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星期二 惊艳时光...

1
4 2017 6 20 日 星期二 克孜勒苏日报 责任编辑 邓永新 记者部电话 4236306 汉文编辑部电话 4236302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社址 新 疆 阿 图 什 市 帕 米 尔 路 西 23 院 邮 政 编 码 845350 紫红色的连衣裙在轻盈的跳跃中裙摆上下 翻飞,一点碎步、一个转身、一下屈膝,两臂上举, 迷人的眼波随着一个个动作流转,一曲原汁原味 的柯尔克孜族传统舞蹈被表演的淋漓尽致。如 此热情奔放、舞姿优美的舞蹈出自一位美丽的柯 尔克孜族女性—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 1978 年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出生于克州阿克 陶县一个普通的家庭。酷爱舞蹈的阿提古丽 · 巴白克,小学就参加了学校的艺术队,各种各样 的舞蹈表演参加得不亦乐乎。虽然也学习过唱 歌,但因为舞蹈才是心头最爱,加上家庭条件的 限制,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最终选择了舞蹈。 1991 年,新疆艺术学院来克州招收舞蹈专业的 学生,背着父亲,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报了名并参加 了考试。“那时候,我父亲一直不同意我学习舞蹈, 觉得太辛苦,希望我像其他孩子一样上个好大学, 找个稳定的工作。但我就是喜欢舞蹈,于是瞒着他 报了名。”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回忆道。 考试通过后,经过和父亲的促膝长谈,父亲 终于理解了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热爱舞蹈的心。 13 岁的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 了新疆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学习。 艺术学院的日子枯燥却充实,每天从劈叉、 下腰等基本功开始,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接触到 了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舞蹈。在新疆艺术学院的 3 年学习,奠定了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扎实的舞蹈 功底。 1994 9 月,完成专业学习的阿提古丽 · 阿巴 白克被分配到克州歌舞团工作,成为了一名专业 的舞者,同时也拉开了她舞蹈生涯的序幕。 艺术来源于生活,工作中的阿提古丽 · 阿巴 白克始终将自己的舞蹈艺术植根于柯尔克孜族 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演绎出众多经典的柯尔 克孜族舞蹈。 1997 年由库来西 · 热吉甫导演的柯尔克孜族 大型音乐歌舞诗《山父水母》经过一年时间的编 排正式演出。《山父水母》以柯尔克孜的历史发展 为主线,穿插了柯尔克孜族的生产、生活、习俗、 仪式等传统民歌,并以《康巴尔汗》等古典乐曲为 主旋律,气势恢宏,动人心魄。阿提古丽 · 阿巴白 克作为整场演出的领舞,通过精彩的演绎,给《山 父水母》添了不少色,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 《山父水母》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小岛 康誉”奖、国家“文华”奖。 参加《山父水母》这样大型的演出给阿提古 · 阿巴白克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几十场的表演 让她沉醉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演出经历成了她 舞蹈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8 年,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参加“国际梅花 节”,第一次到吉尔吉斯斯坦慰问演出并担任领 舞。“那次去吉国我深切地感到作为一名柯尔克 孜族舞蹈演员的骄傲和自豪。表演的时候,台下 雷鸣般的掌声让我知道柯尔克孜族舞蹈带给人 们的震撼有多大。”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说。 此后,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的身影出现在全 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舞台上。1999 年参加大型歌 舞《白鹰》荣获“国家荷花”奖。2000 年在自治区 文艺汇演中《神奇的克孜勒苏》荣获优秀奖,并担任领舞。2004 年《神奇 的克孜勒苏》荣获中国舞蹈第五届“荷花奖”,表演作品铜奖。 2005 年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在第二届全疆专业舞蹈大赛获得表演金 奖,她参演的舞蹈获得了诸多奖项:《白毡帽》获得一等奖、《洁白羽毛》 获得二等奖、舞蹈《白鹰》获得二等奖、《马奶酒飘香》获得三等奖。2008 年参加国际民族舞蹈节闭幕式。2009 年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开始担任克 州歌舞团舞蹈队队长;同年 7 月,参演的舞蹈《待嫁的新娘》赴北京演出, 并荣获自治区“天山文艺”奖。 2010 7 月,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被入选上海世博会的新疆馆演出, 因表现突出,受到表彰。连续参加“玛纳斯国家文化旅游节”大型文艺演 出。2014 9 月,在克州成立 60 周年庆文艺汇演中,负责编排了男女集 体舞《约隆》并担任舞蹈总监。 2015 9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60 年之际,参加文艺晚会《新疆 礼赞》。2015 1 月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被评为国家二级舞蹈演员。 2016 年参演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参演的《牧马之歌》《靓丽的姑娘》 节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文艺演出。 自己编排舞蹈让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对舞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开始 更多的关注柯尔克孜族传统舞蹈的发展历史以及对舞蹈艺术理论的研究。 她曾在《今日新疆》《新疆艺术》等省级 刊物发表过题为《舞蹈及其发展》《以现 代文化为引领,促进优秀民族舞蹈艺术 的升华》等署名文章。 阿提古丽的舞蹈或豪迈奔放、或 悲切哀婉、或回旋轻疾,不仅舞姿优 美细腻、且表情丰富。 各种各样的荣誉对于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想 创作出更好的柯尔克孜族传统舞蹈奉 献给广大的观众朋友,希望更多的人 喜欢柯尔克孜族舞蹈、能够关注柯尔 克孜族的舞蹈”这便是阿提古丽 · 巴白克今后的愿望。 “舞蹈是我的生命。”如今, 39 的阿提古丽 · 阿巴白克依然有着姣好 的容颜和身材,如一朵盛放的玫 瑰,俏生生的立在舞台上,用自 己优美的舞姿诠释着柯尔克 孜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本报阿图什 6 19 日讯 记者牛志龙报道: 18 日,由中央歌剧院《玛纳 斯》剧组、州文化广播影视局、州歌舞团联合举办主题为“深入生活扎根人 民”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公益晚会在州文化中心激情上演。 晚会上,中央歌剧院的表演艺术家们表演了他们全新创作的歌剧《玛纳 斯》的部分唱段,通过美声、通俗唱法的表演形式,全新演绎了史诗新的生命 力。州歌舞团演员也用原生态的《玛纳斯》歌舞为观众献艺,期间还穿插有 世界经典歌剧唱段表演,优美的歌曲、动人的舞蹈引得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 掌声。州歌舞团与中央歌剧院的演员同台表演不同风格的《玛纳斯》故事, 让各族观众大呼过瘾。 中央歌剧院宣传中心副主任刘静介绍,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玛纳斯》 是文化部今年的重点项目。本次来克州,是歌剧《玛纳斯》主创团队第四次 赴南疆采风,目前,整个歌剧的剧本创作已基本完成,作曲谱曲也已完成大 半,本次演出,既是将该剧的阶段性成果展示给克州的各族观众,也是一次 交流采风,希望通过与本地演员交流合作,该剧组演员更深刻理解剧中角 色、了解史诗文化内涵,努力打造观众认可的文化精品。在本台晚会之后, 剧组还将赴乌恰县、阿克陶县,与《玛纳斯》文化学者、传统表演艺术家进行 座谈交流,倾听他们对目前歌剧创作的反馈,为未来该剧的完全成型积累更 多宝贵意见。 据了解,原创歌剧《玛纳斯》创作团队实力雄厚,由著名词作家、一级编 剧王晓岭担任编剧,作曲为著名音乐家、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著名 戏剧导演、在戏剧界有“思想者”之称的王延松担任导演。舞美设计将由歌 剧院舞美设计中心担纲。指挥由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杨洋担纲。演 出团队集合了歌剧院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的最强组合。 歌剧中《活下去,战斗吧》唱段演唱者、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 央歌剧院特邀演出嘉宾袁晨野说:“第一次来克州,跟柯尔克孜族的表演艺 术家们交流合作,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我深感荣幸,柯尔克孜族是能歌善 舞的民族,他们的歌舞、乐器演奏搭配的非常巧妙、自然,给了我很大的启 发,我和其他剧组演员一样,都希望能拿出最好的状态,以精益求情的态度, 把歌剧打磨的更加完善、出色。” 州歌舞团演员、晚会主持人阿依曲来克 · 阿曼吐尔说:“能与中央歌剧院 的艺术家们同台演出,对于我们本地专业演出团体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 交流的机会,他们用更国际化、创新的表演形式来重新创作我们的民族史诗 《玛纳斯》,更让人体会到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我们也希望在将来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族文化演出作品呈献给各族 观众。” 州三中学生观众哈力木拉提 · 依曼巴依在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能有 中央的演出团队来为我们创作、演出新形式的史诗《玛纳斯》表演,我们的民 族英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熟知,我感到特别自豪,期待有一天这 部歌剧能搬上国际大舞台,让全世界都认识柯尔克孜族的优秀文化。” 史诗新唱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 “我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读书学 习就是我抵达梦想的桥梁。” 6 17 日,努尔凯迪 · 买买提木沙跟记者分享 一直追寻的梦想。 努尔凯迪是州三中高三(3 )班 的 学生,刚结束高考的他正等待着填报 志愿,他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 系,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立志成为一 名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导演。 今年 20 岁的努尔凯迪出生在乌 恰县一个普通的柯尔克孜族家庭,从 小接受汉语教育的他对影视导演有着 浓厚的兴趣。努尔凯迪说:“父亲和母 亲都接受的是传统的柯尔克孜教育, 他们希望我和姐姐能接替他们,继续 他们爱好的柯尔克孜文学创作。但我 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电影、想象不 同的电影情节。一开始看迪士尼动 画,后来很多动画拍成了电影版,比如 《蝙蝠侠》《蜘蛛侠》系列,那时候,我 把所有零花钱都拿来买书和电影杂 志。” 努尔凯迪由于从小就迷恋电影, 上学时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觉得 只要保证考试及格就行,一门心思地 想拍电影当导演。随着成长,能接受 到的电影信息越来越多,努尔凯迪也 不再是单纯地看电影、认导演,凭空想 象改编电影情节,他开始琢磨拍摄手 法、拍摄技巧,而完全忽略了学习。因 此学习成绩下滑,考试不及格、上课开 小差,努尔凯迪经常被叫家长。此后, 家人就限制他看电影、减少了零花钱, 没收了所有与电影相关的书和杂志, 还安排姐姐监督学习。 可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努尔凯迪哪 里肯“乖乖就范”,晚上就拿着手电筒躲 在被窝里看相关书籍、杂志。长期如 此,导致他视力急剧下降,成了近视眼。 “记得那会儿,父母总是拿姐姐的 优秀和我比较。总说我成绩不好考不 上大学,拍不了电影、成不了导演。凭 着不服气的劲头,我也开始拼命地读 书学习,下定决心要考上大学,实现梦 想。”努尔凯迪告诉记者,姐姐自始至 终都支持自己,特意从内地买了一套 著名导演的书,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自 己迷上了中国的“四大名著”。 在家里的藏书中,努尔凯迪最喜 欢“四大名著”,对其中的《水浒传》尤 为喜爱。让记者感到非常吃惊的是, 一个柯尔克孜族孩子居然能把《水浒 传》中 的 108 将人名、名号背得滚瓜烂 熟,每一个人的着装、性格特点以及他 们在书中的故事情节,他也记得一清 二楚。 2008 年,努尔凯迪家从平房搬进 楼房过程中,他收集的一箱《水浒传》 人物简介卡丢了,为此,这个大男孩还 闷头哭了一天一夜。 上了初中,努尔凯迪利用假期时 间在心连心传媒广告公司学习,参与 拍摄过 5 部影视作品。努尔凯迪想把 自己的想法拍摄成小短片,拿着摄影 机却无从着手。2014 年,新疆著名喜 剧演员,被誉为“新疆赵本山”的阿不 都克里木 · 阿不力孜到克州拍摄布茹 玛汗大妈戍边的电影,凑巧,努尔凯迪 被阿不都克里木 · 阿不力孜选中出演 大妈的孙子。这次跟着拍摄剧组接触 后,努尔凯迪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缺的 是什么。 上了高中以后,努尔凯迪学习上 更加努力,阅读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 习惯,除了之前感兴趣的书籍,他还关 注科教和历史类书籍,逐渐展现出对 天文地理、宇宙星系的兴趣来,对宇宙 中的几个知名星系、近百个星球的大 致情况,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因为, 科幻片电影中常常设计到这类知识。 谈起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努尔 凯迪说:“读书能让我离我的梦想更近 一步,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电影导 演,将来想拍摄反映柯尔克孜族文化 的电影,我想成为弘扬柯尔克孜族文 化的一个文化人、电影人。写下柯尔 克孜族人的故事、拍摄柯尔克孜族人 的生活,向全世界展现具有悠久历史 的柯尔克孜族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 喜欢上柯尔克孜族文化。” 95 后柯尔克孜族男孩的导演梦 本报记者 古力米热 /努尔凯迪扛起摄像机拍摄自己喜爱的事物 努尔凯迪扛起摄像机拍摄自己喜爱的事物 通讯员吐尔干白克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Nov-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日 星期二 惊艳时光 史诗新唱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bz.kzinfo.com.cn/Img/2017/6/p20170620e40ca0f6c3c84... · 获得二等奖、舞蹈《白鹰》获得二等奖、《马奶酒飘香》获得三等奖。2008

4 2017 年6月20日 星期二 克 孜 勒 苏 日 报责任编辑 邓永新

记者部电话 4236306 汉文编辑部电话 4236302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社址 新疆阿图什市帕米尔路西 23 院 邮政编码 845350

文 化

紫红色的连衣裙在轻盈的跳跃中裙摆上下翻飞,一点碎步、一个转身、一下屈膝,两臂上举,迷人的眼波随着一个个动作流转,一曲原汁原味的柯尔克孜族传统舞蹈被表演的淋漓尽致。如此热情奔放、舞姿优美的舞蹈出自一位美丽的柯尔克孜族女性——阿提古丽·阿巴白克。

1978 年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出生于克州阿克陶县一个普通的家庭。酷爱舞蹈的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小学就参加了学校的艺术队,各种各样的舞蹈表演参加得不亦乐乎。虽然也学习过唱歌,但因为舞蹈才是心头最爱,加上家庭条件的限制,阿提古丽·阿巴白克最终选择了舞蹈。

1991年,新疆艺术学院来克州招收舞蹈专业的学生,背着父亲,阿提古丽·阿巴白克报了名并参加了考试。“那时候,我父亲一直不同意我学习舞蹈,觉得太辛苦,希望我像其他孩子一样上个好大学,找个稳定的工作。但我就是喜欢舞蹈,于是瞒着他报了名。”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回忆道。

考试通过后,经过和父亲的促膝长谈,父亲终于理解了阿提古丽·阿巴白克热爱舞蹈的心。13 岁的阿提古丽·阿巴白克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新疆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学习。

艺术学院的日子枯燥却充实,每天从劈叉、下腰等基本功开始,阿提古丽·阿巴白克接触到了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舞蹈。在新疆艺术学院的 3年学习,奠定了阿提古丽·阿巴白克扎实的舞蹈功底。

1994 年 9 月,完成专业学习的阿提古丽·阿巴白克被分配到克州歌舞团工作,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舞者,同时也拉开了她舞蹈生涯的序幕。

艺术来源于生活,工作中的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始终将自己的舞蹈艺术植根于柯尔克孜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演绎出众多经典的柯尔克孜族舞蹈。

1997 年由库来西·热吉甫导演的柯尔克孜族大型音乐歌舞诗《山父水母》经过一年时间的编排正式演出。《山父水母》以柯尔克孜的历史发展为主线,穿插了柯尔克孜族的生产、生活、习俗、仪式等传统民歌,并以《康巴尔汗》等古典乐曲为主旋律,气势恢宏,动人心魄。阿提古丽·阿巴白克作为整场演出的领舞,通过精彩的演绎,给《山父水母》添了不少色,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

《山父水母》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小岛康誉”奖、国家“文华”奖。

参加《山父水母》这样大型的演出给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几十场的表演让她沉醉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演出经历成了她舞蹈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8 年,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参加“国际梅花节”,第一次到吉尔吉斯斯坦慰问演出并担任领舞。“那次去吉国我深切地感到作为一名柯尔克孜族舞蹈演员的骄傲和自豪。表演的时候,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让我知道柯尔克孜族舞蹈带给人们的震撼有多大。”阿提古丽·阿巴白克说。

此后,阿提古丽·阿巴白克的身影出现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舞台上。1999 年参加大型歌舞《白鹰》荣获“国家荷花”奖。2000 年在自治区文艺汇演中《神奇的克孜勒苏》荣获优秀奖,并担任领舞。2004 年《神奇的克孜勒苏》荣获中国舞蹈第五届“荷花奖”,表演作品铜奖。

2005 年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在第二届全疆专业舞蹈大赛获得表演金奖,她参演的舞蹈获得了诸多奖项:《白毡帽》获得一等奖、《洁白羽毛》获得二等奖、舞蹈《白鹰》获得二等奖、《马奶酒飘香》获得三等奖。2008年参加国际民族舞蹈节闭幕式。2009 年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开始担任克州歌舞团舞蹈队队长;同年 7 月,参演的舞蹈《待嫁的新娘》赴北京演出,并荣获自治区“天山文艺”奖。

2010 年 7 月,阿提古丽·阿巴白克被入选上海世博会的新疆馆演出,因表现突出,受到表彰。连续参加“玛纳斯国家文化旅游节”大型文艺演出。2014 年 9 月,在克州成立 60 周年庆文艺汇演中,负责编排了男女集体舞《约隆》并担任舞蹈总监。

2015 年 9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60 年之际,参加文艺晚会《新疆礼赞》。2015 年 1 月阿提古丽·阿巴白克被评为国家二级舞蹈演员。

2016 年参演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参演的《牧马之歌》《靓丽的姑娘》节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新疆民族特色乐器展》文艺演出。

自己编排舞蹈让阿提古丽·阿巴白克对舞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开始更多的关注柯尔克孜族传统舞蹈的发展历史以及对舞蹈艺术理论的研究。

她曾在《今日新疆》《新疆艺术》等省级刊物发表过题为《舞蹈及其发展》《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优秀民族舞蹈艺术的升华》等署名文章。

阿提古丽的舞蹈或豪迈奔放、或悲切哀婉、或回旋轻疾,不仅舞姿优美细腻、且表情丰富。

各种各样的荣誉对于阿提古丽·阿巴白克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想创作出更好的柯尔克孜族传统舞蹈奉献给广大的观众朋友,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柯尔克孜族舞蹈、能够关注柯尔克孜族的舞蹈”这便是阿提古丽·阿巴白克今后的愿望。

“舞蹈是我的生命。”如今,39 岁的阿提古丽·阿巴白克依然有着姣好

的容颜和身材,如一朵盛放的玫瑰,俏生生的立在舞台上,用自

己优美的舞姿诠释着柯尔克孜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惊艳时光︓柯尔克孜盛放的玫瑰

本报记者

鲍柳霖

本报阿图什 6 月 19 日讯 记者牛志龙报道:18 日,由中央歌剧院《玛纳斯》剧组、州文化广播影视局、州歌舞团联合举办主题为“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公益晚会在州文化中心激情上演。

晚会上,中央歌剧院的表演艺术家们表演了他们全新创作的歌剧《玛纳斯》的部分唱段,通过美声、通俗唱法的表演形式,全新演绎了史诗新的生命力。州歌舞团演员也用原生态的《玛纳斯》歌舞为观众献艺,期间还穿插有世界经典歌剧唱段表演,优美的歌曲、动人的舞蹈引得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州歌舞团与中央歌剧院的演员同台表演不同风格的《玛纳斯》故事,让各族观众大呼过瘾。

中央歌剧院宣传中心副主任刘静介绍,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玛纳斯》是文化部今年的重点项目。本次来克州,是歌剧《玛纳斯》主创团队第四次赴南疆采风,目前,整个歌剧的剧本创作已基本完成,作曲谱曲也已完成大半,本次演出,既是将该剧的阶段性成果展示给克州的各族观众,也是一次交流采风,希望通过与本地演员交流合作,该剧组演员更深刻理解剧中角色、了解史诗文化内涵,努力打造观众认可的文化精品。在本台晚会之后,剧组还将赴乌恰县、阿克陶县,与《玛纳斯》文化学者、传统表演艺术家进行座谈交流,倾听他们对目前歌剧创作的反馈,为未来该剧的完全成型积累更多宝贵意见。

据了解,原创歌剧《玛纳斯》创作团队实力雄厚,由著名词作家、一级编剧王晓岭担任编剧,作曲为著名音乐家、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著名戏剧导演、在戏剧界有“思想者”之称的王延松担任导演。舞美设计将由歌剧院舞美设计中心担纲。指挥由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杨洋担纲。演出团队集合了歌剧院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的最强组合。

歌剧中《活下去,战斗吧》唱段演唱者、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歌剧院特邀演出嘉宾袁晨野说:“第一次来克州,跟柯尔克孜族的表演艺术家们交流合作,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我深感荣幸,柯尔克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舞、乐器演奏搭配的非常巧妙、自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和其他剧组演员一样,都希望能拿出最好的状态,以精益求情的态度,把歌剧打磨的更加完善、出色。”

州歌舞团演员、晚会主持人阿依曲来克·阿曼吐尔说:“能与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同台演出,对于我们本地专业演出团体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他们用更国际化、创新的表演形式来重新创作我们的民族史诗

《玛纳斯》,更让人体会到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也希望在将来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族文化演出作品呈献给各族观众。”

州三中学生观众哈力木拉提·依曼巴依在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能有中央的演出团队来为我们创作、演出新形式的史诗《玛纳斯》表演,我们的民族英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熟知,我感到特别自豪,期待有一天这部歌剧能搬上国际大舞台,让全世界都认识柯尔克孜族的优秀文化。”

史诗新唱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

“我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读书学

习就是我抵达梦想的桥梁。”6 月 17日,努尔凯迪·买买提木沙跟记者分享

一直追寻的梦想。

努尔凯迪是州三中高三(3)班的

学生,刚结束高考的他正等待着填报

志愿,他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

系,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立志成为一

名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导演。

今年 20 岁的努尔凯迪出生在乌

恰县一个普通的柯尔克孜族家庭,从

小接受汉语教育的他对影视导演有着

浓厚的兴趣。努尔凯迪说:“父亲和母

亲都接受的是传统的柯尔克孜教育,

他们希望我和姐姐能接替他们,继续

他们爱好的柯尔克孜文学创作。但我

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电影、想象不

同的电影情节。一开始看迪士尼动

画,后来很多动画拍成了电影版,比如

《蝙蝠侠》《蜘蛛侠》系列,那时候,我

把所有零花钱都拿来买书和电影杂

志。”

努尔凯迪由于从小就迷恋电影,

上学时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觉得

只要保证考试及格就行,一门心思地

想拍电影当导演。随着成长,能接受

到的电影信息越来越多,努尔凯迪也

不再是单纯地看电影、认导演,凭空想

象改编电影情节,他开始琢磨拍摄手

法、拍摄技巧,而完全忽略了学习。因

此学习成绩下滑,考试不及格、上课开

小差,努尔凯迪经常被叫家长。此后,

家人就限制他看电影、减少了零花钱,

没收了所有与电影相关的书和杂志,

还安排姐姐监督学习。

可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努尔凯迪哪

里肯“乖乖就范”,晚上就拿着手电筒躲

在被窝里看相关书籍、杂志。长期如

此,导致他视力急剧下降,成了近视眼。

“记得那会儿,父母总是拿姐姐的

优秀和我比较。总说我成绩不好考不

上大学,拍不了电影、成不了导演。凭

着不服气的劲头,我也开始拼命地读

书学习,下定决心要考上大学,实现梦

想。”努尔凯迪告诉记者,姐姐自始至

终都支持自己,特意从内地买了一套

著名导演的书,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自

己迷上了中国的“四大名著”。

在家里的藏书中,努尔凯迪最喜

欢“四大名著”,对其中的《水浒传》尤

为喜爱。让记者感到非常吃惊的是,

一个柯尔克孜族孩子居然能把《水浒

传》中的 108 将人名、名号背得滚瓜烂

熟,每一个人的着装、性格特点以及他

们在书中的故事情节,他也记得一清

二楚。

2008 年,努尔凯迪家从平房搬进

楼房过程中,他收集的一箱《水浒传》

人物简介卡丢了,为此,这个大男孩还

闷头哭了一天一夜。

上了初中,努尔凯迪利用假期时

间在心连心传媒广告公司学习,参与

拍摄过 5 部影视作品。努尔凯迪想把

自己的想法拍摄成小短片,拿着摄影

机却无从着手。2014 年,新疆著名喜

剧演员,被誉为“新疆赵本山”的阿不

都克里木·阿不力孜到克州拍摄布茹

玛汗大妈戍边的电影,凑巧,努尔凯迪

被阿不都克里木·阿不力孜选中出演

大妈的孙子。这次跟着拍摄剧组接触

后,努尔凯迪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缺的

是什么。

上了高中以后,努尔凯迪学习上

更加努力,阅读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

习惯,除了之前感兴趣的书籍,他还关

注科教和历史类书籍,逐渐展现出对

天文地理、宇宙星系的兴趣来,对宇宙

中的几个知名星系、近百个星球的大

致情况,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因为,

科幻片电影中常常设计到这类知识。

谈起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努尔

凯迪说:“读书能让我离我的梦想更近

一步,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电影导

演,将来想拍摄反映柯尔克孜族文化

的电影,我想成为弘扬柯尔克孜族文

化的一个文化人、电影人。写下柯尔

克孜族人的故事、拍摄柯尔克孜族人

的生活,向全世界展现具有悠久历史

的柯尔克孜族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

喜欢上柯尔克孜族文化。”

95后柯尔克孜族男孩的导演梦□本报记者 古力米热 文/图

努尔凯迪扛起摄像机拍摄自己喜爱的事物努尔凯迪扛起摄像机拍摄自己喜爱的事物

通讯员吐尔干白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