,同時也

針對上學期的績效評估進行追蹤檢核,最後

彙整所有報表陳報。校務發展計畫管考機制

的設計,係透過填報、檢核、修正及彙整等

各步驟,後續還有上級主管的層層把關及檢

核,不僅能讓各單位自行檢討執行狀況,即

時將修正內容納入當學期工作計畫的規劃內

容之一,充分發揮PDCA與全品管的精神。

適當的財務運作是計畫執行的另一項關

鍵過程。本校經費使用分配規劃,係配合

每學年依據校務發展策略,由各單位根據

自己的基本業務及發展性業務編列年度預

算。為能清楚掌握各計畫來源及是否給予

預算,經費使用係採由下而上之參與式預

算制度規劃各項業務之資源分配,並透過

財務預算填報系統,讓各單位填寫各計畫

圖4 校務全品管填報流程

圖3

命仍是遙不可及。本校校務發展計畫係秉持

學校辦學理念及目標,通盤考量全校各單位

之專業後研議而成,其實踐亦成為全體教職

員工之責任與義務。為了解各單位確實執行

計畫及業務之進度與成效,則有待一完善的

校務發展計畫管考機制及流程實踐之。

落實檢核機制以期持續改善

本校設置教學及行政單位工作計畫與績效

評估系統(如圖4),於開學第一週通知全校

所需預算金額,更重要的是要能清楚

告知該計畫是哪項發展策略相關,並

提出預期成效。以清楚各單位執行計

畫的策略依據,並作為預算審核過程

的依據之一。

本校透過預算編審與控管達成資源

合理分配,一方面能與本校短、中、

長程各項發展計畫相互結合,另一方

面則是運用經費規劃的力量,有效推

動本校各發展策略之落實。資本門支

用重點項目係各單位依其發展特色精

進教學設備,強化教學環境,整合校

內 教 學 資 源 及

研 究 能 力 , 藉

以 提 升 本 校 教

學 品 質 及 學 術

聲 望 。 經 常 門

支 用 重 點 項 目

則 在 於 持 續 改

善 師 資 結 構 、

研 究 獎 勵 、 強

化 訓 輔 工 作 、

19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產學合作中利益衝突之防止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偉霖

由於美國拜杜法案的成功經驗,鼓勵學

術機構研究成果商品化已成政府不遺餘力

推動的政策。但在2010年6月國內發生的

中央研究院陳垣崇院士案(2010年6月22

日,檢調大舉搜索中研院,並約談享譽國

際的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垣崇院

士。檢調懷疑,陳垣崇以國家資源研發醫

藥專利,卻未經中研院內部審核,逕行授

權給自己公司生產產品,形同將國家研究

成果私相授受,同時檢調亦指出,陳垣崇

涉嫌違反政府採購法規定。參見蕭博文、

李宗祐,涉圖利中研院所長遭約談,中國

時報,2010年6月23日),凸顯了這樣的政

策存在著引發利益衝突的誘因。不論是對

研究機構本身或其研究人員而言,若是缺

乏良善的制度可供遵循,不但學術機構的

教學研究工作將因此而受影響,相關的研

究人員也容易因此誤觸法網。是以本文除

了對利益衝突的定義及類型作簡單的說明

之外,將同時介紹三種防止利益衝突的方

式。

一、利益衝突之定義及類型...

對於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之定義,

學者之定義並不一致。有些學者定義利益衝

突為「一個人基於所受信賴之地位在私益與

其職務責任間之衝突。」亦有學者定義利益

衝突係「一個人在專業上判斷,不當地受到

個人可獲得利益之影響。」本文整合上述不

同之定義,所指利益衝突為「一個專業判斷

受到不當影響之人,在其私益與其職務責任

間所生的衝突。」

於此種定義之下,可將利益衝突區分

為二個範疇:首先係機構性之利益衝突

(Institutional Conflicts of Interest),當大學或

其他研究機構於研究成果可獲取財務利益

時,可能會使大學或其他研究機構產生專

業或學術上潛在之衝突。此種財務利益,

可能係源自授權所獲取之授權收益、新創

公司自學校取得技術授權(通常係專屬授權)

所生之股份利益,甚至係大學所創設之創

投資金對其衍生公司所挹注之資金等。

機構利益衝突最嚴重之例子發生在美國

賓州大學。賓州大學人體基因療法中心於

1999年9月間進行實驗治療時,因明顯違

反聯邦法規要求對於風險及利益揭露之規

定,而導致病人死亡。事後的新聞報導指

出,該實驗之主要研究員James Wilson同時

也是生物科技公司Genovo Inc. 的出資者。

Genovo每年提供Wilson的實驗室約20%的研

究預算經費,作為交換其保有對Wilson的實

驗室研發出可商業化的研究成果之專屬授

權。若該實驗治療方法成功,Wilson與賓州

大學皆可獲取顯著之利益。而內部文件顯

示賓州大學已經注意到該財務利益的危險

可能性,但卻疏忽未採取任何矯正措施。

最終,賓州大學不但付出了高額的和解

金,其人體基因療法中心8項人體基因療法

實驗也遭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下令停止。

創造綠色校園及推動三化教育理念為主。

結語

本校之校務發展規劃,在長期推動全面

品質管理的基礎上,堅持淡江品質屋中使

命、願景與價值之經營理念,有效運用4

個管理模式,縝密規劃策略方針與行動方

案,並且密切結合財務資源,透過合理的

分配與使用效率的提升,持續提供創新優

質且卓越的教育環境,期待淡江的教學、

研究與服務品質能不斷精進,以使學生學

習成效最大化,為國家社會提供所需之優

秀人才,讓淡江人成為企業界的最愛。

21世紀有著不連續時代的特徵,使得高

等教育的經營環境充滿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及

多元複雜的不確定性。因此,期許淡江大學

能持續努力以符合所有利害關係人的要求,

俾成為更優質精緻的綜合大學,並為我們的

國家社會與高等教育略盡棉薄之力。

20

賓州大學之學術名譽更因此而遭受損害。

另一個範疇係個人之利益衝突,可再區

分為兩種主要的次型態,即僅牽涉研究者

自身的財務利益衝突,及存在於研究者與

其受雇之大學間的義務衝突,茲將上述兩

種主要次型態說明於下:

(一)財務上的利益衝突

所謂財務上的利益衝突係當研究機構或

研究人員之客觀或專業性的判斷,可能因

其研究結果所產生財務上之利益,而受有

不當之影響。該財務利益之取得,可能源

自擁有公司股票、公司提供研究經費、或

從公司獲得諮詢顧問的合約等。

幾年前賓州大學亦曾發生與財務利益衝

突有關之案例。1967年,Albert Kligman教

授於賓州大學發明Retin-A,一種用來治療

粉刺之化學品。當時依據教職員與賓州大

學所簽署移轉職務上發明之合約,Alb e r t

K l i gman教授被要求將系爭專利權讓予學

校,該專利權使賓州大學賺取授權金達150

萬美元。之後在1980年初,Kligman教授知

悉Retin-A如用於抗皺乳霜,可獲得極大之

商業利益。然而,於1981年在未告知賓州

大學(即Ret in-A技術之合法所有者)的情況

下,單獨申請該項技術之專利權,並將該專

利權出售予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

因此1990年賓州大學對Kligman教授與嬌生

公司提起訴訟,結果於1992年嬌生公司以

給付賓州大學權利金之方式達成和解。

(二)義務衝突

研究者的義務衝突通常可從兩個面向

觀之,一方面因為研究人員投入過多的時

間及精力參與太多外界的活動時,如諮詢

或經營公司,而影響到其研究工作及教學

工作的品質。另一方面則是研究者於受雇

大學應盡的義務和對外部機構應盡的義務

間產生了衝突。例如國內學者指出當企業

資助學術機構進行研究計畫時,往往於條

款中約定「研究者就其研究成果的論文發

表,必須延遲發表,並須事先經過贊助廠

商的同意」,或約定「在研究期間及研究

結束後,非經贊助廠商同意,不得將相

關資料或研究成果對外洩漏」。甚至曾經

發生研究者發現某藥物對病人可能有害,

希望將研究發現公布來警示醫界及病人注

意,卻被廠商禁止的案例等對研究成果之

發表造成很大衝擊。雖然美國Blumentha l

教授所做的統計指出,因為利益衝突之情

形而延遲發表之比例並不算高,大約只有

5.5%左右,但在Blumenthal的研究中亦發現

產學合作關係和研究人員進行研究成果之

商品化這兩者與延遲發表之現象有高度正

相關,可能引起延遲發表的潛在風險。

二、規範利益衝突之方式

美國多數大學對於利益衝突議題訂有嚴

格校內規範,各大專校院多傾向使用校內

或機構內規範,而非使用政府法令或行政

規則去處理利益衝突問題。相形之下,臺

灣政府積極推動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建立

內部規範或政策時,利益衝突的議題和防

範方式極少被提及或制定於其中。而誤用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去規範利益

衝突的相關案例與議題更凸顯當前我國相

關制度之不完善。隨著產學合作的推動,

未來難保不會再次出現類似陳院士的案

子。為防患未然,本文參考美國之做法,

提出認為可行的方式如下:

(一)各大學應有防範利益衝突的內規並切實執行

目 前 美 國 一 些 頂 尖 期 刊 如 《 科 學 》

(Science)等,已經開始要求論文發表者揭露

其與補助其研究的企業間之關係,此種作

法亦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及美國國家

衛生研究院(NIH)的支持。本文以為此一作

法應為學術機構所仿效,各學術機構應制

定明確內規以規範利益衝突的情形,特別

是針對研究人員延遲發表研究成果,以及

研究人員持有合作企業股份這兩個問題,

此內規應具體明確規範利益衝突的定義、

研究人員揭露的義務及違反的處罰等。並

應設置委員會以監督檢討關於利益衝突的

內規,並於具體之利益衝突事件發生時,

討論並建議學校處置之方式。

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麻省理工學院規

定其教職員得為私人企業的顧問,但不得為

21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經理人員或管理階層;遇有以私人企業之股

份代替或支付部分技術授權的權利金時,需

得到該教職員所屬科系的同意與監督。同時

麻省理工學院亦聲明其不接受由麻省理工學

院或其教職員持有股份的公司的研究經費資

助。此外,教職員尚須簽署「利益衝突避免

聲明」(Conflict Avoidance Statement),保證

其不會接受其持有股份的公司之資助;不會

遲延發表其研究成果;以及不使用學生從事

研究教學以外的任何工作。如果上述義務有

任何違反,則學校會組成一特別委員會提出

適當處置的建議供校長參考。

(二)「緩衝」機構的設立

緩衝機構(Buffer Institution)的設立是防止

利益衝突的第二個方式。所謂緩衝機構指

行政與組織上從學術機構獨立,且由外部

的專門人員管理,以專門從事技術移轉及

產學合作的組織。緩衝機構可以是營利性

的公司組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Triad

Investors Corporation;也可以是非營利性質

的基金會,如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基金會

和維吉尼亞大學專利基金會。

設立緩衝機構之優點在於由外部專業人

員管理,可以避免校內研究人員直接介入技

術移轉事務,大幅降低產生利益衝突的機

會。另外,由外部專業人員管理,可以不受

到學校人事、會計規定之約束,可以盡情

發揮其專業,使技術移轉更有效率。此外,

緩衝機構的設置還可以避免學術機構直接涉

入商業活動。通常在發生產品責任事件時,

因美國對於產品責任事件採取嚴格責任主義

(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亦同),理論上大學若對

於問題產品的問世,提供構想、技術或其他

技術上的支援,則並非不可將該大學納入成

為共同被告,因此緩衝機構的設置有助於隔

離學術機構的法律責任並避免學術機構直接

涉入商業活動太深而產生利益衝突。

(三)強化行政規範

避免利益衝突的另一種有效方式,就是

強化經費資助機關之行政規範,其因有二:

首先,因為學術機構雖可制定明確內規避免

校內研究人員產生利益衝突,但無法期待學

術機構可以避免自身涉入利益衝突(即前述

機構利益衝突)。因此,為避免學術機構本

身產生利益衝突,必須依賴行政規範加以約

束;再者,行政規範具有法律效力,強制性

高於學校自訂之內規,且學校內規多為指導

性的處理原則,但行政規範對於違反規定者

有明確之法律效果,因為,若受資助之學術

機構或人員發生利益衝突,則經費資助機關

可以決定是否減少補助金額或取消補助,就

此點觀之,藉由經費資助機關之行政規範處

理利益衝突將更有效率。

以美國經驗觀之,美國公共衛生署、美

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等都已開始制定關

於利益衝突管理之行政規範,NIH亦於2005

年制定相關規範。公共衛生署甚至要求接受

補助之學術機構必須接受下列條件:

1.制定關於利益衝突的書面政策,公告此一

政策予所有研究人員,並使研究人員了解在此

政策下,其有進行報告之義務;2.指派專責機構

審查研究人員的財務揭露狀況;3.每年更新一次

所揭露之財務資料;4.建立適當執行機制,並對

違反利益衝突之研究人員做出懲處;5.若發生任

何利益衝突事件,專責機關應立即通知公共衛

生署,且此專責機關應確保利益衝突是在60天

內確實被處理、減輕或消除。

公共衛生署還提出一套因應措施,用以

處理受資助學術機構或研究機構所回報的

利益衝突事件,包括但不限於下列措施:

1.公開揭露利益衝突事件;2.由獨立審查人員

進行監督;3.修正研究計畫;4.將該研究人員自

研究計畫中剔除;5.剝離造成此利益衝突的利益

或因素。

若公共衛生署認為特定的利益衝突事件

將使研究計畫偏離原來之目的,且學術機構

本身並無法採取有效措施處理或消除此利益

衝突,則公共衛生署在受資助學術機構解決

利益衝突事件前,將停止一切補助行為。

本文以為前述公共衛生署的行政規範在

處理利益衝突方面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然而,這些行政規範很明顯地較著重於財

務利益衝突,再者,因為不同經費資助機

關會有不同的政策考量,因此,可合理預

22

大學特色

見不同經費資助機關所制定之行政規範將

有所不同,對學術機構而言,此一情形將

提高交易成本,進而降低學術機構與經費

資助機關合作之意願,因此宜由主管機關

制定統一的規範及判斷標準。

三、結語

社會各界對今日學術機構的期盼,其實

不只是學術研究與教學,也期待學術機構對

私人企業迫切問題的解決及整體經濟的提升

有所貢獻。在此前提下,只要不有害於學界

研究與講學的傳統任務,通過產學合作將研

究成果商品化當是學術研究的新使命。而上

述的三個防止利益衝突的方式正可做為學術

機構進行產學合作時的參考。

教育部獎補助款的典範蝴蝶效應訪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談校務特色的耕耘

採訪/楊季華

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99年11月30日於

「99年度教育部獎勵私立大學校院校務

發展計畫經費訪視運用績效研討會」中,

分享該校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校務特色的做

法,並指出大學發展有特色的校務計畫並

非因應訪視評鑑,更重要的是為了校務的

長遠發展,而大學發展校務特色首先需結

合創校精神,並以學生為主體的核心思

維,配合社會發展需要和全球化的趨勢,

精進創新做法,才能獲得投入有限資源帶

動全面革新的乘數效果。

以學生為主體 創新校務特色

靜宜的校訓為「進德修業」,教育目

標是「全人陶成‧專業領航」,唐校長表

示,除了注重學生學術專業的養成,更重

視品格態度與宏觀視野的培養。靜宜有三

分之ㄧ的學生申請就學貸款,面對多元背

景的學生,學校希望能打造大一學生的First

Mile,能在第一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動能和

學習態度,讓學生養成積極進取的生活習

性,因此在99-102學年度中長程「以學生

學習成效為中心」的校務發展計畫,特別

請老師非只重教學,也要重視學生學習成

效的整合,老師須在學生學習發展的系統

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專長與

屬性,進而進行師生共學。

扎根‧固本‧前瞻之校務主軸

唐校長指出靜宜大學校務重點工作與

經費配置原則係透過「學生系統化學習」

與「學習成效評估系統化」,貫連「扎

根」、「固本」、「前瞻」之校務工作三

大主軸,並具體落實在25項策略和251行動

方案之中,務期資源投入與運作達致最佳

配置狀態。其中「扎根」為學生基礎能力

與校務基礎建設工程;「固本」係以學生

學習成效為中心,將所擁有的資源和特色

加以深化;「前瞻」則是創新教學、研究

及組織再造。以下介紹靜宜大學四項課程

深化之重點特色:

中文語文教養扎根

鑒於同學對於經史子集的學習意願非常

低,且中文閱讀和書寫能力日益退步,靜

宜於是進行有系統的課程教學改造,將中

文課程環扣同學的生命成長經驗,挹注資

源開設以生命教育為核心之「中文閱讀與

書寫」課程,聘請許多老師授課引導,從

自我生命史的觀點,激勵同學大量閱讀能

觸動生命成長的文本,喚起生命最深層的

改寫,並尋找效法的典範人物,從中認同

並創造感動,再書寫出自己的文本,由老

23

█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50 █ 100.02.10

師每週批改並給予回饋,學生從書寫中思

考生命意義、探索自我價值、傾訴生命經

驗的過程,獲得老師的陪伴和支持。唐校

長欣慰地說,此課程成功推動的經驗讓其

他系所效法,並開始有些文創,同時也獲

得中研院和教育部的肯定。此特色榮獲教

育部「全國語文教養課程革新」推動之典

範課程,而推手陳明柔老師則受邀擔任教

育部100-103年度推動全國大專校院中文能

力之計畫主持人。

深化適才適性之英文教學

靜宜大學以英語起家立校,在深化「拔

尖扶弱‧適性教學」的理念引領下,延續

分級授課、小班教學的堅持,喚起學生學

英文的興趣,提供個別化的學習資源與環

境,實施追蹤與輔導措施,針對英語能力

未達標準的同學,延長適性學習時間,予

以至少一學期之英文實力養成課程輔導,

提供充足的英語學習機會;對於通過英檢

的同學,則提供各類進階課程,加強與外

籍師生對話和文化交流,鼓勵學生海外進

修學習,開拓國際視野;同時英檢就地

化,由學校辦理考試,方便學生報名應試

減輕焦慮。唐校長認為,種種增進英語教

學措施,讓靜宜榮獲99學年度中區區域

教學資源中心之特色中心:「中區語言中

心」,且跨校資源共享落實典範轉移,獲

邀擔任為臺灣體育學院之英語教學Mentor。

融通通識與專業課程之全人教育

大學要進行全人教育須從課程開始,靜

宜透過融通系所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及

培養學生軟實力的潛在課程,系統性地引

導學生進行大一分辨、大二支持、大三派

遣、大四評估之系統化學習,培育學生具

備「良善美德、尊重多元文化、追求專業

學識、探索生活知能」四大核心素養。再

以培養現代公民素養與社會實踐能力為導

向,建構行動導向課程的「課程基地」,

結合三大課程,發展教案累積教學題材,

安排學生進入課程基地進行深度教育,學

生不只在課堂空間進行文化與價值的反

思,也能親身參與社會行動脈絡之中,學

習體驗實踐公民的責任。此創新作法,讓

靜宜榮獲99年「行動導向/問題解決導向通

識教育績優學校」。

志工職志.服務學習無國界

為實踐「志工靜宜」精神,靜宜大學自

93學年度起推動大一新生服務學習課程與

大二以上的專業服務學習課程迄今,有三

分之一以上教師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課後

評估發現學生對課程與服務結合模式接受

度高,對自我認知及社會責任感均提升。

現今每年投入服務、受服務、協力合作單

位或機構、服務時數和服務產值均穩健成

長,長期耕耘共創互惠共享多贏的格局,

讓靜宜獲得服務學習績優學校,而參與推

動的教師、學生、行政人員也屢次獲獎,

儼然已成為全國指標學校。唐校長道出,

為延續天主教大學關懷弱勢的精神,並培

育學生具足就業力,增設NPO營運中心,期

待整合服務學習發展中心、系所專業能量

和天主教大學的國際資源,讓服務學習從

社區、國內體驗實作行動導向邁向國際,

實踐終生為志工和服務無國界的精神。

校務發展計畫經費運作模式

唐校長特別以發展國際化之特色為例,

分享校務發展計畫經費運作模式如何從「特

色啟動」、「共創加值」到「常規實施」的

過程。靜宜大學透過校內非常好的英文學習

環境和對外有一百六十多所姐妹校,運用少

許的校務基金編列學生出國研修與國際招生

文宣費,作為「特色啟動」的實驗性計畫;

結果98學年

度學生遊留

學與外籍學

生入學的人

數,均較往

年有1-2倍

的成長。為

擴大國際化

腳步,99學年度運用教育部校務發展計畫

經費補助100名弱勢學生參與「411遊留學

方案」,使學生四年大學生涯至少有1次出

國遊學或留學的經驗,達到未來4-5年,每5

名有1名學生有遊留學經驗的「共創加值」

目標。最後,靜宜以校務基金設置主顧國際

村,創造全英語生活學習環境及多元文化的

體驗場域,招收本地優秀學生與國際學生同

住,實施學習家族制之住宿教育;甄選教師

入住,擔任國際導師予以生活輔導與學業

大學交流區.研討會看板.徵才單元,請各校逕行上網。(www.news.high.edu.tw)登錄

出版者╱教育部高教司 教育部技職司發行人╱何卓飛 李彥儀地址╱100臺北市中山南路5號主編╱林妙影 林雪雲電話╱02-28809725 02-28824564轉8245傳真╱02-28809724 02-28835109E-mail╱[email protected]美術編輯╱吳淑美封面題字╱徐永進電子報╱王穎聰 陳俊仁編輯╱銘傳大學發行電話╱02-28824564轉8245網址╱www.news.high.edu.tw印刷╱乙壬廣告印刷有限公司地址╱235新北市中和區立德街148巷48號4樓

出版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1887號中華郵政北臺字第6215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高教簡訊創刊日期╱中華民國78年12月技職簡訊創刊日期╱中華民國79年9月高教技職合刊出版日期(每月出刊一次)╱中華民國96年1月10日本刊同時登載於高教技職網站,網址:www.news.high.edu.tw展售處╱五南文化廣場 教育部員工消費合作社定價╱40元 GPN 2009601415本刊之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 1994-9758著作財產權人╱教育部教育部廉政檢舉電話:(02)77365833傳真:(02)23976940檢舉信箱:臺北郵政8-44號郵政信箱E-mail:[email protected]依據行政院頒「獎勵保護檢舉貪污瀆職辦法」規定,凡舉發貪瀆經法院判決有罪者,政府將視法院判決情形發給檢舉獎金,其金額最少新臺幣二十萬元,最高可達新臺幣一千萬元。法務部我爆料廉政檢舉專線:(02)23167586

本刊內容僅供參閱,本部各項行政措施及資料仍應以正式公文書為準

第050期

高教司.技職司.學審會2月份重要活動預告

日期 工作項目

100.2.1....... 99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暨碩博士班概況紙本發行及系統上線(高教三科)

100.2.14~16.... 99學年度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創業競賽複審(高教三科)

100.2上旬..... 成立大學校院陸生聯招會(高教一科)

100.2上旬..... 核定大學校院各校招收陸生名額(高教一科)

100.2.12~21.... 舉辦100學年度大學術科能力測驗(高教一科)

100.2.21...... 100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單寄發(高教一科)

100.2.21....... 寄發100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通知單及公布相關統計(高教一科)

100.2.中旬..... 公告產業碩士專班100學年度秋季班核定名單(高教一科)

100.2中旬..... 完成大學校院陸生簡章調查(高教一科)

100.2.21~23... 2/21(南區)、2/23(北區)技職再造方案(落實校外實習課程、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遴聘業界專家)100年度計畫申請說明會。(技職三科)

100.2.24~25... 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舉行99學年度全國技專校院總務暨會計主管人員會議(技職二科)

指導,並輔以優秀學長姐陪伴的「常規實

施」之最終目標。

典範蝴蝶效應.聯盟合作分享

唐校長強調,學校拿國家的錢,做制度

典章的革新增強,不僅希望能在校內擴散

效益,更希望當學校的特色能做典範的複

製和轉移時,各校能聯盟互相分享,不斷

地產生良性循環。唐校長堅信,未來靜宜

大學也將以誠摯感恩的心繼續耕耘,更穩

健地成為培育社會優秀人才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