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货 、耍货 - ynet.comepaper.ynet.com/images/2019-06/14/c06/bjbqb20190614c06.pdf ·...

Post on 21-Jun-2020

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编辑/于静 美编/尹莉 责校/罗晶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C6青画廊

在灿若星河的德国古典音乐世界里,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支世界上最古老的市民交响乐团,历史上得到过包括门德尔松在内的诸多音乐巨匠的指点,亦是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舒伯特第九、舒曼第一、第二、第四交响曲的首演乐团,更因为在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复排演出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而成为音乐史的见证者。

6月8日、9日两个晚上,这支传奇乐团在指挥大师安德里斯·尼尔森斯的带领下,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两场。根植于欧洲交响乐沃土270多年的余音,久久萦绕于京城的夏夜。

本次演出曲目的重中之重,当属8日的布鲁克纳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篇幅十分宏大,演奏难度极高,在音乐会现场很难听到。北京的舞台上一次出现这部作品,还是2012年丹尼尔·哈丁指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时隔七年,尼尔森斯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不仅让这一恢弘作品再现于京城,而且其风格与上一次演出迥然不同。

第五交响曲在布鲁克纳的交响曲中流行度并不高,但在作曲家作品体系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是布鲁克纳逐步摆脱瓦格纳影响、确认自己独特音响体系的标志。该作品过往的演绎中,也出现了风格的差异化。从大的类别上看,以克伦佩勒、约胡姆等老一辈大师为代表的德奥传统指挥家,会将这部作品演绎得比较内在,突出作品的宗教色彩与神秘感,貌似气定神闲,却时刻抓人心魄;而以里卡多·夏伊、马塔契奇为代表的一类指挥家,

则更加突出这部交响曲的幅度与气势,以很直接的手法展示音乐的冲击力。

尼尔森斯此次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演绎风格,相对而言偏向后者,音响非常华丽,质密的弦乐带来了丰富的层次感,管乐声部则作为音乐织体的基石与气势的来源。如果说七年前丹尼尔·哈丁在同一个舞台上的演绎胜在细节,那么本次尼尔森斯则提升了我们对这部作品力度与效果的认知。在指挥家的精心设计下,

音乐在末乐章达到顶峰,赋格段落仿佛浩瀚星辰,听众在那一刻已化入音乐家营造的宇宙。虽然在超高难度的压力下铜管声部偶有失误,但细节的偏差并没有影响整部交响曲的完美诠释与激动人心。

9日的音乐会曲目则集中于俄罗斯作品,当天的重头是柴科夫斯基e小调第五交响曲。“柴五”是老柴六部

交响曲中最为流行的一部,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这首交响曲成为各大乐团巡演的常备曲目。2019年在北京听“柴五”,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比较”,毕竟几个月之内北京听众已经听到了穆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和尼尔森斯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这三个国外名团带来的“柴五”。

三位大师前赴后继的演奏,展现了这部作品的多面

性。第五交响曲是老柴六首交响曲中最具备德奥特质的一首,作品的结构清晰、思维缜密,情绪推进丝丝入扣。穆蒂的版本最接近德奥传统风格,沉稳大气、逻辑严密;莫斯特充满了维也纳式的从容与优雅;而尼尔森斯则更接近俄罗斯指挥学派的传统,幅度宽广、情绪激昂,高潮之处令人血脉贲张。在这个曲目上,尼尔森斯

和乐团显得非常自信,多次自由速度和力度突变的配合堪称从容默契。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中,圆号也摆脱了前日在布鲁克纳作品中的尴尬,演奏深情款款,令人不禁垂泪。俄罗斯学派的指挥风格,加上德国乐团的精湛技术,使得这一版结合了正宗的演绎方式与极高的完成度,效果令人难忘。

不得不提的还有9日音乐会的加演曲目,门德尔松《吕伊·布拉斯》序曲,这首作品当年的首演,就是门德尔松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完成的。虽然只是一首几分钟长度的序曲,但乐团展现的熟练与技巧,令人不由得畅想门德尔松执掌乐团的辉煌时代。9日音乐会的另一首曲目是肖斯塔科维奇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当红小提琴家贝芭·丝凯德的演奏亦属上乘。

两天的音乐会上,指挥家尼尔森斯展现了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柴科夫斯基和门德尔松的作品。这四首作品国别不同、风格迥异,但尼尔森斯都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诠释,这也是指挥家能力的体现。作为一位拉脱维亚出生、圣彼得堡受训的音乐家,尼尔森斯正在逐步继承其恩师杨松斯的衣钵,走上一条全能型指挥大师的道路。对于尼尔森斯执棒的202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更加期盼。 摄影/王小京

展览

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泥土的生命—

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

时间

2019. 6. 6

至2019. 6.16

地点

中国美术馆

布商的“柴五”与众不同 ◎张光楹

提起惠山泥人,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大阿福”。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用清代到当代50余名艺术家120余件作品,并辅以工艺介绍和视频资料,对“惠山泥塑”的历史脉络和艺术特点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大阿福是惠山泥人,而惠山泥人并不只是大阿福。

泥彩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大类是庙宇宗教人物塑像,如敦煌佛菩萨造像、晋祠宋代彩绘,现在各地兴修庙宇也多用泥彩塑制作造像。用于掌上把玩的小型泥塑玩具,也是一大类,惠山泥人就是其中代表。

我国泥塑玩具历史悠长,记录北宋开封生活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关于当时的泥塑玩具“磨合罗”的记载。镇江博物馆藏一组宋代泥塑童戏像,神态惟妙惟肖,落款有“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平江是苏州别称,包成祖、孙荣是泥塑匠人的名字。明朝张岱《陶庵梦忆》中有苏州虎丘泥人、无锡锡山泥人的记载。锡山与惠山相连,锡山泥人可以算惠山泥塑的前身。

乾隆下江南,惠山泥人工匠王春林奉献泥人五盘。这是关于早期惠山泥人的重要记载。晚清时期,慈禧寿诞,惠山艺人周阿生、陈杏芳合作《蟠桃会》泥人一组,奉献进宫。民国时期,惠山泥人长足发展,成为畅销多地的产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逐步合作化,1958年成立“无锡市惠山泥人厂”。直至如今该厂都是惠山泥人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承者。2006年,惠山泥人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山泥塑分为粗货和细货两类。这里的粗细指的是工艺手法,并非艺术效果。“大阿福”就是粗货的代表。粗货先制作模具,再用模具翻模出泥胚,加彩手绘。此外还有蚕猫、花囡、车老虎等,有典型的玩具属性。

过去各地儿童玩具统称为“耍货”。陕西凤翔泥塑、河北玉田泥塑、太昊陵泥咕咕,都带有显著乡土特色,使用色彩种类较少,笔触粗放,细节刻画简练,造型质朴。而惠山泥人和北京泥塑代表

“兔儿爷”,在稚拙感之外有适应城市居民需要的精致感,使用色彩种类多,笔触细腻,细节刻画精致,富贵雍雅。

惠山细货泥人,主要指手捏戏文,更加脱离耍货的样态,成为纯粹的装饰品。细货重手工,有打泥、揉泥、捏脚、捏身、装头、开相、装鸾等约15道工序。塑造极细的手指不开裂断掉,则仰仗惠山地区黑色黏土所具备的特佳的强度硬度。手捏戏文主要表现京昆戏剧场景和一些佛道形象,多以两三人为一组。前面所说王春林、周阿生等敬献的作品当属此类。由于人物造型比例准确,抓住戏剧高潮时人物典型动作,彩绘生动、顾盼生姿,观之如临剧场。

在手捏戏文和耍货之间,还有一种“小板戏”泥塑,用模具扣出人物的身体,再用手捏方式制作人物部分肢体和头面,细加彩绘。既保留手捏戏文的精细,又提高制作效率,也有耍货的稚拙感。

在粗细货之外,惠山泥人艺术风格的多样,也是其他地区泥人不具备的。惠山泥人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家奎将惠山泥人的工艺特点总结为“拓拓满、细细减、色色爆”,以圆润饱满的造型,突出造型主要特点,用对比鲜明的色彩,构造有典型性的人物。这可以看做惠山泥人的总体风格,之下又有多个风格流派:以高标、周作瑞代表的“天津帮”(因他们在上海学习泥塑技艺时,老师为天津泥人张传人),以王木东、柳家奎为代表的“学院派”(受过正规艺术学院教育,造型准确),以蒋晓云为代表的“佛

塑派”(善于塑造传统佛造像),以蒋子贤、王锡康为代表的“传统派”(以手捏戏文擅长),以柳成荫为代表的“装饰派”(在粗货基础上加强装饰风格),以及新的泥人制作者在不断创造新的风格。

惠山泥人艺术上的丰富,也是其曾经高度市场化和紧随时代的产物。充分的竞争使惠山泥人必须有丰富的产品,祈愿多子多福的阿福,护蚕避鼠的蚕猫,祈福丰收的春牛,满足不同需求。手捏戏文极大发展,也由于苏南地区喜欢在各种仪式上陈设此类泥塑。惠山泥人制作还率先引入现代石膏模具,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民国时期,惠山泥人从业者就成立了同业公会,可见从业人员众多,利益纷争存在,需要公会来协调各方关系。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从宋代就已达到很高工艺水平的苏州泥人在市场竞争中落败,销声匿迹,惠山泥人在江苏地区一枝独秀。

1949年后,艺人们马上敏感地发现了时代的变化。著名艺人高标率先改良传统阿福形象,将有宗教色彩的扁圆阿福形象立体化,成为饱满健康、符合时代特色的阿福形象。柳家奎先生则依据《我爱北京天安门》词意创作了同名的泥人作品,三姐弟歌唱祖国的形象,成为反映新生活的代表作。

高度商业化也促使惠山泥人的制作高度分工化,手捏、泥塑、制模、彩绘各司其职,甚至会塑的不会画,会画的不会塑。没有哪个代表人物能代表惠山泥塑的全部技艺。这些都是惠山泥人昔日的辉煌。

当惠山泥人在中国美术馆吸引端午小长假的观众时,在上海,全球最大规模的手办模型展Won-der Festival,将手办爱好者这一并不大众的市场用户吸引来彻夜排队,形成壮观态势,只为最先冲入场馆,买到最心仪的手办作品。相对手办市场的火热,泥人作为商品的表现则落寞许多——一度惠山泥人厂的拳头产品是“石膏卷笔刀”,养活惠山泥人行业五六百人30年,占厂子产值90%,利润100%。惠山泥人依托的戏文故事,不就相当于现在手办的母体动漫故事吗?泥人对戏文的表现,与手办对动漫的表现有怎样不同?同样是无用之用,同样都曾为购买者带来无尽快乐。何以一个是市场的宠儿,一个是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

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的市场宠儿,开始落后于时代需求?现在市面上的惠山泥人,几乎都在阿福圈圈里打转,且粗制产品居多,成为可有可无的旅游纪念品。虽然从本展览中看到惠山泥人的从业者一直在新创作,可新创作在市场上却不见踪影。

我与几位北京泥彩塑传人聊过天,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跑各中小学教学生画“兔儿爷”。曾经丰富的品种,逐渐都不做了,不好卖。长此以往,传承传统样式和创造新的样式恐怕都会出现问题。虽然在孩子心中播撒了传统艺术的种子,而只做播种工作,种子也难以发芽吧。怎么能投入到已经细分和精准化的市场中去,找到自己的位置,恢复市场活力,包括惠山泥人在内的所有传统文化传承者都该深思。

◎辛酉生

粗货、细货、耍货

贵妃醉酒

作者:喻湘涟、王南仙

创作年代:1984

断桥 作者:喻湘涟、王南仙 创作年代:1985

门神

作者:陈钢

创作年代:2018

赵匡胤

作者:王木东

创作年代:1990

我爱北京天安门作者:柳家奎 创作年代:20世纪70年代

凤仪亭 作者:喻湘涟、张小权 创作年代:1985

挑帘裁衣

作者:喻湘涟、王南仙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 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