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doc

16
Southwest Southwest Southwest Southwest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of of of Science Science Science Science and and and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研究 ——以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节目为例 学院名称 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生姓名 刘娟 学号 20095240 指导教师 尹兴 二〇一三年五月

Upload: gftvlie-a

Post on 21-Feb-2016

23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9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刘娟 doc

SouthwestSouthwestSouthwestSouthwest 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 ofofofof ScienceScienceScienceScience andandandand 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研究

——以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节目为例

学院名称 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生姓名 刘娟

学号 20095240

指导教师 尹兴

二〇一三年五月

Page 2: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Ⅰ

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研究

——以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节目为例

摘要摘要摘要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流言的传播也更为迅速,从“碘盐抢购”、“绿豆能

治百病”等等的流言中,充分说明了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普遍较低,与此同时,科普

网站“果壳网”、“煎蛋网”等也倍受欢迎,国外的科普节目也在微博上广为流传,这

也说明了科普类电视节目发展前景极为巨大,然而国内的科普类电视节目却因为选题

狭窄、讲解不全、制作水平低下等原因广受诟病或关注度不高,特别是与《流言终结

者》为代表的国外科普类电视节目相比差距甚远,也与国内目前科普类节目的发展需

要极不适应。本文将通过对《流言终结者》和国内类似节目的分析来了解我国科普类

电视节目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流言终结者; 科学素养; 电视节目模式; 创新; 品牌

Page 3: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Ⅱ

II

Popular science television programs and the developmentprospects of the limitations

——By Discovery Channel "Mythbusters" program asan example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spread of rumors is more and

more rapid. From "buy iodized salt", "bean can cure all diseases," and rumors like this,

fully illustrates that scientific literacy of our citizens generally is low. Meanwhile, popular

science website, such as "Nutshell network", "omelette network" and so on is also popular

and foreign science programs are widely circulated on Weibo, which also explain the

prospects of popular science television program development are immense. However, the

domestic popular science television programs for the narrow topic, incomplete explanation,

low level widely criticized or other reasons are not high degree of concern, particularly

compared with the "Mythbuster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oreign popular science

television programs, are far behind and are unfit so much to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the

domestic popular science programs. The article will be through "Mythbusters" and some

similar domestic programs to analyze to understand Chinese science TV program

limitations and th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KeyKeyKeyKeywords:words:words:words: MythBusters, Scientific literacy, Innovation

Page 4: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Ⅱ

III

目目目目 录录录录

绪论..............................................................................................................................................1

一、终结流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1

二、终结流言的路径..................................................................................................................2

(一)电视频道定位···················································································· 2

(二)体制下的中国电视节目······································································· 3(三)科技与娱乐的的天平·········································································· 3

三、节目内容的选择..................................................................................................................4

四、节目创新为流言终结增加生命力..................................................................................... 6

五、成功之道在于源头:电视台制作模式............................................................................. 7

六、对我国终结流言类节目的启示......................................................................................... 8

(一)把控好节目定位················································································ 8

(二)扩大选材思路,视角丰富··································································· 8

(三)增加节目的科技含量·········································································· 9(四)不能过度娱乐化科普节目··································································· 9

结论............................................................................................................................................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Page 5: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

民比例为 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

水平1。近年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低下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

传统课堂上的科普教育的缺失外,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

待。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科普类的网站如“果壳网”、“煎蛋网”等也倍受欢迎,都

展示了国人对一些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的缺乏和强烈了解欲望,科普类电视节

目发展前景极为巨大,然而国内的科普类电视节目却因为选题狭窄、讲解不全、制作

水平低下等原因广受诟病或关注度不高,特别是与《流言终结者》为代表的国外科普

类电视节目相比差距甚远,也与国内目前科普类节目的发展需要极不适应。

究竟电视科普类电视节目,特别是终结流言类的节目应该怎样定位,如何兼顾节

目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娱乐性,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观众的科学批判能力?中国

的科普类电视节目到底缺少了什么,为什么和国外同类节目相差甚远,应该如何发

展?我希望通过对比《流言终结者》和国内目前科普类电视节目,能够了解为什么中

国的科普类电视节目与国外节目的差距以及未来走向。

一、终结流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更为方便和迅速,特别是随着微博等新

媒体的兴起,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且相对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对流言的传播更起到

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成为了流言制造和广泛传播的重要平台。以 2009 年北京遭暴

雨为例,当时一则车主在车内无法逃离而溺水身亡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友纷

纷讨论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而微博上则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求生方法,许

多“民间”的方法被广为传播,甚至在网友中引发了一场口水战,而果壳网等科普网

站也纷纷做出科普帖,果壳网旗下的“谣言粉碎机”专栏也针对网络上的谣言进行了

澄清,却收效甚微。该事件最终由网友上传《流言终结者》中的相关节目视频,才总

1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EB/OL】.http//www.cast.org.cn/n35081/

Page 6: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

算结束了这场“闹剧”。

根据 2010 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

主要渠道选择最多的是电视,占 87.5%2。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节目相较于

如今日新月异的网络媒体还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更为直观,受众面也十分广,

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可信度相对较高,也更加有优势去证明再加上传播渠道的开拓—

电视节目视频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终结流言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二、终结流言的路径

在我国,终结流言类的节目的雏形最初是在科普节目后增加粉碎谣言的板块,其

主要通过图片与文字来对流言进行说明,主要还是以国外的科普新闻和科普网站上的

新闻为主,科普性与娱乐性都不够高,也很难得到观众的关注和支持。但近几年来,

随着各省级电视台的繁荣发展,国内电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大电视台也纷纷开始

注重科技节目,而终结流言类的节目也逐步走进中国电视观众的视野,从目前的节目

来看,其节目的形式也逐渐开始丰富,节目的定位也日益明显和清晰,也开始得到了

一定的关注和好评。如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等。

(一)电视频道定位(一)电视频道定位(一)电视频道定位(一)电视频道定位

像 Discovery 探索频道这样的国外频道实际上都是高范围覆盖的地域特征不明

显的专业性频道,由于节目定位就不按地域为界,使得观众的接受度高,受众也基本

不受地域的限制,特别是探索频道这样的以纪录片为主的专业性频道,虽然是根据受

众分群化媒介消费习惯,基于小众的受众需求,相对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来说只

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在全国乃至全球化的市场上,这就是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庞大的

受众群体了,虽然在美国本土的 Discovery 探索频道的收视率并不理想,最高单个节

目收视率低于 3%,但是由于探索频道的每一个节目都在全世界不同的市场播出,其

收视率还是十分理想,也因此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而中国的电视台定

位单一,除了中央电视台外,其余各卫星频道基本以地域为主,地域特征明显,使得

受众范围也相对狭窄。

2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EB/OL】.http//www.cast.org.cn/n35081/ 2

Page 7: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3

鉴于此,国内的节目制作模式和创新也显得更为不足和单一,节目的制作带有明

显的保守性,不愿意冒险,或是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或是选择克隆国内外成功的电

视节目,从而吸引本地观众,保障基本收视率,使得广告收入和收视率在可掌控的范

围内。

(二)体制下的中国电视节目(二)体制下的中国电视节目(二)体制下的中国电视节目(二)体制下的中国电视节目

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

兴国”的战略,在央视的带领下,我国科技类电视节目整体得到了较大的空间和发展,

2001 年 7 月,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开播也开创了我国科教节目专业化

的时代,为科技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但其节目形式乏善可陈,缺乏创新,

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近年来,随着各地方电视台的崛起,各省级卫视开始转播或

播放探索频道制作的节目、甚至开始自己制作类似的节目,但总体来说还是“引进节

目多,自办节目少”,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反馈。

在探索频道,节目的制作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视率,节目主要通过电视台、广

告赞助和制播分离下节目的销售情况而定,收视率便是一切的前提和保障,所以节目

的制作常常出现极富吸引力的创新去吸引受众。而在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情况

节目特别是科技节目,多数是为了响应中央的战略目标而收视率的压力较小,节目就

因此显得中规中矩,乏善可陈。其实目前的中国电视“最需要进行的是电视传媒主体

性的确认以及对意识形态的‘解魅’(disenchantment),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电视从权

力的‘哈巴狗’(lap dog)变身为制衡权力的‘看门狗’(watch dog)”3。

(三)科技与娱乐的的天平(三)科技与娱乐的的天平(三)科技与娱乐的的天平(三)科技与娱乐的的天平

作为一档传播科技知识,提高观众科学素养,终结流言的节目,《流言终结者》

以科学实证为特征,有效的结合了科学与娱乐,寓教于乐,也广受欢迎。其节目形式

灵活,将科技这一似乎被供于神坛之上的学科用于解释生活当中的事情,特别是一些

多年来流传于民间,似是而非的流言,对其进行了科学的实验,以验证流言的真假。

在貌似严肃的主题下,《流言终结者》却始终把握好了科技与娱乐这个天平的度,充

3 徐帆 “非制度化生存”:制度分析视域下的中国电视

Page 8: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4

分发挥了科技了力量而不让观众感到沉闷难耐。

提到科技与娱乐的结合,不得不说的是《流言终结者》节目中的镜头语言。在复

杂的实验中,其实大部分观众对于一些科技术语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会有本能的反感,

《流言终结者》也聪明的没有将其重点放在详细解释实验的原理上,而是通过旁白或

者主持人简洁的叙述向观众阐述实验的原理,而非过重阐述一些过于抽象和专业的术

语,其镜头不会对这些专业解释进行着重描述,而利用剪切较多且多用快进的画面,

在主持人或者旁白叙述原理时插入实验画面,通过声画分立的方式突出了声音的内

容,也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形式,使得整个节目更加的灵活和完整。以第十一季第三集

为例,在节目中镜头运用方式较为丰富,推拉摇移跟都有运用,但匠心独运之处在于,

这些镜头在后期的处理中却加入的快进的方式,并且机位设置较多,一个画面会用多

机位的不同镜头来展示,通过快放和慢放等方式剪辑在一起,使得整体节目显得丰富

且轻松,不仅不会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可以连续性的吸引观众的注意。正如节

目的宗旨——“节目的目的不是让观众看完节目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激发一

种探索的热情”。在节目中也会适当安排一些剧情,充满了诸如:悬疑、冲突、戏剧

性、视觉奇观等娱乐元素,让其科学性性和娱乐性达到一个平衡点,轻松的学习、了

解科学知识,在娱乐中学习,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流言终结者》主打的还有主持人品牌,其主持人阵容由亚当•沙维奇和杰米•

海纳曼共同组成,这两位主持人的“卖点”在于“有三十年以上经验的特效专家”,

随着节目的播出又邀请了三位在模型或者特技方面相对较有经验的的人作为幕前主

持人,也就是“终结者”。从几位主持人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节目组所考虑的主持

人并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而是要有相关经验,当然,对于这些终结者的背景和经验,

在做实验的过程当中,不一定会有实质性的帮助,但首先,有一定的相关的科学实验

基础终结者的语言比普通主持人通过死记硬背的表达方式会更加流畅自然,同时也让

观众对他们所述内容产生一种信服感,不会让观众对节目实验过程产生不必要的怀

疑。从节目过程也一直以主持人为中心,主持人带动节目的氛围,并且从头到尾的参

与实验,讲解实验过程和原理,创造出一个主持人品牌,也使得节目本身更具有独特

性和品牌性。

Page 9: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5

三、节目内容的选择

《流言终结者》由特效专家亚当沙维奇和杰米海纳曼共同主持,《流言终结者》

每集约一小时长,会关注二或三个(偶尔会更多)都市传奇、大众信仰或网络谣言,

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流言。而在一期节目中会有至少一个复杂的准备和实验作

为该集节目的主轴,再搭配一至两个能够简单验证或者戏剧效果比较少的项目。而节

目的时间有时也会根据节目内容而做出调整,有些复杂的实验或者特别的主题甚至需

要花费一个小时的节目来进行验证。曾经有特别节目如:鲨鱼特集、电影特集、海盗

特集和巨物迷思特集,长度皆为两小时。这些不仅仅是简单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

其受众面,使得其观众不仅局限于普通的人,也吸引了相当部分的专业人士收看。而

在节目中并“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试验”这一宗旨也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节目开

播至今,验证了无数流言,有的被揭穿,有的被证实,也有尚未得到解决的办法,甚

至有些会根据观众的建议,用不同方法来对流言进行重新试验。

目前国内的电视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于对一些成功节目的复制。从选

秀节目、相亲节目、鉴宝节目,只要一个节目收视好,同一类型的克隆节目便在各卫

星和地面频道遍地开花,而许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也基本山是克隆国外电视节目。如

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获得广泛关注之后,全国各大、小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了各类相亲节目,如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百里挑一》、浙江卫视《为

爱向前冲》等等,而目前的国内的终结流言的节目如:《新闻大求真》、《1001 个真相》

等节目从节目创意到形式上基本是模仿《流言终结者》,中国电视仿佛陷入了一个克

隆和被克隆的怪圈,从节目形态到节目设置,各大电视台大量克隆海外电视台,到克

隆兄弟台节目,而这样的循环带来的就是电视人创新能力日趋弱化,节目流于低俗,

从而观众也出现视觉疲劳。也使得各大电视台进入了复制模仿的困局,这样复制节目

的结果不仅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从如今仅存的节目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复制模式也

开始出现了一定的反效果。

归其原因,中国缺乏的是科学化、社会化、流程化的创意生产机制和市场交易机

制,缺乏的是一个提供创意和创意人才的体制机会,还有我国卫视综合频道的单一的

定位,不似国外的高范围覆盖的地域特征不明显的专业频道。其次,个省级卫视都有

作为本地对外宣传平台窗口的定位,最后,缺乏冒险精神追求中庸的观念也只能让他

Page 10: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6

们在抢“独播”等上的小打小闹。

国内电视台总是经受不住成功模式的复制,如东方卫视《1001 个真相》、湖南卫

视的《新闻大求真》,其节目形式基本复制了《流言终结者》。当然,这样的形式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一定的收视率,节目制作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小,但是长此以往,

不但会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也会影响节目工作人员的创新性,使得整个电视行业风

气流于复制而非创新发展,打击其积极性。

而在国内的类似节目中,试验内容却实在太“安全”,如东方卫视的《1001 个真

相》为例,该节目也大体上沿袭《流言终结者》的模式,内容却大相径庭,选题都是

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如有一期是解开炒菜是锅内起火应该怎么办,试验在室外进行,加

热一口装满油的大锅,起火后分别倒进油、水、米、蔬菜、可乐等,观察其反应,最

终得出结果,应该盖上锅盖,将其与空气隔离开来,是解决国内起火最有效的方法。

不难看出,该节目的模式复制《流言终结者》,其选材却有很大的差别,《1001》主要

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情况进行验证,却运用了最复杂的方法来解决最简单

的方法,受到了观众的广泛批评。

四、节目创新为流言终结增加生命力

随着节目的播出成功,《流言终结者》也在不断的创新,增加新元素迎合观众的

口味,从奥巴马客串到电影特辑,再到中国爆米花机,《流言终结者》时常会创新节

目模式,让观众从沉闷的科学讲解中解救出来,从普通观众的视角出发,解释日常生

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如节目的电影特辑就请来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喀麦隆,针对网

上广为流传的 Jack 和 Rose 在冰水中本可以共同在浮板上生存下来的流言,两位主持

人则根据网络上的流言,在模拟电影里的各种外部环境后,最红流言被破解,却也发

现了另一个可以两人最终可以共同漂浮的实验,实验在最后让喀麦隆“恼羞成怒”:

“我是导演,我说他们要死他们就必须死。”

有的流言只做一次实验得不出结果。节目开播以来,对于一些没有确切结论的流

言,流言终结者们会对其进行反复实验,节目还开通了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在交流网

站上观众或流言终结者们自己会想出更多有趣的方法对付节目中出现过棘手的难题。

Page 11: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7

到现在《流言终结者》一共拍了 5集《重破流言》节目,重新测试了 24 个流言。重

破流言的过程中,许多实验用的是新方法,会把两种结果清楚地摆在观众面前,任君

评价。大多流言再次被破除,有些得出的结论是有可能发生。总之,要以客观事实说

话。

据统计,目前《流言终结者》共播出 187 集,总节目时间达到 218 小时(包括特

辑)总共验证了 833 个流言,而被证实的有 194 个,有此可能:178 个,破解的有 461

个。

而国内的节目,以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为例,节目时长约为 28 分钟,两位

演播室主持人,节目包括了“禁止实验室”“科技下乡记”“求真科学秀”等板块,每

个板块由不同的记者来进行流言的验证,其流言的内容包括社会热点新闻,网络传言

等等。其节目形式甚至外景主持的服装打扮都在模仿《流言终结者》,节目也进行了

一定的创新,在“科技下乡记”这一板块中,摄制组深入贫困山区学校中,和学校里

的孩子们进行一些科学实验,如紫外线感光珠,同时也为贫困山区献出爱心并号召社

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关注。

五、成功之道在于源头:电视台制作模式

探索频道是以记录片专业的频道,在竞争激烈的美国电视行业中,以单一的模式

杀出重围、一举获得成功,并且在不断改变和完善其管理和制度后,在美国和全世界

收视率节节攀升,并且获得专业好评,成为美国电视史上的一大奇迹。

探索频道坚持频道的专业化,通过小众来获得大众发展,并且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化

模式,扩大盈利范围,第三是严格遵守制片人中心制,一切以制片人为主,使得节目

充满了个性。

而在中国,由于各省级卫视频道定位单一,过于保守和地域化严重,缺乏冒险精

神而追求中庸之道。电视台始终还是没有超出的控制范围,一切以收视率为目标。而

制播分离制度在中国海没有完善和广泛的运用,大多数节目还是靠着一个电视台为

生。以上种种因素都造成了在类似《流言终结者》的科技类的节目始终都缺乏原动力,

无法真正的实现突破和创新。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境外卫星代理部接收探索频道信号,通过亚太 6号卫星(东

Page 12: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8

经 134 度)发射 KU 波段信号。该服务一般只提供给三星级或以上的涉外宾馆酒店,

外国人居住区,领事馆及大使馆。中国大陆各省市的地方电视台会转播或播放探索频

道制作的节目。[3] 中国大陆播放探索频道节目的电视台有:上海东方传媒(集团)

有限公司(SMG)旗下的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SiTV) 全纪实频道(该频道播出

探索频道的时段长达三个小时4。

六、对我国终结流言类节目的启示

(一)把控好节目定位

任何节目都应该明确节目定位,而终结流言类的节目首先应该更加注重这个方

面,填补目前我国电视行业的空白,在各个电视台开始注重科教类节目的今天,更应

该响应国家的相关号召,明确节目的定位,而非一味的模仿与克隆《流言终结者》等

在国际上制作模式较为成熟和取得一定成功的节目。

其次,应该在节目中适当根据当前社会热点或者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言进行破解,

找到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的复制和照搬《流言终结者》的模式,要因地制宜,有

自己的创新。

第三,每期节目要破解的流言不宜过多,否则观众易产生审美疲劳,并且势必会

导致压缩每个流言破解的时间,无法将流言通过合适的科学实验方法检验出来,更重

要的是会影响流言的选择,可能会导致节目更倾向于选择较为简单易讲解的流言,也

会影响节目形式的创造和发挥。

第四,加大创新节目模式,将科学与娱乐巧妙的结合起来,而目前国内的节目却

重娱乐轻科学,当然,在节目中加入一些娱乐元素,特别是在科教节目中,会缓解节

目本身可能具有的一些枯燥乏味,可以适度缓解观众的观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为

节目增加了比较轻松才环境,但是过分的娱乐化也会削弱科学的成分,会使得实验的

道理讲不清楚,或者没有让观众了解到所要传达的科学精神和实验,甚至可能引起部

分观众的反感,更谈不上提高过国民的科学素养,本末倒置。

4 维基百科

Page 13: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9

(二)扩大选材思路,视角丰富

在节目内容的选材上,不能仅仅局限于身边的琐事,目前,国内现有的类似于《流

言终结者》节目,其实验的基本都是基于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类似于柴米油

盐方面的事情,如“防止锅内起油”、“公鸡是否只在黎明打鸣”、“一次性水杯的第一

杯水是否可以喝”等等常识类的知识,相对而言,《流言终结者》的选材更为广泛,

主要关注都市传奇、大众信仰或网络谣言,如“单凭人类的声音可以震碎玻璃”“把

一张邮票贴在直升机旋翼上会让直升机失去平衡而坠毁”等等。甚至会针对电影、传

说进行特别节目,邀请电影导演共同参与,共同针对一些流言进行验证,而通常此类

特别节目一个节目就会占用到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这些选题大大的提高了节目的

趣味性,也带动了观众的积极性。

相对而言,我国类似的节目在选题视野和选题的定位上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

样一味的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琐事相关,只会降低节目的科普性质,更加凸显了节目的

服务、娱乐性质,过分强化节目中的娱乐性质,而失去了其致力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

养的初衷。我认为可以增加一些微博上流传较为广泛,引起较大关注的流言,进行实

验和说明,通过综合网友的意见和各大网站提供的方法等,通过实验的方法,及时给

出解答。

(三)增加节目的科技含量

在国内类似节目的制作过程,或者实验验证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大学实验室或

者科学实验室在进行流言的验证,并通过相关的专家口头的解说来解释现象,回答问

题。这样的方式,在一方面让观众无法切实体会到实验的过程,更多的却是听专家讲

述复杂的科学名词,另一方面因为实验方法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到节目的选材,使得选

材只能根据能在狭小、简单的实验室或户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从而使得节目选题范

围小,无法激发观众观看和交流的兴趣。如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中,对于各个流

言的检验中,这些实验都是在本地大学实验室,然后请相关的专家进行讲解,这些都

是因为我国类似节目缺乏高科技来支持解释和攻破各种流言。其实,在节目中运用高

科技虽然成本较大,但既可以体现科学严谨的节目品质,又可以对我国科技水平的发

展进行充分的展示。

Page 14: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0

(四)不能过度娱乐化科普节目

科学传播的目的在于像公众传输正确的科学知识,并且能够激发公众的兴趣,产

生探索的欲望,得到理解和愉悦的情感反应,从而形成自己对于科学知识的判断,提

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科学风气。当然,电视提供娱乐本身

就是电视的属性,通过电视来获得娱乐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科普类的电视节目,其

重点还是在于科普,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娱乐只是将科学更好的传播的一种方

式手段,过度的娱乐化不仅仅会使得节目本身的目的达不到,甚至可能会造成不良的

社会影响。因此,必须要把握好科学与娱乐这个天平平衡的一个度,必须要坚守底线,

更好的发展科普类的电视节目。节目的娱乐性只能为更好的传播节目内容为主。

结论

在我国,科教类节目发展较晚,从节目内容到节目形式也较为单一,没有突破性,

或者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国外较为受欢迎的终结流言类的节目。但是从近年来

粉碎流言类的网站大受欢迎、微博上热传《流言终结者》节目视频等事件也可以看出,

科普类节目,特别是终结流言类节目在我国的发展潜力。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

这档栏目从播出至今,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广泛欢迎,在中国也有不少拥趸,归其原因,

我认为他们从节目定位、内容的选择、节目制作方式、电视台制作模式和创新方面都

做的十分完善和成熟,种种原因成就了现在的《流言终结者》。而我国的终结流言类

的节目发展潜力巨大,不应仅仅从一味的克隆开始,而应该从把握节目定位、扩大节

目内容、增加节目科技含量、把握好娱乐的度等方面入手,相信只要因地制宜,终结

流言类的节目会在国内掀起一股科技之风,填补我国此类电视节目空白、引发国民的

探索欲望、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

致谢

大学四年的最后一项“任务”终于完成了,这也预示着我的大学即将结束。这次

的论文写作过程由于有很多毕业的事情重合,导致完成的有些匆忙,还有许多不完善

的地方,也有很多的遗憾,但是无论如何,我也很感谢通过这次的论文写作来为自己

四年学习作一个交代。在此,特别向我的论文导师——尹兴老师,表示感谢,感谢您

Page 15: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1

对此篇论文提出的宝贵建议。还要特别感谢图书馆的视频播放人员,让我在学习的空

闲里看到了许多国外的优秀节目,从这里才萌发出了我的这篇论文,非常感谢。同时,

我要感谢新闻系的所有老师们,感谢你们在这四年里为我的学习、成长提供了一个非

常良好的环境,让我在一次次的学习中不断成长、完善自我。

最后,我要再次对帮助我、关心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翔.《流言终结者》与电视科教类节目创新[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2,(3):57-58.

[2] 张金平.以科技"终结"流言[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0,(12):47.

[3] 潘凯雄.电视•学术•科普--说传媒之五[J].传媒,2001,(5):14.

[4] 刘晓.科普教育电视节目创作中的思维模式和叙事结构——以大型系列节目《身边的奥秘》

为例[J].科普研究,2010,05(6):54-59,79.

[5] 钱颖.浅析科技电视节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26-27.

[6]陈娟红. 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科教电视节目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7]蒋晶丽. 中国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研究[D].湖南大学,2008.

[8]刘梅. 数字技术与知识类电视节目[D].山东师范大学,2002.

[9]沈丹丹. 科教电视节目的传播观念和教育观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商报记者 李雪. 流言“终结者”的“长寿”秘方[N]. 北京商报,2010-01-04F09.

[11]凯世富投资咨询投资总监 乔嘉. 量化“流言终结者”[N]. 第一财经日报,2010-11-27B14.

[12]李亚玮. 科普电视节目的新形态——时效性科普节目——对《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节目的

思考[A].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科技新闻学

会:,2005:5.

[13] 郝静静.专业化·商业化·制片人制--探索(Discovery)频道的成功要素分析[J].中国广播

电视学刊,2006,(3):77-78.DOI:10.3969/j.issn.1002-8552.2006.03.036.

[14] 白雁. 流言终结者秘事[J]. 科学与文化,2011,01:20-21.

[15]Authier Denise,Bradshaw Pamela,Hickman Louise,Shaha Steve. Mythbusters.[J]. Health management technology,2012,3310:.

Page 16: 刘娟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2

[16]O'Donnell,Anthony. Mythbusters Cannonball Accident: Insurance Risk Mitigation Failure?[J]. Insurance & TechnologyOnline,2011,:.

[17]Anonymous. Xerox Corporation: Xerox's Agenda for Print 09: Help Print Providers Grow and Succeed; Xeroxeal Business Live! event to debunk industry myths; guest stars from The Discovery Channel's MythBusters showe their "busting" stories[J]. M2 Presswire,2009,:.

[18]Anonymous. Gaiam; GAIAM to Release Discovery Channel's MythBusters Collection 5 and Animal Planet'sride on DVD This April[J]. NewsRx Health & Science,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