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之旅 ~~马太福音系列~~ - chumsda.org · 姓名: 分数: /40 天国之旅 -...

29
天国之旅 ~~马太福音系列~~ 引言: 马太福音第一章论及耶稣的『家谱』,第二十八章提到大使命 -- 『属灵家谱』的延续。 “From that time on” (4:17; 16:21) 一词出 现两次 (中文译为 从那时候从此”),将马太福音分成三部份: (1) 君王的背景 (:1-4:16)(2) 君王的宣告 (4:17-16:20)(3) 王的受苦、死亡及复活 (16:21-28:20)。在十八个比喻中,最少 十个与天国有关,加上“天国”一词出现 38 次。因此,称这卷书 为『天国之旅』,意思从基督的生平,学习属灵的教训,一同踏上 天国的旅程。 为培育教友灵命及增加其对圣经的兴趣,2009 年开始,每周 以一章马太福音为证道内容,并提供大纲。教友听道时填写答案, 散会后由助教改卷,并送上小礼物一份,以之鼓励。完成 28 章后, 举行毕业典礼及颁发证书,以示庆祝。预备 28 篇『天国之旅』讲 章,是一项新尝试、新挑战,也是一个新体验。 香港小西湾教会教友对此系统证道,反应甚好;故此,制作光 盘及简报。此材料可用作证道、小组分享、培灵或布道会后继。愿 我们一起延续耶稣基督的『属灵家谱』,鼓励更多人一同踏上这『天 国之旅』,阿们! 徐文远/徐冯仲敏 华安联合会 全球华人布道干事 2010 5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Sep-2019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天国之旅

    ~~马太福音系列~~

    引言:

    马太福音第一章论及耶稣的『家谱』,第二十八章提到大使命

    --『属灵家谱』的延续。“From that time on” (太 4:17; 16:21) 一词出现两次 (中文译为 “从那时候”及“从此”),将马太福音分成三部份:(1) 君王的背景 (太:1-4:16),(2) 君王的宣告 (4:17-16:20),(3) 君王的受苦、死亡及复活 (太 16:21-28:20)。在十八个比喻中,最少十个与天国有关,加上“天国”一词出现 38 次。因此,称这卷书为『天国之旅』,意思从基督的生平,学习属灵的教训,一同踏上

    天国的旅程。 为培育教友灵命及增加其对圣经的兴趣,2009 年开始,每周以一章马太福音为证道内容,并提供大纲。教友听道时填写答案,

    散会后由助教改卷,并送上小礼物一份,以之鼓励。完成 28 章后,举行毕业典礼及颁发证书,以示庆祝。预备 28 篇『天国之旅』讲章,是一项新尝试、新挑战,也是一个新体验。 香港小西湾教会教友对此系统证道,反应甚好;故此,制作光

    盘及简报。此材料可用作证道、小组分享、培灵或布道会后继。愿

    我们一起延续耶稣基督的『属灵家谱』,鼓励更多人一同踏上这『天

    国之旅』,阿们!

    徐文远/徐冯仲敏 华安联合会 全球华人布道干事

    2010 年 5 月

  • 天国之旅 - 耶稣的家谱 (太 1)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家谱 (太 1:1):

    A、 马太,追溯至 ,为 而写。 B、 路加,追溯至 ,为 而写。

    2. 三个 14 代 (太 1:17):

    A、 DVD: D V D B、 至 ,国度之 。 C、 至 ,国度之 。 D、 至 ,国度之 。

    3. 犹太人 (男性) 每天早上祈祷,感谢主不是:

    A、 B、 C、

    4. 耶稣基督

    A、 耶稣 (希腊文) 从 希伯来文 而来, 意: 。

    B、 基督 (希腊文) 从 希伯来文 而来, 意: 。

    5. 三类受膏之身份 A、 B、 C、

    6. 五位女性及背景 (太 1:3, 5, 6, 16)

    A、 姓名: 背景: B、 姓名: 背景: C、 姓名: 背景: D、 姓名: 背景: E、 姓名: 背景:

    7. 从罪恶里救出来的三重意义 (太 1:21): A、 Save from the of sin 从罪的 救出来 B、 Save from the of sin 从罪的 救出来 C、 Save from the of sin 从罪的 救出来

    8. 耶稣被称为: A、 耶稣 (太 1:1) B、 子孙 (太 1:1) C、 救出来 (太 1:21) D、 (太 1:23)

    日期: 姓名: 分数: /40

  • 姓名: 分数: /40

    天国之旅 - 犹太人的王 (太 2)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耶稣诞生于: 2. 伯利恒意: 3. 博士背景: 1. 2. 3. 4. 5. 4. 第一个问题

    A、 新约: (太 2:2) 谁找谁: 找 B、 旧约: (创 3:9) 谁找谁: 找

    5. 希律背景: A、 ; 后裔; 为犹太人的王。 B、 希律本性: 1. 2. C、 他杀死1. 2. 3. 4. D、 罗马王该撒亚古士督说:成为希律的 ,比成为他

    的 更安全。 E、 每人心中都有个希律,希望自己成为王。

    6. 他们为何不安? (太 2:3)

    A、 希律: 不保;合城的人: 不保。 B、 耶稣复临时,我们像合城的人害怕,或是像博士一样敬

    拜? 7. 祭司知道救主诞生吗?

    A、 的异象 (路 1:22)

    B、 的报告 (路 2:17) C、 的预言 (路 2:27, 28, 34, 35) D、 使他们心门关闭的是: 1. 2.

    8. 三类人对耶稣回应:

    A、 希律: ;祭司: ;博士: 。 B、 这三类人代表整卷马太福音,人们对耶稣之 或 。

    9. 三份礼物:

    A、 黄金: 献给 (赛 60:6) B、 乳香: 献给 (出 30:8, 34) C、 没药: 献给 (约 19:39) D、 所献的礼物后来怎样帮助他们一家: 。

    10. 上主引路:约瑟: ;博士:寻找 ;

    报梦约瑟:逃难至 ,回 居住。

    11. 为何上帝容让这灾难发生 A、 因他们

    12. 犹太人的王 (太 2:2) A、 的王 (弥 5:2)。 B、 的王 (来 1:8-9) C、 的王 (约 19:1-3) D、 之王 (启 19:11-16)

    13. 你愿意接受耶稣在你心作王吗?

  • 天国之旅 - 天国近了 (太 3)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耶稣出来传道时约 岁 (路 3:23)

    2. 四福音少提及耶稣的童年及青年时期,只着重祂 及 ,因为这是 (太 1:21)

    3. 施洗约翰生活特色 (3, 4节) A、 住: ;穿: ;吃:

    4. 与 SDA那些地方接近 A、 住: ;穿: ; 吃:

    5. 施洗约翰信息: (太 3) A、 近了 (2节) B、 应当 (2节) C、 逃避将来的 (7节) D、 宗教不是 ,生活亦需 (8-9节)。 E、 承认他们的 (6节) F、 并受他的 (6节)

    6. 施洗约翰信息: (可 1:15) A、 日期满了: 指旧约的 预言 (但 9:25, 26…直

    到有受膏君)。

    B、 上帝的国近了:指 的国 C、 当悔改: D、 信福音:

    7. 与第一天使信息相同之处: A、 日期满了: 的时候到了 (启 14:7) B、 上帝的国近了: 将 归给祂 (启 14:7) C、 何为悔改: 应当 上帝 (启 14:7) D、 信福音: 有 的福音 (启 14:6)

    8. 以赛亚信息:呼唤上帝子民 (王上 18:18) 三天使信息:他们是守上帝 和

    (启 14:12)

    9. 以赛亚: A、 新约的 预表旧约的以赛亚,因他有这位先

    知的 和 (路 1:17)。

    B、 预表末世传扬 的人

    姓名: 分数: /32

  • 天国之旅 - 耶稣受试探 (太 4)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是圣灵引领耶稣受魔鬼试探吗?

    A、 原因: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祂也 (雅 1:13)。 B、 目的:为要让人发展 (罗 5:3-5)

    2. 路锡甫三个称号: (1 节), (3 节), (10 节)。

    3. 那两位先知禁食四十昼夜: 1. 2. 。

    4. 第一个试探:

    A、 为何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要人 上帝的话 B、 在耶稣最 及最 之时 C、 祂若在此时行神迹,便不能成为我们的 (来

    4: 15)。

    5. 第二个试探: A、 殿顶在欣嫩谷之上约 呎 (书 15: 8) B、 在祂那方面的强项: (4, 7, 10 节) C、 经文引自 D、 有些拉比预测主来时,会 显现。(Pesikta

    Tabbati, 36) “必忽然进入他的殿。” (玛 3: 1)

    6. 第三个试探:(8, 9 节) A、 要否遵行 ?!(太 1:21)

    7. 这三个试探与下面两节经文有何相同之处? A、 “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

    并今生的骄傲” (约壹 2: 16)。 B、 “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

    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 (创 3: 6)。

    试探 耶稣 世界的事 夏娃 1 食物 2 殿顶跳下去 3 世上荣华

    8. 耶稣在旷野所受的试探比起亚当夏娃在伊甸园所受的大

    倍 (Manuscript Releases 9:231)

    9. 现今撒但试探及欺骗的能力比使徒时代大 倍 (Spiritual Gifts 2:277)

    10. 如何抵挡试探 A、 “不叫我们遇见 ,救我们脱离 。” (太 6: 12) B、 “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 ,叫你们

    能忍受得住。” (林前 10: 13) C、 意思是要多 及 上帝话语。

    姓名: 分数: /30

  • 天国之旅 - 天国的品格 (太 5)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马太福音提到天国共: 次

    2. 为何马太用天国,而马可及路加用上帝的国? 因马太对象是 ,尊重及避免提到 的名字。

    3. 摩西对比耶稣: 摩西(出埃及记) 耶稣(登山宝训)

    出生/埃及/童年 出生/ /童年

    过红海 _________

    40年旷野/试探 40 旷野/试探

    西乃山/颁十诫 登山/颁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

    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林前 10:11)

    4. 八福:(太 5:3-10) A、 八福有多少个福:像圣灵果子, 个但包含八部份。 B、 八福,每一福为 之祝福,第一个字是“ ”,结

    束是福气 ;福气是 一部分, 一部分;现在

    预尝天恩。头四福与 关系,后四福与 关系。

    C、 虚心: ,上帝与心灵痛悔谦卑人同居 (赛 57:15)。

    D、 哀恸:为 哀恸 E、 温柔:受委屈时仍显出忍耐和 F、 饥渴慕义:义就是 ,与 相似,顺从上帝的 。 G、 怜恤: ,上帝圣名有 有 。 H、 清心: I、 使人和睦: J、 为义受逼迫: 大斗争 K、 耶稣将那一福列为进入天国之资格:

    5. 八福: (一)虚心… 是他们的 (八)受逼迫… 是他们的 (二)哀恸的人…为 (七)使人和睦 除 (三)温柔…承受 (六)清心…承受 (四)饥渴慕义… 的果子 (五)怜恤人… 的果子

    6. 作盐作光:(太 5:13-16) A、 盐与食物 在一起 B、 光是照射, 的意思(单在计算机上传,足够吗?)

    7. 怀师母引用最多一段经文,共 264次是

    8. 一点:iota, 等同希伯来文第 9个字母,是最 的一个字母;一昼指:tittle: 。

    (`永生'缺一点一昼变 )

    姓名: 分数: /42

  • 天国之旅 - 像天父完全 (太 6)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基督徒的义 A、 太 5:17-18 与律法; 太 5:19-20 与律

    法。

    B、 文士/法利赛人在摩西五经找出 条诫命 (365条禁令,248条命令)

    及订立 条遵守安息日的条例。

    C、 个例子胜过文士/法利赛人的义: 只是我告诉你们 (太 5:22, 28, 32, 34, 39, 44)

    D、 拉加意: (智力) 魔利意: (动机) E、 耶稣重 不重量;看重 过于外表

    (休妻:妻子烧焦食物)。

    F、 总结:像天父完全 2. 太 5:21-48 ( 上的义);第六章 ( 上的义)。

    太 6:1-18个人虔诚:1. 2. 3.

    (故意: 6:1, 5, 16) 。

    3. 太6:1和太 5:16有冲突吗? 太 5:16是公开见证, 上帝;太6章是个人和上帝

    的 ,若错误实践使人将荣归自己。

    4. 祈祷不是长度,而是 度;或心度,内心诚恳的程度。

    5. 主祷文文言体栽,被称为「深文理译本」:

    A、 我父在天 愿尔名圣 ( 祂) B、 尔国临格 尔旨得成 在地若天 ( 祂) C、 所需之粮 今日赐我 ( 祂) D、 我免人负 求免我负 ( 祂) E、 俾勿我试 拯我出恶 ( 祂) F、 与国权荣 皆尔所有 爰及世世 诚心所愿( 祂)

    6. 三个比喻:人生观重整 A、 地与天:两种财宝-人生的 (太 6:19-21) B、 光与暗:两个眼睛-人生的 (太 6:22-23) C、 财与神:两个主人-人生的 (太 6:24) D、 旧约: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 ;

    新约: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 。

    7. 耶稣反对忧虑 A、 忧虑是 造物主 (太 6:25) B、 忧虑是 (太 6:27) C、 忧虑是 人的,与信仰冲突 (太 6:31-32)

    8. 如何战胜忧虑? A、 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 (太 6:33) B、 一天难处 当 (太 6:34)

    (信心和信靠是每日每时每刻与主建立关系)

    9. 小信的人 (太 6:30) A、 为 (太 6:25);B. 为 (太 6:28) C、 为 (太 6:31);D. 为 (太 6:34)

    10. 总结:God First.

    姓名: 分数: /36

  • 天国之旅 - 遵父旨意 (太 7)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勿论断人 (太 7:1-5) A、 太七论到基督徒两种关系:与 (太 7:1-6, 12),与_

    _ (太 7:7-12) 。

    B、 当人热衷于宗教时,容易 他人没有像他们的热心。当人满于自己的现况时,更容易犯当时法利赛人论断的毛

    病-心灵的 。

    C、 耶稣这里提到不要论断他人的 D、 勿论断人三大原因:

    1. 人无可能了解 事实或人的 与感受

    2. 人的判断无可能达到 的地步

    3. 人无足够的 和 来审判别人

    E、 Beam 梁木: ;Mote小剌: 。论断者很容易看出他人的小错,像眼中的小刺一样;而忘记自己所犯的

    _ (约 8:3–11; 路 7:36–39; 加 6:1)。

    2. 切勿糟蹋 (太 7:6) A、 圣物:献祭的肉;珍珠:可能指像五壳的珍珠。耶稣这话

    乃是指一班无意于脱离 的人。

    B、 耶稣不浪费时间在讥嘲 和驳斥 的人身上

    3. 有求必应 (太 7:7-11) A、 祈祷之迫切态度:1._ _2._ __3.__ _。

    B、 神答应人之祈祷有三方面: 1.求_ _应 (危急关头)

    2.求_ __应 (时候未到)

    3.求_ __应 (忍受试炼)

    4. 金科玉律 (太 7:12) A、 神的律法是宇宙之_ __ B、 太 22:37-40 “律法…的总纲就是_ _。"

    5. 三个比喻:有关信徒委身 (太 7:13-27) A、 两条门路:作对的事情 (太 7:13-14)

    小路 =__ __ ;大路 = __ __

    B、 两种比较: 的比较 (太 7:15-23) 驯羊与野狼;好树与坏树;好果与坏果;好人与坏人。

    C、 两等根基:两等人建造 (太 7:24-27) 沙土:人的 ,虚渺之学说,看起来似乎安全无虞。

    盘石:神的 ,永恒之真理。这些房屋是经历许多辛

    劳和困难而建成的。“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赛

    40:8)

    6. 末日审判 (太 7:22) A、 当那日: ;判断真伪的标准:遵父 (太 7:21) B、 “所以凡 我这就去 的好比一个聪明人。" (太 7:24) C、 生命建在真理上, 乃是试金石。欣赏公义的,不是

    义人; 义的,才是义人。

    D、 扎心之话:“我从来不认识你们。"(太 7:23)

    姓名: 分数: /34

  • 天国之旅 - 当耶稣…(太 8)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伸手触摸 - 痳疯洁净(1-4节) A. 长大痳疯的不能进 ,要自己居住,衣服要撕裂,蓬

    头散发,喊叫不洁净。(利 13:45)

    B. 主 Kurios 希腊文“主人”,第一次用在耶稣身上,新约用了 次。

    C. 痳疯病人对主的态度(2节): 1. 来-带着 前来,深信耶稣的能力。

    2. 拜-带着 之心,跪下哀求,知己不洁不配。

    D. 耶稣摸他,不可思议,表示 ;耶稣医好最 的疾病。 E. 神迹的产生:神与人合作,透过人信心的 及神无限的

    2. 说一句话 - 仆人康复(5-13节): A. 罗马军团中共有 士兵,分 队,每队 士兵。队

    长称百夫长,一声令下,百兵齐应,名符其实的 百应。

    B. 当时奴仆被列为农业工具之一:1. 说话的是 2.不说话的是 3. 哑巴的是 。

    C. 犹太人认为,只有长大痳疯的比 更不洁净。长大痳疯的不能进城,而外邦人只能到圣殿 。

    D. 百夫长是在马太福音中最先明白耶稣的 ,祂只要一句命令,就可医好他的仆人。

    E. 犹太人相信弥赛亚再来时,将有大筵席,届时只有犹太人能坐席,而外邦人将在 ;耶稣的回答显然是

    (太 8:11)。

    3. 拉她手时 - 热病消退 (14-22节) A. 立刻起来 (路 4:39),意立即 康复。 B. 妇人病一痊愈,立即 地献身。

    4. 同在之时 - 风浪平静 (23-27节) A. 门徒努力救自己时, 耶稣还在船上,而他们唯一的

    希望乃是耶稣。

    B. 罪破人生的 ,当人生的风暴来临时,有耶稣同在的地方,必转为 。

    5. 说一句话 - 鬼离人身 (29-34节) A. 耶稣视 命胜猪,赶走魔鬼,赐人丰盛的生命。 B. 合城的人视 命胜人,赶走赐褔气的主。 C. 神是生命的 者,不是毁灭者。

    6. 耶稣的能力 A. 胜 、胜 、胜 。 B. 犹太人认为只有 的权柄胜过自然界、鬼魔及罪恶。

    日期: 姓名: 分數: /32

  • 天国之旅 - 三重神迹 (太 9)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太 8:2-9:33有 个神迹,分为三组,每组三重神迹,每组中间一段插曲。

    2. 到自己的城,乃 (可 1:21,29);因养猪的人 他离开他们的境界(太 8:34)。

    3. 第一组之三重神迹:有关 A、 治痳疯:太 8:1-4 (权柄超越 ) B、 治仆人:太 8:5-13 (权柄超越 ) C、 治岳母:太 8:14-16 (权柄超越 )

    4. 插曲 1:门徒 1. 太快需要 2. 太慢会失 (太 8:19-22)

    5. 第二组之三重神迹:有关 A、 权能胜过自然,回应 (太 8:23-27) B、 权能胜过鬼魔,回应 (太 8:30-34) C、 权能胜过罪恶,回应 (太 9:1-8)

    6. 插曲 2: A、 医罪人: ;召罪人: (太 9:1-13)

    B、 法利赛人态度:说僭妄的话-拒绝 (3节)、与罪人吃饭-拒绝 (11节)、靠鬼王赶鬼-拒绝

    (34节)。

    C、 僭妄意 ,因祂宣称是神,因只有神才能赦罪。 D、 我喜爱怜恤 (宗教的 ),不喜爱祭祀 (宗教

    的 ) (13节)。

    E、 新布旧衣、新酒旧瓶、新旧难合:(16,17节) 新酒-基督的 ;旧皮袋-法利赛人的 。

    7. 第三组之三重神迹:有关 (太 9:18-33) A、 二妇人:重过 (22节) B、 二瞎子:重见 (29节) C、 一哑吧:重新 (33节)

    8. 信心: A、 血漏-你信救你 B、 死人-父亲的信救了她 C、 瞎子-你们的信成全了 D、 信使罪得 ,使人 ,使人与主 得医治,

    使家人得 ,使瞎子重得 。

    9. 庄稼多任务人少,当求庄稼主:求使自己的心能 收割的工作,有更大计划去收割 (37,38节)。

    日期: 姓名: 分数: /33

  • 天国之旅 - 差遣十二使徒 (太 10)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差遣十二使徒 (太 10:1-4) A、 基督组织教会的第一步工作:设立 B、 他们的工作是一项最重要的委托: 世人 C、 旧约有十二位先祖: 的代表 D、 新约有十二位门徒: 的代表 E、 门徒: ;使徒: 。 F、 门徒中有投靠罗马的税吏 ,及反抗罗马的奋锐

    党 ;但四福音并没有提到他们不和,证明上帝的

    恩典能改变人心。

    2. 耶稣的证道 A、 第一篇:福山宝训,天国之 。 B、 第二篇:布道使命,天国之 。

    3. 布道三部曲之一:拣选十二门徒 (太 10:5-25) A、 如主 ,到以色列家迷羊 (太 10:5, 6; 15:24)。

    这是起初的工作,主复活之后,他们要到各国 (太

    28:18-20)。

    B、 如主 ,传讲天国近了。(太 10:7; 4:17; 3:2) C、 如主 赶鬼 (太 10:8; 8:2-4,14-17, 28-34; 9:18-26) D、 如主 各城各乡 (太 10:11; 4:23-25; 8:20)

    E、 如主 (太 10:17-19; 26:57-27:31) F、 如主 (太 10:21; 26:47-56) G、 因为学生和先生一样,仆人和 一样。(太 10:25) H、 人子就到了 (太 10:23),不是指耶稣 ,而是指祂

    的 ,得胜死亡而来。

    4. 布道三部曲之二:不要 (太 10:26-31) A、 这段经文像福山宝训中的应许 (太 6:25-34; 7:7-11),

    来鼓励被 的信徒。

    B、 原因一: 最终得胜 (太 10:26, 27),像第三及第八福中的应许一样;天国快临,信徒不要害怕。

    C、 原因二:邪恶势力能杀身体但不能杀灵魂,不能夺取 。(太 10:28)

    D、 原因三:上帝看顾麻雀,也必看顾天国 。(太 10:29-31)

    5. 布道三部曲之三:三个 (太 10:32-42) A、 凡在人前认主的,天父面前必 他。(太 10:32, 33) B、 凡为主失丧生命,必得着 。(太 10:34-39) C、 凡接待跟随基督的人,必得着 。(太 10:40-42) D、 太 10:5-25指出当时门徒的使命及带有当时的 背

    景,而太 10:32-42则为门徒及历代 而写。

    E、 耶稣虽为和平之君 (赛 9:6),但接受祂的使世界动刀兵,因祂国度的 (太 5-7) 与世界不同。接受耶稣有内

    心平安,但外在完全的平安要待基督 时才充分实

    现。

    日期: 姓名: 分数: /31

  • 天国之旅 - 约翰为大也为小 (太 11)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约翰的疑惑 (太 11:1-10) A、 约翰因指出希律的错,被关在监牢;耶稣没有拯救他,以

    致灰心,怀疑祂是否要来的 (太 11:2, 3)。

    B、 耶稣并没有直接回答约翰的问题,而是叫他的门徒报告 ,这正是(赛 35:5, 6; 61:1)所提到弥赛亚

    的 ,也是犹太人所信的。

    C、 耶稣提到约翰是应当来的 (太 11:14),祂引自(玛 4:5)中所提到上帝会先差遣以赛亚,意指自己就是

    他 要来的弥赛亚。

    2. 约翰为大也为小 (太 11:11-15) A、 为大因约翰的 及 是伟大:他说预言、他

    是先锋、他指明弥赛亚已来。

    B、 为小因他还未 所宣讲的国度,而国度中最小一个,比还未进入 的一位还大。

    C、 在 及特权上,基督徒比约翰还大;他是新郎的朋友,而他们是 。

    D、 对约翰来说,天国只是近了,他还未进入这 的国度。

    3. 耶稣的责备 (太 11:16-24) A、 因犹太人 约翰所传悔改的信息 (太 11:18, 19)

    B、 犹太人的城市:门徒中有三位来自伯赛大,在这里耶稣医好 (可 8:22-26),喂饱 (路 9:10-17);

    所以伯赛大、哥拉汛 (近迦百农) 和其它城市的人是有机

    会听到福音的,但他们没有 。

    C、 外邦人的城市:推罗西顿,在以色列北部;虽为 之城 (赛 23; 结 26; 摩 1:9, 10),但若有伯赛大和哥拉汛

    的机会,他们会悔改。迦百农虽是耶稣 “ 的

    城"(太 9:1),但比较所多玛更为不好,因耶稣行那么多

    神迹,他们还是拒绝。

    4. 耶稣的轭 (太 11:25-30) A、 有些犹太人也接受耶稣 (太 11:25-30),但不是有学识地

    位的一等人,而是一般婴孩 (太 11:25)。婴孩即 ,

    无学识地位及能力的一等人。

    B、 然而耶稣也向那等有学识地位及其它人发出邀请,祂赐予 “ " (太 11:28, 29)。

    C、 “安息"这字根在七十士译本中在(出 33:14)出现,是指摩西所 下,上帝所给予以色列的安息。

    D、 拉比说 “律法的轭"是有 的,但他们所解释的律法,已成为 (太 23:4)。耶稣应许祂的轭是容易的,不

    是因为要求更低,而事实上更高 (太 5:20);乃因进入一

    种 的关系,在这位柔和谦卑的主身上学习。

    E、 对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而言,律法使他们得着 平安。

    日期: 姓名: 分数: /25

  • 天国之旅 -安息日真意 (太 12)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耶稣和法利赛人的第一次冲突是有关: (太 12)

    2. 犹太人在一切宗教制度中,安息日最为重要。在公元前二世纪

    马加比时代,他们宁让敌人杀死自己及家人,也不违反安息日

    而作出反抗;他们更将安息日分了 类不可作的事,每类再细分 条,共 1,521 条。

    3. 违反安息日 (太 12:1, 2): A、 摘麦穗是偷窃吗? (申 23:25) B、 掐麦穗 = ;搓麦粒 = (路 6:1) C、 吹麦糠 = ;整个过程 = D、 回应:

    1. 戴维吃陈设饼 (撒上 21:1-6), 胜过礼仪;2. 祭司安息日工作 (民 28:9), 胜于规条。

    E、 总意:怜恤胜于祭祀 (何 6:6)。

    4. 安息日的主 (太 12:8) A、 主日: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启 1:10) B、 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 12:10) C、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出 20:10, 11)

    D、 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赛 58:13)

    E、 主日,意思是主的日子,即 。

    5. 安息日治病 (太 12:9, 10) A、 对法利赛人,在安息日救命是可以,但治病 ; B、 对耶稣,在安息日行善是 的,因安息日是为人设

    立的(可 2:27)。 C、 律法主义:1. 看律法过于 他人及人类 ;

    2. 神学观点有不同时便发怒;结果: (太 12:14)。 6. 医治瞎哑的人:太 12:22, 23

    A、 法利赛人不能否认神迹,但否认它是从 而来。 B、 太 12: 29, 30: 人 = ; 壮士 = ;

    家 = ; 家财 = 。 C、 亵渎圣灵:将上帝工作归功 ,且暗指耶稣是

    之子;圣灵是叫人 ,引人悔改,亵渎圣灵即 圣灵,会使人没法悔改得救。

    D、 审判: (太 12:36) 及 (启 21:8) 7. 求神迹 (太 12:38):

    A、 约拿在鱼腹中,引申耶稣在地里,为第 次预言复活 (太 12:40)。尼尼微 = ; 示巴女王 =

    B、 洁净房屋:消极地 一切污秽是不够的;更要积极 地行善, 他人。

    日期: 姓名: 分数: /31

  • 马太-天国之旅(第十三章) 七个比喻

    徐文远

    1. 比喻一:撒种

    A、 路旁:内心刚硬因 的宴乐与罪恶的放纵 (来 3:13) B、 飞鸟代表那恶者 (太 13:19),他藉所谓的基督徒的

    夺去真理的种子 (天路 22)。 C、 石头地代表 (天路 24);没有根 (太 13:21) 意与基

    督没有 ;太阳能使谷粒成熟,也能 那些扎根不深的;太阳代表 ,有人因不愿克己牺牲而跌倒…这话甚难,谁能听呢?(约 6:60)

    D、 荆棘:思虑钱财困惑人生 (太 13:22);除去罪恶的荆棘,乃代表 的过程。

    E、 好土是易于受 感动 F、 路旁:无心;石头地: 心;荆棘: 心;好土:真心 G、 结实乃结出 的果子 (太 7:16–20;加 5:22, 23) H、 百倍收成,在美国的小麦平均有 倍的收成;而结果在

    于种子/土壤;忠心乃少数。天国是重 ,多种多收。

    2. 比喻二:稗子 A、 教会中的稗子乃仇敌所撒,目的在危害 (太 13:29)

    及使田地主人 。 B、 稗子长成时有 呎高,种子有毒,吃后使人作呕、腹泻

    C、 收割在世界的末了,即 门关闭后;收割的人是:天使/主的仆人。

    D、 土壤乃 所做的决定,稗子乃魔鬼的工作;天国是重 。

    3. 比喻三:芥菜种,长成后变芥菜树,有 吹高,树枝有一吋粗;福音工作开始微少,最终会得胜。天国是重 。

    4. 比喻四:面酵,代表上帝的 。 A、 芥菜种代表量的增长,面酵代表 的增长。 B、 天国是 工作

    5. 比喻五:宝贝

    A、 宝贝代表 ,埋藏在地里,即 中。 B、 天国是 的珍宝

    6. 比喻六:珠子

    A、 珠子代表 B、 5 个动词;1. 寻 2. 遇 3. 去 4. 5. C、 买卖要付代价,付出自我,骄傲及 ;天国须 。

    7. 比喻七:撒网

    A、 撒网: ;收网: ; 拣选:在 ;好与不好: 。

    B、 天国是 包围

    日期: 姓名: 分数: /39

  • 天国之旅 - 最…(太 14)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最大的光荣 (太 14:1-12)

    A、 大责备: 大教唆:要约翰的 B、 大狂言: 大光荣:与主同受

    施洗约翰 耶稣

    1. 为他的死负责 为他的死负责 2. 约翰被

    (krateo, 太 14:3) 耶稣被 (krateo,太 21:46)

    3. 约翰被 (deo, 太 14:3) 耶稣被 (deo, 太 27:2)4. 希律怕百姓,因他们相信 约翰是 (太 14:5)

    祭司长怕百姓,因他们相信 耶稣是先知 (太 21:46)

    5. 希律被要求处死约翰,但 他 (太 14:6-11)

    彼拉多被要求处死耶稣,但

    他 (太 27:11-26) 6. 埋葬约翰 (太 14:12) 门徒埋葬耶稣 (太 27:57-61)

    2. 最大的奉献 (太 14:13-21)

    A、 他将所有的,补人缺乏,这是 ; B、 他将所有的,毫无保留,这是 ; C、 他将所有的,交主恩手,这是 ; D、 但主将他所有的,使人饱足,这是 。

    3. 最得力时辰 (太 14:22-23) A、 不受骚扰:安静 B、 不易找到:安静 C、 不会分心:安静 D、 祈祷四度空间:

    长度: ;阔度: ;高度: ;深度:

    4. 最短的祈祷 (太 14:30) A、 不作重复:够 B、任何境况:够 C、 实时需求:够 D、与友倾诉:够 E、 时候无多:够 F、别无拯救:够 G、 立刻获救:够

    5. 最小信的人

    A、 你这小信的人哪,为甚么 呢?太 14:31 B、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 . . . 所以,不要

    说:‘吃甚么?喝甚么?穿甚么?’太 6:30, 31 C、 耶稣说:“你们这小信的人哪!为甚么 呢?”于是

    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地平静了。太 8:26 D、 你们这小信的人,为甚么因为没有饼彼此议论呢?. . .

    ‘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这话不是指着饼说

    的,你们怎么 呢?”太 16:6-11

    日期: 姓名: 分数: /36

  • 天国之旅 - 内外清洁(太 15)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外在污秽 (太 15:1-9)

    A、 洗手的水容量可放在 个蛋壳中,这只是仪式。 B、 外在洗 为礼仪,内在洗 为敬拜。 C、 供献 (太 15:5),指各耳板 (可 7:11),意已奉献给 及

    圣殿。若声明财产已献为各耳板,父母不能使用,只保留

    为 一生之用。 D、 假藉奉献名义,背弃 父母责任。 E、 诫命 (太 15:6),原文是单数,意指 ;而复数

    指 。 2. 内在污秽 (太 15:10-20)

    A、 入口不能污秽人,是一般解经家所指的洁净与不洁净食物 (利 11) 吗? 。

    B、 它不是指 食物,而是指进食的 ,即进食前洗手的仪式 (太 15:2, 3)。

    C、 入口是仪式问题,出口是 问题,从心里发出,影响 。

    D、 心里的罪: 太 15:19,有 种 可 7:21-23,有 种 罗 1:29-31,有 种 加 5:19-21;有 种

    E、 他们都 承受上帝的国 (加 5:21);须以上帝的 代之 (加 5:22, 23; 彼后 1:4-8)。

    3. 迦南妇人 (太 15:21-31) A、 福音书第 次提到耶稣服侍非犹太人 (约 4:5-42; 路

    7:1-10; 可 5:1-20) 。 B、 大卫的子孙,暗示承认耶稣为 。 C、 耶稣一言不答 (23 节上),目的为 门徒怎样为非犹

    太人工作;打发她走 (23 节下),这正是当时 所作的。 D、 饼,乃救恩的饼, 之粮 (约 6:32) 。 E、 狗,指 (太 7:6);犹太人视将救恩的福气给外邦

    人为 ,因他们不会感激。 F、 耶稣之态度:继续与她 ,使她相信还有 。 G、 拉比之态度:不肖一望,因她是陌生 ,而迦南族

    是犹太人所鄙视所 的。 H、 妇人之态度: 求助 (22 节); 恳求 (22, 23

    节);俯伏 (25 节);完全 (27 节)。

    4. 困乏 (太 15:32-39) A、 耶稣怜悯众人…恐怕他们路上 (太 15:32);而自

    己走路困乏,还 雅各井旁妇人 (约 4:6)。这是忘我,关心他人 及 需要。

    B、 五饼二鱼的神迹是向 行的,而七个饼几条鱼是向 行的(可 7:31)。

    日期: 姓名: 分数: /40

  • 天国之旅 - 你们说我是谁(太 16)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马太福音两次提到外邦人求医,百夫长及迦南妇人 (太 8:5-13;

    15:21-28),共同点:承认 ,极大 , 距离医治。

    2. 反对大联盟 (太 16:5-12) A、 两班在宗教及政治上的对头联合?共同 B、 法利赛人: ;撒都该人: C、 A. 富有; B. 祭司阶级; C. 接受希罗文化; D. 反罗马政权

    及文化; E. 自由派; F. 否认复活及天使 (徒 23:8); G. 接受旧约; H. 只信摩西五经; I. 意谓分离,保持纯洁,与世俗保持距离。

    3. 人子是谁? (太 16:13-20) A、 耶稣关心祂的 知否祂是谁?! B、 答案两部分:1. 教会之成立继续推进圣工及其特权 (太

    16:17-20),门徒 。2. 解释弥赛亚之意义,指受苦的仆人 (太 16:21-27),不是得胜的君王,门徒 。

    C、 彼得一时受 感动,一时受 推使;不要骄傲,也不要失望。

    4. 教会建在盘石上 (太 16:18)

    A、 彼得 (petros): ,但教会建在盘石 (petra)上;耶稣为教会立好根基 (林前 3:11),耶稣为房角石 (弗 2:20; 彼前 2:4-7; 徒 4:11),耶稣的教训像 (太 7:24)。

    B、 盘石指彼得或耶稣?

    5. 捆绑与释放 (太 16:19-20) A、 钥匙为一隐喻,意开启 ,让人进入。文士及法

    利赛人误用这‘ 的钥匙’,使人不获得有关耶稣的知识,不能进 (路 11:52; 太 23:13)。

    B、 其后,耶稣将捆绑与释放的特权交与 (太 18:18) C、 捆绑意 ,释放意 ;不是捆绑 ,而是指捆绑 。 D、 犹太人拒绝基督,耶稣要设立教会,捆绑与释放是指教会

    要订立给悔改之外邦人的 标准 (徒 15)。

    6. 从那时候/从此/From that time on (太 4:17; 16:21);将马太福音分成三部份:(1) 王之 (太 1-4:16); (2) 王之 (太4:17-16:20); (3) 王之 、死亡及复活 (太 16:21-28:20)。

    7. 十字架: A、 有一个, 天背负;舍己是不随 意,只随 意,

    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 B、 十字架的四阶段:只 耶稣 (太 16:24)、只 耶稣 (林

    前 2:2)、只 耶稣 (太 17:8)、只 耶稣 (约 8:9)。

    日期: 姓名: 分数: /41

  • 天国之旅 - 登山变像(太 17)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登山变像 (太 17:1-13)

    A、 带彼得上山彰显上帝的 及恩典 B、 六天:为大事做准备。创造六天,设立 ;摩西在

    西乃山等了六天,看见上帝的 (出 24:16)。 C、 摩西代表 ,以赛亚代表先知 (太 5:17);摩西将百

    姓从 之家拯救出来,以赛亚拯救背道的以色列民;摩西代表死里复活升天信徒,以赛亚代表 升天信徒。

    D、 登山变像预表 之国的来临 E、 天上声音印证耶稣比先知更伟大,祂是上帝的 。 F、 注视天国的荣耀,不愿 ;注视属世的荣华,不愿

    上天国。

    2. 信心能力 (太 17:14-23) A、 移山是拉比的用语,意谓移走 。 B、 不能赶鬼,因缺少 (太 17:20)及 (可

    9:29);传道果效在乎此。 C、 门徒为何没默想主的话? 为何只带他们三位上山。 D、 三位登山门徒结局:雅各,最先 ;彼得,倒

    钉 ;约翰,受 最多。

    3. 缴纳丁税 (太 17:24-27) A、 若不付,不忠于 ;若付,不是先知 (因先知和祭司

    不需付)。这样,可以不必听耶稣的 。 B、 两难之间,去钓鱼:准确 、准确的 、准确 ;

    钱不是主自己,藉此更印证祂是先知 (诗 50:10-12)。 C、 教训:1. 不要 2. 不要与既定之制度 3. 避

    免让人曲解信仰的机会。 4. 信心篇

    A、 信心:使瘫子 (太 9:2),使病得 ;使罪 得 (路 5:20)。

    B、 信心:乃上帝所赐 (林前 12:9);小可 (路 17:5),大可 (太 17:20);不足可 (帖前 3:10)。

    C、 信心:是不胆怯 (可 4:40);不 (雅 1:6),使弟兄 得 (路 22:32) 。

    D、 信心:患难时,使人 (帖后 1:4),困难时,求得智慧 (雅 1:6);充足时,使人立稳 (西 4:12),坚固时,教

    会 (徒 16:5)。 E、 信心:生出 的心 (提前 1:5),使人生发仁爱 (加

    5:6);使信徒同得 (罗 1:12)。 F、 信心:为年轻人当作 (提前 4:12);在行为中彰

    显 (雅 2:14);果效是救恩 (彼前 1:3)。

    5. 今周有否读太 17? (2 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36

  • 天国之旅 - 为天国准备(太 18)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几星期后门徒将成为教会领袖,太 17 章在信心祷告及面对挑

    剔上作准备;太 18 章:在谦卑及饶恕上准备。太 10 章:门徒向外布道;太 18 章:教会内部 。

    2. 谁愿谦卑 (太 18:1-11) A. 小为 ,首为 ,领为 。 B. 小孩: 单纯,不高抬自己,恳求主助,作成主工 C. 喜爱争竞的,是喜爱 。(箴 17:19) D. 小子:大磨石/砍手砍脚是寓意或是真实? ,若是真

    实,只有 人才能到天国。 E. 进入天国的资格:谦卑,关心, 。

    3. 谁愿寻找 (太 18:12-20)

    A. 寻迷羊:路 15 是 为主 (路 15:2—接待罪人),太18:12-14 是 为主(上下文是与信徒有关)。

    B. 迷失的羊:在 面失落,去寻找;犯错的人:在 面失落,去和解。

    C. 错总不在我:一 一;一 一/二;一加全体。 D. 两三个人祈祷,经文背景是为 的人。 E. 教会最大的问题:不单独指出错,不求 ,背后说 。

    4. 谁愿饶恕 (太 18:21-35) A. 70 个 7 次: 饶恕;拉比只限饶恕人 次,因错解

    经文 “大马色三番四次的犯错,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 (摩 1:3)

    B. 饶恕也包含 犯错的弟兄。 C. 一千万银子 (Ten thousand talents):约 213,840 公斤银子,

    足够聘请 个工人 年之久。 D. 十两:为一百钱,相等 天工资 (太 20:2)。为数也

    不少,但相比之下微不足道。 E. 饶人之量:全无 饶人之因:动了 F. 饶人之时: 发出 不饶人时:亦 得饶 G. 得饶人处: 饶人 不得饶人处: 饶人 H. 进入天国的资格:

    5. 神爱篇

    A. 的爱 - 免他十两银子 (太 18:33) B. 的爱 - 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 (太 5:45) C. 的爱 - 为罪人死 (罗 5:8) D. 的爱 - 赦免一切的不义 (约壹 1:9) E. 的爱 - 神管教你们如同儿子 (来 12:5-8) F. 的爱 - 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 (约 17:23 下) G. 的爱 -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 (耶 31:3)

    6. 今周有否读太 18 章? (2 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38

  • 天国之旅 - 一加一(太 19)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婚姻篇 (太 19:1-12)

    A、 休妻唯一原因: 犯 。 B、 耶稣阐明婚姻六大重点:

    1. 上帝 (创 2:18) 2. 有别 (太 19:4; 创 1:27) 3. 一生 (太 19:6) 4. 世界 (创 2:22, 23) 5. 家庭 (太 19:5; 创 2:24) 6. 恩赐 (太 19:11)

    C、 连合 (太 19:5) 希伯来文dabaq:黏在一起, 不放。希腊文kollao:彼此结合在一起。意思:婚姻的永久性,婚姻中的承诺。

    D、 二人成为一体:成了一个新的,具有崇高价值的 “ ”。 E、 承诺之本质包含:1. 做 :放弃某些事情,离开某些

    人物。2. 许 :承诺永久性的婚姻,永远忠于一位。 F、 耶稣强调婚姻神圣性。

    2. 为小孩祝福

    A、 耶稣他乡遇 (太 19:14) B、 小孩子纯真,热诚, 。 C、 不要禁止他们:这是当 在小孩子心中运行,呼召他

    们。 D、 耶稣是儿童的模范,当照基督的 及 的本质来

    陶冶他们的品格。 E、 耶稣强调天国品格。

    3. 积财在天 (太 19:16-22) A、 少年长官看见耶稣祝福 ,受感动,来见耶稣。 B、 少年长官外在表现: , (可 10:17; 路 18:18);_

    _ (太 19:20)。 C、 遵守诫命:次序由六至十,才提到第 条 (太 19:18) D、 实践诫命:当 父母 (15:1-6),又当 如己 (太 19:19) E、 实践诫命的 比表面遵守更为重要。 F、 作完全人: 及 (太 19:21) G、 少年长官内在表现: 忧愁 (太 19:22 上),视 如

    命 (太 19:22 下) H、 耶稣强调爱人如己。

    4. 贪财难登天 (太 19:23-27) A、 骆驼是巴勒斯坦最 形的动物。针: 门。 B、 财主:贪财之人进天国是 的。(太 19:23) C、 “贪财是 之根。” (提前 6:10) D、 “不要倚靠 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

    受的 神。” (提前 6:17) E、 在 这是不能的,在 凡事都能。(太 19:26) F、 耶稣强调靠神恩典。

    日期: 姓名: 分数: /35

  • 天国之旅 - 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太 20)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背景:

    A、 门徒自我中心的问题:1. 谁是最大的-关心 (太 18:1) 2. 我们要得什么呢-关心 ,是雇工的精神 (太 19:27)

    B、 今生得百倍:不是 个父亲,而是指喜乐,事奉的满足 (林后 6:10);意思报偿大过所牺牲的。

    2. 葡萄园 (太 20:1-16)

    A、 闲站:1. 给工钱 2. 雇用他们 (太 20:4-6);工钱即才干或 ,雇用即 。

    B、 清早:黎明; 巳初:早上九时;午正:中午十二时 申初:下午三时;酉初:下午五时;下班:下午 时

    C、 教会增长要 动员。 D、 呼召多选上少;作工有份,分享无份;关注报酬,推算应

    得 倍,响应彼得所发的问题。 E、 给予应允的乃是 ;多给应得的乃是 。 F、 在后的在前:撇下一切 主 (太 19:30)。 G、 在前的在后:作工但 家主的恩典 (太 20:16),他们能否

    进天国?不是埋怨不公平,乃是埋怨恩典;埋怨的结局:米

    利暗埋怨摩西,生 。埋怨乃是 的精神。 H、 重视赏赐过于作仆人的 。

    I、 上帝国度是恩典:不是多劳多得,这是自以 的心态。 3. 预言受难 (太 20:17-28)

    A、 回应一:万不可 (太 16:21-23) B、 回应二:得国时,一个左一个 (太 20:21) C、 十个门徒为什么恼怒? D、 回应三;马利亚献香膏 (太 26:2, 6-13) E、 天国定律:大为 人,首为 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

    仆人式领导:须悔改及 。

    4. 瞎子得见 (太 20:29-34) A、 步向耶路撒冷,死亡之路,动了 ,医治瞎子。 B、 葡萄园:天父 你;瞎子得见:天父 你。

    5. 事奉篇 (罗 12:1-18)

    A、 死祭又 祭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12:1) B、 消极而 极 “不要效法世界…心意更新。” (12:2) C、 专一又 一 “专一…成为一身。” (12:7, 8, 5) D、 内方又外 “厌恶不义…爱弟兄。” (12:9, 10) E、 推让而 “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殷勤不可懒惰。”

    (12:10, 11) F、 喜乐而 “与喜乐人同乐,与哀哭人同哭。” (12:15) G、 和睦而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人和睦。” (12:18)

    6. 今周有否读太 20? (1 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32

  • 天国之旅 - 结果子(太 21)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骑驴进城 (1-11 节)

    A、 骑驴:象征 ,谦卑 (亚 9:9;赛 9:6);复临时骑白马,以胜利 姿态出现 (启 19:11-21)。

    B、 和散那:意 拯救,救恩藉弥赛亚临到 。 C、 主要用牠:第 次自称为主,意称为 ,有权柄能力。

    2. 洁净圣殿 (12-17 节)

    A、 耶稣传道工作 及结束 (约 2:13-17) B、 瞎子:得 神恩;瘸子:得 神恩;小孩:得 神恩。

    3. 无花果树 (18-22 节)

    A、 有叶无果:外表美丽,无 果子 B、 不结果预表:圣殿荒芜

    4. 耶稣权柄 (23-27 节)

    A、 说话有权柄、有 、工作有 (太 13:54) 。

    5. 两个儿子 (28-32 节) A、 两类人:顺从、 从。 B、 大儿子:不去、 去;藐视父亲 ,只想享儿子 。

    C、 小儿子:去、 去;声称是神 ,但不顺从神 。 D、 两者皆有错,大:指人类 ;小:指虚有 。

    6. 葡萄园 (33-46 节)

    A、 葡萄园: 家 园户: B、 仆人:先知、神拣选的 篱笆: C、 儿子: 结果子条件:顺从律法 D、 果子: E、 园户三罪:拒交 、恶待 人、 人。 F、 扣留果实:误导百姓,强夺上帝所要求的 。

    7. 果子篇 (加 5:22-23)

    A、 仁爱:人际关系 B、 :人际关系的结果 C、 和平:合宜人际关系的结果 D、 :维系人际关系 E、 恩慈:人际关系应有的态度 F、 :人际关系带来的祝福 G、 信实:人际关系的基础 H、 :人际关系上的顺从 (顺得人意) I、 节制:人际关系的调控

    8. 我愿 靠主恩,结灵果! (1 分) 9. 今周有否读太 21? (1 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36

  • 天国之旅 - 天国的礼服(太 22)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娶亲的筵席 (太 22:1-14)

    A、 婚礼象征 性与 性的联合;婚筵代表 。 B、 礼服象征参加婚筵之人需具备的 。 C、 福音的邀请不但被犹太人 ,王也遭 。 D、 五类人对婚筵的态度:

    1. (3 节) 2. 借口 (5 节) 3. 凌辱 (6 节) 4. (10 节) 5. 没穿王所预备的 (11 节)

    E、 礼服代表: 1. 的义- - “祂以拯救为衣给我穿上,以公义为袍给我披上。” (赛 61:10) 2. 的义- - “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

    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启 19:7, 8) F、 穿礼服:基督的义 与我们,使我们与祂联合,过 义

    的生活。 G、 被召多,选上少 (14 节);跟随基督的多,真心行义的少。

    2. 纳税给该撒 (太 22:15-22)

    A、 若可,反 ,因法利赛人相信这是律法所禁止的。 B、 若不可,反 。

    3. 辩驳复活 (太 22:23-33)

    A、 撒都该人三不信: 、复活、 (徒 23:8)。 B、 神学问题,答不出便不是 (太 21:46)。 C、 对摩西而言,若是死人的神,何来有 领他们出埃及?

    意 三位先祖会复活,即活人之神。 (出 3:6, 16)

    4. 最大的诫命 (太 22:34-40) A、 法利赛人看重前四条诫命过于后六条,以致在宗教

    上有所亏欠。 B、 尽心尽性尽意:对上帝的爱 在整个人的生命中。 C、 爱人如己:将对上帝的爱, 在他人身上。

    5. 耶稣反问 (太 22:41-46)

    A、 目的试验他们知否弥赛亚的 性;当耶稣叫死人复活及医瞎子时,已显明祂的神性 (太 9:23-29),但众人还不明白祂的神性,只称祂为大卫的子孙 (太 21:9, 15)。

    B、 犹太人承认有弥赛亚 (基督),但否认 就是弥赛亚。 C、 戴维的主: 子,大卫的子孙: 子;即基督在诞

    生前祂己 。

    6. 你认耶稣为 ?(1 分)

    7. 今周有否读太 22? (2 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28

  • 天国之旅 - 法利赛人八祸(太 23)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法利赛人五个特征 -- 第三人称 (太 23:1-12)

    (摩西位上: 解释者及审判者自居) 一、能说不 (3 节) 二、不愿背 (4 节) 三、喜爱出 (5 节) 四、喜爱受 (6-10 节) 五、喜爱被 (11, 12 节)

    2. 法利赛人八祸 -- 第二人称 (太 23:13-32) 一、天国观:自己不进,也不许他人进。关天国门:(a) 使宗教

    成为 (4 节); (b) 曲解 ; (c) 虚伪 (13 节)。 二、虔诚观:侵吞寡妇家产,假作长 (14 节)。 三、悔改观:使人悔改作 主义者,比信前更可怜(15 节)。 四、起誓观:误用 (16-22 节)。 五、价值观:小事看为重,大事 顾 (23-24 节)。 六、洁净观:外面洁净,里面 (25 节)。 七、外表观:外表好看,里面 (26-28 节)。 八、修饰观:纪念先贤,没有先贤的 (29, 30 节)。

    3. 八福与八祸

    八福 (太 5:3-10) 八祸 (太 23:13-29) 1. 心门开…天门开

    持虚心…听圣经 (3 节) 门关…天门关 持自大…曲圣经 (13 节)

    2. 存哀恸…表真心…得安慰 (4 节)

    假祈祷… 私心…使痛苦 (14 节)

    3. 存温柔…承地土…顺主命 (5 节)

    引入教…承地狱…顺 (15 节)

    4. 慕真理, 行公义 (6 节) 曲正义, 假 (16 节) 5. 怜恤人…得怜恤 (7 节) 缺怜恤 (23 节) 6. 内清心…得见主 (8 节) 外清洁…心眼瞎 (25 节)

    勒索 (金钱); 放荡 (情欲) 7. 使和睦…神儿子 (9 节) 行不法…引 (27 节) 8. 受逼迫 心欢喜 (10节) 逼迫 心嫉妒 (29节)

    被形容为瞎眼 次、假冒为善 次

    八 祸 (太 23:19-23) 老底嘉 (启 3:17, 18) 瞎眼 (19 节) 买 外面显公义 (28 节) 买 公义, 怜悯, 信实 (23 节) 买 (信心, 爱心)

    4. 你要靠耶稣洁净自己吗? (1 分) 5. 今周有否读太 23? (2 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29

  • 天国之旅 - 复临预兆(太 24)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圣殿被毁 (太 24:1-2; 15-22; 路 21:20-22)

    A、 主后 年应验 B、 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 (约 x x 呎,或 20

    x 2.1 x 2.7 公尺),地基被毁,彻底毁灭。 C、 历史学家 Josephus 形容当时圣殿被围困六个月中,超

    过 犹太人死亡, 人被俘,饥荒以致母亲吃儿女的肉。

    2. 三个问题

    A、 甚么时候有这些事? 预兆?世界末了预兆? B、 门徒以圣殿为 中心,认为圣殿被毁、世界末了及

    基督复临 发生。 C、 耶稣将两件事情一同回答,祂没有告诉何时复临,反而要

    门徒时刻 、 、作工;圣殿被毁乃 被毁

    的影儿。

    3. 复临预兆

    A、 预兆:提醒基督 完全将祂的子民“从罪恶里救出来"(太 1:21)。

    B、 :假基督、假先知 (太 24:7, 23-26)、为主名被

    万民恨恶 (太 24:9)、天国福音 (太 24:14)。 C、 :战争、饥荒、地震 (太 24:7)。 D、 :日头变黑、月亮变红 ( )、众星坠

    落( ) (太 24:29)。 E、 :不法的事增多 (太 24:12)。

    4. 复临情景

    A、 如无花果树 - 春天将过, 天近了 (太 24:32-35)。 B、 如挪亚时代 - 只专注惯常之事情->吃喝嫁娶,而忽略不

    寻常事情-> (太 24:37-39)。

    5. 如何儆醒? (五个比喻) A、 (太 24:42-44) B、 仆与恶仆 (太 24:45-51) C、 (太 25:10-13) D、 运用 (太 25:14-30) E、 绵羊与 (太 25:31-46)

    6. 你要靠耶稣预备好自己吗? (1 分) 7. 今周有否读太 24? (2 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26

  • 天国之旅 - 两等信徒(太 25)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十个童女的比喻 (太 25:1-13)

    A、 七代表 ,十是代表 的数目,童女代表 信仰。 B、 灯代表上帝的 (诗 119:105),油代表 (亚 4:1-6)。 C、 仅有圣经知识,缺少圣灵的光照,人就不能分办 。 D、 愚拙童女代表一班 圣灵,肤浅形式化,未能被真理

    原则 的人 (结 33:31)。 E、 半夜代表基督复临时为历史最 时期。 F、 聪明童女的灯装着油,一直点燃着,增添新郎的 ,也

    帮助照亮往新郎的 。 G、 跟从基督的人也将光照亮世界的黑暗,光代表上帝

    的 (赛 60:1)。

    2. 才干的比喻 (太 25:14-30) A、 基督告诉门徒要 等候,不是无所事事,而是

    作工等候祂 (太 24:3) B、 基督自己是一个 (太 20:28),祂教训我们,人生

    真正的目的就是 。 C、 基督交托教会银子,象征圣灵所赐的 与 。 D、 一千银子比较少,但并不少,它相等于当时一个普通工

    人 年的薪资,问题不在乎得到多少,而是 多

    少。 E、 不要等待机会,乃要制造机会,在工作上 而 。 F、 基督把家业委托祂的仆人,每人都要为 的事业与基

    督合作。 G、 在审判大日,凡没有尽其才干与基督合作的人,必与恶人

    同被 (太 25:30)。

    3. 绵羊山羊的比喻 (太 25:31-49) A、 在审判大日,判决人类永恒的命运乃在于他们为基督

    在 痛苦的人身上作过什么。

    B、 当审判那日,基督并不在人前提到祂自已 的工作,乃是人为祂牺牲 的工作。

    C、 当我们爱世人像基督爱世人一样时,祂的 就必成全在我们身上,我们就配得进 了 (太 25:46 下)。

    日期: 姓名: 分数: /29

  • 天国之旅 - 一件美事(太 26)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耶稣知道

    A. 祂知道祂的 :太 9:15; 16:21-24; 17:9-12, 22, 23; 20:22, 28; 21:33-45; 26:2

    B. 祂知道门徒中一个 祂 (太 26:21) C. 祂知道出卖祂是 (太 26:23-25) D. 祂知道门徒那夜 祂 (太 26:31) E. 祂知道祂最终得胜 复活 (太 26:32) F. 祂知道祂会驾云 接祂的子民 (太 26:64) G. 祂知道祂可求父差 12 营 ( ) 天使来救祂,但祂

    却选上十架路。(太 26:53)

    2. 献香膏 (6-13 节) A. 故事在祭司 (3-5 节) 及犹大 (14-15 节) 的 之间。 B. 献香膏代表马利亚的 ;价值:30 两,约 年工资。 C. 弥赛亚,意受膏者;旧约 受膏 (王下 9:6),这时,

    马利亚用香膏膏耶稣。 D. 耶稣解释是为祂安葬之用,但一般是膏 人,不是活人,

    除非罪犯,耶稣暗示自己会被列为罪犯。

    3. 犹大卖主 (14-16 节)

    A. 30 块钱,约 日工资,一个奴仆工价 (出 21:32; 亚11:12)。

    B. 原因:迫耶稣使用神能救自己,及建立地上 。

    4. 客西马尼园祷告 (36-46 节) A. 祈祷 B. 祈祷 - 他就稍往前 (太 26:39) C. 祈祷 - 俯伏在地 (太 26:39) D. 祈祷 - 我父啊! (太 26:39) E. 祈祷 - 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路 22:44) F. 祈祷 - 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太 26:41, 42, 44) G. 祈祷 - 愿你的旨意成全。(太 26:42) H. 祈祷 - 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

    (路 22:43)

    5. 彼得不认主 (69-75 节) A. 太多 - 我却永不跌倒 (太 26:33) B. 太小 - 不能同我儆醒片时么 (太 26:40) C. 太快 - 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 (太 26:51) D. 太迟 -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痛哭 (太

    26:75) 6. 今周有否读太 26? (2 分)

    7. 你愿意效学马利亚为耶稣作一件美事吗? (1 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26

  • 天国之旅 - 弥赛亚被钉(太 27)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五类人对弥赛亚的回应 A. 公会 (太 26:3, 4, 59): 耶稣为有罪。判处死刑是

    罗马人的 ;对犹太人来说, 上帝会被石头打死

    (太 26:65; 利 24:10-23),但对罗马人,是 被处死的。

    B. 彼得 (太 26:57-27:31): 耶稣。彼得也鼓起勇气去大祭司的院子,但他和耶稣成了强烈的对比;耶稣在全国

    最高领袖面前无惧地 祂的身份,但彼得在一班仆人

    前却否认。在使女面前 (太 26:69, 70)、在另一

    个使女面前 否认 (太 26:71, 72)、在旁边站着的人

    前更 起誓 (太 26:73, 74),一次否认比一次坚决。

    C. 犹大 (太 27:3-5): 耶稣,结果吊颈自杀。 D. 巡抚彼拉多 (太 27:1, 2):他洗手表视与处死耶稣

    (太 27:24)。他想藉逾越节常例释放耶稣,但群众宁释

    放 巴拉巴 (太 27:15-18, 21; 可 15:7),这些群

    众应不是欢迎耶稣入城的一批 (太 21:1-11)。

    E. 罗马兵丁 (太 26:57-27:31): 耶稣。他们脱祂衣服、给祂穿上所谓王袍、给祂戴上荆棘冠冕、吐唾沫在他

    脸上,用苇子打他的头。

    2. 被钉的弥赛亚

    A. 钉十字架是公开的 及慢性的肉体 。 B. 犯人被脱光所有 ,背起十架当众走过街道。 C. 手脚被钉在十架上,不能在暴晒的日头中摭掩自己,因手

    脚不是要害,不会立即死亡。

    D. 十字架是处死 或 人的刑罚。 E. 对犹太人来说,钉十字架的都是受到 (加 3:13;

    申 21:23),而他们所期待的弥赛亚是以一位 的君

    王姿态出现。十字架“在犹太人为 ,在外邦人为

    愚拙。" (林前 1:23)

    3. 三类人讥诮弥赛亚 A. 的人: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 .可以救自己吧!

    (太 27:39, 40)

    B. 等人: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太 27:42, 43)

    C. 十架上 :也是这样地讥诮他。(太 27:44, 38)

    4. 三类人接受弥赛亚 A. 十架上另一 :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

    记念我!(路 23:39-43)

    B. 古利奈人 :背十架 (可 15:21) C. :这真是上帝的儿子 (太 27:54)

    5. 今周有否读太 27? (2分) 6. 你对弥赛亚的响应是接受还是讥诮? (1分)

    日期: 姓名: 分数: /27

  • 天国之旅 - 大使命(太 28)

    徐文远/徐冯仲敏 1. 遍地都黑暗了 (太 27:45)

    A、 这是超自然现象,因逾越节是 之夜。 B、 在旧约,黑暗是和 有关 (珥3:14, 15; 赛5:30; 13:10,

    11)。 C、 这是暗示上帝审判十架上耶稣所承担的 。

    2. 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太 27:51)

    A、 献祭是旧约所预表基督在十字架的 ,这时已成为 。(西 2:17)

    B、 信徒可坦然无惧来到 宝座前 (罗 8:34; 来 4:15; 7:25) C、 预指圣殿 (太 24:2; 23:38) 。

    3. 基督复活

    A、 基督在坟墓里,对门徒来说,是最黑暗的时晨,因他们忘记祂在第三天 的应许。

    B、 但犹太的领袖们记得,虽然他们不相信复活,也不顾得所紧守的 ,来见彼拉多派兵看守坟墓 (太 27:62-65)。他们说耶稣诱惑人 (太 27:63),现在反被 诱惑。

    C、 复活代表圣父圣子战胜 及 的权势。 D、 复活是一条钥匙开启使徒行传至 ,基督的羞辱死

    亡对门徒来说是 的记号;若基督没有复活,基督教

    便会在这个坟墓 。 E、 若没有复活,基督教便算不得什么,这更说明门徒为何不

    ___传扬基督,将福音传到地极。

    4. 抹大拉马利亚 A、 第一个到主 前 (太 28:1) B、 第一个为耶稣 (太 26:12) C、 第一个传扬主 (太 28:8) D、 但她曾经一次又一次陷在罪中,她七次听到救主斥责魔鬼

    的声音,主提拔她。(可 16:9; 路 8:2)

    5. 大使命 (太 28:18-20) A、 四个动词: 、 、 、 ;带有命令

    的动词是 。 B、 三个所有 ‘all’:所有 (all authority)、___ (all the

    nations)、 你们 (all the time) 。 C、 二个保证:祂的___、祂的 。

    6. 作门徒条件

    A、 甘愿 (太 10:24-25)B. 与主 (路 14:26, 27, 33) C、 遵守 (约 8:31-32) D. 爱人 (约 13:3-4) E、 多结 (约 15:8) F. 多救 (罗 1:13)

    日期: 姓名: 分数: /35

    引言-簡.pdfMatt 1 大綱(簡).pdfMatt 2 大綱.pdfMatt 3 大綱.pdfMatt 4 大綱.pdfMatt 5 大綱.pdfMatt 6 大綱.pdfMatt 7 大綱.pdfMatt 8 大綱.pdfMatt 9 大綱.pdfMatt 10 大綱.pdfMatt 11 大綱.pdfMatt 12 大綱.pdfMatt 13 大綱.pdfMatt 14 大綱.pdfMatt 15 大綱.pdfMatt 16 大綱.pdfMatt 17 大綱.pdfMatt 18 大綱.pdfMatt 19 大綱.pdfMatt 20 大綱.pdfMatt 21 大綱.pdfMatt 22 大綱.pdfMatt 23 大綱.pdfMatt 24 大綱.pdfMatt 25 大綱.pdfMatt 26 大綱.pdfMatt 27 大綱.pdfMatt 28 大綱.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