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52
JAN 2016 人間愛台灣情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理蓮牧師娘 台灣早期本土畫家 三峽藝術的靈魂.李梅樹 看見生活、生命與歷史的博物館 移民創業.各行各業 現在的提琴 溫哥華冬季雪地登山健行淺談 鏡頭下的故鄉 台灣古道之美 歷史人物 林宗義的故事 序章 The Story of Dr. Tsung-Yi Lin - The lifelong road of finding truth, compassion and reconciliation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愛」與「恨」 台灣美食 珍珠小火鍋 台灣語文 從「一」說起 台加月刊一週年 感恩與展望

Upload: taiwanese-canadian-monthly

Post on 25-Jul-2016

25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JAN2016

人間愛台灣情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理蓮牧師娘

台灣早期本土畫家 三峽藝術的靈魂.李梅樹

看見生活、生命與歷史的博物館

移民創業.各行各業 現在的提琴

溫哥華冬季雪地登山健行淺談

鏡頭下的故鄉 台灣古道之美

歷史人物 林宗義的故事 序章

The Story of Dr. Tsung-Yi Lin - The lifelong road of finding truth, compassion and reconciliation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愛」與「恨」

台灣美食 珍珠小火鍋

台灣語文 從「一」說起台加月刊一週年

感恩與展望

Page 2: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Page 3: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4 莊恆盛處長賀啟

5 給讀者

6 認識溫哥華 West End

7 看見生活、生命與歷史的博物館

10 人間愛台灣情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宣教士孫理蓮

12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愛」與「恨」

14 台灣語文 一起來講台語-從「一」說起

15 台灣第一16 台灣美食 珍珠小火鍋

17 Taiwanese Recipes-百搭醬料

18 台加月刊一週年20 台灣藝術家 台灣早期本土畫家 三峽藝術的靈魂.李梅樹

24 紙上藝廊 林漢章

26 移民創業.各行各業 現在的提琴

28 台灣歷史 林宗義的故事序章

29 The Story of Dr. Tsung-Yi Lin

30 台加月刊取閱點 31 台僑社區活動看榜32 台加文化協會課程活動35 身心靈成長中心36 台加電影日38 台加一月課程活動月曆39 台灣學校 & 金齡中心

40 農曆新年活動/台德美食啤酒節41 台加藝廊42 溫哥華冬季雪地登山健行 Snow Shoeing 淺談一

44 鏡頭下的故鄉 台灣古道之美

目錄Contents

20 26 44

2016|JAN

Page 4: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瘋狂甩脂機

加 價 購 :3 選1價值

$600

保用 5 年節省 1/4 空間腳靠可以收藏 腳底滾輪

刺激五臟六腑穴位

•適合小房間,公寓及單人房•寬僅 30",長僅 4呎

$2,999要只

包稅 包送

腳底滾輪

$1,999要只

包稅 不包送

驚爆價!保用 5 年

YN-172

辦公室按摩椅

•L型軌道接到臀部和大腿

•全身拉筋 背部加熱 有黑色和 杏色

電動瑜珈球

高登按摩沙發

was $10,000

$299只

要任 選

was $6,666

•腳底滾輪刺激 反射神經穴道

2016 新 年 快 樂 ! 高 登 要 搬 家 了 !感謝鄉親們17年來的照顧,高登終於擁有自己的店面了!

新地址於烈治文時代坊與百家店之間的中環廣場一樓,佔地4500呎!

有紅、米、黑三色

YN-K16

木雕類

橫切面/自然邊 迷你實木桌面

高級實木茶盤

伽藍禕陀

花梨木,雞翅木茶桌組

達摩

巴花,雞翅,楠木,柚木,琥珀木實木大板雙

人桑拿屋

加熱43°泡腳機 泡腳桶薰蒸桶

按摩棒 腳底滾輪加氣囊

低周波按摩儀 揉小腿腳底機 呼拉椅 魔塑板

踏步機 各式記憶枕 按摩枕

肩、腹、足加熱毯

揉肩捶肩帶

神燈 揉背墊 氣血循環機

$88

$75

$199

$399$79

$10起

$169起

$59起

$399

$149$25起$199$188

$499 $199

台灣製$49起

LY-830

LY-802

按摩椅$799

不包送各店限3台

$2,199

瘋狂甩脂機

加價購:

3選1價值$600

www.youneedmassagechair.com

*本公司有最後決定權

有紅、米、黑三色

YN-K16

全店免稅三折起,再大贈送出價就賣*X'MAS

BOXINGWEEK

觀音

厚度6~10公分,長度150~200公分,寬度60~90公分

重要通知:高登自2016年1月起遷移至4231 Hazelbridge Way中環廣場一樓(百家店隔壁),敬告舊雨新知!

200種以上按摩器材2折起!千年古木,一生至少擁有一件!

WiFi無線遙控最暢銷機種突破500台以上189F

可以靠牆陳列肩部可調位置YN-167

頭等艙舒壓椅力度超級強勁YN-A08

藍牙無線放音唯一搖籃入睡YN-6910

YN-8600

Since 1999 Youneed Enterprises Ltd

高登健康生活館天天營業:11:00am-6:30pm 手機:778-895-8116

總店Richmond 7964 Alderbridge Way, Richmond, (夾3路,舒美對面) Tel: 604-233-1896新店列治文Lansdowne商場 #830-5300 No.3 Rd. (九記餐館的正門進入左邊) Tel: 604-276-1889本拿比麗晶廣場 #2827-4500 Kingsway, (二樓滙豐隔鄰) Tel: 604-433-0398新店高貴林#211-403 North Road, Insadon餐廳對面 (夾Hwy #7 的東北角廣場內)新店素里#1363-10355 152 St. Surrey (Guildford Town Centre) Tel: 604-588-9368

(London Drugs及Scotia Bank樓下)卡加利經銷:威信,東北區太古廣場(大統華內) 403-781-7171美國LA羅蘭崗6269655869,爾灣9496543936,亞凱迪亞7148120337

保用 5 年節省 1/4空間腳靠可以收藏 腳底滾輪

刺激五臟六腑穴位

•適合小房間,公寓及單人房•寬僅30",長僅4呎

$2,999只要

包稅 包送

腳底滾輪

$1,999只要

包稅 不包送

驚爆價!保用 5 年

YN-172

辦公室按摩椅

•L軌,拉筋•腳底滾輪

電動瑜珈球

高登按摩沙發

was $10,000

$299只要

任選

was $6,666

小腿及腳底滾輪 全身加熱 有多種顏色選擇 全身拉筋放鬆 三段式零重力太空椅

Page 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Asia Paciic Farm

亞太農場

Page 6: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4

Page 7: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Taiwanese Canadian Cultural Society (TCCS)2015-2016 Board of DirectorsChairperson Karen Shih 廖純如

Vice-chairperson Dr. Alex Liu 劉仲明

Secretary Michelle Huang 黃斐琳

Treasurer Margaret Wang 王蔡妃珠

P.R. Director Dr. Steven Chang 張亦凱

H.R. Director Melody Chiu 英秀青

Director Jessica Hung 洪考貞

Monica Tsai 蔡雅玲

Dr. Jeffrey Hwang 黃威傑

John Lin 林漢章

Kevin Tyan 田興和

Alvin Lin 林煥常

Thomas Chang 張政雄

Antonia Chu 朱淑端

Peggy Tsai 蔡雯珮

Serina Chen 陳佳樺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January, 2016Circulation: 4,000Published by: TCCS

Address: 8853 Selkirk St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6P 4J6

Tel: 604-267-0901 Fax: 604-267-0903 Website: www.tccs.ca E-mail: [email protected] Publication Frequency: Monthly Office Hour: Monday-Friday 9am-5pm

Saturday 10am-5pm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Lisa: [email protected]

Honorary Advisor George Wang 瘂弦

Artistic Advisor Wu-Tzanq Liaw廖武藏

Chief Editor Cecilia Chueh 陳慧中

Managing Editor Edward Dai 戴振華

Layout Designer Sharon Lung 龍策之

Peter Ullstrom 歐士豪

Sandy Yeh 葉怡嫺

Argon Dai戴志耕

Treasurer Linda Tsai 蔡文玲

Advertising Sonia Wong 鐘淑汝

Distribution Lisa Tseng 曾莉香

Calligraphy on cover Cheng Chou 周澄

January Cover John Lin林漢章

取閱點免費贈閱

郵寄付費訂閱加拿大國內每年$40

親愛的讀者朋友,Happy New Year!

歡樂的聖誕新年節期,在有趣的薑餅屋裝飾比賽與溫馨歡樂的跨年餐會後,在大家像孩子般興奮地擊掌聲中,進入了2016 新的一年。 回顧2015,在許多活動之間,確實有年初 "一目瞬久"就到年終之感。而去年二月擴版,重新以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發行的這份台加月刊,更是誠惶誠恐間走到了一週年。猶記得去年起步時的興奮與一路的戰戰兢兢,此刻一切只能以感恩的心情來數算。感謝讀者朋友一年來的相伴與所有的鼓勵、期許與支持。

身在海外,關注台灣文化資產傳承之餘,我們也不能忘記關照我們所居住的加拿大文化的多樣與多元。當我們能洞察文化的價值,我們就能開創文化的附加價值。文化可以美化我們每天的生活,豐富我們的生命。文化將不再是模糊圖騰,而是再真實不過紮實的生命底蘊。讓我們可以述說、可以感受、可以分享、可以引以為榮。以台灣文化中心的文創空間為例,她就一再以有形的當代文創,述說無形的台灣文化精髓與美學。當我們看見外賓對其讚嘆與欣賞的同時,我們就再一次被提醒,當珍惜自己文化的美麗與獨特性。

自創刊之始,誠如台加文化協會創會之宗旨,月刊致力於「推廣台灣人社團間的互助觀念,提昇台灣人社團間的關懷與愛心。」期許成為全台僑社區的資訊服務平台。「協助或教育移居加拿大之台灣人瞭解及適應加拿大的社會與文化。」「舉辦有關台灣語文歷史與文化之活動,以傳承發揚台灣文化,積極對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月刊誠摯地歡迎社區中臥虎藏龍的作者投稿,有關加拿大或台灣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生活健康、文學藝術等各類文章。「與其他族裔或社團合作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提昇台灣人在加拿大的社會地位。」台加月刊更希望成為社區的幫助,提供並鼓勵台灣移民踴躍參與社區各種多元活動的訊息。

邁向第二年,更多台僑移民創業各行各業的報導、多元文化婚姻的故事、以及增加英文針對第二代與加拿大社會介紹台灣與台裔社區的文章與內容,將是我們的新指標。其中本期先刊出曹永洋老師所著,教育部收錄在兒童叢書的台加創會理事長「林宗義的故事」之序章,特別請鼓勵第二代與英語友人共同來閱讀,來認識在林教授一生故事的背後,台灣之所以成為今日的台灣,其過去一百年歷史的辛酸與堅韌。此後將按月以中英文同步分十個月連載,請拭目以待!

2016 台加文化協會將從 2月20日台德美食啤酒節開始,接連好幾個跨文化交流節慶活動,請密切注意台加月刊與網站發佈的消息,特別是提供讀者的各種參與優惠。期待大家在每一次的活動中,有彼此相遇的喜樂。請與我們一起祝福,一起說聲:

Happy Anniversary,台加月刊!!!

Page 8: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6 · 認識溫哥華

西尾區 (West End) 位於溫哥華市商業鬧區西端,有維多利亞式的百年住屋、公寓與學校,為叢叢林立的高層公寓建築

所包圍。居住環境優美方便,是本地年輕雅癖族或同性戀者

的最愛。

西尾區巴克萊遺產廣場 (Barclay Heritage Square) 包括十幾間歷史建築及其週邊整個區塊,都被劃定為溫哥華歷史古

蹟。包括羅迪住家博物館、巴克萊豪宅、以及喬治維克斯住

家,有美麗的社區中庭花園,以及獨特風格的歷史建築。訪

客可以在廣場的樹蔭下散步,到涼亭或長椅靜坐,或是細心

欣賞鄰近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藝術

在所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房子風格當中,建於 1888至1907年的高級住宅,以安女王風格是最精心製作的,經常被視為浪漫和女性化的。它們的屋頂是尖頂,正面屋頂呈三

角形和不規則的。房子總的形狀是不對稱的。通常可見海灣

式窗戶、觀景陽台、彩繪玻璃、尖塔角樓、典雅門廊、屋簷

托座,以及許多精緻裝飾的細節。

羅迪住家博物館建於 1893年,昔日為溫哥華首位裝訂商羅迪 (Gustav Roedde) 家族居住的大屋,是一座獲溫市列為修復文化遺產的建築,忠實地呈現上世紀一個中產移民家庭的

日常生活。博物館分為兩層,設有多個客廳、臥室及縫紉室

和廚房等。

博物館對外開放已超過 25年,是溫哥華唯一的住家博物館,參觀者並可帶上放在展品旁的手套,親手觸摸展品。館內的

家庭用品有,由舊式電話、手動洗衣機、晾衣架,到手動吸

塵器及攪拌機,讓訪客置身於館內,仿如回到過去一樣。

右圖巴克萊豪宅 (Barclay Manor) 建於 1905年,屋主為拜恩斯 (Baynes) 先生為溫哥華蓋仙鎮領地旅館的經理,後來該豪宅曾經作為醫院,教會或船員的宿舍的用途。現在作為

西尾區老人中心與溫哥華市公園局辦公室。

喬治維克斯住家 (George Weeks House) 興建於 1895年。屋主為喬治維克斯先生原本是海灣公司在菲沙河谷希望鎮的

經理,後來負責管理溫哥華蓋仙鎮海灣公司的商行。現在作

為艾滋病協會生命之家。

西尾區的其他歷史建築還包括:羅伯特爵士學校、希臘式消

防站、湯姆士住宅、片椎爾套房、夏綠蒂女王公寓、美堡公

寓、蓋伯瑞歐拉豪宅、巴洛克式的肯星頓公寓、哥倫布住宅、

柯比意式現代塔樓、愛德華式席維亞飯店、後現代主義玻璃

帷幕高樓、以及亞歷山大公園安妮女王風八角亭。 

左圖加比奧拉豪宅 (Gabriola House) 總面積達 1.73萬平方呎,建於 1901年,原業主是卑詩糖廠創辦人羅渣士(Rogers)。羅渣士在 1918年過世後,豪宅曾經改建成為公寓式住宅,以及高級餐廳。加比奧拉大宅的名稱,源自它的

灰綠色外牆質料,是來自卑詩省加比奧拉島。

1792年 6月,英國皇家海軍和西班牙海軍的船隻於英吉利海灣 (English Bay) 相遇;為了紀念這次事件,英國皇家海軍船長喬治·理察斯約於 1859年將此海灣命名為英吉利灣,並將英吉利灣在西格雷角沿岸的海灘命名為西班牙淺灘

(Spanish Banks)。早年這裡是溫哥華最熱門的休閒與游泳的勝地。

約瑟夫福特斯 (Joseph Fortes) 是一位溫哥華早期著名的歷史人物 。 他出生於西班牙港 。 1884年,他駕船環遊好望角來到達溫哥華的伯拉德內海。他住在英吉利灣旁 ,他

住在沙灘上帳篷,後來搬到了亞歷山德拉皇后公園附近小

屋。

約瑟夫大多數時間義務教孩子游泳和巡邏海灘。 1898年,他曾經拯救過當時新上任的美國領事麥庫克。直到 1900年,溫哥華市任命他為第一個正式的救生員。當時的人們尊稱他

為老黑喬或英灣喬。1922年當約瑟夫去世,溫哥華舉辦了破紀錄的送葬他。 亞歷山德拉皇后公園特別建造一個噴泉

紀念他,上有題詞:小孩子喜歡他。

西尾區的居民晨起在史丹利公園森林散步,白天在英國灣海

灘戲水,與美食餐廳與流行商場為鄰,海濱到處可見溜直排

輪、騎自行車、溜狗的民眾。沿著海灘有許多異國餐廳,咖

啡館,相當受到當地人們喜愛。

(作者林聖哲為資深自然歷史解說員,活動請參閱綠色文化

教育網站 www.greenclub.bc.ca)

溫哥華西尾區歷史建築圖文 / 林聖哲

Page 9: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7多元文化訊息 ·

近年返國,欣見台灣各地新舊博物館林立,特別是許許多多

大大小小具有特色的私人博物館。從紙博館到偶戲博物館,

既有趣,又充滿台灣人文的生命力。

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從見證傳統的歷史,到展示國家豐富文

化資產,且經常進一步成為通過文化展現國家競爭力之所

在。近年博物館的發展與創新,超越藝術文物的展示,提供

更多的社會教育,讓社會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從中獲得靈感

與啟發,探索可引領走向未來的資產與創造力,讓文化的生

命力得以延續。

所以有機會回到台灣,就該把握機會參觀各類公私立博物

館,除了重新認識台灣過去的歷史,台灣今日生命力的源頭,

也一窺這些年許多人用心為台灣子孫收藏整理的文化寶藏。

可以造訪的公立博物館包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國立故

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台

灣史前博物館、國立台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

市立美術館、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鶯歌臺北縣立陶瓷

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台北

二二八紀念館、吳濁流藝文館、自來水博物館、紅葉少棒紀

念館、台灣排灣族雕刻館、三義木雕博物館、豐原漆藝館、

郵政博物館、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等。

私人博物館則數量更多,內容更多元,更吸引新鮮的博物館

參觀者,可尋訪包括:朱銘美術館、虎尾雲林故事館、順益

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林柳新紀念偶戲博

物館、雲林布袋戲館、李梅樹紀念館、袖珍博物館、黃俊榮

相機博物館、心雕居 ‧ 陳炯輝紀念館、九份風箏博物館、

鍾理和紀念館、長榮中學基督長老教會歷史資料館、郭元益

糕餅博物館、台灣玩具博物館、慈林紀念館、臺灣烏腳病醫

療紀念館、奇美博物館、鹿港民俗文物館、台灣交趾陶藝術

文物館、信不信由你搜奇博物館等。

去年十一月 20 日,七位台灣當代藝術家,在溫哥華 MOA 人類學博物館展開為期四個月「形 ( 無 ) 形 : 台灣當代藝術的靈性世界」特展,開幕當晚,驚覺不少人是第一次去到這個

美麗不凡的博物館。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Museum of Anthropology, UBC)UBC 大學校園裡的MOA人類學博物館,不僅名列溫哥華十大遊覽參觀景點,同時也是世界級的博物館。MOA這座博物館,是由加拿大享譽國際的建築師Arthur Erickson(1924 –

2009) 於1976年所設計完成的人類學博物館,也是目前全世界最為重要的一座收藏與展示北美大陸西北土著文化藝術的

博物館。

1924年出生在溫哥華的 Arthur Erickson,1942-1945在UBC大學時,主修亞洲語文。1946-1950在蒙特樓McGill大學修得建築學位,隨後獲得建築學術研究獎學金,展開影

響其日後建築設計至巨的亞洲與歐洲建築旅行。

Arthur Erickson在全世界各地有超過五百件建築作品,他一向認為加拿大的傳統文化是他做設計最主要的概念,大多數

的作品幾乎都以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表現出大自然與傳統

的融合。包括人人稱道的加拿大駐美國華府大使館、渥太華

的加拿大皇家銀行,以及在溫哥華著名的 SFU大學、UBC Robson Square廣場。而 UBC人類學博物館更是他人生的顛峰之作,整個設計的主要概念是受到一幅假想中的原住民

原始村莊在大自然中的景象的影響,結合了森林和海,充分

表現出 Arthur Erickson對景物的感受與敏銳度。其塑造出的建築空間的獨特性,讓他一再獲得建築獎殊榮,包括 1984加拿大皇家建築協會金獎章與 1986美國建築協會金獎章。

MOA致力於研究和保存原住民文化,館內收藏包括有北美洲西北原住民 (First Nation) 文化最精緻的藝術和手工藝品。最讓人驚豔的,就是明亮的玻璃展覽大廳內各式高聳的

圖騰,館內一角也展出相當有代表性的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家

Bill Reid的各式作品,包括金銀首飾、大小木刻、石雕。其

看見生活、生命與歷史的博物館文 /編輯部

Page 10: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8 ·多元文化訊息

中當然最引人注目就是 The Raven

Bill Reid ,這位 1920 年出生在溫哥華島維多利亞市的原住民藝術家,雖說他早年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來自

Skidgate 村落的母親是 Haida 族人,然而他當仁不讓的成為二十世紀加拿大最重要最受人景仰的原住民藝術家,也是 Haida 族文化重生的推手 。他的作品讓加拿大,甚至全世界看見與認識了原住民的藝術成就,更重

新肯定原住民的藝術文化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性。

在溫哥華,即使不去美術館博物館,我們仍經常可看見

他的作品,只是許多人不知道這些讓人忍不住會駐足欣

賞的作品,就是出自 Bill Reid 之手。包括原作品收藏在渥太華人類文明博物館,而兩個再製品一個在溫哥華

機場二樓出境廣場,一個在加拿大駐美大使館前的 The Spirit of Haida Gwaii ,以及史坦利公園內溫哥華水族館前廣場的 Chief of the Undersea World ,更不要說被複製作成各式相框卡片的眾多作品。

形(無)形: 台灣當代藝術的靈性世界

去年十一月,就在UBC人類學博物館MOA開展的(IN)VISIBLE: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AIWAN THROUGH CONTEMPORARY ART《形(無)形:台灣當代藝術的靈性世界》特展,是台灣文化部與UBC大學人類學博物館(MOA) 合作推動的「臺灣文化光點計畫」系列活動之一。開展之初即獲溫哥華主流媒體

包括《The Vancouver Sun溫哥華太陽報》、《The Province省報》,以及藝文報The Georgia Straight大篇幅圖文並茂的報導。展出以來觀賞者有機會從台灣各種

民間信仰與性靈世界的角度,探索台灣現代藝術之靈性

世界,廣獲各界好奇與好評。

受邀參加此展覽的七位台灣當代藝術家,Anli Genu /

Page 11: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9多元文化訊息 ·

安力‧給怒、Chiu Yu-Wen / 邱雨玟、Li Jiun-Yang / 李俊陽、Tu Wei-Cheng / 涂維政、Yuma Taru / 尤瑪‧達陸、 Walis Labai / 瓦歷斯‧拉拜,以及 Charwei Tsai / 蔡佳葳。他們的作品都以具有現代意識的視覺,表達了台灣各類宗教信

仰,神話傳說與靈性世界。

在兩場與台灣藝術家的座談對話中,提到高樓林

立,群山環繞的台灣島上深居著各式各樣的鬼神。

橫跨全島,不同神祇安身於祠堂,廟宇或隱身於

自然現象之中。以民主聞名的當代台灣,容納著

往往是混雜合流、又千姿百態的信仰。無論在城

市還是鄉下,人們的生命週期充滿了各種信仰儀

式,包括佛、道、儒、基督教,乃至民間宗教與

台灣原住民泛靈論等等。

宗教影響也挑戰著世俗世界,並與之交融。而豐

富的神話,傳說和童話故事也賦予台灣的靈性世

界不同的層面。台灣目前有十六個官方認同的原

住民族,都屬於南島民族的後裔。台灣有歷史悠

久的定居者,也有新來的移民,包括各地來的漢

人與其他國人。在歷史的演變中,不同的外部勢

力,比如葡萄牙、荷蘭、西班牙、中國和日本,

輪流「發現」、定居或佔領台灣。他們傳入或強

行引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神話傳說。在台灣,

和東亞國家一樣,各種宗教之間的混合是很常見

的。台灣人的靈性世界融合在日常生活裡,這也

成為藝術家創意靈感的源泉。 

《形 (無 )形 : 台灣當代藝術的靈性世界 》正是透過現代藝術創作的形式,探討傳統、宗教、信

仰與現代價值觀,在這充滿活力的國家裡是如何

彼此交融。

藉著「臺灣文化光點計畫」,將臺灣多元化的優

質當代藝術,得以有系統地在國際主流藝文展場

展出及交流,無疑是有助提升台灣能見度及推廣

台灣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形 (無 )形:台灣當

代藝術的靈性世界》特展,為這波國際藝術交流

打頭陣,獲得來自台灣的鄉親與本地藝術文化界

的肯定。該特展將至四月三日結束,這是近年來

加西最大型的臺灣當代藝術展,也是少見的集質

與量的藝文活動,尚未前往參觀的讀者朋友,當

把握機會。

http://moa.ubc.ca/portfolio_page/invisible

Page 12: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0 · 人間愛 台灣情

2015年最後一天倒數計時,芥菜種會舉行了一場「孫理蓮宣教士紀念感恩禮拜」。感念這一位已逝世 33週年,在台灣服務奉獻生命五十多年,台灣人不該忘懷,也是我從小認

識,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 孫牧師娘。

孫理蓮 (Lillian) ,190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27年與孫雅各牧師 (Dr. James Dickson) 新婚後不久,決定接受加拿大長老會差派,「讓我們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因為人

生只有一次。」以宣教士的身份來到日治時代的台灣。

2013年,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淡水真理大學校史館合作,於該校遊客最多的牛津學堂 (Oxford Collage, 也是加拿大宣教師馬偕博士所設計創建的 ),透過圖文,展出「芥菜種會創

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紀念展」,介紹孫理蓮一生在台的奉獻事

蹟,訴說她為貧困弱小族群所做的服務。距孫理蓮宣教士 1952 年在台灣創辦基督教芥菜種會,至今已逾一甲子,她一生無私的奉獻,她的生命故事,其實也是許多早期宣教士

在台灣的故事,因著他們所做的事情,帶給台灣社會超越想

像,愛的影響力。

當年孫雅各牧師來台後,曾擔任淡水中學的校長,後來也擔

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在神學院教書期間,每週末開吉普車深

入台灣各處山區傳道。他們看見原住民部落經濟條件差,衛

生不好,疾病多,可以說沒有醫療也沒有藥物。二戰中因堅

持不離開台灣,被日本警察懷疑是美國間諜,被迫離開台灣。

但戰後他們又迫不及待,藉著美國政府發放救濟物資的名義

回到台灣。看見戰後台灣山地與原住民生活衛生環境更趨惡

劣,物資醫藥極度缺乏,即四處奔波尋求資源與協助,並進

入山區實地救援。

孫理蓮,也是眾人口中的孫牧師娘,以其充滿感性及積極熱

情的人格特質,雖不是護士也穿上護士服,親手協助發藥與

說明用藥須知。並以其拿手的手風琴彈唱,從事山地婦女及

兒童佈道。無時不以慈母般之愛,盡其所有照顧弱勢中的弱

勢。

最小的婦人,最大的信心

曾因其愛心救援感動全村信仰基督教,但也曾面臨部落族人

懷疑寄生蟲藥是毒藥而受到屈辱,但是孫牧師娘絲毫不退

縮,帶著巡迴醫療團跑遍了包括烏來、花蓮、台東、屏東、

嘉義、南投、竹東等山區,開啟了台灣至今仍對偏遠地區有

深遠影響與幫助的巡迴醫療服務。

1951年開始,孫牧師娘每月一次寄出油印的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國朋友,報告她在台灣的慈善工作。從最初每

個月五十封信,不斷地增加到幾百、幾千封。後來有了透印

版複印,更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兩萬封平信,向美加的基

督徒募集她為台灣所作一項接一項的慈善事工經費。

孫牧師娘於 1954年先在美國加州政府立案 The Mustard Seed Inc.( 芥菜種會 ) ,繼於 1962年才在台灣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社會福利機

構。她更多次親自回到北美四處演說,為弱勢慈善募款。

從關懷麻瘋病人,到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

以及烏腳病患。設山地診所與巡迴醫療,首創原住民技職教

育,幫助鼓勵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

提供完善的安置與教育。她曾幫助上百萬台灣人,使他們的

生活得以溫飽,疾病得以醫治,生命得到尊嚴,人生得以豐

盛。

著名的「讀者文摘」,曾在 1962年七月號,以一篇名為「最小的婦人懷著最大的心志」,向世人介紹孫理蓮牧師娘與孫

雅各牧師在台灣走遍山地的醫療工作情形。

1980年代初,她還曾風塵僕僕來到溫哥華,在當時台灣人聚會的 St. Columbus長老教會證道。猶記得她因為身材矮小,匈牙利裔的Mazger牧師還特地搬來一個木箱,讓她墊腳站上講台,不至於被講台遮到臉龐。當時雖已年逾八旬,

但一談起她心愛的台灣與台灣百姓,精神奕奕,鏗鏘有力。

其展現的信心與毅力,和其不到 150公分的矮小身材成了強烈對比。

愛蔓延一甲子

孫理蓮孫牧師娘為台灣奉獻五十一年,由她帶領創設的慈善

機構不勝枚舉,從早期的肺病療養院、 幼稚園保姆訓練班、監獄關懷事工、愛心育幼院、慈愛殘障之家、貧民區及沿海

地區牛奶供應站、義工學校(農牧、木工、汽車修護、汽車

駕訓)、女子護理學校、少年之家、馬利亞產院、烏腳病憐

憫診所、原住民墊腳石補習班、澎湖女子習藝所、萬里營地

(今孫理蓮紀念營地)、花蓮、台東、宜蘭、澎湖馬公學生

中心(宿舍)、未婚媽媽之家、松年學苑、花蓮主牧安養中

心、新北市主仁養護中心、兒童青少年認養服務、老人社區

工作… 等等。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雅各牧師娘 / 宣教士孫理蓮 Lillian Dickson文 /鐘惠晨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 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 — 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 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 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 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 也無法掉頭不顧。 —孫理蓮

10 · 人間愛 台灣情

2015年最後一天倒數計時,芥菜種會舉行了一場「孫理蓮宣教士紀念感恩禮拜」。感念這一位已逝世 33週年,在台灣服務奉獻生命五十多年,台灣人不該忘懷,也是我從小認

識,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 孫牧師娘。

孫理蓮 (Lillian) ,190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27年與孫雅各牧師 (Dr. James Dickson) 新婚後不久,決定接受加拿大長老會差派,「讓我們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因為人

生只有一次。」以宣教士的身份來到日治時代的台灣。

2013年,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淡水真理大學校史館合作,於該校遊客最多的牛津學堂 (Oxford Collage, 也是加拿大宣教師馬偕博士所設計創建的 ),透過圖文,展出「芥菜種會創

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紀念展」,介紹孫理蓮一生在台的奉獻事

蹟,訴說她為貧困弱小族群所做的服務。距孫理蓮宣教士 1952 年在台灣創辦基督教芥菜種會,至今已逾一甲子,她一生無私的奉獻,她的生命故事,其實也是許多早期宣教士

在台灣的故事,因著他們所做的事情,帶給台灣社會超越想

像,愛的影響力。

當年孫雅各牧師來台後,曾擔任淡水中學的校長,後來也擔

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在神學院教書期間,每週末開吉普車深

入台灣各處山區傳道。他們看見原住民部落經濟條件差,衛

生不好,疾病多,可以說沒有醫療也沒有藥物。二戰中因堅

持不離開台灣,被日本警察懷疑是美國間諜,被迫離開台灣。

但戰後他們又迫不及待,藉著美國政府發放救濟物資的名義

回到台灣。看見戰後台灣山地與原住民生活衛生環境更趨惡

劣,物資醫藥極度缺乏,即四處奔波尋求資源與協助,並進

入山區實地救援。

孫理蓮,也是眾人口中的孫牧師娘,以其充滿感性及積極熱

情的人格特質,雖不是護士也穿上護士服,親手協助發藥與

說明用藥須知。並以其拿手的手風琴彈唱,從事山地婦女及

兒童佈道。無時不以慈母般之愛,盡其所有照顧弱勢中的弱

勢。

最小的婦人,最大的信心

曾因其愛心救援感動全村信仰基督教,但也曾面臨部落族人

懷疑寄生蟲藥是毒藥而受到屈辱,但是孫牧師娘絲毫不退

縮,帶著巡迴醫療團跑遍了包括烏來、花蓮、台東、屏東、

嘉義、南投、竹東等山區,開啟了台灣至今仍對偏遠地區有

深遠影響與幫助的巡迴醫療服務。

1951年開始,孫牧師娘每月一次寄出油印的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國朋友,報告她在台灣的慈善工作。從最初每

個月五十封信,不斷地增加到幾百、幾千封。後來有了透印

版複印,更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兩萬封平信,向美加的基

督徒募集她為台灣所作一項接一項的慈善事工經費。

孫牧師娘於 1954年先在美國加州政府立案 The Mustard Seed Inc.( 芥菜種會 ) ,繼於 1962年才在台灣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社會福利機

構。她更多次親自回到北美四處演說,為弱勢慈善募款。

從關懷麻瘋病人,到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

以及烏腳病患。設山地診所與巡迴醫療,首創原住民技職教

育,幫助鼓勵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

提供完善的安置與教育。她曾幫助上百萬台灣人,使他們的

生活得以溫飽,疾病得以醫治,生命得到尊嚴,人生得以豐

盛。

著名的「讀者文摘」,曾在 1962年七月號,以一篇名為「最小的婦人懷著最大的心志」,向世人介紹孫理蓮牧師娘與孫

雅各牧師在台灣走遍山地的醫療工作情形。

1980年代初,她還曾風塵僕僕來到溫哥華,在當時台灣人聚會的 St. Columbus長老教會證道。猶記得她因為身材矮小,匈牙利裔的Mazger牧師還特地搬來一個木箱,讓她墊腳站上講台,不至於被講台遮到臉龐。當時雖已年逾八旬,

但一談起她心愛的台灣與台灣百姓,精神奕奕,鏗鏘有力。

其展現的信心與毅力,和其不到 150公分的矮小身材成了強烈對比。

愛蔓延一甲子

孫理蓮孫牧師娘為台灣奉獻五十一年,由她帶領創設的慈善

機構不勝枚舉,從早期的肺病療養院、 幼稚園保姆訓練班、監獄關懷事工、愛心育幼院、慈愛殘障之家、貧民區及沿海

地區牛奶供應站、義工學校(農牧、木工、汽車修護、汽車

駕訓)、女子護理學校、少年之家、馬利亞產院、烏腳病憐

憫診所、原住民墊腳石補習班、澎湖女子習藝所、萬里營地

(今孫理蓮紀念營地)、花蓮、台東、宜蘭、澎湖馬公學生

中心(宿舍)、未婚媽媽之家、松年學苑、花蓮主牧安養中

心、新北市主仁養護中心、兒童青少年認養服務、老人社區

工作… 等等。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雅各牧師娘 / 宣教士孫理蓮 Lillian Dickson文 /鐘惠晨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 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 — 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 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 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 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 也無法掉頭不顧。 —孫理蓮

10 · 人間愛 台灣情

2015年最後一天倒數計時,芥菜種會舉行了一場「孫理蓮宣教士紀念感恩禮拜」。感念這一位已逝世 33週年,在台灣服務奉獻生命五十多年,台灣人不該忘懷,也是我從小認

識,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 孫牧師娘。

孫理蓮 (Lillian) ,190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27年與孫雅各牧師 (Dr. James Dickson) 新婚後不久,決定接受加拿大長老會差派,「讓我們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因為人

生只有一次。」以宣教士的身份來到日治時代的台灣。

2013年,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淡水真理大學校史館合作,於該校遊客最多的牛津學堂 (Oxford Collage, 也是加拿大宣教師馬偕博士所設計創建的 ),透過圖文,展出「芥菜種會創

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紀念展」,介紹孫理蓮一生在台的奉獻事

蹟,訴說她為貧困弱小族群所做的服務。距孫理蓮宣教士 1952 年在台灣創辦基督教芥菜種會,至今已逾一甲子,她一生無私的奉獻,她的生命故事,其實也是許多早期宣教士

在台灣的故事,因著他們所做的事情,帶給台灣社會超越想

像,愛的影響力。

當年孫雅各牧師來台後,曾擔任淡水中學的校長,後來也擔

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在神學院教書期間,每週末開吉普車深

入台灣各處山區傳道。他們看見原住民部落經濟條件差,衛

生不好,疾病多,可以說沒有醫療也沒有藥物。二戰中因堅

持不離開台灣,被日本警察懷疑是美國間諜,被迫離開台灣。

但戰後他們又迫不及待,藉著美國政府發放救濟物資的名義

回到台灣。看見戰後台灣山地與原住民生活衛生環境更趨惡

劣,物資醫藥極度缺乏,即四處奔波尋求資源與協助,並進

入山區實地救援。

孫理蓮,也是眾人口中的孫牧師娘,以其充滿感性及積極熱

情的人格特質,雖不是護士也穿上護士服,親手協助發藥與

說明用藥須知。並以其拿手的手風琴彈唱,從事山地婦女及

兒童佈道。無時不以慈母般之愛,盡其所有照顧弱勢中的弱

勢。

最小的婦人,最大的信心

曾因其愛心救援感動全村信仰基督教,但也曾面臨部落族人

懷疑寄生蟲藥是毒藥而受到屈辱,但是孫牧師娘絲毫不退

縮,帶著巡迴醫療團跑遍了包括烏來、花蓮、台東、屏東、

嘉義、南投、竹東等山區,開啟了台灣至今仍對偏遠地區有

深遠影響與幫助的巡迴醫療服務。

1951年開始,孫牧師娘每月一次寄出油印的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國朋友,報告她在台灣的慈善工作。從最初每

個月五十封信,不斷地增加到幾百、幾千封。後來有了透印

版複印,更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兩萬封平信,向美加的基

督徒募集她為台灣所作一項接一項的慈善事工經費。

孫牧師娘於 1954年先在美國加州政府立案 The Mustard Seed Inc.( 芥菜種會 ) ,繼於 1962年才在台灣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社會福利機

構。她更多次親自回到北美四處演說,為弱勢慈善募款。

從關懷麻瘋病人,到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

以及烏腳病患。設山地診所與巡迴醫療,首創原住民技職教

育,幫助鼓勵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

提供完善的安置與教育。她曾幫助上百萬台灣人,使他們的

生活得以溫飽,疾病得以醫治,生命得到尊嚴,人生得以豐

盛。

著名的「讀者文摘」,曾在 1962年七月號,以一篇名為「最小的婦人懷著最大的心志」,向世人介紹孫理蓮牧師娘與孫

雅各牧師在台灣走遍山地的醫療工作情形。

1980年代初,她還曾風塵僕僕來到溫哥華,在當時台灣人聚會的 St. Columbus長老教會證道。猶記得她因為身材矮小,匈牙利裔的Mazger牧師還特地搬來一個木箱,讓她墊腳站上講台,不至於被講台遮到臉龐。當時雖已年逾八旬,

但一談起她心愛的台灣與台灣百姓,精神奕奕,鏗鏘有力。

其展現的信心與毅力,和其不到 150公分的矮小身材成了強烈對比。

愛蔓延一甲子

孫理蓮孫牧師娘為台灣奉獻五十一年,由她帶領創設的慈善

機構不勝枚舉,從早期的肺病療養院、 幼稚園保姆訓練班、監獄關懷事工、愛心育幼院、慈愛殘障之家、貧民區及沿海

地區牛奶供應站、義工學校(農牧、木工、汽車修護、汽車

駕訓)、女子護理學校、少年之家、馬利亞產院、烏腳病憐

憫診所、原住民墊腳石補習班、澎湖女子習藝所、萬里營地

(今孫理蓮紀念營地)、花蓮、台東、宜蘭、澎湖馬公學生

中心(宿舍)、未婚媽媽之家、松年學苑、花蓮主牧安養中

心、新北市主仁養護中心、兒童青少年認養服務、老人社區

工作… 等等。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雅各牧師娘 / 宣教士孫理蓮 Lillian Dickson文 /鐘惠晨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 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 — 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 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 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 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 也無法掉頭不顧。 —孫理蓮

10 · 人間愛 台灣情

2015年最後一天倒數計時,芥菜種會舉行了一場「孫理蓮宣教士紀念感恩禮拜」。感念這一位已逝世 33週年,在台灣服務奉獻生命五十多年,台灣人不該忘懷,也是我從小認

識,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 孫牧師娘。

孫理蓮 (Lillian) ,190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27年與孫雅各牧師 (Dr. James Dickson) 新婚後不久,決定接受加拿大長老會差派,「讓我們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因為人

生只有一次。」以宣教士的身份來到日治時代的台灣。

2013年,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淡水真理大學校史館合作,於該校遊客最多的牛津學堂 (Oxford Collage, 也是加拿大宣教師馬偕博士所設計創建的 ),透過圖文,展出「芥菜種會創

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紀念展」,介紹孫理蓮一生在台的奉獻事

蹟,訴說她為貧困弱小族群所做的服務。距孫理蓮宣教士 1952 年在台灣創辦基督教芥菜種會,至今已逾一甲子,她一生無私的奉獻,她的生命故事,其實也是許多早期宣教士

在台灣的故事,因著他們所做的事情,帶給台灣社會超越想

像,愛的影響力。

當年孫雅各牧師來台後,曾擔任淡水中學的校長,後來也擔

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在神學院教書期間,每週末開吉普車深

入台灣各處山區傳道。他們看見原住民部落經濟條件差,衛

生不好,疾病多,可以說沒有醫療也沒有藥物。二戰中因堅

持不離開台灣,被日本警察懷疑是美國間諜,被迫離開台灣。

但戰後他們又迫不及待,藉著美國政府發放救濟物資的名義

回到台灣。看見戰後台灣山地與原住民生活衛生環境更趨惡

劣,物資醫藥極度缺乏,即四處奔波尋求資源與協助,並進

入山區實地救援。

孫理蓮,也是眾人口中的孫牧師娘,以其充滿感性及積極熱

情的人格特質,雖不是護士也穿上護士服,親手協助發藥與

說明用藥須知。並以其拿手的手風琴彈唱,從事山地婦女及

兒童佈道。無時不以慈母般之愛,盡其所有照顧弱勢中的弱

勢。

最小的婦人,最大的信心

曾因其愛心救援感動全村信仰基督教,但也曾面臨部落族人

懷疑寄生蟲藥是毒藥而受到屈辱,但是孫牧師娘絲毫不退

縮,帶著巡迴醫療團跑遍了包括烏來、花蓮、台東、屏東、

嘉義、南投、竹東等山區,開啟了台灣至今仍對偏遠地區有

深遠影響與幫助的巡迴醫療服務。

1951年開始,孫牧師娘每月一次寄出油印的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國朋友,報告她在台灣的慈善工作。從最初每

個月五十封信,不斷地增加到幾百、幾千封。後來有了透印

版複印,更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兩萬封平信,向美加的基

督徒募集她為台灣所作一項接一項的慈善事工經費。

孫牧師娘於 1954年先在美國加州政府立案 The Mustard Seed Inc.( 芥菜種會 ) ,繼於 1962年才在台灣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社會福利機

構。她更多次親自回到北美四處演說,為弱勢慈善募款。

從關懷麻瘋病人,到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

以及烏腳病患。設山地診所與巡迴醫療,首創原住民技職教

育,幫助鼓勵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

提供完善的安置與教育。她曾幫助上百萬台灣人,使他們的

生活得以溫飽,疾病得以醫治,生命得到尊嚴,人生得以豐

盛。

著名的「讀者文摘」,曾在 1962年七月號,以一篇名為「最小的婦人懷著最大的心志」,向世人介紹孫理蓮牧師娘與孫

雅各牧師在台灣走遍山地的醫療工作情形。

1980年代初,她還曾風塵僕僕來到溫哥華,在當時台灣人聚會的 St. Columbus長老教會證道。猶記得她因為身材矮小,匈牙利裔的Mazger牧師還特地搬來一個木箱,讓她墊腳站上講台,不至於被講台遮到臉龐。當時雖已年逾八旬,

但一談起她心愛的台灣與台灣百姓,精神奕奕,鏗鏘有力。

其展現的信心與毅力,和其不到 150公分的矮小身材成了強烈對比。

愛蔓延一甲子

孫理蓮孫牧師娘為台灣奉獻五十一年,由她帶領創設的慈善

機構不勝枚舉,從早期的肺病療養院、 幼稚園保姆訓練班、監獄關懷事工、愛心育幼院、慈愛殘障之家、貧民區及沿海

地區牛奶供應站、義工學校(農牧、木工、汽車修護、汽車

駕訓)、女子護理學校、少年之家、馬利亞產院、烏腳病憐

憫診所、原住民墊腳石補習班、澎湖女子習藝所、萬里營地

(今孫理蓮紀念營地)、花蓮、台東、宜蘭、澎湖馬公學生

中心(宿舍)、未婚媽媽之家、松年學苑、花蓮主牧安養中

心、新北市主仁養護中心、兒童青少年認養服務、老人社區

工作… 等等。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雅各牧師娘 / 宣教士孫理蓮 Lillian Dickson文 /鐘惠晨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 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 — 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 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 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 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 也無法掉頭不顧。 —孫理蓮

10 · 人間愛 台灣情

2015年最後一天倒數計時,芥菜種會舉行了一場「孫理蓮宣教士紀念感恩禮拜」。感念這一位已逝世 33週年,在台灣服務奉獻生命五十多年,台灣人不該忘懷,也是我從小認

識,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 孫牧師娘。

孫理蓮 (Lillian) ,190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27年與孫雅各牧師 (Dr. James Dickson) 新婚後不久,決定接受加拿大長老會差派,「讓我們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因為人

生只有一次。」以宣教士的身份來到日治時代的台灣。

2013年,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淡水真理大學校史館合作,於該校遊客最多的牛津學堂 (Oxford Collage, 也是加拿大宣教師馬偕博士所設計創建的 ),透過圖文,展出「芥菜種會創

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紀念展」,介紹孫理蓮一生在台的奉獻事

蹟,訴說她為貧困弱小族群所做的服務。距孫理蓮宣教士 1952 年在台灣創辦基督教芥菜種會,至今已逾一甲子,她一生無私的奉獻,她的生命故事,其實也是許多早期宣教士

在台灣的故事,因著他們所做的事情,帶給台灣社會超越想

像,愛的影響力。

當年孫雅各牧師來台後,曾擔任淡水中學的校長,後來也擔

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在神學院教書期間,每週末開吉普車深

入台灣各處山區傳道。他們看見原住民部落經濟條件差,衛

生不好,疾病多,可以說沒有醫療也沒有藥物。二戰中因堅

持不離開台灣,被日本警察懷疑是美國間諜,被迫離開台灣。

但戰後他們又迫不及待,藉著美國政府發放救濟物資的名義

回到台灣。看見戰後台灣山地與原住民生活衛生環境更趨惡

劣,物資醫藥極度缺乏,即四處奔波尋求資源與協助,並進

入山區實地救援。

孫理蓮,也是眾人口中的孫牧師娘,以其充滿感性及積極熱

情的人格特質,雖不是護士也穿上護士服,親手協助發藥與

說明用藥須知。並以其拿手的手風琴彈唱,從事山地婦女及

兒童佈道。無時不以慈母般之愛,盡其所有照顧弱勢中的弱

勢。

最小的婦人,最大的信心

曾因其愛心救援感動全村信仰基督教,但也曾面臨部落族人

懷疑寄生蟲藥是毒藥而受到屈辱,但是孫牧師娘絲毫不退

縮,帶著巡迴醫療團跑遍了包括烏來、花蓮、台東、屏東、

嘉義、南投、竹東等山區,開啟了台灣至今仍對偏遠地區有

深遠影響與幫助的巡迴醫療服務。

1951年開始,孫牧師娘每月一次寄出油印的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國朋友,報告她在台灣的慈善工作。從最初每

個月五十封信,不斷地增加到幾百、幾千封。後來有了透印

版複印,更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兩萬封平信,向美加的基

督徒募集她為台灣所作一項接一項的慈善事工經費。

孫牧師娘於 1954年先在美國加州政府立案 The Mustard Seed Inc.( 芥菜種會 ) ,繼於 1962年才在台灣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社會福利機

構。她更多次親自回到北美四處演說,為弱勢慈善募款。

從關懷麻瘋病人,到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

以及烏腳病患。設山地診所與巡迴醫療,首創原住民技職教

育,幫助鼓勵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

提供完善的安置與教育。她曾幫助上百萬台灣人,使他們的

生活得以溫飽,疾病得以醫治,生命得到尊嚴,人生得以豐

盛。

著名的「讀者文摘」,曾在 1962年七月號,以一篇名為「最小的婦人懷著最大的心志」,向世人介紹孫理蓮牧師娘與孫

雅各牧師在台灣走遍山地的醫療工作情形。

1980年代初,她還曾風塵僕僕來到溫哥華,在當時台灣人聚會的 St. Columbus長老教會證道。猶記得她因為身材矮小,匈牙利裔的Mazger牧師還特地搬來一個木箱,讓她墊腳站上講台,不至於被講台遮到臉龐。當時雖已年逾八旬,

但一談起她心愛的台灣與台灣百姓,精神奕奕,鏗鏘有力。

其展現的信心與毅力,和其不到 150公分的矮小身材成了強烈對比。

愛蔓延一甲子

孫理蓮孫牧師娘為台灣奉獻五十一年,由她帶領創設的慈善

機構不勝枚舉,從早期的肺病療養院、 幼稚園保姆訓練班、監獄關懷事工、愛心育幼院、慈愛殘障之家、貧民區及沿海

地區牛奶供應站、義工學校(農牧、木工、汽車修護、汽車

駕訓)、女子護理學校、少年之家、馬利亞產院、烏腳病憐

憫診所、原住民墊腳石補習班、澎湖女子習藝所、萬里營地

(今孫理蓮紀念營地)、花蓮、台東、宜蘭、澎湖馬公學生

中心(宿舍)、未婚媽媽之家、松年學苑、花蓮主牧安養中

心、新北市主仁養護中心、兒童青少年認養服務、老人社區

工作… 等等。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雅各牧師娘 / 宣教士孫理蓮 Lillian Dickson文 /鐘惠晨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 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 — 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 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 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 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 也無法掉頭不顧。 —孫理蓮

10 · 人間愛 台灣情

2015年最後一天倒數計時,芥菜種會舉行了一場「孫理蓮宣教士紀念感恩禮拜」。感念這一位已逝世 33週年,在台灣服務奉獻生命五十多年,台灣人不該忘懷,也是我從小認

識,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 孫牧師娘。

孫理蓮 (Lillian) ,190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27年與孫雅各牧師 (Dr. James Dickson) 新婚後不久,決定接受加拿大長老會差派,「讓我們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因為人

生只有一次。」以宣教士的身份來到日治時代的台灣。

2013年,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淡水真理大學校史館合作,於該校遊客最多的牛津學堂 (Oxford Collage, 也是加拿大宣教師馬偕博士所設計創建的 ),透過圖文,展出「芥菜種會創

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紀念展」,介紹孫理蓮一生在台的奉獻事

蹟,訴說她為貧困弱小族群所做的服務。距孫理蓮宣教士 1952 年在台灣創辦基督教芥菜種會,至今已逾一甲子,她一生無私的奉獻,她的生命故事,其實也是許多早期宣教士

在台灣的故事,因著他們所做的事情,帶給台灣社會超越想

像,愛的影響力。

當年孫雅各牧師來台後,曾擔任淡水中學的校長,後來也擔

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在神學院教書期間,每週末開吉普車深

入台灣各處山區傳道。他們看見原住民部落經濟條件差,衛

生不好,疾病多,可以說沒有醫療也沒有藥物。二戰中因堅

持不離開台灣,被日本警察懷疑是美國間諜,被迫離開台灣。

但戰後他們又迫不及待,藉著美國政府發放救濟物資的名義

回到台灣。看見戰後台灣山地與原住民生活衛生環境更趨惡

劣,物資醫藥極度缺乏,即四處奔波尋求資源與協助,並進

入山區實地救援。

孫理蓮,也是眾人口中的孫牧師娘,以其充滿感性及積極熱

情的人格特質,雖不是護士也穿上護士服,親手協助發藥與

說明用藥須知。並以其拿手的手風琴彈唱,從事山地婦女及

兒童佈道。無時不以慈母般之愛,盡其所有照顧弱勢中的弱

勢。

最小的婦人,最大的信心

曾因其愛心救援感動全村信仰基督教,但也曾面臨部落族人

懷疑寄生蟲藥是毒藥而受到屈辱,但是孫牧師娘絲毫不退

縮,帶著巡迴醫療團跑遍了包括烏來、花蓮、台東、屏東、

嘉義、南投、竹東等山區,開啟了台灣至今仍對偏遠地區有

深遠影響與幫助的巡迴醫療服務。

1951年開始,孫牧師娘每月一次寄出油印的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國朋友,報告她在台灣的慈善工作。從最初每

個月五十封信,不斷地增加到幾百、幾千封。後來有了透印

版複印,更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兩萬封平信,向美加的基

督徒募集她為台灣所作一項接一項的慈善事工經費。

孫牧師娘於 1954年先在美國加州政府立案 The Mustard Seed Inc.( 芥菜種會 ) ,繼於 1962年才在台灣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社會福利機

構。她更多次親自回到北美四處演說,為弱勢慈善募款。

從關懷麻瘋病人,到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

以及烏腳病患。設山地診所與巡迴醫療,首創原住民技職教

育,幫助鼓勵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

提供完善的安置與教育。她曾幫助上百萬台灣人,使他們的

生活得以溫飽,疾病得以醫治,生命得到尊嚴,人生得以豐

盛。

著名的「讀者文摘」,曾在 1962年七月號,以一篇名為「最小的婦人懷著最大的心志」,向世人介紹孫理蓮牧師娘與孫

雅各牧師在台灣走遍山地的醫療工作情形。

1980年代初,她還曾風塵僕僕來到溫哥華,在當時台灣人聚會的 St. Columbus長老教會證道。猶記得她因為身材矮小,匈牙利裔的Mazger牧師還特地搬來一個木箱,讓她墊腳站上講台,不至於被講台遮到臉龐。當時雖已年逾八旬,

但一談起她心愛的台灣與台灣百姓,精神奕奕,鏗鏘有力。

其展現的信心與毅力,和其不到 150公分的矮小身材成了強烈對比。

愛蔓延一甲子

孫理蓮孫牧師娘為台灣奉獻五十一年,由她帶領創設的慈善

機構不勝枚舉,從早期的肺病療養院、 幼稚園保姆訓練班、監獄關懷事工、愛心育幼院、慈愛殘障之家、貧民區及沿海

地區牛奶供應站、義工學校(農牧、木工、汽車修護、汽車

駕訓)、女子護理學校、少年之家、馬利亞產院、烏腳病憐

憫診所、原住民墊腳石補習班、澎湖女子習藝所、萬里營地

(今孫理蓮紀念營地)、花蓮、台東、宜蘭、澎湖馬公學生

中心(宿舍)、未婚媽媽之家、松年學苑、花蓮主牧安養中

心、新北市主仁養護中心、兒童青少年認養服務、老人社區

工作… 等等。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雅各牧師娘 / 宣教士孫理蓮 Lillian Dickson文 /鐘惠晨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 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 — 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 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 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 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 也無法掉頭不顧。 —孫理蓮

Page 13: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1人間愛 台灣情 ·

其中 1957年設立的愛心育幼院,至今仍延續孫牧師娘起初的愛,照顧家庭失功能、親人無力撫養、遭遺棄、虐待、失

親失依的孩子。所有老師身兼親職,給予生活照管、課業輔

導、心理輔導,也著重孩子的靈性教育,幫助孩子們透過居

家作息,學會彼此照顧,培養互助合作與獨力承擔的能力,

進而獲得全人教育與身心靈的適切發展,協助其未來能回歸

正常的家庭生活。今天從各育幼院出身的有牧師、工程師、

藝術家、銀行家、企業家、教師、博士等,各種行業與社會

菁英都有。

而 1960年代,孫牧師娘為在台北街頭無家可歸的流浪少年,成立少年之家,一個溫暖的庇護所,免得這些少年因沒有家

可以回,不得不以偷竊維生,甚至因在外溜噠而被警察取締。

少年之家除生活照顧外,也強化就學課業輔導,提供職訓,

讓家庭變故、家庭教養機能不健全的少年,也有機會展翅飛

翔。相信有數不清曾在育幼院與少年之家住過的人,他們都

會同意,「孫牧師娘是上帝派來,默默地關懷台灣社會最弱

勢者的天使」。

被稱為台灣「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麻

瘋病人之母」,並有「台灣德雷莎」之稱的孫牧師娘,一生

為台灣貧苦無依的人,竭盡所能地付出。從她創立「芥菜種

會」,幫助當時台灣最需要的困苦疾病貧乏者,開啟了她深

耕在台灣土地上的慈善工作。

為愛付出,長眠台灣

芥菜種會總部設於台北,分支機構則早已分佈於台灣北部及

東部,現今其慈善救助服務並遠及海外,包括在巴布亞新幾

內亞、印尼、馬來西亞、中南半島、所羅門群島、史瓦濟蘭、

柬埔寨、印度、尼泊爾等地之孤兒貧童救濟與慈善事工。孫

牧師娘的精神,正繼續帶領著富裕後的台灣,走出台灣,關

懷世界。

1983年,孫牧師娘以 82歲高齡,於工作中辭世。與孫雅各牧師同葬於台灣嶺頭台灣神學院教堂邊,如同她曾經說過 : 「福爾摩沙,我的家,我所歸屬且深深紮根的地方。」

( 照片摘自網路 )

11人間愛 台灣情 ·

其中 1957年設立的愛心育幼院,至今仍延續孫牧師娘起初的愛,照顧家庭失功能、親人無力撫養、遭遺棄、虐待、失

親失依的孩子。所有老師身兼親職,給予生活照管、課業輔

導、心理輔導,也著重孩子的靈性教育,幫助孩子們透過居

家作息,學會彼此照顧,培養互助合作與獨力承擔的能力,

進而獲得全人教育與身心靈的適切發展,協助其未來能回歸

正常的家庭生活。今天從各育幼院出身的有牧師、工程師、

藝術家、銀行家、企業家、教師、博士等,各種行業與社會

菁英都有。

而 1960年代,孫牧師娘為在台北街頭無家可歸的流浪少年,成立少年之家,一個溫暖的庇護所,免得這些少年因沒有家

可以回,不得不以偷竊維生,甚至因在外溜噠而被警察取締。

少年之家除生活照顧外,也強化就學課業輔導,提供職訓,

讓家庭變故、家庭教養機能不健全的少年,也有機會展翅飛

翔。相信有數不清曾在育幼院與少年之家住過的人,他們都

會同意,「孫牧師娘是上帝派來,默默地關懷台灣社會最弱

勢者的天使」。

被稱為台灣「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麻

瘋病人之母」,並有「台灣德雷莎」之稱的孫牧師娘,一生

為台灣貧苦無依的人,竭盡所能地付出。從她創立「芥菜種

會」,幫助當時台灣最需要的困苦疾病貧乏者,開啟了她深

耕在台灣土地上的慈善工作。

為愛付出,長眠台灣

芥菜種會總部設於台北,分支機構則早已分佈於台灣北部及

東部,現今其慈善救助服務並遠及海外,包括在巴布亞新幾

內亞、印尼、馬來西亞、中南半島、所羅門群島、史瓦濟蘭、

柬埔寨、印度、尼泊爾等地之孤兒貧童救濟與慈善事工。孫

牧師娘的精神,正繼續帶領著富裕後的台灣,走出台灣,關

懷世界。

1983年,孫牧師娘以 82歲高齡,於工作中辭世。與孫雅各牧師同葬於台灣嶺頭台灣神學院教堂邊,如同她曾經說過 : 「福爾摩沙,我的家,我所歸屬且深深紮根的地方。」

( 照片摘自網路 )

11人間愛 台灣情 ·

其中 1957年設立的愛心育幼院,至今仍延續孫牧師娘起初的愛,照顧家庭失功能、親人無力撫養、遭遺棄、虐待、失

親失依的孩子。所有老師身兼親職,給予生活照管、課業輔

導、心理輔導,也著重孩子的靈性教育,幫助孩子們透過居

家作息,學會彼此照顧,培養互助合作與獨力承擔的能力,

進而獲得全人教育與身心靈的適切發展,協助其未來能回歸

正常的家庭生活。今天從各育幼院出身的有牧師、工程師、

藝術家、銀行家、企業家、教師、博士等,各種行業與社會

菁英都有。

而 1960年代,孫牧師娘為在台北街頭無家可歸的流浪少年,成立少年之家,一個溫暖的庇護所,免得這些少年因沒有家

可以回,不得不以偷竊維生,甚至因在外溜噠而被警察取締。

少年之家除生活照顧外,也強化就學課業輔導,提供職訓,

讓家庭變故、家庭教養機能不健全的少年,也有機會展翅飛

翔。相信有數不清曾在育幼院與少年之家住過的人,他們都

會同意,「孫牧師娘是上帝派來,默默地關懷台灣社會最弱

勢者的天使」。

被稱為台灣「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麻

瘋病人之母」,並有「台灣德雷莎」之稱的孫牧師娘,一生

為台灣貧苦無依的人,竭盡所能地付出。從她創立「芥菜種

會」,幫助當時台灣最需要的困苦疾病貧乏者,開啟了她深

耕在台灣土地上的慈善工作。

為愛付出,長眠台灣

芥菜種會總部設於台北,分支機構則早已分佈於台灣北部及

東部,現今其慈善救助服務並遠及海外,包括在巴布亞新幾

內亞、印尼、馬來西亞、中南半島、所羅門群島、史瓦濟蘭、

柬埔寨、印度、尼泊爾等地之孤兒貧童救濟與慈善事工。孫

牧師娘的精神,正繼續帶領著富裕後的台灣,走出台灣,關

懷世界。

1983年,孫牧師娘以 82歲高齡,於工作中辭世。與孫雅各牧師同葬於台灣嶺頭台灣神學院教堂邊,如同她曾經說過 : 「福爾摩沙,我的家,我所歸屬且深深紮根的地方。」

( 照片摘自網路 )

11人間愛 台灣情 ·

其中 1957年設立的愛心育幼院,至今仍延續孫牧師娘起初的愛,照顧家庭失功能、親人無力撫養、遭遺棄、虐待、失

親失依的孩子。所有老師身兼親職,給予生活照管、課業輔

導、心理輔導,也著重孩子的靈性教育,幫助孩子們透過居

家作息,學會彼此照顧,培養互助合作與獨力承擔的能力,

進而獲得全人教育與身心靈的適切發展,協助其未來能回歸

正常的家庭生活。今天從各育幼院出身的有牧師、工程師、

藝術家、銀行家、企業家、教師、博士等,各種行業與社會

菁英都有。

而 1960年代,孫牧師娘為在台北街頭無家可歸的流浪少年,成立少年之家,一個溫暖的庇護所,免得這些少年因沒有家

可以回,不得不以偷竊維生,甚至因在外溜噠而被警察取締。

少年之家除生活照顧外,也強化就學課業輔導,提供職訓,

讓家庭變故、家庭教養機能不健全的少年,也有機會展翅飛

翔。相信有數不清曾在育幼院與少年之家住過的人,他們都

會同意,「孫牧師娘是上帝派來,默默地關懷台灣社會最弱

勢者的天使」。

被稱為台灣「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麻

瘋病人之母」,並有「台灣德雷莎」之稱的孫牧師娘,一生

為台灣貧苦無依的人,竭盡所能地付出。從她創立「芥菜種

會」,幫助當時台灣最需要的困苦疾病貧乏者,開啟了她深

耕在台灣土地上的慈善工作。

為愛付出,長眠台灣

芥菜種會總部設於台北,分支機構則早已分佈於台灣北部及

東部,現今其慈善救助服務並遠及海外,包括在巴布亞新幾

內亞、印尼、馬來西亞、中南半島、所羅門群島、史瓦濟蘭、

柬埔寨、印度、尼泊爾等地之孤兒貧童救濟與慈善事工。孫

牧師娘的精神,正繼續帶領著富裕後的台灣,走出台灣,關

懷世界。

1983年,孫牧師娘以 82歲高齡,於工作中辭世。與孫雅各牧師同葬於台灣嶺頭台灣神學院教堂邊,如同她曾經說過 : 「福爾摩沙,我的家,我所歸屬且深深紮根的地方。」

( 照片摘自網路 )

10 · 人間愛 台灣情

2015年最後一天倒數計時,芥菜種會舉行了一場「孫理蓮宣教士紀念感恩禮拜」。感念這一位已逝世 33週年,在台灣服務奉獻生命五十多年,台灣人不該忘懷,也是我從小認

識,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 孫牧師娘。

孫理蓮 (Lillian) ,190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27年與孫雅各牧師 (Dr. James Dickson) 新婚後不久,決定接受加拿大長老會差派,「讓我們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因為人

生只有一次。」以宣教士的身份來到日治時代的台灣。

2013年,基督教芥菜種會與淡水真理大學校史館合作,於該校遊客最多的牛津學堂 (Oxford Collage, 也是加拿大宣教師馬偕博士所設計創建的 ),透過圖文,展出「芥菜種會創

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紀念展」,介紹孫理蓮一生在台的奉獻事

蹟,訴說她為貧困弱小族群所做的服務。距孫理蓮宣教士 1952 年在台灣創辦基督教芥菜種會,至今已逾一甲子,她一生無私的奉獻,她的生命故事,其實也是許多早期宣教士

在台灣的故事,因著他們所做的事情,帶給台灣社會超越想

像,愛的影響力。

當年孫雅各牧師來台後,曾擔任淡水中學的校長,後來也擔

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在神學院教書期間,每週末開吉普車深

入台灣各處山區傳道。他們看見原住民部落經濟條件差,衛

生不好,疾病多,可以說沒有醫療也沒有藥物。二戰中因堅

持不離開台灣,被日本警察懷疑是美國間諜,被迫離開台灣。

但戰後他們又迫不及待,藉著美國政府發放救濟物資的名義

回到台灣。看見戰後台灣山地與原住民生活衛生環境更趨惡

劣,物資醫藥極度缺乏,即四處奔波尋求資源與協助,並進

入山區實地救援。

孫理蓮,也是眾人口中的孫牧師娘,以其充滿感性及積極熱

情的人格特質,雖不是護士也穿上護士服,親手協助發藥與

說明用藥須知。並以其拿手的手風琴彈唱,從事山地婦女及

兒童佈道。無時不以慈母般之愛,盡其所有照顧弱勢中的弱

勢。

最小的婦人,最大的信心

曾因其愛心救援感動全村信仰基督教,但也曾面臨部落族人

懷疑寄生蟲藥是毒藥而受到屈辱,但是孫牧師娘絲毫不退

縮,帶著巡迴醫療團跑遍了包括烏來、花蓮、台東、屏東、

嘉義、南投、竹東等山區,開啟了台灣至今仍對偏遠地區有

深遠影響與幫助的巡迴醫療服務。

1951年開始,孫牧師娘每月一次寄出油印的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國朋友,報告她在台灣的慈善工作。從最初每

個月五十封信,不斷地增加到幾百、幾千封。後來有了透印

版複印,更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兩萬封平信,向美加的基

督徒募集她為台灣所作一項接一項的慈善事工經費。

孫牧師娘於 1954年先在美國加州政府立案 The Mustard Seed Inc.( 芥菜種會 ) ,繼於 1962年才在台灣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是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社會福利機

構。她更多次親自回到北美四處演說,為弱勢慈善募款。

從關懷麻瘋病人,到服務原住民、偏遠山區產婦、肺病患者、

以及烏腳病患。設山地診所與巡迴醫療,首創原住民技職教

育,幫助鼓勵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開設孤兒院和少年之家,

提供完善的安置與教育。她曾幫助上百萬台灣人,使他們的

生活得以溫飽,疾病得以醫治,生命得到尊嚴,人生得以豐

盛。

著名的「讀者文摘」,曾在 1962年七月號,以一篇名為「最小的婦人懷著最大的心志」,向世人介紹孫理蓮牧師娘與孫

雅各牧師在台灣走遍山地的醫療工作情形。

1980年代初,她還曾風塵僕僕來到溫哥華,在當時台灣人聚會的 St. Columbus長老教會證道。猶記得她因為身材矮小,匈牙利裔的Mazger牧師還特地搬來一個木箱,讓她墊腳站上講台,不至於被講台遮到臉龐。當時雖已年逾八旬,

但一談起她心愛的台灣與台灣百姓,精神奕奕,鏗鏘有力。

其展現的信心與毅力,和其不到 150公分的矮小身材成了強烈對比。

愛蔓延一甲子

孫理蓮孫牧師娘為台灣奉獻五十一年,由她帶領創設的慈善

機構不勝枚舉,從早期的肺病療養院、 幼稚園保姆訓練班、監獄關懷事工、愛心育幼院、慈愛殘障之家、貧民區及沿海

地區牛奶供應站、義工學校(農牧、木工、汽車修護、汽車

駕訓)、女子護理學校、少年之家、馬利亞產院、烏腳病憐

憫診所、原住民墊腳石補習班、澎湖女子習藝所、萬里營地

(今孫理蓮紀念營地)、花蓮、台東、宜蘭、澎湖馬公學生

中心(宿舍)、未婚媽媽之家、松年學苑、花蓮主牧安養中

心、新北市主仁養護中心、兒童青少年認養服務、老人社區

工作… 等等。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雅各牧師娘 / 宣教士孫理蓮 Lillian Dickson文 /鐘惠晨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 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 — 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 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 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 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 也無法掉頭不顧。 —孫理蓮

Page 14: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2 · 文學天地

我進入有空調的派得蓀大樓,頓時覺得周身舒暢、暑氣全消。

電梯很快載我到了十六樓。出了電梯門,只見金魚缸裏的幾

條小金魚依然不知人間幾何、在稀鬆的水草間自由自在地戲

游著。整個安寧病房靜悄悄地,走廊上看不到一個人影。護

理站值班的行政助理潘美拉看起來有些疲累,卻仍然一如

往昔,笑盈盈地和我打招呼:「Hot, eh?」 那個聲調上揚的eh? 有「isn't it?」 (可不是?) 的味道;是加拿大英語的特點。聽她這麼一問,我也回了她一句,而且故意加強語尾的語氣:

「but pretty comfortable inside, eh?」 惹得她大笑。

在志工辦公室裏,我整理、更新資料時,看到有位姓名都好

像日本人的病人,我淺薄得可憐的日語知識告訴我他的姓漢

字應該是黑田 (非真姓 );其旁還加註了 "Dr."。我想大概是醫師吧?因為根據經驗,在這裡對於有「博士」學歷的病人

是不會特別如此加以註解的。根據病歷表,黑田先生七十一

歲,是肝癌末期的患者,而且同時染有 B型與 C型肝炎。由於先父就是因 C型肝炎導致肝癌而往生的,因此,我對這位黑田先生竟然生有無限的親切之感。忙完了例行公事,我第

一個去探訪的就是他。

黑田先生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落腮鬍:銀白稀疏的長髯給人

瀟灑、飄逸的印象,只是無神的眼睛、消瘦的面頰以及枯黃

的臉色洩漏了他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真相。剛見面的時候,

他精神不錯,除了偶爾談累了必須休息一小陣子之外,他非

常健談。他告訴我他是位醫學研究者,本來在日本從事癌症

研究工作,後來被癌症研究機關 Sloan-Kettering Institute挖角,而去了紐約。在那個舉世聞名的研究機構待了一陣子

後,他因嚮往加拿大的生活,於是又搬到多倫多,在當地的

癌症研究中心繼續他的工作。

聽到這裏,趁著他停頓休息的時候,我自作聰明地笑著說:

「後來,你到溫哥華的癌症中心來,是因為這裏是世界上最

適合人居住的城市之一?」

想不到他竟然搖搖頭、又點點頭,用他帶日本腔的英語說:

「No, and yes!」原來他沒去溫哥華癌症中心服務,雖然搬來溫哥華確是為了它絕佳的生活環境。

看我有點納悶,他笑著說:「I came here to enjoy life.」接著解釋說滑雪和美食是他的兩大嗜好,因此,他到溫哥華來

之後,當起滑雪教練,也開了一家餐館。

「哇!你真會享受喔!」我由衷地讚嘆著,「過了這樣多采

多姿的一生,你該沒什麼遺憾了吧?」

聽我這麼一說,黑田先生竟然輕輕閤上了眼睛,又重重嘆了

一口氣。接著,由他扭曲的表情,我可以感覺到他正在努力

掙扎地強忍著,不聽話的淚珠卻還是噗噗地由眼角滲了出

來。

對這個遽然的轉變,我有些驚愕。他在嘆息著自己在世的時

日已經寥寥無幾?感傷難過是絕對正常的反應。

我清咳了一聲,再停了幾秒鐘之後,輕聲說道:「生老病死,

萬物之常情…」話沒說完,黑田先生睜開眼睛,搖頭打斷我

的話:「不!不!我對於即將來臨的命運一點也不害怕,對

我的生命更不會婉惜。我難過的是…她怎麼不來看我?」不

等我回答,他緊接著解釋說他指的是他的獨生女。

「也許辦理手續費時吧?更也許機位難訂也說不定!」 我試著找理由安慰他。

他看了看我,一臉的尷尬難以形容。接著,他緩緩說道:「問

題是她既不用辦手續,也不用訂機位–因為她就住在溫哥

華。」

顯然看到了我有些不解的表情,他說:「我留了無數個電話,

讓她知道我已經病入膏肓,但是,她卻音信全無,一個電話

也不回,當然更不用談影子了。就這樣,讓我天天巴巴地等

待著、盼望著。」

「也許…」我還在為他女兒找理由,但見他揮揮手,不讓我

繼續,而自己接了下去:「她恨我!」聲音細弱得幾乎聽不

見。

「女兒恨爸爸?不至於吧?而且你…」我本來想說「你已經

快死了」,但是,沒說出口,趕快改成「你這麼想念她!」

「是啊!我真想念她!不過,我知道她恨我,就因為我和她

媽媽離了婚。」說著,他又把眼睛閉了起來,把頭別過另外

一邊,我可以想像他流淚的樣子,但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只

有拉起他靠近我的一隻手;他的手枯弱得讓人心疼。我將它

緊緊地握著,希望黑田先生可以感受到我的同理心與慰藉。

整個病房寂靜得令人難受,什麼都停止了,只有他用我沒握

著的另一隻手不斷地在擦拭淚水。

過了好一陣子,他轉過頭來,還有著淚痕的臉擠出一絲苦笑,

問我:「能為我弄一杯茶嗎?」

「沒問題,我就去煮開水。但是今天這兒似乎只有紅茶。你

不介意吧?」我剛剛在廚房已經先看了一下,這是我的慣常

做法。

「紅茶?那就不用了,給我杯水吧!」我給他倒了一杯水,

同時答應他下次給他帶來台灣的烏龍。我並為他做了能量治

療之後,方才離開。

【安寧病房的故事】

「愛」 與「恨」  文 / 許建立

Page 1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3文學天地 ·

那天,我下班前,又到黑田先生的病房去,意外的,有一位

四十來歲的東方婦人在場。打了招呼,我有些欣喜,直覺地

問她說:「你是黑田先生的女兒?」

只見這位面貌姣好、氣質高雅的婦人搖搖頭說:「但願我是。

不過,我只是他的朋友,我叫芳子。」顯然她也知道黑田先

生苦等女兒的事。

黑田先生與這位芳子都沒再談這件事,我也不好追問。第一

次的訪談就這麼結束,可是,我心中的難受卻一直伴隨我到

一個星期後的訪談時間。

那天,我預先打電話給潘美拉,問她黑田先生的情形。她告

訴我說他還在病房裏,只是腦子已經有些混亂不清了。

當我拿著在家泡好、裝在保溫杯的烏龍茶進到黑田先生的病

房時,一位平時常帶笑容的韓裔護理師也在那兒準備藥片,

但是,那天她凝重的臉色間接告訴我黑田先生情況不好。只

見黑田先生雙眼緊閉,已成了皮包骨的臉頰黄中帶灰,了無

生機,我不禁心中一沉。試圖用玩笑打開空氣中的嚴肅,我

揚了揚手中的保溫瓶:「看我們台灣烏龍茶的功力…!」但

是「韓國妹」搖頭阻止了我:黑田先生不能嚥下純流質了。

她一邊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餵黑田先生濃稠的糖水,一邊

還要叮嚀、鼓勵他嚥下去。因為他是在半昏迷的狀態,常常

含著糖漿忘了吞嚥,一小杯的糖水竟花幾乎半個鐘頭。

護理師走後,我坐在他床邊,靜靜地看著這個昏睡的老人,

他還走不開,為的就是等他鍾愛的女兒來見他最後一面麼?

為他做了能量治療之後,他依然是半睡半醒著,偶爾發出呻

吟的聲音,而且兩手不斷地在空中揮動著。我伸出手去握住

它們,想不到黑田先生卻把我的手拉近他的胸前,嘴裏喃喃

地重複著我無法分辨的話。過了一陣子,見他又昏睡過去,

我輕輕脫了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離開他的病房。

約莫一個鐘頭之後,我在電梯前遇到了那位黑田先生的友人

芳子,她正要離去。我對她說黑田先生的病情轉劇。她憂戚

地點點頭,說她也剛去看了他,他依舊昏迷著。我告訴芳子

他抓住我的手的事,她說同樣的事也發生在她身上,只是她

聽清了黑田先生喃喃重複的那句話是:「我很抱歉!」我有

些納悶:「難道他是針對女兒說的?是他曾經得罪了她?」

聽了我的疑問,芳子告訴我她和黑田先生是三年前才相識

的;他家庭的情形,包括他的離婚以及與女兒的關係她都不

很清楚。她又告訴我前一天晚上黑田先生病危,醫院試著給

她女兒打了電話,不料,一位接電話的男士說她旅行去了。

說到這裏,芳子很肯定地加了一句:「but I don't believe it !」我沒有追問。剛好電梯來了,她微微欠身鞠躬,就轉身步入其中。那天下班前,我又去看了黑田先生。他依然昏

睡不醒,只不過喉嚨時時發出「噶噶」的聲音,大概就是病

人瀕死前喟嘆式的呼吸了。我一手按在他頭頂,一手把著他

的腕脈,虔心祈求宇宙能量進入黑田先生危在旦夕的病體,

讓他身心平安,以便自在地上路。

做了一陣子的能量調整,黑田先生情形還是沒有變化,接著,

我趴在他耳邊輕輕地說:「你已渡過了美滿的一生,雖然還

有些缺憾。尤其你女兒沒來看你這件事一定讓你傷心欲絕,

不過,請你不要太難過了。你已盡了你的全力去愛她,她一

定有她不來的理由,請你就尊重她這個決定。你也無須悔恨,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你要準備你的心靈,好好地走上你最

後的一段旅程。」他還是沒有反應,我立起身來,閉上眼睛,

默默地為他祈福,眼淚卻不聽指揮地奪眶而出。

我一方面為他感到難過:是什麼樣的恨,使得那個獨生女竟

然絕情到讓老父在垂死的病床上,眼睜睜地盼望著她的到

訪,也將帶著缺憾與悔恨離開人間?另一方面卻為我們兄妹

幾個感恩不止:爸爸也曾經對不起媽媽,我們幾個卻能告訴

自己要常想到爸爸對我們的好處,在他的晚年盡量回去陪

他,也讓他走得自在自如。

根據病房的記載:翌日凌晨,黑田先生走了,在孤寂、絕望

中結束了他璀璨輝煌、卻被憎恨折磨至死的一生。

奧修大師說得好:「愛」不是一種自由,因為在「愛」裡面

人已失去控制。我以為「恨」何嘗不然?而且,「恨」比「愛」

更容易叫人發瘋。「恨」可以叫人忘了曾經愛過的滋味與溫

情,「恨」更可以讓人不顧一切地報復 – 包括剝奪了那垂死的老父安祥上路的權利。就算老父是萬惡不赦的罪人,當報

復過的快慰消失了之後,我不相信黑田先生的女兒能夠無憾

無悔且輕鬆寫意地終其一生!

當然,愛與恨都是我們感情中極其自然、而且幾乎無法避免

的一部分。要想能夠一生中盡量不被這兩種感情所苦,對於

「愛」,我們應該學會及早表達,更要知道緣起緣滅、強攀

不得的道理;對於「恨」,我們尤其需要早日處理、設法彌

補,以免重演類似黑田先生父女的悲劇,而空留無法挽回的

餘恨跟遺憾。

(2010 08 28 溫哥華)

Page 16: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4 · 台灣語文

大人愛賺錢,囝仔愛過年 ( 大人為照顧一家辛苦努力賺錢,小孩不知天高地厚只巴望過年拿壓歲錢。)

年那年,節那節 (無家可歸的人無處過節才有年那年、節那節的無奈感慨。)

食米不知米價 (對生長在富裕環境的人,日食三餐卻未思農夫辛苦,也未知賺錢不易。)

食魚食肉,也著食菜佮 (再好吃只有魚肉也是單調,生活亦需協調,一成不變也無樂趣。)

家和萬事興 (家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吃人一斤,還人四兩 (雖說施人慎勿念,但也提醒受施慎勿忘,一來一往人情長存。)

大隻雞慢啼 (大隻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有內涵的人也不輕易露光芒。)

無冤無債,未成夫妻 (台灣人傳統認為夫妻乃前輩子相欠債,締結良緣乃因上輩子有冤有債,今世有冤報冤有債報債。)

喊水會堅凍 (表示一個人擁有權威,令人不得不屈服,常用來形容德高望重的人。)

賺錢有數,性命要顧 (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就算贏得財富,若賠了生命,有何益處? )

隔壁親家,禮數原在 (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當合乎禮,不可因近或因熟,來忽略應有的禮數。)

飼子無惜殺一隻豬,飼父母那惜添一雙箸 (提醒現代父母,孝順父母不是在添一雙筷子,而應像飼子一樣毫不吝 ”居則至其敬,養則至其樂,病則至其愛”。)

藥會醫假病,酒未解真愁 (旨在勸酒,酒不是萬靈丹,舉杯澆愁愁更愁。)

驚驚未著等 (做事要有信心,要勇於嘗試,不需”驚東驚西”,不敢跨出步伐,終將錯失機會。)

乞食趕廟公 (恩將仇報,據為己有。)

細孔不補,大孔艱苦 (若不即時修正,亡羊補牢就來不及了。)

無三不成禮 (源自劉備三請孔明之典故,台灣人的”厚禮數”與人與人之間的誠意。)

「一分錢 一分貨」 甚麼價錢,買甚麼貨。

「一孔掠雙隻」 好孔,好運之意。

「 一丈差九尺」 差得遠呢 ?!

「一句來 一句去」 頂嘴。

「一耳入,一耳出」 當耳邊風。

「一粒田螺煮九碗湯」 無味 (無趣味 )。

「一個半斤,一個八兩」 不分上下。

「一個錢打十二個結」 非常小氣。

「一隻牛,剝雙領皮」 層層剝削。

「一喙含一舌」 木訥,不善言詞。

「一喙掛雙舌」 好辯,口齒伶俐。

「一盤魚脯仔」 全全頭,攏是頭,多頭馬車。

「一日剃頭,三日緣投」 理一次頭髮,帥好些天。

「一年廿四個頭家」 工作不穩定。

「一百句做一句」 長話短說。

「一面光光,一面發毛」 說一套做一套,表裡不一。

「一條腸透尻川」 沒有心機,心直口快。

「一滴目屎三斤重」 很傷心。

「一聲不知,百項無代」 消極推辭,免惹是非。

「一兼二顧,摸蜆仔兼洗褲」 一舉兩得。

【台語實在真趣味】

從「一」說起

智慧的台灣俗諺

Let's talk in Taiwanese

Page 17: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5認識台灣 ·

台灣第一是指在台灣歷史當中,最先出現的各種人、事、物

1. 第一所學校?

2. 第一所女子中學?

3. 第一所中學?

4. 第一條鐵路?

5. 第一所小學?

6. 第一所幼稚園?

7. 第一家銀行?

8. 第一家專屬電影院?

9. 第一座機場?

10. 第一所農業學校?

11. 第一位博士?

12. 第一所大學?

13. 第一位哲學博士?

14. 第一個交響樂團?

15. 第一個兒童合唱團?

16. 第一條橫貫公路?

17. 第一位獲得奧運獎牌的運動員?

18. 第一家電視公司?

19. 第一條高速公路?

20. 第一座半導體實驗室?

21. 第一位女性縣市長?

22. 第一位獲得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

23. 第一例活體腎臟移植手術?

24. 第一個職業舞團?

25. 台灣第一例連體嬰分割成功手術?

26. 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

27. 台灣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

28. 台灣第一位女性內閣部長?

29. 第一部獲世界三大影展首獎電影?

30. 第一部入圍奧斯卡金像獎電影?

31. 第一位直接民選總統?

32. 第一位台灣出生的行政院長?

33. 第一位坎城影展獎得主?

34. 第一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得主?

35. 第一位女性行政院副院長?

36. 第一位獲得奧運金牌的運動員?

37. 第一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

38. 第一位晉級溫布頓網球賽前八強?

39. 第一位女子高爾夫球世界第一?

40. 第一位大滿貫冠軍?

1. 新港社荷蘭文書館(1636)

2. 淡水女學堂(1884)

3. 台南長榮中學(1885)

4. 台北至基隆間鐵軌(1887全長28.6公里)

5. 台北士林國語學校附屬芝山巖學堂(1895)

6. 台南關帝廟幼稚園(1897)

7. 第一銀行(1899)

8. 西門町”芳乃亭”(1911)

9. 萬華台北南機場(1914)

10. 嘉義農林學校(1919)

11. 杜聰明(1922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

12. 台北帝國大學(1925現為國立台灣大學)

13. 林茂生(1929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

14.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1945現為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15. 榮星兒童合唱團(1957辜偉甫與呂泉生聯手創立)

16. 中橫公路(1960)

17. 楊傳廣(1960羅馬奧運十項全能銀牌)

18. 台視(1962)

19. 麥克阿瑟公路(1964)

20. 國立交通大學(1964)

21. 許世賢(1968)

22. 紀政(1968)墨西哥城奧運田徑80公尺跨欄銅牌)

23. 李俊仁教授與台大醫院醫療團隊(1968亞洲第一例)

24. 林懷民雲門舞集(1973)

25. 台大醫院醫療團隊(1979)

26. 李遠哲(1986化學獎)

27. 朱樹勳醫師與台大醫院醫療團隊(1987亞洲第一例)

28. 郭婉容(1988) 

29. 侯孝賢「悲情城市」(1989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30. 李安「囍宴」(1993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31. 李登輝(1996)

32. 蕭萬長(1997)

33. 楊德昌「一一」(2000坎城影展獎最佳導演)

34. 李安「臥虎藏龍」(2001)

35. 葉菊蘭(2004)

36. 陳詩欣&朱木炎(2004雅典奧運女子49公斤&男子58公斤級跆拳道)

37. 李安「斷背山」(2006)

38. 盧彥勳(2010)

39. 曾雅妮(2011)

40. 謝淑薇(2013女子雙打)

A: Q:

Page 18: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6 · 台灣美食

住在本那比的台灣鄉親,大概都有站在接近 Kingsway與Sperling路口聊天的經驗,不是因為街口巧遇,也不是因為等車,只因為該處有兩家經常高朋滿座,以「珍珠」為名,

由台僑經營的餐廳。

多年來,大溫地區不乏華人喜愛的火鍋料理店,但如潮起潮

落,許多匆匆來了又走了,沒能像「個人小火鍋餐廳 - 珍珠

小火鍋」,十多年來長期經營出口碑,且還不斷推陳佈新地

用心經營。難怪稍早實至名歸,剛獲僑務委員

會頒贈「2015-2016僑營台灣美食餐廳」。

火鍋不同於一般料理,湯底的熬煮

與食材的選擇,缺一不可。「珍

珠小火鍋」女主人吳淑媛小

姐,從 2000年開張以來,堅持兼顧傳統火鍋,個人

衛生,營養以及口味追求

的火鍋食用方式。這應該

是珍珠小火鍋在同道之間

可獨樹一格之主因。

「珍珠小火鍋」的湯底都

是古法熬製而成,在目前這

個湯粉充斥市面,追求簡易

的時代,珍珠小火鍋堅持傳統

方法,用新鮮食材熬製各式湯底,

無論是清湯底,泰式酸辣湯底,甚至

是麻辣鍋底,都是一匙一瓢慢慢熬製,

讓人吃得安心。一說起獨家特調的火鍋沾醬,

更是珍珠小火鍋的招牌之一,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談到此,

男主人眉宇間掩不住的笑意與讚許之情 !

從餐廳牆上淡雅的日風掛圖的裝飾,可感受到男女主人的美

學品味。除一般家庭式座位,特別設計的挑高座椅來享用個

人式的小火鍋,也是餐廳另一特色。男主人個人的興趣極廣,

餐廳煩忙之餘,能文能武能屈能伸,更難得的是,也經常看

他現身在社區事務的場域,關心社區與公共事務。

當幾位朋友坐下來享用「珍珠小火鍋」,一個人的鍋,一個

人的享用,各鍋口味互相不干擾,衛生也無虞;多樣化選擇

的套餐,從湯底,配挑個人喜愛的主菜樣式。加上隨餐附有

蔬菜盤,飲料。大家同桌享用,但不用配合他人特殊的飲食

習慣或口味濃淡來做出改變。一個人的鍋,一個人的口味,

熬煮的火鍋絕對

是自己獨特的味道 ! 

主廚吳小姐為完整套餐調配出

完整營養組合 - 蔬菜、蛋白質、澱粉,不多不少,讓身體少

負擔。 除了大家都熟悉的素湯、清湯、酸辣、麻辣火鍋,

「珍珠小火鍋」還有秘密武器「壽喜燒」,用爆香來增加

火鍋風味的日式鍋物,不同於一般火鍋的湯多;「壽喜燒

Sukiyaki」用甜甜的醬油湯底,以半炒半煮的方法,呈現給愛吃火鍋的顧客,另一種

甜美的選擇。 

飯後,女主人介紹其精心尋訪

購置的霜淇淋機,當入口即化

香醇的霜淇淋滋味在口裡流

轉,有人讚花生有人嘆綠

茶…,一樣的是,味蕾同

時莞爾。

「珍珠小火鍋」以真實為

原則,十五年來不斷提供

客人優質的飲食與服務,

為顧客繼續帶來營養新鮮健

康的餐飲選擇。饕客族若不

及早預約座位,可別怪一桌難

求哦 ! 

文 / 饕客族

Page 19: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7台灣美食 ·

歡迎至台加文化協會購買「懷念的台灣菜」中英

文雙語食譜,自用送禮兩相宜。

(感謝北美洲台灣婦女會北加州分會提供食譜)

材料 : 白味噌 (Japanese shiro miso)    1杯  水          1½杯  糖          ½杯  辣椒粉 (cayenne pepper powder)  2½大匙作法 : 白味噌與水混合調勻後加糖,辣椒粉,用慢火煮滾,邊煮

邊攪以防沾鍋。

註 : 可適用於肉圓,蚵仔煎及多種點心類的沾醬。

材料 : 香菜末    1小匙  蔥末    1小匙  薑末    1小匙  蒜末    1小匙  糖    1小匙  白醋    1小匙  醬油    1小匙  番茄醬    2小匙作法 : 以上材料混合均勻。註 : 可適用於多種燙熟海鮮的沾醬。

蒜末 1大匙,加上滾水 2 大匙混合均勻即成。

蒜蓉水 3 大匙,加上醬油膏 3 大匙混合均勻即成。

蒜蓉醬油 3大匙,加上辣椒醬 ½小匙混合均勻即成。註 : 以上蒜蓉醬料可適用於多種食物,如 :肉圓、筒仔米 糕、白切肉及各種糕類等的沾醬。

材料 : 白味噌 (Japanese shiro miso)    3大匙  糖           1/�杯  水          1 杯  辣椒粉 (cayenne pepper powder)    2 小匙  粘米粉  1大匙 +水    2 大匙 (勾芡用 )作法 : 前四種材料混合後以小火煮勻再加勾芡料煮開。

Yilan SauceIngredients: 1 cup Japanese white miso 1½ cup water ½ cup sugar 2½ tablespoons Cayenne pepper powderPreparation: In a pot, mix Miso and water to make paste, add sugar and pepper powder, bring the mixture to boil in low heat, stir constantly to prevent scorching.Note: this sauce can be used for various dishes as dipping sauce.

Five Spice SauceIngredients: 1 teaspoon cilantro (minced) 1 teaspoon green onion (minced) 1 teaspoon ginger (minced) 1 teaspoon garlic (minced) 1 teaspoon sugar 1 teaspoon white vinegar 2 teaspoons soy sauce 2 teaspoons ketchupPreparation:Mix all ingredients and stir well. Could be the dipping sauce for most of poached seafood.

Garlic WaterMix 1 tablespoon minced garlic with 2 tablespoons of boil ing water, mix well.

Garlic Soy SauceAdd 3 tablespoons of garlic water to 3 tablespoons of soy sauce paste or thick soy sauce and mix well.

Spicy Garlic SauceAdd ½ teaspoon of hot sauce (chili pepper paste) to 3 table spoons of garlic soy sauce, mix well.Note: This sauce can be used for Bawan, steamed bamboo sweet rice, poached pork Taiwanese style, etc.

Sweet & Spicy SauceIngredients: 3 tablespoons Japanese white miso 1/3 cup sugar 1 cup water 2 teaspoons Cayenne pepper powder1 tablespoon long grain rice flour+ 2 tablespoons water, mix well, as thickening agentPreparation:Over low heat, mix all 4 ingredients, add thickening agent and stir until cooked and smooth.

Page 20: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8

大家新年快樂 !!

去年初,「台加月刊」從最初會員通訊性質的月報,擴版提升為服務全台僑、同時擔負些許民間文化傳承

與加台文化交流的任務。隨著每個月封面美麗的加西台灣藝術家畫作,一年下來,欣見「台加月刊」已是

許多社區朋友,每月等待閱讀的刊物。

感謝所有為月刊執筆與貢獻才華的朋友、感謝刊登廣告支持的商家、感謝遠方通過網路閱讀並經常給我們

鼓勵打氣的鄉親、當然更感謝台加辦公室幕後辛苦地工作團隊。讓我們齊心再接再勵,通過「台加月刊」

為社區提供一份可聯絡感情、可介紹台灣、可傳承文化的優質刊物。

- 廖純如 /台加文化協會理事長

於去年創刊的「台加月刊」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滿一年了!這份以推行台灣文化為主、集藝術,人文,歷史

和教育為一身的綜合月刊,深受各界歡迎與肯定。也是目前繼世界日報退出加拿大華文媒體之後,全加唯

一以台灣僑民為主體的刊物,對推動台灣和加拿大當地主流資訊互動身負重任。

大溫哥華台灣同鄉會深深祝福,也期待「台加月刊」的團隊不僅一棒傳承一棒、且一棒強過一棒。繼續帶

給台灣僑社豐富且多元的資訊。

-Jeff 江許山 /大溫哥華台灣同鄉會會長

提高台加文化

時值 2016年歲首,向朋友們拜年賀歲,祝大家健康快樂。記得 20年前我初來溫哥華,心中感覺如朋友們所說:「好山、好水、好無聊」,總覺有些陌生的氣息,後來到台灣文化中心看朋友的畫展,開始感受

到台灣家鄉的氣息。地方雖小,但很溫馨。

隨著歲月和活動的增加,眼見台加文化協會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台加月刊」從單張改成專冊,不但內容

充實而且編排精美。去年出版第二期時,陳執行長慧中。光臨舍下,選用我寫畫的「溫哥華之春」作封面,

正好藉此機會向大家指教,我是把雲城一些地標組合繪製的。一年多以來,隨著本刊的推廣,到處都能閱

讀到豐富的內容,優美的文字,並感受到台灣的鄉情。我們希望不但在溫哥華或北美,能在世界各重要城

市,都能欣賞到「台加月刊」的充實之美,讓台灣更能光耀四海。

- 張俊傑 /前台灣美術教育館館長

「台加月刊」是一份在台灣移民中很有文化、知性與社團消息的刊物。隨著世界日報自 2016年起的停刊,「台加月刊」更是特別值得珍惜。在非常有限的人力與預算下,台加能堅持編輯出內容豐富的刊物,又兼

具電子版與實體印刷版,真是不容易,值得鼓勵。希望以後台加繼續扮演台僑在溫哥華的文化與社團消息

平台。

- 孫光芬 / BC 省台灣商會會長

台加月刊.創刊一週年

台加月刊一週年

感恩與展望

Page 21: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9

勤勤懇懇一週年,擴版後的「台加月刊」不負眾望,展示出一張張亮麗的成績單。無論是內容的加強、

編採的提高、專題的深化、美工的升級,以及讀者,作者、編者三者之間的交流互動,都有大跨度的突破,

巧思趃出,新猶連連,令人耳目一新。

在台灣,我曾主編報刊近四十年,最能體味編輯人之苦。深知執台加兵符的陳慧中女士,為她視為神聖

的這份工作,投下多少心血,她的堅忍、執著、敬業,令我欽服。而每當我想到台加編輯部所在地那棟

小樓,日夜燈火通明,同仁趕工拚搏的情景,就感動不已。而對時下一般人所謂紙張媒體走向式微的說

法,產生另一種不同的反思 :天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事在人為 !

- 瘂弦 /詩人

身為一位讀者,很高興「台加月刊」即將邁入第二個年頭。這是一份富有生活、知性、文化與藝術等

多元內容的刊物,在過去這一年來,它不僅提供了大溫地區台僑社團的資訊與社區文化交流的一個平台,

也為台加文化協會帶來了正面的能量與好評。我想在此舉一個例子與大家分享:凡是古典樂迷都知道德

國巴伐利亞省的拜魯特音樂節 (Bayreuther Festival),每年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華格納粉絲湧入這個小城鎮,在只有上演華格納作品的拜魯特歌劇院欣賞華格納的樂劇。回想 1876年,當初若沒有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西 ( LudwigⅡ ,King of Bavaria) 的出錢出力,完全照華格納的設計與構想蓋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拜魯特歌劇院,華格納的音樂是否能光華於世,恐怕是個問題。

一個城市裡有沒有文化活動,有沒有藝術氣氛,不能僅僅依靠政府是否有提倡,重要的是要看有沒有熱

心人士;他們認識並瞭解文化的社會價值,而誠心貢獻一己之力。期待未來有更多熱心人士支持「台加

月刊」,讓台加不但可以為台僑提供更多服務,也藉此將台灣的文化精髓廣傳各地,成為重要的文化資

產。

- Jeffrey 曾連福 /「音畫派對音樂會」樂團指揮

恭喜各位台灣鄉親,台加月刊創刊滿ㄧ週年了!

「台加月刊」代表的不是ㄧ個社團的刊物,而是一個社群的橋樑。台加文化協會理事會對加拿大台灣僑

民的關注及工作人員竭盡心力的服務熱忱,促成了「台加月刊」的誕生。身為台灣社團的ㄧ員以及在加

拿大的台灣僑民,我衷心地為「台加月刊」的存在而為台灣鄉親感到慶幸。

謝謝台加協會,也謝謝辛苦的編輯工作團隊,因為你們,讓我們的移民生活更美好。

- 黃琲 /北ㄧ女加拿大校友會前會長

「台加月刊」廣受好評和對社區的貢獻和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世界日報的停刊,大家痛心之餘,

更寄望「台加月刊」來凝聚鄉親們對台灣的愛和熱情。

- 汪詠絮 /東海大學校友會會長

歲月匆匆,離開家鄉移民加拿大將屆 43年之際,欣見一本代表自己族裔的刊物在溫哥華創刊,從此我們在海外的鄉親們,在精神食糧上補足以前所欠缺的這一塊文化美食,當然這得感謝一群有心人士的打拼

努力的結果,其中台加文化協會執行長陳慧中老師,她長久以來用心將台灣文化點滴撒種在加國土地,

並期待它生根成長,傳承給我們台裔下一代的子子孫孫永續經營。

月刊有文獻的性格,誠如創刊號中瘂弦所說,「月刊出現的文字將來就是史料,…是歷史的證物」,這

對我們台裔在加國的文化、歷史傳承具有重大的意義,可欣可賀!

我們都知道要在 E時代出版並維持一份文化刊物,確實很困難,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的支持者也是讀者群、台加會員們、理事們。唯這份值得珍惜的刊物能否壯大成長,仍有賴在大溫台裔各界人士的推廣、支持

和協助。

- 張政雄 /台加理事

台加月刊一週年

感恩與展望

Page 22: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0 · 台灣藝術家

台灣早期本土畫家

三峽藝術的靈魂˙

對三峽具有濃厚情感的李梅樹

(1902-1983) 先生,是台灣美

術史上相當重要的前輩畫家。

他畢生歲月完全奉獻在故鄉的

藝術創作與民間的公共事務

上。因為他的藝術創作,三峽、

清水祖師廟、李梅樹在人們心

目中已然成為一個等號。

1902 年出生於三峽民生街一個

大戶人家,是經營糧行致富的

商人李金印的次子,其上有一

個比他大十七歲,從母姓的兄長劉清港,他是當地少見的西

醫醫生,開設「保和醫院」,另有姊妹各一人。因受到藝術

氣氛濃厚的家庭環境的薰陶影響,自幼對美術、音樂有非常

的興趣。年少時適逢鎮上重修祖師廟,他被修廟畫師熟練的

技巧所吸引,對廟裡的雕刻與彩繪很有興趣,加上喜歡閱讀

三國誌、水滸傳等通俗小說,並能用毛筆鈎畫出精緻的工筆

人物,因而嚮往成為一位畫家。而在就讀三角湧公學校五年

級時,李梅樹接受日本老師遠山岩的指導,學習鉛筆和水彩

畫,開始接觸西洋繪畫。1915 年公學校畢業後,升學就讀台

灣公學校實業科農業課程,1918 年考取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師範部 (1920 年改為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 )開始向日本

郵購有關美術之「講義錄」自修研習,並以油畫練習創作。

1919年領導發起舉辦全校學生美展,而1920年黃土水以《蕃

童吹笛》入選日本「帝展」,成為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灣美

術家之事,令當時包括李梅樹在內對藝術有興趣的青年起了

相當大的影響。這也更加激起李梅樹立志將來赴日本學習美

術的心願。

但李梅樹的父親

並不贊成他遠赴

日本留學的計

劃,他也只好遵

照父親意向,於

1922 年師範學校

畢業後與林粒女

士結婚,任教於

瑞芳公學校及三

峽、鶯歌等地,

雖然他父親欲藉

此打消李梅樹赴東瀛之意,但他對藝術的喜好及到日本留學

的意願並未削減。1923 年參加日本老師石川欽一郎所組的

「暑期美術講習會」,了解造型藝術的某些原則,如構圖、

比例、均衡以及更為具體的繪畫技法,在水彩技法表現與鄉

土熱愛方面皆受其鼓勵。並結識了倪蔣懷、陳植棋、李石樵、

陳澄波、李澤籓、葉火城等有志於美術的同伴。1927 年以

《靜物》如左下圖,入選第一屆台展,其對形體的把握十分

正確,不論是構圖、

色調等等,都顯示了

李梅樹早熟的藝術天

分。1928年,以《三

峽後街》如右圖,入

選第二屆台展。家人

終於確信他的才賦與

志向,及長兄劉清港

更是力排眾議並願資

助學費而達成赴日深

造的心願。

1928 年 11 月 27 日與陳澄波一同搭船赴日,於 12 月 1 日深

夜抵日,開始他完成心願的歷程,李梅樹於川瑞畫學校、新

宿同舟舍及本鄉繪畫研究所三處習畫,主要以石膏素描為

主。相當辛苦但也十分認真。於 1929 年 28 歲時如願考取東

京美術學校西畫科,油畫受業於岡田三郎助 (1869-1939) 及

師事長原孝太郎 (1864-1930)、小林萬吾 (1870-1947) 及藤

島武二等日本畫壇大師,奠定了其後寫實穩健的繪畫風格。

後來在陳植棋的介紹下,李梅樹又在校外進入吉村芳松門下

及 1930 年加入由留日同學會所組成的「赤島社」。同年的 5

月,支持着他的兄長突然去世,為此李梅樹遂趕回台灣奔喪,

家中重責頓時落在他的肩上,不得已休學了一學期。因家中

遭此重大打擊,他母親及親人紛紛勸他放棄再赴日學畫,接

受優渥公職。但終因理想的驅策,使他在家務料理妥當之後

說服家人,毅然於 1931 年再束裝赴日繼續完成學業。1930

年 12 月台灣雕刻家黃土水去世,李梅樹亦前去參與其火化

儀式。

1933 年的《自畫像》,獲第七屆台展特選獎,藝術家的自畫

像往往會有某種對自己的主觀描寫,此畫表現了扎實的寫實

功夫及光影處理的技巧,畫中李梅樹一臉堅毅剛強的表情,

似乎流露出一份藝術家的自我期許和展望未來的信心。1934

年的《切蕃薯之女》,雖是西洋的外光畫派筆觸,卻因為描

文 /廖武藏

Page 23: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1台灣藝術家 ·

寫的是台灣婦女低頭切蕃薯謀生而洋溢著濃濃的臺灣味,感

覺一種親切又動人的憂鬱。1934 年李梅樹完成了他在東美的

學業,回台後除了從事繪畫工作,並與陳澄波、廖繼春、楊

三郎、顏水龍、李石樵、陳清汾及在台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等

七人創立「臺陽美術協會」。其主旨為「拓荒播種,使新進

的畫家能有自由發表作品的機會,藉以琢磨畫技,弘揚民族

文化精神」。1938 年當選三峽街的協議員。

1939 年的《溫室》,是第二屆府展中獲得特選的作品,此畫

的色彩比較內斂,呈現文人的涵養,色彩對比柔和。二次大

戰後,1945 年時的李梅樹成為三峽街的代理街長,期間他組

織了治安維持會,設置公安隊來維持治安。該年年底卸任後

又被民眾推認為三峽鎮代主席,1947 年又被推舉為三峽祖師

廟的重建主持人,開始參與設計和重建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

該廟,此特殊的任務,對他而言是一艱鉅的挑戰,舉凡這座

廟的設計、考證到監工、用料都親自規劃,耗盡心思、不計

個人的奉獻。但因為在繪畫上要求完美寫實的李梅樹,也以

創作藝術品的心情來經營廟宇的重建工作,故就一發不可收

拾投入了 36 年的時間直到 1983 年去世為止。這期間,他不

但帶著學生實習製作,還率領誦經團巡迴全省募款,甚至尋

訪各地大廟宇名師工匠蒐集修廟計劃,不但講求真材實料,

而且處處要求精雕細琢的藝術風格。「以石為底,以木為

頂」,是祖師廟的修正原則,堅持以傳統古法進行重建。而

在他的號召下,許多工藝和繪畫大師如黃龜理、李松林、林

玉山、陳進、郭雪湖、陳慧坤……等人,都在此留下作品。

李梅樹對美的堅持及藝術創作精神,融合東西文化又兼具傳

統的藝術,在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祖師廟也從此躍昇為

廟宇中的「藝術殿堂」。1950 年台灣實施地方自治,李梅樹

當選台北第一屆縣議員,完成《露台》代表作,並又連任兩

屆縣議員。此後才從政治界淡出。

淡出政治界後,於 1962 年應聘任為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研

究所教授,1964 年應聘任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簡稱國立藝

專,現今台灣藝術大學 )教授兼科主任。1967 年創辦國立藝

專雕塑科,並兼科主任。1969 年,首創台灣國內美術科系巡

迴全台畢業展。1973 年自國立藝專退休。1975 年應聘任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1974 年與畫友共同創立中華

民國油畫協會並擔任常務理事。應聘任第七屆全國美展審查

委員及省展評議委員。同時也繼續處理畫會事務。1978 年,

李梅樹因過度勞累而在家人勸說下前往日本日光地區休養,

在那裏畫下許多以楓林為主題的畫作。但 1983 年 2月 6日,

李梅樹因慢性阻塞性肺炎而在台大醫院逝世,安葬於三峽。

李梅樹的一生,融合了多樣的人格特質:一絲不苟的藝術家、

多才多藝的生活實踐者、嚴格拘謹的家長、無視金錢的瀟灑

文人、三峽地方長老、以及對三峽祖師廟有強烈使命感的獨

行者。終其一生,李梅樹身兼藝術家、教育家、政治家與廟

宇建築家於一身,可以說是一位精力旺盛、急公好義的社會

改革者及美術教育工作與美運動的推動者。

在李梅樹的繪畫生涯中,雖然抽出時間從事政治、經濟的工

作,但他終生堅持及執著於自己的目標及夢想,不論外界的

反應或批評如何,也許是個性使然,他始終畫着屬於自己的

寫實畫風。在台灣繪畫史的研究中,李梅樹的畫風細膩,其

作品風格的轉變雖大致上可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但他

對藝術創作的努力及真情則始終如一。早期 (1924—1948)

是指李梅樹在日治時期的的創作,被稱為【外光派時期】

(日本將印象派翻譯成外光派 )。中期為二次戰後 1948 年至

1977 年生病住院前的創作,被稱為【台灣本土時期】,晚期

即為 1977 年大病初癒,到過世前的創作,稱為【回歸自然

時期】。

▲《切蕃薯之女》

▲《自畫像》

▲《溫室》

Page 24: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2 · 台灣藝術家

【外光派時期】: 李梅樹在東京美術學校期間,正是印象派

在日本大行其道的時候,而東美校風屬於較為保守的外光寫

實、折衷印象,更因李梅樹的本性使然,他始終無法深入當

時日本新生代畫家不時鼓吹的野獸派新藝術思潮,野獸派的

狂放畢竟還是與李梅樹的血液不合,而其他的立體派、未來

派及超現實主義等新潮藝術當然無法獲得他的共鳴。而且他

的指導老師岡田三郎助以典雅、細膩的外光寫實著稱,是帝

展及東美的最主要風格。印象主義與寫實主義都是以客觀的

態度為出發點,寫實主義重視社會人文的客觀,而印象主義

則以色彩理論客觀分析光線在物體上的變化及光與色的互為

關係。兩種主義皆受到照相術的啟發及影響。此時作品以雜

揉印象派色彩的外光寫實的風格,描繪台灣的風土民情。從

日本返國後到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1 年 ),是李梅樹最為光

輝、最受矚目的時期。1934 年的《切蕃薯之女》,1935 年

的《編物》、《小憩之女》、1939 年的《紅衣》、1940 年

的《花與女》等,不論構圖、光線、筆觸色彩及人物的姿態,

都是從西方大師的作品中借來的,畫裡人物的東方面孔其實

是置身於西方情境中。可以說這些畫作以典雅、親切的方式

結合了西洋美術與台灣本土題材得到很好的協調。《小憩之

女》,獲第九屆台展特選第一席,受頒臺灣總督獎,畫中少

女,以婉約的姿態,悠然坐在午後的陽光下的庭園一角,手

指輕點朱唇,若有所思。人物和衣著,甚至於空間的佈置,

即可知道七十年前,富裕人家的生活品味。1939 年的《紅

衣》,曾入選日本第三屆「文展」(前身是帝展 ),是李梅

樹早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及 1940 年的《花與女》如圖一,

曾入選第四屆「日本文展」及奉祝展 (日本開國二千六百年

展 )的作品,畫中短髮的賣花女,準備回家休息,正在整理

最後一束花的她,一臉疲憊的樣子。畫家以東京作為畫的背

景,用非常強烈的明暗與色調的對比,營造出背光與空間的

效果。1948 年的著名代表作《黃昏》,是畫者在黃昏時請自

己的家人把地上的收成的甘藷帶回家。藉此描繪太陽西下,

田家婦女整裝結束一日辛勞的情景。李梅樹藉著西洋名畫的

語法表現台灣本土的鄉愁,以及農家婦女勤勞的樸實的性

格,其構圖緊湊嚴謹,人物造型穩重,氣氛沉靜,帶著濃濃

鄉愁,被認為是台灣

美術史上難得的史詩

型畫作。

【台灣本土時期】李

梅樹開始投入地方事

務,尤其擔負起祖

師廟重建工作大任之

後,專心作畫的時間

減少,但對台灣民間

藝術有了更進一步的

深切了解,從而對環

境週遭的一切,產生

了微妙的感情,以及

為村民們純樸善良、

勤儉刻苦、樂知天命

等的天性所感動,畫

風因此有了很大的改

變。不再從西洋畫中找靈感,不再師法西方畫作,開始回到

真實的視覺經驗,回到那充滿深情的台灣本土的描繪。同時

畫作也從人物群像轉變成傳記式的肖像畫。這時期的代表作

有《露台》、《春風》等。1950 年的《露台》如圖二,與

李梅樹以往的作品大不相同,是他從西洋美術邁向本土化的

關鍵作品。此作中兩位主題人物其實模特兒是同一人,李梅

樹在創作此畫前曾經先畫了坐姿與立姿兩張油畫稿,再融合

創造成此幅畫,場景配置及人物動態、衣飾等均呈現畫家的

巧思及一貫的寫實風格,相當傳神。衣著一籃一紅,用色採

寒、暖色對比,而姿勢一坐一站,也具有對比效果,中景茂

密的樹木則有銜接近景和遠景的功能。此作流露出一股濃郁

的「鄉村抒情」之美。1953 年的《春風》如圖三,畫中人物

笑容可掬,自信中帶著靦腆的露齒而笑,身著紅色洋裝喜氣

洋裝,使得畫如其名,如春風般溫暖,李梅樹以筆觸勾勒,

留住姣好容貌的年少風韻,也表現了台灣人民生活的幸福知

足。從李梅樹這時期的創作中,我們看到的也是中產階級愉

悅而悠閒的生活。李梅樹鍾情於女性影像的描繪,除了因女

性在長時間作畫中較有耐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女性常具備

有曲線美、膚質美、服裝美及髮式美等優點。此外,李梅樹

對畫中人物的服裝也極為講究。

【回歸自然時期】或許因大病初癒,對人生有所領悟,及其

後在日本休養期間,李梅樹隨心所欲地描寫大自然的豐富變

化,一種怡然自得的體悟洋溢在他的作品中。此時期的作

品與她大半生的藝術風格大異其趣。不再刻意經營構圖與

主題,常以自然風景入畫,強調光與彩的調和。以三峽的景

致為不斷地描繪的對象,表現對於家園風光的永久眷念和思

慕。1977 年的《三峽春曉》如圖四,此畫作以三峽地標─三

峽橋為題材,描繪清晨的陽光在雲霧間透出一抹鵝黃色及溪

畔堤邊迎著朝陽的洗衣婦身影,畫面安詳而寧靜,譜成如詩

如畫的樂章。,雖然人物畫是李梅樹最擅長的題材,但晚年

時期的創作重點已不在人物,而是在光影的捕捉。以大自然

的風景描寫為常見的主題,強調人與大自然在光與色的交融

▲《紅衣》

▲《黃昏》

▲《小憩之女》

Page 2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3台灣藝術家 ·

下所產生的感動。1979 年的《戲水》如圖五,畫中的人物

(他的三媳婦 )已不再是畫面唯一的焦點,而是在光線穿梭

下,人物、流水和石頭所造成的大自然綺麗變化美感,李梅

樹在石頭與流水的處理技巧上掌握得非常完美,質感真切自

然,光影在此展現了律動。而少婦的一雙明眸及笑意盎然的

臉龐,也深深吸引着觀賞者。1981年的,表現重點在光線上,

畫面上群聚的人群和自然景觀融合在一起。李梅樹對水面光

影的處理,顯然有另外一種體會。此畫中表現水面下的潛流,

溪流的方向及水面的深淺都歷歷可見,自然生動。左上角陰

影處光線變化的處理亦十分豐富。使景深及空間感的效果變

得非常明確。

李梅樹在六十年的繪畫生涯中,不論是早期的學院派畫風或

是到晚期描繪台灣本土的風景人物的精細畫風,都是非常堅

持地執守着寫實的畫風。尤其愈到晚期,處事很嚴格的李梅

樹,卻用永恆而艷麗明亮的色彩,畫出對親人的永遠關愛,

但始終堅持走寫實路線,寫實到可以做為當時「人、事、物」

的考據之用。李梅樹用他的一生執守著三峽,而留下他揮灑

出來的那些具有獨特韻味的藝術。

▲ 圖一《花與女》▲ 圖二《露台》

▲ 圖三《春風》

▲ 圖四《三峽春曉》

▲ 圖五《戲水》 ▲ 圖六《清溪浣衣》

Page 26: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4 · 紙上藝廊

林漢章 John, Han Chang Lin

林漢章 1951年出生於台灣彰化。從兒童時期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生時期的

作品栩栩如生,得到眾多師長的讚賞與

鼓勵,讓他對藝術創作之路更加執著。

1990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受到西方藝術的沖擊,開始了他的大膽實驗創作,所

以作品風格清新、獨創性很強。

林漢章的 Emit Flow系列作品,類似於60年代抽象表現主義,他畫筆揮灑不激動而是專注於顏色流量及創作過程中所發

生 “意想不到的效果 ” “JOHN LIN”為溫哥華市中心 Harrison Gallery畫廊的長期簽約展售藝術家之一。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http://hanchanglin.info

Page 27: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5紙上藝廊 ·

John, Han Chang Lin Born in 1951, Taiwan

His passion of painting Chinese watercolors and calligraphy started in his early childhood. As Lin immigrated to Canada in 1990, he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styles of painting, which is now evidently shown with his bold expressionistic style of using colours in his paintings. His painting display and sale at Harrison Gallery in Vancouver, BC, Canada.

Page 28: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6

蒙受網路的賜惠,今天的資訊和知識流通與十六世紀;提琴

剛萌芽階段真的無法相互比擬,但是很有趣的一個現象,那

是提琴這項樂器的形狀和製作工程沒有因為資訊的快速匯流

而有太大的改變。

提琴的形狀大多相似,精密的來測量也只有幾釐米的不同,

從提琴被製作出來,用於對音樂的表達至今也有了四百多

年,它的形狀沒有什麼改變,但是在可以看得見的提琴外表

之下,反應社會變遷的性能改變,不可謂不讓人驚訝,剛開

始的時候提琴只要能夠撐住家庭規模的演奏,在客廳裡;在

皇宮中,親朋好友、表哥、表姐、阿姨、大媽,大夥坐下來

喝杯下午茶,在端起杯子的時候,在閒聊的空檔裡有著解饞

的甜點和聲音來愉悅一下彼此的氣氛,您說,那需要多大的

嗓門?不需要喊得震天嘎響,輕聲軟語是比較討好的,在那

個時代的音樂,提琴這個樂器是那樣的被要求的,輕柔的,

擁有神士和淑女的氣質特徵。

這曼妙的身影到了十七世紀,遇上了市民權的覺醒,遇上了

翻天覆地的革命情操,那愉悅的音符不再是少數人的禁臠;

不再被圈養於深閨宮中,它長出了翅膀;硬了頸子,衝出階

級的枷鎖,為擁有聽覺的每一個人服務,此時的提琴在形狀

上仍然沒有什麼太大變化,聲音卻像大地的響雷;起了極大

的改變,在此之後凡是無法跟上潮流的通通在此時下了時間

的列車,然後被淡忘,那些可以撐得住;有能力在諾大的演

奏廳獨撐要角的琴聲,才被珍惜的流傳下來,至今他們被冠

上與人一樣的名字,從心底發出召喚,與人類的精神相互共

鳴。

提琴之所以能夠成為好的提琴除了製琴師的努力外,土地和

時代的氛圍也是成就它的重要條件。當時歐洲的市民革命勃

發,所有的人可以買票到演奏聽裡頭,聆聽演奏,提琴的性

能就被要求,所有聆聽者都可以平等的清晰的聽到每一句樂

段,這樣的要求不是每一把琴可以充任的,有的只能在演奏

者耳畔嗡嗡作響,有的雖然可以將聲音傳到遠處,但操作起

來明顯癡呆笨拙,於現代的比喻就像是台車子,雖說每部車

都有四只輪子,但油門的反應不同;加速的能力更是天差地

別,上了演奏台的提琴就好比賽車道上的車子,油門踩下去;

希望它跑的快跑得有力氣,希望坐在後排;再後排的聽眾都

聽得到我所詮釋的樂音,只要觀眾有這樣的索求,就造就了

孕育好提琴的環境。

【移民創業.各行各業】

圖與文/曾建勳

Page 29: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7

出現好提琴的另ㄧ項重要原因是製作的材料,在整個地球溫

暖化的進程中,成為提琴材料的樹種明顯的受到影響,因為

溫度的上升,木材的質地越發鬆弛,找到適合的材料只好依

賴歷史裡的資產,擁有這些資產的土地少了,而加拿大仍是

擁有這些資產的國家,來到這裡,有這些優秀的材料,優渥

的環境,成就好的琴聲變得更近些了。

琴聲的唯美,像是一幅綠草如蔭的畫作,它感性得任誰也不

想說句閒話,打著美麗的旗幟,吆喝著感性打壓著理性,是

每天面對聲音和震動的製琴者迷惑的事,關於怎麼把好的琴

聲做出來,就像是位廚師,一位盡責的廚師在受到讚美之前,

必須有效的使用自己的雙手,必須瞭解四季食材的變化,在

水和火的掌握拿捏中精進,不是好看和熱情就可以成就味蕾

的滿足,好的琴聲來自理性和感性的掙扎,好的料理是來自

慎密的計畫和創意,好琴聲;是屬於藝術的層面,但它更需

要科學的分析和堆砌,如果說製作提琴是份藝術的創作;不

如認為它是個理性科學的行動來得恰當些。

有了清楚的分辨能力,有了符合邏輯的推理精神,企圖將琴

聲與感動聯結仍屬於虛妄,感動時而像掛在天邊的明月,時

而似沙漠中的花朵,不是人間一蹴可及的,那是屬於神的範

疇,你說;當人要作神的事那怎麼可能!而製琴這件事,就

偏偏在這裡頭徘徊,來回於科學和虛妄,理性和感性之中,

秉持虛誠的心是工作的基本姿勢,積極的作為是當然的態

度。

拜網路之賜,終有一天國境和語言的隔閡期待會打破,就像

是提琴的演進史,由小小客廳走進偌大的演奏廳,雖然形狀

看起來仍是提琴,幻化的音量和音質服膺了市民權的要求,

至今仍未停止進步的速度,在未來琴聲將演化成哪種動人的

形式,讓我們期待,讓我們迎接那一種可以留在歷史中的提

琴聲吧。

展望未來,提琴的聲響分析與電子訊號有著不可分的關聯

性,目前除了致力於提琴的製作外,對於音樂訊號的處理;

放大,藉著喇叭的設計;製作,及真空管擴大機的研製,更

進一步拓展琴聲的可能性,希望可以看得見的未來有更好的

琴聲。

鋼琴與小提琴可能是西洋古典樂器中最為人熟悉,且是學習古典音樂的人最常選擇的樂器。你可知道有一位台灣移民,

過去二十多年因著機緣,一步步摸索,如今已是約聘製作小提琴的達人 ...

Page 30: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8 · 歷史專題

如同大自然中其他的生物一樣,人是從孕育他的土地、空

氣、陽光、教育形塑出來的,抽離掉這些,他就不再完整

了。

這裡我們要敘述的有關林家的故事,雖然乍看起來,這是一

個家族,然而林家的命運及台灣的歷史和這一塊我們生存的

土地,都有血肉相繫的密切關連,甚至可以把它當作台灣

一百年來命運的縮影和寫照。

在嘗試用文字來呈現林家的故事之前,我們應該對自己生於

斯、長於斯,時時刻刻都在呼吸的國家,有一個輪廓較為明

確的認識。

如果從三、四百年前荷蘭人佔領台灣算起,這將近四百年的

歷史,可以說是一段波濤洶湧、起伏不定的歷史坎坷路。從

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入侵台灣,在台南建立殖民地開始,前後

三十八年的統治時間內,前十六年北台灣則由西班牙統治。

一六六二年,鄭成功的部隊進入台灣,趕走荷蘭人,開啟了

鄭成功、鄭經、鄭克塽父子孫三代在台灣為期二十二年的統

治,接下來是大約兩百十一年的滿清統治年代。

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清廷因清日戰爭

失敗,李鴻章代表清廷與日本簽下出賣台灣的賣身契「馬關

條約」,於是有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日本統治時代。

二次大戰,全球捲入彌天蓋地的戰火中,墨索里尼、希特勒

陸續節節敗退,終至全盤潰敗。一九四五年,美國試爆原子

彈成功,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仍然企圖作困獸之鬥。同年中、

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宣言」,力促日本無條件投降,

日本當時對此並沒有任何回應。

同年八月六日,美國第一枚原子彈投在廣島。九日,第二枚

投在長崎,爆炸驚人的殺傷力,舉世震驚。日本帝國這時已

經日暮途窮了。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全世界廣播宣

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此時劃下休止符。台灣交

由國民黨政府接掌,並進入光復後的戰後時代。

隨著大戰結束不久,大陸的國共內戰卻如火如茶的展開,短

短的兩三年間,蔣介石的軍隊兵敗如山倒,整個大陸全部淪

陷,毛澤東在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灣以「中華

民國」存在到今天。

這就是吳濁流先生以「亞細亞的孤兒」作為書名的台灣一百

年的歷史坎坷路。(待續 )

台加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林宗義博士 (1920-2010) ,是台灣精神醫學的先驅,曾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HO) 精神衛生研究部部長,以及世界心理衛生協會榮譽總裁,在世界精神醫療衛生領域卓有貢獻,享譽國際。

林宗義博士是台灣 2002國家文化總會 (National Cultural Association) 第一屆總統文化獎 (Presidential Culture Awards) 菩提獎的得主。林博士畢生從其父 ( 前台大文學院院長林茂生博士 ) 當年送他赴日留學時的一首詩作「耕南送子」:「桃源在何許 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 沿溪踏花去。」為其一生的夢想,並念念不忘以「重建台灣文化,恢復台灣尊嚴」為其終身志業。

國家文化總會特邀專人,為總統文化獎得獎者寫出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傳記,

包括「林宗義的故事」均列入教育部發行之中華兒童叢書。今逢台加月刊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發行一週年之際,經作者曹永洋老師同意授權轉載,本刊邀 Catherine Hung將「林宗義的故事」翻譯成英文,並將逐期以中英文同步連載方式,一方面感念林宗義博士 1991年領頭創建台加文化協會的宏觀與精神,並同時開啟一扇第二代台裔認識台灣與台灣人

物的窗。(編者按)

林宗義的故事 (化悲情為大愛的人生路)

作者 / 曹永洋

[序章

Page 31: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29歷史專題 ·

IntroductionLike all of nature’s creatures, humans thrive when given certain basic things: shelter, sustenance, fresh air, sunlight, and education. Without these elements, humans cannot hope to thrive. This story and the life of Dr. Tsung-Yi Lin is about fighting for these elements and furthering access to them through selfless work and dedication.At first glance, the story of Tsung-Yi Lin and the Lin family may seem like a story only about one family, however, the fate of the Lin family is inextricably tied to the fate of Taiwan, with a common story bound by blood. The story of Lin family shares a parallel arc with Taiwan’s over one-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To situate the story of the Lin family,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family flourished.

We can start by looking at the history of Taiwan 300 to 400 years ago, when it was occupied by the Dutch. For the following 400 years, Taiwan witnessed a turbulent period with many ups and downs. The Dutch invaded Taiwan in 1642 where they ruled for 38 years from their colonial base of Tainan, in the south of Taiwan, while the Spaniards governed the northern region for those first 16 years.

In 1662, Zheng, Cheng-kung (Koxinga), a chief commander of the Ming Empire troops, landed his maritime army in Tainan and ousted the Dutch from Taiwan. He began the regime of Cheng (Cheng Cheng-kung, Cheng Jin, and Cheng Keshuang) for the next 22 years, which was then followed by 211 years of reign by the Qing Dynasty.

On April 17, 1895 (the 21st year of the reign of Guangxu), after the Qing Empire was defeated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Li, Hong-chang, on behalf of Qing Empire, signed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that ceded Taiwan to Japan. This treaty essentially sold Taiwan to Japan whereby the Japanese governed Taiwan for the following half a century.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entire world was drawn into warfare. Mussolini and Hitler, one after another, suffered tremendous losses until they finally faced crushing defeat. In 1945, the United States’ atomic bomb test was a success, but Hideki Tojo, 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refused to surrender and continued to fight desperately. In the same year, China, US, and the UK jointly

issued the “Potsdam Declaration” which called for the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of all Japanese armed forces; however, Japan did not obey the declaration.

On August 6th 1945, the first atomic bomb was dropped on Hiroshima, followed by the second bomb in Nagasaki on August 9th. The world was stunned by the lethal devastation of the powerful explosion. On August 15th, Japanese Emperor Hirohito broadcasted Japan’s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to the world, consequently ending World War II. Taiwan was then plac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Kuomingtang (KMT, the Nationalist Chines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untry entered the retrocession post-war era.

Not long after the war ended, the civil war in China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unfolded like a raging fire. Within two or three years, Chiang Kai-Shek’s troops were routed out of mainland China and escaped to Taiwan while Mao Zedong established China a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KMT then named Taiwan as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was the story depicted by Wu Chuoliu in his book, “Orphan of Asia”; the story of Taiwan’s recent one hundred year arduous historical path.

(This is the first article in a series that will tell the Lin family story. )

The Story of Dr. Tsung-Yi Lin The lifelong road of finding truth, compassion and reconciliationTranslated by Catherine Hung

Lin's family in Tainan, Taiwan, 1932

Page 32: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0 ·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Distribution List / 台加月刊取閱地點

VancouverCentury Chiropractic Clinic崴傑脊椎骨科#204-2786 West 16th Ave7667 Nanaimo St./604-678-9967Corner 23萬巒豬腳4008 Cambie St./604-879-8815Dustin Tour & Travel Inc. 藍天旅遊8881 Selkirk St. VancouverGrace Noodle House恩加麵廠#6-9079 Shaughnessy St./604-322-3538Greater Vancouver Taiwanese Canadian Association大溫哥華台灣同鄉會7663 Nanaimo St./604-688-3738 Huang's Beef Noodle Shop 老黃牛肉麵6940 Victoria Dr./604-324-8884Hsin Framing $ Moulding 欣欣畫框#103-8828 Heather St./604-336-6938Love My Smile 愛我微笑牙醫診所8307 Oak St./604-647-6453T. Flamingo Hair Salon 千鶴髮廊8538 Granville St./604-879-7211Taiwanese Canadian Cultural Society 台加文化協會8853 Selkirk St./604-267-0901Vancouver Formosa Academy 溫哥華東寧書院5621 Killarney St./604-436-2332碧瑤美髮3580 Fraser St/604-876-6438Killarney Community Centre6260 Killarney StMapole+Oakridge Community Centre990 W 59th AveKalvin’s Szechuen Restaurant 松林居5225 Victoria Drive/604-321-2888Green Club 綠色文化俱樂部185 W.Woodstock Ave/604-327-8693Wang’s Taiwan Beef Noodle House王記台灣牛肉麵3250 Cambie St/604-872-3618天仁茗茶550 Main St/604-684-1566加拿大多元文化活動中心537 Main St/604-638-3493Modern Dental Clinic 現代牙醫診所#320-5655 Cambie St/604-263-8413TUNN EX 我愛我車 #20-970 SW Marine Dr./604-263-9533鵬程教育學院2027 W 42th Ave./604-263-8586MPM多元數學教育中心3036 W 41st Ave./604-266-6762國際畫廊International Arts Gallery#2083-88 West Pender St, International Village Mall/ 604-569-1886Flamingo House Chinese Cuisine紅鶴酒家7510 Cambie St/ 604-325-4511Taipei Dim Sum Food Ltd台北點心麵廠7109 Victoria Dr/ 604-322-5088La Cuisson Cafe老桂松咖啡坊2050 41st/ 604-558-2589Kindom Photo3263 W Broadway/ 604-737-6839McDonald Realty Kerrisdale麥當勞地產2105 W38th AveBroadway Dental Plaza601 W Broadway

Champlain Herghts Community Centre3350 Maquinna Dr.Bubble World大頭仔3377 Kingsway/ 604-451-7658XO Tours Canada新聯華假期600-1788 W. Broadway/ 604-738-6188

BurnabyBeautiful Island 風信子#1-4648 Imperial St./604-438-0258Chinese Taoism Kuan-Kung Association in Canada加拿大中華道教關帝協會天金堂3426 Smith Ave/604- 568-9880Garden Village Church 園鄉教會4950 Barker Cres/604-433-7711台芳麵點 (麗晶廣場)#1108-4500 Kingsway/604-655-2187Pearl Hot Pot 珍珠小火鍋7154 Sperling Ave/604-516-0238Sasaya Restaurant 全州豆腐鍋7538 Royal Oak Ave./604-433-3652Signet Tours 超值旅遊2F, 4705 Hasting St./604-688-9881Burnaby Library HighGate Location/ Tommy Douglas7311 KingswayNo. 1 Beef Noodle House 京園牛肉麵4741 Willingdon Ave/604-438-6648Dr. Wayne Niou 牛家庭醫師診所4500 Kingsway/604-436-1231Lion Travel 雄獅旅遊(麗晶廣場)#1323-4500 Kingsway/604-438-6578Alpine dental Clinic 愛盼牙醫診所4881 Kingsway /604-437-0655Seeds for Kids Language Art種子中文教室7782 Royal Oak Ave /604-338-3978Burnaby Library McGill Branch4595 Albert St珍珠小館Pearl House7152 Sperling Ave/ 604-522-3177XO Tours Canada新聯華假期#1823-4500 Kingsway/ 604-899-8886Nature's Essence永信健康食品#1309-4500 Kingsway/604-451-9377Lilly CP Chen Ltd李金萍會計師#603-4538 Kingsway/604-438-7575

Richmond Century Chiropractic Clinic崴傑脊椎骨科#118-5811 No. 3 Rd./604-678-9967Delicious Cuisine 一品怪廚100-7911 Alderbridge WayJen's Hair Salon 任太美髮7080 No. 4 Rd./604-241-7463Kuohua Trading Co. Ltd. 國華台灣食品#120-4551 No.3 Rd./604-276-8858Lansdown Canada Post942-5300 No. 3 Rd.Maxeme 醫車坊2-2300 Simpson Rd./778-881-9988Memory Corner 有香6900 No. 3 Rd./604-362-4442Richmond Public Library100–7700 Minoru Gate/604-231-6432Snack King Eatery 美食美客2280-8888 Odlin Cres./604-362-4442

Upopia Travel Inc. 富邦旅遊#2180,8766 McKim Way/604-248-1433Vance Financial Group吳麗珍投資理財604-779-2268Youneed Enterprises Ltd 高登健康生活館7964 Alderbridge Way/778-895-8116Yuan Hai Frames Manufacture & Art Gallery 源海畫框畫廊#148-11180 Coppersmith Place/604-272-3558Minoru Aquatic Centre7560 Minoru Gate, Richmond長宏食品1068-8700 Mckim Way/604-207-167812 Baskets Nutrition & Health Co.12籃健康食品集團6600 No 3 Rd./604-270-7831Pearl Castle Café 圓香生活餐飲1128-3779 Sexsmith Rd./604-270-3939Carrie Travel Ltd.凱麗假期 (AbeRd.een Square)2315-4000, No 3 Rd./604-231-0580施坤郎 BC省註冊中醫師 Unit 177-8171 Ackroyd Rd./604-273-3993L.A. Chicken160-11780 Thorpe Rd./604-278-4737美廉食品公司150-13911 Maycrest Way/604-273-1365Cafe Savoureux #1326-8368 Capstan Way/604-207-2589Soul Natural Holistic Medicine陳昶仁 漢醫師1355-8888 Odlin Cres/ 604-261-8313Dinesty Dumpling House聚#160-8111 Ackroyd Rd#2788 - 4151 Hazelbridge Way604-303-7772/ 604-303-9998Riva莉坊髮型美容工作室1038-8700Mckim Way/ 604-232-1119慈愛藥房125-4940 No. 3 Rd/ 604-303-7474

West VancouverWest Vancouver Memorial Library1950 Marine Drive

North VancouverNorth Vancouver City Library120 14th Street West/604-998-3450Capilano Library3045 Highland BlvdLynn Valley Library1277 Lynn Valley Rd.Parkgate Library3675 Banff Court

New WestminsterNew Westminster Library716 6th Ave

Port MoodyLazy Den Tea House懶人窩#105-3003 St. Johns St.

Coquitlam鄉香小館1202-1163 Pinetree Way/604-977-1688

TUNNEX 我愛我車2796 Barnet Hwy /604-554-0258Coquitlam Public Library (City Centre)1169 Pinetree Way/ 604-554-7323Coquitlam Public Library(Poirier Branch)575 Poirier St/ 604-937-4141Sammi's Juice Bar一龍奶茶#2908-1163 Pinetree Way/ 604-941-1688

Maple RidgeThe One Bubble Tea#150-22529 Lougheed Hwy/604-479-5511

SurreyBubble 8810209 King George BoulevaRd. #102

AldergroveAsia Pacific Farm3577 268 St./604-856-8558

Ontario長青學苑#6-3680 Victoria Ave., N York416-497-3331

Other大溫地區台灣人教會

溫哥華所有圖書館VPL(Central & all branches)350 West Georgia St./604-331-3603

取閱點免費贈閱

郵寄付費訂閱

加拿大國內每年$40

Page 33: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1社團 ·

綠色文化交流俱樂部

1月1日  2-4pm 林聖哲老師導覽:本拿比村莊博物館歷史建築解說

1月3日  2-4pm 林聖哲老師導覽:溫哥華市圖書館/郵局/教堂歷史解說

1月7日  10-12 顧梓承驗屋師主講 居家修繕講座:水電DIY(水管篇1)

1月9日  10-12 余峰先生領隊:西溫哥華市海灘公園野鳥生態解說

1月10日  2-4pm 烏騰與馬妞主講:北美六個景點極光攝影賞析旅遊講座

1月14日  10-12 侯捷老師主講:文史詩賞析講座

1月17日  2-4pm 林聖哲老師導覽:溫哥華市蓋仙鎮國家古蹟歷史解說

1月23日  10-12 余峰先生領隊:白石鎮半月海灣野鴨生態解說

1月24日  2-4pm 林聖哲老師導覽:溫哥華西尾區歷史建築解說

1月28日  10-12 顧梓承驗屋師主講 居家修繕講座:水電DIY(水管篇2)

1月30日  2-4pm 陳海騰Tony主講:洛磯山脈四季風情攝影旅遊講座

1月31日  10-12 曾秋文老師導覽:三角洲萊福保護區沙丘鶴與野鳥生態解說

活動查詢:林聖哲會長(Joseph Lin)604-327-8693綠色文化活動 www.greenclub.bc.ca臉書分享資訊 www.facebook.com/ josephlin.greenclub

蘭馨社蘭馨社相見歡茶會

時間:1月22日(五)12:30pm-2:00pm地點:935 Marine Drive , North, Vancouver.(room 203, Capilano mall)

西北溫蘭馨社將在2016年邁入第25年,台灣移民婦女在這溫馨的大家庭裡,相互

幫助,交流知識,疑難排解,融入主流社

會。想要知道我們是如何健康快樂的生活

在這好山、好水、好有趣的溫哥華嗎?竭

誠的歡迎舊雨新知參加。

報名:Cheryl Kang 康芝郁 604-961-2998

佛教慈濟基金會加拿大分會佛教慈濟基金會加拿大分會2015年歲末祝福時間:1月24日(日)1:15pm 來賓入場 4:30pm茶點結緣活動地址:麥斯劇院 Massey Theatre,735 Eighth Avenue, New Westminster誠摯歡迎您當天闔家攜手赴會,共聚一堂感受演繹,一起領受證嚴上人的感恩與祝福──福慧紅包、福慧袋等結緣品!會後謹備簡單茶點,期待與您一同話家常,浸潤在慈濟大家庭的溫馨裡!

聯絡604-266-7699/ [email protected]

法鼓山溫哥華道場⊙ 2月7日(日) 農曆新年 除夕大悲懺以虔誠心,懺除罪障; 以歡喜心,自度度人。

⊙ 2月8日(一) 新春吉祥普佛法會正月初一: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 2月9日(二) 新春消災延壽藥師如來法會正月初二:禮拜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新春法會期間設有光明吉祥燈、超薦燈及消災祿位、超薦牌位,

佛前獻供 花、燈,及法師開示祝福,詳情請洽詢知客處 (604) 277-1357

各項活動詳細時間請電洽或上網瀏覽 www.ddmba.ca

溫哥華世紀扶輪社⊙ 做個你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時間: 每週一 12:30pm-2:30pm,每週一次地點: 台加文化協會(8857 Selkirk St, Van)費用: 免費

學習撫養/愛護孩子的方法,獲得理解,支持和鼓勵! 承諾保密·歡迎有兒童和青少年的家長參加,每組由兩位經過培訓的帶組員負責。

“通過參加互助小組的討論,你可以獲得更深的體會與更寬廣的視野”

“獲得支持,回應和新見解”“聆聽來自其他父母的心聲,知道自己不

孤單”“透過相互間經驗的分享,讓自己成為更好

的家長”

有意參加者請致電登記   英語小組 604-669-1616   溫西國語小組 778-859-7316email: [email protected]詳情: www.parentsupportbc.ca此活動由Parents Sopport Services Society of BC主辦、溫哥華世紀扶輪社、台加文化協會協辦

Strength in Unity⊙ 探討有關男士的心理健康 研究計劃

    尋找亞裔會說華語的男士

Strength in Unity 將有一系列的講座&研究計劃,希望能促進心理健康與幸福人生。

*參加此講座,你將可以:  - 幫助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  - 學習如何參與和為增進心理健康倡導與何學習

  - 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社區心理健康大使

*資格: 自我認可為男士、17歲以上、       懂華語

說明會時間: 1月16日(六) 2:00pm地點: 台加文化協會      (8853 Selkirk St, Vancouver)

講座時間: 1月23日(六) 2:00pm地點: 台加文化協會      (8853 Selkirk St, Vancouver)

參加說明會可獲得$10,每次參加講座可獲的$55以做為佔用你時間與交通費的補償。

*報名: [email protected] / 778-782-7735

*詳情請參閱網站 www.Strength-in-Unity.ca/British-Columbia

Free Workshops on Mental Health & Wellbeing

Register by email 欲報名,可透過電郵:

[email protected]

Or by phone 或透過電話:

778-782-7735

Research Study Looking for Chinese Speaking Male Volunteers 學術研究計劃:尋找亞裔會說華語男仕

Want to learn more? Come to our Information Session 欲知詳情? 請前來參加我們的說明會 Date 日期: Jan 4th, 2016 Time 時間: 5:30pm Location 地點: Room 1415 Harbour Center 515 West Hasting Street, Vancouver

For more info, call 欲知詳情, 請洽 778-782-7735 or visit 或至網站 www.Strength-in-Unity.ca/British-Columbia

免費華語講座: 心理健康與幸福人生

WORKSHOP BENEFITS • Meet and network with like-minded folks • Learn new life skills around mental health • Receive $55 for each workshop attended

VOLUNTEER CRITERIA • Self-identified male • Aged 17 & older 17 • Chinese

參加者資格 • 自我認可為男仕 • 17歲以上 • 能講華語

講座的益處 • 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 學習心理健康方面新的生活技能 • 每次參加講座可獲得$55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西門菲沙大學為您介紹 A Discussion On:

WHAT TO EXPECT • Learn about the Strength in Unity

project and its aims to reduce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and to promote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 Learn about how to get involved and what you can do to advocate

• Learn how to become 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ambassador

• Receive $10 for attending the info session and $55 for each workshop attended for time and travel

WORKSHOP BENEFITS • Meet and network with like-minded folks • Learn new life skills around mental health • Receive $55 for each workshop attended

Men’s Mental Health 探討有關男仕的心理健康

Registration by phone 透過電話報名: 778-782-7735

Email 電郵: [email protected]

VOLUNTEER CRITERIA • Self-identified male • Aged 17 & older 17 • Chinese

For more info, call 欲知詳情, 請洽 778-782-7735 or visit 或至網站 www.Strength-in-Unity.ca/British-Columbia

對於此講座的期待 •了解 Strength in Unity 計劃的研究目的,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促進心理健康與幸福人生

•學習如何參與和為增進心理健康倡導 •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社區心理健康大使 •參加說明會可獲得$10,每次參加講座可獲得$55以作為佔用您時間和交通費用的補償

參加者資格 • 自我認可為男仕 • 17歲以上 • 能講華語

講座的益處 • 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 學習心理健康方面新的生活技能 • 每次參加講座可獲得$55

Want to learn more? Come to our Information Session 欲知詳情? 請前來參加我們的說明會 Date 日期: Jan 16th, 2016 Time 時間: 2:00-3:00pm Location 地點: 8853 Selkirk St, Vancouver, BC 台加文化協會

-大溫哥華台裔社區活動看榜-

Page 34: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2

台加課程 &活動TCCS Activities

· 台加課程 & 活動

老師: 田興和時間: A班星期一&三 10:00am-12:00pm

B班星期二 7:45pm-9:30pm費用: A班$25/月;B班$40/3個月   

您是否經常回味起年輕時在操場、公

園、草地上大夥兒圍成一圈,盡情暢快

跳著土風舞的美好時光? 律動的身體伴

著優美輕快的樂曲,那是多麼令人愉悅

開懷的享受啊! 無論您是要重拾美好時

光或是對舞蹈熱衷喜愛、抱有熱情的,

我們都竭誠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

----------------------------------

老師: 謝依霖                           時間: 星期一&三 1:00pm-3:00pm費用: $30/月;$10/Drop in

國標舞老師Elaine來加拿大後先後跟隨Ballroom老師:Denis Tremblay、Luana Conte。 Latin老師: Katerina Michtchenko、Olga Richardson學習國際標準舞技巧訓練。2010 Canadian Closed Competition (CCC) Senior Pre-Champ Standard Champion。教學經驗豐富。(週一老師上課 & 週三學員自行練習)

----------------------------------

老師: 謝依霖時間: 星期二 1:00pm-2:30pm

星期五 10:00am-11:30am費用: 會員$12/月;非會員$18/月

$5/Drop in排舞是一種簡單易學的單人舞,近年來

逐漸風行,受到民眾喜愛。它不受性別

和年齡的限制,男女老少皆宜,它綜合

多種不同的舞步,除了可以達到運動目

的,欣賞不同格調的音樂,其中方向

的變化,還能訓練您頭腦清晰,身心

靈活。

老師: 黃威傑604-678-9967時間: 1月31日(日) 10:30am費用: 會員Free;非會員$2/Drop-in

復健運動的內容將包含頸部、肩部、腰

部、臀部、腿部及腳部等的復健,讓大

家有機會學習自我保健及減緩常見的疼

痛。參加的學員請自備鋪地墊及穿寬鬆

的衣服。

----------------------------------

主持: 劉仲明時間: 星期二&四 8:30am-10:00am費用: 會員$1/次;非會員$2/次

許多養生的道理,都需要透過鍛練去體

會,不是背誦經典來的。平甩功可調節

身體的規律,通經疏眽,兼顧五臟六

腑。許多人每天定時鍛練,每次練完感

到身心舒暢,睡眠安穩,工作精神集

中。獲益良多。太極拳傳承自老祖宗的

養生智慧,練的時候平心靜氣,全身放

鬆,是所有愛好修行,養生,氣功的人

都應該學習的首要功法。歡迎您加入我

們的行列!

----------------------------------

老師: 沈于順&吳明芳 604-985-8687時間: 星期六 10:00am-12:00pm 費用: 會員$150/期;非會員$175/期      (一期8堂課);$25 Drop in鄭子太極拳功架 ,太極拳推手, 無極站樁 & 健身十二段錦鄭子太極拳37式緩和鬆柔的動作,功效宏大老少咸宜,每天利用空閒幾分鐘,能達到幼者壯、老者健,是最王道的養生功法。青年者習練,增加關節柔軟度、心肺功能、矯正不良脊椎姿勢,學得防身武術。年老者習練,下盤穩固不易跌倒,改善一些慢性病,強化內臟、腦幹和中樞神經,達到健康延年。新一期課程已開始,歡迎報名參加!!

主持: 李友志604-275-6365

時間: 星期日 10:00am-12:30pm

地點: The Zone Bowling 球館 (#180-14200 Entertainment Blvd.,Richmond) 在No. 6 Road夾Steveston Hwy; Silver City電影院和Subway對面,球館電話: 604-271-2615。

----------------------------------

主持: 詹元稹604-581-6191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五 9:00am-5:30pm

星期六 10:00am-5:00pm星期二至四 7:00pm-9:30pm

費用: 會員$70/年 ;非會員$90/年 ;晚上週末打球額外$1;非會員Drop in $3

歡迎有興趣於桌球運動的朋友們一起參

與。請記得自行邀約同伴打球,謝謝!

另有初學者陪訓&指導 $20/堂;女教練

指導。

-------------------------------

今年球季因天候關係已告一段落,四月再繼續開打!聯絡: 林德清 604-277-7589      林文壽 604-241-7536      李友志 604-275-6365      劉坤益 604-241-0289

歡迎有興趣參加者,與召集人聯絡!

  ▲ 台加健行社

Page 3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3

台加課程 &活動TCCS Activities

台加課程 & 活動 ·

主持: 鐘淑汝604-418-1357時間: 星期六 2:00pm-5:00pm台加卡拉OK俱樂部設備精良,同好如雲,高手如林。歡迎大家相約一起來練唱、聽歌或試膽。俱樂部成員每半年收取會費30元,全年50元。台加會員drop in $3,非台加會員每人每次收費$4。

歡迎您邀請朋友同來參加

----------------------------------

主持: 張鍾玲時間: 1月9日(六)7:00pm

⊙園藝: 室內植物

     講解室內植物的管理及繁殖方法

  講師: 高源雄

⊙盆栽: 盆栽造型與整形的分別

  講師: 王永輝

----------------------------------

主持: 劉仲明604-266-2926時間: 星期五 1:00pm-3:00pm        費用: Free玩橋牌,可以使人的心智靈敏、結交朋

友、培養默契,並且享受比賽的樂趣。

歡迎新手參加,混含練習,熟悉叫牌及

打牌技巧。有興趣的會友請最晚於前一

天聯絡負責人。

時間: 2015年11月16日-2016年2月29日每星期一10:00am-12:00pm

費用: 每班$120 (一期12次)

從最基礎的單字、句型開始到簡單常用

的日常會話及日語歌謠練習,希望能使

學員們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享受學習日

語的樂趣及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 劉瑛瑛,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

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原東京師範學

校)教育碩士,旅日八年半。 曾任職於

台北駐日本東京經濟文化辦事處三年餘

及台灣南開科技大學及南投縣社區大學

日語講師,計十餘年教學經歷。

----------------------------------

老師: Charles Mclarty時間 :每星期二 1:00pm-3:00pm費用 :會員 $20/ 月;非會員 $30/ 月

學英文不再只是跟著課本背誦,也可以很多元化,台加文化協會現推出以英文時事討論方式讓學員能融入當地的話題並進一步學好英文。Mr. Charles Mclarty向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引導學員閱讀英文報紙,並學習以英語表達意見。

Instructor: Flora & PeggyTue 7:00pm-9:00pm $180(12 weeks)

本華語會話班課程內容實用,編排生動

活潑,是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溫哥華台灣

語言協會創會會長胡玉華老師精心設

計,最適合完全沒有中文背景的學生。

請台加會員多多將此實用的華語會話班

課程,介紹身邊的非華語背景親友。隨

時歡迎報名或試聽。

TCCS Toastmaster

聚會時間: 1月6日 & 1月20日負責人: 馬苔菱

指導 : Chris Lee  

您是不是在眾人面前講話就緊張不已 ?

與人溝通時,您能否精準的表達您的意

思 ?在商業或日常生活面臨談判時,你

知道這之中的說話技巧嗎 ?不管你是對

一人或眾人,台加 Toastmaster( 國際演講協會 )可以幫助您,讓您在職場或

家裡,說話有條理與自信,瞭解其方

法,擁有好口才絕對不是難事 !

----------------------------------

時間 : 1 月 16 日 ( 六 )2:00pm-5:00pm

加拿大註冊移民顧問 Jessilyn Liu將在台加,現場提供有關楓葉卡、移民、入

籍等義務諮詢協助,歡迎前來。

請事先預約,以免等候 604-267-0901

Page 36: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4

台加課程 &活動TCCS Activities

· 台加課程 & 活動

主持: 詹元稹604-581-6191/ 778-985-1136               費用:會員Free/非會員$3時間 健行地點

109walks

行程(km)

領隊 集合地點

1/2 (六 )9:15 am

Gladstone trailVancouver 8 葉茂雄

604-299-0496SE Marine Drive >Elliott St. S >E Kent Bikeway E > park on the road side.

1/9 (六 )9:15 am

Delta Watershed ParkNorth Delta 8 詹元稹

604-581-6191Kittson Parkway parking , first roadside parking from 64th Ave exit off 91 Hwy

1/16 (六 )9:15 am Richmond South Dyke Trail 60 12 鐘淑汝

604-275-1357 London Farm Historic Site, Dyke Rd.

1/23 (六 )9:15 am

Burnaby Scenic Trail (West)Burnaby 9 5 曹永通

604-421-9816 Hasting > Beta > Confederation Park

1/30 (六 )9:15 am

Central ParkBurnaby 18 10 葉茂雄

604-299-0496 Imperial St.>Central park

2/6 (六 )9:15 am

Shoreline TrailPort Moody 22 7 葉茂雄

604-299-0496Hwy#7A>Moody St. N> Murray St. E > Rocky point park

備註 : 1. 務必穿登山鞋 (或球鞋 ),且自備雨具,風、雨、雪無阻。沿途風光明媚,請別忘了攜帶相機。

2. 健行詳細內容請依編號參閱 Douglas & McIntyre出版 “109 Walks in British Columbia’s Lower Mainland”(6th Edition)。地點及詳圖請電洽當日領隊。

時間:1月12日(二)10am-12pm

主講:鄭啟宏醫師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報告顯示,許多疾病的根源來自於消

化系統的問題,例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風濕關節炎,甚

至心理疾病像是憂鬱症和精神分裂症。

鄭醫師將會幫助您更了解消化系統的運作,探討它的失衡所

造成的一系列疾病,以及如何在生活習慣中做好保健。

鄭啟宏醫師畢業于Boucher Institute of Naturopathic 

Medicine 自然醫學學院(是僅七所被北美執照制自然醫學學

會所認可)取得自然醫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即考過國家執照

考試,取得自然醫學醫師執照,同時具有可開立處方藥的處

方權。鄭醫師在大學主修生化 (Biochemistry). 擁有自然

醫學加上科學的背景, 鄭醫師特別專長於代謝症候群 (心

血管疾病, 糖尿病, 痛風), 胃腸道疾病 (腸躁症, 胃

酸逆流), 各種經骨痠痛,以及男性健康, 包括勃起障

礙,生育障礙,攝護腺/泌尿疾病。

自我認識與人際關係

時間: 1月19日(二)10am-12pm

導讀: 陳昶仁中醫師

自己是情緒的主宰,做好情緒的理想狀態是自由自在!

情緒是一種反應→ 表現形式如高興、傷心、興奮、驚慌、

憤怒、沮喪等... 也產生不同原因。了解原因,才能對症

管理調和情續→ 主觀感覺、生理變化、表情動作、行為衝

動。

不依賴外在的得失來確定“自我”的意義,讓靈性升起覺知

和超越的能量,保持內在柔和穩定中平衡、清心、安詳的生

命活力的體驗中。

陳昶仁 - 加拿大B.C.省註冊中醫師,研讀自然整體醫學。

自美國完成 Master 耳穴醫學,自 Holistic Health Sci-

ence at Shanghai TCM College of BC 完成中醫 Master 

自然整體科學。創業及經營 Soul Natural Medicine 自然

整體醫學診所。在溫哥華演講及發表整體養生保健醫學和其

他漢醫學相關的主題。除了行醫及電視、電台專訪演講,並

組織及幫助籌劃許多慈善學術交流活動,例如舉辦已完成6

屆傳統中醫義診健康日。除了行醫,現是加拿大國家中醫藥

學會副會長,卑詩省中醫針灸管理局2013年的董事會理事,

中醫提昇豐富生命ー靈鍼妙藥指導。

---------------------------------------------------------------------------------------------------------------

Page 37: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5

台加身心靈中心Holistic Health

台加身心靈中心 ·

您想健康、快樂嗎?

什麼是身心靈健康的理念及做法?讓我們一起來台加身心靈成長中心學習,幫自己看到

希望,以活出健康、快樂的人生;你、我都可以做到。今天就可以開始。

需要個人成長探討者,請打預約電話 604-267-0901。

文 / 藍斐薰

幸福 是包容,接納自己的一切

最近看了一本書,是 Amita Moorjari 寫的“Dying to be me”,也看了她講到自己瀕臨死亡的經驗的演講,給我非常大

的啟發,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自我接納”對人情緒的影響,與快樂與否的關係。

Amita 是一個從小在香港長大的印度人。她的父母來自印度,在家裡他們講印度的方言,吃印度菜,保持印度人的文

化。父母送她就讀在香港的英國學校,在學校她講的是英語,但出去家門,校門,他住在一個中國人的社會。唯一和她

有關係的香港人的社會是她們家的幫傭,和幫傭的女兒。她從小就在這三種文化長大,但覺得她沒辦法完全融入任何一

種文化當中。在家裡,她的父母希望他像印度的女孩子一樣,上不上大學不是最重要的,嫁到一個印度的好丈夫才是最

重要的。在學校,修女要她們在星期天去教堂,但她父母告訴她,她們有自己的宗教。在學校如果有分組,她常常是最

後被挑選的幾個小朋友。她也很少被邀請到朋友家的生日宴會。走在香港的街頭,她看起來也不像中國人。這樣的生長

環境常讓他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沒辦法完全被接受。尤其是在她讀大學的時候,她父母安排她相親,在幾次相親後,她

訂婚了。但在她結婚前夕,她覺得非常痛苦,終於得到母親的支持,解除婚約。解除婚約後,她的父母和她在印度人的

圈子裡遭受很多批評、中傷。她的父親對她十分不諒解,好幾年他們都沒有交談。一再再的不被接受,也因為她覺得自

己深深傷害父母,她很自責,也越來越不能接受自己,喜歡自己。

雖然之後,她很幸運地認識和她背景幾乎相同的先生,但在她結婚之前,父親的去逝,對她帶來很深的打擊。不久之

後,她發現她最好的朋友得到癌症。在陪伴好友的過程中,她發現自己也得到癌症。看到好友經化療摧殘得不成人形,

她再也無法繼續支持好友,因為看到好友的情況就如同看到未來的自己,讓她感覺害怕與絕望。她的病情惡化的很快,

當她在醫院進入昏迷狀態,她可以聽到醫生、護士、媽媽、丈夫所有人的對話,即使這些人在另一個房間。她看到她的

父親慈祥的對她笑著說:你的時間還未到。她的好朋友也充滿愛的看著她。她覺得自己很被接納,她想繼續活下去。她

奇蹟般的醒過來,她的腫瘤也奇蹟般的變小,癌細胞也不見了。

她的身體漸漸變好了,她也體會到,一直以來,她從來沒有完全的接受自己,常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常否定自己。活過

來的她,因為感受到父親,好友的愛與接納,更感受到宇宙的愛,也覺得自己的“重生”是有所任務,這世界是要藉著

她向世人傳達些什麼訊息,這些是她書中的句子:

「當一個人了解到他自己的美好,他就不會因為恐懼才努力」

「我唯一在這世界上的工作就是做我自己,愛我自己,看到自己,別人,和我身旁這個世界的完美」

「我們唯一對別人的職責,我們唯一的目的是表達我們的獨特性,也允許別人這麼做」

「對自己誠實,比試著一直都很積極積極正面更重要」

「我們允許事情發生的過程中首先是需要信任,然後總是真實的面對真正的自我」

所以當一個人對自己不斷地批評或不接受自己,就像Amita.雖然她非常注重吃健康的食物,也做適量的運動,但因為她

不相信她是值得活在這世界上,所以癌症還是侵入她的身體。當她感受到被接納,而且接納自己,她身上的”毒素”也

就消失了。她身體的自癒能力也開始幫她恢復了健康。所以當我們的身體或是精神出現了狀況,先讓自己沉澱下來。回

想,感受自己的情緒,找出它和生病的關聯性。凡事都有它的源頭,需要從內心深處去尋找!

幸福小組專欄

Page 38: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6

 A Time in Quchi (109 min)

時間 : 1/7(四 ) 1:00pm & 1/9 (六 ) 10:00am

管小寶(楊亮俞飾)是一名生長在臺北都會區的小學生,暑

假來臨時,由於父親(閻永恆飾)與母親(江少儀飾)彼此

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孩子,因此小寶收拾好自己的暑假作業與

平板電腦,被爸爸送往新店屈尺的爺爺(管管飾)家度過暑

假。來到鄉下的小寶對一切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同時還得適

應與臺北家中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一天,小寶來到一處總

共只有 20 餘名學生的小學校園認識新朋友,在這裡逐漸轉

變心境,從平板電腦中的遊戲世界進入寬廣的鄉野,開始關

心身邊的人群。颱風季來臨,擾亂了暑假的平靜,管小寶也

在這假期中了解到除了作業之外,還得面對更為難解的人生

課題。

Northern Taiwan, 3 Jul 2012. Ten year-old Kuan Hsiao-pao is driven by his father (Yen Yung-heng) to the home of his recently widowed grandfather in the Quchi hills south of Taipei. His parents are both busy, spend little time with him. Hsiao-pao is a loner, and has a mutually argumentative relationship with his younger sister. He has to adjust to country life, living with his strict grandfather without any internet, but he also has been given some homework to do in his summer break, to write an essay on "the most interesting 20 days of my summer holiday". At the school, Hsiao-pao is an outsider, but he eventually makes a friend in aboriginal boy Huang Ming-chuan and his tubby friend Pao-tzu. He's also liked by a poor girl student, nicknamed Bear, whose family survives on collecting rubbish for recycling. One day Ming-chuan has a serious accident in the river and is taken to hospital...

天冷,大家說晚上不方便,所以請留意,我們一月份電影日改白天哦 !

Twa-Tiu-Tiann (134 min)

時間 : 1/15 (五 ) 1:00pm & 1/16 (六 ) 10:00am

大學生陳佑熙,是個有點小憂鬱,沒有太大人生目標的大學

生,失戀之後,萬念俱灰。誰知在有點古怪的歷史系朱正德

教授的引導下,佑熙竟然陰錯陽差地掉入了時光隧道,回到

了大稻埕——1920 年代日治時期台灣最繁華的第一鬧區,還

遇到了朱教授。佑熙化名為 YO-SHI,朱教授化名為豬頭師,

他們意外地見識了重大的臺灣歷史事件:「日本皇太子蒞

台」、「蔣渭水抗爭」…等。他們也遇見了在熙來攘往的大

稻埕獨力開設裁縫店,性格強悍的滿洲奇女子阿純;風華絕

代、色藝雙全的首席藝旦阿蕊…他們一面參與社會運動,爭

取自治,一面卻陷入愛情的甜蜜。在愛情的激勵與時代因素

的壓迫下,他們要如何贏取佳人芳心,贏得臺灣民主呢?

Yo-Si, a young college student, lives in present day Taipei with his widowered father, and he is miserable, until the day he unexpectedly travels 100 years back in time... Yo-Si panics a little of course, finding himself stuck in the unfamiliar past with no way of getting back to his life in 2013. However, he soon takes to the fascinating 1920’s like a fish to water. As it happens, not only does Yo-Si get to experience firsthand the imperial glory of the Japanese Empire and the blossoming of the former glory of Taipei city, he also falls in love with the prettiest geisha girl in town... would Yo-Si be able to find his way back again and possibly change the course of history?

Page 39: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7

The Boar King (102 min)

時間 : 1/22 (五 ) 1:00pm & 1/23 (六 ) 10:00am

《山豬溫泉》是一部充滿了脈脈溫情,講述愛與自我治癒的

影片。在美雀一家遭遇風災,生計難以爲繼時,枯乏無望的

日子卻突然因爲收到離世的父親阿榮的喜帖而出現了轉機。

震驚的美雀與女兒唯有通過阿榮留下的錄像找尋不曾知道的

祕密。

“We search and search all our lives and yet unknowingly, yesterday’s already gone as tomorrow arrives.” Because of Typhoon Morakot, Mei Cho loses her husband, Rong, and her family business is on the brink of shutting down. With the village in ruins, the villagers consider re-establishing themselves elsewhere when suddenly, they receive a wedding invitation from a man everyone assumed to be dead: Rong. What happened to Rong? What secrets has he kept hidden? What will Mei Cho do?

Beyond Beauty (93 min)

時間 : 1/15 (五 ) 7:00pm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花了將近 3年的時間拍攝,在全台灣的上空飛

行,總計累積了 400小時的直升機飛行時數。全片皆以空拍壯闊鳥瞰的視

角,將台灣以一種你從未見過的角度

與姿態,呈現在大銀幕上。

(83 min)

Tomorrow Comes Today時間 : 1/29 (五 ) 1:00pm & 1/30 (六 ) 10:00am

年輕的中餐外送男孩來自台灣,他隨身帶著照片,逢人就問:

「你有沒有見過我媽?」 大家看見照片裡那個三○年代好

萊塢著名的德國女演員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都不禁發笑或覺得莫名其妙,他卻不改其樂,穿梭在紐約街頭

尋尋覓覓,他在找什麼?或者這只是個無聊的遊戲?

男孩的鄰居是個白人青年,總在夜裡清潔紐約的公用電話,

被女朋友拋棄的他,想盡辦法要忘掉她的電話號碼,卻偶然

邂逅一對雙生姐妹花,和他在一起的究竟是姊姊還是妹妹?

他一直都分不清楚。也許,他根本也不想分清楚。

他們同時在偌大的紐約市生活,若有若無的彼此牽連著,而

他們真正想要的人跟人之間的溝通與了解,在實際上卻是荒

謬而不著邊際…。

"Tomorrow comes today" is a story about a Chinese food delivery boy looking for his mother in New York City; and the picture he carries as his mother is actually a picture of Marlene Dietrich.

He goes into all kinds of apartment buildings. Listening to sounds of New Yorker's life behind doors, he does his job. He is looking for balance between East and West cultures. In the process, he loses his bike, gets his tongue root cut, scavenges a cowboy outfit from the street, dances alone in empty hallways, and sometimes spies on his neighbor Wayne.

Can he finally find what he is looking for...

Page 40: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8

台加課程 &活動TCCS Activities

· 台加課程 & 活動

    

星期日 Sun 星期一 Mon 星期二 Tue 星期三 Wed 星期四 Thu 星期五 Fri 星期六 Sat

週一至週五9:00am-5:00pm週六 10:00am-5:00pm

1月8日(五)1:00pm

週一至週五  9:00am-5:30pm週二 / 週四   7:00pm-9:30pm週六   10:00am-5:00pm

每週四10am-3pm

1 2

健行社 9:15amGladstone trail, Van

3保齡球俱樂部 10:00am

4土風舞 10:00am

國標舞 1:00pm

5平甩&太極 8:30am

排舞 1:00pm

英文時事會話班 1pm

土風舞 7:45pm

6土風舞 10:00am

國標舞 1:00pm

兒童圍棋班 3:30pm

Toastmaster 7:00pm

7平甩&太極 8:30am

電影:暑假作業 1pm

8排舞 10:00am

橋牌社 1:00pm

藝廊開幕茶會 1:00pm

中級中文課 4:30pm

9健行社 9:15amDelta Watershed ParkNorth Delta

鄭子太極拳 10:00am

電影:暑假作業 10am

卡拉ok俱樂部 2:00pm

盆栽園藝俱樂部 7:00pm

10保齡球俱樂部 10:00am

11土風舞 10:00am

大家的日本語初級I 10:00am

國標舞 1:00pm

12平甩&太極 8:30am

身心靈成長 10:00am

台加月刊創刊週年茶會 11am

排舞 1:00pm

英文時事會話班 1pm

土風舞 7:45pm

13土風舞 10:00am

國標舞 1:00pm

兒童圍棋班 3:30pm

14平甩&太極 8:30am

阮在台灣的故事 1pm

15排舞 10:00am

橋牌社 1:00pm

電影:大稻埕 1pm

中級中文課 4:30pm

看見台灣 7pm

16健行社 9:15amRichmond South Dyke Trail

鄭子太極拳 10:00am

電影:大稻埕 10am

卡拉ok俱樂部 2:00pm

移民入籍諮詢 2:00pm

17保齡球俱樂部 10:00am

18土風舞 10:00am

大家的日本語初級I 10:00am

國標舞 1:00pm

19平甩&太極 8:30am

身心靈成長 10:00am

排舞 1:00pm

英文時事會話班 1pm

土風舞 7:45pm

20土風舞 10:00am

國標舞 1:00pm

兒童圍棋班 3:30pm

Toastmaster 7:00pm

21平甩&太極 8:30am

台灣大選後 ,向前展望 1pm

22排舞 10:00am

橋牌社 1:00pm

電影:山豬溫泉 1pm

中級中文課 4:30pm

23健行社 9:15amBurnaby Scenic Trail (West), Burnaby

鄭子太極拳 10:00am

電影:山豬溫泉 10am

卡拉ok俱樂部 2:00pm

24保齡球俱樂部 10:00am

31保齡球俱樂部 10:00am

復健運動操 10:30am

25土風舞 10:00am

大家的日本語初級I 10:00am

國標舞 1:00pm

26平甩&太極 8:30am

排舞 1:00pm

英文時事會話班 1pm

土風舞 7:45pm

27土風舞 10:00am

國標舞 1:00pm

兒童圍棋班 3:30pm

28平甩&太極 8:30am

隱形殺手-電磁波輻射 1pm

29排舞 10:00am

橋牌社 1:00pm

電影:你的今天和我的 明天 1pm

中級中文課 4:30pm

30健行社 9:15amCentral Park, Burnaby

鄭子太極拳 10:00am

電影:你的今天和我的 明天 10am

卡拉ok俱樂部 2:00pm

Page 41: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39

台灣學校 &金齡中心Taiwan School & Golden Age Centre

台灣學校 & 金齡中心 ·

台灣學校,招生中!

主持人:廖純如校長

負責人:戴振華老師 778-668-5308

費用:會員$150/每期10次;

非會員$180/每期10次

桌球班指導老師:詹元稹老師

時間:每週二 2:00pm - 3:30pm

兒童圍棋班指導教師:戴振華老師

時間:每週三 3:30pm - 5:00pm

書畫藝術班指導老師:甘錦城老師

時間:每週四 3:30pm - 5:00pm

中級中文班指導教師:趙啟帆老師

時間:每週五 4:30pm - 6:00pm

金齡日Golden Age Day

10:00am -11:00am 肢體律動– Monica 老師

11:00am -12:00pm 歡樂歌唱 - 英秀青老師

1:00pm - 3:00pm 專題演講 / 影片欣賞

* 65 歲以上金齡長輩會員免費* 65 歲以下單日 $3 / 會員全年 $50 / 非會員全年 $100* 午餐 $4 ( 如欲用餐,請於 1天前先預訂,以便準備餐點 )

週四下午的影片或講座歡迎會員與鄉親朋友參加

1月7日1:00pm 電影欣賞: 暑假作業 (109 min)

管小寶是一名生長在臺北都會區的小學生,暑假

由於父親與母親彼此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孩子,因

此小寶收拾好自己的暑假作業與平板電腦,被爸

爸送往新店屈尺的爺爺家度過暑假。來到鄉下的

小寶對一切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同時還得適應與

臺北家中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一天,小寶來到一處總共只有20餘名學生

的小學校園認識新朋友,在這裡逐漸轉變心境,從平板電腦中的遊戲世界

進入寬廣的鄉野,開始關心身邊的人群...

1月14日1:00pm 阮在台灣的故事

講員: 歐牧師 David & Ruth Ullstrom加拿大宣教師歐文忠牧師夫婦,從溫哥華UBC讀書相識,到成家後遠赴台灣,一住近三十年,三個兒女在台灣讀書成長,同時又領養兩位孤苦無依的台灣原住民孩子。請來聽聽他們看似平凡,卻極不平凡的愛的故事。

1月21日1:00pm 座談: 台灣大選後,向前展望

與談: 緊接加拿大的大選,我們的故鄉台灣也舉行了第六任民選總統的選舉,就像加拿大的多元政黨,台灣也擁有多元的社會與聲音。政黨輪替與民主競爭將成為常態,也將是守護民主自由台灣的社會倫理。多少關心大選的鄉親已返台過年,我們在此祝福故鄉平安繁榮之餘,也一起來談談大選後向前的展望。

1月28日10:00am 人體的現代科技隱形殺手--電磁波輻射

講員: 許延樵

您對天天生活中使用的電子機件認識多少? 對於電腦、手機、掌上電玩、

微波爐、發電廠的電磁波輻射要怎麼減低傷害? 為了我們自己與家人的健

康,歡迎一起來認識與探討!

問:多少學生開班?

答:原則上4位學生就開班,但四

人以下也設法開課。台加有一群專

業的教師,熱心等著奉獻所學。

問:將來還想安排哪些課程?

答:數學、音樂、舞蹈、各種才藝

等可能。家長若有其它建議或需

要,歡迎隨時告知。

Page 42: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40

Date: Saturday, Feb. 20, 11:00AM – 9:00PMPlace: Vancouver Alpin Club 4875 Victoria Drive, VancouverAdmission: General / $10, Seniors & Students / $5, Children under 5 / FreeTickets & info: VAC 604-874-3811 / TCCS 604-267-0901

Page 43: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41

台加藝廊TCCS Art Gallery

台加藝廊 ·

展出時間 : 1月 5日 - 1 月 29日           週一至週五 9am-5pm &週六 10am-5pm

茶    會 : 1 月 8 日 ( 五 )1:00pm - 4:00pm

《藝術家簡介》

藍玉梅從小生長在寶島台灣的美麗花蓮,性格陽光樂觀,積極熱情。從童年時期開

始就富有繪畫藝術的天賦。畢業於台灣實踐大學美工科,師承顏水龍,施並錫與王

友俊。多年來她鑽研中國山水畫、水彩畫、粉彩畫、壓克力顏料畫及書法。移民加

拿大後,她繼續拜師研究油畫,且深受 Barrie Chadwick 和徐鳴老師的影響。多年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累積逐漸奠定她如今自立一格的「印象派」畫風。

藍玉梅在加拿大溫哥華及台北曾參與和舉辦過許多藝術畫展。她的首次個人畫展在

2008年於台北舉辦,大多數的畫作都在此次個展中售出,其溫暖並熱情的油畫創作風格獲得了收藏家的認可與喜愛,也展開了她藝術市場的樂觀前景。在加拿大與台

北每年陸續的舉辦展覽,摩根集團總裁Mr. Brown也成為其收藏家。其畫作“龍馬精神”在 2012年被加拿大國會選為代表加拿大政府贈於馬英九連任賀禮。

自 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於杭州巴比松美術館舉辦的“魚戲荷顏”個展大獲成功,展開了中國對這位旅加女畫家的關注。從 2015開始應邀於景德鎮進行瓷板畫的藝術創作,為傳統的瓷板畫增添了西方狂放的印像風格,作品大受好評。

藍玉梅目前是加拿大藝術家聯合協會和西溫哥華社區藝術協會的一員。努力將活到

老學到老精神貫徹始終的她,完成了 Emily Carr藝術大學的美術課程,並且持續精進碰撞出新的創作。現在她的願景是能在各地舉辦畫展,讓更多人能了解她的想法

及欣賞她的畫作風格,將藝術融入生活,將生活化為藝術。

此次,藉由著名畫家盧月鉛的引薦而展開台加藝術家之旅。2016年一月份的展覽。此次在台加文化中心展出作品約 20件。主題:四季蓮荷。

藍玉梅 778-6889092 | [email protected] | www.michellelan.com

Page 44: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42 · 認識加拿大

Winter Hiking ( 冬天爬山 ) 意味著由低處往高處長時間走在厚厚雪地路徑上,難度就比沒有積雪時的山路高一

些,所以在平時就要多做些運動,做足準備功夫,才能

享受冬天爬山的樂趣。對於喜愛爬山的朋友,相對於其

他三季,冬天爬山的挑戰性比較高,必需要詳讀天氣預

測的信息,因為冬季的山上氣候變化很快,如果感覺到

天候已在轉變,就要趕緊下山,以策安全。以及了解高

山上雪崩的危險指數 (Avalenche.pc.gc.ca可查到 ) 。

剛接觸冬天爬山者一定要和有經驗者同行,冬天一個人

爬山,如果有意外發生,這時身體容易失温,身邊又沒

有同伴照應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假如一個人在山里

迷路,當天無法返回,那麼在這非常寒冷的山里過夜更

是危險,所以在出發前要詳讀登山路線圖以及告訴家人

今天要去爬哪座山,這些都是必須的,以確保爬山的第

一要務為安全第一。

冬天爬山對於裝備的要求也比較高,以下是冬季户外登

山裝備簡要說明 :

防水登山鞋 (Gore Tex) 購滿時尺寸要大 1號以上,穿上兩雙登山襪後不覺得很緊就適合。

小冰爪 (Crampon) 適合在雪量不多或雪較札實時使用,較輕巧穿戴較容易。

雪鞋 (Snowshoes) 適合在雪量較多或雪地鬆軟時使用,穿戴較麻煩點,走起來也較費勁。綁腿 (Gaiter) 可以防止雨雪跑進鞋內以免襪子及褲管濕掉 (記得多帶一雙襪

子備用 )。

防寒外套不宜太重,以防風防雨透氣又保暖為原則,當

然以 Gore Tex外套為最佳選擇,相對的價位也較高 (背包內應再放一件輕薄羽絨衣 Down Jacket以便在登頂時穿 )。

上內衣以能透氣的長袖排汗衫兩件為宜,以洋蔥式穿著

穿脫容易 (非棉質,棉質衣物會吸水溫度低時就會結霜,

可能使身體凍寒 )。

兩雙手套 :一雙防水薄手套另一雙為厚的保暖手套。

其他還有背包、登山杖、頭燈、保暖帽子、食物、熱水

以及輕薄的 emergency blanket。

溫哥華冬季雪地登山健行

(Snow Shoeing) 淺談 一

1 2

3

4

Page 4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43認識加拿大 ·

由於冬天的日照時間短,必須趕在天黑前回到登山口,所

以要選擇車程較短的路線較為合適。其中以溫哥華北岸山

脈三個滑雪場的冬季爬山步道 (Winter Trail),最為理想與

相對安全。

Mt. Seymour( 西摩山 )有兩條冬季雪地登山健行路線 : Dog Mountain Trail 為一條最輕鬆的雪地健行步道,只要

你能走上兩個小時平地的人,在裝備齊全的條件下都可以完

成。全程來回 5 公里,也沒有很大的高低起伏,是一條雪

鞋或冰爪初體驗者最佳的路線。選擇晴朗的好天氣走出戶

外享受大自然的冬天,抵達終點有著很好的視野,很清楚

的可望見 Lions Gate Bridge, Stanley Park, 以及 downtown Vancouver 與 North Vanouver 就在眼前。

另一條為較為挑戰的 Mt. Seymour Winter Trail,全長來回 9 公里 (有插竹竿記號為 7 公里 ) ,爬升約 450 公尺,6 個

小時的行程,在冬季步道的兩旁都有竹竿標記!竹竿頂端

的橘紅色記號,可知道目前積雪的高度,以及讓登山者在

冬季有依循目標。隨著山徑的爬升景致也就越來越迷人,

白雪覆蓋的小山丘層層疊疊,綿延不絕白皚皚的山脈。

整座西摩山是以三座山所組成,First Peak 1407m,Second Peak 1420m,Third Peak ( 又名 Mountain Seymour) 1449m,而 Second Peak 將來可能改為 Tim Jones Peak 以紀念一位畢生以救人為己志的溫哥華北岸救難協會的隊長。

Tim Jones 擔任救難義工長達 25 年以上,參加超過 2000次以上的救援行動,得到世人對他的尊崇,在 2014 年 1 月

從山上走下來的半路上心臟病發而過世,目前在登山的步

道旁有設立他的紀念照片。

下期月刊再來談談有關 Grouse Mountain 與 Cypress Mountain 的冬季雪地 Snow Shoeing 爬山步道。

(1) 小冰爪 (Crampon) 適合在雪量不多或雪較札實時使用

(2) 雪鞋 (Snowshoes) 適合在雪量較多或雪地鬆軟時使用

(3) 雪崩的危險指數表 (Avalenche Danger)(4) Mt. Seymour Winter Trail 的指標標示著 7 公里,是表示有整理過後插上

竹竿的來回距離 (5) 雪地 Snow Shoeing 爬山步道和滑雪道

有區分開來 (6) Brockton View Point 在半途中可在這休息

一下 (7) 悠閒自在的望著遠方綿延不絕白皚皚的山巒,美

哉! (8) First Peak 的開闊視野,有雲海來陪伴

圖 /文 1783

5

6

7

8

Page 46: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44 · 認識台灣

有一位好友,工作之餘,就往大台北區都市外外圍的海邊山裏

跑。偶爾跟著她踏青,總很驚訝於她對台灣生態的熟悉,不管

是植物、動物、昆蟲禽鳥,都隨口可以說出不少來龍去脈。她

說:「我沒有很大動機出國旅遊,遊走台灣這些古道山徑,上

山下海,我的一生就很豐富了!」

前些日子,我們去走烏塗窟古道,行於蜿蜒山徑,沿著溪流穿

過石碇小鎮。天飄著小雨,陽光是隱晦的。大部份旅人撐著傘,

低頭注意眼前越來越濕的路面。頭戴帽子,身披防雨風衣,不

打傘的雙手握住相機,我抬起頭,心嘀咕著:既是旅人,還是

走入風景吧。

雨中隱隱露出的陽光落在濕漉漉的光滑的溪石上,如鏡面掉落

在水中閃爍發亮。這樣的天地表情,成了當下旅人的心情。四

周寂靜了下來,連路旁的小草上的雨滴也時間停住,定格。

此時,突然很能體會友人的心情。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台灣小鎮

溪流,光影還是會把大自然最美的表情流露出來。把心放空,

凝視,與天地同美的情愫從心底滿溢出來,何異於飛往千里之

外見證世界奇觀的心動呢?

回到家鄉,我漫步於走不完的台灣古道,沉浸於台灣無處不在

的美。

台灣古道之美

圖文 / 張幼雯

【鏡頭下的故鄉】

Page 47: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1989 溫哥華東寧書院 2015

Vancouver Formosa Academy Building Bridges to Success

2 5年 豐 富 經 驗 與 教 學 成 果 屢 獲 肯 定聯 邦 政 府 提 供 的 免 費 L I N C英 語 課 程BC省政府立案七至十二年級中學課程

暑期英語密集課程與遊學課程課後數理輔導班 / 週六溫東中文學校

5621 Killarney Street, Vancouver

Tel: 604-436-2332www.vfa.bc.ca

Licensed Group Childcare for age 2.5 to 5In Burnaby and New Westminster

Registration: 778-668-7188www.cambridgemontessori.ca

承建.管理.設計.裝修

土地分割開發.住宅商業

HPO Licensed Builder

Neil�Pan

BREAK GROUND CONSTRUCTION LTD.

建宇建築公司

604.616.7680 [email protected] neilpan.weebly.com 2-5-10 WARRANT

時間:3月 21-25 日,每天 9:00am-5:00pm地點:台加文化協會招收對象: K-7 年級 ,分齡上課,每班 6-12 人, 只收 3 班,依繳費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費用:$220,內含材料費,12 歲以下免 GST 午餐自理,Drop in 每天 $50 課程內容:魔術、棋(圍棋、西洋棋)、 彩(紙藝+編織+書畫藝術+卡通畫)Fun 等師資:除台加台灣學校原本的教師外,另聘年輕活潑、有

特殊才藝的助理教師幫忙。助理教師主要協助時段,是每天的第 1與第 7節。

安全:助理教師在帶領孩子時,一定會有資深教師在場督導。

報名:即日起接受現場,或上網 www.tccs.ca 報名, 額滿為止 !!

台加魔術棋彩 Fun 春假營安親營招生中!

Page 48: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讓我們以對台灣濃濃的愛支持台加月刊 成為台裔社區 -

交流真情‧分享文化‧凝聚共識的平台 !參加 365 Club 一日一元支持台加月刊

刊登廣告,分享社區消息 !

[email protected] / 604-267-0901

歡迎投稿「我見我聞溫哥華」分享大溫地區生活小確幸字數不拘,照片需附圖說 來稿請附作者真實姓名、地址、電子信箱、連絡電話請自行留底稿,本刊編輯審訂期為兩個月,一經採用將會通知,並致贈薄酬。投稿 : [email protected]

歡迎台裔商家刊登廣告讓社區彼此認識彼此支持互惠互利也歡迎商家參加 365 Club 一日一元支持台加月刊 每月將可刊登 1/16 頁的商業資訊洽詢 : [email protected]

張鍾玲 Joanne Cheng (604)817-0366

身體力行環保儉約、天天為保護地球努力、

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環保=健康+財富

最真誠的專業建議、不會有後悔的決定、

客戶的利益擺第一、買賣雙方都開心、創造多蠃局面

20年溫哥華地產經驗、累積各種地產買賣經驗

商業、自住、投資、農場、歡迎委託,來電冾詢

愛地球、愛鄰居、愛朋友、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鄭江祥 Walter Cheng (778)996-4832

Cell: (604) 351-6627 Email: [email protected]

Michael Wong 王 錦 墩 專 業 地 產 經 紀

台北點心麵廠鍋貼皮 水餃皮 餛飩皮刀切麵 油麵 粗拉麵

陽春麵 烏冬麵

7109 Victoria DriveVancouver BC(近巴士總站)

Closed on Sunday星期日休息

(604) 322-5088

Page 49: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TFSA免稅投資帳戶 - 您知道嗎﹖

$5,500/年供款 積少成多,複利增長,

助您早日達到理財目標。

請善用政府給予每個人專有的福利。

Cell:(604)671-4627

Margaret Cheung, CFP

楊彩鸞 註冊理財規劃師Margaret Cheung, CFP

張楊彩鸞 註冊財務規劃師

聯絡電話: (604)671-4627

主治:痛症、骨性關節炎、高血壓、胸痺

(心臟病)、乳癌、胃癌、糖尿病、

憂鬱症、失眠、更年期綜合症

奇聖堂 604-261-8313#1355-8888 Odlin Crest, Richmond 太古廣場

www.soulnaturalmedicine.ca

痛症、骨性關節炎、高血壓、胸痺

陳昶仁醫師

代辦各大航空機票客制化商務考察公務團

報名參加本地旅遊團優惠折扣北美各地遊輪訂位及陸上行程安排高爾夫球、火車團及特殊行程安排

黃刀極光尋奇四日之旅 邱吉爾尋奇四日之旅

請電 (604) 248-1433 或 [email protected]

加拿大自然之旅-富邦旅遊

www.ntsholding.com

2180 - 8766 McKim Way, Richmond, BC, Canada, V6X 4G4

洛磯山脈盡享尊榮遊輪假期輕鬆自在歐洲假期不能錯過

泰國假期豪華超值日本風情浪漫溫泉錦秀中國五星住宿

Page 50: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Page 51: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Page 52: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_January 2016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proudly presented by Taiwanese Canadian Cultural Society8853 Selkirk St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6P 4J6 / 604-267-0901 / www.tccs.ca

台德香腸豬腳啤酒節

“ German Bayerische Haxemeets 台灣豬腳”

Feb 21, 2015 / 11:30 to midnight Vancouver Alpen Club

4875 Victoria Drive, Vancouver

Tickets & info / VAC 604-874-3811 TCCS 604-267-0901

Proudly presented byVancouver Alpen Club & Taiwanese Canadian Cultural Society

Live music & dance; interactive crafts; exhibit; lots of great food and beer

11:30am ~

8:00pm

Program / 活動

8:00pm~

12:00am Ballroom dance with Euroband

A cross- cultural event featuring German and Taiwanese cuisines, beer, music, dance and more !

Tickets / 入場券

8:00pm ~ 12:00am

$20 (Adults only; admissible to daytime events too)

11:30am ~ 8:00pm

General / $10 Seniors, Students / $5Children under 5 / Free Tickets avaliable at the door

FEB201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人間愛 台灣情馬偕博士在淡水

見證歷史我所知道的蔡阿信醫師

文學天地是誰呼喚我的名字

台灣音樂天才、鬼才、學院派的異數?

台灣藝術家 追尋大師的足跡 -

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

台僑社團簡介

Dr. Sena Tsai Gibson - a brave person who never gave up fighting

Waste Not - crafting resolutions for the new year

JUN2015

第一位水彩畫家 - 倪蔣懷

菜單狂想曲

2015台灣電影節 Beyond Taiwan - Vancouver Taiwanses Film Festival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 二位一體

追憶台灣作曲大師馬水龍

音樂遺產惠台灣 / 憶馬水龍

電影筆記 - 我想念我自己

阿信的座椅

台北在唱歌 - 黎明前的向陽種籽

OCT2015

人間愛台灣情 一生奉獻加拿大原住民社區的台灣宣教師 侯書德牧師夫婦

A Taiwanese Missionary Among the Canadian First Nation台灣歷史 灣生回家

給予一個希望的種子

鮭魚回游的生態奧秘

台灣早期本土畫家《俠氣˙叛逆˙陳植棋》

台灣珍寶 歌仔戲

Taiwanese Opera Vancouver Debute鏡頭下的故鄉 台灣初秋

台加募款花絮 台灣花布之美

佛跳牆 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

MAR201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人間愛 台灣情Mackay: The Black-Bearded Bible Man

Dancing with Suming

我見我聞溫哥華漿果鵑嶺阿斯瑪淺灘的櫻桃李花

溫哥華的牆

台灣美食元宵紅豆圓仔湯

台灣音樂我所認識的文夏

節慶花絮台德香腸豬腳啤酒節花絮

電影筆記侯孝賢「紅氣球」

JUL2015

齊邦媛:台灣價值被看見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迷失

認識溫哥華 貝爾卡拉地區的自然歷史 雲起霧湧山中行 / 加里波第湖

台灣留日學西畫的先驅者─劉錦堂

電影筆記 東方鐵達尼的悲歌「太平輪」

台北在唱歌 柯市長的百慕達短褲

醫療保健 健腦操 / 今夜不打鼾Happy Canada 148th Birthday!

NOV2015

A Canadian is a Canadian is a Canadian加拿大大選 高富帥總理是否真有能力為加拿大帶來新希望?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老兵不死

文學天地 淡水對我是熟悉的

找回台灣喜慶的小亮點 - 春仔花

台灣早期本土畫家 第一位女性東洋畫家˙陳進

台灣歌仔戲 四大天王四大巨作

鏡頭下的故鄉 千秋事

台灣美食 味噌魚 / 蚵仔煎

MOA Spotlight Taiwan 形(無)形: 台灣當代藝術的靈性世界

APR201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讓愛心分享全台灣看到OKI,病就好了一半!

A Life Devoted to Patients – Dr. Janez Janež

永懷音樂大師蕭泰然Tyzen! We thank you, we love you and we miss you!!!

溫哥華的伊本村

怕查稅? & 海外所得

讓你的孩子有自信的微笑

從南街殷賑想起

台北在唱歌

AUG2015

台灣近代雕塑的先驅—黃土水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不闔眼的植物人

認識溫哥華 林恩峽谷的溫帶雨林/士達孔拿的聯想

短篇小說 "Face" (面子)

帶嬰幼兒搭飛機大作戰

台北在唱歌 多一點藝術 少一點人性

台加暑假家庭電影日 / Summer Family FunBest Taiwan Cuisine for Summer

DEC2015

認識溫哥華 溫哥華市區的聖誕燈飾與史蹟

《龍之誕生 Birth of the Dragon》拍片現場直擊

台灣早期本土畫家 東方氣質.獨造.郭柏川

台灣美食 松林居

Brackendale 白頭海鵰節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安寧食堂

形 (無) 形: 台灣當代藝術的靈性世界

泰雅生命的迴旋–記尤瑪.達陸訪溫哥華

鏡頭下的故鄉 台灣秋紅

台灣語文 台語實在真趣味

加拿大楓葉卡法律及規範

聖誕假期青少年認識台灣系列影片活動

MAY2015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康乃馨禮讚台灣的「摩西祖母」 素人畫家

Memories of a Grandmother至死不渝的愛

文創咖啡館 –洪新富我是洪馬克,我來自台灣

人間愛 台灣情吳若石與白冷會的斑斕使徒The Acts of Love – Fr. Josef Eugster月夜懷人–生活藝術家胡玲達

亞裔傳統月 exploreASIAN festivalA Bridge to Taiwan – Series of Taiwanese Films

SEPT2015

人間愛台灣情 一位拒絕醫療奉獻獎的外國老神父 ~謝樂廷

日治時期台灣東洋畫壇奇葩─呂鐵州

加台會台裔傑出人士獎得主 2015 Outstanding Taiwanese Canadian Award

自由正義關懷故土的人生 - 宋善青教授

楊正昭醫師:「台灣移民,對加拿大國家社區要有貢獻」

吾愛吾師 合唱音樂的教育家呂泉生

鏡頭下的故鄉 台北烏來娃娃谷

電影筆記 追憶似水年華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尊嚴

台加募款晚會義賣畫作

JAN2016

人間愛台灣情 我心目中的小巨人- 孫理蓮牧師娘

台灣早期本土畫家 三峽藝術的靈魂.李梅樹

看見生活、生命與歷史的博物館

移民創業.各行各業 現在的提琴

溫哥華冬季雪地登山健行淺談

鏡頭下的故鄉 台灣古道之美

歷史人物 林宗義的故事 序章

The Story of Dr. Tsung-Yi Lin - The lifelong road of finding truth, compassion and reconciliation

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愛」與「恨」

台灣美食 珍珠小火鍋

台灣語文 從「一」說起台加月刊一週年

感恩與展望

慶祝台加月刊發行一週年.全台僑活動資訊與社區文化交流平台

從傳統與歷史見證.在移民地尋找文化生命的延續

在加國多元文化中.關注投入貢獻台灣的文化資產

凝聚更多實物資訊.成為台裔社區發展共榮的動力

台僑社團橫向聯繫.攜手互助創造身為台裔的光榮

自許成為所有台裔加拿大人的台加月刊

邁向第二年,更用心、更充實、更貼近台僑鄉心。

Taiwanese Canadian Monthly 1st Anniversary

台加月刊一週年感恩與展望茶會11:00am, Tuesday, January 12, 2016

Taiwanese Cultural Centre / 台灣文化中心

歡迎各界友人讀者一同前來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