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30
4 4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 () 第第 ()

Upload: taffy

Post on 19-Mar-2016

9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4.5 干线子系统. 一、 干线子系统的概念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内的建筑物配线设备、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交接间 的干线电缆组成。在设计时还要考虑: 1) 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道; 2) 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电缆。. 二、 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干线传输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应今后的发展。 干线子系统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安全、最经济的路由。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第第 4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三)(三)

Page 2: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一、 干线子系统的概念 一、 干线子系统的概念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内的建筑物配线设备、跳线以及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内的建筑物配线设备、跳线以及 设备间至各楼层交接间 的干线电缆组成。在设计时还要考虑: 设备间至各楼层交接间 的干线电缆组成。在设计时还要考虑:

1) 1) 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道;道; 2) 2) 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电缆。 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电缆。

4.5 4.5 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Page 3: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干线传输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应今后干线传输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应今后的发展。的发展。 干线子系统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安全、最经干线子系统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安全、最经济的路由。济的路由。 干线子系统在系统设计施工时,应预留一定的线缆做冗余干线子系统在系统设计施工时,应预留一定的线缆做冗余信道,这一点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来说是十分信道,这一点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来说是十分

重要的。 重要的。

二、 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二、 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Page 4: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11.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1) 1) 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2) 2) 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3) 3) 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4) 4) 确定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法;确定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法;5) 5) 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6) 6) 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 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

Page 5: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22.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的一般原则:.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的一般原则: ⑴ ⑴ 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中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电缆中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 ⑵ ⑵ 应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最经济的路由。应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最经济的路由。 ⑶ ⑶ 干线传输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应今干线传输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应今后的发展。后的发展。 ⑷ ⑷ 干线子系统在系统设计施工时,应预留一定的线缆做冗干线子系统在系统设计施工时,应预留一定的线缆做冗余信道,这一点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来说是十余信道,这一点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来说是十

分重要的。 分重要的。

Page 6: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三、 干线子系统布线设计的步骤 三、 干线子系统布线设计的步骤 11.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电缆要求.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电缆要求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经济因素选择干线电缆类别。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经济因素选择干线电缆类别。 22.确定干线电缆路由.确定干线电缆路由选择干线电缆路由的原则选择干线电缆路由的原则 ,,应是最短、最安全、最经济。应是最短、最安全、最经济。 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下列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下列三种方式可供选择:11 )电缆孔方式:通常用一根或数根直径)电缆孔方式:通常用一根或数根直径 10cm10cm 的金属管预埋的金属管预埋在地板内,金属管高出地平在地板内,金属管高出地平 2.5cm2.5cm 至至 5cm5cm ,也可直接在地板上,也可直接在地板上

预留一个大小适当的长方形孔洞; 预留一个大小适当的长方形孔洞;22)管道方式,包括明管或暗管敷设;)管道方式,包括明管或暗管敷设;33 )电缆竖井方式:在新建时,推荐使用电缆竖井的方式。 )电缆竖井方式:在新建时,推荐使用电缆竖井的方式。

Page 7: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干线子系统水平通道一般采用预埋管或电缆桥架方式干线子系统水平通道一般采用预埋管或电缆桥架方式 电缆桥架指钢制线槽带盖、槽内底部有电缆支架,也可不电缆桥架指钢制线槽带盖、槽内底部有电缆支架,也可不

要支架,线槽不打孔,具有屏蔽作用 。 要支架,线槽不打孔,具有屏蔽作用 。 管内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管内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50-

60%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就为,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就为 40-50%40-50%。。 管内穿放管内穿放 44对对绞电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对对绞电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 25%-30%25%-30% 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 50%50% 。 。

Page 8: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33.绘制干线路由图.绘制干线路由图采用标准中规定的图形与符号绘制垂直子系统的线缆路由图,采用标准中规定的图形与符号绘制垂直子系统的线缆路由图,图纸应清晰、整洁。图纸应清晰、整洁。 44.确定干线电缆尺寸.确定干线电缆尺寸每段干线电缆长度要有备用(约每段干线电缆长度要有备用(约 10%10%)和端接容差。)和端接容差。

Page 9: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四、主干光缆的选择四、主干光缆的选择 光 纤 分 单 模光 纤 分 单 模 (8.3/125μm)(8.3/125μm) 、 多 模、 多 模

(62.5/125μm(62.5/125μm 、、 50/125μm)50/125μm) 两种。从目前国内外局域网应用两种。从目前国内外局域网应用的情况来看的情况来看 ,,采用单模结合多模的形式来铺设主干光纤网络采用单模结合多模的形式来铺设主干光纤网络 ,,是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一种合理的选择光缆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光缆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⑴ 光纤电缆敷设不应该绞结;光纤电缆敷设不应该绞结; ⑵ ⑵ 在室内布线时要走线槽;在室内布线时要走线槽; ⑶ ⑶ 在地下管道中穿过时要用在地下管道中穿过时要用 PVCPVC管;管; ⑷ ⑷ 需要拐弯时,其曲率半径不能小于需要拐弯时,其曲率半径不能小于 30cm30cm;; ⑸ ⑸ 室外裸露部分要加铁管保护,铁管要固定牢靠;室外裸露部分要加铁管保护,铁管要固定牢靠; ⑹ ⑹ 不要拉得太紧或太松,并要有一定的膨胀收缩余量;⑺ 不要拉得太紧或太松,并要有一定的膨胀收缩余量;⑺

采用地埋方法时,要加铁管保护。 采用地埋方法时,要加铁管保护。

Page 10: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一、设备间的概念一、设备间的概念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室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室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通过电缆把各种公用系统设备互连起来。成,通过电缆把各种公用系统设备互连起来。 设备间的主要设备有数字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服设备间的主要设备有数字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楼宇自控设备主机等。它们可以放在一起,也可分别设务器、楼宇自控设备主机等。它们可以放在一起,也可分别设置。置。

4.6 4.6 设备间设备间

Page 11: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二、 设备间的设计原则 二、 设备间的设计原则 1.1.在设计设备间时应注意:在设计设备间时应注意:1) 1) 设备间应设在位于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设备间应设在位于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2) 2) 应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应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3) 3) 设备间应在服务电梯附近,便于装运笨重设备;设备间应在服务电梯附近,便于装运笨重设备;4) 4) 设备间内要注意:设备间内要注意:• • 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要有较好的照明亮度;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要有较好的照明亮度;• • 要安装符合机房规范的消防系统;要安装符合机房规范的消防系统;• • 使用防火门,墙壁使用阻燃漆;使用防火门,墙壁使用阻燃漆;• • 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个安全通道。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个安全通道。

Page 12: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二、 设备间的设计原则 二、 设备间的设计原则5) 5) 防止可能的水害(如暴雨成灾、自来水管爆裂等)带来的防止可能的水害(如暴雨成灾、自来水管爆裂等)带来的灾害;灾害;6) 6) 防止易燃易爆物的接近和电磁场的干扰;防止易燃易爆物的接近和电磁场的干扰;7) 7) 设备间空间(从地面到天花板)应保持设备间空间(从地面到天花板)应保持 2 . 5 5 m2 . 5 5 m高度高度的无障碍空间,门高为的无障碍空间,门高为 2 .1 m2 .1 m ,宽为 ,宽为 0.9 m0.9 m,地板承重压力,地板承重压力不能低于不能低于 5 0 0 k g / m5 0 0 k g / m22。。

Page 13: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2. 2. 设备间设计时,必须把握下述要素:设备间设计时,必须把握下述要素:1) 1) 最低高度;最低高度;2) 2) 房间大小;房间大小;3) 3) 照明设施;照明设施;4) 4) 地板负重;地板负重;5) 5) 电气插座;电气插座;6) 6) 配电中心;配电中心;7) 7) 管道位置;管道位置;8) 8) 楼内气温控制;楼内气温控制;9) 9) 门的大小、方向与位置;门的大小、方向与位置;10) 10) 端接空间;端接空间;11) 11) 接地要求;接地要求;12) 12) 备用电源;备用电源;13) 13) 保护设施;保护设施;14) 14) 消防设施。消防设施。

Page 14: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3.3.设备间的环境因素设备间的环境因素1)1).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设备间的温度、湿度对微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有很设备间的温度、湿度对微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有很

大的影响。 大的影响。2)2).尘埃.尘埃尘埃或纤维性颗粒积聚,会影响通信的质量,微生物的作用还尘埃或纤维性颗粒积聚,会影响通信的质量,微生物的作用还会使导线被腐蚀断掉。会使导线被腐蚀断掉。3)3).照明.照明设备间内在距地面设备间内在距地面 0.8m0.8m 处,照度不应低于处,照度不应低于 200lx200lx ,同时还应,同时还应设事故照明,在距地面设事故照明,在距地面 0.8m0.8m处,照度不应低于处,照度不应低于 51lx51lx。。4)4).噪声.噪声设备间的噪声应小于设备间的噪声应小于 70dB70dB。。

Page 15: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3.3.设备间的环境因素设备间的环境因素5)5).电磁场干扰.电磁场干扰设备间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设备间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 0.150.15~~ 1000MHz1000MHz范围内范围内不大于不大于 120dB120dB,设备间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设备间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 800A/m800A/m。。6)6).供电.供电设备间供电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设备间供电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 50Hz50Hz频率,频率, 380V/220V380V/220V电电压,相数为三相五线制或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压,相数为三相五线制或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三线制。7)7).物理安全.物理安全设备间的安全要求比较严格,主要是防止失窃与损坏。设备间的安全要求比较严格,主要是防止失窃与损坏。

Page 16: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3.3.设备间的环境因素设备间的环境因素8)8).建筑物防火与内部装修.建筑物防火与内部装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设备间进行装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设备间进行装修时,装饰材料应选用难燃材料或阻燃材料。时,装饰材料应选用难燃材料或阻燃材料。9)9).地面.地面为了方便表面敷设电缆线和电源线,设备间地面最好采用抗静为了方便表面敷设电缆线和电源线,设备间地面最好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其系统电阻应在电活动地板,其系统电阻应在 11~~ 1010欧姆之间。欧姆之间。10)10).墙面.墙面墙面应选择不易产生尘埃,也不易吸附尘埃的材料。墙面应选择不易产生尘埃,也不易吸附尘埃的材料。11)11).顶棚.顶棚为了吸收噪声及布置照明灯具,设备顶棚一般是在建筑物梁下为了吸收噪声及布置照明灯具,设备顶棚一般是在建筑物梁下加一层吊顶。加一层吊顶。

Page 17: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3.3.设备间的环境因素设备间的环境因素12)12).火灾报警及灭火设施.火灾报警及灭火设施在机房内、基本工作房间、活动地板下、吊顶地板下、吊顶上在机房内、基本工作房间、活动地板下、吊顶地板下、吊顶上方、主要空调管道中及易燃物附近部位应设置烟感和温感探测方、主要空调管道中及易燃物附近部位应设置烟感和温感探测器。且灭火装置禁止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器。且灭火装置禁止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剂。火剂。13). 13). 隔断隔断根据设备间放置的设备及工作需要,可用玻璃将设备间隔成若根据设备间放置的设备及工作需要,可用玻璃将设备间隔成若干个房间。隔断可以选用防火的铝合金或轻钢作龙骨,安装干个房间。隔断可以选用防火的铝合金或轻钢作龙骨,安装 1 0 1 0 m mm m厚玻璃。或从地板面至厚玻璃。或从地板面至 1 . 2 m1 . 2 m安装难燃双塑板,安装难燃双塑板, 1 . 2 1 . 2 mm以上安装以上安装 1 0 m m1 0 m m厚玻璃。厚玻璃。

Page 18: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4. 4. 设备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设备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 11)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 800mm800mm,后面的净空,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不应小于 600mm600mm;; 22)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 300mm300mm;; 33)在设备间安装其他设备时,设备周围的净空要求,按该)在设备间安装其他设备时,设备周围的净空要求,按该

设备的相关规范。 设备的相关规范。

Page 19: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1.1.交接间的数目,应从所服务的楼层范围来考虑。如果配线电缆交接间的数目,应从所服务的楼层范围来考虑。如果配线电缆长度都在长度都在 90m90m 范围以内时,宜设置一个交接间,当超出这一范围范围以内时,宜设置一个交接间,当超出这一范围时,可设两个或多个交接间并相应地在交接间内或紧邻处设置干线时,可设两个或多个交接间并相应地在交接间内或紧邻处设置干线通道。通道。2.2.交接间的面积不应小于交接间的面积不应小于 5m5m22 ,如覆盖的信息插座超过,如覆盖的信息插座超过 200200 个个时,应适当增加面积。时,应适当增加面积。3.3.交接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交接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4.4.交接间应有良好的通风。安装有源设备时,室温保持在交接间应有良好的通风。安装有源设备时,室温保持在

13~30℃13~30℃,相对湿度保持在,相对湿度保持在 20%~80%20%~80%。。5.5.交接设备连接方式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楼层上的线路进交接设备连接方式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楼层上的线路进行较少修改、移位或重新组合时,使用夹接线方式;在经常需要重行较少修改、移位或重新组合时,使用夹接线方式;在经常需要重组线路时使用插接线方式。组线路时使用插接线方式。

4.74.7交接间交接间

Page 20: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一、管理子系统交连的几种形式一、管理子系统交连的几种形式 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管理子系统常采用单点管理单交连、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管理子系统常采用单点管理单交连、单点管理双交连和双点管理双交连单点管理双交连和双点管理双交连 33种方式。种方式。 11.单点管理单连接.单点管理单连接 这种方式使用的场合较少,它的结构图见图这种方式使用的场合较少,它的结构图见图 4-174-17。。

4.8 4.8 管理管理

Page 21: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22.单点管理双连接.单点管理双连接

3.双点管理双连接

Page 22: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4.8 4.8 管理管理

管理是针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管理是针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的规定。管理宜采用单点管理双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的规定。管理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交接。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接。 在管理点,宜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识来标出各个端接点。内容包括:在管理点,宜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识来标出各个端接点。内容包括:管理方式、标识、色标、交叉连接等。这些内容的实施,将给今后维护管理方式、标识、色标、交叉连接等。这些内容的实施,将给今后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和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较为复杂的综合布线系统如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其效果将十分明显。较为复杂的综合布线系统如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其效果将十分明显。目前,市场上已有现成的管理软件可供选用。目前,市场上已有现成的管理软件可供选用。 综合布线的各种配线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分干线电缆、配线电缆综合布线的各种配线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分干线电缆、配线电缆或设备端接点,同时,还用标记条表明端接区域、物理位置、编号、容或设备端接点,同时,还用标记条表明端接区域、物理位置、编号、容

量、规格等特点,以便维护人员在现场一目了然地识别。 量、规格等特点,以便维护人员在现场一目了然地识别。

Page 23: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原则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原则11.管理子系统中干线配线管理宜采用双点管理双交接.管理子系统中干线配线管理宜采用双点管理双交接22.管理子系统中楼层配线管理应采用单点管理。.管理子系统中楼层配线管理应采用单点管理。33.配线架的结构取决于信息点的数量、综合布线系统网络性质.配线架的结构取决于信息点的数量、综合布线系统网络性质

和选用的硬件和选用的硬件44.端接线路模块化系数合理。.端接线路模块化系数合理。55.设备跳接线连接方式要符合下列规定:.设备跳接线连接方式要符合下列规定: 对配线架上相对稳定一般不经常进行修改、移位或重组的线对配线架上相对稳定一般不经常进行修改、移位或重组的线

路,宜采用卡接式接线方法;路,宜采用卡接式接线方法; 对配线架上经常需要调整或重新组合的线路,宜使用快接式插对配线架上经常需要调整或重新组合的线路,宜使用快接式插

接线方法;接线方法;66.列管理接线间墙面材料清单应全面,并画出详细的墙面结构.列管理接线间墙面材料清单应全面,并画出详细的墙面结构

图。图。

Page 24: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一、 建筑群子系统的概念 一、 建筑群子系统的概念 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硬件)组成一个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硬件)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及相应设备组成了建筑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及相应设备组成了建筑群子系统群子系统

二、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二、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11.建筑群数据网主干线缆一般应选用多模或单模室外光缆。.建筑群数据网主干线缆一般应选用多模或单模室外光缆。 22.建筑群数据网主干线缆需使用光缆与电信公用网连接时,应采.建筑群数据网主干线缆需使用光缆与电信公用网连接时,应采用单模光缆,芯数应根据综合通信业务的需要确定。用单模光缆,芯数应根据综合通信业务的需要确定。 33.建筑群主干线缆宜采用地下管道方式进行敷设,设计时应预留.建筑群主干线缆宜采用地下管道方式进行敷设,设计时应预留备用管孔,以便为扩充使用。备用管孔,以便为扩充使用。 44 .当采用直埋方式时,电缆通常离地面.当采用直埋方式时,电缆通常离地面 60.96cm60.96cm 以下的地方或以下的地方或按当地法规。按当地法规。

4.9 4.9 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Page 25: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三、 建筑群子系统中电缆敷设方法 三、 建筑群子系统中电缆敷设方法 在建筑群子系统中电缆布线方法有在建筑群子系统中电缆布线方法有 44种。种。 11.架空电缆布线.架空电缆布线

Page 26: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22.直埋电缆布线.直埋电缆布线直埋布线法优于架空布线法,影响选择此法的主要因素如下:直埋布线法优于架空布线法,影响选择此法的主要因素如下: ⑴ ⑴ 初始价格;初始价格; ⑵ ⑵ 维护费;维护费; ⑶ ⑶ 服务可靠;服务可靠; ⑷ ⑷ 安全性;安全性; ⑸ ⑸ 外观。 外观。

Page 27: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33.管道系统电缆布线.管道系统电缆布线 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法就是把直埋电缆设计原则与管道设计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法就是把直埋电缆设计原则与管道设计步骤结合在一起。当考虑建筑群管道系统时,还要考虑接合步骤结合在一起。当考虑建筑群管道系统时,还要考虑接合井。井。 在建筑群管道系统中,接合井的平均间距约在建筑群管道系统中,接合井的平均间距约

180m180m(( 600ft600ft),或者在主结合点处设置接合井。接合井可),或者在主结合点处设置接合井。接合井可以是预制的,也可以是现场浇筑的。应在结构方案中标明使用以是预制的,也可以是现场浇筑的。应在结构方案中标明使用哪一种接合并。哪一种接合并。 预制接合井是较佳的选择。 预制接合井是较佳的选择。

Page 28: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44.隧道内电缆布线.隧道内电缆布线 在建筑物之间通常有地下通道,大多是供暖供水的,利用这在建筑物之间通常有地下通道,大多是供暖供水的,利用这些通道来敷设电缆不仅成本低,而且可利用原有的安全设施。如些通道来敷设电缆不仅成本低,而且可利用原有的安全设施。如考虑到暖气泄漏等问题,电缆安装时应与供气、供水、供暖的管考虑到暖气泄漏等问题,电缆安装时应与供气、供水、供暖的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安装在尽可能高的地方,可根据民用建筑设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安装在尽可能高的地方,可根据民用建筑设

施的有关条例进行施工。 施的有关条例进行施工。

Page 29: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一、 接地设计 一、 接地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层接地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接地干线、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接地引入端子)、接地干线、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接地引入线、接地体六部分,在进行系统接地的设计时,可按下述线、接地体六部分,在进行系统接地的设计时,可按下述 66 个个要素分层次地进行设计。要素分层次地进行设计。

⑴ ⑴ 接地线 接地线 ⑵ ⑵ 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 ⑶ ⑶ 接地干线接地干线 ⑷ ⑷ 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 ⑸ ⑸ 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 ⑹ ⑹ 接地体接地体

4.10 4.10 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

Page 30: 第 4 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三)

二、防火措施二、防火措施

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的用量在逐渐增多,现在计算机的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的用量在逐渐增多,现在计算机的应用以约每年以应用以约每年以 2525 %的速度在增长。而图像通信,如监控电%的速度在增长。而图像通信,如监控电视、会议电视与语音、数据等等多媒体通信也在不断发展,使用视、会议电视与语音、数据等等多媒体通信也在不断发展,使用的缆线保护层材料一般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缆线保护层材料一般有聚乙烯、聚氯乙烯 PE/PVCPE/PVC,低烟无卤,低烟无卤LSZHLSZH (( for Low Smoke Zero Halogenfor Low Smoke Zero Halogen )及氟树脂)及氟树脂Teflon FEPTeflon FEP (铁氟龙 聚全氟乙丙树脂)几种。 (铁氟龙 聚全氟乙丙树脂)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