º 100 -103 Þ Ýl Û ô| Þ Â · 2018-07-16 · 1-5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152
台東縣第三期(100-103 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 【綠島鄉】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台東縣第三期(100-103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

    【綠島鄉】

  • 綠 I

    目 錄

    第 1章 方案目標及實施範圍 ......................................................................... 綠 1-1

    1-1 綠島發展定位 ......................................................................................................... 綠 1-1

    1-2 發展目標 ................................................................................................................. 綠 1-1

    1-3 實施範圍 ................................................................................................................. 綠 1-1

    1-4 現狀分析 ................................................................................................................. 綠 1-2

    第 2章 實施策略 ............................................................................................. 綠 2-1

    2-1 相關建設發展計畫 ................................................................................................. 綠 2-1

    2-2 土地適宜性分析 ..................................................................................................... 綠 2-3

    2-3 整體發展策略 ......................................................................................................... 綠 2-5

    2-4 成長管理策略 ....................................................................................................... 綠 2-11

    2-5 島嶼特色及脆弱度因應策略 ............................................................................... 綠 2-12

    第 3章 實施計畫 ............................................................................................. 綠 3-1

    3-1 基礎建設 ................................................................................................................. 綠 3-1

    3-2 產業建設 ................................................................................................................. 綠 3-8

    3-3 教育建設 ............................................................................................................... 綠 3-12

    3-4 文化建設 ............................................................................................................... 綠 3-15

    3-5 交通建設 ............................................................................................................... 綠 3-17

    3-6 醫療建設 ............................................................................................................... 綠 3-21

    3-7 觀光建設 ............................................................................................................... 綠 3-22

    3-8 警政建設 ............................................................................................................... 綠 3-29

    3-9 社會福利建設 ....................................................................................................... 綠 3-30

    3-10 天然災害防治及濫葬、濫墾、濫建之改善 ..................................................... 綠 3-35

    3-11綠島鄉第三期綜合建設方案分佈示意圖 .......................................................... 綠 3-43

    第 4章 分年實施計畫 ....................................................................................... 綠 4-1

    第 5章 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來源 ................................................................... 綠 5-1

  • 綠 1-1

    第 1 章 方案目標及實施範圍

    1-1 綠島發展定位

    縱觀過去政府在綠島實施的諸多建設計畫與投入的資源,最關鍵性的變化當屬綠島劃

    入「東海岸國家風景特定區」後所帶來的觀光業蓬勃發展,不論是輪船、航空、旅館及民

    宿業、餐飲、浮潛、機車租借等,15 年間造就了綠島地區的繁榮,每年達 30 多萬的遊客

    量,也引發了綠島產業的結構性變化。

    綠島擁有台灣重要珊瑚礁生態環境與海洋溫泉。優越的生態條件,指向綠島未來的發

    展定位應以「生態」為主軸,結合環境保育的「綠色」與「低碳」理念,成為一座「綠色

    低碳生態島嶼」。

    1-2 發展目標

    1. 建構綠色能源,塑造低碳島嶼

    綠島的生態環境、太帄洋珊瑚礁地景及獨特的海洋溫泉等特點,可以說本島重

    要的優勢。本期離島四年綜合建設計畫方向與目標,首應從資源循環、節能減碳與

    建構綠色能源開始,實現環境永續發展之概念,奠定一個國際性生態永續發展島嶼

    建設的基礎,期待長期建設本島成為一座「綠色島嶼」。

    從綠島近 20 年的發展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綠島的社會結構

    與生活型態,但也對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為進一步確保綠島生態條件的獨特性與

    唯一性,應對海陸環境實行長期監測,建置生態資訊系統,並且結合當地居民、業

    者與政府的力量,共同營造對生態環境友善的生活環境。

    2. 推動生態休閒觀光,打造國際級旅遊環境

    透過對綠島一般產業的持續投入,進而與觀光產業相輔相成,在現有大眾旅遊

    或國民旅遊二天一夜等快速消費型態外,應積極發展多元休閒生態旅遊相關產業,

    打造國際級的旅遊環境,爭取更多國際遊客的青睞。

    3. 實現在地生活、文化與產業的永續發展

    雖然歷次綠島產業發展規劃多以觀光事業為主軸,傳統產業發展有逐漸被整合

    入觀光產業系統之趨勢,但綠島的一般居民對傳統產業仍保有一定的熱情。四年建

    設計畫仍應考慮人口組成的變化,經濟能力與產業工具的變革,從綠島在地發展的

    角度出發,推動兼顧當地生活特色、產業發展與文化脈絡的活化建設,鼓勵社區參

    與,營造生活環境,延續文化傳承,促進小型綠色產業發展等,達成永續的離島建

    設方針,使綠島更具魅力。

    1-3 實施範圍

    實施範圍於臺東縣綠島鄉,其地理位置位於台東縣東方 33 公里的海域,全島長約 4

    公里,寬約 3公里,面積約 16帄方公里,環島四周海岸線長約 20公里。

  • 綠 1-2

    綠島鄉規劃實施範圍示意圖(來源:台東縣政府)

    1-4 現狀分析

    1-4-1 土地使用

    依據都市計畫統計結果,綠島土地主要為保育用地占總面積高達 67.15%,其次為

    遊憩用地及機關用地,農業用地在綠島鄉因為氣候、土壤及缺乏灌溉用水等因素,占

    總面積 4.08%。

    有關變更綠島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草案檢討變更將以民國 100 年

    為計畫目標年,檢討後的土地使用共劃設:住宅區(聚落保存區)面積 2.18 公頃;商

    業區主要劃設於中寮及南寮地區,總計新增商業區面積 4.15 公頃;原港埠用地全部變

    更為港埠區,面積計約 15.83公頃;農業區面積計約 70.50公頃;劃設為保護區,面積

    838.14 公頃;地質保護區面積計約 50.01 公頃;景觀保護區面積計約 270.82 公頃;海

    域資源保育區面積計約 131.71公頃。

    1-4-2 人口及集居地

    1. 綠島鄉人口現狀

    按照內政部統計月報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 98 年底,綠島鄉總人口數為

    3,331 人,其中男性為 1,789 人,女性為 1,542 人。綠島鄉不同於蘭嶼鄉,依據

    院委會統計數據,98 年底綠島原住民人口數僅為 112 人,占總人口的 3.36%。

    按台東縣政府統計要覽,截至 97年底,綠島鄉 14歲以下人口為 447人, 15-64

    歲人口為 2,409 人, 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為 300 人。扶老比 12.45%,扶帅比

    18.56%。

  • 綠 1-3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總計

    綠島鄉歷年人口數量統計表(資料來源:台東縣政府網站)

    2. 人口分佈與集居地

    按照內政部統計月報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 98 年底綠島鄉人口密度為 221

    人/帄方公里。鄉內共轄有 3個村,依據 99年 6月台東縣綠島鄉戶政事務所統計

    資料先是,南寮村的人口數最多,為 1,276人,其次為中寮村,有 1,206人,公

    館村人口數最少,僅有 860 人。本島聚

    落均分佈於四周狹長之海岸帄原上,因

    受地形與位置影響,西北部面聚落密集

    而大,東南部零散而小。南寮村位於島

    嶼西岸,包括漁港、南寮、青仔溝及觀

    亭湖等幾個民居點,村落以南的石朗、

    龜灣等緊鄰海岸的狹窄地區則為旱地,

    南寮村是島內 3 個行政村中,耕地面積

    最小的一村。然而,由於南寮漁港位於

    南寮村中,讓南寮村成為綠島鄉民對外

    聯絡的門戶。

    中寮村位於島嶼西北部的山腹,是島周最大的帄坦地,村落由山仔腳、頂

    厝和下厝三個部分連接而成,旱作耕地分布在村落東側廣大的沿岸階地上。中

    寮村是綠島最早形成以及人口數量最多的村落。

    公館村的範圍包括島嶼的東半部,除了公館本村之外,還包括許多小型的

    聚落,其中柴口於日治時期劃屬中寮村,戰後才劃歸公館村,其他的小聚落包

    括流麻溝、楠仔湖、柚仔湖、海參坪及溫泉等聚落,多位於沿岸的灣澳內。這

    些聚落在環島公路開通後,及戰後經濟型態的改變,許多對外交通不便且位於

    岸下的灣澳多已廢村。(見上圖:綠島鄉行政區域分界圖)

    1-4-3 經濟及產業

    1. 農業

    綠島鄉農業人口 851 人,水田面積僅有 12.15 公頃,旱田面積則有 220.84

    公館村

    中寮村

    南寮村

    公館村

    中寮村

    南寮村

  • 綠 1-4

    公頃。受限水源與氣候,過去以種植甘藷、落花生為主,目前由於許多物資皆

    可外運進入綠島,農業在綠島的重要性開始降低,農民大多為老人家,主要種

    植家用的食用蔬菜或是飼養梅花鹿的植物。近年來,隨著觀光業的日益發展及

    農業人口老化,從事農業生產者已逐年降低,也因此造成許多農地拋荒現象。

    2. 漁業

    綠島位於黑潮流路及蘭嶼到新港一線的火山海脊帶上,擁有優良且豐富的

    漁場環境,但因為地理位置偏遠,產銷成本較大,且漁港設施不足、漁業人口

    外流的情況下,受到相當大的限制。綠島皆為近海漁業。頄貨大部均送往台東

    富岡與成功兩漁港出售。近年來,島上的柴頄加工廠僅剩下一家,而生產柴頄

    所發展的鰹竿釣文化也逐漸沒落。

    1-4-4 交通運輸

    綠島因為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有黑潮從旁流經,因此四季溫度偏高及有頻繁的降

    雨,常年受到東北季風、西南季風與颱風的影響。除了影響作物與船隻作業之外,也

    影響對外交通。

    1. 空運

    綠島機場位西北方之於南寮村。目前只有台東-綠島的班機抵達,一天 3個班

    次,由於綠島機場只能提供小型飛機起降,若遇到天候不佳或能見度不高時,則飛

    機無法飛行。此外,綠島機場沒有設立夜間助航設施,因此飛機無法在夜間起降,

    僅能提供直昇機作為夜間緊急後送任務使用。

    2. 海運

    在海運方面,綠島對外交通的港口為南寮漁港,為一座漁、貨、客與觀光混用

    的港,位於台東縣綠島鄉南寮村,與台東的富岡漁港漁港相距 18 浬,台東往返綠

    島航程每趟約需 50 分鐘。目前綠島船隻以及各個船公司均已合作聯營,從早上 5

    點到下午 7 點,每半點有固定航班出發往返。散客預約累計達 50 人以上,亦可隨

    時開船。

    1-4-5 觀光遊憩

    在綠島劃定為風景特定區後,政府推動綠島的觀光業,因應觀光所衍生的服務性

    產業因而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也因此帶動人口回流,也逐漸改變島上的產業型態。目

    前島上的產業已由原本自給自足的農漁業轉型為觀光服務業,諸如機車出租、浮潛、

    民宿、旅館、餐飲與藝品店等,大多集中於南寮村、中寮村與少部分公館村。觀光服

    務業也因此成為島上主要產業,每逢暑期旺季,綠島觀光產業則相當活絡。

    依據台東縣觀光旅遊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 98 年底綠島全年旅遊人數為 292,850

    人,高峰值出現在 7 月,單月旅遊人數為 68,635 人,占全年旅遊人數的 23.4%。近年

    高峰值出現在 93年的 397,330人,當年 7-8月為高峰,持續湧入 68,146 與 68,768人,

    兩月合計 136,614,占當年全年旅遊人數的 34.4%,若再加上 6月的 56,574 人,夏季單

    季遊客量占全年旅遊人數的 48.6%,近半數。由此可見,綠島旅遊的淡旺季分明,每逢

  • 綠 1-5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80年

    81年

    82年

    83年

    84年

    85年

    86年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旺季,尤其是 7 月前後會突然湧入大量的遊客,對當地環境帶來短時間內高強度的衝

    擊。

    綠島歷年遊客量統計表(資料來源:東管處)

    1-4-6 公共設施及公共服務

    1. 基礎設施環境

    綠島電廠設置固定發電機多部,全部採用柴油引擎,可靠供電能力 6,800kW。

    綠島鄉目前垃圾處理設施僅以簡易掩埋的方式處理,垃圾掩埋場位於地質保護

    區睡美人旁的山谷,由於地點有污染景觀與海岸之虞,鄉公所近年積極爭取垃

    圾外運本島,由大量遊客所產生的垃圾,對綠島垃圾處理與垃圾掩埋場都是一

    大壓力。綠島雖有實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但成效尚不顯著。

    綠島大型污水處理廠設置牽涉私人土地徵收,短期內應無法設置,目前觀

    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南寮村排水溝設置沉澱池,讓污水自然沉澱、

    過濾後再排出。

    2. 醫療設施環境

    自 91 年 12 月由中央健保局與馬偕台東醫院籌畫多年的綠島鄉醫療支援

    (IDS)計畫開始,加入綠島鄉醫療提昇計劃(IDS),綠島衛生所擔負全鄉門診

    外之急性醫療照護,為 24小時之醫療機構。衛生所內僅有藥師替代役、X光替

    代役,往往容易發生適逢替代役休假,而缺乏人手的窘況。衛生所空間不足過

    於擁擠,影響護理人員工作及醫療品質。

    3. 警政與消防

    綠島鄉警政現況,在警力配置上設有綠島分駐派出所及公館派出所。鄉內

    的治安狀況相當良好,警消日常業務多為處理酒醉鬧事、交通事務或遊客的意

    外事故等案件。目前綠島鄉的緊急救護及後送系統,可透過警政單位負責聯繫

    國家海鷗部隊及海巡署之快艇緊急免費救送危急的病人前往台東馬偕醫院。

    4. 教育設施環境

    由於為離島鄉鎮,地處偏遠,學校老師的流動率相當高,也因此影響教學

    品質;加上島內學校最高學府為綠島國中,因此綠島學子在國中畢業皆必須面

    臨至台灣求學。鄉內居民與孩童對圖書館的使用率相當低。

  • 綠 1-6

    5. 公共社會福利

    由於離島居民往返台灣本島的交通成本較本島居民高,為照顧離島居民,

    老人、兒童、殘障者享有半價優待者減半補助。離島建設基金則補助鄉公立托

    兒所帅童托育費用,島上托兒所經費為免費。

    此外,綠島在地形與氣候的雙重影響下,農作物不易生長,物資嚴重的缺

    乏,全需仰賴台東的運補。離島建設基金為持續建立市場正常機制,維持鄉內

    物價穩定,持續推動補助綠島四年營運帄價中心。

    1-4-7 水資源

    綠島的水源皆來自流麻溝上游的流麻溝堰(酬勤水庫),由於近年來氣候變化無常,

    綠島地區降雨量難預測,已嚴重影響供水,為因應枯水帶來之供水吃緊,自來水公司

    已陳報區管理處另鑿地下深井,以做為枯水期緊急補充水源及水庫緊急事件無法蓄水

    時之供水水源。

  • 綠 2-1

    第 2 章 實施策略

    2-1 相關建設發展計畫

    2-1-1 第一期計畫執行之檢討與分析

    1. 生態及防災部門建設佔綠島鄉總經費的比例最高

    「台東縣 92 年-95 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經費在綠島鄉的總經費為 3 億

    7,183 萬元,其中以生態及防災部門經費佔最多(1 億 269 萬元,佔 27.6%),其

    次為警政建設部門(9,185 萬元,佔 24.7%),再其次為觀光建設部門(4,149 萬元,

    佔 11.2%)。就計畫項目來看,以「改善綠島、蘭嶼國民中小學教育設施計畫」1

    億 3,318 萬元最高,其次為「綠島鄉環島景觀植栽計畫」6,037 萬元,再其次為「綠

    島鄉消防設備擴充計畫」5,750 萬元、「綠島鄉梅花鹿生態保護區各項建設工程計

    畫」4,000 萬元。從經費的編列上,仍是以工程與設備等硬體的設施最多,反觀

    其他軟體計畫,在項目數量上與經費上皆有明顯的落差。

    2. 缺乏人權文化旅遊的深化及觀光資源永續性的考量

    綠島的觀光資源除了其特有的生態自然資源、離島風情文化,還有在五○年

    代經歷白色恐怖的高壓威權殖民的歷史記憶與地景。從離島建設方案計畫已定位

    綠島生態觀光發展、保育與農漁村聚落地景等,然而,我們從離島建設方案所提

    列的計畫來看,計畫瑣碎地打散在不同部門中,項目零散也造成經費資源的排擠

    與浪費,甚至集中在工程建設經費,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硬體設施,改變了綠島原

    有的地景與生態永續性。

    此外,在文化部門僅提列一項「綠島地方文史工作室暨地方文史館規劃計畫」,

    經費編列僅有 330 萬元,著眼於在地聚落文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保存,這樣的

    構想,欠缺相關配套計畫的考量以及持續性的推動,只依賴一個地方文史工作室

    或是文史館的成立是無法累積的。此外,對於綠島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人權歷

    史文化則隻字未提,相關的計畫項目付之闕如,似乎過於忽略這段重要的歷史資

    產與作為人權教育意義的機會。

    3. 計畫項目編列與綠島鄉的發展定位與構想無法對應

    以綠島的發展定位之一「環太帄洋的國際級生態觀光島嶼」為例,推動綠島

    為富有生態保育、教育啟發內涵的島嶼,必頇要減少對環境承載的負荷。從計畫

    項目的編列來看,在海洋資源與生態保育方面,除了「綠島鄉梅花鹿生態保護區

    各項建設工程計畫」的硬體建設之外,對於如何減少環境承載,維護島嶼的永續

    性與海洋生態保育的配套軟硬體計畫,則未編列在計畫中。此外,在發展海洋生

    態觀光系統的構想中,提到要推展休閒漁業、海洋生態觀光,再發展漁港碼頭(船

    澳)為遊艇港碼頭,作為觀光船、遊艇、交通船等客運船隻的補給停留與活動基地,

    開闢認識海洋文化、生態的另類深度旅遊。我們從計畫中也只看到以硬體計畫為

  • 綠 2-2

    主的項目,如「綠島鄉玻璃遊艇更新發展計畫」,軟體計畫僅有「綠島休閒漁業

    發展計畫」。從這樣的現象來看,若項目與規劃構想無法契合,不僅讓規劃成為

    空談,也是造成資源的浪費。

    2-1-2 第二期計畫綜合檢討與分析

    第二期離島建設計畫,基本上從各年與 99 年提案進行相關的資料性檢視;另外,也

    應計畫與實際推動的落差,也評估四年(96-99)核定計畫與原綜建計畫之比較分析,對

    於第二期計畫作一概括性的檢視與檢討。

    整體而言,另計畫的執行內涵,第二期計畫,有如下幾個執行的現象。該現象其實

    也可以從歷年的執行與提案的狀態,反映出來。也就是說,計畫類型,計畫的提案與對

    該離島的的環境建設想像,一直是息息相關。這個現象,在台東的兩個離島,反應作為

    明顯,說明如下:

    1. 計畫中所提重要計畫實需強力之執行機構推展

    以「蘭嶼雅美特色辦公廳舍」計畫為例,第二期計畫企圖以「綠建築」與特

    色風貌建築的理念,轉化原有老舊鄉公所。而臺東縣政府函報 99 年度蘭嶼鄉公

    所(含鄉公所、代表會、戶政事務所、員工宿舍)環境景觀新建後續計畫中所提:

    1.有效改善蘭嶼鄉公所員工職場,並活絡地區發展;2.結合蘭嶼鄉公所迫切的興

    建需求與當代文化保存的發展契機;3.打造結合傳統文化生態與當代綠建築功能

    之雅美特色綠建築群;4.建立蘭嶼、南島文化建築新典範等 4 項目標,實回應第

    二期計畫編列之精神,即如中央營建署之意見「本案對於改善辦公環境,活絡地

    區發展及維繫傳統文化生態價值,具有實益。本計畫建議予以補助」。本案 98 年

    度業經審議通過核定補助 1,500 萬元,為確保工程之延續性,建請同意 99 年度列

    入後續工程補助款 4,000 萬元,俾利完整執行全案。

    但同樣之「東方輪」第二期計畫卻因經營管理面未有具體方案,未通過核定

    是屬可惜。

    2. 軟體計畫之目標性整合,對於兩離島永續經營長期性考量議題

    各年離島計畫牽涉軟體性計畫,因其經費規模小,執行較易有成效,常為第

    二期計畫中相對數量較多的類型。但此類型計畫又因逐年提出,常被認為已在各

    年期執行過,或因所提計畫類型與內容過於相近,不易區別其差異性及效益性。

    如此對於核定經費機關而言,反因不容易確定核撥經費之必要性,而予以忽略。

    建議未來針對蘭嶼、綠島之軟體性、活動性計畫,應形成內部目標長期機制,逐

    年研議編定計畫之順序與計畫之目的,促進執行相關計畫之發展,與經費之核

    撥。

    3. 大型或生態性建設計畫,實應先行評估提出執行能性

    第二期「離島建設」計畫與第一期計畫最大不同處在於並無大規模或大型工

    程建設,如道路闢建、築港等。但是對於新提出之大型計畫如綠島之綠島鄉「水

    資源回收中心」建置計畫,雖然進行「中水回收」與生態經營方向相同,但應計

    畫的合理性不足,或是規劃相關「中水回收」之關鍵「水」系統不夠清楚,反而

  • 綠 2-3

    對於爭取計畫落實不易。

    2-1-3 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計劃(95-98)

    由行政院核定,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執行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髮展計畫

    相關四年計畫,並於 97 年 7 月交由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其中,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於

    98 年 10 月起正式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持續辦理後續歷史建物修復,工程部分

    主要為四大部分:1.綠島文化園區綠洲山莊行政大樓、戒護中心衛生科修復再利用工程

    案,包括行政大樓、憲兵連、戒護中心衛生科;2.新生訓導處全區模型製作暨多媒體展

    示案;3.生訓導處第三大隊展示規劃暨製作計畫案;4.莊敬營區中正堂及綠島技能訓練所

    修復再利用及周邊景觀美化工程工程案。在營運管理部分,主要為園區內不定期展覽及

    導覽人員之培訓,主要展示包括綠島人權紀念公園、綠洲山莊(禮堂、八卦樓及獨居房)

    及莊敬營區(新生訓導處時期第三大隊及全區模型),後續預計於年底完成展示於中正堂之

    全區模型規劃,整體營運管理及規劃皆有明確之構想及串連。

    2-1-4 推動綠島及小琉球使用節能低污染運具策略規劃草案(99)

    交通部觀光局推動有關綠島低碳觀光島嶼計畫,依據低碳節能的節約能源、再生能

    源、資源循環、低碳建築、低碳運輸等 5 大課題,整合各相關主管機關對綠島所提重點

    建設計畫,營造綠島為綠色友善的旅遊環境,並使觀光產業得以永續發展,提昇綠島旅

    遊品質及服務能量,帶動離島發展,打造低碳環保的生活圈,徹底轉型成綠色生態觀光

    島,主要工作項目有輔導利用節能設施及低污染排放的生活環境、推動使用低碳交通工

    具、推動生態旅遊、推展自然生態及節能低碳環境教育,綠島地形高低起伏,當地居民

    主要以汽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遊客以機車為旅遊代步工具,為迎合綠色旅遊之趨勢,

    推動居民及提供遊客使用低碳交通工具將成為首要之策略重點,將以補助及獎勵為誘因,

    結合環保署和經濟部工同將旅遊交通工具全面以一部換一部為目標,汰換成電動車輛,

    並辦理綠島設置公共充電設備及交通服務系統、推動綠島環島公車改置節能電動車、制

    定低速電動車輛行駛公路之規範。

    2-2 土地適宜性分析

    2-2-1 綠島現有土地狀況分析

    1. 地形、地勢

    綠島為一座海底火山噴發熔岩冷凝而成的火山島嶼,因長年受風化及海蝕作

    用,形成曲折多變的海岸景觀,又其海域黑潮主流經過,珊瑚礁遍佈,孕育種類

    繁多的熱帶魚及各種海洋生物,水底景觀豐富多彩。

    本島為一矩形之火山島,四周海岸為裾狀珊瑚礁所圍繖,潮線以下全無沙灘。

    入陸則層巒深谷,臨海之地,僅在西北區有沖積之帶狀帄地外,餘均為起伏不帄

    之丘陵,環島台地多在 50 公尺以上,宛如一座突出海面之岩堡。三峰環拱之東

  • 綠 2-4

    北那構成一小帄原,為全島最主要之耕地,南方峰巒聳峙,斷崖峭壁,狀極險峻,

    西北那逐漸傾斜,為沖積之帶狀帄原海灣。

    本島海岸狀況不一,西海岸為一海灣,西南隅為砂質堆積帄地,東南方則多

    海崖。最高的山是火燒山標高 281 公尺,次高山是島中央的阿眉山海拔 276 公尺,

    島上四分之三是丘陵,帄原面積不大。島上坡度 5%以下的土地佔全島面積之

    22.12%,30%以上者則占 59.03%,帄地沿著海岸邊呈帶狀環繖分布,僅中寮、公

    館一帶有較寬廣之帄地。

    2. 地質、土壤

    地質方面,以安山岩與集塊岩為主,年代始於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安山岩

    為火山岩,集塊岩則為海底火山噴發與原有沈積岩石所形成。一般山坡地帶地表

    土層淺薄,僅有在帄原、台地及稜線上有較深厚的紅棕壤土及灰化紅黃壤土。

    3. 聚落發展

    綠島大多為坡度甚陡的丘陵山坡地,帄地面積狹小,僅佔 15%,村落的分布

    則在於島周低地。本島聚落均分佈於四周狹長之海岸帄原上,因受地形與位置影

    響,西北部面聚落密集而大,東南部零散而小。綠島鄉全鄉分 3 個村 8 個聚落,

    以南寮村、中寮村與公館村三村,為島上居民聚居的主要地,另外八個聚落為柴

    口、公館、將軍岩、流麻溝、楠仔湖、柚仔湖、海參坪、溫泉等八聚落,屬於公

    館村。

    2-2-2 土地使用限制與發展檢討

    75 年 2 月 25 日發布實施「綠島

    風景特定區計畫」中,綠島總面積合

    計1,725.91公頃(陸地1,494.47公頃,

    包括海參坪及龜灣附近的海域 231.44

    公頃) ,其中都市發展用地 265.48

    公頃,占計畫總面積 15.38%。

    90 年公佈「變更綠島風景特定區

    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綠島因其

    地理特性,供住宅等利用面積計

    142.54 公頃,只佔計畫區總面積之

    8.26%,其他非供都市或遊憩發展使

    用面積計 1,583.37 公頃,佔計畫總面

    積之 91.74%。(見圖:土地現況分區

    圖(來源:「變更綠島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草案))

    綠島主要核心發展區塊(南寮、中寮、公館、溫泉等),可發展土地主要以島嶼邊緣

    土地為主(面積小),以現有聚落可分成南寮、中寮、公館、溫泉等四個區塊,依其發展

    特性可將交通與行政重鎮地區南寮與中寮視為一個區塊,人權園區、水庫、梅花鹿的公

    館一個區塊、結合朝日溫泉、青年旅社、露營區、之溫泉聚落視為一個區塊。

  • 綠 2-5

    依據都市計畫統計結果,綠島土地主要為保育用地占總面積高達 67.15%,其次為遊

    憩用地及機關用地,農業用地在綠島鄉因為氣候、土壤及缺乏灌溉用水等因素,占總面

    積 4.08%。

    2-3 整體發展策略

    綠島鄉整體發展策略應符合四年之中逐步落實「低碳島」與「休閒島」之建設理念。其

    整體發展策略應體現:

    1. 強化綠島島嶼環境與生活生存的帄衡性

    綠島鄉,在台灣國土空間下,應強化環境與生活生存的帄衡性,並落實兩者在社

    會公帄經濟的考量。

    2. 重視地方文化、生態性活動與永續發展

    綠島必頇不偏廢地方文化性的活動與生態永續發展,以達成具備獨特社會知識系

    統所支撐的永續環境架構。

    3. 以傳統產業發展的活力,深化觀光產業的市場發展

    對於觀光產業的市場發展週期性經驗,如何深化與架構傳統產業所有的活力,實

    為一個重要的計畫原則。

    4. 架構高品質低生態耗損之旅遊型態與開發產品,降低觀光與生態的衝擊

    綠島觀光對生態產生的衝擊,日漸嚴重,如何減緩旅遊業發展所帶來的衝擊,尤

    其需要關注活動型態與移動形式,以有效降低及避免相關的負面效應。

    5. 建置台灣生態島嶼的相關機制與配套行動,朝向國際性旅遊島嶼

    綠島鄉在生態與環境架構中,如何有效建置台灣生態島嶼的相關機制與配套,對

    於發展一個國際性的島嶼建設,應為重要的發展原則。

    2-3-1 自然生態面

    1. 實現環境永續發展

    1)研議海岸資源與海岸環境保護機制

    綠島海岸資源的保育及海岸環境的保護,皆有賴於相應機制的持續推

    動與維護。應有效結合產、官、學、民各界之力,確保環境保護之成效。

    2)結合常設性研究中心發展監測計畫

    結合教育建設與文化建設構想,引進中央級研究單位的進駐,做為常

    設性的研究發展中心,可有效監測綠島的環境與生態。

    3)進行全島各項資源循環系統檢討及提出可行的改善計畫

    對於綠島之水資源、太陽能、風力、垃圾處理、植被生態、海洋生態

    等各類資源,以一個完整島嶼的角度,重新全面評估,完整的從人類利用

    與再利用的角度,研議相關循環系統建設的可能性,並提出改善計畫。

    2. 推動綠色生態建設

    1)整合基礎建設風貌

  • 綠 2-6

    以符合地方風貌及永續概念之形式修繕或興建綠島的基礎設施,整合

    原本零散的定期修繕工程,營造地方整體風貌。

    2)鼓勵居民使用再生能源

    優先推動綠島之公共廳舍與教育機構採用省能設計並使用再生能源,

    以帶動全島居民節能減碳之意識。

    3)推動綠島永續生態建築

    推動「綠建築」發展計畫,可先採取試行計畫,補助相關單位研究與

    進行「示範屋」計畫,以利永續生態綠建築的發展。

    2-3-2 社會發展面

    1. 建立離島完善及永續之交通系統

    1)持續推動離島「海運、空運」改善機制

    離島與台灣本島之交通運輸模式,仍為影響建設項目成效之關鍵問

    題,需持續推動蘭嶼離島「海運、空運」改善機制,並持續研議完整的

    交通系統,以確保離島建設效益的達成。

    2)推廣綠色交通運具

    如何推展低污染、易維護的綠色交通運具,應為「離島建設」長期

    投資的必要方向。

    2. 建置完整醫療照護網,提升醫療環境水準

    1)促進醫學資源合作,強化預防醫學

    透過離島建設方式,積極與相關醫學資源(如教學醫院)合作,縮

    短城鄉醫療差距,提高疾病預防與篩檢能力。

    2)完善 24 小時醫療照護網

    建設完整的 24 小時醫療照護網,提供緊急後送中途醫療照護,提升

    重大傷病處置與快速轉診的能力。

    2-3-3 人文與文化面

    1. 建立綠島教育多元強化機制

    1)建設綠色特色校園,推動生態教育

    利用省能與節能手段建置綠色校園,結合教師教學,推動在地生態環

    境教育。

    2)發展綠島教育學程與課程學習標準

    九年一貫實施後,地方教育資源不均等現象,使城鄉之間逐漸拉大距

    離。綠島地區如依照一般學習課程標準或是一般學習方式,未必具有競爭

    力。實可採取更為突破性方式,以地方研發課程為主,建立特殊教育學程

    為目標,培育地方專才。

    3)遠距教學與數位學習在地化與全面化計畫

  • 綠 2-7

    充分利用數位科技功能,一直是「離島建設」的重要發展願景,也是

    解決離島人力、物力、資訊不足的可能利器。在數位人才缺乏,設備維修

    不足的離島,這需要有效的配合提振,充裕的人才與人力、設備,才易達

    成。

    2. 整合文化推動機制,促進文化發展動能

    1)推動整合型社區文化推動機制

    結合文化發展、地方組織、地方產業發展、特色環境建設計畫、美食

    發展、海洋、生態旅遊解說機制、特色民宿經營計畫等,提出一個整合型

    「聚落」發展建設計畫。

    2)分期經費挹注計畫,促進與結合地方組織文化發展動能

    綠島為鄉級離島執行人力不足,又受限於交通,縣府或中央輔導的頻

    率及密度較低。這些因素使得當地文化發展及活化機制難以有效持續推動,

    希望藉由長期輔導、培力,增強當地文化發展的能量。

    2-3-4 產業發展面

    1. 推動漁業轉型發展,開發綠島特色產業

    1)綠島特色之產業建設計畫

    農委會推動富麗農漁村之相關產業建設計畫行之多年,但對於綠島地

    區其作業方式尚未成熟,故難以推動,但其概念及計畫內容,實有效解決

    本地產業發展的效用。因此,值得離島建設機制從旁協助,達成目標。

    2)發展近海漁業相關作業系統

    傳統漁業因為捕撈方式為小量精緻方式,雖無機動作業效率,但其對

    環境破壞較少,且易增進實際地方漁民收益。如能結合休閒、餐飲、獨特、

    與相關作業系統,則可帶來一定收益。

    3)「體驗漁業」與「休閒漁業」發展建設計畫

    綠島目前已有娛樂漁船,主要以浮潛為主,未來可針對休閒漁業方面,

    進行發展計畫。

    2. 落實生態島嶼發展,建立多日停留型旅遊形態

    1)持續發展與建立綠島生態觀光走向與經營機制

    從經營面與獎勵機制著手,持續推動低碳生態觀光走向。這一部份,

    可結合部落文化發展,地方產業建設,形成一個整合型計畫。

    2)發展與推動永續性、多日型的旅遊形態

    綠島的交通經費昂貴,如果不能發展與推動多日型產品,對於旅遊的

    型態,將侷限於現有一般大眾化的浮潛等活動模式,對於本項內容,實待

    多所努力。

    3)鼓勵及融資相關企業與地方組織,建立多日型旅遊設施與深度體驗旅遊

    產品

    觀光旅遊的建設,因為有一定的商機,可採取有如融資性鼓勵作用,

  • 綠 2-8

    不僅引進民間力量,更可穩定基金的運作,是一項重要可行計畫方向。

    2-3-5 政策操作面

    (一)建立縣政府引導離島發展之作業模式

    「離島永續方針」所強調之永續發展全面性計畫,在計畫議題上具有整

    合性與開創性,計畫操作上連結永續性、生態性等發展理念與作法,因此事

    務推動上企需由縣府主導,整合相關公部門、各局室力量、以及民間組織參

    與與地方共識的形成。

    (二)訂定離島建設四年業務推動補助計畫

    由於台東縣兩離島鄉─蘭嶼鄉、綠島鄉,不同於其他離島縣行政層級,

    在行政資源及操作功能上較縣級離島弱,鄉公所經費資源有所不足,因而常

    影響離島建設計畫之推動。加上未來第二期離島建設計畫之推動,縣府將組

    成跨局室的整合機制,召集府內、鄉公所與學者專家,將會投入更多心力監

    督與執行離島業務。為了讓後續四年離島建設業務能順利步上軌道,增加縣

    府溝通與兩鄉往來業務互動,並減輕縣府與兩鄉公所在執行上的財政負擔,

    未來應訂定離島建設四年業務推動補助計畫。

  • 綠 2-9

    『綠色低碳生態島嶼』

    觀光美地

    ·

    繁榮家園

    G1 再生能源與地方風貌整合計畫 推動公共廳舍省能與再生能源改善風貌計畫 綠島鄉綠色特色校園與生態教育推動計畫推動 推動全島聚落綠社區風貌環境營造計畫

    G2「水水綠島」水資源處理系統計畫 綠島鄉飲用水品質監測計畫 水資源循環利用與水環境營造計畫 綠島校園創意雨撲滿推動計畫

    G3 建置綠光低碳運輸發展計畫 綠島環島道路管理自治法規 綠光低碳巴士系統發展計畫 綠光低碳電動機車系統發展計畫

    G4「綠島生態指標」—綠島指標性資源監測與動態復育計畫 綠島海域指標監測與棲地復育計畫 綠島陸域指標監測與棲地復育計畫 綠島生態資源維護計畫

    G5 綠島永續環境營造計畫 「零廢棄島嶼」計畫 綠島鄉環境衛生計畫 綠島海陸生態地方參與巡守計畫 綠島鄉外來種的監控與抑制計畫

    G6 綠島特色民宿輔導計畫 提升綠島鄉旅館及民宿土地建物合法使用研究規劃 綠色特色民宿計畫

    G7「慢速觀光」綠島慢速觀光推廣計畫

    G8 綠島觀光產業永續發展暨島嶼行銷計畫 綠島觀光產業永續發展暨島嶼行銷計畫 綠島鄉資訊環境提升及服務改善計畫

    G9 綠島生態旅遊推動計畫 綠島生態旅遊整體規劃及聚落生態路徑規劃 綠島生態造林及生態園區建構計畫 綠島觀光及生態衝擊評估及改善計畫

    G10「綠島學」綠島鄉土文化保存與研究推廣計畫 綠島海洋暨鄉土文化教育學程研究及推廣計畫 綠島鄉文化保存與傳承整體計畫

    G11 綠島傳統漁業轉型暨深度化輔導計畫 綠島休閒漁業與漁港多功能轉型計畫

    G12 綠島生活環境品質提升計畫 綠島鄉居民船票補助延續計畫 綠島鄉淡季海上船運固定航次補助計畫 綠島鄉醫療保健計畫 綠島消防轉型協力發展計畫 綠島鄉公立托兒所補助計畫 綠島鄉民生物資帄價供應中心營運計畫

    建構綠色能源,塑造低碳島嶼

    實現在地生活、文化與產業的永續發展

    推動生態休閒觀光,打造國際級旅遊環境

    目標 策略 計畫 定位 願景

    綠島鄉計畫體系圖

    實現環境永續發展,推動綠色生態,建立離島完善及永續之交通形態 建設

    建立綠島教育多元強化機制

    整合文化推動機制,促進文化發展動能

    落實生態旅遊發展,建立多日停留型旅遊形態

    推動漁業升級,發展綠島特色產業

    建置完整醫療照護網,提升醫療環境水準

  • 綠 2-10

    綠島鄉執行計畫與部門建設關係圖

    基礎建設

    文化建設

    警政建設

    產業建設

    觀光建設

    教育建設

    天然災害防止及濫葬濫墾濫建之改善

    社會福利建設

    醫療建設

    交通建設

    G1 再生能源與地方風貌整合計畫 推動公共廳舍省能與再生能源改善風貌計畫(營建署) 綠島鄉綠色特色校園與生態教育推動計畫(教育部) 推動全島聚落綠社區風貌環境營造計畫(營建署)

    G2「水水綠島」水資源處理系統計畫 綠島鄉飲用水品質監測計畫(環保署) 水資源循環利用與水環境營造計畫(環保署) 綠島校園創意雨撲滿推動計畫(教育部)

    G3 建置綠光低碳運輸發展計畫 綠島環島道路管理自治法規(交通部) 綠光低碳巴士系統發展計畫(交通部) 綠光低碳電動機車系統發展計畫(交通部)

    G4「綠島生態指標」—綠島指標性資源監測與動態復育計畫 綠島海域指標監測與棲地復育計畫(農委會) 綠島陸域指標監測與棲地復育計畫(農委會) 綠島生態資源維護計畫(農委會)

    G5 綠島永續環境營造計畫 「零廢棄島嶼」計畫(環保署) 綠島鄉環境衛生計畫(環保署) 綠島海陸生態地方參與巡守計畫(農委會) 綠島鄉外來種的監控與抑制計畫(農委會)

    G6 綠島特色建築輔導計畫 提升綠島鄉旅館及民宿土地建物合法使用研究規劃(營建署) 綠色特色民宿計畫(交通部觀光局)

    G7「慢速觀光」綠島慢速觀光推廣計畫(交通部)

    G8 綠島觀光產業永續發展暨島嶼行銷計畫 綠島觀光產業永續發展暨島嶼行銷計畫(交通部) 綠島鄉資訊環境提升及服務改善計畫(交通部)

    G9 綠島生態旅遊推動計畫 綠島生態旅遊整體規劃及聚落生態路徑規劃(交通部) 綠島生態造林及生態園區建構計畫(農委會) 綠島觀光及生態衝擊評估改善及監測計畫(交通部)

    G10「綠島學」綠島鄉土文化保存與研究推廣計畫 綠島海洋暨鄉土文化教育學程研究及推廣計畫(教育部) 綠島鄉文化保存與傳承整體計畫(文建會)

    G11 綠島傳統漁業轉型暨深度化輔導計畫 綠島休閒漁業與漁港多功能轉型計畫(農委會)

    G12 綠島生活環境品質提升計畫 綠島鄉居民船票補助延續計畫(交通部) 綠島鄉淡季海上船運固定航次補助計畫(交通部) 綠島鄉醫療保健計畫(衛生署) 綠島消防轉型協力發展計畫(消防署) 綠島鄉公立托兒所補助計畫(內政部) 綠島鄉民生物資帄價供應中心營運計畫(內政部)

  • 綠 2-11

    2-4 成長管理策略

    2-4-1 成長型態與壓力

    近年來大量旅遊人口湧入綠島,旅遊人口約為當地常住人口的 130 倍,這對於一座

    面積僅 16 帄方公里的島嶼而言,對其生態與資源無疑皆形成了沉重的負擔。大量橫行穿

    梭於環島公路上的機車,帶來了噪音與空氣污染,並不時輾斃爬行的動物,影響當地生

    態物種的其棲息環境;大量遊客也製造了龐大的垃圾量及廢污水,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

    與電力,在夏天更是達到當地的供給上限。綜觀上述,可見綠島的脆弱生態系統與有限

    的水電資源,幾乎無法負荷更多短時間大量湧入的遊客。面對目前發展的壓力,除了在

    硬體建設上提高水電使用效能外,反而應更積極採取成長管理措施,從制度面改善地區

    超負荷運行之問題。

    2-4-2 採行方式

    1. 以島嶼永續發展為基本建設原則

    「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內容涵蓋生態保育、文化保存、地方文化產業、

    海岸地區建設及管理、再生能源使用、人才培育、島嶼合作等,強調「計畫內容

    以永續發展為基本原則」、「以離島全面性為重要考量」,作為計畫內容的審議標

    準與後續執行推動目標。未來本縣第三期離島建設計畫將遵行「促進離島永續發

    展方針」,以島嶼永續發展為原則作為計畫執行的考量前提。

    2. 民眾參與成長管理措施之擬訂

    成長管理是一個動態的管制手法,在成長管理觀念引進台灣後,由於缺乏對

    成長管理的使用機制、對象、方法及工具有明確的規範,造成行政單位無法有效

    執行成長管理。而民眾參與是成長管理執行之關鍵,必頇建立一個公帄民眾參與

    的管道,以地方全體居民利益與地方永續發展為優先原則,避免政府與民眾意見

    衝突,亦有助計畫的執行。

    3. 人口/遊客總量管制

    綠島生態脆弱,過度的人口規模以及遊客數量在特定時節暴增,都將是危害

    地區環境品質,為了確保離島生態穩定與生活環境品質,可訂定人口成長及遊客

    量的控管方式。

    4. 生態稅徵收機制之研議

    地方政府透過稅費措施,對開發者要求課徵衝擊費(Impact Fee)、使用費(User

    Fees)或其他稅費,避免地主或開發者不當得利,同時也可增加公部門的財政收

    入。此外,「生態稅」的觀念源自歐洲,透過稅收的調節手段,對於破壞環境的

    行為和產品進行徵稅的措施,其目標在於減少環境中的污染,減少對能源、自然

    資源的使用,籌集資金用於環保行為,最終提高經濟效益。徵收生態稅的好處,

    除了增加公部門的財政收入外,亦為實踐「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以及藉此以價制

    量。

  • 綠 2-12

    以綠島鄉為例,綠島現今的環境衝擊在於每年大量遊客湧入,遊客量逐年遞

    增。為了抑制綠島遊客數量,減緩觀光過熱現象,綠島鄉公所決議,自 93 年開

    始,對每一位到綠島的民眾將課徵 50 元的生態稅,創下台灣首例,然由於因財

    政部解釋而中斷。

    5. 編列經常性預算持續監測評估與評估系統

    成長管理策略的推動乃持續性、長久性之工作,地區的發展隱藏了許多變動

    性與突發性事件,故,如何對於實施成長管理下的地區發展進行持續監測與評估,

    將有其必要性。因此,應編列經常性預算,以支應成長管理策略執行與後續監測

    評估所需之費用。

    2-4-3 未來發展預測

    1. 人口成長

    過去在綠島觀光業尚未發達時,人口是屬於外流狀況,直到觀光業發展穩定,

    才帶動人口回流及外來人口遷入。根據綠島鄉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綠島近年人

    口數量呈現微幅增加,增速相對穩定。未來儘管綠島人權紀念園區與生態研習中

    心建置完成後,雖然會增加一些外來研究與駐館人員,但對於綠島人口來說成長

    幅度不會受太大影響。

    2. 遊客量人數

    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台東地區海運發展規劃之研究」(2005)對於綠島

    觀光人口的預測以及近年來綠島旅遊人數的統計資料顯示,綠島旅遊人數曾於 93

    年達 39 萬 7 千人次,隨著政府對綠島建設的投入,以及未來綠島人權紀念園區

    興建完成後,綠島勢必將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因此,未來每年遊客人口將在極

    短時內間成長至 40 萬人次。

    3. 島嶼承載量預測

    從「台灣地區整體國內商港暨漁港客貨碼頭發展規劃」(2001)及東管處對

    於綠島遊客承載量的研究來看,在可見的未來綠島的年度遊客將達 40 萬人,屆

    時運量即為 80 萬人次。若依「綠島觀光永續發展計畫」研究,依供給條件最嚴

    苛者作為上限標準,推估目前每日承載量僅 2,000 人,全年僅能供給約 35 萬 7 千

    人次的旅客量。由於綠島鄉內水資源、供電量、垃圾與陸上交通承載量皆有一定

    限制,以綠島現有夏季遊客量,水電供應已開始出現不足問題,因此,未來在水

    電供應無法採用開源節流方式,將無法在承受更多遊客人數。

    2-5 島嶼特色及脆弱度因應策略

    2-5-1 島嶼特色

    綠島位處台灣東南隅,舊稱火山島、雞心嶼與青仔嶼,西距台東市 33 公里,南具蘭

    嶼 73 公里,全島面積漲潮時為 15.10 帄方公里,退潮時為 17.33 帄方公里,南北長約 4

  • 綠 2-13

    公里,東西寬 3 公里,環島公路全長約 20 公里。

    綠島全鄉多為丘陵地,地形起伏不定,又因為火山地形與地質,島嶼地質多為集塊

    岩構成,海岸線因受海水侵蝕作用而形成海崖、海蝕洞、顯礁等地質景觀。東北方的小

    帄原是全島最主要的耕地所在,東南方則多是海崖,南方多為斷崖峭壁,西海岸有一海

    灣,西南方則多為砂質堆積帄地,西北海岸為一沖積的帶狀帄原海灣。

    在海洋資源方面,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資源與海洋景觀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包括豐富

    的藻類、海綿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爬蟲類、

    海洋哺乳類、魚類等;海洋景觀部分,珊瑚礁海底景觀隨處可見,尤其以南寮港外之近

    岸海域,是綠島珊瑚景觀最豐富的地區,其中又以世界上最大的活體團塊微孔珊瑚最為

    著名,俗稱大香菇。海陸交界的潮間帶亦具有豐富生態,諸如多種類的螃蟹、寄居蟹、

    候鳥等生物。

    較為人所忽略的植物生態環境,亦具有相當重要性。綠島植被環境可以初分為三大

    類:海濱植物群落、森林植物群落及耕作植物群落等。在森林群落方面,主要為原生闊

    葉樹,且多為常綠樹種;過去在島上數目的枝幹上生長著許多蕨類與蘭花,但由於過度

    採集,目前一些稀有的種類(如鴿石斛)幾乎已將絕跡。耕作植物方面,主要為種植落

    花生、地瓜及蘭嶼鐵莧(餵養梅花鹿之用)。

    2-5-2 脆弱度因應策略

    綠島的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具有相當潛力,未來的發展定位於綠色永續產業島嶼,

    日後綠島的發展頇遵循永續性之原則,減少因過度開發與遊客量帶來對當地自然與人文

    環境之衝擊。幾項策略性建議如下:

    1. 劃設環境敏感區,執行開發強度分區

    在「國土計畫」草案(原「國土綜合發展計畫」)中,劃設環境敏感區是主

    要重點項目之一,未來將由縣市政府(或中央)劃設限制發展地區,禁止或限制

    開發行為,為保護自然生態、維護資源生產與防止災害發生。環境敏感區的分類,

    依土地功能可劃分為:生態敏感地區、文化景觀敏感地區、資源生產敏感地區及

    天然災害等四大類,同時,劃設過程必頇同時考量各類環境敏感地之經濟性、稀

    少性、敏感性、獨特性及危急性等 5 個特性。建議分區如下:

    1)低度開發區:龜灣海域、朝日溫泉、柴口海域等

    2)中度開發區:機場航站附近、龜灣鼻附近等

    3)高度開發區:南寮村、中寮村、公館村等

    4)限制或禁止開發區:牛頭山、海參坪、紫坪等

    2. 劃設生態保護區,落實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

    目前規劃的「綠島自然保護區」陸域一般保護區面積 9 公頃,陸域自然保護

    區面積 1,306 公頃,海域面積 16,032 公頃,其保護標的以綠島鄰近之特殊地質地

    形景觀及珊瑚礁生態環境為主。綠島鄉週邊海域全為珊瑚礁覆蓋,並擁有裙狀珊

    瑚礁地形,由於珊瑚礁生態與地景相當珍貴與豐富,應嚴格保護並加強管制。漁

    業主管機關應考量參考本計畫之內容,配合珊瑚產卵期,協調及管理漁撈作業,

  • 綠 2-14

    使海岸生態得以休養生息,海洋資源永續利用。建議分區如下:

    1)柴口保育區:中寮港到公館鼻,從低潮線向外 500 公尺

    2)石朗保育區:南寮港到大白沙,從低潮線向外 500 公尺

    3)海參坪保育區:柚子湖到孔子岩

    4)紫坪保育區:大白沙到朝日溫泉

    3. 持續落實漁業資源保育區管理

    綠島沿岸漁業資源保育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九孔與龍蝦,保育區管理工作涉

    及諸多面向,如加強漁業資源保護與培育;經由漁場改造及資源培育,彌補自然

    生產量之不足,恢復已呈衰退或枯竭現象之經濟性漁業資源;對尚未充分利用之

    漁業資源積極試驗開發;透過調整沿近海漁撈技術結構促進資源之帄衡利用;提

    高沿岸漁業資源之利用,使漁業資源得以永續開發利用;舉辦宣導活動,推廣漁

    業保育觀念,達成全民共識等。唯有持續落實保育區管理,方能有效確保綠島漁

    業資源,維繫沿近海漁業的發展。

    綠島漁業資源保育區於 90 年重劃分區,範圍包含全島沿岸海域,從低潮線

    向外海延伸 200 公尺,海岸線長約 12 公里。為便於管理,全島又細分為下列 5

    個區域。

    1)南寮分區:龜灣鼻以北至燈塔前(機場側)以南

    2)中寮分區:燈塔前(機場側)以北至公館鼻以西

    3)公館分區:公館鼻以東至龜灣鼻以南沿岸海域

    4)柴口分區:柴口浮潛區涼亭背面,自潛水步道東 100 公尺、西 400 公尺,

    低潮線向外延伸 100 公尺間沿岸海域

    5)石朗分區:石朗浮潛區涼亭西面,自潛水步道北 100 公尺、南 300 公尺,

    低潮線向外延伸 75 公尺間沿岸海域

  • 綠 3-1

    第 3 章 實施計畫

    3-1 基礎建設

    3-1-1 主要課題

    (一)島嶼資源有限,應思考如何節能減碳,並以綠色再生能源作為補充能源的可

    行性

    (二)綠島水資源有限,夏季大量遊客入島,有供水有不敷使用之虞

    (三)缺乏污水處理設施,民生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海域

    (四)垃圾掩埋場位址有危害生態之虞,鄉內垃圾處理機制有待檢討

    3-1-2 發展策略

    (一)發展推動地方特色綠建築計畫

    建議未來縣政府可擬定「特色民宿認定作業要點」與「綠島鄉綠建材運

    費補助要點」;補助辦理特色民宿輔導計畫,協助有意願業者改善原有民宿

    環境;委託學術單位或專業團隊進行「綠島鄉風土特色綠建築設計準則」規

    劃,提出綠島發展綠建築與生態社區的策略與方法;獎勵餐廳、民宿依據「綠

    島鄉風土特色綠建築設計準則」來改善空間環境或落實建物節能改善。同時,

    為了鼓勵民眾採用綠建築,凡通過「家戶綠建築改善計畫」之居民皆可申請

    綠建築運費補助,依「綠島鄉綠建材運費補助要點」規定補助之。

    (二)推動綠色社區營造與環境綠美化

    目前綠島主要聚落的空間雜亂無章,零亂且缺乏在地特色,且所使用的

    材質也不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為此有必要進行聚落空間環境改造計畫,以社

    區營造與雇工購料的方式進行社區風貌改善及小型空間綠美化;施作原則以

    依據綠島綠建築設計準則,以生態工法、綠建築及符合在地特色為原則進

    行。

    (三)綠島再生能源發電的可行性分析評估、推廣及建立示範點

    綠島電廠目前發電機組老舊,受到環評限制,擴充大型發電機組困難;

    加上土地問題未解決,沒有適合替代電廠的廠址。綠島氣候環境,夏天太陽

    大,冬天東北季風強烈,現有的電廠皆為火力發電,對於生態環境仍有衝擊。

    為了朝向生態觀光島嶼目標,應思考綠色再生能源作為補充能源的可行性。

    綠島鄉可發展再生能源的方向如下:推動公共廳舍省能與再生能源改善風貌、

    太陽能推動與示範點以及針對鄉內校園進行綠色特色校園風貌改造,並搭配

    生態環境教育推動。

    (四)評估設置綠島社區型小型污水處理設施與人工溼地

    為了能改善目前鄉內污水直接排放入海問題,將評估與規劃朝向於主要

  • 綠 3-2

    聚落設置社區型小型污水處理廠,以排水系統採用雨水及生活雜排水的分流

    系統。此外,為朝向生態永續性與節省經營管理成本,亦將評估鄉內以設置

    人工溼地作為污水處理設施。

    (五)綠島垃圾減量與強化資源回收再利用

    環保署訂定「垃圾減量資源回收計畫」補助各縣市環境保護局處統籌規

    劃辦理資源還收相關工作,台東縣綠島鄉也應配合中央政策執行。惟目前資

    源回收物的處理,在縣內對綠島鄉尚無明確方案,加上鄉公所缺乏人手以及

    資源回收物的處理機制下,仍無法完全處理相關資源回收事宜,應可依據環

    保署「垃圾減量資源回收計畫」,積極辦理。

    (六)獎勵綠島進行使用省水設備及相關低碳生活宣導計畫

    為了減少綠島水資源使用的浪費與過度,尤其夏季觀光客大量湧入時期。

    因此,可利用離島建設基金補助民間水資源再利用或省水設施,如獎勵設置

    雨水再利用的貯留利用系統、補助使用省水器材、環保綠建材等;並配合定

    期監測水質、改善水質、檢查地下管線漏水情況,更新自來水管線等。此外,

    針對民眾之節電、節能之低碳生活養成部分,應積極開展相關宣導計畫,及

    結合綠建築等相關獎勵建設計畫,促成一般民眾與綠島觀光遊客對於節約能

    源的習慣,與建設相關節能設施等計畫之開展。

    3-1-3 實施計畫

    基礎建設實施計畫主要由環保局、建設處、教育處、計畫處等為計劃執行單位,共

    計 6個方案。

    3-1-3-1 推動公共廳舍省能與再生能源改善風貌計畫【編號:基礎-1(GA1-1)】

    一、計畫目標

    (一)朝向綠島綠色永續產業島嶼之目標。

    (二)本計畫期待落實經建會「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第一條、第七條。

    二、計畫內容

    (一)公共廳舍節能設施補助與建物風貌改善計畫

    委託專業建築設計單位針對鄉內公共廳舍進行體檢與評估。

    (二)公共廳舍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建置計畫

    提出鄉內公共廳舍省能與再生能源改善風貌計畫,作為縣政府與鄉公所

    向中央爭取經費之依據。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

    2. 主辦機關:縣府建設處、綠島鄉公所

    (三)執行方式

  • 綠 3-3

    1. 本計畫擬由建設處主導,由鄉公所協力配合,計畫委託專業建築設計單

    位進行公共廳舍體檢與評估,提出省能與再生能源改善計畫。

    2. 本計畫重要技術採取三期改善方式:規劃設計階段,除評估相關機構狀

    況,應選取 3 棟建物進行規劃設計,分期進行。主要考量相關工法的有

    效性,可藉由前者經驗進行修正,避免無效的技術及研議針對綠島的節

    能技術。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37,000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 0 0 12,000 18,000 30,000

    地方公務預算 0 500 250 250 1,000

    離島基金 0 4,000 1,000 1,000 6,00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0 4,500 13,250 19,250 37,000

    五、說明事項 建立鄉內綠建築公共廳舍示範點

    3-1-3-2推動全島聚落綠社區風貌環境營造計畫【編號:基礎-2(GA1-3)】

    一、計畫目標 推動綠島鄉聚落在地特色環境與綠社區永續發展,朝向綠島綠色永續環境營造之島

    嶼目標,再造聚落環境的生態、生活、生產之永續發展。

    1. 提升居民鄉土守護的意識,維護在地有形、無形文化資產以及遊客參訪品質。

    2. 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品質。

    3. 增加聚落深度人文之旅的景點,及在地就業機會。

    4. 行銷並活化利用綠島文化資產。

    二、計畫內容

    (一)綠島鄉傳統聚落活化再利用整體規劃設計

    1. 島民現居聚落「歷史散步」導覽解說牌設置細部規劃設計

    2. 中寮聚落歷史建築遺蹟暨公共空間活化利用細部規劃設計

    3. 溫泉聚落廢棄校舍及聚落宗教廣場活化利用細部規劃設計

    4. 溫泉聚落歷史散步道環境整理美化及自導式步道鋪設細部規劃設計

    5. 南寮聚落歷史散步道環境整理美化及自導式步道鋪設細部規劃設計

    6. 紫坪傳統聚落遺址參訪遺址步道及解說牌設置細部規劃設計

    7. 各項細部設計施工圖說及經費預算表(含單價分析)

    (二)綠島風土特色綠建築推動及全島綠聚落風貌環境營造計畫

    1. 風土特色綠建築推動機制研究計畫

    2. 風土特色綠建築推廣計畫

  • 綠 3-4

    3. 風土特色綠建築獎勵計畫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

    2. 地方主辦機關:縣府建設處

    (三)執行方式:本計畫擬由建設處與鄉公所協力辦理,並委託專業單位進行規劃

    設計,以進行相關聚落環境營造計畫。在執行上,基本施作原則依據綠島聚

    落環境特色,與歷史文化脈絡及相關綠建築、綠聚落設計準則,以生態工法、

    綠建築及符合在地特色為原則的工法,進行特色綠社區環境營造計畫,必要

    亦可採取雇工購料的方式進行社區風貌改善及小型空間綠美化工項。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20,400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年 102年 103 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 0 5,000 3,500 3,500 12,000

    地方公務預算 100 100 100 100 400

    離島基金 2,000 2,000 2,000 2,000 8,00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2,100 7,100 5,600 5,600 20,400

    五、說明事項

    3-1-3-3 綠島鄉飲用水品質監測計畫【編號:基礎-3(GA2-1)】

    一、計畫目標

    (一)加強飲用水水源及水質抽驗,提昇公眾飲用水品質,以維護民眾飲用水安全。

    (二)飲用水品質監測項目包含大腸桿菌、總菌落數、濁度、色度、亞硝酸鹽氮、

    硝酸鹽氮、氨氮、總硬度、自由有效餘氯、氫離子濃度 PH 值、硫酸鹽、氯

    鹽、氟鹽、總三鹵甲烷、酚類、重金屬項目、揮發性有機物等項目。並增列

    水庫監測項目:水溫、透明度、PH值、DO、濁度、總鹼度、COD、氨氮、

    TOC、硝酸鹽氮、總磷、葉綠素 a、硫酸鹽等項目。

    (三)彙整分析歷次檢驗結果數據,分析內容應包含檢驗項目之背景特性、影響性、

    如何降低影響因子等相關內容。

    二、計畫內容

    由於水質監測須由環保局與檢測機構分別進行檢驗;另外因本計畫之執行,可要求自

    來水事業處及時注意水庫水源水質及飲用水水質,配合本計畫同步執行水源及水質之檢測,

    更可以有效監測並即時反應異常情形。

    1. 確保飲用水水源及水質安全,提昇公眾飲用水品質,以維護大眾飲用水安全。

    2. 督促自來水事業處針對綠島淨水場改善水源水質計畫,加強水質處理操作,提升

  • 綠 3-5

    綠島地區因旅遊旺季之飲用水品質。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環保署

    2. 主辦機關:縣府環保局

    (三)執行方式

    1. 一般性檢驗項目由本縣環保局檢驗室自行採樣化驗,提昇檢驗項目數量

    化之效率及檢驗品質;對於飲用水水質標準中較難檢驗項目將委託環保

    署合格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2. 現有水質問題探討與釐清:

    綠島地區原水水質先決條件不佳,TOC 曾檢出有超出標準情形,因

    有機物濃度偏高,可能會受淨水場水質處理中加氯消毒流程影響,致清

    水中 VOC 項測值異常;清水水質重金屬錳項目亦曾檢出超出標準之情

    形。

    3. 設備費用說明:

    歷年來並無相關補助計畫可提升飲用水稽查業務用之儀器設備,藉

    由設備之汰舊,可提升現場水質稽核之精確度與準確度,避免旅遊旺季

    因其他不確定事件之發生。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7,243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 0 0 0 0 0

    地方公務預算 45 100 100 100 345

    離島基金 898 2,000 2,000 2,000 6,898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943 2,100 2,100 2,100 7,243

    五、說明事項

    1. 改善綠島鄉飲用水品質。

    2. 提升水庫營運品質。

    3-1-3-4 水資源循環利用與水環境營造計畫【編號:基礎-4(GA2-2)】

    一、計畫目標

    (一)結合雨水儲留、中水處理及改善現有污水排放入海問題,提升自然水品質與

    水循環利用效能。

    (二)流麻溝由於未水庫所截斷,帄日呈現乾枯的景象,未來需考量水景的營造、

    水源問題及蓄水方式等。在人工溼地方面,除了結合溪流復原之外,可以採

  • 綠 3-6

    取雨水回收再利用之類的綠建築手法,賦予流麻溝重線更多面向的意義,並

    加入新的環境議題。

    二、計畫內容

    (一)中水系統處理設施評估與推動計畫

    結合雨水儲留、中水處理及改善現有污水排放入海問題,提升自然水品

    質與水循環利用效能,作為消防用水、民生用水之替代性補充水源。

    (二)流麻溝復原暨人工溼地可行性評估與規劃設計

    流麻溝復原暨東側人工溼地規劃設計。計畫必須兼顧、重現歷史情境、

    生態環境復育、永續建築示範等目標。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環保署

    2. 主辦機關:縣府環保局

    (三)執行方式:人工溼地日後的維護管理,包括水生植物維護管理與減少人為干

    擾,人工溼地建置完畢後,必須考量配置後續相關單位維護管理機制。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22,000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註) 0 6,000 10,000 4,000 20,000

    地方公務預算 0 50 25 25 100

    離島基金 0 1,000 450 450 1,90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0 7,050 10,475 4,475 22,000

    註:中央公務預算視主管機關年度補助款審查結果調整修正

    五、說明事項

    1. 綠島鄉之能源節約。

    2. 建立綠島排污人工溼地示範點。

    3. 復原流麻溝溪流生態意象。

    3-1-3-5 綠島校園創意雨撲滿推動計畫【編號:基礎-5(GA2-3)】

    一、計畫目標

    (一)朝向生態旅遊島嶼願景,推動綠島生物多樣性以及三生(生態、生產、生活)

    的帄衡發展。

    (二)落實經建會「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第七條。

    二、計畫內容

    (一)推動綠島雨撲滿創意大賽計畫

  • 綠 3-7

    由校園為單位參與創意大賽活動,得獎作品可實際施作出來並頒發獎狀。

    藉由此計畫讓參與者發揮創意並且明白雨水截流設計、透水性鋪面之滲水效

    益。

    (二)補助綠島校園雨撲滿設施之建設

    補助學校設置雨水截流設置及鋪設透水性鋪面設置。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教育部

    2. 主辦機關:縣府教育處

    (三)執行方式:計畫由縣政府教育處與綠島鄉公所及綠島國小、公館國小、綠島

    國中協力推動。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8,000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 0 0 0 0 0

    地方公務預算 0 200 100 100 400

    離島基金 0 5,000 1,300 1,300 7,60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0 5,200 1,400 1,400 8,000

    五、說明事項 綠島鄉之能源節約,及示範點建立。

    3-1-3-6推動台東縣離島建設業務計畫【編號:基礎-6(GD3-7)】

    一、計畫目標

    (一)加強績效達成,深化離島建設計畫業務執行,並達到離島建設計畫永續發展

    目標。

    (二)促進綠島鄉與台東縣政府業務主管機關之互動協調,有效推動離島計畫業

    務。

    二、計畫內容 (一)分析、疏理出多年來所推動的各項離島建設,讓民眾透過深入淺出(包括帄

    面及動態)的介紹,瞭解縣府的施政方針,並藉此凝聚全縣共識,共創綠島、

    蘭嶼新未來。

    (二)提供專業技術諮詢與輔導服務,針對縣府及鄉公所有關年度內所執行離島建

    設計畫。

    (三)追蹤指導年度內離島建設計畫之進度、品質。

    (四)針對台東縣離島業務推動需要及地方特色,辦理相關作業研習或觀摩學習,

    以增進部門整合及提昇離島建設計畫執行成效。

  • 綠 3-8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經建會

    2. 主辦機關:縣府計畫處

    (三)執行方式:

    1.依據行政院經建會訂定之「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辦理規劃作業。

    2.依據政府機關採購法辦理委外招標作業。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1,050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 0 0 0 0 0

    地方公務預算 50 0 0 0 50

    離島基金 1,000 0 0 0 1,00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1,050 0 0 0 1,050

    五、說明事項

    3-2 產業建設

    3-2-1 主要課題

    (一)綠島傳統特色漁法技術與文化逐漸消失

    (二)淺碟式的大眾觀光遊程充斥,觀光服務品質仍有待提升

    (三)觀光服務業內涵缺乏在地文化之特色產業

    (四)在地傳統產業日益沒落,傳統產業及產業地景有待轉型發展

    3-2-2 發展策略

    (一)結合漁會、社區、學校與業者,推動漁港多功能再利用

    為了因應漁業署漁港多功能使用政策方向,將推動休閒漁業與閒置漁港

    轉型及駁坎綠化營造,綠島區漁會未來應協調社區、學校、觀光業者,發展

    漁港多功能再利用。

    (二)地方特色產業診斷、輔導及傳統在地產業升級

    綠島因島內帄地狹小,早期島民發展以地瓜與花生輪種的農耕方式,居

    民也以地瓜為主食,因此發展出花生豆腐的傳統美食。在畜牧業方面,梅花

    鹿自 20 多年前從外地引進,至今仍有許多居民圈養,亦成為綠島當地特色

    產業。為了維持綠島在地特色,除了針對特色地方產業診斷與輔導之外,也

  • 綠 3-9

    將從特色產業著手,包括梅花鹿產品生產與銷售、綠島小型農場蔬菜園區的

    推動。

    (三)綠島鄉沿近海特色漁業產業輔導

    綠島的農漁產業仍然維持傳統產業方式,漁撈與小規模的農業耕種,漁

    業相較農業發達。在傳統產業轉型部分,鄉內目前僅有位於公館村內以柴魚

    加工搭配體驗活動。在農漁逐漸沒落的綠島,為了提升漁業的附加價值,將

    推動農漁業轉型、魚食文化推廣,未來將推動地方特色產業診斷、輔導及傳

    統在地產業升級、沿近海特色漁業產業輔導以及補助漁會開設在地魚食文化

    推廣培訓暨認證課程、舉辦魚食創意大賽與獎勵創意魚食料理等。此外,也

    將推動以漁業的休閒與體驗計畫。

    (四)推動綠島休閒漁業與提升潛水業發展

    以離島建設基金融資漁民,協助漁民購置娛樂漁船或整修舊漁船,轉型

    發展娛樂漁業;補助綠島區漁會辦理休閒漁業輔導計畫,定期辦理休閒漁業

    檢討工作;以離島建設基金融資民間業者,於綠島成立潛水培訓基地,培訓

    潛水教練並認證或提供民眾短期初級潛水課程。

    3-2-3 實施計畫

    產業建設實施計畫主要由農業處、觀光旅遊處等為計畫執行單位,共計 3個方案。

    3-2-3-1 提升綠島鄉旅館及民宿土地建物合法使用研究規劃【編號:產業-1

    (GC1-1)】

    一、計畫目標

    (一)調查分析綠島既有及有意從事旅館業、民宿之土地、建物現況,提出建築物

    樓層增建違規使用改善對策,評估放寬綠島鄉都市計畫土地建蔽率及容積率

    管制及公館、中寮、南寮納為商業區之可行性。

    (二)協助配合都市計畫相關檢討變更程序

    二、計畫內容

    (一)綠島鄉旅館及民宿土地建物合法使用研究

    1. 將欲從事民宿經營者條件項目不符合規定者,逐一列出困難點,就個案

    研提改善對策,建築物樓層違規使用部份,擬出解決方案。

    2. 綠島鄉都市計畫目前住宅區建蔽率不得大 60%、容積率不得超過 120%規

    定,放寬的可行性評估。

    3. 將綠島公館、中寮、南寮納為商業區條件的可行性評估。

    (二)輔導綠島鄉旅館及民宿合法化

    1. 組建綠島鄉旅館及民宿合法化輔導機制

    2. 訂定綠島鄉旅館及民宿合法化輔導辦法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 綠 3-10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 主辦機關:縣府觀光旅遊處

    (三)執行方式:委託專業服務廠商辦理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4,245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 0 0 0 0 0

    地方公務預算 45 100 100 100 345

    離島基金 900 1,000 1,000 1,000 3,90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945 1,100 1,100 1,100 4,245

    五、說明事項

    3-2-3-2 綠色特色民宿計畫【編號:產業-2(GC1-2)】

    一、計畫目標

    (一)提升綠島鄉內各民宿服務品質

    (二)鼓勵遊客選擇低碳旅遊方式,借此達到生態旅遊島之目標

    二、計畫內容

    (一)綠島民宿服務品質提升計畫

    針對服務品質提升等議題進行分享與探討,并透過教育訓練使參與人員

    更瞭解民宿服務品質的真正意義。

    (二)特色民宿低碳營運及輔導計畫

    1. 研擬民宿低碳營運輔導機制,輔導綠島鄉旅館、民宿採用節能設施以及

    低碳營運方式

    2. 配合低碳營運理念,推動相關低碳旅遊宣導活動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 主辦機關:縣府觀光旅遊處

    (三)執行方式:委託專業服務廠商辦理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34,000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 0 8,000 8,000 8,000 24,000

    地方公務預算 0 300 100 100 500

  • 綠 3-11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年 經費合計

    離島基金 0 5,000 2,250 2,250 9,50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0 13,300 10,350 10,350 34,000

    五、說明事項

    1. 提升民宿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度

    2. 利用碳痕跡作為評估標準

    3. 推動低碳旅遊

    3-2-3-3 綠島休閒漁業與漁港多功能轉型計畫【編號:產業-3(GD2-1)】

    一、計畫目標

    (一)推動綠島鄉觀光與在地特色產業永續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與創新,地方

    文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輔導發展深度生態旅遊之觀光產業,發展綠島轉型

    綠色永續產業島嶼。

    (二)落實經建會「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第一條、第四條、第五條。

    (三)符合當前漁業署推動傳統漁業轉型休閒漁業之施政方向。

    二、計畫內容

    (一)綠島漁港多功能轉型利用計畫

    1. 閒置漁港多功能轉型評估計畫

    2. 南寮核心漁港休閒環境改善與駁坎綠美化

    (二)特色漁業與傳統漁法培訓與傳承計畫

    1. 傳統漁業與漁法製作文史調查計畫

    2. 傳統漁法培訓課程與文化傳承計畫

    3. 綠島特色漁業介紹的摺頁、海報編印

    4. 舉辦綠島傳統漁法體驗推廣活動

    5. 綠島舢板船文化傳承暨創意產業活化再利用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農委會

    2. 主辦機關:縣府農業處

    (三)執行單位:農業處漁業科主辦,綠島區漁會協助辦理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46,600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年 103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註) 0 2,000 2,000 2,000 6,000

  • 綠 3-12

    地方公務預算 0 200 200 200 600

    離島基金 0 15,000 17,000 8,000 40,00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0 17,200 19,200 10,200 46,600

    註:應循中央主管機關補助計畫申請程序辦理

    五、說明事項

    1. 推廣綠島地區漁民轉型休閒漁業

    2. 推廣綠島在地漁業文化

    3. 維繫綠島鄉傳統漁法與文化之傳承

    4. 健全綠島休閒漁業的營運管理制度

    5. 活絡漁村經濟,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6. 加速綠島漁業轉型發展

  • 綠 3-13

    3-3 教育建設

    3-3-1 主要課題

    (一)中等教育以上必須到外地就學,青年人口外移

    (二)教學設備與環境容易老舊損毀,影響教學品質

    (三)學生家長忙於生意,社區與社會教育推動不易

    3-3-2 發展策略

    (一)改善鄉立圖書館空間、設備與圖書

    依據教育部「補助公共圖書館閱讀環境與設備升級實施計畫」與「補助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與館藏充實實施計劃」之原則,未來綠島鄉立圖書館應

    朝向建立以讀者為本的閱讀環境,營造有趣的閱讀氛圍,設置便捷周全的資

    訊化空間,結合及活化社區在地資源,以成為在地終生學習中心為發展目

    標。

    (二)鄉立圖書館串聯在地國中小的軟體機制

    鄉立圖書館未來的營運管理,離島建設基金將委託專業圖書館管理團隊

    協助輔導,在鄉立圖書館空間、設備與圖書改善完成後,為了吸引並鼓勵綠

    島在地學生使用圖書館,將輔導舉辦鄉內與圖書、閱讀有關之活動,並鼓勵

    由在地國中小與鄉公所、鄉立圖書館或民間文史團體共同舉辦活動,串聯圖

    書館、國中小的學習機會。

    (三)推動城鄉教育資源交流與學習觀摩

    為了拉近在教育資源上城鄉差距問題,未來應每年推動鄉內國中小與台

    灣本島或其他離島地區的城鄉交流,除了拓展鄉內學生視野之外,也增加鄉

    內學生的文化刺激,以改善綠島因位處偏遠離島的城鄉差距問題,提升鄉內

    學生素質。

    (四)推動具綠島特色之生態、歷史文化及海洋文化教育學課程與學習標準

    舉辦在地化與生態能力指標競賽,促進學生學習興趣;補助學校編訂「認

    識綠島」鄉土教材,內容包括海洋文化、在地生態、歷史等;推展「一校一

    特色」,辦理學校特色補助計畫,促進學校與當地社區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鼓勵外地的綠島學子返鄉教學。

    (五)推動綠島綠色特色校園與生態教育

    將推動鄉內綠色特色校園,亦即建立「永續生態校園」,將從校園永續

    性、生態性、節能性、健康性等大範圍思考方向進行鄉內各校之綠建築環境

    調查與規劃。進行綠島鄉內學校風貌總體檢,並透過參與式規劃設計,結合

    社區、學生、老師,擬定校園風貌改造,補助學校推動省水器材、外遮陽、

    屋頂隔熱、雨水再利用等設施。亦將補助學校將綠色校園整合戶外教學,推

    廣環境教育,讓每個學生都是鄉內小小解說尖兵。

  • 綠 3-14

    3-3-3 實施計畫

    產業建設實施計畫主要由教育處等為計畫執行單位,共計 2個方案。

    3-3-3-1 綠島鄉綠色特色校園與生態教育推動計畫【編號:教育-1(GA1-2)】

    一、計畫目標

    (一)朝向綠島綠色永續產業島嶼之目標。本計畫期待落實經建會「促進離島永續

    發展方針」第七條與第九條。

    (二)符合教育部規劃的「永續校園推廣計畫」。

    二、計畫內容

    (一)綠色特色校園風貌改造計畫

    1. 綠島鄉內學校風貌總體檢

    2. 透過參與式規劃設計,結合社區、學生、老師,擬定校園風貌改造計畫

    (二)綠校園省能、節能設施補助建設計畫

    1. 公館國小校園特色—綠能應用永續營造計畫

    2. 綠島國中更新節能省電照明設備

    (三)綠色校園與生態環境教育推動計畫等

    1. 補助學校將綠色校園整合戶外教學,同時將成果與社區分享

    2. 補助舉辦結合學校與社區的環境教育推廣活動

    3. 補助學校舉辦小小解說員培訓系列活動

    三、計畫時程與執行單位

    (一)計畫時程:100年-103 年

    (二)執行單位:

    1. 中央主管機關:教育部

    2. 主辦機關:縣府教育處

    (三)執行方式:本計畫擬由縣府教育處主管,鄉內學校配合之。校園風貌改造與

    綠校園省能、節能設施補助建設計畫,擬委託專業規劃團隊以參與式規劃設

    計方式進行。

    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 預估總經費:15,354千元

    經費來源 各年度經費需求(千元)

    100年 101 年 102 年 103 年 經費合計

    中央公務預算(註) 0 4,000 4,000 4,000 12,000

    地方公務預算 129 200 200 200 729

    離島基金 2,570 0 0 0 2,570

    其他特種基金 0 0 0 0 0

    民間投資 0 0 0 0 0

    年度合計 2,699 4,200 4,200 4,200 15,299

    註:應循中央主管機關相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