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真正的超越

1
真正的超越 国际先驱导报 2011 6 10 日-16 责编:晓德 Email:ihl-xiaodevip.sina.com 31 专栏 · 方圆 COLUMN 第三只眼睛 · ·张翠容 美国刚宣布的经济数据差强人意,有 分析家忧虑美国可能会陷入双底衰退。 至于欧盟国家,情况更糟糕,葡萄牙与希 腊的债务危机恐拖累欧盟地区的经济前 景。在西方经济下滑之际,中国与印度早 被视为崛起的新兴势力。说是新兴势力, 其实只是指经济发展的层面上,中印两国 本身就是文明的古老大国。 特别是印度,现代思想家可能对我们这 代中国人更有启发作用。早前有艺术家朋 友在上海办了一个饶有意思的活动: “从西方 到中土”,有多位知名印度思想家参与对话, 其中一位历史学者迪佩什 · 查卡拉巴提 (Dipesh Chakrabarty) ,其演说颇为发人深省。 究竟印度人的生活哲学是什么?按照 上述思想家的说法,原来不少印度人,尤其 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已不再为 未来而活,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以后”有 啥意思,对他们而言,活在当下,只不过每 一刻为生活作个小调整,仅此而已。 他们认为为生命建立一个更软性的 系统,好让自己能有舒展的空间。这令我 想到我身处的香港,香港人事事以“为未 来打算”做借口,完全漠视此时此刻的生 活品质。事实上,生活包涵物质与灵性, 香港人总以为营造丰富的物质生活才是 一切,对将来才有保障。 举个例子,香港人一直为房子生为房 子亡,我最近为了家人到处寻觅居所,差 点儿要发疯了,很多在我生命中有意义的 事情都被迫搁置。不明白香港人为何这 样,连在学的年轻人也这样想:置业是人 生的首要目的。 最近与一位文化人吃午饭,他已经有一 定的知名度,我猜他早已拥有自己的物业。 怎知他说,他一直都是租房子住,他不想参与 这个游戏,反之把大部分时间投放在灵性思 维上。我碰到他时,他刚结束禅修营,准备第 二个星期就到印度佛陀圣地参悟。 我与他谈到香港空间的苦恼,大家有 藏书一大堆,他笑说会把书放在他习佛的 师父的寺院里,好让书本也六根清净。 人生苦短,为什么我们总为衣、食、 住、行而花上大部分时间?有时是需要, 但有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由于我们太执着、 太贪心而已。 再说回上述所提到的印度思想家迪佩 什,他对印度与中国在国力上逐渐主导世界 有这样的提问: “在印度和中国成为支配性 的、强而有力的国家时,我们会超越欧洲思想 的视野吗?中国和印度会生产出新的思想 基础,以便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大同吗?” 当我们中国人为中国繁荣而感到亢奋 时,这一反问可说是当头棒喝,值得每一个 中国人深深思考国家真正的发展方向。 说到印度,我们当然不会否认,印度 是一个亚洲民主大国。不过,最近有调查 指印度社会的自由度不高,印度人的自由 处处受到限制,而印度之贪污腐败、缺乏 效率、贫穷落后更成为民主的敌人。人们 就此批评印度的民主失败。 可是迪佩什却告诉我们,尽管印度的 民主未能为人民带来公平的财富分配,贫穷 的人无法享受国家的经济成果,但印度人仍 然表示宁愿发展慢些,亦不会放弃民主,因 为他们认为中央集权式的决策会更差。 印度人如何看待民主?事实上从他 们的投票便可得知。原来印度人的投票 率极高,一般都会有百分之六七十,而且 穷人更热衷于投票和参与社会事务,他们 希望借此来推动国家的民主改革。难怪 印度的社会运动十分蓬勃,思想也很活 跃。流水不腐,只要印度保持这种动力, 不少印度人相信好的转变便会来临。 现在印度最需要的是法治,并有一个 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机构来伸张社会公 义。当然,印度的传统种姓制度也需要改 变,民间社会一直为此而努力。 由此看来,印度人不会如外界般质疑 印度的民主,只是思考如何把这民主变成 好的民主。说来有趣,迪佩什指印度人相 信民主是人类唯一出路这个想法,与英国 人曾殖民管治不无关系。在殖民时代,英 国统治者曾对印度人说:“民主对你们是 好的,但现在不能给你们,因为你们还没 有准备好。” 印度人不服气,一直欲证明他们可以 实践民主。至于印度能否用好的民主取 代坏的民主?看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 走呢! (311) “在印度和中国成为支配 性的、强而有力的国家时,我们 会超越欧洲思想的视野吗?” 邱炯/插画

Upload: wenyuan-shao

Post on 22-Mar-2016

2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国际先驱导报--真正的超越

TRANSCRIPT

Page 1: 国际先驱导报--真正的超越

真正的超越

★国际先驱导报 2011年6月10日-16日 责编:晓德 E-mail:ihl-xiaode@vip.sina.com 31专栏·方圆COLUMN

第三只眼睛

○○··张翠容

美国刚宣布的经济数据差强人意,有分析家忧虑美国可能会陷入双底衰退。至于欧盟国家,情况更糟糕,葡萄牙与希腊的债务危机恐拖累欧盟地区的经济前景。在西方经济下滑之际,中国与印度早被视为崛起的新兴势力。说是新兴势力,其实只是指经济发展的层面上,中印两国本身就是文明的古老大国。

特别是印度,现代思想家可能对我们这代中国人更有启发作用。早前有艺术家朋友在上海办了一个饶有意思的活动:“从西方到中土”,有多位知名印度思想家参与对话,其中一位历史学者迪佩什·查卡拉巴提(Dipesh Chakrabarty),其演说颇为发人深省。

究竟印度人的生活哲学是什么?按照上述思想家的说法,原来不少印度人,尤其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已不再为未来而活,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以后”有啥意思,对他们而言,活在当下,只不过每一刻为生活作个小调整,仅此而已。

他们认为为生命建立一个更软性的系统,好让自己能有舒展的空间。这令我想到我身处的香港,香港人事事以“为未来打算”做借口,完全漠视此时此刻的生活品质。事实上,生活包涵物质与灵性,香港人总以为营造丰富的物质生活才是一切,对将来才有保障。

举个例子,香港人一直为房子生为房子亡,我最近为了家人到处寻觅居所,差点儿要发疯了,很多在我生命中有意义的事情都被迫搁置。不明白香港人为何这

样,连在学的年轻人也这样想:置业是人生的首要目的。

最近与一位文化人吃午饭,他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我猜他早已拥有自己的物业。怎知他说,他一直都是租房子住,他不想参与这个游戏,反之把大部分时间投放在灵性思维上。我碰到他时,他刚结束禅修营,准备第二个星期就到印度佛陀圣地参悟。

我与他谈到香港空间的苦恼,大家有藏书一大堆,他笑说会把书放在他习佛的师父的寺院里,好让书本也六根清净。

人生苦短,为什么我们总为衣、食、住、行而花上大部分时间?有时是需要,但有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由于我们太执着、太贪心而已。

再说回上述所提到的印度思想家迪佩什,他对印度与中国在国力上逐渐主导世界有这样的提问:“在印度和中国成为支配性的、强而有力的国家时,我们会超越欧洲思想的视野吗?中国和印度会生产出新的思想基础,以便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大同吗?”

当我们中国人为中国繁荣而感到亢奋时,这一反问可说是当头棒喝,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深思考国家真正的发展方向。

说到印度,我们当然不会否认,印度是一个亚洲民主大国。不过,最近有调查指印度社会的自由度不高,印度人的自由

处处受到限制,而印度之贪污腐败、缺乏效率、贫穷落后更成为民主的敌人。人们就此批评印度的民主失败。

可是迪佩什却告诉我们,尽管印度的民主未能为人民带来公平的财富分配,贫穷的人无法享受国家的经济成果,但印度人仍然表示宁愿发展慢些,亦不会放弃民主,因为他们认为中央集权式的决策会更差。

印度人如何看待民主?事实上从他们的投票便可得知。原来印度人的投票率极高,一般都会有百分之六七十,而且穷人更热衷于投票和参与社会事务,他们希望借此来推动国家的民主改革。难怪印度的社会运动十分蓬勃,思想也很活跃。流水不腐,只要印度保持这种动力,不少印度人相信好的转变便会来临。

现在印度最需要的是法治,并有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机构来伸张社会公义。当然,印度的传统种姓制度也需要改变,民间社会一直为此而努力。

由此看来,印度人不会如外界般质疑印度的民主,只是思考如何把这民主变成好的民主。说来有趣,迪佩什指印度人相信民主是人类唯一出路这个想法,与英国人曾殖民管治不无关系。在殖民时代,英国统治者曾对印度人说:“民主对你们是好的,但现在不能给你们,因为你们还没有准备好。”

印度人不服气,一直欲证明他们可以实践民主。至于印度能否用好的民主取代坏的民主?看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呢!(311)■

“在印度和中国成为支配性的、强而有力的国家时,我们会超越欧洲思想的视野吗?”

邱炯/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