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闻 以 ·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要 闻 版面编辑/严德勇 扶满 实习编辑/许敏...

Post on 23-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 ● ●●●●●●● ● ●●

    2要 闻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版面编辑/严德勇 扶满 实习编辑/许敏

    盛夏时节,渤海之滨,雷达飞转。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本科

    毕业学员千里机动,参加空军某实弹战术演习。记者走进某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指控舱内,号手们口令短促,操作迅疾,“临战”的紧张气息扑面而来。

    舱外,深夜的阵地上油机轰鸣、雷达飞转,却鲜见人影,与数小时前展开装备时的火热场景截然不同——晚上11 点左右,刚机动至预定阵地,学员

    们顾不上休息,迅速装填导弹、架设天线、连接线路、检查性能……跟随学员参加演练的教练团领导向记者介绍,虽然学员们接触这套武器系统仅 2个月,但如今他们的展开撤收课目成绩已达到优秀水平。

    展开某型雷达天线时,一幕场景让记者印象深刻。整套天线需要几名号手同时摇手柄才能架起来,每人需要竭尽全力。实战演练中为抢夺时间,号手们双手紧握摇杆,全身跟随摇杆上下跳动。几分钟后,大家已大汗淋漓。“真是使出了‘洪荒之力’。尽管紧

    张的操作中号手呼吸急促,胳膊几乎没了知觉,但大家却斗志昂扬。”架设好雷达天线后,2号手、学员余志捷这样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感受。然而就是这样的岗位,在为期一个月的演训中,学员们都抢着上。“ 目 标 出 现 , 方 位 ×× , 距

    离××。”凌晨 4点,语音调度系统再次传来空情,一营营长陈丹闻讯立即下达持续通报、校对目标的命令。通宵鏖战中,记者看到学员们眼睛里布满血丝,但大家始终坚守战位,精神抖擞。“演习初期,刚架设好武器装备却

    突然接到命令需要撤收,如此反复多次……一场场跨昼夜机动训练从黄昏持续到次日黎明,我们又困又饿、浑身酸痛。但在这种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大家逐渐适应了连续高强度作战。”学员付明对记者说。“不能放松警惕。”东方晨曦微露,

    目标轨迹却仍飘忽不定,陈丹反复提醒自己。经过不间断地搜索,目标终于被锁定。“发射!”陈丹果断下令,学员彭一夫闻令按下发射键。霎时,巨响震天,导弹怒吼着冲向目标。“两发两中!”捷报传来,学员们激

    动得热泪盈眶。“此次演练,我们完全自主抗击,取得这样的战绩着实不易。”刚刚走出指挥所的学院领导告诉记者,这次毕业学员全系统、全流程参与一线作战部队的演习任务,战备意识、打仗思维得到强化,为他们到部队任职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这里学会打仗,从这里走向战

    场。”回到营区后,记者在驻地门口的两条标语前陷入沉思:如何让“准军官”对接战场、对接部队?如何让他们淬火加钢、克难前行?以战领教,演兵场无疑是最好的课堂。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组织毕业学员参加空军某实弹战术演习—

    以战领教,毕业课堂设到演兵场

    ■徐腾跃

    吕昕桐

    本报记者

    李建文

    火箭军某旅旅长张杰这阵子有点“烦”。

    部队野外驻训后,旅党委研究决定,班子成员带头住进班排,与官兵实行“五同”。可等张杰第一个打起背包住进战斗班,却发现官兵不与自己“五同”:每晚一熄灯,总有战士蹑手蹑脚地溜出去,到附近的帐篷里窃窃私语。“大晚上的不睡觉,捣鼓什么呢?”

    张杰的疑惑,很快就有了答案。前不久,该旅官兵自行组织的“军营DIY”活动拉开帷幕。看着参赛官兵精心准备的一件件作品,张杰恍然大悟。

    谈及组织活动的初衷,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姜蜀生介绍,旅里每年野外驻训期间,受条件制约,官兵组织活动的空间极其有限。为提升政治工作质效,他们将政治教育融入各类文体活动,让官兵自己想点子、报主题、拿方案,从组织到策划、从创意到实施,全部由官兵自己

    完成。“军营DIY”活动,就是官兵集思广

    益的成果。大家不仅积极参与、热烈互动,还给活动起了个霸气的名字:“疯狂的尖刀”。

    获得这场比赛第一名的作品,是发射二营二级军士长赵晖用石头、树枝、橡皮泥等简易材料制作的驻训营区微缩模型,赵晖将其命名为“我的营区我的家”。

    人人都参与,个个受教育,是该旅灵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军营 DIY”活动中,参赛的每名官兵都要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从创意、制作到展示,官兵把自己对军营生活的种种思考和体会融入作品,既加深了对部队的感情,也让身边战友深受触动。“赋权于基层,让官兵‘自主行动’,

    会不会造成工作上的混乱无序?”面对记者的疑惑,姜蜀生斩钉截铁地说:“我

    们从不担心这点。事实上,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基层官兵的智慧总能给人以惊喜。”

    采访中,姜蜀生给我们讲了一个电话拜年的故事。

    去年除夕,该旅发射二营一连组织集体拜年活动。官兵轮流与父母视频连线,先是自己一个人面对镜头拜年,然后将镜头转向“潜伏”在周围的全连官兵,大家一起大声喊:“爸、妈,新年快乐!”

    意外的惊喜,让许多官兵的父母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轮到战士鄢贤枝时,他却躲躲闪闪,就是不肯与父母视频连线。指导员黄国庆将小鄢拉到一边,细问之下得知:小鄢的老家在山区,信号不太稳定,加之父母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一直没学会视频通话。

    怎么办?黄国庆思前想后,突然灵

    光一闪:小鄢的父母不会视频通话,打电话总可以吧。于是,黄国庆让小鄢拨通父母的电话,打开免提,带着全连官兵一起对着电话喊:“爸、妈,新年快乐!”

    鄢贤枝说,一个电话,让他找到了家一样的感觉。就是这种“家一样的感觉”,让官兵对军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成为全旅上下齐心协力抓战备、一门心思谋打赢的强劲动力。

    谈及这几年旅里全面建设呈现的新气象,姜蜀生感慨地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无论方法手段如何变化,归根结底还是要触动心灵、打动官兵。这些年,旅里通过组织“传承红色基因、做党的好战士”主题演讲、举办“官兵同心、战友情深”主题故事会、创办“先锋抖音”军营网络共享平台等一系列活动,让官兵在新颖活泼的活动中受教育,为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基层官兵的智慧总能给人以惊喜”—火箭军某旅针对青年官兵特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闻思录

    ■本报记者 曾火伦 杨 艳 实习记者 贺美华

    7月9日,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训练。为确保训练安全,机务官兵利用飞行间隙仔细检查

    战机性能。 唐 俊摄

    7月11日,海军陆战队某旅组织装甲装备协同训练,锤炼两栖作战硬功。 牛 涛摄

    本报讯 杨蕊羽报道:营区巡查、核对资产、登记造册……盛夏时节,在联勤保障部队某资产管理局成都区域管理处负责管护的一处坐落,数名管理员正忙着清点军队资产。该管理处领导说,这是一处新回收营区,此次管护任务,他们选调多名具有营区管护经验的人员参与,确保守好每一寸军用土地。

    去年 11月,伴随军队储备资产管理机构的诞生,成都区域管理处抽组运行。该管理处以建设一流储管机构为目标,狠抓职能转换、体系重塑、制度完善、

    力量统筹等工作,确保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任务高标准完成、委托项目无患收尾、农副业生产规范运行。“军产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通

    过有效方法,确保其保持良好的住用保障状态。”该管理处领导说,他们针对所辖坐落高度分散的实际,科学布局,设立多个房管点,采取线点直管和机关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维管理网络。此外,他们还认真分析坐落管理现状,围绕战时储备资产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修

    订完善储备房地产坐落分布图及应急保障预案。

    该管理处分管的部分坐落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存在不同程度破损。他们在排查问题的基础上,在隐患区域拉起警戒线、设置警示牌;对营区消防设施及时维修,增配一批灭火器材;协调坐落所在地政府和交管部门,在营区道路进出口设置限高杆,避免大型运输车擅自通行营区。经过共同努力,他们所负责的一批存在安全隐患和管护漏洞的营区和营房得到及时维护。

    联勤保障部队某资产管理局成都区域管理处加强储备资产管护

    科学布局构建多维管理网络

    本报讯 汪德源、特约记者李佳豪报道:“服务基层不能自弹自唱、自我陶醉,只有切身体会基层冷暖,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得有温度。”6月底,第 77集团军某旅“为兵解难回头看”活动总结会上,军需营房科助理员吴国鸣的发言,引发机关干部共鸣。

    吴国鸣的感触,源于一件小事。前不久,他蹲连住班时发现,战士们洗澡常常用不上热水。询问得知,由于营区三面环山,太阳能热水器一过午后便效果不佳。因此,洗凉水澡就成了许多官兵的无奈之举。吴国鸣听后感到十分自责,因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解决基层官兵洗澡难题,恰恰是军需营房科在年初提出为基层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

    “还有多少实事没有办到点子上?”该旅党委一班人举一反三,以组织蹲连住班为契机,开展“为兵解难回头看”活动,要求机关干部深入班排,对前期完成的暖心工程进行全面“质检”。“出于安全及方便官兵外出的考

    虑,旅里开通了‘暖心班车’。可由于发车不准时,许多官兵将本就不宽裕的外出时间浪费在等车上”“因为驻地风沙大,机关为每个室外哨位都配备了防风墨镜,可由于官兵轮流佩戴且缺少消毒措施,有些人出现了眼疾”……随着活

    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开始以基层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一些“好心办坏事”的教训被摆上桌面,“增加班车车次并固定发车时间”“在哨位增配消毒液”等改进措施相继出台。“谋划工作究竟是自我表现还是满

    足基层所盼?部署任务究竟是自我设计还是实事求是?”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回头看”活动已告一段落,但这场活动带来的反思仍在持续。如今,“以基层视角换位思考”已成为该旅党委机关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第77集团军某旅开展“为兵解难回头看”活动

    换位思考,服务基层有温度

    本报讯 文鹏民、记者陈典宏报道:盛夏时节,第 75集团军某旅干部吴庆江,亲身感受到机关为兵服务的速度。3天前,他将“新营区内缺少体能训练设施”的问题反映给机关,机关立即着手解决。这天一大早,机关工作组就上门服务,将新配发的训练器材全部安装到位。“官兵的所需所盼,一天都不能

    拖!”谈及机关服务基层工作的提速增效,该旅领导告诉记者,由于调整改革,一些分队营区移防,“部分生活设施老化需要修理”“训练器材种类数量

    无法满足日常训练”“营区库室设计不利于战备出动”……官兵反馈的问题接踵而来。

    随即,该旅机关通过现地调研、座谈了解等方式,梳理出官兵反映强烈的数十个矛盾问题,区分战备训练、生活保障、工程建设等类别,指定机关相应科室负责解决,将每项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同时,他们在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党委常委牵头负责、实时公开办理进度、全程接受官兵监督等方式,确保“急事不过周、难事不逾月”,回应官兵期盼。

    “接送军娃的‘阳光班车’将于下周开通。”记者在该旅强军网“为兵解难进度栏”上看到,针对官兵半个月前提出的“新营区偏远,小孩上学不便”的问题,该旅运输投送科正加紧按照校车安全标准,对拟投入使用的车辆进行升级改造。

    官兵期盼的事情,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据了解,截至目前,该旅官兵前期梳理的矛盾问题,七成已得到妥善解决;各基层营连随后补充的 10余项新增需求,已被机关列入“为兵解难计划”。

    第75集团军某旅坚持“急事难事我来办”理念

    回应期盼,帮困解难重质效

    暖 心 故 事·爱 满 军 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