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星 张开双臂拥抱全球 - cjrb.cjn.cncjrb.cjn.cn/images/2020-06/24/3/24r03c.pdf ·...

1
据新华社电 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因技术原因 推迟一周发射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 23 日上午在西昌 卫星发射中心“重启”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称,这颗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 试入网后,我国将进行北斗全系统联调联试,择机面向全球用户提 供完整的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当日9时43分,大雨过后的西昌发射场云雾缭绕。01指挥员尹 相原下达点火口令后,乳白色的长征火箭托举着卫星缓缓升空。 这次发射一波三折。之前,因2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发射时间 由 5 月调整至 6 月;6 月 16 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发射再 次推迟一周。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6次飞行。时至今日,我国共组 织44次北斗发射任务,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将4颗北斗 一号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成功率达 100%。 卫星经过约30分钟的飞行,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随后,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组建于1970年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北斗港”之誉。中心党 委书记董重庆说:“我国所有的北斗卫星都从这里成功飞向太空,创 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 全球唯一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2009年正式启动北斗三 号系统建设, 2017 年 11 月成功发射北斗三号首组双星。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特殊环境下,北斗工程全线在组网任务和 疫情防控两条战线“双线作战”,按期顺利完成最后两次发射任务, 全球星座部署完成时间比原计划提前半年。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 的国家都开始使用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常 说的北斗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并不是单独的卫 星,而是由多个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第一次被人记住,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 斗短报文通信为灾区传出了第一条消息。 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里耀 眼的明星。 3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责编:张偲 美编:刘岩 版式:董超 责校:梅际胜 两代武汉导航人 接力追“星” 6月2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全程收看了第55颗北斗 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的网络直播。 “北斗凝练了近30载中国人智慧,将真正保障中国的时空位置 ‘安全’。”刘经南透露,鉴于这次疫情,他们正在基于北斗车联网做 一个应急防疫指挥系统,研究如何利用北斗通信系统和定位系统的 组合,跟地面手机 5G、4G 通信网络结合,建立一个车辆、人员、物资 统一管控的多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合指挥调度系统。 让北斗一飞冲天 武大专家从北斗一代干到三代 美国研发的GPS导航系统,上世纪90年代对全球开放使用。而 我国自主发展北斗导航系统的雏形,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刘经 南参与了北斗一代研讨,他被称为“GPS 应用的开拓者”,提出建设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使实时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北斗一号系统从无到有,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到如今北斗三号以昂扬姿态走向全球,中国北斗的“三步走”发展战 略,刘经南均参与其中。 指挥无人机干活位列第一梯队的“武汉芯”应用广泛 来自武汉的梦芯科技,处于北斗芯片研制的国家第一梯队。 2014年,北斗芯片研发科学家韩绍伟在武汉创立梦芯科技,并 担任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 带队在光谷研发出中国首颗 40 纳米高精度消费类北斗导航定位芯 片。这颗完全自主研制的芯片,相当于在1/5一毛钱硬币大小的硅 体上,实现近千万的运算和存储单元,并在该芯片的基础上继续形 成模块、板卡、接收机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6 年间,梦芯的北斗芯片已升级为第二代,并正在规划第三、第 四代产品。装上“武汉芯”的无人机,飞在田间,能实现厘米级间距 播种,不到 5 分钟就能完成 1 亩的播种工作量;装在电力设备上,能 进行时间同步,可精确到纳秒级…… 同时,武大刘经南团队正在研制下一代高精度北斗定位导航授 时芯片。其团队承担的“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不断让北斗提升“视 力”,可以实现时间精度为 1 个纳秒或者优于 1 个纳秒,实时位置可以 精准到1个厘米,特定领域精度可以做到1个毫米。 释疑》》》 为何在发射前 按下“暂停键”? 6月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航天科 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 箭成功将北斗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 道。 虽然最终结果圆满,但任务过程却一波三折。 根据此前公布的发射时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 组网卫星原定于6月16日发射,但因技术原因推 迟。从“暂停”到“重启”,这次发射究竟经历了什 么?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 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李聃。 此次执行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据李聃回忆,6 月 15 日晚,发射队正在进行负 12小时射前功能检查时,发现了一个技术问题,导 致压力数据低于设计指标要求,随即发射队进行了 问题排查工作,并且在短时间内就找到了故障点。 虽然经过排故,指标已经正常,但是在发射前航天 人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带疑点加注、不带 隐患上天,因此北斗工程指挥部针对这个技术问 题,进行了慎重研究。经过讨论,指挥部决定推迟 此次发射。 李聃告诉记者,虽然工程指挥部最后决定“推 迟发射”仅是短短四个字,但背后需要多部门协作 才能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问题出现后,火箭研制单位连夜组织相关单位 在北京进行了问题还原,并进行了前后方结果比 对,证明了问题发生的原理,为6月18日归零评审 会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已进入发射前负12小时流程,火箭常规 动力系统已完成燃料加注,火箭发射队在当天立即 启动了贮箱压力检测工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在 最短时间内拿出了相关处理方案,并对常规推进剂 泄出与再加注风险进行了分析。 在完成归零工作后,发射队立即投入到新一轮 发射准备中。在各部门协同配合下, 6月22日进行 了常规燃料的加注工作,在6月23日顺利完成火箭 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并最终成功实施发射任务。 据新华社电 当你准备享用 早餐时,手中的面 包便是由装有北斗 导航的无人驾驶收 割机收割的小麦制 成的。 吃过早餐,出门上 班。你选择骑共享单 车去公交车站,通过北 斗精准定位共享单车。 到达公交站后,北 斗导航系统可以精准 提供每辆公交车的位 置,最近一辆车何时到 达,准确率达 95%。 当你乘坐公交车安全驶 过一座立交桥,北斗桥梁形变 监测预警系统可以看到桥梁 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形变,为 桥梁的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路边一辆由北斗高精度 定位赋能的无人清扫车,可 以按规划路线自主完成工 作,环卫工人可以站在树阴 下,用 APP 指挥它工作,不用 在酷暑下挥汗清洁啦。 中午午休,你不 想吃食堂,点个外卖 吧,点餐软件显示外 卖小哥此刻正在商 家取餐,还有 20 分钟 送到,这也离不开北 斗的定位功能。 下班后,不想挤公 交的你打了一辆网约车 遇到晚高峰,手机里的 导航APP 帮你选择了一 条最佳路线,这使用了 北斗系统的位置信息。 回到家,吃过晚饭, 手机闹钟提示你,有一场 带货直播,你在网购的同 时北斗系统也在发挥着 作用。在金融领域,北斗 授时可以提升交易的可 行性和可追溯性。 晚间新闻播出,你正巧看 到一条藏羚羊保护的新闻,由 于藏羚羊栖息在海拔5000米 左右的高原荒漠,条件恶劣且 属于无人区,利用北斗系统为 藏羚羊装上定位项圈,可以帮 助人们掌握藏羚羊的习性。 牧民养殖的牛、羊等也可 以使用项圈确定位置打开 APP,就可以看到每一头牛的 位置信息,再也不用漫山遍野 找牛了。 07:30 08:00 08:30 12:30 18:30 20:00 22:00 四大系统间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竞争关系”, 更多的是携手为全球用户提供更精确、更可靠的定 位导航服务,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这就是你与北斗共同度过的一天 定位导航 除了车载导航,北斗还 能在放牧、打渔等行业工作 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短报文通信 无论你是在大漠戈壁、茫茫大海、深 山峡谷,除了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可 以发短报文给几千公里以外的人。 全球搜救 北斗系统能在地震等灾害发生,通讯基 站遭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紧急通讯,在没有信号 的情况下也能向外界发送自己的位置。 日常生活 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已经有 70%以上提供了北斗服务。如气象预报、 交通出行、可穿戴设备和家庭物联网等。 其他特色服务 北斗卫星拥有在轨完好性自主监测 功能,能更及时地切换更好、更准确的导 航信号,使自主驾驶系统更安全操作。 北斗三号组网 大事记 2015 年 8 月 两颗全球系统试验 卫星首次建立起星间链 路,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这 一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 2017年11月5日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 双星首次发射。 2018 年 12 月 27 日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 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9 年 12 月 16 日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 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 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 2020年6月23日 我国完成北斗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完整服务全球的目标指 日可待。 世界四大导航系统 欧盟 伽利略 中国 北斗3号 美国 GPS 俄罗斯 格洛纳斯 来源/新华社 央视 科技日报 制图/刘岩 sos 中国智慧拥抱世界 137 国与北斗签约 据悉,目前全球范围 内已有137个国家与我 国北斗系统签下合作协 议,其中,有 100 多个国 家对北斗卫星的应用最 为频繁,还有超过 30 个 中东、非洲和其他地区的 国家使用中国的导航系 统。 根据业内人士估计, 2020年北斗产业的总体 产值将超过 4000 亿元。 说起北斗总有人问,北斗究竟怎么用?与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就在你身边服务你每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规划额定卫星数 (单位:颗) 30 24 24 24 双向通信 单向通信 单向通信 单向通信 星箭分离后,北斗三号“收官星”展开太阳能帆板。 央视截图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杨佳峰 通讯员高柯夫 韩雨晴 尹楠)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 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新华社发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l-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收官星 张开双臂拥抱全球 - cjrb.cjn.cncjrb.cjn.cn/images/2020-06/24/3/24R03C.pdf · 北斗第一次被人记住,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 斗短报文通信为灾区传出了第一条消息。

据新华社电 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因技术原因推迟一周发射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23日上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重启”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称,这颗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我国将进行北斗全系统联调联试,择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完整的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当日9时43分,大雨过后的西昌发射场云雾缭绕。01指挥员尹相原下达点火口令后,乳白色的长征火箭托举着卫星缓缓升空。

这次发射一波三折。之前,因2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发射时间由5月调整至6月;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发射再次推迟一周。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6次飞行。时至今日,我国共组织44次北斗发射任务,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将4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功率达100%。

卫星经过约30分钟的飞行,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随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组建于1970年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北斗港”之誉。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我国所有的北斗卫星都从这里成功飞向太空,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唯一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2009年正式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7年11月成功发射北斗三号首组双星。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特殊环境下,北斗工程全线在组网任务和疫情防控两条战线“双线作战”,按期顺利完成最后两次发射任务,全球星座部署完成时间比原计划提前半年。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开始使用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常说的北斗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并不是单独的卫星,而是由多个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第一次被人记住,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斗短报文通信为灾区传出了第一条消息。

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里耀眼的明星。

3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责编:张偲 美编:刘岩 版式:董超 责校:梅际胜 要 闻

两代武汉导航人接力追“星”

6月2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全程收看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的网络直播。

“北斗凝练了近30载中国人智慧,将真正保障中国的时空位置‘安全’。”刘经南透露,鉴于这次疫情,他们正在基于北斗车联网做一个应急防疫指挥系统,研究如何利用北斗通信系统和定位系统的组合,跟地面手机5G、4G通信网络结合,建立一个车辆、人员、物资统一管控的多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合指挥调度系统。

让北斗一飞冲天 武大专家从北斗一代干到三代

美国研发的GPS导航系统,上世纪90年代对全球开放使用。而我国自主发展北斗导航系统的雏形,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刘经南参与了北斗一代研讨,他被称为“GPS应用的开拓者”,提出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使实时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北斗一号系统从无到有,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到如今北斗三号以昂扬姿态走向全球,中国北斗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刘经南均参与其中。

指挥无人机干活 位列第一梯队的“武汉芯”应用广泛

来自武汉的梦芯科技,处于北斗芯片研制的国家第一梯队。2014年,北斗芯片研发科学家韩绍伟在武汉创立梦芯科技,并

担任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带队在光谷研发出中国首颗40纳米高精度消费类北斗导航定位芯片。这颗完全自主研制的芯片,相当于在1/5一毛钱硬币大小的硅体上,实现近千万的运算和存储单元,并在该芯片的基础上继续形成模块、板卡、接收机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6年间,梦芯的北斗芯片已升级为第二代,并正在规划第三、第四代产品。装上“武汉芯”的无人机,飞在田间,能实现厘米级间距播种,不到5分钟就能完成1亩的播种工作量;装在电力设备上,能进行时间同步,可精确到纳秒级……

同时,武大刘经南团队正在研制下一代高精度北斗定位导航授时芯片。其团队承担的“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不断让北斗提升“视力”,可以实现时间精度为1个纳秒或者优于1个纳秒,实时位置可以精准到1个厘米,特定领域精度可以做到1个毫米。

释疑》》》

为何在发射前按下“暂停键”?

6月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虽然最终结果圆满,但任务过程却一波三折。根据此前公布的发射时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原定于 6 月 16 日发射,但因技术原因推迟。从“暂停”到“重启”,这次发射究竟经历了什么?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李聃。

此次执行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据李聃回忆,6月15日晚,发射队正在进行负

12小时射前功能检查时,发现了一个技术问题,导致压力数据低于设计指标要求,随即发射队进行了问题排查工作,并且在短时间内就找到了故障点。虽然经过排故,指标已经正常,但是在发射前航天人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带疑点加注、不带隐患上天,因此北斗工程指挥部针对这个技术问题,进行了慎重研究。经过讨论,指挥部决定推迟此次发射。

李聃告诉记者,虽然工程指挥部最后决定“推迟发射”仅是短短四个字,但背后需要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问题出现后,火箭研制单位连夜组织相关单位在北京进行了问题还原,并进行了前后方结果比对,证明了问题发生的原理,为6月18日归零评审会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已进入发射前负12小时流程,火箭常规动力系统已完成燃料加注,火箭发射队在当天立即启动了贮箱压力检测工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了相关处理方案,并对常规推进剂泄出与再加注风险进行了分析。

在完成归零工作后,发射队立即投入到新一轮发射准备中。在各部门协同配合下,6月22日进行了常规燃料的加注工作,在6月23日顺利完成火箭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并最终成功实施发射任务。

据新华社电

当你准备享用早餐时,手中的面包便是由装有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收割机收割的小麦制成的。

吃过早餐,出门上班。你选择骑共享单车去公交车站,通过北斗精准定位共享单车。

到达公交站后,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精准提供每辆公交车的位置,最近一辆车何时到达,准确率达95%。

当你乘坐公交车安全驶过一座立交桥,北斗桥梁形变监测预警系统可以看到桥梁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形变,为桥梁的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路边一辆由北斗高精度定位赋能的无人清扫车,可以按规划路线自主完成工作,环卫工人可以站在树阴下,用APP指挥它工作,不用在酷暑下挥汗清洁啦。

中午午休,你不想吃食堂,点个外卖吧,点餐软件显示外卖小哥此刻正在商家取餐,还有20分钟送到,这也离不开北斗的定位功能。

下班后,不想挤公交的你打了一辆网约车遇到晚高峰,手机里的导航APP 帮你选择了一条最佳路线,这使用了北斗系统的位置信息。

回到家,吃过晚饭,手机闹钟提示你,有一场带货直播,你在网购的同时北斗系统也在发挥着作用。在金融领域,北斗授时可以提升交易的可行性和可追溯性。

晚间新闻播出,你正巧看到一条藏羚羊保护的新闻,由于藏羚羊栖息在海拔 5000 米左右的高原荒漠,条件恶劣且属于无人区,利用北斗系统为藏羚羊装上定位项圈,可以帮助人们掌握藏羚羊的习性。

牧民养殖的牛、羊等也可以 使 用 项 圈 确 定 位 置 打 开APP,就可以看到每一头牛的位置信息,再也不用漫山遍野找牛了。

07:30

08:00

08:3012:30 18:30

20:00

22:00

四大系统间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携手为全球用户提供更精确、更可靠的定位导航服务,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这就是你与北斗共同度过的一天

定位导航除了车载导航,北斗还

能在放牧、打渔等行业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短报文通信无论你是在大漠戈壁、茫茫大海、深

山峡谷,除了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可以发短报文给几千公里以外的人。

全球搜救北斗系统能在地震等灾害发生,通讯基

站遭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紧急通讯,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向外界发送自己的位置。

日常生活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已经有

70%以上提供了北斗服务。如气象预报、交通出行、可穿戴设备和家庭物联网等。

其他特色服务北斗卫星拥有在轨完好性自主监测

功能,能更及时地切换更好、更准确的导航信号,使自主驾驶系统更安全操作。

北斗三号组网大事记

2015年8月两颗全球系统试验

卫星首次建立起星间链路,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这一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

双星首次发射。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

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9年12月16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

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

2020年6月23日我国完成北斗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整服务全球的目标指日可待。

世界四大导航系统

欧盟伽利略

中国北斗3号

美国GPS

俄罗斯格洛纳斯

来源/新华社 央视 科技日报

制图/刘岩

sos

中国智慧拥抱世界137国与北斗签约

据悉,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 137 个国家与我国北斗系统签下合作协议,其中,有 100 多个国家对北斗卫星的应用最为频繁,还有超过 30 个中东、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使用中国的导航系统。

根据业内人士估计,2020 年北斗产业的总体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说起北斗总有人问,北斗究竟怎么用?与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就在你身边服务你每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规划额定卫星数(单位:颗)

30

24

24

24

双向通信

单向通信

单向通信

单向通信

星箭分离后,北斗三号“收官星”展开太阳能帆板。 央视截图

北斗﹃收官星﹄张开双臂拥抱全球

﹃武汉芯﹄让北斗融入你的衣食住行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杨佳峰通讯员高柯夫 韩雨晴 尹楠)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