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电力机车控制 》 实施过程记录...

19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Upload: bryson

Post on 19-Mar-2016

1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电力机车控制 》 实施过程记录 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电力机车控制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 课程资源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学习方法. 课程目标. 《 电力机车控制 》 是我校电力机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2007 年确立两段四层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学期在校理论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共 120 学时,校内实习 6 周 30 学时。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电力机车控制》实施过程记录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电力机车控制教学计划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学习方法

课程目标 《电力机车控制》是我校电力机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2007 年确立两段四层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学期在校理论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共 120 学时,校内实习 6周 30 学时。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及任务《电力机车控制》是电力机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电力机车驾驶与机车运用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掌握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速度调节原理及电气制动原理、 SS4 改型电力机车电气线路中的主线路、辅助线路、控制线路和 SS4 改型机车的高低压试验与常见故障判断和处理方法。本课程选用本校自编教材《电力机车控制》一书作为授课教材。

课程目标 课程分目标: 1 知识培养目标 ( 1 )、掌握主型客、货运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性能及特点。 ( 2 )掌握电力机车各种调速方式的原理及性能分析。 ( 3 )掌握电力机车各种电器制动方式的原理及性能分析。 ( 4 )掌握主型电力机车电器线路分析。 ( 5 )掌握电力机车自动控制的一般原理。 ( 6 )熟悉主型机车电器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   2 能力培养目标 ( 1 )能分析电力机车特性曲线并判断机车性能。 ( 2 )会分析各种调速方式的优劣。 ( 3 )会分析各种制动方式的优劣。 ( 4 )能熟记 SS4 改型电力机车的电路原理图,并熟读其他各型电力机车电气原理图。 ( 5 )能分析各个控制环节电路。 ( 6 )能根据电路原理图分析常见电路故障,并处理主型电力机车电路常见故障。 3 思想培养目标 ( 1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2 )具有热爱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程资源

实习及现场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教材

课程资源 实习及现场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

针对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的课程建设坚持以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和个性的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建立了校内、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使直观教学落到实处。建设了DF4B、 DF4D 型内燃机车模拟驾驶实验室,以呼铁局主型电力机车为基础,建成了 SS4 型电力机车模拟驾驶实验室、和谐 1、 3号电力机车模拟驾驶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课程资源 实习仪器

课程资源 教材 在教材的选用上要充分体现 “必需够用”的原则,同时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以及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学校机车教研组主编的《电力机车控制》教材,是教研室根据“什么有用教什么,学生能学会什么教什么”的原则主编的自用教材。教材内容全面,同时兼顾基础扎实和水平提高的要求,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教学效果良好。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采用学校机车教研室主编的《电力机车实训指导》,这本教材内容系统全面,知识实用性强。我们教师还自己动手,利用 flash、 ppt网页等制作完成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习题指导和试题库等,形成了教学资源网,实现了网上助教系统、助学系统、网络教学所需的课件。

课程资源 教材

主讲教材

课程内容 课程重点熟记 SS4 改型电力机车电路原理图,熟记 SS4 改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试验程序,熟练运用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故障,并能处理 SS4 改型电力机车常见电路故障。理解各型客货运电力机车的控制原理。解决的办法:教学录像,放样演示、模拟驾驶方案训练、现场参观,顶岗实习等。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课题与分配 项目 任务(课程)教学内容能力要求课时基础模块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1 直流型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2 交直型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3 交直交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1 掌握交直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2 掌握交直交型机车工作原理理论 4 电力机车速度调节 1 机车速度调节的概念2励磁调节调速 3 交直型电力机车的相控调压调速4 电压调节下的机车特性 5 电力机车起动 1 掌握交直流型电力机车励磁调节、相控调压情况下的速度调节原理、调节方法。 2 理解电力机车起动的控制因素、掌握机车起动方法。理论 10 电力机车电器制动 1 电器制动的概念 2 电阻制动 3有源逆变4再生制动 1 掌握电阻制动的原理与方法理论 4 机车电路电力机车主电路 1 主电路结构分析 2  SS4 型电力机车主电路 3  SS9 型电力机车主电路 1 熟记 SS4 型电力机车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并能根据电路原理分析处理故障。 2 理解 SS9型电力机车主电路理论 10 实做4 电力机车辅助电路 1 电力机车辅助设备 2 SS4 改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 3 SS9 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 1 熟记 SS4 改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原理图,并能根据电路原理分析处理故障。 2 理解 SS9 型电力机车辅助电路理论10 实做 4 电力机车控制电路 1 控制电路的通用符号2 控制电路的联锁方法 3 SS4 改型电力机车的控制电路 4  SS9 改型电力机车的控制电路 1 熟记 SS4 改型电力机车的控制电路原理图,能根据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故障,并检修处理。 2 理解SS9 型电力机车控制电路原理图。理论 20 实践 4 电力机车高低压电器试验 1   SS4 改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试验 2  SS9 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试验 1 熟记 SS4 改型电力机车低压试验程序,并能动手操作。理论 6 实做 12

课程内容 绪论 .第一章电力机车工作原理第一节直直型电力机车工作原理第二节交直型整流器电力机车工作原理第三节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工作原理第二章直流电力机车速度调节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励磁调节第三节交直型整流器电力机车的电压调节第四节电力机车的起动第三章电力机车电气制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电阻制动第三节再生制动第四章电力机车主电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电路的组成及其特点 ..第三节 SS4改型电力机车主电路

课程实施在课程教学实施上,针对电力机车涉及专业知识面广、突出综合运用能力的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课教学中导入大量实践教学,便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具体过程如下:第一学期:理论知识讲解 56 学时、校内实习实训 2周。第一到四周 16 学时,理论学习。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电力机车工作原理第一节直直型电力机车工作原理第二节交直型整流器电力机车工作原理第三节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课程实施第五、六~十四周 40 学时,理论学习。第十五~十六周 实践学习第二章直流电力机车速度调节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励磁调节第三节交直型整流器电力机车的电压调节第四节电力机车的起动第三章电力机车电气制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电阻制动第三节再生制动

课程实施第二学期:理论知识讲解 64学时、校内实习实训 4周。第四章电力机车主电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电路的组成及其特点 ..第三节 SS4改型电力机车主电路 第十七到二十周 实践学习模拟驾驶实验室

课程评价 在考试方面实行教考分离,每份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根据题型按比例抽取。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把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同时也注重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的结合。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理论考试题型分布

基本概念10% 选择题

10%

填空题20%

基本技能题25%

计算题35%

综合考评

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20%

课间实习10%

学习方法 《电力机车控制》是电力机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讲授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程各部分之间既有一定的关联,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学习时要注意发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举一反三。 注意收集、阅读有关的科技文献和资料。 从掌握简单的、常见的仪器操作开始。了解其作用和使用,逐步通过合理的操作消除误差。 理论联系实践。 习题课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 网络学习。 顶岗实习。

结束语 在电力机车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根据教育部对中职教学的要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教学方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好实训、实习两个关键环节,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加强现场教学,并力争通过工学结合,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教师也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