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師 評 鑑

35
教 教 教 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指指指指 指指指 指指 指指 指指指指指 指 :一 指指 指指指 NA17Y003

Upload: kordell

Post on 05-Jan-2016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教 師 評 鑑. 指導老師:張媛甯 博士 班級 :碩專人資一甲 學生 :蔡秀芬 NA17Y003. 美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方案之以加州和威州為例. 本章大綱. 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發展的歷程 加州、威州教師與學生之概況比較 影響美國教師專業標準的兩大教育專業機構 加州教師評鑑方案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 兩洲教師評鑑方案的分析與討論 美國教師評鑑系統現況分析及啟示 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及對我國 之啟示. 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發展的歷程. 20 世紀初 〜1940 年代:教師特質的評鑑 1950 年代 〜1970 年代:建立在職教師評鑑系統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教 師 評 鑑

教 師 評 鑑美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方案之

以加州和威州為例

指導老師:張媛甯 博士班級:碩專人資一甲學生:蔡秀芬 NA17Y003

Page 2: 教 師 評 鑑

本章大綱 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發展的歷程 加州、威州教師與學生之概況比較 影響美國教師專業標準的兩大教育專業機構 加州教師評鑑方案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 兩洲教師評鑑方案的分析與討論 美國教師評鑑系統現況分析及啟示 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及對我國

之啟示

Page 3: 教 師 評 鑑

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發展的歷程 20 世紀初〜 1940 年代:教師特質的評鑑 1950 年代〜 1970 年代:建立在職教師評鑑系統 1980 年代:強調評鑑和績效責任的改革 1980 〜 1990 年代:大規模實施教師評鑑 2002 年:通過「把每個孩子帶起來」法案 現 今:績效責任與專業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Page 4: 教 師 評 鑑

加州、威州教師與學生之概況比較

加 州 威 州

移民多、人口增加多 人口穩定成長

多元種族 白人居多

教師合格率低 教師合格率全國最高

生師比高(負擔較重)生師比較低(負擔較輕)

教師留任率低 教師留任率高

Page 5: 教 師 評 鑑

影響美國教師專業標準的兩大教育專業機構

全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 , NBPTS )

州際初任教師評估及支持聯盟 ( 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 , INTASC )

Page 6: 教 師 評 鑑

全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 NBPTS1987 年在國會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五大核心主張:

1. 教師獻身於學生及其學習活動。 2. 教師了解所教學科,並有效的將學科知識傳給 學生。 3. 教師對管理和督導學生的學習負有責任。 4. 教師有系統的思考教學實務並從經驗中學習。 5. 教師是學習社群的一員。

Page 7: 教 師 評 鑑

全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 NBPTS

NBC 證書是一份職業證明書,不是教學證照。

但有許多州允許用 NBC 證書代替教師證照。

獲得「全美教育協會」 (NEA) 、「美國教師聯盟」 (AFT) 支持,其會長也是 NBPTS 的成員之ㄧ。

加州是以 NBPTS 的標準作為教師評鑑的指標

Page 8: 教 師 評 鑑

州際初任教師評估及支持聯盟 NTASC1987 年「各州學校行政領導人員協會」設立10 項「模範」標準:

1. 學科相關知識 2. 兒童發展和學習的知識 3. 爲不同群體的學習者創造適當的學習經驗 4. 多元的教學策略 5. 創造正面動機的學習環境 6. 有效的溝通技巧 7. 教學計畫技巧 8. 學習評量技巧 9. 反思教學和專業成長 10. 與同事、家長和社區機構發展合作關係的能力。

Page 9: 教 師 評 鑑

州際初任教師評估及支持聯盟 NTASC

1996 年全美有 16 州採此標準作為初任教師評鑑標準。

美國半數以上的州直接採用作為資深教師的評鑑標準。

比五大核心標準更具體,也更接近實務層面。

威州是以 NTASC 的標準作為教師評鑑的指標

Page 10: 教 師 評 鑑

加州教師評鑑方案一、哲學理念與評鑑理論

加州學生多樣化→重視教師專業行動的多樣性方式教學的全面性觀點→強調教學與學習的相互性及複雜性,所以評鑑標準兼顧各層面且相互依賴。教學的發展性觀點→認為教師若能不斷豐富專業知能與成就,一定能成為反思實踐者,主動增進專業知能的人。目的→希望促使教師反省學生的學習與自我的教學實踐,有系統的形塑專業目標,以改進教學行動,進而引導、監控且評估教師行動的進展過程。是一種形成性的評量,重視檔案評量與教室觀察,也就是表現本位評量。

Page 11: 教 師 評 鑑

加州教師評鑑方案二、加州教學專業標準

其主要架構依據於 NBPTS 的五大核心六大標準:

1. 教師投入並支持所有學生的學習 2. 教師爲學生的學習創造並維持有效的學習環境 3. 教師能理解並組織學科內容 4. 教師計畫教學並爲所有學生設計學習經驗 5. 教師評量學生學習 6. 教師發展成為一個專業的教育者

Page 12: 教 師 評 鑑

加州教師評鑑方案加州的各學區可在六項標準之下,延伸或部分修改其教學專業標準。

以聖地牙哥學區為例:

1.增加「履行專業責任」一項

2. 教師只要選擇其中的三項作為評鑑的標準

3. 教師與評鑑人員須共同參加「年度計劃與目標會議」

Page 13: 教 師 評 鑑

加州教師評鑑方案三、評鑑的方法與流程新任教師→每年接受一次評鑑。拿到永久教學證書的資深教師→至少每 2 年接受評鑑一次。在學區任教 10 年以上,並擁有永久教學證書,且符合國家法案中的最適任教師( HQT )→至多每 5年

接受評鑑一次。評鑑結果不理想的老師則爾後每年須接受評鑑,並參加「同儕協助與評量方案」,直到符合標準。新任教師需參加「新進教師支持與評鑑方案」

Page 14: 教 師 評 鑑

加州教師評鑑方案

以聖地牙哥學區為例

其評鑑的實施程序主要分為兩種途徑:

1.第一種途徑:適用實習教師、 3 年內之新任教師

、選擇此一途徑並取得永久證照的資深教師。

2.第二種途徑:適合曾經完成第一種評鑑的

資深教師。

Page 15: 教 師 評 鑑

↓ ↓

舉辦「年度計劃與目標會議」 決定舉辦評鑑該年 10月 1日之前,評鑑人員與教師必須共同與會,討論重點如下: .檢視評鑑程序及 SDCOE所增列之「加州專業教學標準」以完成年度計畫及目標表格,並確認年度 計畫及目標表格上的目標。 .確立師生互動之非正式觀察的預期次數 .確立正式觀察表格內容 .爲正式觀察、年中及年度評鑑會議排定時間表 .提供教師有效的資源協助

教師在接受「正式觀察」的一個星期前,應事先提供評鑑人員一份課程教案。

評鑑然原應於正式觀察實施兩天前,提供教師一份教室觀察表。

第一次 連續 30分鐘正式觀察

第二次 連續 30分鐘正式觀察

教師自行完成觀察後表格

每一位教師於學期初(9月 15日以前)接獲「評鑑同意書複本」、「評鑑實施細則」、「相關政策規定」

舉行觀察後會議 「正式觀察」實施後 7天之內,由教師及評鑑人員共同與會,完成教學表現的總結性評量,包含:教室觀察表格、觀察後表格、教學表現之總結性表格。

滿 意 不 滿 意

將「教學表現之總結性評鑑表格」歸入個人人事檔案

請求 BASA

或PAR協助

教師在收到「教學表現之總結性評鑑表格」三天內得要求進行第二次評鑑

召開「教學表現之總結性評鑑表格」之討論會議

教師挑選從事第二次評鑑之行政人員

實施第二次評鑑(程序完全依循原始原則)

不得上訴之「評鑑結果最終版」出爐

第一種途徑的評鑑流程

Page 16: 教 師 評 鑑

召開評鑑計劃會議

教師應提供一份「年度計劃與目標表格最終版」的複本給評鑑人員

下半學年,教師提供至少兩份最新報告進度給評鑑人員。

評鑑人員與教師討論評鑑相關文件之內容,並完成教師「教學表現的總結評鑑報告」

召開期末評鑑會議以提出「教學表現的總結評鑑報告」

第二種途徑的評鑑流程

Page 17: 教 師 評 鑑

第二種途徑的評鑑流程

教師可根據個人的專業發展需求,設計個人化的評鑑系統或目標,給接受評鑑的教師更具彈性的空間。是近幾年以 NBPTS 為首推動的檔案本位教師評鑑方法的一種。一些研究顯示,教師檔案為主的評鑑模式,被視為是結合教師評鑑與專業成長的一種評鑑方法。

Page 18: 教 師 評 鑑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ㄧ、基礎與理念

威州所有教育事物都規定在行政法規公共教學法中,其 PI8 法條中對教師評鑑規定如下:

1. 學區董事會要設立明確的評鑑標準與系統性的

評鑑程序 2.新任第一年一定要接受評鑑,此後至少每 3

年 一次。 3. 評鑑人員須經專業訓練 4. 學區董事會每年要以協同的方式建立專業人

員 的發展計畫

Page 19: 教 師 評 鑑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

2000 年提出威斯康辛州高品質教育者的推動方案,稱為 PI34

1. 法規中強調這是一套整合師資培育機構培養儲 備師資、輔導新任教師方案、一般教師專業發 展方案等的心事教師專業發展與執照規定。 2. 其理念基礎是一種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的概念

Page 20: 教 師 評 鑑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二、威州教師標準

依據 INTASC十項教師專業標準發展出十項教師標準

1. 教師精通所教學科內容 2. 教師了解學生如何成長 3. 教師理解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 4. 教師了解如何教學 5. 教師了解如何經營一個班級 6. 教師具有良好的傳達能力 7. 教師有能力設計不同種類的課程 8. 教師知道如何檢測學生的進步情況 9. 教師有能力進行自我評估 10. 教師及其他教師及社群有所聯繫

Page 21: 教 師 評 鑑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

三、評鑑的方法與流程

分成新任教師及資深教師兩部份

方法與流程大都由學區決定

以下就格陵代爾學區新任教師及資深教師評鑑之步驟及程序加以介紹

Page 22: 教 師 評 鑑

由校長指派一位輔導老師,兩人開始為期一年的輔導關係

評鑑結果令人滿意者

隔年 5月 15日之前,校長準備「總結性書面報告」,並提供一份書面給該名教師

評鑑結果無法令人滿意者

1月 15日前,校長將「持續但不定期」與教師舉行會談,並做非正式教是觀察及記錄。

行政人員可以提出解聘的要求或要求教師參加「特殊支援計畫(PSA)」

第二年的評鑑

滿意 不滿意

第三年的評鑑

滿意 不滿意

第四年的評鑑結果,經校長證實仍是滿意者,該名教師得以加入「教學評量與改進方案」(TRIP)

任教第一年,教師參與「新任教師座談會」,以了解「教師評鑑系統」

新任教師評鑑系統

Page 23: 教 師 評 鑑

TRIP

10月 15日以前 .舉行「評鑑目標設定」之會議,並完成相關表格。 .四個來自教師目標架構的目標領域(計畫與準備、教室環境、教學、專業責任)

9月 1.確認接受評鑑之教師名單 2.舉辦說明會解說教師評鑑程序,並詳盡描述表格內容

專業成長計畫

8月 教師與行政小組同審查「教師評鑑程序」,並爲整學期規劃一套時間進程。

學 期 間 .行政人員不定期進行「教室觀察」 .行政人員透過「教師發展檔案」勾勒其專業成長。

6月 1日前舉行評定會議,並提出一份總結性報告。

滿意 不滿意

要求教師參加「特殊支援計畫」(PSA)

學 期 結 束 時 .教師收到評鑑結果,必須在 48小時內繳回已簽署的評鑑表格。 .提交已完成之「教師評鑑(結果)」給人力資源部門

教師每年參與「教學評量與改進方案(TRIP)」或「專業成長計畫」

資深教師評鑑系統

Page 24: 教 師 評 鑑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2004 年正式採用 PI34 ,重新調整教師執照年限,取消終身執照,執照分為初任教師、專業教師及專家教師三種。初任教師-執照有效期最多 5 年, 5 年內必須換照。

換照規定如下: 1. 每年 10月 1日前提出「專業發展計畫書」,在計劃撰寫中描述

有關 學校 / 教學 / 行政 /服務學生的情況。 2.提交相關的證明文件,應包含但不限下列各項: ( 1 )整體及個別學生表現的相關證明,如州立測驗、地方性正式及 非正式評量 ( 2 )課程計畫 ( 3 )督學及輔導教師對教室觀察的評語 ( 4 )提供教學日誌中之相關證明案例, 如針對學生的錯誤及教師 對學生錯誤所做出的解釋進行分析 ( 5 )針對班級的經營方式及成果, 提供持續性的證明文件 ( 6 )根據學生差異性能力及其他個殊情況所作測量之結果,對課程 進行調整。

Page 25: 教 師 評 鑑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專業教師-指經過至少 3 年初任教師之後,擁有專業教師執照的教師

執照有效期為 5 年,其規定如下:

1.擔任初任教師 3 年後即可提出換照申請的「專業發展計畫書」

2.審查的內容、時間流程與初任教師換照一樣,但「專業發展計畫審

查小組」 ( PDP) 小組的組成人員不同

3. 初任教師換照的 PDP 小組的組成人員為教師 1 人、行政人員 1人、

大學師資培育機構代表 1 人。

4. 專業教師換照的 PDP 小組的組成人員為擁有執照的至少 3位教師,

不包含行政人員。

5. 其制度設計重視教師同儕的相互成長,而不是行政的績效責任,這

與加州及傳統威州的評鑑人員仍以校長為主的設計不同。

Page 26: 教 師 評 鑑

威州教師評鑑方案專家教師-擁有專業教師執照至少 5 年,並擁有碩士學位。

證照有效期為 10 年,其相關規定如下:

1.申請的程序與提出的資料是能證明其與教學專業的貢獻

之證據,和能證明其教學有增進學童學習的證據。

2.須提供各類檔案資料,並接受口試及參加考試,必須等

同於 NBC 證書的審核水準。

3. 此一階段的教師證照不是強制性的,威州的教師可以只

拿專業教師執照,只要每五年換照一次即可。

Page 27: 教 師 評 鑑

兩州教師評鑑方案的分析與討論從兩州評鑑方案中可歸納出幾項特色:

重視教學專業評鑑標準的建立,同時也保留地方學區與教師個人的自主性。提供多元的評鑑軌道與多元的評鑑方法,以符合不同階段教師的特質與需求。所有的評鑑方案都建立在法源的基礎與民主的協商過程之上。教師團體在教師評鑑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擁有教學專業標準之專責單位

Page 28: 教 師 評 鑑

美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方案之分析

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的三個系統之概覽

有效教學規準

1.班級環境 2.教學準備及計畫 3.教學策略 4.教學評量 5.溝通與專業責任

系統 初任教師 資深教師 不適任教師

對象 ‧ 任教年資少於四年的教師

‧ 不曾在本州任教的新進教師

能展現有效教學規準的長聘教師

在有效教學規準所屬面向需要特別協助的教師

目的

1.確定教師了解、接受並展現

有效教學的規準。

2.提供具備規準能力所需的支持

3.提供資料以為繼續聘任與否的依據

1.促進專業成長

2.提升學生學習成就

3.就專業議題提供所需回饋

4.可聚焦在學校改革的某些倡議

1.提供遇到教學困境的長聘教師接受協助的機會

2.提供長聘教師更具結構化的歷程,以使其受益於更多支持。

3.提供適當的程序處理不適任教師

資料來源

‧ 平常表現的觀察與評鑑

‧ 檔案

‧ 省思

‧ 教學輔導教師

‧ 非正式觀察

‧ 發展並執行專業成長計畫

‧ 可分為三階段:

1.察覺階段

2.輔導階段

3.評議階段

方法

‧ 班級教學觀察與回饋

‧ 檔案的檢視

‧ 專業實務的討論

‧ 教學輔導教師的支持

‧ 持續的就教師表現進行非正式的討論

‧ 由教師團隊或個別教師發展專業成長計畫

‧ 教師團隊或個別教師與行人員之間的合作

‧ 建立衡量進步的指標

‧ 行政人員提供教師團隊或個別教師所需的支持

‧ 對教師團隊或個別教師提供回饋

‧ 針對特別需要改進的部份,進行觀察並提供回饋

Page 29: 教 師 評 鑑

美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方案之分析結論與啟示

成功的教師評鑑方案需考量各州區域性的狀況,設計符合現階段實務的教師評鑑方案。以州訂標準為依歸,但留有州學區之間及教師個人的自主權。教師專業團體發揮監督政府政策、參與設定教學標準、教師評鑑、初任教師輔導、同儕協助、仲裁及改進的角色。重視公開公正的評鑑過程,提供有意義的回饋,確保教師的表現轉化為高品質的教學,其任務是要能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過程。

Page 30: 教 師 評 鑑

英美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其對我國之啟示

我國教師成績考核制度困境分析 ★學校未能制定考核辦法實施細則,並有效向教師宣導。 ★考核委員因人情困擾,無法確實執行考核,考核流於 形式。 ★考核方式欠缺教師自評,易流於考核委員主觀決定。 ★考核程序未能公開化,考核往往受控於校長和行政人員 ,欠缺民主參與精神。 ★考核委員平時工作繁忙,未能落實平時考核。 ★未能善用考核結果於改進教學,無助於教師教學成長。 ★單一教師成績考核制度,進行所有教師的考評工作, 無法符合實際教師的目的與需求。

Page 31: 教 師 評 鑑

英美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其對我國之啟示

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分析美 國 英 國

評鑑系統 包括初等教師、資深教師評鑑、以及不適任教師協助系統

包含初等教師、教師升級、進階教師評鑑、以及督察體制之評鑑系統

實施對象

1. 初任教師 : 初任教學少於四年及 初至該學區 服務之新到任教師2. 資深教師 : 服務四年以上教師3. 不適任教師 : 任何需要特殊協助之教師

1. 初任教師 : 初任教師第一年者2. 教師升級 : 非初任教師皆可參加3. 進階教師 : 服務滿五年以上之優良 教師,皆 可自由參加評鑑4. 督察體制 : 接受校務評鑑學校之 教師

評鑑目的 不同評鑑系統皆有不同實施目的 不同評鑑系統皆有不同實施目的

評鑑規準 依不同需求,強調不同程度的評鑑規準;但歸準皆與有效教學相關

四種教師評鑑系統採取不同的評鑑規準;但規準皆與有效教學相關

評鑑過程以教室觀察與回饋為主,並輔以其他資料的審查

以教室觀察與回饋為主,並輔以其他資料的審查

Page 32: 教 師 評 鑑

英美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其對我國之啟示

美 國 英 國以初任四年內或初至該學區任教教師為初任教師評鑑方案的對象

以初任一年的教師為評鑑對象

臺 灣

由於初任教師評鑑方案在我國係屬草創時期,故建議評鑑範圍不要過大而失去了輔導和評鑑可行性。可能以任教二年內的初任教師和新進教師為評鑑對象最適宜

除不適任教師協助方案外,對於教師評鑑上,則依其年資劃分為初任及資深兩個評鑑方案

則細分初任、 升級、進階與督察體制四個方案

臺 灣

我國教師不習慣分類處遇的傳統來看, 單一的系統固然已 不合時宜,但是過於分化的系統也將使得 教師疲於應付或者評鑑人力財力難以支應,而失去評鑑的可行性,甚至引起教師強烈反彈。

Page 33: 教 師 評 鑑

英美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其對我國之啟示

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以逐漸有多元化、系統化、區別化的趨勢,其共同特色如下:

1. 能針對不同年資教師,採行不同的教師評鑑 2. 能依據不同教師發展需求,提供不同協助 3. 能依據有效教學規準,規劃檢視教師教學相關 責任標準。 4. 能規劃結構性評鑑過程,充份理解教師教學表

現。 5. 評鑑結果與後續評鑑的實施,能明確說明清楚。

Page 34: 教 師 評 鑑

英美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其對我國之啟示

對我國規劃與實施教師評鑑系統的啟示 1. 建構多元教師評鑑系統,發揮公平公正評鑑機制

2. 兼顧專業發展與品質保證,顧及整全性教師評鑑目的

3. 發展教師教學專業標準,有效檢視教師教學表現

4.謹慎規劃評鑑歷程,有效收集教師表現資料

5.研擬教師評鑑實施手冊,提供教師評鑑之依循

6.結合理論與實務人員,進行教師評鑑系統之研究

7.融合校務評鑑機制,提供教師教學回饋

Page 35: 教 師 評 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