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舍通訊 第一期

12
「寧舍」- www.hospicehome.hk 在 2011 年由香港大學行為 健康教研中心與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支持在 2007 年與香港 醫院管理局合作推出「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透過 10 間公立醫院寧養中心幫助末期癌症病人及家庭。網站至 今總瀏覽人數達三十七萬六千多人次。 網站的建立宗旨為「透過科技集結公益和社區觸覺力量,讓 更多熱心社會的人士可以支持與關懷末期癌症病人及家屬, 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服務」。除了提供多元化寧養服務資訊 (如教學短片、自我評估測試等),我們希望為癌症病人、 家屬、醫護人員和義工建立互動溝通平台,讓大家的關懷和 祝福能衝破地域和時間限制。 很高興告訴大家,這是我們第一期「寧舍」通訊,讓你知悉 有關各寧養中心的新動向及「寧舍」所舉辦的活動!本期通 訊內容包括:「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中秋節慶活動 報導、寧養中心點滴分享及「寧舍 義工」嘉許計劃詳情。 我們衷心希望有心的香港人不論身在何方,都可為病人、家 屬和寧養服務團隊送上支持及鼓勵。 「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 「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下稱「短片比賽」)由李 嘉誠基金會贊助,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和「寧舍」 網站主辦,教育局及香港醫院管理局協辦舉行。作為全港 首個以「死亡」為主題的短片拍攝比賽,「未知死,焉知生」 短片比賽期望透過拍攝過程,引導公眾思考死亡,減少對 死亡的忌諱,從而學會珍惜生命,以正面和感恩態度面對 生命每一天。 短片比賽共吸引逾百隊隊伍參加,當中包括中學生、大專 生及公眾人士,當中作品主題圍繞對生死的態度及病人及 家屬一起面對困境時的心路歷程。短片比賽的放映會暨頒 獎典禮於二零一二年八月十九日假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 行,當日大會邀請了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陳麗雲 教授、教育局訓育及輔導組高級督學何潔華女士及醫院管 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廖慶榮醫生作主禮嘉賓。比賽評審團 代表陳志雲先生、廖安麗女士及張虹女士亦上台就參賽作 品分享專業意見及感想。短片比賽共設有二十一項獎項包 括:各組別「最觸動人心獎」、「專業推介大獎」、冠、亞、 季、及殿軍。 1. 陳志雲先生有感在學生眼中,人生只有兩種結束的方法:撞車和患病,鼓勵學生應從 多角度觀察身邊的事物,並認真思考死亡背後的意義。 2. 陳麗雲教授與參賽者分享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句說話:「多謝你」、「我愛你」、「我 原諒你」、「請原諒我」和「再見」。 電郵:[email protected] | 網址:www.hospicehome.hk | 出版日期:二零一二年十月初版 「 寧舍 」活 動 速 遞 編者的話 1 2 贊助: Sponsor: 通訊 第一期 1

Upload: hongyw

Post on 19-Jun-2015

222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9 download

DESCRIPTION

寧舍通訊 第一期

TRANSCRIPT

Page 1: 寧舍通訊 第一期

「寧舍」- www.hospicehome.hk 在 2011 年由香港大學行為

健康教研中心與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支持在 2007 年與香港

醫院管理局合作推出「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透過

10 間公立醫院寧養中心幫助末期癌症病人及家庭。網站至

今總瀏覽人數達三十七萬六千多人次。

網站的建立宗旨為「透過科技集結公益和社區觸覺力量,讓

更多熱心社會的人士可以支持與關懷末期癌症病人及家屬,

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服務」。除了提供多元化寧養服務資訊

(如教學短片、自我評估測試等),我們希望為癌症病人、

家屬、醫護人員和義工建立互動溝通平台,讓大家的關懷和

祝福能衝破地域和時間限制。

很高興告訴大家,這是我們第一期「寧舍」通訊,讓你知悉

有關各寧養中心的新動向及「寧舍」所舉辦的活動!本期通

訊內容包括:「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中秋節慶活動

報導、寧養中心點滴分享及「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詳情。

我們衷心希望有心的香港人不論身在何方,都可為病人、家

屬和寧養服務團隊送上支持及鼓勵。

「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

「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下稱「短片比賽」)由李

嘉誠基金會贊助,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和「寧舍」

網站主辦,教育局及香港醫院管理局協辦舉行。作為全港

首個以「死亡」為主題的短片拍攝比賽,「未知死,焉知生」

短片比賽期望透過拍攝過程,引導公眾思考死亡,減少對

死亡的忌諱,從而學會珍惜生命,以正面和感恩態度面對

生命每一天。

短片比賽共吸引逾百隊隊伍參加,當中包括中學生、大專

生及公眾人士,當中作品主題圍繞對生死的態度及病人及

家屬一起面對困境時的心路歷程。短片比賽的放映會暨頒

獎典禮於二零一二年八月十九日假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

行,當日大會邀請了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陳麗雲

教授、教育局訓育及輔導組高級督學何潔華女士及醫院管

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廖慶榮醫生作主禮嘉賓。比賽評審團

代表陳志雲先生、廖安麗女士及張虹女士亦上台就參賽作

品分享專業意見及感想。短片比賽共設有二十一項獎項包

括:各組別「最觸動人心獎」、「專業推介大獎」、冠、亞、

季、及殿軍。

日期: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七日 ( 星期三 )

時間: 上午九時正至下午一時正

地點: 灣仔軒尼詩道 15 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一樓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大禮堂

1. 陳志雲先生有感在學生眼中,人生只有兩種結束的方法:撞車和患病,鼓勵學生應從

多角度觀察身邊的事物,並認真思考死亡背後的意義。

2. 陳麗雲教授與參賽者分享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句說話:「多謝你」、「我愛你」、「我

原諒你」、「請原諒我」和「再見」。

電郵:[email protected] | 網址:www.hospicehome.hk | 出版日期:二零一二年十月初版

「寧舍」活動速遞

編者的話

1

2

贊助:Sponsor:

通 訊 •第 一 期

第一節:服務模式及典範

寧養病者離世後的首半年:喪親家屬的前瞻研究

周燕雯博士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陳君寧女士 | 香港大學 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研究助理

安死樂生 — 五福臨門的社會政策

陳漢威醫生 | 太平紳士 | 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

跨領域服務 — 北區醫院寧養模式

勞思傑醫生 | 北區醫院寧養中心「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主管

同心同行 — 以家為本的善別旅程

田芳女士 |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教學顧問

贊助: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主辦:

19th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gress第十九屆香港國際腫瘤會議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Centre on Behavioral Health, HKU

Centre for Cancer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協辦:

Chapter on Medical Social Service Hong Kong Social Workers Association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醫務社會工作分會

第二節:服務領域新趨勢

賦尊嚴的寧養紓緩服務 — 以社交媒體傳遞生死教育

何孝恩先生 |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研究主任及榮譽講師

人生回顧在寧養關懷

陳凱詩女士 | 威爾斯親王醫院寧養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尋找心靈的淨土 — 佛教院侍關懷服務

溫綺玲女士 | 大覺福行中心有限公司總幹事

麥子的安息與延繼 — 基督教的寧養事工

黃民牧師 | 基督教靈實協會主任院牧

從基督的陪伴看生死

周景勳神父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主任

費用: 全免 (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報名詳情:請瀏覽 http://cbh.hku.hk/截止報名日期:二零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查詢: 請致電 2831 5163 或

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蔡小姐聯絡

1

Page 2: 寧舍通訊 第一期

《中秋晚會》 撰文:屯門醫院寧養中心陳珍紅姑娘

我們的日間寧養中心每年都會為腫瘤科的一班寧養及紓緩

治療病人和家屬舉辦中秋晚會 , 當中安排各式各樣的節目包

括合家歡家庭照 , 義工的歌唱表演呀…魔術表演呀…每年的

反應都十分熱烈,在此我衷心多謝各院友及家屬多年來的

鼎力支持,因為大家就是我們醫護人員的動力來源,令節

目一年比一年做得出色 !

過中秋節的確是我們中國人很重要的節目之一 , 每年的中秋

節中 , 我也是和家人一起渡過,一起觀賞明亮的圓月,一起

品嚐著美味的月餅,享受一家團圓之樂 ! 今年我好榮幸可以

再次參與這一個每年一度的盛會,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過

節的熱鬧氣氛,過一個與別不同的中秋佳節 , 見到大家能夠

在這裡聚首一堂,與自己的家人一齊慶祝中秋節,感到非常

感動 !

在這裏,再一次多謝今年來臨的表演嘉賓,義工朋友及各

工作人員無私的奉獻,最後祝願各位身心安康 !

「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由李嘉誠基金會贊助,香港

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和「寧舍」網站主辦,教育局及香

港醫院管理局協辦舉行。

更多詳情請到此瀏覽:

http://hospicehome.hk/competition.phphttp://www.facebook.com/Competition2012

3. 張虹導演鼓勵參賽者多看小說,了解如何用更生動的方式去向觀眾「講故仔」。

4. 廖安麗女士表示短片比賽提供平台予年青人表達對死亡的看法,有助推動社區

生死教育。

5. 教育局何潔華女士 ( 左一 ) 與中學組冠軍得主

6. 陳志雲先生與大專組冠軍得主

7. 廖安麗女士 ( 左一 ) 與最觸動人心獎中學組得主

8. 醫院管理局廖慶榮醫生 ( 左一 ) 與公開組冠軍得主

9. 張虹導演與專業推介大獎得主

10. 所有得獎者者與嘉賓大合照

3

7

6 10

59

4 8佳節慶典 – 中秋節

32

Page 3: 寧舍通訊 第一期

《中秋晚會》 撰文:屯門醫院寧養中心陳珍紅姑娘

我們的日間寧養中心每年都會為腫瘤科的一班寧養及紓緩

治療病人和家屬舉辦中秋晚會 , 當中安排各式各樣的節目包

括合家歡家庭照 , 義工的歌唱表演呀…魔術表演呀…每年的

反應都十分熱烈,在此我衷心多謝各院友及家屬多年來的

鼎力支持,因為大家就是我們醫護人員的動力來源,令節

目一年比一年做得出色 !

過中秋節的確是我們中國人很重要的節目之一 , 每年的中秋

節中 , 我也是和家人一起渡過,一起觀賞明亮的圓月,一起

品嚐著美味的月餅,享受一家團圓之樂 ! 今年我好榮幸可以

再次參與這一個每年一度的盛會,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過

節的熱鬧氣氛,過一個與別不同的中秋佳節 , 見到大家能夠

在這裡聚首一堂,與自己的家人一齊慶祝中秋節,感到非常

感動 !

在這裏,再一次多謝今年來臨的表演嘉賓,義工朋友及各

工作人員無私的奉獻,最後祝願各位身心安康 !

「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由李嘉誠基金會贊助,香港

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和「寧舍」網站主辦,教育局及香

港醫院管理局協辦舉行。

更多詳情請到此瀏覽:

http://hospicehome.hk/competition.phphttp://www.facebook.com/Competition2012

3. 張虹導演鼓勵參賽者多看小說,了解如何用更生動的方式去向觀眾「講故仔」。

4. 廖安麗女士表示短片比賽提供平台予年青人表達對死亡的看法,有助推動社區

生死教育。

5. 教育局何潔華女士 ( 左一 ) 與中學組冠軍得主

6. 陳志雲先生與大專組冠軍得主

7. 廖安麗女士 ( 左一 ) 與最觸動人心獎中學組得主

8. 醫院管理局廖慶榮醫生 ( 左一 ) 與公開組冠軍得主

9. 張虹導演與專業推介大獎得主

10. 所有得獎者者與嘉賓大合照

3

7

6 10

59

4 8佳節慶典 – 中秋節

32

Page 4: 寧舍通訊 第一期

《家庭照相館》 撰文:伊利沙伯醫院寧養中心黃耿檳姑娘

拍照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者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對於某些

晚期癌症病人來說並不簡單。有些病人因為不能接受自

己患病的外貌,不願上鏡。有些病人因體弱,需要一些醫

療儀器的協助,未能到一般影樓拍攝。或有些病人及家人

想預備一張個人照待日後之用,並因傳統忌諱難以向家人

啟齒。

於是伊利沙伯醫院李嘉誠寧養中心由 2008 年起開始在一些

節日期間,為病人及其家庭舉辦拍攝家庭照的活動,同時

亦會為個別需要的病人額外安排拍攝家庭照。一來可以為

病人及家人記錄下聚首一堂的時刻,亦可在輕鬆的氣氛下

為病人預備一張個人照,完成病人及家人的心願。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總有一些珍貴難忘的片段,我們總想把

這些時刻記錄下來。對於晚期癌症病人及家屬,能共處一

起的時光更加珍貴美好,更值得紀念回味。

活動完畢不忘與蘇文郁攝影同學會義工及拔萃女書院的學

生義工來一個大合照,感謝他們在活動中的協助。

《中秋節慶活動》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寧養中心馬瑞茵姑娘

每逢佳節培思親,中國人一向重視節日慶祝活動,藉此大

家相聚一刻。基督教聯合醫院寧養中心為病友及家屬定時

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剛在 9 月便舉行中秋活動;為關顧

住院及非住院病友及家屬,我們的團隊亦分別在懷安科 ( 紓

緩科 ) 病房及寧養中心先後舉行,不如今次先和大家分享

一下我們的中秋活動。

我們的中秋活動…團隊中參與有醫生、護士 ( 家居及病房 )、

病室助理、文職人員及義工們。由護士及作司儀揭開序幕,

介紹活動後,義工們用一個由汽球製作成月光模樣 ( 以音

樂傳球遊戲形式 ) 與病人家屬打成一片,他們十分投入參

與,為什麼?因每當音樂停止便會由義工打扮成的〝嫦娥〞

問問簡單的問題便有小禮物及與嫦娥拍照嘛!之後一起合

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還有義工小提琴伴奏添!最重要

環節壓軸出場,就是由義工太太教大家親手製作冰皮月餅,

大部份病人、家人皆未嘗過親手製作冰皮月餅的滋味,故

他們表現十分興奮,義工把預先搓好的冰皮月餅粉糰,加

上做好的不同的餡料,每人一份,帶上透明手套,搓下搓

下,再協助放入月餅模中,〝壓一壓〞,〝一啪〞,就完

成精美的冰皮月餅了 . 還可以立即享用。他們興奮的笑聲,

滿意的笑容,叫 .〝好好味呀!〞,〝好軟熟呀!〞。他們

的滿足感就在此刻流露出來,最後給他們與家人一起拍照

留念分享過節日的氣氛。團隊裡每人一分力便能帶給他們

難忘亦可能是最後一次的回憶吧!

就是他們的歡樂令我們更有動力為他們帶來更多活動;12

月的聖誕節,2 月農曆新年又是我們活動的時機,有機會再

和大家分享吧!藉此亦多謝我們每位團隊成員!大家繼續

努力吧! ^^

1. 女兒特地由外國回港藉此機會與父母拍攝一輯家庭照

2. 媽媽希望為兒子們留下美好的時光,同時預祝中秋節來臨

3. 學生義工在場與參加者一同製作心意相架

2

3

1

54

Page 5: 寧舍通訊 第一期

《家庭照相館》 撰文:伊利沙伯醫院寧養中心黃耿檳姑娘

拍照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者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對於某些

晚期癌症病人來說並不簡單。有些病人因為不能接受自

己患病的外貌,不願上鏡。有些病人因體弱,需要一些醫

療儀器的協助,未能到一般影樓拍攝。或有些病人及家人

想預備一張個人照待日後之用,並因傳統忌諱難以向家人

啟齒。

於是伊利沙伯醫院李嘉誠寧養中心由 2008 年起開始在一些

節日期間,為病人及其家庭舉辦拍攝家庭照的活動,同時

亦會為個別需要的病人額外安排拍攝家庭照。一來可以為

病人及家人記錄下聚首一堂的時刻,亦可在輕鬆的氣氛下

為病人預備一張個人照,完成病人及家人的心願。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總有一些珍貴難忘的片段,我們總想把

這些時刻記錄下來。對於晚期癌症病人及家屬,能共處一

起的時光更加珍貴美好,更值得紀念回味。

活動完畢不忘與蘇文郁攝影同學會義工及拔萃女書院的學

生義工來一個大合照,感謝他們在活動中的協助。

《中秋節慶活動》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寧養中心馬瑞茵姑娘

每逢佳節培思親,中國人一向重視節日慶祝活動,藉此大

家相聚一刻。基督教聯合醫院寧養中心為病友及家屬定時

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剛在 9 月便舉行中秋活動;為關顧

住院及非住院病友及家屬,我們的團隊亦分別在懷安科 ( 紓

緩科 ) 病房及寧養中心先後舉行,不如今次先和大家分享

一下我們的中秋活動。

我們的中秋活動…團隊中參與有醫生、護士 ( 家居及病房 )、

病室助理、文職人員及義工們。由護士及作司儀揭開序幕,

介紹活動後,義工們用一個由汽球製作成月光模樣 ( 以音

樂傳球遊戲形式 ) 與病人家屬打成一片,他們十分投入參

與,為什麼?因每當音樂停止便會由義工打扮成的〝嫦娥〞

問問簡單的問題便有小禮物及與嫦娥拍照嘛!之後一起合

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還有義工小提琴伴奏添!最重要

環節壓軸出場,就是由義工太太教大家親手製作冰皮月餅,

大部份病人、家人皆未嘗過親手製作冰皮月餅的滋味,故

他們表現十分興奮,義工把預先搓好的冰皮月餅粉糰,加

上做好的不同的餡料,每人一份,帶上透明手套,搓下搓

下,再協助放入月餅模中,〝壓一壓〞,〝一啪〞,就完

成精美的冰皮月餅了 . 還可以立即享用。他們興奮的笑聲,

滿意的笑容,叫 .〝好好味呀!〞,〝好軟熟呀!〞。他們

的滿足感就在此刻流露出來,最後給他們與家人一起拍照

留念分享過節日的氣氛。團隊裡每人一分力便能帶給他們

難忘亦可能是最後一次的回憶吧!

就是他們的歡樂令我們更有動力為他們帶來更多活動;12

月的聖誕節,2 月農曆新年又是我們活動的時機,有機會再

和大家分享吧!藉此亦多謝我們每位團隊成員!大家繼續

努力吧! ^^

1. 女兒特地由外國回港藉此機會與父母拍攝一輯家庭照

2. 媽媽希望為兒子們留下美好的時光,同時預祝中秋節來臨

3. 學生義工在場與參加者一同製作心意相架

2

3

1

54

Page 6: 寧舍通訊 第一期

《藝術在醫院》 撰文:葛量洪醫院寧養中心梁淑敏姑娘

本院由二零零八年八月開始與藝術在醫院合作至今,希望

透過病者及義工之間的互動藝術活動,不單建立彼此的關

係,還藉藝術創作,發揮病者的創意,抒發病者內心的感

受,並鼓勵病者互相扶持,讓他們重拾自信及在創作過程

中,享受創作藝術的樂趣。

我們正是希望透過不同的藝術手法,把愉悅平和的感覺帶

入紓緩治療的環境裡,令病者可以感受到一份關愛和溫暖,

盼望藉著藝術創作陪伴病者走過患病的日子。

《生死教育 — 學生篇》 撰文: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寧養中心蕭貞建先生

每年暑假,寧養中心都會舉行暑期義工訓練,為的是向年

青人宣揚生死教育,提供對晚期癌症病人服務的正面信息。

今年,我們招募了 13 位年齡由 15 歲至 22 歲的學生,參

加名為『探索生命之旅 2012』,一同服務病人。

中心安排了四節義工訓練課程,讓義工認識寧養病人的需

要、基本溝通技巧、晚期癌症的徵狀及防感染訓練等等。

完成後,他們一共付出了五佰小時的服務時間,在寧養中

心為病人帶來安慰及歡樂。在準備活動的過程中,義工一

同發揮合作精神,為病人帶來祝福。除此之外,義工在門

診期間陪伴病人,聊聊天以抒抑鬱,讓病人在有限的日子

中得到慰藉。

另一方面,九月上旬中心也接待了香港大學一學生組織,

前來寧養中心認識生死教育。他們一行三十多人,在迎新

活動最後的兩天時間,來到中心認識紓識治療。除了得到

醫生、護士及社工的講解外,中心也找來多位病人及家屬,

跟他們分享對生命的看法。他們及後也到病房探望病人,

向病人送上愛心繩結,祝福病人。

東區醫院寧養中心除了照顧晚期癌症病人及家屬的身心靈

需要外,也會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生死教育活動,我們相

信『只有尋著生命意義,死亡是並不可怕。』年青人在活

動完結後,都同意寧養中心活動讓他們更能認識病人的需

要,對自我的生命有深刻的反省及體會。

《紙的力量》 撰文:威爾斯親王醫院寧養中心林翠玉姑娘

「這麼漂亮的紙蓮花,經導師講解後,是這樣簡單易學!」

較為年長的院友完成作品後,露出滿足的笑容,開心地表

達並展示她完成的蓮花作品。

課堂中,院友們更回憶起自小的摺紙印象,童年往事已

一一歷歷在目…。原來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平面,它蘊藏

著回憶和歡聚的力量。

透過參與寧養中心不同興趣班:如絲藝、穿珠、繩結、彩

砂樽製作、心意卡創作及遊戲:對對碰和月餅砌圖等,院

友們之間不但了解到寧養中心的活動資訊,而且互相傾談

分享經歷,成為伙伴。

課堂前,義工導師們不斷鑽研趣味作品。最初帶活動時,

表達不多,日子越長,帶領院友們的信心漸漸地增加了,

表達更恰當,在中心服務感覺更開心,更投入。

《人月兩團圓》 撰文:瑪麗醫院寧養中心何美玲姑娘

「人月兩團圓」之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還記得

小時候,媽媽總會替我們預備芋頭、水果、菱角、月餅等

應節食品供中秋節當晚賞月之用。當天晚上,我必會拿著

燈籠及食物,隨走、隨玩、隨吃,真是十分愉快。

而我在瑪麗醫院寧養中心工作已有四年多,每年我和同事

們都會於中秋節前夕舉辦中秋派對,並預備食物、猜燈謎、

抽獎和唱卡拉 OK 等活動給老友記參與。今年,我們加添了

一些新的元素 :「督撐,督撐,督督撐……」就是兩件應節

的古裝戲服。病友及義工們穿上了是否很醒神,很有過節

氣氛呢 ?

作為一名寧養服務工作人員,如果能為病人及家屬提供一

個輕鬆及休息的機會是我們的榮幸。因為在病患的過程中

實在要面對不少壓力,回到寧養中心,如果不單單是為覆

診而來,也為快樂的相聚而來,豈不更有意義 ?

2

1

點滴在心頭

1. 青年義工在服務之前,需接受義工訓練。

2. 青年義工以愛心及耐性對待病人。

76

Page 7: 寧舍通訊 第一期

《藝術在醫院》 撰文:葛量洪醫院寧養中心梁淑敏姑娘

本院由二零零八年八月開始與藝術在醫院合作至今,希望

透過病者及義工之間的互動藝術活動,不單建立彼此的關

係,還藉藝術創作,發揮病者的創意,抒發病者內心的感

受,並鼓勵病者互相扶持,讓他們重拾自信及在創作過程

中,享受創作藝術的樂趣。

我們正是希望透過不同的藝術手法,把愉悅平和的感覺帶

入紓緩治療的環境裡,令病者可以感受到一份關愛和溫暖,

盼望藉著藝術創作陪伴病者走過患病的日子。

《生死教育 — 學生篇》 撰文: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寧養中心蕭貞建先生

每年暑假,寧養中心都會舉行暑期義工訓練,為的是向年

青人宣揚生死教育,提供對晚期癌症病人服務的正面信息。

今年,我們招募了 13 位年齡由 15 歲至 22 歲的學生,參

加名為『探索生命之旅 2012』,一同服務病人。

中心安排了四節義工訓練課程,讓義工認識寧養病人的需

要、基本溝通技巧、晚期癌症的徵狀及防感染訓練等等。

完成後,他們一共付出了五佰小時的服務時間,在寧養中

心為病人帶來安慰及歡樂。在準備活動的過程中,義工一

同發揮合作精神,為病人帶來祝福。除此之外,義工在門

診期間陪伴病人,聊聊天以抒抑鬱,讓病人在有限的日子

中得到慰藉。

另一方面,九月上旬中心也接待了香港大學一學生組織,

前來寧養中心認識生死教育。他們一行三十多人,在迎新

活動最後的兩天時間,來到中心認識紓識治療。除了得到

醫生、護士及社工的講解外,中心也找來多位病人及家屬,

跟他們分享對生命的看法。他們及後也到病房探望病人,

向病人送上愛心繩結,祝福病人。

東區醫院寧養中心除了照顧晚期癌症病人及家屬的身心靈

需要外,也會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生死教育活動,我們相

信『只有尋著生命意義,死亡是並不可怕。』年青人在活

動完結後,都同意寧養中心活動讓他們更能認識病人的需

要,對自我的生命有深刻的反省及體會。

《紙的力量》 撰文:威爾斯親王醫院寧養中心林翠玉姑娘

「這麼漂亮的紙蓮花,經導師講解後,是這樣簡單易學!」

較為年長的院友完成作品後,露出滿足的笑容,開心地表

達並展示她完成的蓮花作品。

課堂中,院友們更回憶起自小的摺紙印象,童年往事已

一一歷歷在目…。原來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平面,它蘊藏

著回憶和歡聚的力量。

透過參與寧養中心不同興趣班:如絲藝、穿珠、繩結、彩

砂樽製作、心意卡創作及遊戲:對對碰和月餅砌圖等,院

友們之間不但了解到寧養中心的活動資訊,而且互相傾談

分享經歷,成為伙伴。

課堂前,義工導師們不斷鑽研趣味作品。最初帶活動時,

表達不多,日子越長,帶領院友們的信心漸漸地增加了,

表達更恰當,在中心服務感覺更開心,更投入。

《人月兩團圓》 撰文:瑪麗醫院寧養中心何美玲姑娘

「人月兩團圓」之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還記得

小時候,媽媽總會替我們預備芋頭、水果、菱角、月餅等

應節食品供中秋節當晚賞月之用。當天晚上,我必會拿著

燈籠及食物,隨走、隨玩、隨吃,真是十分愉快。

而我在瑪麗醫院寧養中心工作已有四年多,每年我和同事

們都會於中秋節前夕舉辦中秋派對,並預備食物、猜燈謎、

抽獎和唱卡拉 OK 等活動給老友記參與。今年,我們加添了

一些新的元素 :「督撐,督撐,督督撐……」就是兩件應節

的古裝戲服。病友及義工們穿上了是否很醒神,很有過節

氣氛呢 ?

作為一名寧養服務工作人員,如果能為病人及家屬提供一

個輕鬆及休息的機會是我們的榮幸。因為在病患的過程中

實在要面對不少壓力,回到寧養中心,如果不單單是為覆

診而來,也為快樂的相聚而來,豈不更有意義 ?

2

1

點滴在心頭

1. 青年義工在服務之前,需接受義工訓練。

2. 青年義工以愛心及耐性對待病人。

76

Page 8: 寧舍通訊 第一期

香港西聯網瑪麗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一時 及 下午二時至五時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 102 號瑪麗醫院癌症中心五樓

查詢電話:2255 4649 圖文傳真:2255 5367

香港西聯網葛量洪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每日 上午八時 至 晚上八時

地址:香港仔黃竹坑道 125 號

查詢電話:2518 2103 / 2518 2104 圖文傳真:2518 6704

香港東聯網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一時 及 下午二時至五時

地址:香港柴灣樂民道三號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座地庫二

層臨床腫瘤科

查詢電話:2595 4051 圖文傳真:2976 5716

九龍西聯網瑪嘉烈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五時三十分

地址:九龍荔枝角瑪嘉烈醫院道 2-10 號瑪嘉烈醫院

腫瘤科大樓 H 座 3 樓

查詢電話:2990 2485 圖文傳真:2990 2725

九龍中聯網伊利沙伯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一時 及

下午二時 至 下午五時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三十號伊利沙伯醫院日間醫療中心閣樓

查詢電話:2958 7300 圖文傳真:2958 7305

寧舍通訊第一期總編輯:何孝恩 副編輯:譚奕君

美術設計:Bigzip Design Limited

出版:「寧舍」網站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hospicehome.hk

承印:中原印務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初版

贊助:李嘉誠基金會「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

與生命同行 撰文:瑪嘉烈醫院寧養中心賴芷君姑娘

轉眼間,又到了中秋佳節。還記得四年前的中秋時分,我

們“瑪嘉烈醫院李嘉誠基金會日間寧養中心”的裝修工程

剛好完成,並全面投入服務。由於瑪嘉烈醫院的紓緩治療

仍在起步階段,大部分病人對紓緩治療仍都較為陌生,也

從沒想過在一向講求效率及速度的醫院中,也會有一個可

令人感受到如此放鬆及溫暖的地方。我們除了鼓勵病人及

家屬一起參與中心的活動外。同時亦引進不同的人才及設

施,在僅有的資源下,希望能發揮到最大的效用。

我們明白到,無論癌症本身或是抗癌治療都會為病人帶來

身體上及外貌上的改變。於是我們更在中心內添置了一個

小型髮廊,也幸得一間專業髮型屋的支持,為我們定期安

排專業髮型師義工,他們不單專業,而且很有耐性。

對於一些行動不便或因受到癌病折磨而面容扭曲的病

人,同樣表現出一貫的專業態度。另外,我們也為飽受

癌魔煎熬的病人提供香薰治療,並因應個別病人的需

要使用不同的精華油,希望透過非介入又無害的方法

減輕癌病對他們所帶來的影響。好讓大家能輕鬆地面

對這個不治之症,與家人一同珍惜及享受有限的時間。

二○○七年始,李嘉誠基金會與香港醫院管理局合作推出「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於全港十間公立醫院設立以溫馨

家居環境為設計概念的寧養中心,為本港基層末期癌症病人提供跨專業一站式寧養臨床治療及身心關懷服務。

服務範圍包括日間護理服務、家居護理服務、宣揚以正面態度對待生命的社區公眾教育、義工訓練及研究項目

與此同時,「人間有情」項目開 www.hospicehome.hk 網站,集結科技、公益和社區觸覺的力量,讓大家的關懷祝福突破地

點或時間限制,讓有心的香港人不論身在何方,都可以通過寧舍網站為病人和寧養醫護隊伍送上支持及鼓勵。

計劃至今服務:● 服務總量共約三十萬人次● 培訓超過五百名寧養義工大使● 超過四萬二千人次接受家居護理服務● 為病人及家人提供超過三萬三千節心理輔導● 超過一千四百名兒童接受哀傷輔導

基金於一九九八年十月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成立全國首家寧養院,提供免費寧養服務。「人間有情」全國寧養醫

療服務計劃推出以來,擴展至全國 32 所寧養院,是迄今全國唯一上門免費為貧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鎮痛治療、心理輔導等

各方面照顧的臨終關懷機構,自計劃開展以來,已惠及逾 130,000 名患者。

李嘉誠基金會網站:www.lksf.org香港醫院管理局 —「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網站:http://www21.ha.org.hk/sub/lks/tc/service.html寧舍網站:www.hospicehome.hk

你願意和我們分享你的經驗嗎 ? 無論你是患者、家屬、醫護人

員、義工或是友好,歡迎你以約 300 字左右的文字,和我們分

享你的生活點滴或是在寧養路上的領悟和得著 . 你可以直接投

稿至 www.hospicehome.hk/blog.php( 需登入 ),或將稿件寄回:

香港薄扶林沙宣道5號2樓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 (註明:

寧舍編輯組 )。如有查詢,請電郵致: [email protected]

版權

所有

© 2

012(非

賣品

Not

for

sal

e)

關於寧舍—網站的設立背景及各主辦單位簡介資料。

十家寧舍— 介紹香港十家公立醫院內寧養中心的服

務、最新活動資訊、聯絡方法及網上義工

表格。

資料室 — 提供有關寧養服務既詳細又容易理解的資

料庫。

打開心窗— 專業醫護人員、社工、心理學家、院牧及

義工等透過文字為病者、同路人打氣,以

博客文章分享抗癌路上的每道風景。我們

亦歡迎各方投稿分享心聲。

窩心窩 — 生命簿 - 回顧相冊,是一本在網上製作的

小冊子。透過回答與人生旅途有關的問題

和上載對你意義深刻的照片,引令你回顧

自己的生命 ; 回味豐盛的人生。

憑片寄意— 無論你是病人、家屬、醫療人員、義工、

還是支持者,歡迎自拍短片上載,為寧養

路上的同伴獻上無盡的鼓勵。 快把你的

愛大聲說出來吧 ! 加油 !

祝安好 — 別具意義的電子心意卡,給你在乎的朋

友,家人,醫療人員及義工送上最真誠的

祝福。

自修室 — 癌症病人實用小百科,如紓緩醫療、家居

照顧、心理輔導、營養知識等的自學短

片,以及自助測試工具。

不再寂寞— 「同病可相憐,更可以相扶」。以網上討

論區模式,讓病人、其家屬及友好在網上

作即時討論,互相鼓勵及互動支持。

www.hospicehome.hk 設有九個部份:

「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

李嘉誠基金會寧養服務計劃寧養中心列表

九龍中聯網香港佛教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家居照顧服務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五時 ( 需醫生轉介及預約 )

地址:九龍樂富杏林街 10 號香港佛教醫院 A 座 2 樓

查詢電話:2339 6200 圖文傳真:2339 6164

九龍東聯網基督教聯合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一時及下午二時至五時

地址:九龍觀塘協和街 130 號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14 樓 B 寧養中心

查詢電話:3513 4531 圖文傳真:3513 5675

新界西聯網屯門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三及四 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 及

下午二時 至 五時四十五分

星期二及五:上午九時 至 下午五時四十五分

地址:屯門青松觀道 23 號屯門醫院放射治療大樓地下

查詢電話:2468 5275 圖文傳真:2468 5276

新界東聯網威爾斯親王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十二時三十分 及

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

地址:新界銀城街 30-32 號威爾斯親王醫院李嘉誠專科診所

北翼地庫

查詢電話:2632 1573 圖文傳真:2632 4718

新界東聯網北區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三十分 至 下午十二時三十分 及

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

地址:新界上水保健路 9 號

查詢電話:2683 8325 圖文傳真:2683 8326

98

Page 9: 寧舍通訊 第一期

香港西聯網瑪麗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一時 及 下午二時至五時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 102 號瑪麗醫院癌症中心五樓

查詢電話:2255 4649 圖文傳真:2255 5367

香港西聯網葛量洪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每日 上午八時 至 晚上八時

地址:香港仔黃竹坑道 125 號

查詢電話:2518 2103 / 2518 2104 圖文傳真:2518 6704

香港東聯網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一時 及 下午二時至五時

地址:香港柴灣樂民道三號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座地庫二

層臨床腫瘤科

查詢電話:2595 4051 圖文傳真:2976 5716

九龍西聯網瑪嘉烈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五時三十分

地址:九龍荔枝角瑪嘉烈醫院道 2-10 號瑪嘉烈醫院

腫瘤科大樓 H 座 3 樓

查詢電話:2990 2485 圖文傳真:2990 2725

九龍中聯網伊利沙伯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一時 及

下午二時 至 下午五時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三十號伊利沙伯醫院日間醫療中心閣樓

查詢電話:2958 7300 圖文傳真:2958 7305

寧舍通訊第一期總編輯:何孝恩 副編輯:譚奕君

美術設計:Bigzip Design Limited

出版:「寧舍」網站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hospicehome.hk

承印:中原印務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初版

贊助:李嘉誠基金會「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

與生命同行 撰文:瑪嘉烈醫院寧養中心賴芷君姑娘

轉眼間,又到了中秋佳節。還記得四年前的中秋時分,我

們“瑪嘉烈醫院李嘉誠基金會日間寧養中心”的裝修工程

剛好完成,並全面投入服務。由於瑪嘉烈醫院的紓緩治療

仍在起步階段,大部分病人對紓緩治療仍都較為陌生,也

從沒想過在一向講求效率及速度的醫院中,也會有一個可

令人感受到如此放鬆及溫暖的地方。我們除了鼓勵病人及

家屬一起參與中心的活動外。同時亦引進不同的人才及設

施,在僅有的資源下,希望能發揮到最大的效用。

我們明白到,無論癌症本身或是抗癌治療都會為病人帶來

身體上及外貌上的改變。於是我們更在中心內添置了一個

小型髮廊,也幸得一間專業髮型屋的支持,為我們定期安

排專業髮型師義工,他們不單專業,而且很有耐性。

對於一些行動不便或因受到癌病折磨而面容扭曲的病

人,同樣表現出一貫的專業態度。另外,我們也為飽受

癌魔煎熬的病人提供香薰治療,並因應個別病人的需

要使用不同的精華油,希望透過非介入又無害的方法

減輕癌病對他們所帶來的影響。好讓大家能輕鬆地面

對這個不治之症,與家人一同珍惜及享受有限的時間。

二○○七年始,李嘉誠基金會與香港醫院管理局合作推出「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於全港十間公立醫院設立以溫馨

家居環境為設計概念的寧養中心,為本港基層末期癌症病人提供跨專業一站式寧養臨床治療及身心關懷服務。

服務範圍包括日間護理服務、家居護理服務、宣揚以正面態度對待生命的社區公眾教育、義工訓練及研究項目

與此同時,「人間有情」項目開 www.hospicehome.hk 網站,集結科技、公益和社區觸覺的力量,讓大家的關懷祝福突破地

點或時間限制,讓有心的香港人不論身在何方,都可以通過寧舍網站為病人和寧養醫護隊伍送上支持及鼓勵。

計劃至今服務:● 服務總量共約三十萬人次● 培訓超過五百名寧養義工大使● 超過四萬二千人次接受家居護理服務● 為病人及家人提供超過三萬三千節心理輔導● 超過一千四百名兒童接受哀傷輔導

基金於一九九八年十月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成立全國首家寧養院,提供免費寧養服務。「人間有情」全國寧養醫

療服務計劃推出以來,擴展至全國 32 所寧養院,是迄今全國唯一上門免費為貧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鎮痛治療、心理輔導等

各方面照顧的臨終關懷機構,自計劃開展以來,已惠及逾 130,000 名患者。

李嘉誠基金會網站:www.lksf.org香港醫院管理局 —「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網站:http://www21.ha.org.hk/sub/lks/tc/service.html寧舍網站:www.hospicehome.hk

你願意和我們分享你的經驗嗎 ? 無論你是患者、家屬、醫護人

員、義工或是友好,歡迎你以約 300 字左右的文字,和我們分

享你的生活點滴或是在寧養路上的領悟和得著 . 你可以直接投

稿至 www.hospicehome.hk/blog.php( 需登入 ),或將稿件寄回:

香港薄扶林沙宣道5號2樓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 (註明:

寧舍編輯組 )。如有查詢,請電郵致: [email protected]

版權

所有

© 2

012(非

賣品

Not

for

sal

e)

關於寧舍—網站的設立背景及各主辦單位簡介資料。

十家寧舍— 介紹香港十家公立醫院內寧養中心的服

務、最新活動資訊、聯絡方法及網上義工

表格。

資料室 — 提供有關寧養服務既詳細又容易理解的資

料庫。

打開心窗— 專業醫護人員、社工、心理學家、院牧及

義工等透過文字為病者、同路人打氣,以

博客文章分享抗癌路上的每道風景。我們

亦歡迎各方投稿分享心聲。

窩心窩 — 生命簿 - 回顧相冊,是一本在網上製作的

小冊子。透過回答與人生旅途有關的問題

和上載對你意義深刻的照片,引令你回顧

自己的生命 ; 回味豐盛的人生。

憑片寄意— 無論你是病人、家屬、醫療人員、義工、

還是支持者,歡迎自拍短片上載,為寧養

路上的同伴獻上無盡的鼓勵。 快把你的

愛大聲說出來吧 ! 加油 !

祝安好 — 別具意義的電子心意卡,給你在乎的朋

友,家人,醫療人員及義工送上最真誠的

祝福。

自修室 — 癌症病人實用小百科,如紓緩醫療、家居

照顧、心理輔導、營養知識等的自學短

片,以及自助測試工具。

不再寂寞— 「同病可相憐,更可以相扶」。以網上討

論區模式,讓病人、其家屬及友好在網上

作即時討論,互相鼓勵及互動支持。

www.hospicehome.hk 設有九個部份:

「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

李嘉誠基金會寧養服務計劃寧養中心列表

九龍中聯網香港佛教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家居照顧服務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五時 ( 需醫生轉介及預約 )

地址:九龍樂富杏林街 10 號香港佛教醫院 A 座 2 樓

查詢電話:2339 6200 圖文傳真:2339 6164

九龍東聯網基督教聯合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一時及下午二時至五時

地址:九龍觀塘協和街 130 號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14 樓 B 寧養中心

查詢電話:3513 4531 圖文傳真:3513 5675

新界西聯網屯門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三及四 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 及

下午二時 至 五時四十五分

星期二及五:上午九時 至 下午五時四十五分

地址:屯門青松觀道 23 號屯門醫院放射治療大樓地下

查詢電話:2468 5275 圖文傳真:2468 5276

新界東聯網威爾斯親王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 至 下午十二時三十分 及

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

地址:新界銀城街 30-32 號威爾斯親王醫院李嘉誠專科診所

北翼地庫

查詢電話:2632 1573 圖文傳真:2632 4718

新界東聯網北區醫院寧養中心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三十分 至 下午十二時三十分 及

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

地址:新界上水保健路 9 號

查詢電話:2683 8325 圖文傳真:2683 8326

98

Page 10: 寧舍通訊 第一期

所屬寧養中心 *:

義工姓名 *: ( 姓 ) ( 名 )

「寧舍」網站註冊用戶名稱 *:

電郵 *: 聯絡電話:

任務及積分記錄:[ 註 1:如該任務完成次數多於一次,請分開填寫 ]

任務名稱 完成日期 獲得積分

總積分:

[ 註2:如列數不足,可自行加紙 ]

本人承諾以上內容全部屬實,若有不實,本人承擔全部責任。

義工簽署 *: 寧養中心職員核實:

「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

為鼓勵寧養義工積極善用「寧舍」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及工具,為晚期病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及進一步協助推廣社區生死教育。

「寧舍」網站 (http://www.hospicehome.hk) 由即日起至 2013 年 2 月 28 日展開「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歡迎各寧養中心

義工踴躍參加!「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詳情如下:

「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義工進度記錄表

對象: 各寧養中心義工

舉行日期: 即日起至 28/2/2013

內容及評核方法: • 「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以積分制記錄義工服務進度。

• 義工可就能力隨意配搭不同任務組合,完成項目後可獲該項目的分數 ( 每項任務完成次數不限。

例:如投稿打開心窗兩次,即可獲 20 x 2 = 40 分 )。

• 於計劃完結前成功累積至 100 分者,即可獲邀出席「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嘉許禮及頒發嘉許

狀乙張。

各義工任務詳情:

報名方法: 有意加入本嘉許計劃的義工,即日起可向各寧養中心社工 / 義工聯絡主任報名及使用本頁背面的記

錄表開始紀錄服務進度。

提交服務記錄: 所有「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進度記錄表須交由寧養中心職員審核,並最遲於 2013 年 3 月 8 日遞

交至「寧舍」網站編輯組 ( 電郵 :[email protected];傳真:2816 6710)。

任務名稱 任務完成條件 完成後可獲積分

為你打氣 閱讀打開心窗文章 1 篇並“加油 ! ”1 次 2

憑片寄意 完成觀看 2 段憑片寄意影片 5

自修室 完成觀看 1 段自修室影片 5

自我測試 成功完成 1 項自助測試工具 10

祝安好 成功發送電子卡給 10 個你關心的人 10

打開心窗 成功投稿一篇 ( 約 300 字 ) 分享文章 30

心聲分享 成功拍攝及上載 ( 最少 30 秒 ) 之打氣 / 經驗分享影片 30

窩心窩 成功完成人生回顧網上相冊 40

更多活動詳情,可瀏覽「寧舍」:

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spicehome 官方網站:http://www.hospicehome.hk/

* 為必須填寫部份

最新活動

1 110

Page 11: 寧舍通訊 第一期

所屬寧養中心 *:

義工姓名 *: ( 姓 ) ( 名 )

「寧舍」網站註冊用戶名稱 *:

電郵 *: 聯絡電話:

任務及積分記錄:[ 註 1:如該任務完成次數多於一次,請分開填寫 ]

任務名稱 完成日期 獲得積分

總積分:

[ 註2:如列數不足,可自行加紙 ]

本人承諾以上內容全部屬實,若有不實,本人承擔全部責任。

義工簽署 *: 寧養中心職員核實:

「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

為鼓勵寧養義工積極善用「寧舍」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及工具,為晚期病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及進一步協助推廣社區生死教育。

「寧舍」網站 (http://www.hospicehome.hk) 由即日起至 2013 年 2 月 28 日展開「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歡迎各寧養中心

義工踴躍參加!「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詳情如下:

「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義工進度記錄表

對象: 各寧養中心義工

舉行日期: 即日起至 28/2/2013

內容及評核方法: • 「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以積分制記錄義工服務進度。

• 義工可就能力隨意配搭不同任務組合,完成項目後可獲該項目的分數 ( 每項任務完成次數不限。

例:如投稿打開心窗兩次,即可獲 20 x 2 = 40 分 )。

• 於計劃完結前成功累積至 100 分者,即可獲邀出席「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嘉許禮及頒發嘉許

狀乙張。

各義工任務詳情:

報名方法: 有意加入本嘉許計劃的義工,即日起可向各寧養中心社工 / 義工聯絡主任報名及使用本頁背面的記

錄表開始紀錄服務進度。

提交服務記錄: 所有「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進度記錄表須交由寧養中心職員審核,並最遲於 2013 年 3 月 8 日遞

交至「寧舍」網站編輯組 ( 電郵 :[email protected];傳真:2816 6710)。

任務名稱 任務完成條件 完成後可獲積分

為你打氣 閱讀打開心窗文章 1 篇並“加油 ! ”1 次 2

憑片寄意 完成觀看 2 段憑片寄意影片 5

自修室 完成觀看 1 段自修室影片 5

自我測試 成功完成 1 項自助測試工具 10

祝安好 成功發送電子卡給 10 個你關心的人 10

打開心窗 成功投稿一篇 ( 約 300 字 ) 分享文章 30

心聲分享 成功拍攝及上載 ( 最少 30 秒 ) 之打氣 / 經驗分享影片 30

窩心窩 成功完成人生回顧網上相冊 40

更多活動詳情,可瀏覽「寧舍」:

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spicehome 官方網站:http://www.hospicehome.hk/

* 為必須填寫部份

最新活動

1 110

Page 12: 寧舍通訊 第一期

「寧舍」- www.hospicehome.hk 在 2011 年由香港大學行為

健康教研中心與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支持在 2007 年與香港

醫院管理局合作推出「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透過

10 間公立醫院寧養中心幫助末期癌症病人及家庭。網站至

今總瀏覽人數達三十七萬六千多人次。

網站的建立宗旨為「透過科技集結公益和社區觸覺力量,讓

更多熱心社會的人士可以支持與關懷末期癌症病人及家屬,

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服務」。除了提供多元化寧養服務資訊

(如教學短片、自我評估測試等),我們希望為癌症病人、

家屬、醫護人員和義工建立互動溝通平台,讓大家的關懷和

祝福能衝破地域和時間限制。

很高興告訴大家,這是我們第一期「寧舍」通訊,讓你知悉

有關各寧養中心的新動向及「寧舍」所舉辦的活動!本期通

訊內容包括:「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中秋節慶活動

報導、寧養中心點滴分享及「寧舍 ♥ 義工」嘉許計劃詳情。

我們衷心希望有心的香港人不論身在何方,都可為病人、家

屬和寧養服務團隊送上支持及鼓勵。

「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

「未知死,焉知生」短片比賽(下稱「短片比賽」)由李

嘉誠基金會贊助,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和「寧舍」

網站主辦,教育局及香港醫院管理局協辦舉行。作為全港

首個以「死亡」為主題的短片拍攝比賽,「未知死,焉知生」

短片比賽期望透過拍攝過程,引導公眾思考死亡,減少對

死亡的忌諱,從而學會珍惜生命,以正面和感恩態度面對

生命每一天。

短片比賽共吸引逾百隊隊伍參加,當中包括中學生、大專

生及公眾人士,當中作品主題圍繞對生死的態度及病人及

家屬一起面對困境時的心路歷程。短片比賽的放映會暨頒

獎典禮於二零一二年八月十九日假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

行,當日大會邀請了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陳麗雲

教授、教育局訓育及輔導組高級督學何潔華女士及醫院管

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廖慶榮醫生作主禮嘉賓。比賽評審團

代表陳志雲先生、廖安麗女士及張虹女士亦上台就參賽作

品分享專業意見及感想。短片比賽共設有二十一項獎項包

括:各組別「最觸動人心獎」、「專業推介大獎」、冠、亞、

季、及殿軍。

日期: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七日 ( 星期三 )

時間: 上午九時正至下午一時正

地點: 灣仔軒尼詩道 15 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一樓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大禮堂

1. 陳志雲先生有感在學生眼中,人生只有兩種結束的方法:撞車和患病,鼓勵學生應從

多角度觀察身邊的事物,並認真思考死亡背後的意義。

2. 陳麗雲教授與參賽者分享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句說話:「多謝你」、「我愛你」、「我

原諒你」、「請原諒我」和「再見」。

電郵:[email protected] | 網址:www.hospicehome.hk | 出版日期:二零一二年十月初版

「寧舍」活動速遞

編者的話

1

2

贊助:Sponsor:

通 訊 •第 一 期

第一節:服務模式及典範

寧養病者離世後的首半年:喪親家屬的前瞻研究

周燕雯博士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陳君寧女士 | 香港大學 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研究助理

安死樂生 — 五福臨門的社會政策

陳漢威醫生 | 太平紳士 | 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

跨領域服務 — 北區醫院寧養模式

勞思傑醫生 | 北區醫院寧養中心「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主管

同心同行 — 以家為本的善別旅程

田芳女士 |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教學顧問

贊助: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主辦:

19th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gress第十九屆香港國際腫瘤會議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Centre on Behavioral Health, HKU

Centre for Cancer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協辦:

Chapter on Medical Social Service Hong Kong Social Workers Association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醫務社會工作分會

第二節:服務領域新趨勢

賦尊嚴的寧養紓緩服務 — 以社交媒體傳遞生死教育

何孝恩先生 |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研究主任及榮譽講師

人生回顧在寧養關懷

陳凱詩女士 | 威爾斯親王醫院寧養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尋找心靈的淨土 — 佛教院侍關懷服務

溫綺玲女士 | 大覺福行中心有限公司總幹事

麥子的安息與延繼 — 基督教的寧養事工

黃民牧師 | 基督教靈實協會主任院牧

從基督的陪伴看生死

周景勳神父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主任

費用: 全免 (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報名詳情:請瀏覽 http://cbh.hku.hk/截止報名日期:二零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查詢: 請致電 2831 5163 或

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蔡小姐聯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