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坚持做好事 -...

Post on 06-Aug-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学雷锋学雷锋 在行动在行动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www.xiancn.com

1212责任编辑张睿视觉编辑贾庆华组版张睿 校对 田生智

西安最美志愿服务

位于城墙脚下的莲湖区八一街小学,从 1977年建校至今,一直坚持组建

“学雷锋十人小组”,坚持做好人好事。3月 5日,记者走进八一街小学,感受 42年坚持立德树人、弘扬雷锋精神的德育教育。

十几年如一日照顾老人

八一街小学大队辅导员王芳芳告诉记者,1977年时任校长刘建辉在八一街小学成立了“学雷锋十人小组”,定为每年 3月举行“学雷锋十人小组”交接仪式,让五年级学生加入到小组中学雷锋、做好事,如今已经坚持了 42年。据王芳芳介绍,“学雷锋十人小组”的成员必须是在品德方面比较优秀的代表,乐于助人,学习优异,具有一定才艺。这十名学生作为学生代表,要在校内、校外积极参加和倡议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以扶助孤寡老人、做好事为主要内容。

“学雷锋十人小组”成立之后,刘建辉校长就带领着小组成员开始了学雷

锋之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们听闻高阳里回收公司孤寡老人王桂芳和明新巷小区孤寡老人张奶奶的生活难处后,便坚持十几年如一日,主动去照顾老人,为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洗头、擦身。冬天里,他们为老人搬煤、生火;夏天里,他们带老人遛弯、聊天。当老人患病时,组员们就轮流陪老人上医院看病,无论炎夏寒冬,无一人缺席,照顾老人直到去世。

帮助重病学生重返校园

2002年起,“学雷锋十人小组”和慧灵智障学校的孩子们建立了联系,他们经常到惠灵学校,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绘画、跳舞、做游戏,并结成手拉手的对子,成为心连心的朋友。通过交流活动,让慧灵学校的孩子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同在一片蓝天下”。慧灵学校的孩子们逐渐长大了,他们八一街小学的朋友们也越来越多,一届一届的“小雷锋”将把这面友谊的旗帜永远传递下去。

1996年,当时四年级二班有个李婷

同学,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学雷锋十人小组”倡议全校为李婷同学开展捐助活动。2001年,学校六年级二班的田伟同学,因意外事故导致右半身残疾,被迫离别校园。“学雷锋十人小组”又在校园里开展了“帮助田伟同学,早日重返校园”的爱心活动。组员每周五下午放学后去看望田伟,给田伟念课文,讲故事,表演节目,有时还像小医生一样给田伟做按摩。

2018年 9月 20日,莲湖区八一街小学组织开展了“节水进社区,八一小雷锋在行动”活动。“学雷锋十人小组”组员们带头在“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签名板上郑重签名,为社区居民和街道商铺讲述节水的重要性,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小妙招。

“学雷锋十人小组”薪火传承

八一街小学的“学雷锋十人小组”作为学校德育品牌,与学校少先队活动融为一体,由学校校长直接领导,大队辅导员专职负责组织、管理和保障工作。从“学雷锋十人小组”到“学雷锋小分队”和“学雷锋志愿者”到“学雷锋示范班”,再到一个个“八一小雷锋”,志愿服务由引领到普遍,达到全覆盖。专人负责的模式也让每一届的“学雷锋十人小组”能够顺利交接。

3月4日下午3时许,八一街小学第42届“学雷锋十人小组”和“学雷锋示范班”交接仪式暨学雷锋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在学校操场举行。42年如一日,如今,第42届“学雷锋十人小组”已经上场,他们承载着老校长的寄托一直行走在学雷锋的道路上,将暖流送进一个个角落和心灵。

“雨润幼苗恒有爱,德滋学子润无声”,王芳芳表示,小雷锋们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家人、朋友加入学雷锋的队伍中,在校园里、在社会上闪光和绽放。

文/记者马相 图/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讯(记者黄晓巍)修理轮胎、免费义诊、义务理发……3月 5日,经开区各社区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

在海荣豪佳社区,社区联合凤城医院志愿者在社区中心广场举办“学雷锋”志愿者义诊暨凤城医院“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医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义诊和各种健康咨询等服务,为社区居民朋友送关爱、送健康,同时就医学上的科技成果向广大居民进行宣传推广。

在金域华府社区,工作人员在小

区宣传栏张贴海报,传播雷锋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和文化,营造社区学习雷锋精神的良好氛围,提升社区居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发扬“奉献、互助、进步”美德。

为突出“学雷锋”服务特色,文景西区社区联合物业将维修小家电、磨刀、理发、健康咨询等便民服务活动统一集中到一起,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

一系列学雷锋活动在经开区各社区的广泛开展,让更多居民学习雷锋、争做雷锋式的好人,也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社区环境提供了保障。

飞机为什么能飞?飞机为什么被设计成不同的样子?……3月5日,在第五十六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刘翕然和潘泳舟,通过互联网远程授课形式,为定点扶贫的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线王村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美妙的航空之旅。

3月5日上午10时,西工大电视台一间小小的直播室里,大屏幕上显示的是线王小学一间坐满了学生的教室,一张张好奇的小脸出现在屏幕前,带着渴求与探索的眼神盯着屏幕的另一端。屏幕的这边,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的两位志愿者通过直播的形式为小朋友们讲解航空知识。“这个是J20飞机,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 4代战斗机。”两位志愿者拿摆着一排飞机模

型逐一讲解。“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有多大?”

“飞机为什么要设计成各式各样的?”大屏幕里的小朋友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不时好奇地发问。两个志愿者和小朋友通过视频连接实时互动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这堂课太有意思了,我了解很多关于飞机的知识。”线王小学五年级学生申壹泽充满憧憬地说,

“长大以后我也要造飞机。”“科普课堂要以小朋友感兴趣、听

得懂的方式进行。”刘翕然和潘泳舟表示,“希望我们的科普课堂能激发起孩子们对航空知识的兴趣。”

据刘翕然和潘泳舟介绍,西工大“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 2012年。“在以往的科普中,受限于地域遥远等原因,我们往往只能利用假期到实地开展科普教育,无法实现常态化、高频次的科普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 12月,西北工业大学与创维集团合作,为扶贫点的学校捐赠了一批互联网电视。在今年的学雷锋纪念日,西工大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合作,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对扶贫点线王村小学实行远程科普。

据悉,以这次活动为开端,西工大将定期常态化开展网络远程实时科普,并把受众扩展到更多、更偏远的山区。 文/记者任娜图/记者尚洪涛

八一街小学“学雷锋十人小组”

42年坚持做好事

经开区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直播课堂带小学生探索“航空梦”

上世纪80年代,“学雷锋十人小组”在北大街清扫卫生。

志愿者通过远程授课形式为小学生普及航空知识

本报讯(记者 郭旭)春雷响,万物长,今天将迎来今年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近期我市天气将逐渐转暖。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近期我市以多云到阴天为主,气温回升,午后普遍温暖,早晚温差较大。预计今天白天多云间阴天,气温 3~15℃;今晚到 7日阴天间多云,气温 5~12℃;8日阴天转多云,气温3~12℃。

本报讯(记者 梁璠)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缓解西安公交一线驾驶员缺员状况,西安公交总公司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1500名公交驾驶员。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是陕西省最大的国有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企业,

拥有营运线路 280余条,车辆 7000余部,现已逐步更新为纯电动空调车辆。目前因为业务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500名公交驾驶员。

招聘条件为:持有 A1、A3 驾驶资质证,有公交车或大客车一年以上实际驾驶经验者。热爱公交事业,身

体健康,无不良嗜好和违法犯罪记录。年龄男 40岁、女 35岁以下,有1—3年社会保险参保记录的人员,可适当放宽。报名时须持本人驾驶证、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如有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记录的人员,请提供参保记录清单。

今日惊蛰天气将逐渐转暖

西郊报名点:公交一公司人力资源科,电话:029—84629816。公交巴士公司人力资源科,电话:029—84628194。

东郊报名点:公交二公司人力资源科,电话:029—82573334。公交三公司人力资源科,电话:029—82260603。公交八公司人力资源科,电话:029—83491892。小公共汽车人力资源科,电话:029—86512992。

南郊报名点:公交五公司人力资源科, 电话:029—88266312。

北郊报名点:公交六公司人力资源科, 电话:029—84031020。

报名点及咨询电话

3月 5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兰池学校迎来一位特殊的“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第46代传承人黄建民。他和他的团队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露天演练课和室内非遗传习课,以期“秦汉战鼓”在秦汉新城的传承后继有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汉战鼓”兰池学校传习基地揭牌后,伴着初春的暖阳,师生共同观赏“秦汉战鼓”表演。表演者们身着大秦将士盔甲列队整齐,主鼓后立“秦”字旗,辅以数面副鼓,配以百面锣、唢呐、马铃等齐奏,恢宏的气势,铿锵的节奏,赢得师生的阵阵喝彩和掌声。

随后,黄建民走进课堂为学生们

讲解“秦汉战鼓”的起源、发展、阵法、鼓法等知识。未来,他将长期为学生授课,培养传习人。

据了解,秦汉战鼓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最初为秦朝大军征战时鼓舞士气的鼓乐,分为出征、交战、凯旋三部曲。近年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充分发掘大西安新中心的资源优势和区域内丰厚的周、秦、汉历史文化遗产。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方面,秦汉新城通过资金扶持、文创产品开发、邀请专家授课、召开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扩大了非遗品牌的影响力,让非遗在传承中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图 记者于忠虎吕聪

本报讯(记者 张杨)创新引领发展,创业引领未来。在火热的创新创业领域中,总也少不了女性的身姿。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市妇联举办“奋斗的女人最美丽——三八妇女节女性创业沙龙”。我市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创业者汇聚一堂,分享创业故事,凝聚女性智慧。

越奋斗越幸福,越奋斗越幸运。在活动中,5位西安市女企联的优秀创业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与心路历程。赛格集团执行总裁张素丽分享了赛格集团从电子卖场到小寨赛格商圈,始终站在消费者立场,不断创造商业奇迹的故事。美年大健康董事长骞虹,讲述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学习,以对客户生命质量负责为己任,企业最终成功上市的经历。范燕燕品牌首席设计师范燕燕,从西安美院毕业后前往敦煌临摹壁画,始终不忘初心,将艺术融入生活,讲述东西方文化交融。西安冰峰饮料总经理段莉娜与大家分享了冰峰品牌同时也是自己的成长历程。她表示,现在冰峰也在不断创新,推出陕西景点与民俗的纪念罐,通过文化传播,让更多人爱上西安味道。德瑞养老总经理王瑞投身养老事业,用心照顾每一位入院老人。

女企业家们的故事,令在座所有人感动感慨。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女性,以独有的灵感与韧劲,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市妇联发展部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妇联还将与省妇联共同举办“指尖上的丝绸之路”等大型活动,致力于为大家开拓更多更好的平台,为女性企业家们提供更好服务,做好企业的“店小二”。

本报讯(记者石俊荣)陕西省绿化委员会、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林业局将于3月8日组织秦岭沿线各市、县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集中开展“关爱大美秦岭·共建绿色家园”全民义务植树护绿联动行动。

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造福后代的伟大事业。近年来,陕西省绿化委员会、陕西省林业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生态建设战略,携手共青团陕西省委,坚持开展区域性大型植绿护绿志

愿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团结、教育、引导、动员青少年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独特优势,从植树绿化、环保清洁、环境教育、生态考察等方面,深入推进保护母亲河、爱护秦岭等行动。以每年3-4月春季植树季为重点,在“3·9保护母亲河日”“3·12植树节”等时间节点,组织青少年参加

“我为家乡添片绿”“我与小树共成长”等植绿护绿活动。通过城乡结对共建青年林、同植纪念树、认种认养林木、保护古树名木、救护野生动物、开展防火宣传等覆盖广、易参与的方式,在青少年中营造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

良好氛围。同时,鼓励社会公众自发建设青年林、师生林、亲子林、爱情林等主题林。

共青团陕西省委多年来坚持以项目支持环保社团发展。20年来,共申筹解放军青年林、中日小渊绿化基金、安利林、武警林等中、省重点项目资金2500多万元,建设青年林300多片,引导350多万人次青少年参与各类生态宣传实践活动,在引导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省绿化委员会组织各地、各部门在全省积极营造“公仆林”“曙光林”“八一林”“青年林”“记者林”等各

种纪念林,融趣味、纪念、情感与义务植树为一体,赋予了义务植树新的文化内涵。开展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推行认种认养、抚育管护、志愿服务、捐资捐物等植绿新方式,拓宽义务植树尽责渠道,初步形成义务植树“实体参与”和“网络参与”共同发展新格局。“十二五”以来,全省年均参加义务植树人数 1100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 8000 多万株。2018年,全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1666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 8478万株(含折算 1148万株),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增幅。

综合

奋斗的女人最美丽

西安举办女性创业沙龙

关爱大美秦岭共建绿色家园

我省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护绿联动行动

西安公开招聘1500名公交驾驶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进校园

“秦汉战鼓”在校园进行表演

top related