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評的教與學 - ntnuch.ntnu.edu.tw/files/news/74_2d4d2a71.pdf二、外評報告內容摘錄...

Post on 21-Ju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外評的教與學

何文勝

香港教育學院

msho@ied.edu.hk

http://home.ied.edu.hk/~msho/

一、緒論

校外評核報告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

2&nodeID=4288#top

關於教、學及評估的內容

二、外評報告內容摘錄

評語一

「未能適切地剪裁課程以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未能因應學生的反應調整教學策略和步伐,以充

分地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訂定測考卷中不同難易程度題目的比例,以照顧

個別差異」,

「課業設計尚未有效照顧學生的學習

差異」,

「忽略支援和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

未能照顧學習差異

評語二

「部分教師的提問技巧平平,教學有

欠靈活」,

「教師的提問較簡單,較少運用不同

層次的問題刺激學生思考」

「教師的提問大多側重認知理解層面」

「教師的提問技巧多屬一般,未能有

效激發學生思考,深化學習」,

「提問未能有效引發學生思考」。

「較少運用思考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知

識」

提問技巧平平

評語三

「在進行分組學習活動時,學生的自

我管理和協作能力不足」

「教師在設計和帶領小組學習活動技

巧方面尚待加強」

「活動前的指示未夠周全甚或活動的

目的欠明確」,

「教師未能在討論前清楚闡釋活動的

目標,提供的指示和參考資料不足,又未

有適當界定每位學生的討論或活動角色,

少提點學生遵守小組活動的常規,影響學

生從互動中學習的效益」

小組討論的方法有待改善

評語四

「讓他們增加課堂的參與」

「未能有效地促進互動學習」

「以教師為中心,未能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部份教師則以講解為主,學生的參與機會不

多」

未能全體參與

評語五

「未能從多方面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

「測考偏重知識的評估,未能配合培養思考

能力的目標」,

「尚未發展多元化的評估策略」,

「側重考查學生所學的知識,較少以不同層

次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或分析」,

「試題偏重評估學科知識,未能有效評估學

生思維能力」,

「學習仍以總結性為主,課業設計也較偏重

知識的傳授」,

未有多元化的評估

評語六

「教師雖能檢討和分析學生的測考成績

和表現,但仍未能充分運用評估所得的資

料,作為調適課程或教學策略」,

「透過分析測考,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

並提出改善建議,部份科目並能更進一步

在教學計畫作出跟進」,

「學期終結時雖有試後檢討會,但檢

討多著重討論改善擬題方式,學校尚未充

分運用評估資料,深入分析學生的強弱項,

適時回饋教學」,

「對評估資料的運用,尚未作系統化的分析和

管理」,

「並運用有關資料,安排拔尖保底的學習支持

計畫」

未能利用評估數據來改善教學

三、改善的方法

1. 明確的教學目標

2. 語文能力訓練

3. 有質素的提問

4. 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5. 全體學生參與

6. 師生互動

7. 優質的評估

8. 利用評估促進教學

1.怎樣才有明確的目標

六年的規劃

校本課程的規劃

能力組織單元

能力編選體系

能力 知識 情意

文道合一

2. 怎樣的語文教學才能做到語文能力訓練

重視學習的過程,不是結果。

例子:

解詞

歸納段旨

學習修辭手法

3. 怎樣才稱得上有質素的提問

布魯姆認知六個水平

識知 理解 應用 分析 綜合 評價 創意

例:愚公移山

4. 如何才能做到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方法

1.提問

2.課業設計

3.小組討論

5. 如何才能做到全體學生的參與

暫緩判斷

鼓勵不同的意見

讓學生充份表達意見

方法

6. 如何才能做到師生互動

有質量的提問

小組討論

方法

討論前:指示清晰,角色明確

討論中:引導各組成員投入討論

討論後:彙報

7. 如何設計一份優質的評估

配合教學目標

制定雙向細目表

橫:認知水平

縱:學習內容

8. 如何善用評估促進教學

按規劃收集資料

分析資料

修正教學內容

例子

可持續發展的工作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