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

Post on 31-May-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组版编辑 石可欣 尚 杰

●● ●● ●●

4 月 8 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内,嘉宾云集、高朋满座。

河南省副省长赵建才,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苏伊士环境集团亚洲区水务首席执行官方恒业,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泰国泰中商务委员会主席李绍祝以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召集人兼高级研究员管涛齐聚第十届投洽会主论坛——内陆开放高地创新论坛,纵论新常态下我省如何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以扩大开放转换动力、促进创新、推动改革、加快发展。

经过多年深入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和开放带动主战略,河南全球物流体系基本形成、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载体平台建设日趋完备,为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建才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河南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

察指导工作时,也明确要求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构筑内陆开放平台;抓好结构优化,培育开放产业集群;坚持进出并举,创新开放发展模式;强化支撑保障,营造开放发展环境。

李肇星表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是内陆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的捷径,这次来到郑州发现,郑州在发展航空经济方面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他认为,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注意学习沿线各国的深厚历史和优秀文化,要平等互利地进行。

“承接产业转移,河南具有明显的优势。”李毅中认为,河南具有资源、区位优势,农业工业基础雄厚,2015 年工业增加值增幅为 8.6%,今年 1~2 月达 7.5%。把握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遇,河南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管涛对河南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未来更为乐观,他表示,2015 年,在全国进出口下降的形势下,河南进出口逆势大幅增长,增速领先全国平均水平超过 20%。这是河南全球物流体系基本形成、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载体平台建设日趋完善等优势的综合体现。未来,将河南打造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中部大省。③9

在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内陆开放高地创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依然最关注中国经济走势,特别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形势、新常态下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要求。”李毅中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要转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就要着力改善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能。他进一步阐述到,投资拉动的经济回升效果明显,但过度投资会带来产能过剩和效率下降;靠政策刺激拉动消费成效显著,但品种难以满足大众日益升级消费需求。未来的投资拉动,我们要控制总量、注重效率、防范风险;消费拉动则要注意质量和品牌,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落实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是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最有效的途径。”李毅中提出,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做到自查问题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坚决整改不犹豫。

针对目前一些传统行业出现经营困难,李毅中提出应加快技术改造,推进转型升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李毅中提出要积极培育、大力发展,以此来推动新旧动力加快转换。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要依托现有工业体系,发挥技术、装备、人才、品牌和市场优势,实现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不同地区、行业、企业差异明显,但河南具有明显的优势。”李毅中表示,河南具有资源、区位优势,农业工业基础雄厚,2015年工业增加值增幅 8.6%,今年 1~2月达 7.5%。“把握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遇,河南经济发展未来可期。”③10

高高的个子,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4 月 8 日,在 2016 河南省与境内外商协会经贸合作对接会上,智利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公使衔参赞贝安之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这次来河南参加投洽会,目的是想寻找到更多的中国水果进口商,为智利的水果出口商搭建对接的桥梁。”贝安之说。

由原材料到水果,体现了近年来智利与中国贸易的变化。贝安之介绍说,过去 15年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智利及拉美的发展带来机遇,中国大量进口拉美的铜矿石、铁矿石、纸浆等原材料,带动了智利等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几年来,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正在由原来的“世界工场”变为“世界市场”,对智利的水果等农产品进口大量增加。

“智利 80%的樱桃出口到中国,智利的蓝莓占到中国蓝莓市场的 95%,这大大改善了智利农民的生活。”贝安之说,目前,猕猴桃、葡萄酒、甚至牛肉等,都是出口 中 国 较 多 的 产 品 ,有 着 稳 定 的 出 口量。现在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到智利投资农业,中粮、佳沃等都在智利投资生产猕猴桃、蓝莓等农产品。

“河南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将会有非常多的机会,已经有不少河南公司进口智利的农产品”,贝安之表示,他将致力于让更多的河南进口企业与智利出口商对接,为两地发展搭起桥梁,“让河南人民更多更方便吃上智利水果”。③9

在投洽会开幕前,泰国泰中商务委员会主席李绍祝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省辖市招商团的格外关注。这是因为他所在的泰国正大集团在河南已投资 23 个企业,总投资项目达 300 亿元,许多投资项目都是他促成的。

“河南和泰国在资源方面有很大互补性。河南是泰国大米、水果等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河南的食品深加工产品在泰国也很受欢迎。希望河南和泰国可以通过资源互补,扩大贸易亮点。”李绍祝说。

李绍祝还当起了中泰旅游市场的“红娘”。“泰国历史非常短,只有 800 年,文物古迹少。但泰国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去年

外汇收入达到 4000 亿元。而河南省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量还有待提升。泰国在旅游推广等方面有成熟的体系,如果双方能在旅游方面加强交流,十分有利于河南的旅游发展。”

同时,他对河南的汽车产业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他说,泰国是东盟的“底特律”,去年泰国汽车产量超 200 万辆。“河南汽车的生产技术处于行业前列,如果河南汽车企业到泰国进行投资,那会是很好的机遇。”

李绍祝还坦言,由于几十年来,泰国政局不稳定,忽略了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需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河南在这方面拥有很多优势和经验,泰国很期待能与河南进行合作。③10

4月 8日下午,在河南省城乡基础设施及住房建设项目对接签约活动现场,每个座位上专门放有一个印有活动名称的手提袋,里面是一本制作精美的发布项目汇编。活动结束后,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与会嘉宾“抢”遗落在会场的汇编册子。

“可别小看了这本册子,这里都是精心筛选的发布项目,方便会后能达成进一步合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活动承办单位,除了正式签约项目外,他们还精心筛选了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型安居工程、房地产、村镇建设类621个总投资3468.3亿元的项目进行发布。

突然,一个“熟人”映入记者眼帘——从媒体转行的中建五局河南公司市场与客户部营销经理汤阳光。汤阳光一边搜集会场遗落的发布手册,一边对记者说,“由于获得信息渠道有限,以前总是托朋友找关系寻找好的合作项目,如今这么多好项目印制成册,里面蕴含了巨大的商机,拿回去让公司上下好好研究。”

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五楼九鼎厅外面,各个省辖市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及省直管县市都设置了咨询台,上面放有印制精美的投资指南、招商项目、项目推介册等,个别地市还印制了精美的海报,引得与会嘉宾纷纷驻足索取。③9 (本报记者 谭 勇)

“小”册子蕴含“大”商机

依旧谈笑风生,依旧风趣幽默,这是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在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内陆开放高地创新论坛上给各位嘉宾留下的印象。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成立才 3 年多,就像 3 岁多的婴儿。第一次代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参加投洽会,特别激动、特别高兴。能在内陆开放高地创新论坛上发言特别荣幸,机会难得。”开篇发言,李肇星就引来一片掌声。

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伟大构想,这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实现互利共赢。“一带一路”体现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世界和平共同发展的期待。“投洽会在这样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举

行,令人深受鼓舞。”李肇星说。李肇星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沿

线国家交流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促进地区间互联互通,将不断实现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

针对我国呈现出“东快西慢,沿海强内地弱”的局面,李肇星表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是内陆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的捷径。航空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将成为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内陆地区融入全球舞台、提升经济开放度的有效途径。“再次来到郑州发现,郑州在发展航空经济方面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李肇星说。

李肇星提出,在“一带一路”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深厚的历史、优秀的文化需要相互学习,合作要平等互利。“向河南人民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祝愿河南未来越来越美好!”李肇星发出深深祝福。③10

在 4 月 8 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内陆开放高地创新论坛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召集人兼高级研究员管涛畅谈河南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未来规划、优势和发展远景。

“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谁能想到中国大的纺织企业现在喜欢赴美投资,这是为什么?”演讲开始,管涛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管涛分析说,这是因为美国纺织业的行业技术先进,融资手段丰富,能源价格相对低廉,熟练工人相对充足。“中企投资,促

成美国纺织业回归,这就说明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从企业的角度多考虑经济利益。”

在中西部各省市纷纷采取强力措施承接产业转移的激烈竞争中,河南应注意哪些事项?管涛建议,应扩大河南自身的交通、人口资源优势。同时,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对待外资和内资不能厚此薄彼,要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坚持环保节能,不要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继续简政放权,减少审批,让市场发挥作用;营造亲商环境,完善公共管理和服务,加强教育医疗配套服务,改进房地产、土地市场调控;降低企业负担,减少税费,改进“五险一金”管理。③10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本报记者 赵振杰 孙 欣 刘红涛

抓好供给侧改革河南经济未来可期——李毅中谈新常态下河南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刘红涛 赵振杰

让河南人吃上更多智利水果——访智利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公使衔参赞贝安之

□本报记者 徐东坡

融入“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李肇星谈我省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 刘红涛 赵振杰

通过资源互补扩大贸易亮点——泰国泰中商务委员会主席李绍祝谈我省与泰国贸易

□本报记者 孙 欣 赵振杰

□本报记者 孙 欣 赵振杰

扩大优势 承接产业转移——管涛“支招”河南招商引资

“河南的城市很美,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愿为河南提供先进的技术与解决方案。”4 月 8日,在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内陆开放高地创新论坛上,苏伊士环境集团亚洲区水务首席执行官方恒业(Francois Fevrier)信心满满地表示。

方恒业的自信建立在一组闪亮的数字上。作为全球 500 强企业、世界最著名的水务巨头,苏伊士环境集团业务遍及全球 70 个国家,自 1975 年以来,已在我国建立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 250 座。

方恒业表示,“资源与环境压力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政府已经做出很大的努力来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并

进行污水和废弃物处理。我们愿意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其实,苏伊士环境集团和河南的合作早已开花结果。2001 年,该集团旗下的中法水务与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合资组建了郑州中法原水有限公司和郑州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投资双方各占 50%股份,总投资额为 3.16 亿人民币。中法水务与我省在饮用水投资服务、全方位供水服务及污泥处理服务等环保业务领域都开展了深度的合作。

方恒业丝毫不掩饰对河南市场的“野心”,“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污水处理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们也有一些最新的项目和合同在洽谈中,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和分享的方式能为河南提供更好的水资源管理方案。”③10

提升城市水资源管理水平——苏伊士环境集团亚洲区水务首席执行官方恒业谈与我省合作

□本报记者 孙 欣 赵振杰

展会上的微型影院。⑤4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史长来摄)

展会上的微型机器人。⑤4

展会上的各种飞行器。⑤4

4月 8日,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⑤4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4

The 10th China Hena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 Trade Fair

特刊特刊

■现场花絮

美术编辑 单莉伟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