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认识瓷器上的鱼 - epaper.xiancn.comepaper.xiancn.com/newxawb/page/2018-05/06/09/... ·...

Post on 08-Oct-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您或许不知道鲂鱼,但您一定听说过“武昌鱼”,它就是鲂鱼的一种。鲂鱼在海洋与淡水中皆有分布,这种鱼的头很小,所以极好辨认。2006年 11月,香港佳士得上拍了一件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上面绘有一只写实程度

极高的鲂鱼。此盘直径约45厘米,广口折沿,浅弧壁,圈足,体态浑厚大气。鲂鱼肥美生动,四周盘绕漂荡水藻,外壁装饰缠枝宝相花,绘画风格承袭元代典型样式,层次分明,富丽雄浑、豪放不失典雅庄重。

目前存世元青花上绘单条鱼者多为鳜鱼,而此件重器盘心独绘单条鲂鱼,并衬以飘动的水草,形态写实灵动,神态温怡自然,甚为独特难得。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一经出现,立即引起藏界及爱好者广泛关注。2012年 5月,此盘在北京华晨再度上拍,最终以约6900万元成交。 (宗合)

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局部)

鲂鱼

鳜鱼“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的长相明

显有别于一般淡水鱼,它下颚长而突出,有种“地包天”的感觉。鳜鱼奇怪的嘴型恰恰证明它是一种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成年野生鳜鱼几乎只以其他鱼类为食。由于“鳜”与“贵”谐音,所以古代工匠特别喜欢在瓷器上画鳜鱼。近年来藏界一直津津乐道的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上面就绘有一只鳜鱼,这只碗在2017年4月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约2.3亿港元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元青花上也时常有鳜鱼出现,如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元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盘,以及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元青花莲池鱼藻纹罐等。在绘鳜鱼的元青花中,最耀眼的当属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藏元青花鱼藻纹大盘。此盘直径 39.6厘米,器型厚重,装饰华丽,盘心绘鳜鱼水草纹。这只鳜鱼描绘极其细腻,十分写实,只见它潜伏在水草间,大张其嘴,仿佛正欲猎捕。该盘上所绘鳜鱼是古

代鱼类纹饰的代表,此盘曾于2012年由上海博物馆借展,获得藏界高度关注。

元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盘(局部)

鲤鱼是中国最常见的鱼,也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鲤鱼的特征是嘴巴上有两条短须,像两撮小胡子。在描绘鲤鱼的瓷器中,最有名的当属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该罐通高 46厘米,口径 19.8 厘米,底径 24.8 厘米,1955年出土于北京东郊,为明代的陈设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

件大罐的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一周,腹部绘荷花、水藻、鲤鱼,整体图绘疏密有致,底部用青花楷书

“大明嘉靖年制”。此罐是明嘉靖官窑青花五彩瓷器中的名品,形体高大规整,胎体厚重,色彩艳丽。所绘八尾红色鲤鱼姿态各异,鳞鳍清晰,极其醒目,鲤鱼与周围的莲花、浮萍、水草融合在一起,显得生动逼真。

鲤鱼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鲶鱼光滑无鳞,头部扁平,有长

须,与一般淡水鱼区别明显。一些野生鲶鱼可以长到很大,东南亚有一种巨型鲶鱼,成年体长一般在 1米以上。鲶鱼的外形比较丑陋,所以在古代瓷器中很难见到,据说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有一件元青花大罐上绘有一条鲶鱼。

近现代陶瓷美术大师王步不拘一格,善画青花鲶鱼,他极善表现国画中

泼墨的艺术效果,又能发扬青花瓷特有的洒注式分水方法,他能将一条鲶鱼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使鲶鱼既有活泼生动的形象,又有明暗变化的形体和光滑柔软的质感。王步的传世名作《青花双鲶图瓷板》温润典雅、清新别致、气韵生动,又具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得世人赞誉。

鲶鱼

鲫鱼市场上常见的鲫鱼没有什么明显

特征,就是个头较小,体型黑胖,似鲤鱼但没有短须。鲫鱼是体型十分规整的鱼,它经过人工选育和养殖,可以产生许多新品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金鱼。

鲫鱼因为特点不明显,所以在明清瓷器上主要作为杂鱼出现。而在较早的宋代民窑瓷器上,鲫鱼形象却十分常

见。宋代绘画构图讲究对称平衡,所以民窑工匠常选取形态规整的鲫鱼进行描绘,这样做一来好画,二来符合当时的审美需要。宋代磁州窑的梅瓶、瓷枕中,就有许多描绘了黑地白花的鲫鱼纹饰。磁州窑工画鲫鱼的手法成熟而又简练,水墨画中的勾、填、擦技法用得恰到好处,描绘的鲫鱼鼓腹摆尾,游弋自得,看上去生机勃勃、动感十足。

宋磁州窑鱼纹梅瓶(局部)

鲢鱼鲢鱼的特点是头比较大,眼睛

位置较低。鲢鱼看上去很凶,实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由于长相怪异,好似上下颠倒,所以古人一般不稀罕画鲢鱼,一些青花瓷上所谓的

“鲢鱼”其实是美化过的草鱼。2006年,有一件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大罐(残器)在北京某拍卖行上拍,上面所绘的倒真是一条经过美化的鲢鱼。该罐高约 30厘米,无盖,直口,

短颈,鼓腹,上有青花鱼藻纹饰,青花发色偏灰,胎体厚重,纹饰构图疏密有致。鲢鱼性情急躁,善跳跃,此罐上所绘鲢鱼正作跳跃姿态,它躯体健壮自如,鱼眼生动传神,除了背鳍像鲤鱼外,其他特征与鲢鱼相符。

另外,市场上还有一种与鲢鱼十分相似的鱼叫做鳙鱼,民间将此二者与青玉、草鱼并列为“四大家鱼”。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大罐(局部)

9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www.xiancn.com

12版 艺术视界

10版 文化纵横宋伯鲁往事

11版 西安地理辋峪

《八十七神仙卷》真迹首次全卷展出

收藏天下 责任编辑郭峰视觉编辑左可

组版牛怡墨校对周凯

山子原指庭院中摆设的假山,古人根据山子的延伸义,将摆放在文房中的笔架山也叫山子。文房山子,大多拥有山的模样,既可当作笔架和笔搁,也可用来观赏,用处多多。它是古代文人进行自我标榜和彰显情趣的象征物。

笔者收藏有一件清代的山子,为瓷制,施以素三彩釉。它两边和中间凸起如指头,恰如汉字“山”的造型,因此称其为山子毫不为过。底部配有红木底座,长 13.5厘米,宽4.3厘米,连底座高8.7厘米。在其表面,一面为鱼跃龙门,只见水波荡漾,有三尾鲤鱼正一跃而起,准备跳过龙门,化龙飞升;另一面为出水莲花,只见波光粼粼,有一丛水草,依水而生,另有一朵莲花,洁白盛开,亭亭玉立。山子整体施以绿色釉,在荷花的花心位置,有小孔,底部亦有孔洞,可以作为水注。山子上的画面是有着丰富寓意的,正如宋代学者陆佃在《埤雅·释鱼》中所言:“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鲤鱼跳龙门,寓意金榜题名,飞黄腾达;莲和“廉”谐音,莲花寓意品行高洁,两者都是当官为政者常用的吉庆寓意。

素三彩,是沿用唐代三彩的叫法。清末学者寂园叟在《陶雅》中曾有“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的说法,而活跃于民国初年的著名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提到:“茄、黄、绿三

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看来,以黄、茄、绿为素三彩的说法乃是主流。事实上,素三彩并非只有三种颜色,而是多彩的,就像这件山子,背景为绿色,鲤鱼为黄色,荷花为白色,水草、鱼尾和鱼鳍又为棕色,已经超出三种颜色。而所谓

“素”便是素净、素雅之意,古人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的说法,因此,素三彩虽然不会色彩斑斓,光彩照人,倒也气质风雅,风光旖旎,而别有一番风味。素的另外一种含义,便是素三彩瓷使用没有上釉的生坯素胎烧制。

这件素三彩山子的主色并未沿袭当时流行的茄、黄、绿三色,而是承袭唐三彩的传统,采用了黄、绿、白三色,显得颇为复古。在清代,仿制前朝的陶瓷极多,对于前朝陶瓷,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别具一格。 (吕冠兰)

素三彩鱼莲山子

玉鱼是古代常见玉饰。鱼在上古时期,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动物,很多神话故事都与鱼化龙、龙化鱼有关。商周时期,玉鱼已为应用广泛的玉饰。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质地坚硬致密、造型秀美的玉鱼。周代的大型墓葬也曾出土过数十条玉鱼,它们有序分布排列在棺椁之间,颇能反映当时人们将玉石文化与图腾崇拜相结合的意识。早期的玉鱼,多为长形的扁平薄片状,对玉料并不过分追求,雕刻手法简练,仅勾勒外形,有棱有角,鱼鳍、鱼尾等关键部位是以阴刻线纹表示,给人一种刀工遒劲、不重细节而更强调肌理转折的感觉。

到了唐代,玉鱼被一些王公贵族用来彰显身份,故在制作上,也被赋予了更为高雅的艺术趣味,形成了精雕细琢、虚实有度的审美风格。稗史载,杨玉环有一次牙痛,

御医束手无策,唐玄宗赐玉鱼让她含在嘴里,藉其冰凉以镇痛。

明清赏玉玩玉之风盛行,以雕玉技艺著称的大师辈出,玉鱼的加工制作,也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与此同时,玉鱼在世俗层面,也被注入了更多的吉祥寓意。如

“鱼”与“余”谐音,代表年年有余的好彩头;鱼跃龙门则寄寓人迅速晋升高位,飞黄腾达。玉鱼也由此被应用到了更多的饰品上,如悬在身上的玉佩,男子头顶束发的巾环,文人手中折扇的扇坠。玉鱼在器形上也更为多变,如器身光素无纹的无鳞玉鱼、鱼衔莲荷等造型,刀工圆熟,层次丰富,很好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匠人对于器物空间的把握。

鉴别玉鱼需要认清材质,判断是否与年代相符。雕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观察玉鱼的不同造型细节,有助于人们判别真伪。(陶琦)

玉鱼的含义

笔者有幸收藏了一本 1928年上海交大半月刊(五月革命专号)纪念五四运动的专辑,见证了那个时代学子对“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这本半月刊 32开大小,共计61页,采用当时常用的棉白纸印刷,线装而成。岁月的洗礼让这本半月刊边角早已泛黄卷边,部分页面出现了水渍透印的现象,但其内容仍清晰可辨。封面上方用红色字体标注“交大半月刊五月革命专号”,下方是一位母亲怀抱着年幼的孩子悄声叮嘱,一位父亲痛苦地一手遮面一手抱腿,战火已经侵袭了他们家园,一家三口坐在钢丝网外的石堆上,无处安身。这本半月刊的扉页上,用黑色印刷体标注“中华民国十七年五月三十日发行”“第四卷第十二号”字样,同时还标明了编辑部门为“第一交通大学学生会出版部”,发行者为“第一交大校刊社经理部”,分售处是“学生会消费部”。这份半月刊当时售价为“大洋八分”,结合当时的物价水平,折合成现在人民币约是三块多。这本刊物的内容主要是记录1928年5月发生

的重要事件以及一些革命文章。半月刊的封底用醒目的红色印刷体告诫广大学生“勿忘国耻”,同时向莘莘学子推荐“阅读下列书籍可知列强压迫中国的际遇与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所列诸如《新编国耻小史》《中国关税制度论》等二十本史料类书籍。 (周小丽)

随着立夏到来,气温日渐升高,水里的鱼儿也愈发活跃。此时此刻,您是否已经迫不及待

地想去水边垂钓了呢?且慢,在钓鱼前您有必要了解一下各种常见鱼类的知识。古代鱼藻纹

瓷器正可谓一部常见鱼类的小百科,了解了它们,定会倍增您赏鱼的乐趣。

春去夏来 鱼儿欲上

带您认识瓷器上的鱼

1928年的五四运动纪念专刊

《青花双鲶图瓷板》王步绘

预展时间:2018年5月18日、19日(星期五、六)早9时-晚18时拍卖时间:2018年5月20日下午13:30举槌(星期日)预展地址:世纪传承美术馆(西安市科技路10号华奥大厦C座13层)展拍地址:世纪传承美术馆(西安市科技路10号华奥大厦C座13层)网上预展:www.shijipm.com联系电话:029-88244129 18966805655

世纪传承2018红五月艺术品拍卖会公告

主办单位:陕西世纪传承拍卖有限公司承办单位:陕西世纪传承文化有限公司本公司常年征集拍卖品,欢迎海内外藏家提供藏品。

公司特定于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下午13:30在世纪传承美术馆举办《世纪传承2018红五月艺术品拍卖会》,拍品汇集长安画派、名家书画、翡翠玉石等。欢迎各界新老藏友光临现场。(预展现场领取图册)【地铁3号线】太白南路A出口对面(西安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旁)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