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23
全民健身概论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 认识学校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作 用,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概况, 弄清现阶段我国学校 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明确加强学校体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之间的关 系, 探讨学校体育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进行改革的方向。 学校体育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基础加强学校 体育工作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 更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增进学生健康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200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实施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 的开展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学校体育改革 新思路 第四章 102

Upload: king-stone

Post on 22-Mar-2016

27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颁布实施, 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 200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系, 探讨学校体育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进行改革的方向。 体育工作, 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 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 学校体育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教学要点 102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他们的运动能力, 为他们终身从事体育锻炼、 提高健身水平打下良好的 疑对增强民族体质, 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校期间正值长 儿童为重点, 并且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 要求各级各 到良好的体育教育, 他们走向社会后就可以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 这对 锻炼正是影响他们生长发育的重要而积极的因素。 因此, 抓好学校体育 三个方面。

TRANSCRIPT

Page 1: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 认识学校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作

用,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概况, 弄清现阶段我国学校

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明确加强学校体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之间的关

系, 探讨学校体育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进行改革的方向。

学校体育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的重要基础。 加强学校

体育工作, 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

求, 更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增进学生健康, 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需要, 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200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颁布实施, 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

动” 的开展, 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

新思路

第四章

102

Page 2: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①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www.moe.

edu.cn/

第一节 学校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

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国民体育基础的学校体育, 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过程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学校体育对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

三个方面。

一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点

青少年的体质水平是一个民族素质水平的象征和标志。 学校体育无

疑对增强民族体质, 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校期间正值长

身体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中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 体育

锻炼正是影响他们生长发育的重要而积极的因素。 因此, 抓好学校体育

工作,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不仅能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生长

发育, 增强他们的体质, 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习惯, 发展

他们的运动能力, 为他们终身从事体育锻炼、 提高健身水平打下良好的

基础。 根据遗传学和优生学原理, 青少年的体质增强, 能从根本上改善

和提高我国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从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全国人民。 青少年和儿童是我国人口的

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的数据,

2004年, 我国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在校人数为25 302.6万人 ,

譹訛

约占全国人

口总数的1 / 5。 在校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人口的主体。 学生在学校受

到良好的体育教育, 他们走向社会后就可以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 这对

于推动我国体育的普及,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因

此,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在实施对象和重点中明确指出, 要以青少年和

儿童为重点, 并且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 要求各级各

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

二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起点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健身活动开展的起点, 这既考虑长远又兼顾实效。

从长远来看, 根据目前对不同层次、 不同地域的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分

103

Page 3: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析, 人们能否参加健身活动以及参加后的实效性, 与他们早年接受的学

校体育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学生在学校期间是否对体育锻炼有正确的

认识、 浓厚的兴趣, 有无锻炼的能力和习惯等, 这是他们日后参与健身

活动的决定因素。 青少年和儿童可塑性极强, 选择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

身活动的起点, 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充分体

验运动的乐趣, 培养自我健身的能力和习惯, 从而为一生坚持从事体育

锻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实效的角度分析, 学校作为专门的育人场所, 拥有开展体育活动

必要的条件, 如体育师资、 体育场馆和器材以及大批喜好体育运动的学

生等。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选择以学校体育作为起点, 能营造良好的健身

氛围, 作为典型示范, 它能有效带动全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点

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学校体育是基础。 全民健身活动要蓬勃开

展, 需要有大批喜好锻炼的参与者、 有经验的管理者和指导者, 还要有

良好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作保障。 这三者都与学校体育有密切联系。 首

先,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健身兴趣、 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的重要阵地。

这是日后学生有效参与健身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次, 学校体育是培养体

育师资和社会指导员等体育骨干的重要场所。 各级各类体育院系培养了

大量的体育师资和体育社会指导员, 他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挥着

组织、 管理和指导的作用, 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中坚力量。 再次, 学

校拥有着良好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 以学校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

主要场地, 在不影响学校正常体育活动的前提下, 对外开放体育场馆和

各种器材, 提供必要的健身指导, 既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促

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资源, 发挥学校在社区中

的中心辐射作用, 带动全社会健身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 学校体育的发展

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1949

年10月至1956年8月的建国初期的学校体育。 这一时期, 进行了改造旧

104

Page 4: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学校体育和建设新学校体育的艰巨工作, 以解放区学校体育的精神和经

验为基础, 吸收旧学校体育的合理内容, 借鉴苏联的经验, 实现了我国

学校体育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转变, 体育课、

课外体育活动、 学生群众性体育比赛、 学校卫生等迅速恢复和发展。 第

二阶段, 1956年9月至1966年4月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

这一时期, 学校体育受政治、 经济的影响, 其发展呈 “马鞍形” 轨迹。

先是突出贯彻教育方针、 提高教学质量以兴起群众性体育运动的热潮;

后是突击 “四红” (盲目追求高指标), 以劳动、 军训代替体育, 至 “三

年经济困难” 时期学校体育进入低潮, 学生体质、 健康状况呈下降趋

势; 中央提出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方针, 才使学校体育工作重

新走上正轨和得到新的发展。 第三阶段, 1966年5月至1976年9月的 “文

化大革命” 时期的学校体育。 这一时期, 学校体育遭受 “文化大革命”

的严重冲击和破坏。 “文革” 后期, 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 各级学

校恢复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体育专业恢复招生, 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也

逐步恢复, 学校实施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对学校体育有较好的促进。

第四阶段, 1976年10月至1999年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

校体育。 这个时期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1976年10月至1982年8月为历史

性转变时期的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处于全面拨乱反正阶段。 1979年5月

的 “扬州会议”, 进行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思想理论、 方针政策、 组织领

导、 规章制度、 队伍建设、 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全面拨乱反正, 学校体育

卫生工作四个暂行规定的制定与实施, 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步入全面恢

复和发展的轨道。 1982年9月至1992年9月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加速阶段。 指导思想上强调贯彻体育工作面

向全体学生, 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 以普及为主, 以经常锻炼为主, 卫

生工作以预防为主, 在增强体质的同时, 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 国家

教育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的颁布, 有力地加强了学

校体育卫生工作, 促进了体育卫生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学生健康水平的提

高。 1992年10月至1999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 为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学校体育改革广

泛深入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颁发和实施, 以及学校

体育卫生工作的法规、 制度进一步完善, 使学校体育工作走上法制管理

轨道。 体育课程教材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群众

105

Page 5: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性的体育活动, 体育卫生科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学会以及科研、 教

研等机构配合, 初步形成体系, 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阶段, 1999年到现在, 新时期的学校体育。 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作

出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开始, 在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的伟大任务中, 学校教育树立了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2006

年12月,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

2007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

意见》 颁布, 这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的重大举措。 伴随着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的开展, 广大青少

年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这一阶段, 学校体育加大改革力度, 使

体育课、 课外活动与竞赛项目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体育工作取得

了明显成效。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 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新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概括起来, 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经验是: 全

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坚持体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切实按照教学计

划上好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与健身活动, 努

力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他们的思

想道德和文化业务素质, 以适应为人师表与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需要;

增加经费投入, 改善体育的场地与设施建设, 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创造

良好环境; 坚持开展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为改进体育卫生工作和提高

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培育学生养成良好卫

生习惯, 加强疾病防治; 重视向学生普及营养知识和逐步推广营养午

餐; 努力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课余训练试点学校, 形成小学、 中

学、 大学相衔接的运行机制; 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 使有特长的学生在

品德教育、 文化课学习与体育训练方面协调并进, 积极探索培养体育后

备人才之途径; 加强科学研究, 走依靠科学技术振兴体育之路; 坚持改

革与开放, 把继承本国优良传统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相结合; 健全机

构, 依法规范管理体育卫生工作, 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二 学校体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教

育逐步普及, 学校体育日益加强, 使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上升到一个新

的水平。 学校教育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取得了很大成绩, 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工作体系已基本形成。 这既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

106

Page 6: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成才报国准备了健康的身体条件, 也为众多的体育健儿在世界性体育竞

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基础。 学校体育的地位得到了

重视和落实, 形成了 “两课、 两操、 两活动” 的学校体育制度; 初步建

立 “体质调研、 健康教育、 防治疾病” 的卫生保健格局; 建立了普及与

提高相结合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制度, 并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竞赛制

度; 拥有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体育卫生师资队伍; 课程大纲、 教材

与场地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有关学校体育的法规、 政策日趋健全, 初步

实施规范化、 制度化管理;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 课内外体育活动注重质

量和实效; 科学研究深入发展, 推出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成果。

但是, 学校体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忧

虑。 学生身体状况不良, 已开始成为社会及家长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大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长, 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是学校体育的真实写照。

大学生们是高考竞争中的赢家、 强者, 但当我们走进大学校园, 却从许

多强者身上看到了这场竞争的另一种结果: 苍白的面孔、 羸弱的身体。

在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钢铁学院等高校谈及新生体质时, 领导和老师几

乎都摇头叹息。 这些新生体质近1 / 3的偏弱———形同 “豆芽菜”, 近1 / 4

的运动机能差, 有的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完不成, 跑完50米便喘不过

气来。 一些学生爬上四楼去上课都会气喘心跳, 更谈不上静心听课了。

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对199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前十名部分学生的身体素

质、 机能和体育成绩跟踪调查发现, 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极差: 在对他

们的测试中, 有63郾01%的学生没有达到及格标准, 即使入校一年后的素

质测验, 仍有107人次未能达到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60分, 占总人数

的84郾3%。

天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 “大学生毕业后只有68郾7%的毕业

生保持着健康水平, 72郾5%的毕业生没有形成体育特长, 只有19郾5%的毕

业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

上述高校学生体质不良的情况, 目前在其他

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不仅如此, 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或晕倒在军

训训练场上, 或晕倒在课堂上, 或晕倒在考场上的事也经常发生。 神经

衰弱、 高度近视是大学生的常见病。 每年校运会或球类赛事的参加者多

是新生或低年级学生, 运动成绩也数这些学生稍好, 高年级特别是毕业

① 祝润明: 《莫拿健康赌明天》, 载 《中国教育报》 1995年10月23日第2版。

② 于鸿森: 《“状元” 的喜与忧》, 载 《中国学校体育》 1999年第3期。

③ 袁志彬: 《大学体育怎么了》, 载 《中国教育报》 1996年1月13日第2版。

107

Page 7: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①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结果分布》, 载 《中国学校体育》 2006年第10期。

② 《从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现状看学校体育》, 载 《中国学校体育》 1999年第2期。

班的学生几乎上不了场。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 身体状况与入学时

间成反比, 即入学时间越长, 身体状况越差。 可以说, 这种现象是当前

高校所共有的。 然而, 比这更令人心焦的却是家长、 老师们的健康知识

太少和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太差, 这是与现代文明极不协调的。

2006年9月18日,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卫生部、 国家民委、 科

技部在北京联合公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 与

2000年相比, 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身高、 体重等形态指标

继续呈增长趋势。 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龋齿、 贫血等常见疾病有所

下降, 学生保健水平有所提高。 但是, 耐力、 速度、 爆发力、 力量等身

体素质指标呈进一步下降趋势, 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 视

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总体来看, 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

明显滞后于身体形态的发育,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从另一个侧面, 我们还可以发现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是

群众体育的基础, 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接受了良好的体育教育, 是学生日

后从事群众性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 目前群众体育 “两头热,

中间冷” 状态持续存在, 16岁~25岁体育人口占体育人口的30郾47%, 但

26岁后骤然下降, 41岁~45岁降至最低, 只占4郾82%, 51岁开始反弹, 61

岁~65岁出现第二个高峰。 我国16岁以上的居民中有66郾74%的人不参加

任何体育活动, 继续的意向调查表明, 这些人当中, 只有35郾05%表示今

后要参加体育锻炼, 31郾21%的人拒绝参加, 还有33郾74%的人不能作出决

定。 近2 / 3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有可能终身远离体育活动。

虽然成年人

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较多, 比如时间和精力缺乏, 但与在校期间没有

养成体育锻炼的兴趣、 能力和习惯不无关系。

分析9年来山西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身体素质变化状况,从1985

年至2000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来看: ①山西省从小学到

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这种下降必然导致大学生身体素

质的相应下降。 ②目前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 ,选择田径项目、 费

力费劲锻炼的更少。 其原因是这些项目的练习方法比较艰苦且单调乏

味。 再加上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步行、 负重的机会减少,因而使学生身

108

Page 8: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的发展受到影响。 那么,在代表全身主要肌群和心肺

长时间工作能力的耐力跑项目上均出现负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目

前,城镇新增人口中独生子女已占到2/3以上,而农村只占1/10左右。 很明

显,非独生子女主要来自乡村,大部分独生子女则来自城镇。 普遍而言,城

市独生子女家长出于对子女的疼爱,从小就不愿意让他们从事艰苦的运

动,总希望在家庭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让子女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因

而减少了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忽视了通过体育锻炼对孩子坚忍不

拔、 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致使孩子长大之后,不愿意从事类似长跑、 越

野等艰苦、 枯燥的运动,这是造成独生子女大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

之一。 另外,近年来城市学校体育设施虽然较以往有所改善,但体育活动

空间有限,锻炼场地也无明显的扩大和增加,这就从客观上促使学生们把

锻炼的兴趣投向了易于小场地开展的项目。 与此同时,随着乡村经济的

发展,乡村人民生活水平不仅有了较大提高,而且办学条件也有了不同程

度的改善,使得乡村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场地进行户外运动。 这也是造成

独生子女在短距离、 短时间、 高强度快速爆发力项目上能展示出较强的

优势 ,而在长距离的耐力跑等项目上又落后于非独生子女的又一原因。

④由于个别学校领导受“教育不重视体育,体育不重视学校体育” 这样

一种不正确思想的影响,认为体育在高校不是重点学科,因此,在目前高校

资金普遍不够充足的情况下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修建运动场地 ,改善器

材和设备,造成学校对体育科目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制约了体育课和课外

活动的正常开展,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无疑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资料来源: 刘瑶:《山西省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1995年至2003年

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载 《体育科学》 2005年第3期。

三 学校体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类似上述的材料还有很多, 这些充分地暴露了目前学校体育教育存在

的种种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 既有社会环境影响, 又有

教育自身因素, 也与学校体育体系存在的缺陷有关系。

(一) “智育第一” 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学校教育在实践中奉行着 “智育第

一” 的思想。 对于体育则停留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片面认识, 认为体育就

是让学生蹦蹦跳跳、 玩玩乐乐, 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去认识体

109

Page 9: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育的意义。 其他学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人为地延长教学时间, 甚

至不惜挤占体育教学和活动时间。 此种现象在目前学校比比皆是, 已不

足为奇。 一些学校为了应付考试, 初三或高三上学期, 匆匆结束了对学

生的年度考评, 下学期每周安排一节体育课应付上级检查, 半学期后,

由于学生进入了全面复习阶段, 体育课也就很自然地被取消了。 有的学

校甚至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升学率, 在初三或高三年级就干脆砍掉体育

课。 由于缺乏锻炼, 学生的体质发展不均衡, 多呈下降趋势, 各种现代

文明疾病 (肥胖、 近视、 心理障碍等) 却呈上升趋势。 这极大地影响了

学生的发展。

(二) 体育技术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技术教育思想是指在体育中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 技能为主的教学

思想。 由于种种原因, 运动技术化的教学倾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得

很突出: 第一, 教学大纲和教材基本上按照运动技术及结构为主线进行

编排。 第二, 教学过程搬用运动技术训练的方式。 第三, 结果评估强调

技术的达标。 技术化的教学将体育以促进学生健身为目的、 掌握运动技

术为手段的关系完全颠倒了。 体育异化为动作技能的不断重复和强化,

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演化为枯燥呆板的身体练习。 这不仅忽视了学生体

质的增强, 健身意识、 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

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三) 体育教学内容“难繁偏旧”

教学内容 “难繁偏旧”, 是当前学校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

于以运动技术为主, 体育教学内容在这些方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难: 运

动项目的技术, 一般都比较复杂、 难学, 与日常生活技能相距甚远, 并

且它有一整套严密的规则和要求, 更难以面向全体学生。 繁: 其一, 核

心不明确, 重点不突出。 由于运动技术项目的区别较大, 在进行教学内

容选择时, 很难判断各种运动项目的重要性, 样样都要学, 就导致教学

内容过多, 而体育教学时间每周只有两节 (最多三节) 课, 这一对矛盾

就导致了学生蜻蜓点水似的学习, 教的越多, 学得越少, 样样都懂一

点, 但没有一样学得好, 更不用说要在其中获得运动的乐趣了。 其二,

教学内容之间缺乏必要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学习者低水平重复学习的现

象较为严重, 大学体育课成为中学或小学的翻版, 造成学生的反感和学

科地位的下降。 偏: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增进学生

健康。 但是由于套用竞技运动体系, 在体育教学中却存在不少对促进学

110

Page 10: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生健康发展无益的内容。 相反, 对于一些学生喜爱而且有助于促进身心

和谐发展的自然活动和游戏等非竞技运动项目, 却被排斥在教学内容之

外。 旧: 有学者对比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体育教学大

纲, 教学内容与要求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这与体育的时代性形成了

矛盾, 不符合时代的特点和当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也难怪学生喜欢体

育活动, 但不喜欢体育课。

(四) 教学方法的不适宜

教学方法的不适宜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体育课学不懂、 学不会、 学

不悦。 它主要表现在: ①重传习轻体验和创造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

法照搬运动训练的方式, 以训练为主, 注重讲解—示范—模仿练习, 将

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分解为枯燥单调的身体练习, 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

的兴趣, 而且还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 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 ②重管理

轻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曾几何时, 发达国家学校体育采用小班化教学

时,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 面对组织众多学生

的体育课教学, 其严密性和统一性令国外体育教育专家都瞠目结舌。 面

对这样的尴尬, 我们除了一些无奈之外, 更多地应当反思: 体育教学的

目的究竟以管理为主还是以教育为主? 虽然答案是后者, 但我们实际上

却是以管理为主。 比如教学过程精确的时间分配, 三段式的教学基本程

序 (开始与准备、 基本、 结束), 强调队列口令等。 教师很少去考虑学

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究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学会, 是否有兴趣等。 一

句话, 怎样更简单, 就怎样办。 ③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评估方式。 学生

在校期间要接受名目繁多的体育测试, 包括体育课考核、 国家体育锻炼

标准测试、 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测试以及升学体育加试等, 它们大多以

运动技术为中心, 以达标为目的。 学校为了追求达标率, 体育课教学甚

至课余体育活动都围绕着达标项目展开, 无视学生的兴趣和运动的体

验。 甚至, 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达标任务, 不惜弄虚作假, 这在学生中

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五) 课余体育锻炼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 但是这仅靠每周两节或三节

的体育课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中明确规定: 学校

要确保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但从学校体育现状来看,

课余体育锻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学

校重视体育教学, 轻视课余锻炼。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按要求开

111

Page 11: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① 曲宗湖: 《课余体育新视野》, 见 《乐铸身心———课余体育锻炼纵横谈》, 人民体育

出版社2001年版。

② 刘安清等: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及体育师资现状的调研分析》, 见邓宗琦主编 《面向21

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

③ 《中国教育报》 2002年4月25日。

设体育课的中小学约占学校总数的87%, 而按要求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

中小学只占总数的68%。

②课余体育锻炼重形式轻实效。 从目前课余

锻炼的主要内容来看, 大多数学校只是例行公事, 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

有关规定开展早操、 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但究竟学生是否喜欢、 是否得

益, 却不作进一步的思考。 对于学校按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的运动会, 常

常因照搬竞技体育项目比赛的规则和要求, 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少数体育

尖子生的专利, 多数学生对运动会失去了兴趣。 这与开展运动会的初

衷, 即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共同提高的目的相背离。 ③课余体育锻

炼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管理。 课余体育锻炼是体育学习和锻炼相结合的过

程。 它既使学生通过全身心地投入以增强体质、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也

使学生接触到体育课上没有学习过的新知识和技能, 从而拓展学生的体

育兴趣和能力。 课余体育锻炼也是学生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相结合的过

程。 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强调自主参与, 而正是活动的群体参与特征使学

生在锻炼的过程中获得人际交往的快乐, 吸引着更多的同学参与锻炼活

动。 针对这些情况, 必要的指导和组织管理是促进课余体育锻炼深入开

展的重要保障, 但这恰恰是现时学校体育所缺乏的。

(六) 体育教师整体素养偏低

学校体育的发展, 离不开体育教师。 从目前来看, 体育教师数量不

足、 学历偏低、 教育教学素养低、 科研能力薄弱是制约学校体育健康发

展的重要因素。 ①数量不足。 虽然有学者调查统计得出, 到1998年为止

我国已培养出体育专业专任教师37万余人, 并且每年有近10 000名本专

科体育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

但对比学校和学生数量,体育教师总量上

仍然不足, 并且地区差异十分明显。 从2002年春召开的中国西部农村地

区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

有16%的学生没有得到体育教育, 30%的中小学没有体育教师, 不少学

校的体育课、体育健康课流于形式。

②学历偏低。 据调查: 除少数高校

外, 大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不足5人 /校, 仅占

112

Page 12: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体育教育教师的14%; 在高校相对集中的北京、 广州、 上海、 湖北等省

市公共体育教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不到1人 /校, 许多学校将体育教师

作为 “特殊教师” 对待, 降低了要求; 根据教师任职资格要求, 全国普

通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59%。

③教育教学素养低。 由于体育专

业对学生的文化考核要求相对较低, 并且在培养体育师资过程中长期重

技术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形成, 所以许多教师运动技术比较过硬, 但是教

育教学素养偏低, 很难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曾经对部分体育教师

有过这样的问卷调查: “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你所教学科特性的基本概念

(至少3个)。” 结果有98%的教师竟然写不出来或写不全或写不对。 对素

质教育的理解问题, 有65%的教师解释错误。 要求各写出3个 “智力因

素” 和“非智力因素” 的问题, 85%的教师写不出来或写不全。

④科研

能力薄弱。 在首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上我们可以窥见目前学校体育科研

的现状。 从总体水平来看, 学校体育科研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着相当大

的差距, 具体问题则主要表现在: 选题重复、 经验描述多实验性研究

少、 研究方法没有突破、 理论基础不扎实、 部分论文不规范等。

第三节 加强学校体育是实施

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999年6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作出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定》), 这是国家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的又一重大决策。 《决定》 把素质教育全面推向了各级各类教育以及教

育的各个领域。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已经成为了我国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 这既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同时

也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实施素质教育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意义

(一) 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

① 刘安清等: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及体育师资现状的调研分析》, 见邓宗琦主编《面向21世

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光明日报》 1997年6月18日。

③ 《中国教育报》 2002年1月29日。

113

Page 13: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

素质、 身心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为内容的教育。 尽管目前对于素质教育

的界定, 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 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还存有争议。 但是,

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素质教育及其内容都离不开身心素质, 而促进学生

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正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因此, 素质教育中

不能没有体育, 体育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毛泽东早在八十年前 《体育之研

究》 一文中就有精辟论述: “体者, 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

“体育之效, 至于强筋骨, 因而增知识, 因而调感情, 因而强意志”。 现

代体育科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不仅可以增强

学生体质, 增进学生健康, 而且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

育, 开发学生智力, 提高学生心理受度, 陶冶学生情操, 发展学生个

性,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决定》 明确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

良好习惯。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不准挤占体育活动

时间和场所。 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 为学校开展体育

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根

据农村的实际条件和需要, 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和卫生工

作。” 这些规定为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对于扭转学校体育存在的应试倾向, 促

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试教育, 是指专门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的需要, 以应对考试为目

的而进行的教育训练活动。 这种在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倾向, 极大地

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 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就学校体育而

言, 也存在着 “应试教育” 的阴影, 主要表现在: 在认识上, 学校对体

育工作不重视, 在人力、 财力、 物力的调用方面, 轻体育教学、 体育师

资的培养以及体育场地器材的修建与购置; 在指导思想上, 重竞技水平

的提高, 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任务、 内容和方法上, 过分强调教

育的统一要求, 考什么教什么, 测什么练什么, 一切为了考试和达标,

114

Page 14: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 在课外活动和课余训

练上, 重选拔轻普及, 为比赛夺奖牌搞突击短期训练, 在比赛中常常出

现为获奖而弄虚作假、 冒名顶替等现象。 这些都是与学校体育的增强学

生体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相违背的。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系

统工程, 要涉及教育的各领域, 包括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 教育体

制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以及教育督导等方方面面, 这无疑会

给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新思想、 新方法, 从而促使学校体育从应试教育向

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

(一)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它要求学校体育也必须面向全体

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 即保障每一个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这除了

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每一个学生基本平等的条件外, 更为重要的是

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他的天赋允许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由于

诸多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 因此, 学校体育的课程目标的

确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运用、 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课外活

动的开展, 要求尽一切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使每一个

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学有所成、 学有所乐。

(二) 培养素质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这一方面要求学校体育要全面提高学

生的体育素质, 既要增强学生的体质, 增进学生的健康, 又要培养学生

终身体育的意识、 能力和习惯, 同时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另一

方面要求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功能, 在全面提高体育素质的同时, 促进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发展。

(三)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素质教育要弘扬人的主体

性, 要求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自主性和创造性。 体育过程

中,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为能唤起学生学习锻炼的热情, 最大限

度地提高学习锻炼效果, 同时让学生在自主、 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

习锻炼的方法, 从而学会学习、 学会锻炼。 这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素

质, 实现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5

Page 15: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第四节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

改革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理论酝酿、 初期试验和实践深化阶

段, 199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 开创了全国范围内素质教育实施的新局面。 2007年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的颁布, 为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围绕实施

素质教育和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国家先后启动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工

程, 如新千年中小学减负措施的出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为提

高教师素质实施的 “园丁工程”, 为改善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而开展的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等, 都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

氛围。 针对学校体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 树立“健康第一” 的教育思想

(一) 学校教育“健康第一”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必须与

素质教育相结合, 从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全局出发, 以切实减轻学生负

担为突破口, 从根本上扭转重智轻体的教学现状, 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

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使学

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同时, 学校教育也应

积极发挥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帮助学生家长和社会用

人单位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才观, 形成对学生合理的认识和期望, 从

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学校体育“健康第一”

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学校

体育也须在 “健康第一” 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认真的反思。 要促进学生

的健康, 首先, 必须重新认识和调整体育和人发展之间手段和目的的

关系, 尽快走出与健康发展不协调的四大教学误区: 即体育教学内容

的竞技化、 体育教学过程的技术化、 体育教学组织的一体化和体育教

学目标的达标化。 其次,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新观念, 正确认识身体

健康、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

116

Page 16: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① 国家体委群体司: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 第131页。

疾病, 而是身体上、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因此, 体育

教育教学活动在突出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过程中, 应尽可能

把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融为一体。 最后,将短

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人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体育

必须为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的可

持续发展。 体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

时,将健身知识的传授、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养成融为一体,以期培养

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 更新体育课程内容

《意见》 要求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最新的中小学 《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和教材, 以 “健康第一” 为指导思想, 以全新的教育

理念, 构建起了体育教学的基本框架。 这些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 三维

的健康观念, 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承

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等。 这无异于对以

运动技术为主线的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一次重大突破。 由于考虑到地

区、 教师和学生的差异, 课程标准没有对具体教学内容作出严格的规

定,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教师应注意

以下问题。

(一) 重新认识和确定“三基”

“三基” 教学 (即体育基础知识、 基础技术和基础技能) 对提高体

育教学质量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 尽管目前有的学者因反对以运动技术

为中心的教学, 进而否定 “三基” 的教学, 但是大多数学者对 “三基”

教学持肯定的态度。 否认了 “三基”, 终身体育就成了一句空话。 只是

对于 “三基” 的定位和具体内容应走出技术目标论的樊篱, 从终身体育

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确定。

从学生走向社会后一生的体育生活需要来看, 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

体育素质, 这包括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广博的体育文化素养、 良好的

运动情绪体验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技能等。 因此, 体育的基本知识不应该

仅仅是运动技术的理论介绍, 而应该将该运动技术的人文性融入其中;

基本的技术和技能也不能仅从大纲的规定或者难易程度考虑, 还要从学

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进行选择。 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几条依据: 一是要考

117

Page 17: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① 曲宗湖: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102页。

虑教材的典型性; 二是要考虑教材的基础性; 三是要考虑教材的文化

性; 四是要考虑教材的实用性; 五是要考虑教材的可行性。

(二) 正确对待竞技运动项目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差异, 前者追求高度技巧性, 体能极

限性, 训练过程的专业化、 系统性, 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商业性, 而后者

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但是, 两者也有结合点, 那就是通

过参与竞技运动项目, 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规则意识和民主精

神、 竞争和合作的意识及能力等现代人特有的素质。 因此, 我们不能一

味地排斥竞技运动项目, 而应该有意识地积极引进和加以改造。 关于改

造竞技运动项目, 即竞技运动的教材化在学术界讨论较为激烈, 实践中

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的个体经验也很丰富。 比如, 简化比赛规则, 改变器

材的竞技化和成人化, 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生活化等。 教师可以从中得

到启发, 进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地域特色等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利用

和改造。

(三) 注重教学内容的健康性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因

此, 一切对学生健康有利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纳入选择的范围之内。 相

反, 对于那些虽然编入了教材, 但对学生身心健康没有特别帮助的教学

内容, 或者一些难度较大、 极其复杂的动作, 也完全可以不作为选择的

内容。

(四) 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功能日益丰富, 它已经从单纯的强身健体扩

大到以强身健体为基础, 追求体育所能带给人的审美、 娱乐、 休闲、 交

往等多种功能。 因此,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 要考虑活动是否具

备多方面的功能, 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 以健身操为例, 与传统枯燥

的体操动作比较, 它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更能带给学生美的享

受、 娱乐的体验和交往的满足。 因此, 它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之一。 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把握住体育的时代发展趋势, 主动选择或创

造出适合学生的内容,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热情, 满足其多方面

118

Page 18: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的需求。

三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关于课程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有人用乐谱和演奏打了一个恰当的比

喻: 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 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 同样的乐谱,

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从而有不同的演奏, 效果也大不一

样。 演奏家的成功与否, 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 而是他们对乐

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

师对体育课程的理解, 取决于他们对学生特点的认识和对教学规律的把

握。 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中心思想在于, 改变传统以技术传授为目

的、 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达标为结果的教学方式, 建立以促进学

生健康为目的, 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 使学生完成 “要

我学” 到 “我要学” 的重大转变, 并且使学生学会学习和锻炼, 从而为

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新教学模式。 教育思想的变革必然引起

和要求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的变革。

(一) 教学方法变革

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不会、 教不悦的现象, 这与体育教学内容

多、 学生人数多、 时间少、 场地器材不足等客观因素不无关系。 但是,

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与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有着更为直接

的关系。 体育教学作为教育活动与运动训练有很大的区别, 前者以促进

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涉及学生个性的培养、 创造力的培养、 人格心理的

完善等。 后者更多的是关心运动竞技能力, 因此我们决不能将体育教学

等同于运动训练。 所以, 在重视掌握运动技能规律的同时, 作为教师更

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 关注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

实践中许多体育教师也获得了教法改革的成功。 比如, 对于传统篮球教

学, 有教师一反以往先教基本技术, 再学习简单战术的教学方法, 而从

“体验篮球活动” 入手, 直接运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 让学生进入学习,

在游戏和比赛的过程中寻找到成功的关键和乐趣, 从而带动基本技术的

学习。 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参与篮球活动,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

习, 并且体验到了篮球运动的乐趣, 这与传统篮球教学是不同的。

(二) 教学组织形式变革

我国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强调统一、 严密, 虽然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

教学过程, 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个体差异客观存在, 在体育

119

Page 19: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素质方面表现就更为明显。 有些是先天因素, 后天是难以改变的。 所

以, 不同的学生按照相同的步调进行学习,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更何

况运动项目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不同学生学习兴趣不同, 学生学不会

或者学不悦是在情理之中。 为了使体育教学适合每一个学生, 尽可能促

进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 这要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些体育硬件条件比较好, 师资

数量充足的学校, 可以采取打破行政分班的方式, 采取按能力、 兴趣或

性别进行分班; 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薄弱, 师资数量偏少的地区, 特别是

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 也可以在行政分班的基础上, 按性别、 兴趣、 能

力的差异等进行合理分组, 分别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目前

教学改革出现频率较高的 “小组合作学习” (即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

形式, 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 以小组总

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 这一具有现代意义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给予关

注和借鉴。

(三) 教学评价的变革

教学评价既是对教与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 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

导向和激励机制。 以往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的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 评价

内容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 评价方法主要以绝对性评价、 总结

性评价为主, 评价工具局限于笔试、 体能和运动技能测试, 评价主体以

教师为主等。 这些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忽

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因此, 教学评价改革应

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强调和突出教学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①评价内容的多

维度。 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能和运动技能, 同时也要重视学生通过运动所

获得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②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强

调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 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相对

性评价的出发点在于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进步情况进行考评。 形成性

评价是通过各种评价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 以帮助教师和

学生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既看到与目标的差

距, 也获得足够的信心, 在不断学习与改进中取得进步。 ③评价主体的

多元性。 教师除了根据一定的标准给予学生公正的评价之外, 还要重视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

识。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不仅可以确保教师评价的客观性, 同时

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和认识, 为今后自我锻

120

Page 20: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炼、 自我监控和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 加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学校必须重视课余体

育锻炼活动的开展。 《意见》 强调, 学校校长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参

加课外体育活动, 中小学班主任、 高校辅导员、 体育教师及学生会要做

体育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推动者。 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锻炼

活动, 举办以班级、 学校为单位的多层次学生体育竞赛, 提高体育活动

的吸引力。 针对目前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一) 提高对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认识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

深刻认识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 ①增强学生体质。 实践证明 ,单靠

一周两节体育课是无法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的。 要切实地实现学生

体质的增强, 必须重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

间。 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 学校体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

的课余体育锻炼活动, 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体育锻炼, 在自我锻炼

的过程中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指导自己, 这对于学

生终身体育可以奠定很好的基础。 ③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社会

化反映着学生与未来社会的一种关系, 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

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的角色。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多以小型竞赛活动的方

式开展, 由于竞赛活动具有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公正性、 小组成员的

协作性和比赛双方的对抗性等特点, 对于培养参与者对环境的应变能

力、 积极的进取精神、 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这有助于

学生适应竞争激烈、 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④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的个

性化, 则是侧重于学生 “独特性” 的形成, 包括能力、 特长、 自主性、

主动性、 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 课余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相比较, 无论对

活动的内容还是形式, 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不仅能够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还可以获得更为广博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和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的运动兴趣和爱好。 同时学生可以体验到更多

的成功的喜悦, 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 动机、 自我意识等一系列个

性心理品质得以健康发展。

(二) 提高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实效性

课余体育锻炼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作息制度相结合的并有一定

121

Page 21: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① 曲宗湖: 《域外体育传真》,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416页~420页。

组织和要求的活动, 比如早操、 课间操、 班级或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

动; 另一类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独立或结组在校内或校外进行的自发

性体育锻炼活动。 从两类活动的现状看, 前一类活动的实施情况不尽如

人意, 学生缺乏兴趣, 活动流于形式; 后一类活动往往被忽视。 这样一

来, 学生普遍缺乏 “体育锻炼” 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 在开展活动的前

提下, 保障每一次活动的实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推

广实施的大课间操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在各种体育教育类的报纸

杂志都有成功经验的报道。 与传统课间操相比, 大课间操模式时间长

(平均30分钟)、 内容丰富、 组织形式灵活、 练习强度适宜而受到学生的

普遍欢迎。

(三) 加强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

课外体育锻炼多属于学生的自发行为, 但作为学校来说, 却不能够

放任自流。 如何针对学生课余锻炼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是

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当共同关心的问题。 目前国外 (主要是欧美和日本等

国) 学校课余体育的管理模式———学校体育俱乐部, 不失为很好的范

例, 我们国家的部分高校和高中也开始实施, 已有初步效果。 学校体育

俱乐部是以单项体育组织为基础, 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 教

师起协调和指导作用。 同我国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体育锻炼相比, 它有以

下优点: ①促进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②学生行为角色不断变化; ③

团体环境优化; ④师生对应关系变化; ⑤学生爱好和个性得到发展; ⑥

学生运动行为能力得到提高; ⑦终身体育观念容易形成。

以目前情况

而言, 我国课余体育要实现从班级体育锻炼向体育俱乐部转变要创设一

定的前提, 比如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减轻, 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条件要

改善, 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和能力要提高。 学校体育俱乐部有可能是课余

体育的发展方向。

五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建立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决定》

明确指出: “教师要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

业;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质量观和人才观,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

性; 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敬业

爱生; 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掌握必要的现代

122

Page 22: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第 四 章

教育技术手段; 要遵循教育规律, 积极参与教学科研, 在工作中勇于探

索创新; 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尊重学生人格, 因材施教, 保护学生的合

法权益。” 对此,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一)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

我国高校中的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师资的重要阵地, 但从调查

反映, 该专业的学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集中表现在专业思想

不稳固, 知识面狭窄, 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薄弱等。 这与体育

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有着直接的联系。 课程设置多注重专业课

程, 忽视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中重视运动技术、 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忽

视相关理论学习和方法的掌握; 学生练习时数多, 理论学习时数和门类

少; 学生教学实习时间短, 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 使教学实习流于形式

等。 尽管目前课程改革有一些进展, 但是效果不太明显, 这势必影响着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针对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

题和素质教育对未来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以下方面必须引起足

够的重视: 第一, 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点。 培养体育教师

不同于训练运动员。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必一味地追求

学生运动技术、 技能的提高, 更应该重视运动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各

种方法的掌握, 并且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掌

握方法。 同时, 要充分重视教育类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

两者的结合。 第二, 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 培养综合型教师。

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已是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学校 “体育

课” 更名为 “体育与健康课”, 绝不仅仅是称谓的简单变化, 而有更

为深刻的含义。

(二) 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 “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 骨干教师为重点

的继续教育, 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近年来, 教育行政

部门重视青年骨干体育教师的培训, 举办了各级、 各类学校体育骨干教

师培训班, 制定颁布了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制度和规定, 并推行继

续教育证书制度。 但目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以学

历达标为目的的学历教育为主; 培训的方式多样, 但缺乏严格的考试制

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在职教师的特点, 教材内

容与在校时学过的内容重复; 办学单位过多重视经济效益, 忽视教育效

123

Page 23: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

全 民 健 身 概 论

益和社会效益等。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使继续教育

的实际与目的相去甚远。 为了促进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尽快

解决以下问题: ①在学历补偿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以更新知识、 更新观

念、 更新教育技术为中心任务的非学历教育; ②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

针对在职教师的特点和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 进行课程、 教材、 教法和

考核制度改革; ③规范办学单位及条件, 把办继续教育仅仅当做有偿服

务和开展创收的重要渠道转变为把发展各类学校继续教育作为学校办学

的主导方向。

(三) 引导教师参与学校体育科研

实践证实, 科研兴校不仅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也能提高

教师素质。 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 优秀教师就是与科研课题的开展同

步成长起来的。 目前与其他学科教育科研相比, 体育教育科研显得十分

薄弱。 这有科研起步晚、 经费少等客观原因的限制, 也有教师自身精力

缺乏、 科研意识淡薄、 科研能力不足等主观原因。 引导教师有效参与体

育教育科研应注意: ①要结合各种类型的教师培养和培训, 大力提高教

师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②要加强高校体育院系、 体育科研机构和中小学

体育教师的合作,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围绕学校体育, 特别是在实施

素质教育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③各级领导要充分

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科研工作, 在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时, 要

为学校体育卫生科研留有一席之地, 在选题、 经费的使用、 人员的配置

上给予教师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复习思考题

1. 阐述学校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 学校体育工作积累了哪些主要经验。

3. 试析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哪些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4. 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如何改革?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