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dc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c3a_钟磊_手持终端交互设计方法2_钟磊

Post on 24-May-2015

1.374 Views

Category:

Design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怎样跟上移动应用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脚步?当我们的视野逐渐转向移动领域之时,如何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经验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更好的发挥。此次工作坊将为你呈现: 1、CDC无线团队在移动应用及移动互联网方面的项目及经验分享。 2、各移动终端交互设计与信息组织的探讨。 3、无线团队成长和规范化建设。 课程目标 介绍及展示无线终端的交互设计方法及项目相关经验 课程参与者将学到 无线终端的交互设计方法及项目相关经验 工作坊环节安排 (一个半小时) 1、 设计因移动而不同: 你可能是资深设计从业者,精通网站设计,或对pc客户端应用设计驾轻就熟。但如何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无限创意应用到移动设备之中,这个分享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2、 移动终端交互设计流程和规范建设:介绍CDC在移动终端设计方面的一些项目和经验,以及基于移动终端方面的交互设计流程和相关规范建设。 2010年首届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是以“赢在互动”为主题的大型交互设计会议盛宴。大会包括交互设计演讲、论坛、展览及工作坊。通过互动、交流体验的方式,将“交互设计”的理念在中国设计产业中进行高层次、深度、广泛的推广与传播。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聚集国内外交互设计先驱者;展示中国交互设计优秀成果;为交互设计教育与企业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促进中国交互设计产业与国际设计前沿的同步发展。

TRANSCRIPT

设计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交互设计师手持平台 (iOS, Android, Meego)QQ 群, QQ, 社区

工业设计系浙江大学

钟磊Website: www.kevinzhong.com

Email: uxkevin@gmail.com

QQ: 305468265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移动终端手势设计研究钟磊 腾讯设计中心 高级交互设计师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手势是指人类用语言中枢建立起来的一套用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状的特定语言系统。

手持设备中的手势是指,将一系列多点触摸事件综合成为一个单独的事件。Gestures are the synthesis of multiple touch events into a single event.

手势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手势操作的优势1. 直觉化——好的手势设计源于生活经验,易于理解,学习成本低。2. 快捷高效——减少操作步骤,加快完成任务。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手势在平台上的异同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手势在平台上的异同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手势在平台上的异同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通用 基本通用 不通用

通用手势能被广泛应用是源于对心理模型的匹配,以及大众对于先入为主的接受度。

基本通用的或其他的手势可发展, 需要遵循设计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手势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对象上触发的。

较复杂手势多应用于大屏幕、某些特殊场景下(如iPad的三手指拖动 及放大)。大部分尚停留于概念和探索阶段。

各平台上手势现状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手势操作引发的问题

Problems?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1 操作的不可见性

可否操作?怎样操作?结果?iPhone: 在邮件、备忘等条目上由左向右左滑动可删

除改条目,但在其他应用的一些条目上则无该操作,

用户无预期。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2 缺少统一规范和设计准则

各平台有自身的手势规范,且平台间存在冲突。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3 缺乏反馈

不知道是否在进行手势,不知道是否操作已到位;不知道是否操作完成。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4 缺乏可靠性

误操作操作精度和预期结果不一致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手势的分类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按形式分类简单手势、负责手势、核心手势、通用手势...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按操作分类1. 基于导航的手势 (Navigation Actions)

2. 基于对象的手势 (Object-Related Actions)

3. 绘制类手势 (Drawing Actions)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关注操作手势而非手势的形式本身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手势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1 提供真正的便利,而非多一种操作方式

手势的目的:简化操作,方便快速处理任务。给我一把电锯,而非另一把刀。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1 提供真正的便利,而非多一种操作方式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1 提供真正的便利,而非多一种操作方式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2 提供有效反馈

有些手势操作过程缺乏足够反馈,造成:是否在进行手势?操作是否已到位?操作是否已完成?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2 提供有效反馈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2 提供有效反馈

Android的屏幕滑动:没有足够反馈,不知道是否滑动到位,经常出现失败的情况。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3 不增加认知负担和选择成本

为用户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案即可,尽量避免提供一些类似的操作让用户去选择。因为有多个选择时,会带来认知负担和判断成本,即使选择的过程很短暂。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3 不增加认知负担和选择成本

Palm界面中是否要放返回按键?寻找软件的返回按钮:20%

使用硬件的返回手势:79%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4 遵循习惯和心理模型

Donald Norman / Jakob Nielsen“When users think they did one thing but ac-tually did something else, they lose the sense of controlling the system because they don’t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ctions and results.”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CDC的设计规范平台建设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设计范式库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设计规范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设计规范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END

钟磊www.kevinzhong.comuxkevin@gmail.com

2010

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