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50
2006年03年06年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年年年年年年 年年年 年年年 年年年 年年 :、、、 壹壹壹壹壹壹壹 壹壹壹壹 壹壹壹壹

Upload: leora

Post on 10-Jan-2016

5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資訊科學&資訊科技.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壹、資訊科學發展史. 資料、資訊、知識. 何謂資訊科學 Information Science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壹、資訊科學發展史

資訊科學&資訊科技

Page 2: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土地 勞力 能源 資訊 / 知識

農業社會 1 2 3 4

工業社會 3 2 1 4

資訊社會 4 3 2 1

Page 3: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資料、資訊、知識

A record of a A record of a transactiontransaction

A semi-structured message, w ith a sender,A semi-structured message, w ith a sender,a receiver and an intent to informa receiver and an intent to inform

Insights and context from the mind - what the knower knowsInsights and context from the mind - what the knower knowsKnowledgeKnowledge

InformationInformation

D ataD ata

Page 4: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何謂資訊科學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as a

phenomenon, a process, a system, a product, and a service which extends human cognitive capabilitie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unctions us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and methodologies.—James G. Williams

Page 5: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將資訊視為一種現象、過程、系統、產品及服務之研究,以增進人類認知能力(有助於知識之成長)

經由對資訊處理之系統性應用(模組化之學科發展)

運用適當技術與方法(達成自動化)

何謂資訊科學 Information Science?

Page 6: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Page 7: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8: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9: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0: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1: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2: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3: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4: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5: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6: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7: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8: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19: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20: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資訊科學萌芽時期 1890年歐洲開始產生文獻學 (Documentation)的概念1895年歐洲大陸的 Paul Otlet & La Fontaine 籌組成立「國際書目學會」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Bibliographie),以整理全球文獻,透過對各類文獻整理,建立一套國際性索引(Universal Index)

對於龐雜文獻的處理,建立一套微縮影儲存系統,同時設計國際十進分類法( 1905)作為知識分類的基礎。

Page 21: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1937年文獻學傳至美國,在Watson Davis提倡下,成立美國文獻學學會(American Documentation Institute, ADI),為美國資訊科學學會( ASIS)之前身。1945年 Vannevar Bush發表 As We May Think一文,提出Memex自動檢索文獻的系統概念

資訊科學萌芽時期(續)

Page 22: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Dr. Vannevar Bush

1890-1974

Page 23: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1946年美國賓州大學發明第一部電腦 ENIAC,人類史上第一部運用電力可從事自動計算的工具。1948年S.C. Bradford出版 Documentation名稱的意涵,乃對所有觀察紀錄之收集、主題分類,以能滿足發現者或科學家使用之需求。

C.E. Shannon與W. Weaver提出 Information Theory確立信息傳播的基本模式

N. Wiener提出人機通訊之構想

資訊科學萌芽時期(續)

Page 24: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Dr. C. E. Shannon Dr. N. Wiener

Page 25: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26: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27: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28: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29: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資訊科學奠基時期1953年

Mortimer Taube提出組合索引法,製作資訊系統,使系統可從事檢索儲存

Hans Peter Luhn提出 KWIC/KWOC索引方法及資訊系統 SDI

1955年 Eugene Garfield發明引用文獻觀念 (Citation Index),同時創立 ISI從事文獻的分析出版。

Page 30: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KeyWord In Content--KWIC

Page 31: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KeyWord Out Content--KWOC

Page 32: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Hans Peter Luhn demonstrating a mock-up of an IBM card used in his scanner (1952).

Page 33: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Dr. Eugene Garfield

Page 34: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 Sputnik,使美國成立國防部 ARPA1958年 Luhn開始進行自動化索摘程式撰寫1960-1965第二代電腦1962年 Allen Kent等完成 ERIC教育資料庫之研究1964年 NLM啟用MEDLARS醫學資料庫系統

資訊科學奠基時期 (續)

Page 35: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36: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Dr. Allen Kent

Page 37: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線上資訊系統發展時期1965第三代電腦、 ARPANET構想開始1966-1968美國國會設計MARC I與MARC II

1966年 Lockheed Co. 推出 DIALOG系統1971年 OCLC、 ERIC開始線上服務1972年 DIALOG商業化運作1973年 ORBIT開始對外服務1977年 BRS對外營業

Page 38: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39: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40: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網路時代開始1980第四代電腦、美國制訂 EDI國家標準

1982年出現 Internet名詞

1984年William Gibson科幻小說出現 Cyberspace一字Steve Case創辦 America Online

1987年歐洲量子物理實驗室 CERN以 Internet 交換資訊

1990年 Tim Berners-Lee提出WWW與 HTML概念

Page 41: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42: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Page 43: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Dr. Tim Berners-Lee

Page 44: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網際網路時代1991年美國提出全國研究與教育網路 NREN

1992年高爾提出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Act of 1992中出現 Digital Library

1993年克林頓總統宣布 NII計畫台灣蕃薯藤成立

1994年WWW超越 GopherJim Clark與Marc Andreessen成立 Netscape公司

1995年楊致遠與 David Filo推出 Yahoo!

Page 45: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Marc Andreessen

Page 46: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楊致遠與Marc Andreessen

Page 47: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貳、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的定義 資訊科技一詞,乃較近代的概念。 資訊科技所指的,不再局限於電腦電

子技術,還包括電信技術,是兩者結合起來的新技術,所處理的乃語言、圖像、文字和數字等信息。

Page 48: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資訊科技教育的範疇

  資訊科技教育

1. 一種學科 a. 電腦教育

2. 教與學的輔助工具

a. 多媒體電腦教學

b. 互聯網教學

3. 新的教學模式a. 電腦多媒體輔助學習

b. 互聯網學習

Page 49: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由上表中來看,可清楚分辨各個概念的分別,「資訊科技教育」乃泛指各種透過電腦及電信技術進行的教育。

涉及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把它視為一個學科,把電腦及電信

技術教授予學生。第二個層面是把它視作教與學的「輔助工具」,

以多媒體電腦取代影音設備,令教學達至最佳效果。

第三個層面乃是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可透過互動媒體,令教學內容和學習方法得到全面革新。這方面,以電腦輔助多媒體學習及互聯網學習的成效最為顯著。

Page 50: 人類善於運用工具以彌補先天生理上之不足 人類具備運用符號思考的能力 四大重要資源:勞力、能源、土地、資訊

2006年03月06日

教學生操作電腦、透過互聯網進行教與學、透過電腦進行多媒體教學、以電腦為本的電腦輔助教學及一些以資訊科技進行創作的教育,皆被列入資訊科技教育的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