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news.net - yaowen 我市实行全年全域禁烧 官员线上“带货...

1
记者 黄旭 地址: 市传媒中心(东区):淮北市相山区人民中路 316 号 市传媒中心(西区):淮北市相山区南湖路 198 号 邮编:235000 电话:办公室:3022331(传真) 日报编辑部:3056062时政新闻部:30222433053289社会新闻部:3026808外宣新闻部:3366077专刊新闻部:3056039政风行风热线:3884243 说办就办热线:3881898摄影部:3053839视觉专题部:3053828数字传媒事业部:3053825数字传媒运营部:3366005网络编辑部:3056012广告经营部:3366180 报刊发行部:3895292 出版发行公司:3053818 3053819 本报法律顾问:安徽泽黎律师事务所5238909 编辑/版式 徐筱婧 /孙维维 [email protected] 校对 王娟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2 Http://www.hbnews.net YAOWEN 本报讯 日前,为进一步做 好秸秆禁烧工作,保障人民健康 和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生态文明 建设,按照相关法律政策和有关 工作要求,市政府决定,实行全 年全域禁烧。 全市辖区范围内均为秸秆 禁烧区,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 秆。凡在露天焚烧秸秆、垃圾、 荒草、落叶等废弃物的行为均属 违法行为,严禁将秸秆等抛置于 河道、沟、塘及水库等水体中。 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基地) 管委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 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领导,实 行禁烧工作常态化管理,强化工 作指导和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力 度、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辖 区内的秸秆禁烧工作,对工作不 力造成焚烧秸秆的有关责任人 将视其情节给予处理。 加强农机管理,小麦收割留 茬高于 12 厘米的联合收割机禁 止下地作业,违者给予必要经济 处罚,并暂扣收割机械。继续建 立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大力推广 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 料化和燃料化等综合利用技术, 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杜绝焚烧秸 秆现象。同时,加快秸秆清运, 实现“六净”(田头净、路边净、沟 河净、林下净、坟头净、村内净 等)要求。 对违反规定焚烧农作物秸 秆、垃圾、荒草、落叶的,依法予 以处罚。对拒绝、阻碍监督管理 人员执行禁烧公务,依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 关规定予以处罚。对造成重大 污染、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 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投 诉、检举焚烧秸秆污染环境行为, 焚烧秸秆举报热线12369。广大 农户要自觉遵守秸秆禁烧规定, 相互监督,共创淮北生态文明。 我市实行全年全域禁烧 严查违法焚烧行为 接受社会监督举报 最近,很多地方政府官员 变身“网络主播”,利用自己公 众人物的影响力,为当地农产 品代言,以拉动消费,助力脱 贫攻坚。就在 5 月 23 日,我市 首场“镇长直播带货”活动在 相山区渠沟镇郭王村举行。 渠沟镇镇长张长明走进市传 媒中心旗下的淮北云享直播 间参与带货,为该镇优质农产 品作了推介。短短70分钟, 14 种直播上架商品中的 10 种 售罄,销售额达10万余元。 网友们买到了心仪的商品,农 民滞销的农产品也变了现。 在老百姓眼里,张长明成了名 副其实、受人追捧的“带货达 人”。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 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 疫情,使我市脱贫攻坚工作面 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要使我市剩余的319户1021 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考验着 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智慧和 执政能力。迅速恢复经济,关 键在于恢复消费。实现农村 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关键是要 促进农产品消费,把农民手中 的农产品变成真金白银。疫 情期间,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渠 道被堵塞,而互联网成了农产 品销售的广阔新天地。官员 们的线上带货,就是其转变执 政思维和改变服务方式的生 动表现。他们利用新媒体,充 分发挥其“传播+服务”功能, 同时融合产业扶贫和消费扶 贫模式,精准发力、精准施策、 精准服务,通过电商推广、直 播带货、渠道对接等方式,让 “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 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从而破解 了农产品难卖的问题。这种 做法值得点赞。 与电商平台的主播带货 形式相比,官员线上带货得益 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更易为 农产品销售赋能。虽然官员 线上带货在一定程度上为贫 困户解决了“农产品难卖”的 燃眉之急,但这并非万能之 策、一劳永逸,我们的领导干 部应该学会主动适应复杂的 市场经济环境和变幻莫测的 互联网媒介生态,为农民农业 生产引好路、护好航,创造良 好的致富条件,扫清脱贫道路 上的种种障碍。在扶贫攻坚 工作中,既要把线上“带货”搞 得有声有色,也要把线下“带 路”做得扎扎实实。 做好线下“带路”要让好 的政策引领。好的政策是符 合客观实际、具有针对性、能 够惠民利民的政策。围绕脱 贫工作,领导干部线下应大力 开展调研,群策群力、广开言 路,摸清贫困群众的贫困症结 和农产品市场现状,坚持从群 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 手,在思路创新和政策落实上 下功夫,汇聚头脑风暴,精准 制订扶贫政策,对困难群众多 一些雪中送炭、精准滴灌,全 力帮助他们早日走上脱贫之 路,最终达到“普惠+特惠”精 准兑现目标。 做好线下“带路”要提供 贴心的服务。线上“带货”是 对农产品的一种助销,而线下 “带路”则是为农产品提供可 靠的生产保障。针对贫困群 众在发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积极作 为、靠前服务,寻找症结、对症 下药,帮助他们选项目、找资 金、学技术,为他们提供“店小 二”和“保姆”式的服务,确保 其创业无后顾之忧。 做好线下“带路”还要关 心市场和品牌。扶贫的关键 是靠产业,而发展产业靠的是 市场活和品牌响。有的农产 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难以得 到市场认可;还有的农产品质 量虽好,却是“藏在深山人不 知”。辛苦一年,产品滞销让 贫困户雪上加霜、欲哭无泪。 究其原因,在于推动扶贫产业 发展时缺乏市场和品牌思 维。我市烈山区和村苹果因 价钱优、种类全、个头大、汁水 多、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的 青睐,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果”和村民的“致富果”。这主 要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的品 牌和市场意识,他们以“和村 苹果”地理标志保护为抓手, 围绕市场做文章,不仅打造了 “和村苹果”这个响当当的品 牌,还让和村苹果走出淮北、 走向全国。因此,关心市场和 品牌,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扶 贫工作中必须做好的功课。 官员线上“带货”,“带”出 了本地农产品的品位、品牌和 销路,使群众增加了收入,对 美好生活更有盼头。我们坚 信,如果官员把线下“带路”文 章做得更好,一定能“带”出人 民公仆的责任担当,使党和政 府的形象更加光辉高大。 官员线上“带货”,更需线下“带路” 刘永忠 朱斌 始建于 1964 年 11 月的淮北 市人民医院是全市第一家市属 医院,时称市委机关医务室,主 要承担机关保健工作。时有平 房 5 间,医护人员 5 人,医疗设备 简陋。 1966 年 7 月,新建两层门诊 楼,建筑面积 982 平方米,职工增 至 27 人,其中卫技人员 25 人,设 内、外、妇产、小儿、中医、放射、检 验等科室。1969 年 9 月,淮海路 西段路北建成住院部,为一幢三 层楼房,建筑面积1612平方米。 1972年,淮北市人民医院迎 来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 点。彼时,各地积极支援淮北煤 田开发建设,其中就有来自上海 的援建力量。是年3月,上海市 闸北区医院职工115人,连同部 分设备内迁淮北,调入淮北市人 民医院,提升了后者的医疗条件 和诊疗水平,尤其是以闸北区医 院人员为主组成的产科病房,共 设病床50张,在淮北地区享有很 高声誉。是年底,职工增至242 人,其中卫技人员 171 人。 此后,市人民医院医疗条件 不断改善。1979 年 5 月,新建 3100 平 方 米 的 外 科 楼 投 入 使 用。1981 年 10 月,新建 5500 平 方米的内科楼投入使用。2010 年 4 月 17 日,建筑面积为 32792 平方米的医院新病房大楼顺利 投入使用。同年10月,建筑面积 8400平方米的医技辅助楼和老 病房楼经改造后投入使用。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淮北市人民医院作为淮北地区 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 救中心的功能也在不断凸显。 2004年,医院在淮北市最早晋升 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此外, 医院先后被授予爱婴医院、淮海 经济区十佳医院等荣誉称号,与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 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30 多家国内一流医院组建医联体, 并成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 医院淮北心血管病中心多个教 授工作站(室)。 新蓝图催生新发展,随着淮 北市东部新城建设的快速推进, 与淮北发展休戚与共的市人民 医院也吹响了新院区建设的集 结号。新院区总建筑面积22.4 万平方米,计划竣工时间为2020 年底,2021年搬迁投入使用。届 时,淮北市民就医环境将得到极 大改善。 第一家市属医院 淮北市人民医院旧址 本报讯 脱贫攻坚普查 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脱 贫攻坚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 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普查领导 小组办公室对此进行了部署, 市财政局积极作为,多措并举 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 习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提高 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并了解 相关的政策和要求,为脱贫攻 坚普查提供支持基础。稳定 资金到位,为脱贫攻坚普查提 供资金保障。按照国家、省脱 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对普查经费保障的要求及相 关规定,结合市级脱贫攻坚普 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和工作内容,参照《统计部门 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 开支规定》确定的经费开支范 围,安排首批脱贫攻坚普查经 费 20 万元,主要用于宣传、培 训及必要的办公支出。统筹 协调到位。从临时机构设备 购置费中为市脱贫攻坚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必要的 办公设备。 本报讯 濉溪县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 困难人员救助民生工程精准 落实。1至4月份,累计拨付 困难救助资金 5335 万元。 全面提升特困人员供养 水平,保障特困供养服务机构 的运营维护,及时编制实施办 法,落实补助资金,持续保障 特困人员的生活水平。全县4 月份共有特困人员4441人,发 放救助供养资金 348.9958 万 元。1至4月份累计发放特困供 养补助金1404.6018万元。 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 障。县民政部门与孤儿和事 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签订 相关协议,加强对儿童福利机 构和寄养家庭的监督巡查工 作,切实提高孤儿保障水平。 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孤儿基本 生活费 733 人次、 78.085 万元。 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 助。根据救助对象实际需求, 按照自愿、无偿原则,提供主 动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治、 教育矫治、返乡救助、未成年 人社会保护等救助服务,开展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巡查、“寒 冬送温暖”活动。 着眼关注残疾人生活和护 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从 残疾人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 需求入手,着力解决残疾人因 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和长 期照护支出困难,提高困难残 疾人员生活保障水平;不断完 善低保制度,推进农村低保与 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切实做到 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 人”。1至4月份累计救助 89999人次,发放低保金及补贴 3316.7312万元,对符合农村低 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实行“应保 尽保”,救助资金 100%发放。 1 至 4 月份累计拨付困难救助资金 5335 万元 濉溪县确保困难人员救助民生工程精准落实 市财政积极作为 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本报讯 5 月 22 日,市委 办公室在世纪广场新时代文 明实践广场开放式党校举办 开放式党课。40名余党员聆 听党课。 市委办公室有关负责同 志以《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 为国家治理效能》为题,从我 国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 的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 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加 快推进新时代淮北制度建设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 进行了讲解,引导党员干部深 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 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 十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一次 全会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 取,为打造推进新时代治理现 代化的“淮北版”,加快建设中 国碳谷·绿金淮北作出贡献。 市委办公室举办开放式党课 5 月 22 日,濉溪县双堆 集镇大桥村里,瓜农把新鲜 采摘的西瓜装车运往江苏。 据了解,大桥村种植的 百亩西瓜今年喜获丰收,现 已批量上市、供应市场,销 售势头良好。 摄影 记者 梅月 西记者 黄顺 通讯员 邵杰 记者 詹岩 首席记者 王守明 记者 黄旭 本报讯 “‘e学习’远教联播 大屏真‘给力’!有了它的帮助, 我们接到的订单是一个接着一 个,70 分钟、销售额达到了 10 万 余元。”5 月 23 日上午,我市首场 镇长直播带货活动在渠沟镇郭 王村举行,全市 128 个“e 学习” 远教联播大屏实时同步播出本 次活动,为优质农产品销售吆 喝,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动基层 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 融合,积极探索“互联网+”与远 程教育深度融合新模式,打造学 习“新思想”、教育管理党员、凝 聚服务群众的红色阵地集群 —淮北“e 学习”远教联播平 台,释放远程教育红利。此次直 播活动,淮北“e 学习”远教联播 平台在全市 128 个联播大屏实时 播出,进一步提高了直播带货的 影响力,在宣传好、推介好渠沟 镇农产品的同时,也吸引了广大 群众在直播间内下单抢购,增强 了全市乡镇农户积极参与电商 谋发展的意识,受到了大家一致 好评。 借力网屏联动,郭王村的优 质农产品被更多商家、市民知 晓。“直播带货帮助我们打开了 线上销售渠道,远教联播大屏则 扩大了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和影 响力。这不,好几个电话订购产 品的商家都是从远教联播大屏 上看到的信息。”农户们竖起大 拇指,为远教联播大屏服务此次 直播点赞。 为了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 工作深入开展,拓宽脱贫致富 路子,我市依托“e 学习”远教 联播平台,在各联播点搭建电 子商务服务平台,为农户“触 网”、产业集聚提供支撑,让更 多农户 ,手握“新农具”、干起 “新农活”、变成“新农民”。通 过日常在联播平台开展电子 商务知识普及、基本技能、微 信营销、创业讲坛、电商沙龙 等培训,积极开发农产品线上 展示、线下交易、产销对接等 功能,为农产品直销、直供、分 销、预售提供平台,实现资源 共享、互动共赢,为“草根创业 者”提供了新的致富平台。截 至目前,全市有12个镇65个 村发布段园葡萄、黄里笆斗 杏、双楼吊瓜、郭王村中药材 等 200 余 条 农 产 品 信 息 ,上 海、 山东、江苏等地区15个批次销 售商前来购买,达成交易金额 260 余 万 元 ,带 动 3000 余 户 贫 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淮北“e 学习”远教联播平台 助力镇长直播带货活动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Nov-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hbnews.net - YAOWEN 我市实行全年全域禁烧 官员线上“带货 ...epaper.hbnews.net/epaper/hbrb/pc/attachment/202005/25/...出版发行公司:3053818 3053819 本报法律顾问:安徽泽黎律师事务所

■ 记者 黄旭

地址:市传媒中心(东区):淮北市相山区人民中路316号市传媒中心(西区):淮北市相山区南湖路198号邮编:235000

■ 电话:办公室:3022331(传真)■ 日报编辑部:3056062■ 时政新闻部:3022243 3053289■ 社会新闻部:3026808■ 外宣新闻部:3366077■ 专刊新闻部:3056039■ 政风行风热线:3884243■ 说办就办热线:3881898■ 摄影部:3053839■ 视觉专题部:3053828■ 数字传媒事业部:3053825■ 数字传媒运营部:3366005■ 网络编辑部:3056012■ 广告经营部:3366180 ■ 报刊发行部:3895292■ 出版发行公司:3053818 3053819 ■ 本报法律顾问:安徽泽黎律师事务所 5238909

编辑/版式 徐筱婧 /孙维维 [email protected] 校对 王娟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2版 要 闻 Http://www.hbnews.net

YAOWEN

本报讯 日前,为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保障人民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相关法律政策和有关工作要求,市政府决定,实行全年全域禁烧。

全市辖区范围内均为秸秆禁烧区,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凡在露天焚烧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废弃物的行为均属违法行为,严禁将秸秆等抛置于

河道、沟、塘及水库等水体中。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基地)管委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领导,实行禁烧工作常态化管理,强化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辖区内的秸秆禁烧工作,对工作不力造成焚烧秸秆的有关责任人将视其情节给予处理。

加强农机管理,小麦收割留茬高于12厘米的联合收割机禁止下地作业,违者给予必要经济

处罚,并暂扣收割机械。继续建立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等综合利用技术,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同时,加快秸秆清运,实现“六净”(田头净、路边净、沟河净、林下净、坟头净、村内净等)要求。

对违反规定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的,依法予以处罚。对拒绝、阻碍监督管理人员执行禁烧公务,依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造成重大污染、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投诉、检举焚烧秸秆污染环境行为,焚烧秸秆举报热线12369。广大农户要自觉遵守秸秆禁烧规定,相互监督,共创淮北生态文明。

我市实行全年全域禁烧严查违法焚烧行为 接受社会监督举报 最近,很多地方政府官员

变身“网络主播”,利用自己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为当地农产品代言,以拉动消费,助力脱贫攻坚。就在5月23日,我市首场“镇长直播带货”活动在相山区渠沟镇郭王村举行。渠沟镇镇长张长明走进市传媒中心旗下的淮北云享直播间参与带货,为该镇优质农产品作了推介。短短 70 分钟,14种直播上架商品中的10种售罄,销售额达 10 万余元。网友们买到了心仪的商品,农民滞销的农产品也变了现。在老百姓眼里,张长明成了名副其实、受人追捧的“带货达人”。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市脱贫攻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要使我市剩余的 319 户 1021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迅速恢复经济,关键在于恢复消费。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关键是要促进农产品消费,把农民手中的农产品变成真金白银。疫情期间,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渠道被堵塞,而互联网成了农产品销售的广阔新天地。官员们的线上带货,就是其转变执政思维和改变服务方式的生动表现。他们利用新媒体,充分发挥其“传播+服务”功能,同时融合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模式,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精准服务,通过电商推广、直播带货、渠道对接等方式,让

“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从而破解了农产品难卖的问题。这种做法值得点赞。

与电商平台的主播带货形式相比,官员线上带货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更易为农产品销售赋能。虽然官员线上带货在一定程度上为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难卖”的燃眉之急,但这并非万能之策、一劳永逸,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学会主动适应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变幻莫测的互联网媒介生态,为农民农业生产引好路、护好航,创造良好的致富条件,扫清脱贫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既要把线上“带货”搞得有声有色,也要把线下“带路”做得扎扎实实。

做好线下“带路”要让好的政策引领。好的政策是符合客观实际、具有针对性、能够惠民利民的政策。围绕脱贫工作,领导干部线下应大力开展调研,群策群力、广开言路,摸清贫困群众的贫困症结和农产品市场现状,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在思路创新和政策落实上下功夫,汇聚头脑风暴,精准制订扶贫政策,对困难群众多一些雪中送炭、精准滴灌,全力帮助他们早日走上脱贫之路,最终达到“普惠+特惠”精准兑现目标。

做好线下“带路”要提供贴心的服务。线上“带货”是对农产品的一种助销,而线下

“带路”则是为农产品提供可

靠的生产保障。针对贫困群众在发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寻找症结、对症下药,帮助他们选项目、找资金、学技术,为他们提供“店小二”和“保姆”式的服务,确保其创业无后顾之忧。

做好线下“带路”还要关心市场和品牌。扶贫的关键是靠产业,而发展产业靠的是市场活和品牌响。有的农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难以得到市场认可;还有的农产品质量虽好,却是“藏在深山人不知”。辛苦一年,产品滞销让贫困户雪上加霜、欲哭无泪。究其原因,在于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时缺乏市场和品牌思维。我市烈山区和村苹果因价钱优、种类全、个头大、汁水多、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果”和村民的“致富果”。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的品牌和市场意识,他们以“和村苹果”地理标志保护为抓手,围绕市场做文章,不仅打造了

“和村苹果”这个响当当的品牌,还让和村苹果走出淮北、走向全国。因此,关心市场和品牌,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必须做好的功课。

官员线上“带货”,“带”出了本地农产品的品位、品牌和销路,使群众增加了收入,对美好生活更有盼头。我们坚信,如果官员把线下“带路”文章做得更好,一定能“带”出人民公仆的责任担当,使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加光辉高大。

官员线上“带货”,更需线下“带路”刘永忠 朱斌

始建于1964年11月的淮北市人民医院是全市第一家市属医院,时称市委机关医务室,主要承担机关保健工作。时有平房5间,医护人员5人,医疗设备简陋。

1966年7月,新建两层门诊楼,建筑面积982平方米,职工增至27人,其中卫技人员25人,设内、外、妇产、小儿、中医、放射、检验等科室。1969年9月,淮海路西段路北建成住院部,为一幢三层楼房,建筑面积1612平方米。

1972年,淮北市人民医院迎来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彼时,各地积极支援淮北煤田开发建设,其中就有来自上海的援建力量。是年3月,上海市闸北区医院职工115人,连同部分设备内迁淮北,调入淮北市人

民医院,提升了后者的医疗条件和诊疗水平,尤其是以闸北区医院人员为主组成的产科病房,共设病床50张,在淮北地区享有很高声誉。是年底,职工增至 242人,其中卫技人员171人。

此后,市人民医院医疗条件不断改善。1979 年 5 月,新建3100 平方米的外科楼投入使用。1981 年 10 月,新建 5500 平方米的内科楼投入使用。2010年 4 月 17 日,建筑面积为 32792平方米的医院新病房大楼顺利投入使用。同年10月,建筑面积8400 平方米的医技辅助楼和老病房楼经改造后投入使用。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淮北市人民医院作为淮北地区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中心的功能也在不断凸显。2004年,医院在淮北市最早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此外,医院先后被授予爱婴医院、淮海经济区十佳医院等荣誉称号,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

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30多家国内一流医院组建医联体,并成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淮北心血管病中心多个教授工作站(室)。

新蓝图催生新发展,随着淮北市东部新城建设的快速推进,

与淮北发展休戚与共的市人民医院也吹响了新院区建设的集结号。新院区总建筑面积 22.4万平方米,计划竣工时间为2020年底,2021年搬迁投入使用。届时,淮北市民就医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第一家市属医院

淮北市人民医院旧址

本报讯 脱贫攻坚普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此进行了部署,市财政局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

习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并了解相关的政策和要求,为脱贫攻坚普查提供支持基础。稳定资金到位,为脱贫攻坚普查提供资金保障。按照国家、省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普查经费保障的要求及相关规定,结合市级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和工作内容,参照《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规定》确定的经费开支范围,安排首批脱贫攻坚普查经费20万元,主要用于宣传、培训及必要的办公支出。统筹协调到位。从临时机构设备购置费中为市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

本报讯 濉溪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困难人员救助民生工程精准落实。1 至 4 月份,累计拨付困难救助资金5335万元。

全面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水平,保障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的运营维护,及时编制实施办法,落实补助资金,持续保障特困人员的生活水平。全县4月份共有特困人员4441人,发放救助供养资金 348.9958 万元。1至4月份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补助金1404.6018万元。

完 善 孤 儿 基 本 生 活 保

障。县民政部门与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签订相关协议,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和寄养家庭的监督巡查工作,切实提高孤儿保障水平。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733人次、78.085万元。

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根据救助对象实际需求,按照自愿、无偿原则,提供主动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教育矫治、返乡救助、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等救助服务,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巡查、“寒冬送温暖”活动。

着眼关注残疾人生活和护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从

残疾人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入手,着力解决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和长期照护支出困难,提高困难残疾人员生活保障水平;不断完善低保制度,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切实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1 至 4 月份累计救助89999人次,发放低保金及补贴3316.7312万元,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救助资金100%发放。

1至4月份累计拨付困难救助资金5335万元

濉溪县确保困难人员救助民生工程精准落实

市财政积极作为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本报讯 5 月 22 日,市委办公室在世纪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放式党校举办开放式党课。40 名余党员聆听党课。

市委办公室有关负责同

志以《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题,从我国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加快推进新时代淮北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

进行了讲解,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打造推进新时代治理现代化的“淮北版”,加快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作出贡献。

市委办公室举办开放式党课

5 月 22 日,濉溪县双堆

集镇大桥村里,瓜农把新鲜

采摘的西瓜装车运往江苏。

据了解,大桥村种植的

百亩西瓜今年喜获丰收,现

已批量上市、供应市场,销

售势头良好。

■ 摄影 记者 梅月

西瓜抢﹃鲜﹄上市

■ 记者 黄顺 通讯员 邵杰■ 记者 詹岩

■ 首席记者 王守明

■ 记者 黄旭

本报讯 “‘e学习’远教联播大屏真‘给力’!有了它的帮助,我们接到的订单是一个接着一个,70分钟、销售额达到了10万余元。”5月23日上午,我市首场镇长直播带货活动在渠沟镇郭王村举行,全市 128 个“e 学习”远教联播大屏实时同步播出本次活动,为优质农产品销售吆喝,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互联网+”与远程教育深度融合新模式,打造学

习“新思想”、教育管理党员、凝聚服务群众的红色阵地集群——淮北“e 学习”远教联播平台,释放远程教育红利。此次直播活动,淮北“e 学习”远教联播平台在全市128个联播大屏实时播出,进一步提高了直播带货的影响力,在宣传好、推介好渠沟镇农产品的同时,也吸引了广大群众在直播间内下单抢购,增强了全市乡镇农户积极参与电商谋发展的意识,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借力网屏联动,郭王村的优质农产品被更多商家、市民知晓。“直播带货帮助我们打开了

线上销售渠道,远教联播大屏则扩大了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不,好几个电话订购产品的商家都是从远教联播大屏上看到的信息。”农户们竖起大拇指,为远教联播大屏服务此次直播点赞。

为了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拓宽脱贫致富路子,我市依托“e 学习”远教联播平台,在各联播点搭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农户“触网”、产业集聚提供支撑,让更多农户,手握“新农具”、干起

“新农活”、变成“新农民”。通过日常在联播平台开展电子

商务知识普及、基本技能、微信营销、创业讲坛、电商沙龙等培训,积极开发农产品线上展示、线下交易、产销对接等功能,为农产品直销、直供、分销、预售提供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动共赢,为“草根创业者”提供了新的致富平台。截至目前,全市有 12 个镇 65 个村 发 布 段 园 葡 萄 、黄 里 笆 斗杏、双楼吊瓜、郭王村中药材等 200 余条农产品信息,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区 15 个批次销售商前来购买,达成交易金额260 余万元,带动 3000 余户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淮北“e学习”远教联播平台助力镇长直播带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